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
人教版初中初一七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3)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 正式定义/衡量是否健康的十项标准:
• 1.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9.头发光洁,无头屑; 肌肤有光泽,有弹性, 10.走路轻松,有活力。
体育课的目的意义
• 我国目前普遍认为 体育课的作用主要就是 : 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
什么是健康
• 小组讨论并 与3分钟后各小组长汇报讨论结 果。现在开始。
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关于健康的定义:“健 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 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 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 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 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 德健康几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
评委们辛苦了!谢谢!
小组讨论
• 什么是心理健康(3分钟后各小组汇报)
心理健康的含义:
•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环 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体说来, 心理健康至少应 包括两层含义: 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 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 是心理 健康的最基本条件, 心理疾病包括所有各种心理 及行为异常。 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则是 从积极的、 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 目的是 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 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 倾向, 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人运动参与之运动疲劳的消除方法教案-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及设计目的之所以选择运动参与之运动疲劳的消除方法,是因为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后会出现运动疲劳,运动疲劳是每位学生在体育课上或课余运动中都会出现的现象,但是很多同学对这种现象的出现表现出畏惧,并不能正确地看待和处理运动疲劳现象的产生,适时进行疲劳消除才能使运动能力得以提升。
另外,本内容也是为了丰富雨雪天气及最近经常出现的雾霾天气而必须进行的室内体育课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她们的年龄为13岁左右,刚步入初中。
一方面,他们已掌握的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较少,并且对体育保健的内容比较喜爱。
另一方面,该年龄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并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组织纪律性,可以很好的开展小组合作与自我评价。
三、教学目标新课标下,制定体育课教学目标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按照水平来制定,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
二是按照学生的发展观来制定,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三方面。
本课采用第二种方式,具体教学目标详见教案。
四、重难点重点:四类按摩手法动作准确。
难点:全身性按摩的手法准确,并且力度适中。
五、教法和学法教法:1、示范法;2、提问法;3、图示法;4、直观教学法;5、纠正错误法学法:1、观察法;2、模仿练习法;3、小组合作法;4、自我评价法六、教学过程七、教案场 地 布 置板 书 设 计教具 体操垫6个;橡皮人1个图注: 代表学生; 代表课桌。
讲台运动疲劳的消除方法一、常用消除方法 二、复习四类按摩手法 三、学习全身性按摩 1、颈部 2、上肢 3、下肢 4、腰背部 四、评价总结 五、课后作业全身性按摩的方向示意图:。
七年级体育理论课 ppt课件

•
ppt课件
21
• 3)场地:起跳区的地面应平坦,不能有明显的向 前倾斜度。起跳线宽5厘米、长1.25米,为白色 直线。
• 为了便于观察起跳触线犯现,也可在起跳线的后 沿(离落地区远的沿),拉紧一条白线绳与后沿 重合,线两端钉入地下固定。
• 起跳线距沙坑(或落地区)近端距离,不少于1米, 远端距离不少于4米,并与沙坑(或落地区)近端 平行。
