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接线标准

合集下载

南方电网220kV变电站二次接线标准

南方电网220kV变电站二次接线标准

南方电网220kV变电站二次接线标准1 ICS备案号: 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南方电网220kV 变电站二次接线标准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220kV substation'ssecondary connection of 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南方电网系统〔2012〕60号附件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3)4 总体原则及要求 (3)5 二次回路设计原则 (6)5.1 电流二次回路 (6)5.2 电压二次回路 (6)5.3 断路器控制回路 (8)5.4 失灵回路 (9)5.5 远跳回路 (10)5.6 保护复接接口装置 (10)5.7 信号回路 (10)5.8 直流电源 (11)6 二次回路标号原则 (12)6.1 总体原则 (12)6.2 直流回路 (12)6.3 信号及其它回路 (13)6.4 交流电流回路 (14)6.5 交流电压回路 (14)7 保护厂家图纸设计原则 (15)7.1 厂家图纸制图要求 (15)7.2 厂家图纸目录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附录A(资料性附录)二次原理接线图集错误!未定义书签。

A.1 220kV线路二次回路原理图集;错误!未定义书签。

A.2 220kV主变压器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1)A.3 220kV母线保护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1)A.4 220kV母联及分段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1)A.5 110kV线路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1)A.6 110kV母线保护二次回路图集; (1)A.7 110kV母联及分段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1)A.8 公用设备二次回路原理图集。

(1)II前言为了降低继电保护现场作业风险,提高现场作业标准化水平,减少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统一各设计单位的二次回路设计原则等,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组织编制了本标准。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标准[详]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标准[详]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电气接线工艺上应力求美观、实用、便于施工操作和方便以后检修查线。

接线应兼顾全局,力求整齐划一、协调大方,给人以整体美,不得标新立异、各自为政,避免给人以零乱无章之感。

1、电缆整理1.1、电缆整理应层次分明、曲率一致、松紧适度,严禁扭曲、交叉或杂乱无章。

1.2、电缆的固定应采用绑线或尼龙扎带,扎带规格应与电缆的粗细要求相符且应规格一致,留头方向统一,扎带过长的部分应予剪除。

2、电缆头制作2.1、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中,严禁伤及线芯绝缘。

2.2、电缆头的制作材料应使用塑料带和黑色塑料绝缘粘胶带。

2.3、做头时以红色塑料带有序缠绕,成型后用黑色塑料胶带封口。

word格式可编辑2.4、做头时以塑料带对折后绷紧缠绕,缠绕时应紧紧贴近芯线和护套接口处,上端头截面平齐且垂直于电缆轴线,成型后为坚固密实的圆筒状,表面光洁、形体美观、严禁出现纺缍形。

