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结构脆性断裂分析及预防措施
焊接结构的脆性断裂分析

焊接结构的脆性断裂分析目录摘要一、焊接结构的失效二、脆性断裂的特征三、金属材料脆性断裂的能量理论四、材料断裂的评定方法五、焊接结构脆性断裂事故六、脆性断裂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七、防止焊接结构脆性断裂的工程技术措施八、结论摘要:脆性断裂是焊接结构的一种最为严重的断裂失效,通常脆性断裂失效都在实际应力低于结构设计应力下发生,断裂时无显著的塑性变形,具有突发破坏的性质,往往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分析焊接结构脆性断裂的主要因素并从防脆断设计、制造质量的全面控制、设备使用管理等方面提出防止焊接结构发生脆断的工程技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焊接结构的失效通常意义上讲,焊接失效就是焊接接头由于各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断裂,接头一旦失效,就会使相互紧密联系成一体的构件局部分离、撕裂并扩展造成焊接结构损坏,致使设备停机影响正常生产,焊接结构的失效不仅将停止生产,还往往造成许多严重的灾难性事故。
工程中焊接结构有三种断裂形式,脆性断裂(又叫低应力断裂)、疲劳断裂和应力腐蚀断裂,其中,脆性断裂一般都在应力不高于结构的设计应力和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的情况下发生,并瞬时扩展到结构整体,具有突然破坏的性质,不易事先发现和预防,破坏性非常严重。
二、脆性断裂的特征脆性断裂在工程结构上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破坏,其特点是裂纹扩展迅速,能量的消耗远小于韧性断裂,以低应力破坏为重要特征,它是靠结构内部蓄积的弹性能量的释放而自动传播导致破坏的,因而很少发现可见的塑性变形,断裂之前没有明显的预兆,而是突然发生的,所以说这种断裂往往带来巨大的损失,一般来说,金属脆性断裂时,无论是具有解理形断口,还是皇光泽的结晶状外观断口,都与板面大体垂直,而且板厚方向上的变形很小,在表壁呈无光泽灰色纤维状的剪断形,材料越脆断裂的剪切壁越薄,断口上花样的尖端是指向启裂点的方向,形成山形花样,追综这个花样可以找到启裂点。
三、金属材料脆性断裂的能量理论1920年Griffith 取一块厚度为1单位的“无限”大平板为研究模型,先使平板受到单向均匀拉伸应力σ(图1),然后将其两端固定,以杜绝外部能源,垂直于拉应力的方向开长度为a 2的穿透裂纹,平板中的弹性应变能将有一部分释放,其释放量为U ,新表面吸收的能量为W ,系统总能量变化为E ,则W U E +-=裂纹释放的弹性应变能U 为E a U 22σπ=设裂纹的单位表面吸收的表面能为γ,则形成裂纹所需要的总表面能W 为a W γ4=因此,裂纹体的能量改变总量E 为a E a E γσπ422+-=能量E 随裂纹长度a 的变化如图2γσπγσπ424222+-=⎪⎪⎭⎫ ⎝⎛+-∂∂=∂∂E a a E a a a E 裂纹扩展的临界条件0=∂∂aE ,即 0422=+-γσπE a 因此a E c πγσ2=,c σ-对应于裂纹半长为a 时导致断裂的应力,22πσγE a =-在应力σ作用下,如果裂纹半长c a a <时,裂纹不扩展,结构可以安全工作。
焊接结构的脆性破坏

焊接结构的脆性破坏2010-08-21 23:22:33 作者:jql来源:浏览次数:597 网友评论0 条焊接结构广泛应用以来,曾发生过一些脆性断裂(简称脆断)事故。
这些事故无征兆,是突然发生的,一般都有灾难性后果,必须高度重视。
引起焊接结构脆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涉及材料选用、构造设计、制造质量和运行条焊接结构广泛应用以来,曾发生过一些脆性断裂(简称脆断)事故。
这些事故无征兆,是突然发生的,一般都有灾难性后果,必须高度重视。
引起焊接结构脆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涉及材料选用、构造设计、制造质量和运行条件等。
防止焊接结构脆断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个别试验或计算方法是不能确保安全使用的。
一、焊接结构脆断的基本现象和特点通过大量焊接结构脆断事故分析,发现焊接结构脆断有下述一些现象和特点:1)多数脆断是在环境温度或介质温度降低时发生,故称为低温脆断。