• 此项目考生有2次机会,取得好成绩需注
意垫球高度,球落地或持球都将被视为一 次考试结束。
• 根据考试规则,男生垫球、传球高度要 求超过2.43米,女生超过2.24米。
• 考试过程中,考生手心触球、考试区域 之外触球和高度不足的调整球均不计次数。
• 按考生连续垫球、传球的次数计取成绩。 • 垫球考试区域为2*2的规定场地。
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返回二学生体育课常规?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手表首饰等物品?整队要求快静齐?不得无故缺课规范请假制度
七年级体育理论课
授课人:李芬英
ppt课件
12
• 课堂中,教师应强调学生的安全问题,学生应时 刻注意,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 整堂课有规定的场地,无特殊情况不得离开本场 地,否则按旷课处理。
• 下课后教师应检查学生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 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 课堂上表现优秀的同学可以加分,由体育委员负 责记录。
• 机会不是很分明,只需重心放低,用脚地 外脚背带球,很简单地。
ppt课件
返回
23
ppt课件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 理论课人体和运动教案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人体和运动教学内容:人体和运动课的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的有关知识,分清一些关节类型和肌肉的分类。
2、技能目标: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作用使人体运动的。
对人体运动时各部分协同作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情感目标:学会对身体进行正确的评价,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点:关节、骨骼和肌肉在运动中的关系教学难点:我们在做动作时关节、骨骼和肌肉是如何进行分工合作的。
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老师现在主要是依靠身体内有什么支撑着才能站着的呀?”(骨骼人体骨骼)(出示骨骼图)教师:“人的骨骼都是一块一块的,要成为人体的支架,就依靠骨骼可以吗?”学生:“不行。
”教师:“那它还需要哪些部门的协同作用呢?”(学生回答问题)(出示关节、肌肉肌肉各种形状、人体肌肉图)总结:还需要“骨骼、关节、肌肉(人体与运动2)”的协同配合教师:“人体是个非常复杂、非常精密的机器,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学习它们是怎样配合作用,才使我们能够顺利的完成日常的工作”揭示课题“人体与运动”(人体与运动1)二、进入课题(一)、根据问题,请同学们边做动作边思考,然后回答问题1、肩关节可以做哪些动作?(人体与运动3)“向各个方向转动和旋转”这样的关节叫球窝关节。
提问:像这样的关节还有哪些?(髋关节)2、肘关节可以做哪些动作?(人体与运动4)只能向前或向后转动。
这样的关节叫滑车关节。
提问:像这样的关节还有哪些?(指关节)3、腕关节可以做哪些动作?(人体与运动5)只允许平面间或往返运动这样的关节叫微动(平面)关节。
像这样的关节还有哪些?(脊椎关节、脚踝关节)(二)、骨骼通过关节被连接在一起,肌肉和骨骼依靠肌腱来连接。
所有的动作都是由肌肉来提供动力的,不同的部位,它的肌肉结构也不同,我们把它分为三大类:(出示三种肌肉图片)1、心肌(人体与运动6):它是心脏所特有的。
负责心脏的博动。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一部分知识与认识体育与健康知识(理论课)教案教科版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一部分知识与认识体育与健康知识(理论课)教案教科版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超越梦想》、《梦想在望》等奥运歌曲。
2、引导出2008年是我们中国的奥运年,相信同学们都很关注奥运会,对奥运知识也了解不少吧?请同学们先说说看。
3、奥运会包括哪四大类?二、出示幻灯片,猜一猜1、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2、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3、北京奥运会主体育馆-鸟巢、水立方4、火炬-祥云、“金镶玉”奖牌5、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旗5、古代奥运会遗址6、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7、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8、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三、出示视频:(1)走进奥运一:中国参加前四届奥运会都没有取得任何名次,被西方人称为“东亚病夫”,看完短片,同学们有什么感想?(2)走进奥运二:许海峰一声枪响,赢得了中国奥运史的上首枚金牌,也惊醒了沉睡的“东方巨龙”。
