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取土样的方法和工具探究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取土样的方法和工具探究岩土工程中的取土样是为了获取地质信息和土壤力学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准确地获取土样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地层结构、土壤性质和工程地质环境等信息,从而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本文将讨论岩土工程中常用的取土样的方法和工具。
1. 取样方法在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取土样方法有手工取样、螺旋取样和钻取样。
(1)手工取样手工取样是最基础的取样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土壤松散、含水量较高的情况。
操作时,工程师使用手工铲子、小铁锹等工具将土壤挖掘出来,并放入取样桶中。
手工取样的优点是简单、成本低,但由于取样深度受限于人力,取样的质量和深度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螺旋取样螺旋取样是一种常用的岩土工程取样方法,特别适用于粘性土层。
螺旋钻头通过旋转的方式将土壤拧入钻杆内,在取样的同时将土样带出地下。
螺旋取样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取样速度较快,且对土壤结构影响较小。
但螺旋取样适用于较软土层,对于较硬的土层和岩石无法使用。
(3)钻取样钻取样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取样较深层土壤和岩石的方法。
常用的钻孔方式有钻机钻孔、地下钻探以及钻孔取样测量。
钻机钻孔适用于土质比较松散、不含碎石和岩石的地层,它可以快速地取得较深的土样。
地下钻探适用于岩石地层,通过钻杆的旋转和冲击来取得岩石样品。
钻孔取样测量是将取样器钻入地下,并将土样提到地上。
这种取样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地层,但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钻探工具和技术。
(1)取土铲取土铲是最常见的取样工具之一,适用于手工取样。
取土铲分为多种类型,如扁口铲、尖口铲和六角铲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取土铲。
(2)取样桶取样桶通常用于手工取样和螺旋取样。
它由铁桶和铁杆组成,通过旋转杆和铲子将土样放入桶中。
取样桶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3)螺旋钻头螺旋钻头通常用于螺旋取样,它由螺旋状的切削工具组成。
螺旋钻头能够快速地将土样带出地下,并保持土样的完整性。
(4)钻杆钻杆通常用于钻取样。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1.1岩土工程测试的内容:室内试验技术、原位测试实验技术、现场监测技术2.1、测试系统包括:荷载系统、测量系统、信号处理系统、显示和记录系统2、一个理想的测试系统,应该具有确定的输入-输出关系,其中以输出与输入呈线性关系为最佳,即理想的测试系统应当是一个线性系统。
(y=kx)3、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器3部分组成。
4、电阻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测的非电量转变成电阻值,通过测量电阻值达到测量非电量的目的。
5、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将来自光源的光经过光纤进入调制器,使待测参数与进入调制区的光相互作用后,引起光纤传输的光波强度、相位、频率、偏振态等发生变化,称为被调制的信号光,再经过光纤送入光探测器,经解调器调解后,获得被测参数。
6、岩土工程测试中常用的钢弦式应变计基本原理是将钢弦内应力的变化转换为钢弦振动频率的变化。
7、被测对象某参数的量值之真实大小x是客观存在的,由于使用的仪器设备、测量方法、周围环境、人的因素等条件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值之间存在差值,该差值称为测量误差。
8、误差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
9、传递特性是表示测量系统输入与输出对应关系的性能。
10、测量系统由传感器、信号和测量电路组成,它将被测量通过传感器变成电信号,经变换、放大、运算,变成易于处理和记录的信号。
一、开展边坡工程监测的目的:1.评价边坡施工及其使用过程中边坡的稳定程度,并作出有关预报,为业主、施工方及监理方提供预报数据,跟踪和控制施工进程,对原有的设计和施工组织的改进提供最直接的依据,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及时提供报警值,合理采用和调整有关施工工艺和步骤,做到信息化施工和去得最佳的经济效益;2、为防止滑坡及可能的滑动和蠕动变形提供技术依据,预测和预报今后边坡的位移、变形的发展趋势,通过监测可对岩土体的实效特性进行相关的研究;3、对已经发生滑动破坏的边坡和加固处理过的滑坡,监测结果也是检验崩塌、滑坡分析评价及滑坡处理工程效果的尺寸;4、为进行有关位移分析及数值模拟计算提供参考。
岩土工程技术导论 第五讲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

包括:试验,观测,安全监测。
第五讲 岩土工程技术导论 测试技术
主要内容
土
1 地基土静力特性测试
体
2 桩基的静力测试
测
试
3 深基坑开挖时的监测
与
4 沉桩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监测 探 测
5 岩体测试与探测
第五讲 岩土工程技术导论 测试技术 1 地基土静力特性测试
1.1 地基土静载荷试验 1.2 静力触探试验 1.3 旁压试验 1.4 标准贯入试验 1.5 轻便触探试验 1.6 十字板剪切试验
岩土工程技术导论
谢 谢!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第五讲 岩土工程技术导论 测试技术
q岩土工程监测与测试:
目的:测试岩土特性、 岩土体与工程环境关联性、 监测建筑物、边坡等的变形、 检验岩土工程治理的质量效果、 施工监测, 及工程事故监测等, 以确保工程经济合理可靠,及工程的正常运营。
岩土工程技术导论
Introduction to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岩土工程技术导论
第一讲 绪 论 第二讲 基础理论 第三讲 勘察 第四讲 设计 第五讲 测试技术 第六讲 环境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技术导论
第一讲 绪 论 第二讲 基础理论 第三讲 勘察 第四讲 设计 第五讲 测试技术 第六讲 环境岩土工程
6)To direct.
