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常用的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

小学数学必背公式一、整数的四则运算公式:① 加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结果符号与较大数一致。

② 减法:a-b=a+(-b)。

③ 乘法:同号相乘正,异号相乘负。

④ 除法:同号取商正,异号取商负。

二、分数的四则运算公式:① 加法:通分,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② 减法:同样方法通分,分子相减,分母不变。

③ 乘法: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④ 除法:倒数相乘,分子分母调换。

三、百分数的运算公式:① 百分数化成小数,等于数值除以100。

② 小数化成百分数,等于数值乘以100加上%。

③ 百分数之间的四则运算,先化成小数,再进行计算。

④ 分数与百分数的四则运算,先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再与分数进行计算。

四、比例的运算公式:① 比例代表着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通常用“:”或“/”表示。

② 原比例与新比例相等,可得出比例的两端成比例。

③ 若比例的两端成比例,可通过乘或除同一数,得到缩小或放大后的比例。

④ 在判断是否成比例时,可以先求出比值,看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成比例。

五、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公式:① 平均数等于总和除以个数。

② 中位数是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取中间一个数,若数据个数是偶数,则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③ 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六、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计算公式:① 正方形的周长等于4倍边长,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② 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两倍长加两倍宽,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③ 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边之和,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

④ 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

七、坐标系的计算公式:① 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为(x,y),x表示横坐标,y表示纵坐标。

② 到达同一个点的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即勾股定理公式:c²=a²+b²。

③ 线段的长度等于两点坐标之差的平方和的开方。

④ 斜率的计算公式为k=(y2-y1)÷(x2-x1),其中(x1,y1)和(x2,y2)为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如下:长方形周长公式为周长=(长+宽)×2,表示为a+b×2.正方形周长公式为周长=边长×4,表示为a×4.圆的周长公式为周长=直径×π=2×π×半径,表示为c=π×d=2×π×r。

长方形面积公式为面积=长×宽,表示为s=a×b。

正方形面积公式为面积=边长×边长,表示为s=a×a。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为面积=底×高,表示为s=a×h。

梯形面积公式为面积=(上底+下底)×高÷2,表示为s=(a+b)×h÷2.三角形面积公式为面积=底×高÷2,表示为s=a×h÷2.长方体表面积公式为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表示为S=(a×b+a×h+b×h)×2.正方体表面积公式为表面积=棱长×XXX×6,表示为s=a×a×6.圆面积公式为面积=π×半径的平方,表示为s=r2.圆柱体侧面积公式为侧面积=底面周长×高=π×直径×高=2×π×半径×高,表示为c×h=π×d×h=2×π×r×h。

圆柱体表面积公式为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底面周长×高+2×π×半径的平方=π×直径×高+2×π×半径的平方=2×π×r×h+2×r2,表示为c×h+2×r2=π×d×h+2×r2=2×π×r×h+2×r2.长方体体积公式为体积=长×宽×高,表示为a×b×h。

小学生常用的数学公式12个

小学生常用的数学公式12个

小学生常用的数学公式12个
1. 直角三角形斜边定理:c²= a²+ b²
2. 等腰三角形底角定理:底角等于顶角的一半。

3.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角的和为180度。

4. 平行线性质:平行线上的任意一对内角或外角相等。

5. 等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度相等。

6. 重心定理: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一点(重心),其中重心离顶点距
离等于底边中点到顶点距离的2/3。

7. 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的一半。

8. 矩形面积公式:矩形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9.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

10. 梯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乘以高的一半。

11. 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圆周率π,即S=πr
²。

12. 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圆周率π,即C=πd。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整理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为C=(长+宽)×2或C=(a+b)×2,其中a 和b分别代表长方形的长和宽。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为C=边长×4或C=4a,其中a代表正方形的边长。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S=长×宽或S=ab,其中a和b分别代表长方形的长和宽。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为S=边长×边长或S=a×a,其中a代表正方形的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底×高÷2或S=ah÷2,其中a代表三角形的底,h代表三角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S=底×高或S=ah,其中a代表平行四边形的底,h代表平行四边形的高。

