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合集下载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新进展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新进展
炎症呈局灶性或弥漫性 , 也可 累及 心包膜 、 窦房结 以及 传导 系 统, 病变程度各不相 同, 临床表现 多种多样 , 目前多采取综合治 疗及对症处理的方法进行治疗 。现综述如下 。
1 一 般治 疗
使用 ; 病情严重如心脑综合征 、 心源性休克 、 度 以上房室传导 Ⅱ 阻滞 、 严重心力衰竭等应立即使用 , 病情缓解减量停药 ; 反复发
张适 当使 用抗 生 素 。一 般 应 用 青霉 素 肌 内注射 1~2周 或
4 0~ 6 0 9 d静脉滴注 1 周, 以清除链 球菌和其 他敏感细 菌。 2 2 保 护心肌 . 心肌炎时 , 自由基产生增多 , 而超 氧化物歧 化
个月 以上 ; 轻症患儿如仅有早 搏等心律 失常 , 可适 当缩 短卧 则
床休息时间。
12 饮食 .
多进食含 维生 素 C类水果 ( 如橘子 、 番茄等 ) 及富
含氨基酸的食 物( 如瘦肉 、 鸡蛋 、 、 鱼 大豆等) 。
2 药 物 治 疗
2 I 抗生素 .
虽对引起心肌 炎的病毒无直接作 用 , 因细菌 但
作或病情迁延者 , 可能 与 自身免疫有关 , 主张一 般病例 口服 故 醋酸泼尼松每天 1 . m / g3— —15 g k , 4周 , 症状缓解 逐渐减量 、 停 药; 严重病例 使用氢化考 的松每天 8—1 m / g 2 g k 或地 塞米松每 天 0 2— .m / g . 0 4 g k 静脉滴 注。 2 5 调节免疫 功能 . 针对 免疫情况选用 免疫增强剂 、 转移 因

讲 座 与 综 述

病 毒性 心肌 炎 的治 疗新 进展
焦俊 香
【 关键词】 心肌炎 ; 肾上腺皮质激素 ; 葛根素 【 中图分类号】 R522 1 【 4.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 2621 )2 03 — 1 64 39 (00 1 — 14 0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治分析论文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治分析论文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采取措施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效果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

方法本组所研究的5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24例,女性有26例,他们的年龄在20-40岁之间。

利用心电图、ct检查结果与患者临床病症以及心肌炎病理学的理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5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与缓解,住院14-32天之后痊愈出院,在半年的随访中没有一例患者出现后遗症、并发症。

结论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不仅有助于提升治疗的痊愈率,而且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与生理压力以及住院时间。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治;效果分析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40-01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脊髓灰质炎、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以及埃克病毒等所引起的弥漫性或者心肌局限性的慢性或急性炎症病变,其临床主要症状包括心悸、心律失常、胸闷、心前区疼痛、气促、呕吐、恶心、紧缩性疼痛等。

这种疾病的存在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而且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研究,是目前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组所研究的5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24例,女性有26例,他们的年龄在20-40岁之间。

这50例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病症为全身乏力不适、胸闷、呼吸困难、昏厥、胸痛等。

经过ct、心电图检查与病理学理论研究均符合本组所研究的目的。

1.2 方法依据患者临床的症状、心电图与ct检查结果以及心肌损伤的标志物进行研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类与可行性诊断,多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比如说心电图显示患者的心跳过快、早搏以及q波异常,超声心动检查中患者的心脏收缩或者心腔壁的活动异常,体检过程中存在心源性休克、心包忙音,患者的心肌、心包刺液在检测中有病毒。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指南(最新)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指南(最新)

第二节病毒性心肌炎【ICD-10编码】I40。

001【定义】病毒性心肌炎就是指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得疾病,有时病变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

【病因】引起儿童心肌炎常见得病毒有柯萨奇病毒(B组与A组)、埃可(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流感与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新生儿期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可导致群体流行,死亡率高。

【诊断要点】1。

症状与体征(1)症状: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年龄与感染得急性或慢性过程,预后大多良好。