2.5、电缆头的长度以26mm左右为宜,直径不大于电缆护套外径2mm,电缆头在护套上的包扎长度一般为13mm左右。

2.6、电缆绑扎成束后,电缆头应高度一致在同一水平面上。

2.7、电缆的屏蔽层、带、芯应可靠外引以便接地。

专业资料整理3、电缆标识3.1、电缆标识牌用微机打印、压塑制作,内容包括电缆型号、规格、用途及走向。

3.2、标识牌的挂装应使用防蚀、防霉的绳带,宜采用化纤丝绳。

3.3、化纤丝绳系于电缆头上部,垂下的标识牌高度一致。

4、电缆接线。

4.1、线芯的绑扎应整齐一致,采用绑线或小扎带绑扎。

绑扎线间距以70mm左右为宜。

word格式可编辑4.2、当一盘内线芯特多时,应按单元或回路分束绑把以方便施工接线、查线和将来检修,尽量避免出现特大把束。

4.3、不论怎样排列,如何绑扎均应掌握尽可能的紧凑、整齐、美观实用又简单易行。

4.4、每个盘柜的绑扎接线应由同一人进行。

4.5、因芯线逐个接入端子而使线束逐渐变细时,应使芯线顺序靠拢或并入假线以形成新束,所弯角度和曲率应一致、美观。

二次屏柜及二次回路接线工艺标准

二次屏柜及二次回路接线工艺标准

二次屏柜及二次回路接线工艺标准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二次屏(柜)及二次回路接线工艺标准一、概述1、本标准工艺适合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内所有的屏柜、户外端子箱的二次回路接线施工;2、采用的标准为《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施工工序流程图1、准备工作(1)认真审核设计图纸,根据原理图及厂家资料,将图纸上的每一根电缆所接的回路号及接线位置与实物对照,要求设计图与实物一致;(2)将施工图按其接线位置分类好,并在施工前放置于接线的屏柜内;(3)清点每一屏柜的电缆,柜的左右要分清,将清点的数量及应摆放的位置与设计图比较,严格按图施工;(4)将清点过的电缆绑上对应的电缆牌,并将电缆固定好;(5)准备好接线需用的工具及有关的耗材(回路标号及绑扎线、绝缘包带、对讲机、电池灯等);2、盘、柜、端子箱安装就位①吊装盘柜时,应做好防磨损措施,按设备要求的位置移放盘柜;移动时,用钢管垫在底盘滚动前进。

②就位后,安装调整盘柜,使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成列盘顶部<5相邻两盘边<1盘面偏差成列盘面<5盘间接缝<2③按设计图将端子箱分间隔就位,用膨胀螺钉固定或焊接固定。

端子箱安装应牢固,封闭良好,并应能防潮、防尘。

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检查,应排列整齐。

④盘、柜、台、箱的接地牢固良好。

⑤盘柜的漆层应完整,无损伤。

3、电缆就位(1)检查已敷设好的电缆排列整齐,牢固地固定在电缆孔的钢筋上,电缆牌要求清晰明了,绑扎的高度要求一致,注意摆放在易观察的位置;(2)统一在电缆上用粉笔记好要开电缆的高度,每一根每一面屏都统一一个高度,做到统一美观;4、开电缆(1)开电缆时注意不要损伤电缆芯,切断处的端部用同色绝缘包带扎紧,铠装电缆应切断钢带并接地,使用于静态保护及控制等逻辑回路的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也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可靠接地;(2)要接线的电缆芯应拉直绑扎好,按设计图将电缆芯抽好准备接上,芯线应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要求整齐美观,芯线端部应套有标有回路号的套管,此标号套管应采用双标号式,除标有回路外,还需标上该电缆的编号,且要求字迹清楚不易脱色;5、对线两侧对线时,应注意每一根电缆芯都要验过,特别是几根电缆同时使电池灯接通,需将短连片解开,再重新对线,一根芯应只有一条通路。

配电箱二次配线标准

配电箱二次配线标准

配电箱二次配线标准
配电箱的二次配线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1. 电线规格:二次配线一般使用
2.5mm² 的电线。

2.颜色标识:热线一般是红色或棕色,零线一般是蓝色或黑色,地线
一般是绿黄色。

3.接线方式:接线时必须保证电线接头紧固,不松动。

接线时可以用
绝缘袋、绝缘胶带等材料覆盖。

4.标识牌:在每个电气设备的开关和插座上要安装相应的标识牌,标
明设备名称、电压等参数,以便维修和使用。

5.制作二次配线图:制作详细的二次配线图,包括线路、开关、插座
等位置,以便维修和更换。

6.安全保护:如使用保险丝、断路器等保护措施,保证用电安全。


时应保证配电箱的接地良好。

以上就是配电箱二次配线的标准,必须遵守标准,以确保用电之安全。

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对照设计图检查
接地检查
二次回路
设有志用螺栓
观察检查
屏蔽电缆
主要
屏蔽层按设计规定可靠接地
观察及导通检查
裸露部分对地距离主要mm
主要
按GB 5071-1992中表3.0.6规定
对照规范检查
裸露部分表面漏电距离mm
≥2.5mm2
用线规检查
信号、电压回路
≥1.5mm2
弱电回路
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以及机械强度情况下不小于0.5mm2
用于可动部位的导线
主要
多股软铜线
观察检查
控制电缆接线
控制电缆接引
按设计规定
对照设计图检查
线束绑扎松紧和形式
松紧适当、均称,形式一致
观察检查
导线束的固定
牢固
每个接线端子并接芯线数
≤2根
备用芯预留长度
至最远端子处
导线接引处预留长度
适当,且各导线余量一致
电气回路连接(螺接、插接、焊接或压接)
紧固可靠
螺丝刀或用手接
导线芯线端部弯圈
顺时针方向,且大小合适
观察检查
导线芯线外观
主要
无损伤
多股软导线端部处理
主要
加终端附件或塘锡紧固件配置齐全,且与导线载面相匹配
二次回路接件
主要
铜质制品
导线端部标志
主要
正确、清晰,不易脱色
二次回路检查及接线(每个盘按15%抽查接线)
导线检查
导线外观
主要
绝缘层完好,无中间接头
观察检查
导线连接(螺接、插接、焊接或压接)
主要
牢固、可靠
螺丝刀及用手拉
导线配置
主要
按背面接线图

