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及流程

合集下载

病理科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

病理科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

题目:病理科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市一—病理科—19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版本号1.0
修改日期:页码1/1
病理科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
一、病理科不合格标本包括:
1.病检申请单与相关标本未同时送达病理科的。

2.病检申请单中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

3.标本上无有关患者姓名、科室等标志。

4.病检申请单内填写的字迹潦草,不清;申请单中漏填重要项目。

5.标本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等;标本过小,不能或难以制作切片。

6.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准确性的情况。

二、病理科收到不合格标本后处置流程:
1.不能接受的申请单和标本当即退回申请医师,不予存放,并记录、双签字认可。

2.曾被拒收的标本再次送检合格,需在申请单上标注。

3. 病理科有完整的标本交接登记资料,定期对不合格标本发生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反馈到责任科室和个人。

不合格病理标本处理制度与程序

不合格病理标本处理制度与程序

不合格病理标本处理制度与程序一、不合格病理标本处理制度1.目的:保证病理标本质量和准确诊断结果,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病理科所有工作人员。

3.定义:-不合格病理标本:指未能满足病理标本采集、保存及标注要求,或有明显标本污染、破坏、变质等。

-不合格病理报告:指未能满足诊断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等要求的病理报告。

4.责任:-病理科主任:负责制定和监督不合格病理标本处理制度与程序的实施。

-病理医师:负责评估和判定标本的合格与否,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病理技师:负责标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工作,发现不合格标本及时上报。

-质控科:负责监督并记录不合格病理标本的处理结果。

5.处理程序:步骤一:不合格标本的评估和判定-病理医师根据标本的采集、保存及标注情况进行评估和判定,如有疑问可以请教其他专家进行复核。

步骤二:不合格标本的处理方式-不合格病理标本可分为可修复和不可修复两种情况。

-可修复的标本:进行适当处理,如重采、修复、重新染色等。

-不可修复的标本:立即通知申请人或丢弃,并记录详细过程。

步骤三:不合格病理标本的记录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不合格病理标本记录和报告制度,包括标本的数量、种类、原因、处理过程等。

-记录不合格病理标本的整个处理过程,包括通知申请人、返还标本、重新采集或丢弃等。

-不合格病理标本的处理结果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质控科报告,由质控科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步骤四:不合格病理报告的处理-对于因标本质量问题而影响报告结果的,应及时告知申请人,并重新出具病理报告。

-不合格病理报告的处理结果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质控科报告,由质控科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相关措施:-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病理标本质量管理意识。

-定期检查和维护病理标本采集和保存设备的工作状态。

-加强质控科与病理科的沟通,及时对不合格病理标本进行分析和改进。

-根据不合格病理标本的统计结果,进行季度或年度的综合评估和改进。

病理科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

病理科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

病理科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病理科是医院中负责疾病诊断的一项重要科室,病理标本是病理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为了确保病理标本的质量和诊断的准确性,病理科需要建立一套标本处理制度。

首先,病理科需要建立标本接收和登记制度。

当患者来到病理科时,接待人员需要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填写标本接收登记表。

接待人员还需与患者沟通,告知标本处理的流程和需要提供的材料,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次,病理科需要建立标本采集和保存制度。

病理标本的采集需要由专业的医师或技术人员完成。

他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准确采集标本,并在标本容器上标注患者的信息和采集时间。

采集完成后,标本需要及时送到病理科,并按照不同类型的标本进行分类和保存,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第三,病理科需要建立标本送检和签收制度。

标本送检需要由专业的医师或技术人员完成,他们需要按照病情和医嘱确定送检内容,并填写送检单。

送检单上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信息、临床病史和送检内容。

在送检过程中,病理科需要与临床科室做好沟通,确保标本的送检及时、准确。

同时,病理科也需要建立严格的标本签收制度,确保标本送检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第四,病理科需要建立标本处理和保存制度。

标本处理需要由病理医师进行,他们需要根据临床需求,完成标本的切片和染色,并进行病理学的分析和诊断。

处理完成后,病理科需要按照标本的类型和保存要求进行保存,以备之后的复核和审查。

同时,病理科还需要建立标本存档和销毁制度,确保标本的安全和隐私。

最后,病理科还需要建立标本质控和培训制度。

病理科需要进行标本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标本质量问题。

同时,病理科还需要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医师和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标本处理的技能。

总结起来,病理科的标本处理制度需要包括标本接收和登记、标本采集和保存、标本送检和签收、标本处理和保存、标本质控和培训等环节,以确保病理标本的质量和诊断的准确性。

同时,病理科也需要与临床科室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提高临床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

医院血标本采集错误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医院血标本采集错误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医院血标本采集错误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引言医院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准确无误的采集工作对确诊、治疗和监测患者病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血液标本采集错误时有发生的可能。

