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接线技术规定
南方电网500kV变电站二次接线标准

南方电网500kV变电站二次接线标准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500kV substation'ssecondary connection of 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体原则及要求 (1)5 二次回路设计原则 (2)5.1 电流二次回路 (2)5.2 电压二次回路 (3)5.3 断路器控制回路 (3)5.4 失灵回路 (4)5.5 远跳回路 (4)5.6 保护复接接口装置 (4)5.7 信号回路 (4)5.8 直流电源 (4)6 二次回路标号原则 (5)6.1 总体原则 (5)6.2 直流回路 (5)6.3 信号及其它回路 (6)6.4 交流电流回路 (6)6.5 交流电压回路 (7)7 保护厂家图纸设计原则 (7)7.1 厂家图纸制图要求 (7)7.2 厂家图纸目录要求 (7)附录A(资料性附录)二次原理接线图集 (8)A.1 500kV线路及断路器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2 500kV主变压器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3 500kV母线保护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4 500kV并联电抗器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5 220kV线路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6 220kV母线保护二次回路图集; (8)A.7 220kV母联及分段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A.8 公用设备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8)前言为了降低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提高现场作业标准化水平,减少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统一各设计单位的二次回路设计原则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组织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内容包含500kV线路、断路器、母线保护、主变压器、并联电抗器,220kV线路、母线保护、母联和分段等的二次回路设计原则和原理图集等。
凡南方电网内新建500kV变电站的相关二次回路设计均应执行本标准。
开关柜二次配线规则

开关柜⼆次配线规则⾼低压开关柜⼆次配线⼯艺守则1⼆次回路配线的⼀般要求1.1 按⼆次接线图进⾏施⼯,接线正确。
1.2 配线整齐、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损伤。
1.3 导线选⽤⿊⾊,⼆次保护接地线为黄绿双⾊线,⼯程有特殊要求时则按⼯程要求选线。
1.4 电流回路采⽤2.5mm2导线,其他回路为1.5mm2,对于电⼦元件回路采⽤焊锡连接时,在满⾜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不⼩于0.5mm2截⾯的导线。
1.5导线与电器元件采⽤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导线的芯线应⽆损伤。
1.6 每个接线端⼦应只接⼀根导线,最多不超过两根(只有当该端⼦或接线柱是为接两根导线⽽专门设计的才允许接两根导线)。
1.7 ⽤于连接可动部分如门上的电器导线应采⽤多股软导线,并留有适量的裕度。
导线根数超过35根时分两股捆扎,超过70根时分三股捆扎。
⽤于连接固定不动单元上的电器元件的导线可采⽤单股导线或多股软导线。
1.8 ⼿车式⾼压开关柜下门上的电器元件导线应采⽤多股导线,并套上波纹管,当门上元件过多、⼆次线过粗时(⼆次线多于35根),可将⼆次线分股套两根以上波纹管、波纹管两端⽤⾛线卡固定在弯板上,裕度要参照 1.7。
波纹管长度见表1表1 过门线护线波纹管长度1.9 多股软导线在于电器元件接点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加终端附件(线⿐⼦或冷压端头),线芯不得有松散或断股现象。
a)⽤剥线钳剥去导线绝缘层,钳⼝与线径配合适当不得损伤线芯。
b)将线芯穿上线⿐⼦,线芯穿过线⿐⼦压接部位后,线芯外露长度为0.5~1m m,如图⼆所⽰,⽤冷压钳压接,压接时,不同规格的接线⿐或冷压端头应⽤冷压钳上对应规格的钳⼝压接,加压⾄钳⼝完全闭合。
c)TO、TU型冷压端头⽤冷压线钳进⾏压接,将端头放⼊冷压钳相应规格的钳⼝处,加压⾄钳⼝完全闭合。
d)打开冷压钳,将端头拿出即可。
e)以上两种线⿐⼦压接后⽤⼒拔⼀下线⿐⼦,线⿐⼦不允许松动或脱落。
1.10 单股导线⽤螺钉固定时,单股导线应曲圆,曲圆内径⽐接线螺钉直径⼤0.5~1mm。
GB50171_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和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和验收规范标准[详]
![GB50171_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和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和验收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b8c80c38763231126edb1133.png)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7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五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2]911号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五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