指导,管理。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第五讲 岩土工程技术导论 测试技术
q英文释义:test
A procedure for critical evaluation; a means of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quality, or truth of something; a trial: 测试决定性评价的过程;为决定某种事物的存在、特性或真 实性而采取的手段;试验; A series of questions, problems, or physical responses designed to determine knowledge, intelligence, or ability. 考试为决定知识、智力或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题目或 生理反应 A basis for evaluation or judgment: 检验标准评价或判断的根据: A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 by which a substance may be detected or its properties ascertained. 化验由一种可被检测到的或其特征能被确定的物质引起的一 种物理或化学变化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标题: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引言概述: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是岩土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通过测试技术可以获取岩土工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报告将介绍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测试方法、仪器设备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一、岩土工程测试方法1.1 岩土样品采集:岩土工程测试的第一步是采集样品,样品的采集方法和位置对测试结果有很大影响。
1.2 试验室室内试验:室内试验是岩土工程测试的常用方法,包括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剪切试验等。
1.3 野外试验:野外试验是对岩土工程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原位试验、动力触探等。
二、岩土工程测试仪器设备2.1 岩土力学试验仪器:岩土工程测试中常用的仪器包括压力机、拉伸机、剪切机等,用于进行不同类型的力学试验。
2.2 岩土物理试验仪器:岩土工程测试中还需要使用一些物理试验仪器,如密度计、渗透仪等,用于测试岩土材料的物理性质。
2.3 数据采集仪器:为了准确记录测试数据,岩土工程测试中还需要使用数据采集仪器,如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三、岩土工程测试数据分析3.1 数据处理:岩土工程测试得到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得出准确的结论。
3.2 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岩土工程测试数据,可以揭示岩土材料的特性和规律。
3.3 结果评价:最终的测试结果需要进行评价,以确定岩土材料的工程性能和适合范围。
四、岩土工程测试质量控制4.1 样品质量控制:岩土工程测试的样品质量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需要严格控制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过程。
4.2 仪器校准:岩土工程测试仪器的准确性也是测试质量的重要保障,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4.3 数据审核:对岩土工程测试得到的数据进行审核和验证,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5.1 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在工程设计阶段可以为工程师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匡助设计合理的工程方案。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一、引言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是对岩土工程进行测试和分析后的综合性报告,旨在评估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报告基于对某地区的岩土工程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和分析,包括岩土样品采集、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等。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得出了关于该岩土工程的结论和建议。
二、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目的是对该岩土工程的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具体测试目标如下:1. 分析岩土的颗粒组成和分布特征;2. 测试岩土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孔隙度和含水量等;3. 测试岩土的力学性质,包括抗压强度、剪切强度和抗拉强度等;4. 评估岩土的渗透性和膨胀性等特性;5. 分析岩土的变形和破坏特征,预测其稳定性。
三、测试方法1. 岩土样品采集根据工程要求,在现场采集了多个岩土样品,包括表层土壤、岩石和深层土壤等。
采集样品时,注意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并记录采样位置和深度等信息。
2. 室内试验室内试验是对岩土样品进行物理和力学性质测试的关键环节。
我们采用了以下试验方法:- 颗粒分析试验:采用筛分法和沉降法,分析岩土样品的颗粒组成和分布特征。
- 密度试验:通过测量岩土样品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其密度和孔隙度。
- 含水量试验:采用干燥法和分量法,测定岩土样品的含水量。
- 抗压强度试验:采用压缩试验机,测试岩土样品的抗压强度。
- 剪切强度试验:采用剪切试验机,测试岩土样品的剪切强度。
- 抗拉强度试验:采用拉伸试验机,测试岩土样品的抗拉强度。
- 渗透性试验:采用渗透试验装置,测试岩土样品的渗透性。
- 膨胀性试验:采用膨胀试验装置,测试岩土样品的膨胀性。
3. 现场测试除了室内试验,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现场测试,以获取更真正的岩土工程性质数据。
现场测试包括:- 动力触探试验:采用动力触探仪,测试岩土的抗压强度和变形特性。
- 钻孔取样试验:采用钻孔机,获取深层土壤的样品,进行室内试验分析。
- 地下水位监测:通过安装水位计,监测岩土工程的地下水位变化。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课件

探究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及其重要性,介绍土壤工程和岩石工程测试方法,解 读测试数据,分享应用案例,展望技术发展趋势。
为什么需要岩土工程测试?