大多数患儿有发热、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或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病毒感染等前驱症状。

心脏受累轻者可无症状或有胸闷、胸痛、心悸、乏力,活动受限等症状,少数重症可发生心力衰竭并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

新生儿患病病情进展快,常见高热、反应低下、呼吸困难、发绀,常有神经、肝脏与肺得并发症。

(2)体征:心脏有轻度扩大,伴心动过速,偶有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音低钝及奔马律。

有心包炎者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重症病例反复心衰者,心脏明显扩大,肺部出现湿啰音及肝、脾肿大,呼吸急促与紫绀,重症患者可突然发生心源性休克,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2、辅助检查(1)X线检查:心影大小正常或增大,严重者有肺淤血或水肿,少数可伴有心包积液、(2)心电图:可见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各种期前收缩,室上性与室性心动过速,房颤与室颤,II度与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明显受累时可见T波降低、ST段改变等、心电图缺乏特异性,应动态观察。

(3)超声心动图:轻者无改变。

重者可有心房、心室扩大,以左心室扩大为主,或有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心力衰竭者心脏收缩功能减退、(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增高,血沉增快,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活性增高,肌钙蛋白阳性。

(5)病原学检查:以咽拭子,粪便、尿液、血液、心包液进行病毒分离,或者在恢复期做血清补体结合试验、中与试验,可有特异性病毒抗体明显升高。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治疗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見病毒(1)
很多能引起周身感染的病毒都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不 同型別病毒親心臟性不同,而受感染者的易感性也不相同, 因而導致心肌炎的機率和輕重亦有異。已知目前能引起 心肌炎的病毒有30餘種。最常見的病毒有柯薩奇B組2-5 型和A組9型病毒。其次是艾柯病毒1、3、5-9、11-14、 16、17、19-22、25、29、31、33型及腺病毒,還有流感 病毒、腦、心肌炎病毒、風疹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 腮腺炎病毒、皰疹病毒、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登革 病毒、肝炎病毒、黃熱病病毒、狂犬病病毒、天花病毒 等。國內報導柯薩奇B感染的人中占33-40%,小兒更為明 顯 , 占 43.6%, 其 次 是 腺 病 毒 占 21.2%, 再 為 Echo 病 毒 占 10.9%。
診斷標準---次要參考條件
1.超聲心動圖檢查: Mirlzek等報導有67%的超聲心 動圖檢查異常,心肌收縮力減弱或局灶性或節段性運動 減低或LVEF減低,或有少量心包積液,一般1-2周可吸收, 最快3-9天可吸收。心臟擴大如數周或一年以上心臟持 續擴大,可轉為慢性或擴張性心肌病。
2.X線胸片:病情嚴重者在急性期可有肺淤血, 心臟 擴大,LV擴大或LV、RV均擴大,心胸比增大,經治療一 般3-7天恢復正常。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見病毒(2)
患者感染病毒後,不是100%均發病,如遇 合適的條件因數,則心肌炎易發病。主要的條 件因數有:細菌感染、發熱、劇烈運動或過度 勞累、精神創傷、缺氧、受冷、過熱、長期 受放射線、輻射、營養不良、分娩或外科手 術等均可激發病毒性心肌炎。
發病機制---病毒直接作用
楊英珍等對病毒感染後心肌細胞進行同位素示蹤發 現,培養心肌細胞鈣離子內流通透性增高,提示病毒 感染可以直接導致心肌細胞損傷。近年來應用原位雜 交等分子生物學技術手段發現,心肌炎患者或實驗動 物心肌組織中可以檢測到病毒核算。Kandoly等證明柯 薩奇B組病毒B3(B3)核酸(RNA)定位於心肌細胞內,受累 的心肌呈多灶性及隨機性分佈,可見受感染的心肌向未 受感染的心肌擴展。心肌細胞感染後1-2天,心肌酶增加 並提示心肌受損。病毒核酸存在與否和受感染細胞的 量與心肌炎的病程有一定的關係。鏡下可見細胞壞死 的徵象,心肌中可分離出病毒。