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第三篇旋转电机篇、第四篇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篇、第五篇蓄电池篇、第十一篇电缆线路篇及第十五篇接地装置篇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12月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五章和一个附录。
这次修订主要增加了弱电回路抗干扰、静态保护和微机监控等方面的内容。
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直接函寄本规范的管理单位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良乡,邮政编码:10240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二次屏柜)及二次回路接线工艺标准

二次屏(柜)及二次回路接线工艺标准一、概述1、本标准工艺适合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内所有的屏柜、户外端子箱的二次回路接线施工;2、采用的标准为《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施工工序流程图三、施工技术措施1、准备工作(1)认真审核设计图纸,根据原理图及厂家资料,将图纸上的每一根电缆所接的回路号及接线位置与实物对照,要求设计图与实物一致;(2)将施工图按其接线位置分类好,并在施工前放置于接线的屏柜内;(3)清点每一屏柜的电缆,柜的左右要分清,将清点的数量及应摆放的位置与设计图比较,严格按图施工;(4)将清点过的电缆绑上对应的电缆牌,并将电缆固定好;(5)准备好接线需用的工具及有关的耗材(回路标号及绑扎线、绝缘包带、对讲机、电池灯等);2、盘、柜、端子箱安装就位①吊装盘柜时,应做好防磨损措施,按设备要求的位置移放盘柜;移动时,用钢管垫在底盘滚动前进。
②就位后,安装调整盘柜,使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③按设计图将端子箱分间隔就位,用膨胀螺钉固定或焊接固定。
端子箱安装应牢固,封闭良好,并应能防潮、防尘。
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检查,应排列整齐。
④盘、柜、台、箱的接地牢固良好。
⑤盘柜的漆层应完整,无损伤。
3、电缆就位(1)检查已敷设好的电缆排列整齐,牢固地固定在电缆孔的钢筋上,电缆牌要求清晰明了,绑扎的高度要求一致,注意摆放在易观察的位置;(2)统一在电缆上用粉笔记好要开电缆的高度,每一根每一面屏都统一一个高度,做到统一美观;4、开电缆(1)开电缆时注意不要损伤电缆芯,切断处的端部用同色绝缘包带扎紧,铠装电缆应切断钢带并接地,使用于静态保护及控制等逻辑回路的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也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可靠接地;(2)要接线的电缆芯应拉直绑扎好,按设计图将电缆芯抽好准备接上,芯线应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要求整齐美观,芯线端部应套有标有回路号的套管,此标号套管应采用双标号式,除标有回路外,还需标上该电缆的编号,且要求字迹清楚不易脱色;5、对线两侧对线时,应注意每一根电缆芯都要验过,特别是几根电缆同时使电池灯接通,需将短连片解开,再重新对线,一根芯应只有一条通路。
二次接线安全技术措施

二次接线安全技术措施1.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二次接线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措施。
包括检查是否有破损的绝缘材料、接线是否松动或氧化等问题,必要时进行更换和修复。
2.绝缘保护:对于二次接线线路中的绝缘部分,应采用合适的绝缘材料,以防止电流外泄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绝缘材料应具备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特性。
3.接地保护:接地是防止电气设备因电气漏电而产生触电危险的关键措施。
在二次接线中,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便及时将漏电电流引入地下。
4.过电流保护:为了防止电缆发生过电流而引发火灾或损坏设备,应在二次接线中安装合适的过电流保护装置,例如熔断器或断路器等。
5.防火防爆设计:二次接线通常工作在高温和高压等环境中,因此在设计二次接线时需要考虑防火防爆。
应采用防火材料、隔爆材料以及防爆的接线方式,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6.标识和警示:在二次接线点附近应有明显的标识和警示标志,以提醒人们注意二次接线的存在和潜在的危险。
标识和警示标志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7.限制人员进入:为了确保二次接线的安全,应限制未经培训的人员进入二次接线区域。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的人员才能进入二次接线区域工作。
8.故障报警系统:二次接线中的故障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可以在二次接线区域安装故障报警系统。
当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0.防护设备使用:在进行二次接线工作时,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例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以保护自身安全。