2)脆断的名义应力较低,通常低于材料的屈服点,往往还低于设计应力。
故又称为低应力脆性破坏。
3)破坏总是从焊接缺陷处或几何形状突变、应力和应变集中处开始的。
4)破坏时没有或极少有宏观塑性变形产生,一般都有断裂片散落在事故周围。
断口是脆性的平断口,宏观外貌呈人字纹和晶粒状,根据人字纹的尖端可以找到裂纹源。
微观上多为晶界断裂和解理断裂。
5)脆断时,裂纹传播速度极高,一般是声速的1/3左右,在钢中可达1200~ 1800m/s。
当裂纹扩展进入更低的应力区或材料的高韧性区时,裂纹就停止扩展。
6)若模拟断裂时的温度对断口附近材料做韧性能试验,则发现其韧性均很差,对离断口较远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复验,其强度和伸长率往往仍符合原规范要求。
二、焊接结构脆断的原因对各种焊接结构脆断事故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焊接结构发生脆断是材料(包括母材和焊材)、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就材料而言,主要是在工作温度下韧性不足,就结构设计而言,主要是造成极为不利的应力状态,限制了材料塑性的发挥;就制造工艺而言,除了因焊接工艺缺陷造成严重应力集中外,还因为焊接热的作用改变了材质(如产生热影响区的脆化)和产生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等。
焊接结构脆性断裂的防止方法

焊接结构脆性断裂的防止方法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影响焊接结构脆性断裂的主要因素,并就预防焊接结构脆性断裂从正确选用材料、采用合理的焊接结构设计、减少和消除焊接残余拉伸应力的不利影响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焊接结构,脆性断裂,防止方法一、前言焊接结构脆性断裂事故虽然数量较少,但其后果是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
脆性断裂一般都是在应力不高于焊接结构的设计应力和没有明显塑性变形的情况下发生的,并迅速扩展到整个焊接结构,事先不易发现和预防,因而往往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二、影响焊接结构脆性断裂的主要因素同一种材料,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破坏形式。
金属脆断主要受到材料状态内部因素以及应力状态、温度和加载速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1.材料状态的影响焊接结构的材料选择,首先要了解材料本身状态对断裂形式的重要影响。
(1)材料厚度对脆性破坏有影响。
厚板在缺口处容易形成三向应力使材料变脆,因而沿厚度方向的收缩和变形受到较大的限制。
而当板较薄时,材料在厚度方向能比较自由的收缩,减小厚度方向的应力,使之接近于平面应力状态。
(2)脆性断裂通常发生在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格的金属和合金中,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应力腐蚀条件下才在面心立方晶格金属中发生。
因而面心立方晶格金属(如奥氏体不锈钢)可以在很低的温度下工作而不发生脆性断裂。
(3)对于低碳钢和低合金钢来说,晶粒度对钢的塑性—脆性转变温度也有很大影响,晶粒度越细,其转变温度越低。
(4)钢中的C、N、O、H、S、P均增加钢的脆性,另一些元素Mn、Ni、Cr、V则有助于减小钢的脆性。
2.应力状态的影响物体受外载荷作用时,在主平面上作用有最大正应力δmax 与主平面成45°的平面上作用有最大切应力τmax。
如果在τmax达到屈服强度前δmax先达到抗拉强度,则发生脆断;反之,如τmax先达到屈服强度,则发生塑性变形或形成延伸断裂。
实际结构中,若处于单向或双向拉伸应力作用,一般呈塑性状态。
第二章 焊接结构的脆性断裂

造成脆性断裂的原因
材料选用不当 起源于焊接结构的不利因素 结构的构造越来越复杂 使用条件越来越恶劣(如低温、海洋环境等) 荷载、钢材强度、板厚等都越来越大 设计计算方法越来越先进精细,安全储备降低
二、金属材料脆性断裂的能量理论
(格里菲斯)Griffith裂纹理论
基点:材料中已存在裂纹 在裂纹尖端引起应力集中,在外加应力小于理 论断裂强度时裂纹扩展,实际断裂强度大大降低。 大量研究和试验表明,固体材料的实际断裂强度只 有它理论断裂强度的1/10~1/1000.