分析血清CRP检验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作用

分析血清CRP检验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作用

分析血清CRP检验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血清学检查技术的逐渐完善,血清CRP检验已经成为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该检验能够通过测定患者血液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来判断是否存在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快速、简便且非常有效的诊断方法。

血清CRP是一种急性相蛋白,由肝脏合成,并在感染、炎症、损伤等情况下被迅速释放。

其含量在正常情况下非常低,但在机体遭受病原体攻击,引起炎症反应时,其含量会迅速升高。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心肌炎症,其病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诊断困难,但血清CRP检验可以帮助医生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更准确的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CRP含量高于正常人群,随着炎症的严重程度而增加。

血清CRP 检验可以在患者发病后几个小时内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为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此外,随着治疗的进行,血清CRP含量也会随之下降,可以作为病情好转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血清CRP检验是一种快速、准确、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方法,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血清CRP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疾病状态、代谢状态等,因此在进行诊断前需要对患者的个体差异作出充分的考虑和分析,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护理
诊断方法
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方法,以及临床病史、 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
治疗措施
休息、营养心肌、控制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以及针对不同病因的 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等。
案例二:老年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及护理
01
老年人病毒性心肌炎症状
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心脏不适症状,以及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症状
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胸痛、 呼吸困难、晕厥、猝死等症状,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病因和病理生理
病因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流 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
病理生理
病毒感染导致心肌细胞直接损伤,细 胞通透性改变,细胞内物质外流,导 致心肌炎症和心肌细胞坏死。
流行病学与预防
流行病学
并发症。
02
诊断方法
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方法,以及临床病史、体征
、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
03
治疗措施
休息、营养心肌、控制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以及针对不同病因的抗病
毒治疗、免疫治疗等。同时需要注意老年人病情变化快,需要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案例三: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体会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优势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护理
汇报人:
2023-12-05
CONTENTS
• 病毒性心肌炎概述 •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 •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 •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 • 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与控制 • 病毒性心肌炎的案例分析
01
病毒性心肌炎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 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好发于年轻人和儿 童。

202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建议(完整版)

202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建议(完整版)

202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诊断与治疗申国专家建议(完整版)近期,全国范围内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导致的感染,相应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病例也明显增加。

由于心肌炎可导致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如何更高效地管理此类患者,更大限度降低病死率,已经成为||笛床面||笛的重要问题。

为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的认识,促进规范化诊疗,由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在现有的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笛床研究证据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笛床实践,制订本专家共识,旨在为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定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指由新冠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改变,真特征为心肌间质的炎性细胞浸润和心肌变性、坏死。

二、给类及流行病学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主要分为两类:(1 )新冠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炎;(2 )新冠病毒感染诱导的多系统炎性综合征(multisystemin flammatory syndrome , MIS)相关的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肌炎和冠状动脉扩张或瘤样变,是导致青少年重症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真机制可能与新冠病毒感染后超敏反应再关。

新冠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的准确发病率尚不清楚。

一项纳入2020~2021年56963例欧美人群的国际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患者心肌炎的发病率为2.4例/1000人。

不同新冠病毒毒株导致心肌炎的发病率存在差异,旱期毒株导致的心肌损伤更常见,10%~19.7%的住院患者及16.4%~32.7%的重症患者可以出现心肌肌铝蛋白(cardiac troponin , cTn )的升高,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导致的心肌炎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降低。

高龄、男性、肥胖、糖尿病、基础心脏病史、高血压、免疫抑制状态及存在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是常见的危险因素。

三、发病机制新冠病毒相关心肌炎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细胞。

分析血清CRP检验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作用

分析血清CRP检验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作用

分析血清CRP检验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作用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脏炎症,可导致心肌损伤和心功能不全。

目前,其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

然而,这些检查有时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因此需要辅助检查。

血清CRP检验是一种用于检测炎症反应的生化指标,通过测量患者血液中的CRP浓度来反映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