总之,二次接线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是确保电气设备供电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绝缘保护、接地保护、过电流保护、防火防爆设计、标识和警示、限制人员进入、故障报警系统、可靠的电气设备以及防护设备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二次接线的事故风险,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 1993年7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五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建标[1992]911号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五项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 —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
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第三篇旋转电机篇、第四篇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篇、第五篇蓄电池篇、第十一篇电缆线路篇及第十五篇接地装置篇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12月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五章和一个附录。
这次修订主要增加了弱电回路抗干扰、静态保护和微机监控等方面的内容。
本规范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直接函寄本规范的管理单位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良乡,邮政编码:10240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二次接线iec标准

二次接线iec标准
二次接线IEC标准主要是对电力系统中二次回路及其设备、元件的技术要求进行规范,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具体来说,二次接线IEC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回路设计:IEC标准规定了二次回路的接线方式、回路编号、设备配置等,
确保回路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设备选型:IEC标准对二次回路的设备选型提出了要求,包括断路器、隔离
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设备的选型原则和性能参数。
3.接线要求:IEC标准对二次回路的接线方式、接线端子、线缆颜色等提出了
明确要求,确保接线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保护装置:IEC标准对保护装置的设置和整定值提出了要求,以确保在故障
情况下能够正确动作,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5.绝缘要求:IEC标准对二次回路的绝缘性能提出了要求,包括绝缘电阻、耐
压试验等,以确保系统的绝缘安全。
总之,二次接线IEC标准是电力系统二次回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的重要依据,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20kV变电站二次接线标准

ICS备案号: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南方电网220kV 变电站二次接线标准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220kV substation'ssecondary connection of CSG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总体要求 (1)4 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回路设计要求 (3)4.1电流二次回路 (3)4.2电压二次回路 (3)4.3断路器控制回路 (3)4.4失灵回路 (4)4.5远跳回路 (4)4.6保护复接接口装置 (4)4.7录波回路 (4)4.8电源回路 (5)5 自动化回路设计要求 (5)5.1电流、电压回路 (5)5.2电源回路 (5)5.3计算机监控系统回路 (5)5.4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控制、电机电源回路 (6)5.5相量测量装置回路 (6)5.6保信子站网络回路 (6)5.7时间同步系统回路 (6)5.8视频及环境监测系统回路 (7)5.9计量自动化网络回路 (7)5.10信息远传回路 (7)6 通信回路设计要求 (7)6.1光传输设备接线 (7)6.2数据设备接线 (8)6.3接入网设备接线 (8)6.4通信电源接线 (8)6.5配线架接线(ODF、DDF、VDF、NDF) (9)6.6线缆敷设 (9)7 二次回路标号要求 (9)7.1同一组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应在回路号前增加前缀A/B/C以区分按相标号的回路。
(9)7.2直流控制、输入回路,宜在回路号后增加后缀A/B/C以区分按相标号的回路。
(9)7.3双重化配置的两套设备,相同功能的回路,标号不应相同。
(9)7.4回路标号中不宜含有括号。