在后六届奥运会上,实现了奥运史上三次大飞跃,同学们又有什么感想?(3)中国申奥成功的时刻:这是让亿万中国人激动难忘的时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四、奥运知识竞赛:1、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必胜的信心。
2、教师讲解竞赛规则。
教师讲解竞赛的规则:我们的竞赛题分必答题、抢答题。
必答题(12题)每组选题号回答,每答对一题得一颗星,答错不扣星;抢答题由老师出题后,各组举旗抢答,答对得一颗星,答错扣一颗星,但抢答是必须在老师说完题目后方可举旗,否则取消答题的机会;如抢到答题权而答错了,其他观看的同学也可以枪答,为本组加星,(但抢到答题权的那组不能再答题),最后以得星多少得出名次,如得分相同,则名次并列。
同学们明白了吗?鼓励学生要相信自己,要沉着、冷静,遵守竞赛规则。
1、竞赛开始2、教师解答比赛中没有答出和答错的题目。
3、给获奖队颁奖。
五、总结、评价1、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这节课。
六、课的延伸最后,我们一起欣赏奥运健儿们夺冠时的风采,并感受他们在颁奖时的激动与喜悦。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理论教案

体育与健康课理论教案体育与健康课理论教案一,课题:手指活动消除脑力疲劳的方法。
一,课题:手指活动消除脑力疲劳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 认识目标:认识脑力疲劳的产生过程,掌握消除脑力疲劳的几种方法认识目标:认识脑力疲劳的产生过程,掌握消除脑力疲劳的几种方法2, 能力目标:掌握手指活动消除脑力疲劳的方法能力目标:掌握手指活动消除脑力疲劳的方法3, 感情目标:树立劳逸结合的学习态度感情目标:树立劳逸结合的学习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学会手指活动消除脑力疲劳的方法。
难点做法细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学会手指活动消除脑力疲劳的方法。
难点做法细节。
四,教学手段:启发指导四,教学手段:启发指导 课堂讲解课堂讲解 课堂提问课堂提问 教学互动教学互动 反复复习反复复习 五,教学进程五,教学进程讲解前言:讲解前言: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多,我们的学习压力增大,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多,我们的学习压力增大,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多,我们的学习压力增大,脑力劳动越来越繁重。
但我们脑力劳动越来越繁重。
但我们身体的承受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这种压力和疲劳接近或达到我们的这种承受能力时,我们会感到疲劳,思维停滞,脑子不灵活,学习效率低。
我们会感到疲劳,思维停滞,脑子不灵活,学习效率低。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主动去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主动去消除它。
消除它。
给出思考题:1,当你感到脑力疲劳时,你会有什么症状?,当你感到脑力疲劳时,你会有什么症状?2,你是用什么方法消除脑力疲劳的?,你是用什么方法消除脑力疲劳的?学生回答,思考。
学生回答,思考。
老师总结,引出本课的内容,如下:老师总结,引出本课的内容,如下:原理:原理:人类经过进化,从四肢爬行到直力行走,上肢越来越灵活,人类经过进化,从四肢爬行到直力行走,上肢越来越灵活,人类经过进化,从四肢爬行到直力行走,上肢越来越灵活,而手指的功能也越来而手指的功能也越来越细,这极大地促进了大脑的发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课件-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

适量运动 心理平衡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是指运动 方式和运动量适合自己的 身体状况,并能坚持锻炼。
中学生应每天坚持一 小时体育锻炼。
合理地安排学习身体 锻炼的时间,适量运动是 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生活
按时作息,包括按 时进餐,有规律地进行 学习和从事各种活动, 保证足够睡眠。
结合个人具体情况:体能水平、性别、作 息规律、兴趣爱好、个人运动水平、生活 条件以及锻炼的目的等。
制定和实施锻炼计划的程序
了解自己、评价自己的体能和自身的健康状况 制定锻炼目标和锻炼计划 实施锻炼过程 自我评价、总结
要点回顾
体能要素的分类:
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要素: 肌肉耐力、肌肉力量、心肺耐力、柔韧性、
灵敏性 速度 反应时 力量 平衡性 神经肌肉协调性
制定锻炼计划
一.锻炼目标(发展心肺耐力、发展灵敏性) 二.运动项目(这点很重要) 三.运动心率 四.持续时间(30~60分钟) 五.运动次数(每周几次)
制定锻炼计划的注意事项
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全面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持之以恒原则、循序渐进原 则、超负荷原则和恢复性原则等。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科学发展体能
什么是体能?