本文将探讨血清CRP检验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作用。

首先,血清CRP检验可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辅助诊断指标。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与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由于CRP 是炎症反应的早期指标之一,其水平在病毒性心肌炎早期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及时反映病情变化。

研究表明,血清CRP浓度显著升高与心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血清CRP浓度的增加反映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加剧,对病情的判断与评估大有帮助。

其次,血清CRP检验可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评估指标。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常常采取药物抗病毒和调节免疫反应的措施,这些治疗方案可以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的症状。

血清CRP浓度的变化能够反映治疗效果,如治疗有效,则CRP水平降低;治疗失败,则CRP水平维持或升高。

因此,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通过定期检测血清CRP浓度变化,可以更好地掌握疗效,及时进行调整、优化治疗方案。

最后,血清CRP检验可作为病毒性心肌炎预后评估的依据之一。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病因之一就是心肌炎症反应持续加重导致心肌功能不全,而血清CRP浓度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高CRP水平预示着患者炎症反应持续高涨或进一步加重,危险性大增。

患者的CRP水平持续升高,有可能导致心脏不适、心肌坏死、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_CRP不仅仅是预测病情危险程度的指标,还能预测患者是否会因患病死亡,所以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cRP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之,血清CRP检验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心肌炎
病v毒ira性l m心yoc肌ard炎itis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病毒性心肌炎
定义:多种嗜心肌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非特 异性间质性炎性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
分类:
范围
局灶性 病程
弥漫性
急性 亚急性 慢性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病毒性心肌炎
病因 各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 :肠 道 柯萨奇病毒、孤儿病毒、脊灰炎病毒
症状差异大,轻者无,重者猝死。缺乏特 异性,取决于病变分析的病毒性广心肌炎泛新 程度与严重性
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表现
体征 1.可无或仅有心动过速 2.第一心音减弱,胎心音,S3等。
可及杂音或心包摩擦音。 3.心浊音界扩大 4.心律失常体征 3.心力衰竭体征:S3奔马律、交
替脉、颈静脉怒张、肺部湿啰 音、肝肿大 4.心源性休克、A-S综合症表现
急性重症型:病毒感染后1~2周内出现心 脏扩大、心力衰竭分析、病毒性心心肌炎源新 性休克或严重心
病毒性心肌炎 实验室检查
心肌标志物:急性期 CK-MB↑,TnT↑, TnI↑,其中TnT↑TnI↑较敏感 血液一般检查:外周血WBC↑血沉↑ CRP↑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1.柯萨奇病毒IgM抗体阳性
2.肠道病毒RNA-PCR检测阳性
3.病毒中和抗体——3周内4倍以上增高
心内膜心肌活检-确定活动性心肌炎的唯一 方法但不作常规,心肌炎性细胞浸润伴心
肌细胞坏死或变性
病毒分离-确诊病毒感染的可靠指标但不作
常规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病毒性心肌炎 辅助检查
心电图 1.ST-T改变:1/3病例 2.病理性Q波:见于心肌严重受损 3.各种心律失常:常见改变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病毒性心肌炎 发病机制
致病途径:直接损伤、免疫损伤
第一阶段:直接损伤:病毒(病毒血症)侵 入心肌病毒复制(受染后6~7天)心肌受
损(病毒感染阶段)
第二阶段:免疫损伤:T细胞、K细胞参与 形成免疫复合物损伤心肌(自身免疫反应
阶段)
第三阶段:多种至炎细胞因子和CO等介导 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伤(扩张型心肌病
呼吸道 流感病毒(A和B型)、腮腺炎病毒 其 他 风疹、疱疹、麻疹、肝炎、HIV等
感染 营养不良、酗酒、妊娠 劳累、寒冷、缺氧
分析病毒性心肌道 柯萨奇病毒、孤儿病毒、脊灰炎病毒 呼吸道 流感病毒(A和B型)、腮腺炎病毒 其 他 风疹、疱疹、麻疹、肝炎、HIV等
1999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拟订的 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
Ⅲ心肌损伤的参考指标:TnT、TnI、CK-MB增 高,UCG示心腔扩大或室壁活动异常
Ⅳ病原学依据: (1)急性期从心内膜、心肌、或心包穿刺液
中测出病毒、病毒基因片断或病毒蛋白抗 原。 (2)病毒抗体:第一份抗体效价≥640,或第 2份(相隔2周以上)升高4倍以上。 (3)病毒特异性抗体IgM:≥320为阳性。
过早搏动——最常见,室早占70% 房室传导阻滞——一度多见 房早……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aVR