二次回路接线标准工艺(标准编号:0102040104)

二次回路接线标准工艺(标准编号:0102040104)

二次回路接线标准工艺(标准编号:010*******)1、二次回路接线工艺标准:(1)屏柜内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 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2.5mm2;其他回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 1.5mm2。

(2)连接门上的电器等可动部位的导线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有适当裕度;线束应有外套。

塑料管等加强绝缘层;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应加终端附件或搪锡,不得松散、断股;在可动部位两端应用卡子固定。

(3)电缆排列整齐,编号清晰,无交叉,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4)芯线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排列整齐、清晰、美观,回路编号正确,绝缘良好,无损伤。

芯线绑扎扎带头间距统一、美观。

(5)强、弱电回路,双重化回路,交直流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6)二次回路接地端应接至专用接地铜排。

(7)直线型接线方式应保证直线段水平,间距一致;S 形接线方式应保证S 弯弧度一致。

(8)芯线号码管长度一致,字体向外。

(9)电缆挂牌固定牢固,悬挂整齐。

2、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要点:(1)核对电缆型号必须符合设计。

电缆剥除时不得损伤电缆芯线。

(2)电缆号牌、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的回路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褪色。

(3)芯线接线应准确、连接可靠,绝缘符合要求,盘柜内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与电气元件间连接牢固可靠。

(4)宜先进行二次配线,后进行接线。

每个接线端子每侧接线宜为 1 根,不得超过 2 根。

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插入的电缆芯剥线长度适中,铜芯不外露。

对于螺栓连接端子,需将剥除护套的芯线弯圈,弯圈的方向为顺时针,弯圈的大小与螺栓的大小相符,不宜过大,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5)引入屏柜、箱内的铠装电缆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钢带应在端子箱一点接地,至保护室的控制电缆屏蔽层在始末两端分别接地,其余短电缆屏蔽层一端接地。

二次屏柜及二次回路接线工艺标准

二次屏柜及二次回路接线工艺标准

二次屏(柜)及二次回路接线工艺标准一、概括1、本标准工艺合适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内全部的屏柜、户外端子箱的二次回路接线施工;2、采纳的标准为《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查收规范》。

二、施工工序流程图盘柜就位审察设计图,比较实质接检查电缆能否足够,能否有错漏检查电缆牌、回路标号正确性并做好绝缘包将电缆牌与设计图及实敷的电缆比较,一开电缆外皮,焊接障蔽线,用绝缘包带包扎按图将要接的电缆芯抽到接线端子地点,工序检查,不合格处进行办理。

三、施工技术举措1、准备工作查收1)仔细审察设计图纸,依据原理图及厂家资料,将图纸上的每一根电缆所接的回路号及接线地点与实物比较,要求设计图与实物一致;2)将施工图按其接线地点分类好,并在施工前搁置于接线的屏柜内;3)盘点每一屏柜的电缆,柜的左右要分清,将盘点的数目及应摆放的地点与设计图比较,严格按图施工;4)将盘点过的电缆绑上对应的电缆牌,并将电缆固定好;5)准备好接线需用的工具及有关的耗材(回路标号及绑扎线、绝缘包带、对讲机、电池灯等);2、盘、柜、端子箱安装就位①吊装盘柜时,应做好防磨损举措,按设施要求的地点移放盘柜;挪动时,用钢管垫在底盘转动行进。

②就位后,安装调整盘柜,使其垂直度、水平误差以及盘柜面误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同意偏差应切合下表规定:项目同意误差(mm)垂直度(每米)<水平误差相邻两盘顶部<2成列盘顶部<5相邻两盘边<1 盘面误差成列盘面<5盘间接缝<2③按设计图将端子箱分间隔就位,用膨胀螺钉固定或焊接固定。