防止结构发生脆性破坏的两个设计准则
①
开裂控制(防止裂纹产生准则)
设计要求在焊接结构最薄弱的部位,即焊接接头 处具有抵抗脆性裂纹产生的能力,即抗裂能力。
②
扩展控制(止裂性能准则)
设计要求如果在这些部位产生了脆性小裂纹,其 周围材料应具有将其迅速止住的能力。
(二)断裂评定方法
金属材料的断裂除与材料本质特征有关外,还与 结构所处于的温度、加载速度、应力状态等外加因 素有关,其中温度是个主要因素。 对于一种材料有两个临界温度即开裂温度和 止裂温度。开裂、止裂温度的高低可以用来衡量材 料的抗裂性能和止裂性能。且开裂、止裂的温度越 低,材料的抗开裂性能和止裂性能就越好。
1、冷应变时效:材料经历切割、冷热成形(剪切、弯
曲、矫正)等工序使材料发生应变时效导致材料变脆。
2、热应变时效:在焊接时,近缝区某些加工时留下的刻
槽,即缺口尖端附近或多层焊道中已焊完焊道中的缺陷附 近,金属受到热循环和热塑变循环的作用,产生焊接应力-应 变集中,导致较大的塑性变形,引起应变时效。 解决措施:焊后经过550~650℃热处理可以消除两类应变时 效对低碳钢和一些合金结构钢的影响,恢复其韧性。
焊接结构的脆性断裂及预防措施

焊接结构的脆性断裂及预防措施一、脆性断裂的原因焊接结构之所以发生脆性断裂,是因为焊缝接头处几何的不连续性形成或多或少的焊接缺陷,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形成断裂源。
另外,还由于焊接接头处的力学性质的不均匀,使附近热影响区材料性质变脆,以及焊缝接头处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焊接变形及焊接残余应力。
所有这些都可能成为焊接结构破坏的直接原因或间接原因。
特别是一些直接承受动载荷的焊接结构,或是处于低温工作环境时,焊接结构更易发生脆性断裂。
二、脆性断裂的特征脆性断裂在工程结构上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破坏。
其特点是裂纹扩展迅速,能量的消耗远小于韧性断裂,以低应力破坏为重要特征。
它是靠结构内部蓄积的弹性能的释放而自动传播导致破坏的,因而很少发现可见的塑性变形,断裂之前没有明显的预兆,而是突然发生的,所以说这种断裂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般来说,金属脆性断裂时,无论是具有解理形断口,还是呈光泽的结晶状外观断口,都与板面大体垂直,而且板厚方向上的变形很小,在表面上附有一层剪切壁,呈无光泽灰色纤维状的剪断形,材料越脆,断裂的剪切壁越薄,断口上花样的尖端总是指向启裂点的方向,形成山形花样,追踪这个花样可以找到启裂点。
三、焊接结构防止脆性断裂的设计原则脆性断裂往往是瞬间完成的,其原因是构件中存在着焊接或冶金缺陷。
首先产生一小的裂纹,而后该裂纹以极快的速度扩展,部分或全部贯穿于结构中,造成脆性失效。
因此.防止焊接结构脆性破坏事故有效的设计方法是要使焊接结构最薄弱的部位具有抵抗脆性裂纹产生的能力。
同时,如果这些部位产生了脆性小裂纹时,其周围母材有将其迅速止住的能力。
在上述设计方法中,一般主要着眼点放在焊缝接头的抗脆性裂纹产生的能力上,以此作为设计的依据。
对于中低强度钢来说,由于残余应力的作用,焊缝接头处一旦产生脆性裂纹,通常向母材方向扩展,因此需要母材有一定的止裂性能。
这时,对于防止结构的脆性断裂是有意义的。
而对于高强度钢来说,裂纹的产生和扩展主要发生在焊缝中,这是因为由于母材强度的提高,接头中更易出现焊接缺陷,产生裂纹。
焊接结构发生脆断的原因及预防

焊接结构发生脆断的原因及预防随着焊接结构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范围和数量的增大,焊接结构因脆性断裂而失效的事故也越来越多。
脆性断裂是焊接结构最可怕的失效形式,它都是在应力不高于结构的设计应力和没有显著的塑性变形的情况下发生的,并瞬时扩展到结构整体,具有突然破坏的性质,因此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往往是巨大的。
一、焊接结构产生脆性断裂的原因分析焊接结构产生脆性断裂的原因基本上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材料的韧性不足材料缺口尖端处的微观塑性变形能力差,特别是焊接结构的缺口、尖端处,脆性断裂在大多数情况下从焊接区开始,所以焊缝及热影响区的韧性不足往往是造成低应力脆性破坏的主要原因。
