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 化学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高考 化学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高考化学复习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律
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除 稀有气体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的 主要化合价(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都呈现周 期性变化。 概念: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 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本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 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⑶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的金属性判断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 弱 c. 单质的还原性的强弱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a.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 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的酸性强弱 c.单质的氧化性的强弱
非 Sn 金金 属属 Pb 性 性 增减 强弱 、
ⅤA
ⅥA
ⅦA
氢 Be 化B 物 Mg 稳Al 定 Ca 性 Ga
逐In 渐 减
得 主 N 失 O 原F 族 Ne 电 子 P 子 S 半Cl 上 Ar 能 径 As力 Se Br K
得 失 Sb Te 电电 子子 Bi 能 能 Po 力力 增减 强弱 、
既有正价又有负价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③氧、氟无正价 ④在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中,非金属显最低负价。
同位素
1、核素
元素
核素1 核素2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 叫做核素。 例如:氢元素有三种核素11H 氕 ; 3 H 氚 ( T) 1
氧元素有三种核素 :16 O 8
2 1H
(3)Na+> Mg2+ > Al3+
(4)Cl-< S2-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20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20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二十、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考点知识本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重要知识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周期律、粒子半径大小比较,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原子结构中各离子数之间的关系,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原子结构中各离子“量”之间的关系,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判断元素“位、构、性”的关系,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预测今年的高考以新元素的发现或元素的新应用为载体,考查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其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同时,以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的应用为背景,考查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作用,如半导体材料、制造农药材料、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材料等也是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

重点、难点探源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叫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1)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编排原则①横行: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向右排列的一系列元素,称为周期。

②纵行: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的一系列元素,称为族。

(3)结构①周期(七个横行,七个周期)②族(18个纵行,16个族)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元素2、卤族元素三、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实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3.主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四、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元素的分区: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寻找未知元素。

(2)预测元素的性质①比较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②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

(3)寻找新材料①在分界线附近的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②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③在周期表中的氟、氯、硫、磷附近探索研制农药的材料。

高考总复习考试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高考总复习考试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高考总复习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考纲要求】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 族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考点梳理】要点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为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编排原则(1)周期: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排成一个横行;(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从上到下排列,排成一个纵行。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七横十八纵”)表中各族的顺序:ⅠA 、ⅡA 、ⅢB …ⅦB 、ⅠB 、ⅡB 、ⅢA ……ⅦA 、0(自左向右)。

4.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关系 (1)电子层数=周期数(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除F 、O ) (3)质子数=原子序数 要点二、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2.实质: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实质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注:元素的性质主要是指原子半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3个短周期:一、二、三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2、8、8种 3个长周期:四、五、六周期元素种数分别为18、18、32种1个不完全周期:七周期元素种数为26(非排满)种 周期(7个) 主族(7个):ⅠA ~ⅦA 副族(7个):ⅠB ~ⅦB Ⅷ(1个):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 0族(1个):表中最右边 族元素周期表4.1—18号元素的有关知识5.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有相对明确的分区现象。

如图所示,虚线的右上角为非金属元素,左下角为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精华版)-共7页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精华版)-共7页

——元素的非金属性
——阴离子的还
原性
——单质与氢气化和的能力
——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
——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⑵、另外可以通过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判断得电子能力的强弱
如 Cl 2+Na 2S=2NaCl+S 得电子能力 Cl S
10、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判断的方法
⑴、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单质的还原性
行)。包括哪些族
。过度元素共包括
个纵行(第
纵行到第

。过渡元素全为
元素。 又称为

3、写出七个主族和 ⅠA 族 ⅡA 族 ⅢA 族
0 族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ⅣA 族 ⅤA 族 ⅥA 族
ⅦA 族
0族 4.同一周期第Ⅱ A 族和第Ⅲ A 族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 若元素位于第二、三周期,第Ⅱ A 族的原子序数为 a,则第Ⅲ A 族的原子序数为 若元素位于第四、五周期,第Ⅱ A 族的原子序数为 a,则第Ⅲ A 族的原子序数为 若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Ⅱ A 族的原子序数为 a,则第Ⅲ A 族的原子序数为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
1、元素周期表共有
横行,
个周期。其中短周期为
、、
类为
、、
。长周期包括 、 、
。所含元素种类为
第七周期为不完全周期,如果排满的话有
种元素。
。所含元素种
、、


2 元素周期表有
个纵行
个族。包括
个主族,
族(包括
个纵行)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把 16 个族排列
个副族,一个 族,一个第Ⅷ
5、同一主族上下相邻两个周期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
若 A 在 B 的上一周期,设 A 的原子序数为 a

高考化学复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高考化学复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注:①元素重要化合价的变化中O一般无正价,F无正价,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关系;②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仅适用于非金属元素)③金属无正价④有些非金属有多种化合价,如:C元素有+2,+4,-4价(在有机物中也可以有-3,-2,-1价);S元素有+4,+6,-2价;Cl元素有-1,+1,+3,+5,+7价;N元素有-3,+1,+2,+3,+4,+5价。