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上底+下底)×高÷2或S=(a+b)h÷2,其中a和b分别代表梯形的上底和下底,h代表梯形的高。

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为d=2r,其中d代表直径,r代表半径。

圆的周长公式为C=圆周率×直径或C=πd=2πr,其中π≈3.14,d代表直径,r代表半径。

圆的面积公式为S=圆周率×半径×半径或S=πr2,其中π≈3.14,r代表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底×高÷2或S=a×h÷2,其中a代表三角形的底,h代表三角形的高。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为S=边长×边长或S=a×a,其中a代表正方形的边长。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S=长×宽或S=a×b,其中a和b分别代表长方形的长和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S=底×高或S=a×h,其中a代表平行四边形的底,h代表平行四边形的高。

梯形的面积公式为S=(上底+下底)×高÷2或S=(a+b)h÷2,其中a和b分别代表梯形的上底和下底,h代表梯形的高。

数学计算公式表大全

数学计算公式表大全

数学计算公式表大全一、小学数学计算公式。

1. 加法交换律。

- 公式:a + b=b + a- 示例:3+5 = 5+3=82. 加法结合律。

- 公式:(a + b)+c=a+(b + c)- 示例:(2 + 3)+4=2+(3 + 4)=93. 乘法交换律。

- 公式:a× b = b× a- 示例:2×3=3×2 = 64. 乘法结合律。

- 公式:(a× b)× c=a×(b× c)- 示例:(2×3)×4=2×(3×4)=245. 乘法分配律。

- 公式:a×(b + c)=a× b+a× c- 示例:2×(3 + 4)=2×3+2×4 = 6 + 8=146. 减法的性质。

- 公式:a - b - c=a-(b + c)- 示例:10-3 - 2=10-(3 + 2)=57. 除法的性质。

- 公式:a÷ b÷ c=a÷(b× c)(b≠0,c≠0)- 示例:12÷2÷3 = 12÷(2×3)=28.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 公式:C=(a + b)×2(a为长,b为宽)- 示例: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周长C=(5 + 3)×2=16厘米。

9.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 公式:S = a× b- 示例: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面积S=6×4 = 24平方厘米。

10.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 公式:C = 4× a(a为边长)- 示例: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C=4×5=20厘米。

11.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 公式:S=a^2- 示例: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S = 4^2=16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中的计算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中的计算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中的计算公式大全1.四则运算公式:-加法:a+b=c,两个数相加等于和。

-减法:a-b=c,第一个数减去第二个数等于差。

-乘法:a×b=c,两个数相乘等于积。

-除法:a÷b=c,第一个数除以第二个数等于商。

2.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 = (a1 + an) × n ÷ 2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等于首项与末项之和乘以项数除以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a1×(1-q^n)÷(1-q),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于首项乘以(1-公比的n次方)除以(1-公比)。

3.面积和周长公式:-矩形面积公式:A=长×宽,矩形的面积等于长与宽的乘积。

-矩形周长公式:C=2×(长+宽),矩形的周长等于两倍的长加上两倍的宽。

-三角形面积公式:A=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 -三角形周长公式:C=边1+边2+边3,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条边的长度之和。