端子箱安装应坚固,关闭优秀,并应能防潮、防尘。

安装的地点应便于检查,应摆列齐整。

④盘、柜、台、箱的接地坚固优秀。

⑤盘柜的漆层应完好,无损害。

3、电缆就位1)检查已敷设好的电缆摆列齐整,坚固地固定在电缆孔的钢筋上,电缆牌要求清楚了然,绑扎的高度要求一致,注意摆放在易察看的地点;(2)一致在电缆上用粉笔录好要开电缆的高度,每一根每一面屏都一致一个高度,做到一致雅观;4、开电缆1)开电缆时注意不要损害电缆芯,切断处的端部用同色绝缘包带扎紧,铠装电缆应切断钢带并接地,使用于静态保护及控制等逻辑回路的障蔽电缆的障蔽层也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靠谱接地;2)要接线的电缆芯应拉直绑扎好,按设计图将电缆芯抽好准备接上,芯线应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要求齐整雅观,芯线端部应套有标有回路号的套管,此标号套管应采纳双标号式,除标有回路外,还需标上该电缆的编号,且要求笔迹清楚不易脱色;5、对线双侧对线时,应注意每一根电缆芯都要验过,特别是几根电缆同时使电池灯接通,需将短连片解开,再从头对线,一根芯应只有一条通路。

二次接线iec标准

二次接线iec标准

二次接线iec标准
二次接线IEC标准主要是对电力系统中二次回路及其设备、元件的技术要求进行规范,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具体来说,二次接线IEC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回路设计:IEC标准规定了二次回路的接线方式、回路编号、设备配置等,
确保回路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设备选型:IEC标准对二次回路的设备选型提出了要求,包括断路器、隔离
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设备的选型原则和性能参数。

3.接线要求:IEC标准对二次回路的接线方式、接线端子、线缆颜色等提出了
明确要求,确保接线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保护装置:IEC标准对保护装置的设置和整定值提出了要求,以确保在故障
情况下能够正确动作,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5.绝缘要求:IEC标准对二次回路的绝缘性能提出了要求,包括绝缘电阻、耐
压试验等,以确保系统的绝缘安全。

总之,二次接线IEC标准是电力系统二次回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的重要依据,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接线标准
————————————————————————————————作者: ————————————————————————————————日期:
电缆二次接线相关知识培训讲义、
一、适用范围
本工艺示范卡规定了全厂控制、信号电缆二次接线的施工工艺要求,适用于控制室、电子间盘柜控制、信号电缆的接线:各配电室配电盘柜控制、信号电缆的接线:就地控制箱、端子箱、接线盒、事故按钮控制、信号电缆的接线等,其他接线施工作业的工艺要求可以参照执行。

3.3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
3.3.2盘前电缆整理
a)电缆头制作前,进盘前电缆(桥架水平段与盘之间的垂直段位置)由该盘接线人员负责整理
所有电缆进行合理的编扎,要求端子排布置的位置,以“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为电缆编排原则,且符合盘内线束走向,并绑扎牢固。

如图3.1所示。


3.
1

盘前电缆绑扎
(b)当盘内电缆较多时, 电缆固定可采用
分层方式,第一层固定在柜体
上,下一层固定在第一层的电缆上,以此类推。

要求接较近端子的电缆布置在
外层,接较远端子的电缆布置在内层,如图
3.2所示。

(c)盘内每层电缆要求每间隔200mm绑扎一
次,并使用统一颜色的塑料绑线,
分层固定时必须保证不同层次的电缆绑扎线
在同一截面上,绑扎线笔直、整齐、美观,如
图3.2所示。

3.3.3,电缆头制作、固定和标识
(a) 电缆破割
(1)电缆破割应考虑电缆的预留量,并与盘内的电缆预留量保持—致。

电缆破割点必须高于盘底的,电缆封堵层,同时又不能离端广排过近而影响芯线的正常走向。

(2)电缆破割时,应先将切割刀围着电缆破割点的—周进行切割,切割深度为电缆外层(绝缘层)剥离,不能伤及内绝缘层和芯线。

(b)电缆头的制作和固定
(1)电缆头制作前,应根据电缆的规格、型号选择相应规格的热缩套管,同一工程的热缩套管颜色应统一,热缩套管规格选择可参考表3.2。

2)热缩套管下料长度要求为60mm,套入电缆的位置应以电缆破割点为基准线,基准线上方(芯线处)为25mm,基准线另…—端为35mm(以下简称大小头),如
图3.3所示。