(二)存在裂纹等缺陷断裂总是从材料缺陷处开始,缺陷中则以裂纹为最危险,而焊接则是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
(三)设计和制造工艺不合理不正确的设计和不良的制造工艺会产生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该应力过大时,则导致结构的脆性断裂。
二、影响脆性断裂的主要因素同一种材料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破坏形式。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应力状态和加载速度。
温度越低,加载速度越大、材料应力状态越严重,则产生脆性断裂的倾向就越大。
(一)应力状态的影响当材料处于三向拉应力下,呈现脆性。
在实际结构中,三向拉应力应该由三向载荷产生,但更多的情况下是由于几何不连续性引起的。
虽然整个结构处于单轴双向拉应力状态下,但其局部区域由于设计不佳,工艺不当,往往出现形成局部三轴应力状态的缺口效应。
因此,脆断事故一般都起源于具有严重应力集中效应的缺口处。
(二)温度的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焊接结构的破坏方式会发生变化,即从延性破坏变为脆性破坏。
当温度降至某一临界值时,将出现塑性到脆性断裂的转变,此为脆性转变温度。
脆性转变温度高,则脆性倾向严重。
(三)加载速度的影响试验证明,加载速度越快,焊接结构越容易发生脆性断裂。
在同样加载速率下,当结构中有缺口时,应变速率可呈现出加倍的不利影响。
防止焊接钢结构脆性断裂的基本措施

二、防止焊接钢结构脆性断裂的基本措施一、焊接钢结构的脆性断裂1、影响焊接钢结构脆断的因素:(1)、化学成分1.碳(C)碳是形成钢材强度的主要成分。
钢的强度来自渗碳体与珠光体。
碳含量提高,则钢材强度提高,但同时钢材的塑性、韧性,冷弯性能,可焊性及抗锈蚀能力下降。
因此不能用含碳量高的钢材,以便保持其他的优良性能。
2.锰(Mn)锰是有益元素,它能显著提高钢材强度但不过多降低塑性和冲击韧性。
锰还能消除硫对钢的热脆影响。
锰可使钢材的可焊性降低,故含量有限制。
3.硅(Si)硅能使钢材的粒度变细,控制适量时可提高强度而不显著影响塑性、韧性、冷弯性能及可焊性。
4.钒(V)、铌(Nb)、钛(Ti)钒、铌、钛都能使钢材晶粒细化。
我国的低合金钢都含有这三种元素,作为锰以外的合金元素,既可提高钢材强度,又保持良好的塑性,韧性。
5.铝(Al)、铬(Cr)、镍(Ni)低合金钢的C、D及E级都规定铝含量不低于0.015%,以保证必要的低温韧性。
6.硫(S)当热加工及焊接使温度达800~1000℃时,可能出现裂纹,称为热脆。
硫还能降低钢的冲击韧性,同时影响疲劳性能与抗锈蚀性能。
7.磷(P)磷在低温下使钢变脆,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在高温寸磷也能使钢减少塑性。
但磷能提高钢的强度和抗锈蚀能力。
8.氧(O)、氮(N)氧能使钢热脆,其作用比硫剧烈,氮能使钢冷脆,与磷相似。
(2)、内部组织(3)、板材厚度及多向应力当板厚较大时将会引起比较明显的三向应力,此时就不能忽略Z方向的应力σz。
由力学知识知道,三向同号应力且各应力数值接近时,材料不易屈服。
当为数值相等三向拉应力时,直到材料断裂也不屈服。
没有塑性变形的断裂是脆性断裂。
所以,三向应力的应力状态,使材料沿力作用方向塑性变形的发展受到很大约束,材料容易脆性破坏。
因此,对于厚钢材应该要求更高的韧性。
(4)、环境温度钢材对温度相当敏感,温度升高与降低都使钢材性能发生变化。
相比之下,低温性能更重要。
浅析钢结构焊接裂纹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浅析钢结构焊接裂纹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引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为了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建筑钢结构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目前我国的建筑钢结构的造型越来越新颖,空间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所以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对钢材料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但是这些要求很高的钢材料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会给钢结构焊接技术造成很大的难度,相应的焊接缺陷发生可能性就会增加。