(9)7.5各回路标号详见以下附表: (9)8 制造厂商图纸设计要求 (12)8.1制造厂商图纸制图要求 (12)8.2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制造厂商图纸目录要求 (12)8.3自动化设备制造厂商图纸目录要求 (13)附录A(资料性附录)二次原理接线图集-保护安自分册 (13)A.1 220kV线路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13)A.2 220kV 主变压器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13)A.3 220kV 母线保护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13)A.4 220kV 母联及分段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13)A.5 110kV 线路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13)A.6 110kV 母线保护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13)A.7 110kV 母联及分段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14)A.8 公用设备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接线技术规定1目的:指导二次回路接线,规范二次接线工艺标准,提高接线工艺水平,保证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可靠性,从而确保盘、柜装置及二次回路安全稳定运行。
2依据和范围:本规定依据《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本公司多年现场实践经验编写,适用于配电盘、保护盘、控制柜、端子箱等各类屏、台、箱和柜及设备本体的二次回路接线。
3职责:施工作业人员应遵循本技术规定的工艺标准和工艺流程进行施工,如遇有与本技术规定有冲突地方,应及时报公司主管总工批准。
4二次回路接线的基本要求4.1对端子排的要求:1、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靠,绝缘良好。
2、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
3、回路电压超过400V者,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
4、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板。
5、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
6、电流、电压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如跳合闸回路、联跳回路、启动重合闸或失灵回路、预告及事故信号回路宜经可断可连的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
可断可连的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内部应接触良好。
7、潮湿环境宜采用防潮端子。
8、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
9、端子排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绝缘件额定电压不小于600V,并保证足够的绝缘水平。
应采用UL标准V o级阻燃端子。
10、端子排应按照安装单位分段,每一独立安装单位端子排应按顺序编号,同一接线位置需要有多个线芯接入时,可多个端子并联用同一端子排号,并在端子排最后至少预留10个备用端子。
11、(如与图纸不冲突)盘、屏内的连接线一律只能使用内侧端子孔,与屏外其他设备的连接电缆的线芯一律使用外侧的端子孔。
4.2二次回路接线工艺标准:1、按图施工,正确接线。
2、导线与端子排连接均应牢固可靠,并符合4.1的要求。
3、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4、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5、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6、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
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7、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
8、盘、柜内的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2;其它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mm2;对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的绝缘导线。
9、用于连接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的导线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有适当裕度。
2)线束应有外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层。
3)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应加终端附件或搪锡,不得松散、断股。
4)在可动部位两端应用卡子固定。
10、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引入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2)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
3)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或通信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
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接地。
4)光纤电缆应外套硬质管件或槽盒保护。