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
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体能(体适能)是指足以胜任日常活动和学 习而不宜疲劳的身体适应能力;此外,还
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和能够应付所遇到的压 力。
有氧运动
特点: 中低强度,持续时间长。
功效: 1. 可以有效发展心肺耐力,关键是采用适当的
健康的概念
• 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指一个 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 指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的健康。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案)杨久魁理论课一.健康的标志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学习所产生的压力。
2.乐观开朗,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
5.抗病能力强,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等。
6.体重适宜,身体匀称而挺拔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8.头发具有光泽,头屑少。
9.牙齿清洁,无蛀牙,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10.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活动感到轻松。
二.课堂常规1.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因事因故不能上课时向任课老师请假。
2.上课铃响后,到指定地点站队,做到快、静、齐。
3.上课时穿运动服或轻便服装,穿胶鞋,不带铅笔、小刀等硬物。
4.上课认真听讲,刻苦操练,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5.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指挥,注意安全,未经老师允许不得离开上课地点。
6.上课不讲话,不打闹,按时完成课内、课外作业。
三.体育锻炼能增强你得自尊和自信自尊:是你在学习生活中对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和体验。
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你的自尊心,集体项目有利于从同伴关系方面发展你的自尊;个人项目会从体能,身体魅力、教师期待等方面影响你的自尊。
当然,体育锻炼对自尊的影响要经过一定强度的持续锻炼才能体现出来。
只有当你感觉到体育锻炼的效果时,你才会体会到自尊心的增强。
所以,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你的自尊水平,则需要进行长期的体育锻炼。
家庭情况自信:古今中外,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着同一条成功的密决:自信!自信是你对自身能力的信任程度,是你学习生活的重要心理动力。
因为有了自信,你才会勇敢的面对挫折和困难:有了自信你才会扬长避短,走向胜利。
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你的自信,体育锻炼是人类挑战自我、挑战自然精神的体现。
在体育运动中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并获得成功,有助于增强你的自信心。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一、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内容包括毒品的有关常识,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侵害的有效方法,《刑法》、《禁毒法》的有关规定,以及涉毒的大案、要案的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了解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
2、培养学生团结协助和积极上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避免运动损伤及处理。
课的类型:理论分析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分析法、观察对比法、总结法。
教学步骤:
一、课的导入部分
1、师生问好。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实行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意志,
提升体能,增进健康。
如果在体育运动中不能注意选择安全的运动环境,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就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同学们!下面我们实行分组讨论:造成运动损伤的因素有那些。
3、学生活动:四人一组实行讨论,由小组长对本组讨论的结果实行记录。
(教师巡视,并诱导学生打开思路。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
4、过5—8分钟后,教师让学生停止讨论,请小组长总结好记录。
二、展开部分
1、教师播放录像,提醒学生认真观看。
(放录像: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4分钟时间)
2、看了录像之后,对各小组实行核对,并给予评价。
答对一个原因给这小组奖
一棵红星★。
给答对最多的小组再奖一棵红星★。
3、教师对各小组的原因实行归纳。
a、思想理解不足。
b、准备活动不充分。
c、做高难度动作。
d、疲劳过度。
e、自然条件恶烈。
4、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找出原因了,那么该怎么预防呢?请认真
观看录像。
(放录像:运动损伤的预防 4分钟)
5、录像观看后,布置学生分小组归纳总结。
小组长把本组讨论结果记录。
(5
分钟)
6、学生自我闪光。
抽二个小组上台,把本组讨论的结果,由小组长向全班展示。
老师暗示全体学生给予鼓掌。
并给予上台的小组两颗红星(★★)其它小组答对一个给一颗红星。
三、课的深入部分
1、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运动损伤的原因和运动损伤的预防,如果万一发生了怎
么办呢?请认真观看录像。
[看录像:创伤出血的处理软组织损伤处理伤口处理外伤性骨折分类伤口处理(外)](12分钟)
2、录像看完了,给二分钟的时间分小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学生上台对对运
动损伤的处理实行小结,时间一分钟。
3、分别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四名,给红星五颗、四颗、三颗。
四、结束部分
1、评价
请各小组数红星,排出名次,给各小组鼓励。
2、想一想:
(1)怎样提升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2)如何安全地实行体育活动?
3、健康快车: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能否大量饮水?
(放幻灯片: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能否大量饮水)
板书设计: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1、运动损伤的原因;红星: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__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第八组
(4)、____________★★★★★★★★★★★
2、运动损伤的预防: 4、想一想:
(1)、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3、运动损伤的处理: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