(4)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元素的金属性:指元素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的实验依据:a.金属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最高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这种金属元素金属性越强,反之,金属性越弱;c.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例:比较1:①镁与2mL1mol/L 盐酸反应②铝与2mL1mol/L 盐酸反应32222l 6l 2l l 3g 2HCl MgCl H A HC A C H ↑↑+=+反应比较容易M +=+反应更加容易所以金属性:l Mg A > 比较2:⑴钠与水反应(回忆)⑵镁与水反应【实验5-1】2222222()22()Na H O NaOH H Mg H O Mg OH H ++↑++↑冷=碱性:2aOH Mg(OH)N >金属性:Na Mg Al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指元素气态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的实验依据:a.非金属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如果元素的单质跟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容易且稳定,则证明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反之,则非金属性较弱;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对应的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c.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性:l r F C >>B >I对于同一周期非金属元素:如2i l S P S C 、、、等非金属单质与2H 反应渐趋容易,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432i l S H PH H S HC <<<上述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2334244i l H S O H PO H SO HC O <<<非金属性:i l S P S C <<< 结论: a g l i l N M A S P S C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5)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高中段)微专题(二)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知识深化课)

(高中段)微专题(二)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知识深化课)

次增大,其中 X 与其他元素均不位于同一周期,Y 和 W 的原子序数相差 8,
Y、Z、W 三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6,X、Z 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
价的代数和均为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M>W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M)>r(Z)>r(Y)
C.化合物的稳定性:ZX4>XM
氧化性:Te<S,故 B 错误;Te 和 S 位于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最高正
价相同,故 C 错误;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对应气态氢化
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Te<H2S,故 D 错误。 答案:A
3.(2020·慈溪市适应性测试)2019 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 150 周年。根
8(金属除外)
数(O、F 除外)
项目
同周期(左→右)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 金属性逐渐减弱
同主族(上→下) 金属性逐渐增强
属性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
元素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性质
生成由难到易
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
稳定性逐渐增强
[注意] ①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为ⅢB 族(含有锕系、镧系),共有 32 种 元素。
②最外层电子数为 3~7 个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即 为主族的族序数。
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预测元素的性质(由递变规律推测) ①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如:金属性 Mg>Al,则碱性 Mg(OH)2>Al(OH)3;非金属性 O>S,则气态 氢化物稳定性 H2O>H2S。 ②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如:已知 Ca(OH)2 微溶,Mg(OH)2 难溶,可推知 Be(OH)2 难溶。再如: 已知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元素砹(At)的单质应为有色固体,与氢 难化合,HAt 不稳定,水溶液呈酸性,AgAt 不溶于水等。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原子序数与位置】1、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例1】:已知某主族元素R 的原子序数为31,依据元素周期律对该元素的性质进行预测。

对下列性质的预测,你认为错误的是( )A 、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B 、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C 、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 、最高价氧化物既可以与盐酸反应又可以与NaOH 溶液反应 根据中学的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很难知道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训练1: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于近期成功地合成了113号元素,这是亚洲科学家首次合成的新元素。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瑚珊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宇亮参与了这项研究工作。

该元素所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A 、第6周期,ⅣA 族B 、第7周期,ⅣA 族C 、第6周期,ⅢA 族D 、第7周期,ⅢA 族2、由位置推断原子序数1)同周期相邻主族的原子原子序数 【例2】.已知a 为IIA 族元素,b 为IIIA 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 和n ,且A .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A .n=m+11B .n=m+25C .n=m+10D .n=m+12)“+”型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规律【例3】.(1)原子序数大于4的主族元素A 和B 的离子A m+和B n-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据此推断:①A 和B 所属周期数之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A 和B 的核电荷数之差为______________(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 ③ B 和A 的族序数之差为________________(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2)A 、B 两元素,A 的原子序数为x ,A 和B 所在周期包含元素种类数目分别为m 和n 。

如果A 和B 同在ⅠA 族,当B 在A 的上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当B 在A 的下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如果A 和B 同在ⅦA 族,当B 在A 的上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当B 在A 的下一周期时,B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_。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知识梳理及训练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知识梳理及训练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梳理及训练知识梳理一、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1.强化记忆元素周期表2.识记理解元素周期律项目同周期(左→右)同主族(上→下)原子结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逐渐增大电子层数相同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离子半径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r(阴离子)>r(阳离子)逐渐增大元素性质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外)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相同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除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趋势逐渐减小趋势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呈现减小趋势二、元素的电离能和电负性1.元素的电离能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1。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主族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主族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 s1到n s2n p6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和氢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说明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

同能级的轨道为全满、半满时第一电离能较相邻元素要大,即第ⅡA族、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分别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如Be、N、Mg、P。

(3)元素电离能的应用①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电离能越小,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序数 6 13 34 53 88
36 54 86
周期
四五七

ⅥA ⅦA ⅡA
【变式训练1】
2.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的两种 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不可能为( )
A.1 D.25
B.11
C.18
一、元素周期表
1 2 3 4 5 67 8 9 1 1 1 1 1 11 11
H
0 1 2 3 4 5 6 7 H8 2 2

主族序数=最外层 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 数=主族元 素最高正价
元素周期律
性 质
二、元素周期律
•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变(化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除稀有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 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2)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短 周 LB