aVL

aVF
V1
V4
V2
V5
V3
V6
ST-T改变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I度房室传导阻滞
II度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 II度房室传导阻滞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病毒性心肌炎 辅助检查
胸片:1/4病例心影扩大,心衰时肺淤血 UCG: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心脏扩大
阶段)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病毒性心肌炎 病 理
缺乏特异性 实质性病变与间质性病变 病变范围:局灶性,弥漫性(毒性强则范
围广) 典型病变:心肌间质增生、充血、水肿,
炎细胞浸润 急性:伴有心肌细胞溶解、坏死、变性、
肿胀 心肌活检在急性期分析病可毒性获心肌炎取新 特有的心肌病变
病毒性心肌炎 病理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病毒性心肌炎 辅助检查
心肌磁共振成像
心内膜心肌活检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病毒性心肌炎 诊 断
症状、体征:感染后三周出现心脏表现
检查:心律失常或心电图
心肌损伤
病原学依据
除外引起心肌炎的其他原因
不能确诊者长期随访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病毒性心肌炎 诊 断
确诊的主要依据为心肌活检及及病毒分离, 但不作常规检查
病毒性心肌炎 病理
组织学特征: 心肌细胞溶解 间质水肿 炎细胞浸润等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表现
病毒感染表现:半数患者发病前1~3w有病 毒感染的病史与表现,包括发热、咽痛、 咳嗽、周身酸痛、乏力或消化道症状。
心脏受累表现:头晕、乏力、心悸、呼吸 困难、心前区疼痛、浮肿。大部分以心律 失常为主诉或首发症状。少数发晕厥或阿 斯综合征。极少数患者发心衰或心源性休 克或猝死。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1999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拟订的 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 说明 同时具上述Ⅰ、Ⅱ(1、2、3中任何一项)、Ⅲ中二
项,在排除其他心肌疾病后,可临床诊断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如同时具Ⅳ中(1)项,可从病原学上确诊急 性病毒性心肌炎。 仅具有Ⅳ中(2)、(3)项者,在病原学上只能 拟诊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新
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分型
亚临床型:无自觉症状,ECG ST-T改变或早 搏。
轻症自限型:病毒感染后1~3周,轻度不 适, ECG ST-T改变或早搏,CK-MB一过性 升高,无心脏扩大、心力衰竭,1~2月后 逐渐康复。
隐匿进展型:一过性心肌炎数年后,心脏 逐渐扩大,表现为扩张性心肌病。
临床诊断主要依赖病史、临床表现、ECG改 变及心肌标志物综合做出
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如风湿性、中毒性心 肌炎等
诊断标准执行99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诊断 标准
有A-S、心衰、心梗心电图特征、心源性休 克、急性肾衰、持分析续病毒性性心肌炎V新T、心肌心包炎等
1999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拟订的 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
Ⅰ上呼吸道、腹泻病毒感染后3周内出现心脏 表现:胸闷、S1明显减弱、奔马律、心脏 扩大、心包摩擦音、充血性心力衰竭、A-S。
Ⅱ病毒感染后3周内新出现下列心律失常或心 电图改变:
(1)窦性心动过速、AVB、窦房阻滞或束支阻 滞
(2)多源、成对室早,房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房扑、室扑、室颤。
(3)二个以上导联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 ≥0.01mV或ST段异分析常病毒性抬心肌高炎新 或有异常Q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