图3.3 热缩管接线
3)对热缩套管应采用电吹风均匀加热,加热时要注意热缩套管不要移位。

不得
有过烤、欠烤现象,为防止积存空气,要求由中间向两端烤。

4)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也可以使用冷缩管工艺。

5)电缆头的高度应尽量保持一致,且高于防火封堵层表面,同时要求电缆头低于盘内最低端子,如二者有矛盾,则应首先满足前者,
(7)盘柜内电缆屏蔽层要求从电缆头下部背后引出,屏蔽电缆的总屏及对屏线
的引出方式按照控制系统要求确定。

电缆内有屏蔽铜线时,可穿入适当型号的同色塑料管引出;电缆内无屏蔽铜线时,在套热缩管前应用屏蔽铜线与屏蔽层焊接牢固,并选择适当型号的同色护套软线引出,压线鼻子后接于盘柜内屏蔽层专用接线柱上,如图3.7所示。

图3.6 电缆屏蔽线引接
8)接线盒内的电缆屏蔽层要求从电缆头上部背后引出,电缆屏蔽层接接线
盒内空端子上。

3.3.4电缆标识牌的制作及挂设
标牌要求统一使用白色的PVC电缆标识牌,规格为70*25mm,并用专用打
印机进行打印,要求字迹清晰、不易脱落,字体统一为黑色。

每根电缆…‘个标牌,使用尼龙扎带固定,同—·排高度要求一致,一般固定高度为缆头剥切位置向下10mm,如图3.7所示。

图3.7 电缆标识牌
3.3.5线号、分线、理线和绑扎
(a)线号套制作
(1)线号套尺寸应根据芯线截面选择。

(2)线号套上应标明电缆编号、端子号、;芯线号和电气回路号。

线号套正面打印电缆编号,并打印端子号和芯线号。

(3)线号套规定长度为25mm。

线号套打印时应注意两端的对称性,打印的字体大小应适宜,字迹清晰。

如图3.8所示。

图3.8 线号套示范
b)芯线上线号套的套入方向,应根据端子排安装的方向确定,当端子排垂直安装时,线号套上编号(字)应自左向右水平排列;当端子排水平安装时,线号套
上编号(字)应自下而上排列,
(c)分线和理线
1)电缆线芯必须完全松散,并进行拉直,但不能损伤绝缘或线芯。

2)同一盘内的线芯束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的排列,排列整齐美观,主线束与小线束分线处必须圆滑过渡,小线束与主线束绑扎后应保持90*直角。

外观保持整齐。

如图3.10所示。

图3.10主、小束分线排列
d)线束绑扎
(1)线速绑扎的材料要求为塑料扎带,而且同一盘内的绑扎材料颜色应保持统一。

如图3.11所示。

图3.11 线束绑扎 1
2)盘柜内同一走向电缆线芯应绑扎成一圆把,在每根电缆的电缆头上部40mm处进行第一道绑扎,以后主线束绑扎间距为100mm;分线束绑扎间距为50mm:分支处的两端、每芯分线处均应绑扎;对同一位置的多线束布置绑扎点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经绑扎后的线束及分线束应做到横平、竖直、走向合理,保持整齐、美观。

图3.12 线束绑扎 2
(3) 备用芯要求统一放置在端子排的终端,如图3.13所示。

图3.13端子排终端的备用芯
e)线芯弯圈(鼻子压接)
1)芯线弧圈制作
芯线弧圈制作门可视盘内线槽布置情况而定。

线槽与端子过近的叫‘采用直接插入的接线法;线槽与端子较远或者盘内没有设计线槽的必须采用弧圈接线法,具体要求参见图3.14“芯线弧圈制作示意图”。

芯线弧圈制作示图
芯线弧圈制作尺寸:弧圈长度为40mm;弧圈宽度为30mm。

图3.14 芯线弧圈制作示意图
f)接线鼻子压接
1)多股软线芯要求采用接线鼻子方式。

2) 线鼻子压接应使用专用压接工具,应将裸露线芯穿出压接区前端lmm,并不得将绝缘层压住。

压接好的线鼻子外不得出现松散的线芯。

线鼻子压接前不要忘记套上线号套,同时还要注意线号套的方向。

g)接线
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的端子,当压接两根导线时,中间要加平垫。

线芯与端子的固定必须牢固,接线应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

3.4示范图片
图3.17电缆上盘排列工艺
图3.18 电缆固定、电缆头制作及电缆牌挂设图3.19 多根电缆采用线芯打大把工艺
图3.20 盘柜内电缆二次接线
图3.21 DCS盘内配线
图3.22 盘柜内电缆二次接线整体效果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