-圆面积公式:A=πr^2,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以半径的平方。

-圆周长公式:C=2πr,圆的周长等于圆周率π乘以直径。

4.数字特性公式:-偶数判定公式:若一个数末位为0、2、4、6、8,则该数为偶数。

-奇数判定公式:若一个数末位为1、3、5、7、9,则该数为奇数。

-能被3整除的判定公式:若一个数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则该数能被3整除。

-能被9整除的判定公式:若一个数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则该数能被9整除。

5.分数运算公式:- 分数加减运算公式:a/b ± c/d = (ad ± bc)/bd ,分数之间的加减运算等于分子之积减去分母之积再除以两个分母的积。

-分数乘法运算公式:(a/b)×(c/d)=(a×c)/(b×d),分数之间的乘法等于两个分子相乘除以两个分母相乘。

-分数除法运算公式:(a/b)÷(c/d)=(a×d)/(b×c),分数之间的除法等于第一个分子乘以第二个分母除以第一个分母乘以第二个分子。

小学生常用的数学计算公式

小学生常用的数学计算公式

小学生常用的数学计算公式【和差问题公式】(和+差)÷2=较大数;(和-差)÷2=较小数。

【和倍问题公式】和÷(倍数+1)=一倍数;一倍数×倍数=另一数,或和-一倍数=另一数。

【差倍问题公式】差÷(倍数-1)=较小数;较小数×倍数=较大数,或较小数+差=较大数。

【平均数问题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平均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平均速度;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

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列车过桥问题公式】(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行船问题公式】(1)一般公式: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工程问题公式】(1)一般公式:工效×工时=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时=工效;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6年级完整版,全部知识点归纳,替孩子收藏!)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6年级完整版,全部知识点归纳,替孩子收藏!)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6年级完整版,全部知识点归纳,替孩子收藏!)小学数学全部知识点归纳,替孩子收藏!常用计算公式表:1.长方形面积:S=ab(=长×宽)2.正方形面积:S=a×a=A²(=边长×边长)3.长方形周长:C=(a+b)×2(=(长+宽)×2)4.正方形周长:C=4a(=边长×4)5.平行四边形面积:S=ah(=底×高)6.三角形面积:S=a×h÷2(=底×高÷2)7.梯形面积:S=(a+b)×h÷2(=(上底+下底)×高÷2)8.长方体体积:V=abh(=长×宽×高)9.圆的面积:V=πr²(=圆周率×半径²)10.正方体体积:V=a³(=棱长×棱长×棱长)1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V=sh(=底面积×高)12.圆柱的体积:V=sh(=底面积×高)小学数学量的计算单位及进率归类:长度计量单位及进率: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1千米=1公里=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计量单位及进率: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xxxxxxx平方米1公顷=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体积容积计量单位及进率: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质量单位及进率:吨、千克、公斤、克1吨=1000千克1千克=1公斤1千克=1000克时间单位及进率:世纪、年、月、日、小时、分、秒1世纪=100年1年=12月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月份,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份,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小学数学口诀定义归类: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计算公式
【和差问题公式】
(和+差)÷2=较大数;(和-差)÷2=较小数。

【和倍问题公式】
和÷(倍数+1)=一倍数;
一倍数×倍数=另一数,
或和-一倍数=另一数。

【差倍问题公式】
差÷(倍数-1)=较小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或较小数+差=较大数。

【平均数问题公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一般行程问题公式】
平均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反向行程问题公式】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

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同向行程问题公式】
追及(拉开)路程÷(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
追及(拉开)路程÷追及(拉开)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拉开)时间=追及(拉开)路程。

【列车过桥问题公式】
(桥长+列车长)÷速度=过桥时间;
(桥长+列车长)÷过桥时间=速度;
速度×过桥时间=桥、车长度之和。

【行船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静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顺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求出两船距离缩小或拉大速度后,再按上面有关的公式去解答题目)。

【工程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时=工效;
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小学生必背《数学公式》▲乘法定律:
乘法交换律:a×b = b×a
乘法结合律:a×b×c = a×(b×c)
乘法分配律:a×c + b×c=c×(a + b)
a×c - b×c=c×(a - b)
▲除法性质:a÷b÷c = a÷(b×c)
▲减法性质:a –b - c = a - (b + c)
▲解方程定律:
◇加数+加数 = 和;
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 = 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 = 积;
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 = 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甲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乙速度;
乙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甲速度。

◆工程问题: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计划工作效率×计划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时间;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效率;实际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实际工作时间;
◆买卖问题:
总金额=单价×数量;
数量=总金额÷单价;
单价=总金额÷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