为了保证采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采集错误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制定应急预案并明确流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1.紧急处理措施:(1)停止采集过程:一旦发现采集错误,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采集动作,以免进一步加剧错误。

(2)通知相关人员:工作人员应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和实验室,及时处理错误。

2.患者安抚:(1)解释错误情况:工作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错误原因和后果,并说明后续的处理措施。

(2)安抚患者情绪:针对因错误造成的痛苦和紧张情绪,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安慰,确保患者情绪稳定。

3.错误事件处理与记录:(1)随手记:工作人员应立即记录错误的具体信息,如采集过程中使用的试剂、设备、采集点等。

(2)事件报告:将错误事件报告给医院的质控科或病理科,以便进一步分析和改进。

(3)传达经验教训:将错误事件及时传达给其他相关人员,以避免同类错误再次发生。

三、应急流程1.发现错误(1)标本不合格:标本外观异常,如破损、溢出、血样凝块等,需重新采集。

(2)采集不规范:采集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如针头未抵达静脉、无法抽取血液等。

(3)标本混淆:采集后标本未正确标记,或者标本与其他患者的标本混淆。

2.停止采集操作一旦发现错误,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采集操作,并遵循正确的处理流程。

3.通知相关人员(1)主管医生:将错误情况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共同商议采取的处理措施。

(2)实验室:通知实验室及时终止对该标本的检测,以免造成结果错误。

(3)病人相关人员:若错误涉及到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则需通知患者及其家属,解释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并说明下一步的处理措施。

4.错误标本处理(1)丢弃风险标本:将错误的标本丢弃,并进行恰当的处理,以避免对其他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

采集标本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及不合格标本处理程序

采集标本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及不合格标本处理程序

采集标本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及不合格标本处理程序
一、应急预案:
1.护理人员要掌握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和要求。

2.正确审核病人标本采集医嘱,打印条形码,双人核对。

3.按照标本采集规定选用合适的容器。

4.如果一次需要采集的标本过多,主班应与医生沟通,根据病情需要,安排分批采集,必要时安排人员协助完成。

5.如果是特殊标本,主班应与检验沟通,获取方法和要求,准备好标本容器,做好交班。

6.标本采集前,嘱咐病人做好标本采集前准备工作,并告之相关注意事项。

7.采集标本时,核对病人信息是否正确。

8.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采集,并做好职业防护。

9.遇到病人不配合,应耐心解释,及时报告责任医生。

10.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安全送检标本。

11.在连班和夜班需要立即送检的或外送检的标本,应及时通知留班人员完成。

12.各类标本在采集、暂存与运送过程中发生标本撒漏、标本容器破损等紧急意外事件时,立即按医疗垃圾处理标本,重新采集标本。

不合格标本指标本采集、暂存与运送不符合要求,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处理程序:
1.护士发现采集标本错误,立即停止送检,汇报护士长,向病人和家属做好解释,重新采集标本。

2.发现标本有误或检验结果有质疑,立即核查,通知医生,做好解释,重新采集
标本。

3.被检验科退回的标本要仔细询问原因,做好记录;向病人做好解释,重新采集标本。

4.查找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组织学习培训。

不合格标本处理程序

不合格标本处理程序

不合格标本处理的制度与程序
不合格标本处理的制度:
一、下列情况的申请单和标本不予接收:
1、申请单与相关标本未同时送达病理科;
2、申请单中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
3、标本上无有关患者姓名、科室等标志;
4、申请单内填写的字迹潦草不清;
5、申请单中漏填重要项目;
6、标本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等;
7、标本过小,不能或难以制做切片;
8、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准确性的情况。

以上情况视为送检标本不合格。

不接收的不合格申请单和不合格标本,并当即返回申请医师,不予存放,由病理科接收人员负责记录,汇总后定期上报医务科。

不合格标本再送检:
(1)按照正常标本核对制度进行交接,不合格标本按以上处理。

(2)在病理申请单注明。

(3)接受医务科定期检查
二、科室有完整的不合格标本交接登记资料:
病理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应定期对不合格标本发生原因进行总结、讨论和分析,并做好记录。

讨论情况分别反馈至负责科室与个人,不断改进临床取材与病理申请单书写质量。

不合格标本处理的程序:
门诊收集的标本
住院收集的标本
发现住院收集的不合格标本。

检验科不合格标本处置流程

检验科不合格标本处置流程

检验科不合格标本处置流程一、啥是不合格标本呢?在检验科里呀,不合格标本就像是个调皮捣蛋的小怪兽。

比如说,有的标本量不够,像抽血就该抽那么一管子,结果只抽了半管,这可不行呢。

还有的标本被污染了,就好像干净的脸蛋上突然沾了泥巴,这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再比如说,标本采集的容器不对,就像本来应该用玻璃瓶装的东西,结果用了塑料瓶,这也是不合格的哦。