5)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
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
6)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11、在油污环境,应采用耐油的绝缘导线。
在日光直射环境,橡胶或塑料绝缘导线应采取防护措施。
5二次接线的工艺流程:5.1工作前的准备:施工作业人员应认真核对端子排图纸与准备接线表盘(端子箱等)的端子排是否相符,柜体是否满足电缆排列的需要。
如发现与4.1、4.2不符的情况,应通知现场技术员进行处理。
根据图纸中电缆规格、屏(柜、箱)名称领取电缆线芯号头、绑定电缆所需要的电缆卡子,螺丝、地线、塑料带(或热缩套)、扎带。
5.2电缆的排列:同一屏柜的电缆排列施工需要由两个施工作业人员配合施工。
根据图纸中电缆规格,将线芯粗的电缆排在远离端子排处,其他电缆以此类推排列,为了卡电缆方便也可适当调整位置。
电缆要留好余量,满足接线需要。
捋好的电缆可以临时绑在屏上,待全部电缆排列完后,用电工刀在每根电缆上做好剥电缆护套的标记,要求同一排电缆标记要成一条水平线,标记应低于最低端子排1 00 mm。
特殊情况应通知现场技术员酌情处理。
5.3电缆头的制做:5.3.1剥外护套:将电缆从盘上放下来,从标记处用电工刀横向一周将外护套刮开,刮开的深度为外护套厚度的2/3或3/4深,从标记处纵向用电工刀刮开,深度为2/3或3/4深,刀子拉到将近电缆末端时、应用刀将外护套刮透。
而后用一手握住外护套,另一只手握住内护套用力将外护套剥下来。
5.3.2剥电缆钢铠:用一字改锥在外护套剥去处的始端,插到钢铠的三角尖处,撬开一点点,而后用偏口钳剪开一个口,再用一字改锥将其全部撬下来。
用同样的方法剥第二根钢铠。
如钢铠较厚时,应用钢锯先锯一个印(深度为铠厚的1/3)再撬。
5.3.3剥第二层护套:从剥电缆标记处往上10mm处开始第二层护套,方法同5.3.1。
这层护套的厚度一般较薄,下到时一定注意深度,防止伤及线芯。
5.3.4剥电缆屏蔽:从电缆头处起将屏蔽带绕下来,根部保留10毫米。
5.3.5焊接地线:取所需长度的接地线,将一端用剥线钳剥出7 rnm铜芯,沾上松香油,用沾好焊锡的电烙铁将铜芯挂好锡,将屏蔽层撬起垫上隔热板,在焊地线处抹上松香油(焊的地方不干净时,可先用砂纸打净),将挂好锡的地线头放在抹有松香的屏蔽层处,用加热好的电烙铁头放在熔焊,熔焊时间不准超过2秒钟,焊完后应检查是否焊牢。
5.3.6缠电缆头:在第二层护套剥开处用塑料缠两遍,而后层层缠绕,层与层之间压盖的部分尽量一致。
缆头要缠平美观,封口要严,长度应为70mm左右,塑料带的尾部要用打火机烧化后沾牢。
如果采用热缩套作为电缆封头,则对应电缆规格选择合适粗细的热缩套,裁成6cm的段,套到电缆端头处,用电热吹风将其热缩到电缆上,热缩要均匀,赶出空气,使热缩套紧箍在电缆上,端部封口要严。
5.3.7捋电缆芯:将电缆芯散开,用钳子夹住线芯端头,用力将线芯依次绷直,用绑线临时搁好后挂在屏上。
5.3.8卡电缆:按5.2的排列顺序,用铁卡子将电缆卡在盘(屏、柜)的滑铁上,用已剥下的电缆护套做成卡子大小的衬垫,垫在卡子、滑铁与电缆接触面上,防止紧固电缆时伤及电缆护套。
穿入螺丝杆,将螺丝拧上劲,调整电缆头在一个水平线上,然后将螺丝拧紧。
5.3.9电缆芯接线:接线时应保证横平竖直,备用芯应保留到能满足最高处端子排,更换线芯所需要的长度。
电缆绑扎线应距离一般为150毫米左右,线芯从电缆头至分芯处应一直保持原来位置,先接线的一端应从电缆把后面取线芯,线芯到分芯处时应用手掰成90度弯,弯处应与接线端子水平,将调整水平的线芯放在端子上,用偏口钳做好剥线标记,用剥钳剥去外皮,按照图纸穿好端子号。
如果是螺丝压接端子,则按顺时针方向做好圈,圈的大小为将能穿上螺丝为准,圈不能张口,拆下端子排上螺丝,将线芯拧在端子排上。
如果是插入式端子排,不用做圈,应根据端子排的深度,决定剥去线芯外皮的长度,该长度应使线芯插入端子最里端时,端子排外部尚富余1mm。
同一规格端子排线芯所剥的长度一致。
线芯插入端子排后,拧紧螺丝,用手抻一抻线芯,确保其牢靠。
5.3.10接地线、挂电缆牌:将地线保留所需长度,剥去端头,压上接线鼻子,接到接地铜带(排)上。
对于电缆牌,要求标明电缆型号、规格、去向(如标识不清及时通知技术员),用扎带捆在电缆头下,要求挂的位置要容易查看,字面朝外,要注意盘(屏、柜)左、右侧牌的方向。
最后拆掉临时电缆牌或把临时电缆牌重新挂齐。
5.3.11电缆校线:电缆校线方法很多,现在只介绍一种常用的校线灯法。
用一对校线灯和一对对讲机(距离较近时可不用对讲机)。
校线灯的公共线(夹子线)与接地点相连接,先接上电缆的一端将灯线与要校的线相连接,要校线的一端,先将电缆所有的芯剥出5-10毫米的线头,用灯线依次寻找,两端灯亮时,这根就是要找的线,穿上端子号,掰一个弯,以防端子号脱落。
校线时应将所有的线芯都用灯查一遍,如有多头灯亮时,应以接上端子排的线芯摘下来重新校验,如发现有单端灯亮时,应检查是否对端电缆芯接地。
5.3.12盘(屏、柜)的电缆线全部接完后,把全部端子排螺丝拧一遍,打扫好现场卫生,交质检部门验收。
6.注意事项:6.1电缆接线位置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不能转接;如有变故,一定留下记录或图示;6.2电流互感器接线时,应考虑来自互感器的线在端子排一侧,而出线在另一侧;相邻连接端子排应采用专用联片连接,不允许用勾线;6.3接线时号头应用正式号头,不许用临时号头或手写号头,以免在再次拆改时出错;必须用专用工具剥线,不允许用扁口钳剥线,以免伤及线芯,留下隐患;6.4剥线长短要适中,压接要牢固、可靠;一个端子排孔不能压接不同粗细的线芯,线芯粗细相同时,压接根数不许超过2根;6.5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装端子排,此时的端子排可以采用相同编号。
焊接地线时一定要避免伤及线芯;6.6在接地铜排上固定地线时,一个螺丝上不能超过4根地线;6.7压接地线的螺杆长度应适中;固定接地铜辫子的螺丝大小要和铜辫子的截面相吻合:不允许出现反圈压接;6.8所有厂家设备的螺丝都必须紧固一遍;当电缆穿孔经过铁件时,必须将孔四周打磨平滑,不留毛刺。
必要时可加护管;6.9项目经理部应确保每个二次结线施工作业人员通晓本规定,并采取严格管理措施使本规定得以落实。
对每个施工人员的作业范围进行记录,使出现问题时能够追踪到人,真正做到责任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