1、钢结构焊接的难点在钢材料的选材方面大多数采用的低合金高强钢作为材料,这类钢具有强度大,硬度大等特点,但是由于钢结构连接点之间形状复杂,焊缝密集,所以焊接接头的钢约束性大,使焊缝无法自由收缩[1]。
加上在焊接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产生就会双向力或者三向力,可能刚开始力的作用不大,但是在钢结构持续的焊接过程中,很多的力集中在一起,就会行成一个很强的力,增加了焊接接头产生裂纹、层状撕裂的可能性。
另外低合金高强钢中的碳含量非常高,使钢的硬度非常大,焊接性能差,在焊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延迟性的裂纹,由于高空操作更加增强了焊接的难度。
2、裂纹的种类和产生原因在建筑钢结构中焊接裂纹的产生通常會有三种形式,其中冷裂纹和热裂纹主要出现在复杂钢结构中,还有一种层状撕裂主要在厚板工程中出现。
2.1冷裂纹冷裂纹一般是在焊接过程后的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有些在焊接后很快就会出现,有的则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出现。
冷裂纹大多数为延迟裂纹主要发生在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热影响区,很少出现在焊缝上,由于冷裂纹不是焊后立即出现,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之后才出现,所以这类裂纹出现后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冷裂纹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因素(1)钢材淬硬倾向,低合金高强钢的淬硬倾向主要取决于钢材的化学成分、焊接工艺、冷却条件。
钢材的淬硬倾向越大就越容易产生裂纹,由于焊接是一个加热--冷却的过程,对钢结构加热之后冷却就会使钢变得硬度高、脆性大,很容易产生裂纹。
(2)焊接接头含氢量,在焊接的过程中大量的溶解于熔池中,焊接结束之后进入冷却的环节,氢就会极力的逸出,但是由于冷却速度较快有些氢不能很快的逸出而保留在金属中,是钢内部出现中空的现象,也会导致钢结构脆性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中一般采用冲击韧度值来对材料进行验 收,不同用途的材料,要求的冲击韧度值不同,如我 国以V形缺口常温下冲击韧度值等于60J/cm2做为 压力容器用钢的验收标准。 2.2合理设计焊接结构 2.2.1设计时尽可能减少焊接结构或接头部位的
应力集中 a)在结构截面需要改变的地方,必须设计成平
滑过渡,不要形成尖角。见图1 b)设计时尽量采用应力集中系数小的对接接
总之,减少柴油机有害排放和噪声是一项系统 工程,只有综合兼顾以上几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效 果。 参考文献: [1]满足EuR0Ⅱ以上法规的柴油车排放控制技术,王万
利等,柴油机2003.2 [2] 日本、成田惠一、李柄华译柴油机烟灰对机油性能的
影响国外内燃机车2004·6
(上接第44页)减少焊接缺陷的产生;降低焊接残 余直力。
力集中和附加应力的影响。 2.2.3不要采用大厚度的截面
材料厚度越大,缺口处易形成三向应力,材料的
脆性转变温度升高,断裂韧度值降低。易产生脆断。
不能保证在正 确角度下运条
慧粼
图3不同板厚的接头设计方案 a)可以b)最好c)不可以
图4不易施焊的焊缝部位举例
2.2.4重视次要焊缝的设计
拳 灞 橐汀 耋 羹
d)焊缝应布置在结构中便于焊接和检验的部 位,保证生产中焊接和检验的顺利进行,避免和减少
焊接缺陷的产生。见图4 e)避免焊缝的密集,两条焊缝问应保证有最小
距离,防止由于两条焊缝残余应力叠加对脆断的影
响。见图5… 2.2.2减少结构刚性
在满足结构刚性的使用条件下,尽量降低结构