二、发现不合格标本啦。

当我们发现了这些不合格的小捣蛋鬼标本的时候呀,可不能就这么不管它了。

负责接收标本的小伙伴那可就像个小侦探一样。

他们会马上停下来,然后仔细地检查这个标本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这时候呀,他们的眼睛就像放大镜一样,一点点小毛病都逃不过呢。

三、告诉送标本的人。

一旦发现不合格标本,就得赶紧告诉送标本的人啦。

这就像是发现了一个小错误,要及时告诉犯错的小伙伴一样。

要很友善地说哦,比如说:“亲,这个标本有点问题呢,量不够呀,能不能重新采集一下呢?”语气要温和又亲切,可不能凶巴巴的。

因为送标本的人可能也不是故意的,也许是太忙啦或者不太清楚要求。

四、重新采集标本。

要是送标本的人同意重新采集,那就皆大欢喜啦。

这个时候呀,采集标本的人就得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操作啦。

要特别小心,就像照顾一个娇嫩的小花朵一样。

把标本采集好之后,再送到检验科来。

这一次呀,可一定要合格哦。

五、记录不合格标本。

在这个过程中呢,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记录不合格标本。

这就像是写日记一样,把这个不合格标本的情况都写下来。

比如说什么时候发现的,是哪个方面不合格,是谁送来的,这些都要写得清清楚楚。

这样以后要是有什么问题,就可以回头看看这个记录啦。

六、对不合格标本的处理。

那这个不合格的标本怎么办呢?也不能就这么乱扔呀。

如果是血液标本之类的,要按照规定的生物安全方法来处理。

就像对待危险的小炸弹一样,小心翼翼地把它处理掉,可不能让它对环境或者其他人造成危害。

如果是其他类型的标本,也要根据相应的规定来处理,总之就是要处理得妥妥当当的。

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及流程

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及流程

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及流程一、不合格标本的定义和分类不合格标本是指在样本采集、储存、运输或处理等过程中,未能满足标本质量要求,可能导致检验结果的错误或偏差。

常见的不合格标本包括,血液标本凝固、溶血、血浆或血清混浊、污染等情况。

根据不合格的程度和影响范围,可以将不合格标本分为三类:临床影响不大的一般不合格标本、临床影响较大的重要不合格标本和无法作出诊断的严重不合格标本。

二、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的建立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工作流程和处理方式。

主要内容包括:1.质控要求:明确标本采集、储存、运输等工作人员的资质要求和培训要求,确保其具备合格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2.质控记录:建立质控记录,定期检查标本采集点和操作点的执行情况,并记录不合格标本的类型、频次、原因及处理结果。

3.不合格标本处理人员:设立专门的不合格标本处理人员,负责接收、处理和处理结果的反馈。

4.不合格标本处理流程:确立不合格标本的处理流程,包括接收不合格标本、处理、填写处理记录、告知相关人员等步骤。

三、不合格标本处理流程1.不合格标本的接收:当不合格标本被发现时,采集人员应立即将其送至不合格标本处理人员处,并填写相应的不合格标本处理单。

2.不合格标本的处理:不合格标本处理人员根据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和分类,对标本进行相应的处理。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标本复采、检验前处理或退回采集单位等方式处理。

3.处理结果的填写:不合格标本处理人员在不合格标本处理单上填写处理结果,包括处理方式、处理时间、处理人员等信息。

4.通知相关人员:不合格标本处理人员应及时将不合格标本的处理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他们能够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析。

5.处理结果的反馈:不合格标本处理人员应定期将处理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向相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不合格标本处理的注意事项1.不合格标本的处理应有明确的责任人,不合格标本处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操作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合格标本处理流程
检验科标本拒收拒检制度
病人标本的正确采集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也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制订不合格标本的拒收、拒检制度,拒收拒检的不合格病人标本包括:
一、符合拒收拒检不合格病人标本的范围:
1、标本项目与申请项目不符。

2、未正确使用抗凝剂的血液标本。

3、送检时间延误的标本。

4、严重溶血及严重脂血并影响检测结果的血液标本。

5、血液标本量不足于检测最小需要量的标本。

6、需要空腹抽血而未空腹的标本。

7、需要特殊处理而没有做到的血标本。

8、需防腐处理而未加防腐剂的尿标本。

9、24小时尿标本未注明尿量的标本。

10、未做到无菌处理的各种培养标本。

11、经查对,标本与病人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床号、及标本条形码等不相符。

12、采自输液管的标本。

13、样本外漏,容器破损的标本。

14、明显受污染的样本。

15、标本容器使用错误
16、厌养培养标本未满足厌养要求。

二、拒收柜检程序
1、对拒收拒检的不合格标本应登记在不合格标本处置记录本上。

2、及时电话告之相关科室护士并明确相关责任人。

3、护理部按要求重新采集标本。

4、检验科不检测不合格标本,使用按要求重新采集的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