Ni eMg
aKC
B C N O F Ne 10 8
A S P S C eA 1 8
li
l r 83 1
aS
长周 r 期
65 18 48 83 161 32
Ⅰ Ⅱ Ⅲ ⅣB Ⅴ Ⅵ ⅦB Ⅷ Ⅰ Ⅱ Ⅲ ⅣA Ⅴ Ⅵ ⅦA 0 8 2
A AB
BB
BBA
AA
规律小结1
1.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差值规律
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事实依据: 1) 单质与氢气生成氢化物的难易
或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2)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强弱。
应用元素周期律推测锶的性质
1.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元素有铍、镁 、钙、锶、钡、镭,钙与水反应较剧烈, 下 列 关B于 锶 单 质 的 性 质 描 述 错 误 的 是 ( ) A. 将颗粒状锶单质放入水中,反应剧烈, 生成大量的气体,气体燃烧且发生轻微爆 炸 B. 颗粒状锶单质与稀硫酸反应,反应现象 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C. 锶在纯氧中可以燃烧,燃烧产物与水反 应生成的氢氧化物为强碱 D. 锶在纯净氮气中可以燃烧,燃烧产物与
H
0 1 2 3 4 5 6 7 H8 2 2
短 周 LB

Ni eMg
aKC
B C N O F Ne 10 8
A S P S C eA 1 8
li
l r 83 1
aS
长周 r 期
65 18 48 83 161 32
Ⅰ Ⅱ Ⅲ ⅣB Ⅴ Ⅵ ⅦB Ⅷ Ⅰ Ⅱ Ⅲ ⅣA Ⅴ Ⅵ ⅦA 0 8 2
A AB
4
性属 逐性
5 渐逐 增渐
6 强减
7

,非金增属 零

族 元 素
【小组讨论2】
1.碱金属元素自上而下 ,金增属强性逐渐 ,可以根据哪些事实来判断?
2.哪些事实可以用来判断卤族元素非金属
规律小结2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事实依据: 1)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
的难易; 2)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1排布8 呈

的周ⅠA期性Ⅱ变A 化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原子半径逐减渐小

2原

3半

4
径 逐
5渐


6大

7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最高正价+1由+7 到 ,-最4 低-1负 价Ⅰ由A ⅡA到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金属性逐减渐
2
性逐渐 弱
3
金非 属金
授课人:彭
考考你: 矿泉水中锶离子 的化合价是多少 ? 你是如何判断的 ?
探究思路:
位 置




位置反映结构 结构决定性质
一、元素周期表
1.请在下面的虚线框中按照元素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填写1-20号元 素,并用实线画出元素周期表的 轮廓。
一、元素周期表
1 2 3 4 5 67 8 9 1 1 1 1 1 i eMg
aKC
B C N O F Ne 10 8
A S P S C eA 1 8
li
l r 83 1
aS
长周 r 期
65 18 48 83 161 32
Ⅰ Ⅱ Ⅲ ⅣB Ⅴ Ⅵ ⅦB Ⅷ Ⅰ Ⅱ Ⅲ ⅣA Ⅴ Ⅵ ⅦA 0 8 2
A AB
BB
BBA
AA
探究思路:

周期序数=核外 电子层数
(3)下列推断正确A的是______.
A.单质的还原性:Tl>Al 子半径:Al>Tl
B.原
C.碱性:Al(OH)3>Tl(OH)3 D.氧 化性:Tl3+>Al3+
ⅠA、ⅡA族相差为上一周期 元素种数 其它族相差为下一周期元素 种数 2. 根(据如原第子三序四数周推期断相元素邻在的周同期主表中的位置 族元素,Mg和Ca相差8,S 记住和0族Se元相素差的18原)子序数,2、10、18、36、54、8 比大小定周期,求差值定族数
【变式训练1】
1. 推算原子序数为6、13、34、53 、88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请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下列物质的水溶性并 说出理由。 (1)Sr(OH)2
(2)SrCO3
(3)SrSO4
【变式训练2】
专家认为,巴马人长寿的秘诀之一是因为土 壤中富含元素硒(Se) ,已知该元素与氧具 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D 。则下列关于硒的 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3 B.单质Se是一种半导体材料 C.硒的原子半径比硫、溴的原子半径大 D.单质硒的氧化性比氯气弱,比溴强,比
O3弱
总结
预测元素性质的一般思路 1.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找同主族熟悉的元素 3.根据元素周期律推测该元素的性质
综合应用
1.铊的相关信息卡片如图所示:
(1)铊的原子序数为81,铊在元素周期六表中 位Ⅲ于A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
(2)若设铊的质量数为A,则铊原子中中子 数A和-1质62子数之差为______.
BB
BBA
AA
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五:第ⅡA 周期 族。 【小组讨论1】 1.能否根据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计算出锶的原
子序数?
2.若已知锶的原子序数为38,如何确定锶在周 期表中的位置?

一、元素周期表
1 2 3 4 5 67 8 9 1 1 1 1 1 11 11
H
0 1 2 3 4 5 6 7 H8 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