刚性,减少焊接生产中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降低应
f
萋~I 黍
l一糕 嘲渊鳓
囝5焊搔召器中焊!i堇的最小距鬲
在平常的设计中,一般对受力的主要焊缝特别 重视,而对于结构中的附件或不受力焊缝考虑较少。 但是焊接结构的整体性强,一旦脆断从这些不受到 重视的部位产生,会扩展到整个结构。因此,不要在 受力构件上随意加焊附件,对于附件或不受力焊缝 的设计,应和主要焊缝一样重视。 2.3合理安排结构的制造工艺
结构生产中,应合理选择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和 工艺。保证焊缝金属和母材塑性相接近;对于一定 的钢种,选择相适应的焊接方法和线能量,防止焊接 接头晶粒粗、裂纹等缺陷;制定工艺规 程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必要时进行 焊后去应力热处理,减少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不 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焊工技师考评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焊工技师培训教
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l [2]高庆:工程断裂力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万方数据
2结构脆性断裂的预防措施
上述三个因素是产生脆断的主要原因,若能有 效底减少和控制其中某一因素,则结构产生脆断的 可能性即可显著降低或排除。因此,防止脆断主要 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万方数据
甘肃科技
第22卷
2.1正确选用材料 材料的选择包括母材的选择和填充金属(焊丝
和焊条)的选择,选择材料时既要保证结构安全,又 要考虑经济效果。选择的材料应该使接头具有足够 的抗开裂性能、母材应具有一定的止裂性能。生产 中,不宜选择比实际需要强度更高的材料,因为随着 材料强度的提高,其塑韧性下降,而脆性升高。
第22卷第4期
1竺竺竺兰星
甘肃科技
%f.22Ⅳo.4
鱼塑竺墨里i皇里竺呈鲤坠竺旦里竺!竺盟垒丝!竺!
焊接结构脆性断裂分析及预防措施
魏延宏,王春林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甘肃兰州730060)
摘要:焊接结构的脆性断裂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通过对脆性断裂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在实 践生产中主要从结构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三方面来预防脆性断裂的发生。 关键词:焊接结构;脆性断裂;分析;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G404 S225.3
●
焊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脆性断裂, 所谓脆性断裂,就是材料在断裂前没有产生或只产 生少量塑性变形后发生的断裂,脆性断裂的断口平 整、有金属光泽u J。脆断具有以下特征:1)突然性, 脆断一般都在没有显著塑性变形的情况下发生,具 有突然破坏的性质;2)隐蔽性,破坏一经发生,瞬间 就能扩展到结构大部分或整体,不易发现和预防; 3)低应力破坏,结构破坏时的应力远远小于结构设 计的许用应力。脆断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重大的 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在 焊接结构的生产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脆断 的发生。
7采用碳烟净化装置 如采用催化剂金属网净化器陶瓷材料净化器都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应用较广。
8 采取措施,降低噪声 柴油机的噪声主要有燃烧噪声,气体动力噪声
岔点/8一x0N -_霸精囊葛s
b o
图2掺水燃烧对NO×的影响 和机械噪声三大类。其中燃烧噪声是柴油机噪声的
主要成份。燃烧噪声的主要成分处于中高频率范 围,当不超过400至600KPA/CA时,噪声能符合要 求,而要达到这点,需从以下方面进行控制:改善燃 料的着火性能;提高换气质量和燃油喷射雾化质量, 促进燃油与空气的混合质量,保持燃烧室正常热力 状态;合理确定喷油提前角;适当控制喷射初期的喷 油率等。
第4期
石光耀:控制柴油机有害排放及噪声探析
12l
可使预混合燃烧期缩短,最高燃烧压力与温度出现 的相位随之推迟,相应的最大值下降。且燃烧产生 在高温下滞留时间也缩短,这都有利于抑制NO。的 生成。
4使用燃料添加剂
选择恰当的燃料添加剂,对改善燃烧,抑制碳烟 有显著的效果。有实验表明,在其动力和经济性能 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在燃料加入O.5%的油溶性钡 族金属添加剂,碳烟的排放浓度可减少一半。此外, 作为火箭燃料添加剂的二茂铁Fe(C5H5)2在燃料 中产生三氧化二铁,对于改善柴油机性能和消烟效
1脆性断裂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1.1结构材料塑韧性低 材料的韧性不足,特别在缺口尖端处材料的微
观塑性变形能力差,使材料的塑性变形过程严重受 阻,材料不能以形变方式而是以分离来顺应外加应 力,从而使材料出现脆断。材料对脆断的影响主要 表现在材料厚度、晶粒度和化学成分等方面。当板 厚较大时,容易在缺口处形成三向应力,使材料变 脆;材料的晶粒度对脆性转变温度有较大影响,晶粒 越粗,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越高,塑韧性越差;材料 中的C、N、S、P等元素会增加材料的脆性,而V、Mn、 Ni、Cr等元素会降低材料的脆性。 1.2结构中的焊接接头存在焊接缺陷
焊接结构中,焊缝和热影响区容易产生各种缺 陷,焊接结构的脆断总是从缺陷处开始的。在各种 缺陷中,由于裂纹尖锐缺口和大的长宽比,裂纹也最 危险,在外部载荷作用下,裂纹前沿附近产生少量塑 性变形,同时在尖锐缺口处产生张开位移,使裂纹逐
渐扩展,当外载增加到某一临界值时,裂纹扩展速度 加快,若裂纹处于高值拉应力区,从而引起整个结构 的脆断。若裂纹处于低值拉应力区或进入塑性好的 材料,裂纹无法继续扩展。此外,未焊透、未熔合、咬 边、焊缝成形不良等缺陷,会在接头处产生严重的应 力集中,降低材料的塑韧性,形成脆断的裂源。因 此,在结构设计时,应将焊缝布置在应力集中区以 外。 1.3没有一定的应力水平
鞋
C口
非增压 增压 增胀中冷 图1 增压对排放特性的影响
6采用废气再循环 将一部分废气从排气管引入进气系统中,不仅
可以降低新鲜充量中氧的浓度,而且废气中cO:、 H:O及N:等成份的比热容较高,可以降低最高燃 烧温度,因此对减少NOx的浓度有明显效果。但它 同时会引起局部缺氧燃烧,影响柴油机动力及经济 性能,加剧润滑油的变质,所以还未达到完全实用的 阶段。
头,尽可能避免采用应力集中系数大的角接接头和 搭接接头。见图2
圈。,圈中。,
国圉田。, 仁』k
图1尖角过渡箱平滑过渡的接头
。):黯彗:裕%理
c)不同厚度构件的对接接头应尽可能采用圆 滑过度,减少尺寸突变。见图3,图3c焊缝部位的
应力集中最小,图3a和图3b虽然将厚板削薄,但焊
缝部位仍有较大的应力集中。
3 结论
焊接结构发生脆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践生 产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控制和减少脆断的发生。
a)合理选择焊接材料:保证在使用温度下具有 合格的缺口韧性。
b)合理设计结构:尽量减少结构中应力集中的 产生;降低结构刚性;注意结构中次要焊缝的质量。
c)合理编制结构的制造工艺:(下转第12l页)
万方数据
果显著。
5柴油掺水燃烧 在柴油机中掺水,使油水混合形成均质浮化油,
在燃烧中,浮化油中的水分急剧汽化,体积增大,产 生”微爆”作用,此微爆作用可以促进燃料油滴的细 化及其与空气的进一步混合,从而使燃烧得到改善, 对降低燃油消耗、排温,减少有害排放有较好的效 果。但掺水会影响低负荷下燃烧的稳定性,且会加 剧润滑油的稀释变质。故此办法尚处于实验研究阶 段,图2为掺水燃烧对NOx排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