安全性
确保建筑物或基础设施的建造安 全,避免倒塌或损坏的风险。
稳定性
验证土壤或岩石可承受的荷载和 压力,避免滑坡或地质灾害的发 生。
持久性
确定所选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确保结构和基础具有持久性。
土壤工程测试方法
1
机器
2
利用摩擦、抗剪强度等参数测试土壤材
料的性质。
3
分析数据
4
收集数据并使用数据分析工具来验证和 解析土壤的性质和行为。
分类
粒度分析、密度测试、压缩试验等常见 的测试方法。
现场测试
钻孔、取样等现场测试方法,获得土壤 的实际性质数据。
岩石工程测试方法
物理性质
测试硬度、密度、声速等物理特点,并根据测 试数据判断岩石的品质。
力学性质
测试岩石的抗弯曲、剪切力等力学特性以及岩 石的稳定性。
化学性质
通过化学分析测试岩石成分,如含水量、碳酸 盐含量等。
现场测试
使用钻孔、取样或钻孔岩芯等方式测试岩石项 下性质。
测试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数据收集
依据岩土工程测试的方法和标准 进行数据采集,确保数据准确并 详细。
数据解读
测试报告
将测试数据与经验公式或模型相 对比,解读数据并确定测试结果。
根据测试数据生成详细的报告, 与客户和利益相关者分享数据解 释和结论。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试土层、岩石层的质量和稳定性,以及隧道设计的合理性。
2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
测试沉降、承载力等,保证土壤和建筑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1. 引言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是对岩土工程项目进行测试和评估的重要文件。
本报告旨在对某岩土工程项目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提供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本报告包括测试目的、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以便项目管理人员和相关利益相关者了解该岩土工程项目的技术状况。
2. 测试目的本次岩土工程测试的目的是评估该项目的地质和地下水情况,以及土壤力学性质。
通过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为项目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3. 测试方法3.1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岩土工程测试的基础。
通过采集岩土样本和地下水样本,进行岩土层分析和地下水分析。
采用地质勘探方法,包括现场勘探和实验室分析,以获取岩土层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3.2 地下水测试地下水测试是评估地下水位和水质的重要手段。
采用水位测量仪和水质分析仪器,对地下水进行采样和分析。
通过监测地下水位和水质的变化,可以评估地下水对岩土工程项目的影响。
3.3 土壤力学测试土壤力学测试是评估土壤性质和力学参数的关键步骤。
采用标准土壤力学试验仪器,对土壤进行采样和测试。
通过测定土壤的密度、含水率、抗剪强度等参数,可以评估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4. 测试结果4.1 地质勘探结果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分析,该项目区域的岩土层主要由砂岩和粉砂岩组成,地下水位较深,且水质良好。
岩土层的分布和性质对工程施工和基础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4.2 地下水测试结果地下水测试结果显示,地下水位在项目区域内变化较小,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地下水对该项目的影响较小,不会对工程施工和基础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4.3 土壤力学测试结果土壤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土壤的密度适中,含水率在合理范围内,抗剪强度较高。
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满足工程要求,适适合于该项目的基础设计和施工。
5. 结论根据本次岩土工程测试的结果分析,该项目的地质和地下水情况良好,土壤力学性质稳定。
可以认为该项目的地质条件适宜工程施工和基础设计。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一、引言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报告是对岩土工程进行测试和分析后所得到的数据和结论的总结和归纳。
本报告旨在对某项目的岩土工程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为该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目的是评估该项目地基和地下水条件对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确定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和施工技术。
具体目标如下:1. 评估土壤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包括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度、压缩性等。
2. 测试地下水位和地下水的水质,以确定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
3. 评估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以确定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分析地质构造和地下岩层的特征,为地基处理提供依据。
三、测试方法与过程1. 土壤物理和力学性质测试:a. 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颗粒分析,确定土壤的颗粒组成和颗粒大小分布。
b. 进行含水量测试,采用干重法或湿重法。
c. 测试土壤的密度,采用体积法或重量法。
d. 进行压缩试验,确定土壤的压缩性和变形特性。
2. 地下水位和水质测试:a. 安装地下水位监测井,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
b. 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水质分析,包括pH值、溶解氧、悬浮物含量等指标。
3. 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特性测试:a. 进行静载试验,测定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b. 进行动力触探测试,评估地基的抗剪强度和动力特性。
4. 地质构造和岩层特征分析:a. 进行地质勘探,包括钻探、地质剖面观测等。
b. 对钻探样品进行岩性鉴定和岩层分析。
四、测试结果与分析1. 土壤物理和力学性质测试结果:根据颗粒分析结果,土壤主要由粉砂和黏土组成,颗粒分布均匀。
含水量测试结果显示土壤含水量为20%,密度测试结果为1.5g/cm³。
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具有较好的压缩性和变形特性。
2. 地下水位和水质测试结果:地下水位测量结果显示地下水位在5米深度,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显示pH 值为7.2,溶解氧含量为8mg/L,悬浮物含量为20mg/L。
3. 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特性测试结果:静载试验结果显示地基承载力为1000kN/m²,变形特性测试结果显示地基的压缩指数为0.2,回弹指数为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可视静力触探
静力触探是获得地基土的定量评价、工程设计 所需参数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所取得的数据远比 勘察- 取样室内试验所得的数据准确可靠, 更符合 土体的实际情况。但静力触探也有个很大缺点: 不能对地下土体进行直接观测, 工程师们必须依 据电测土体参数和经验, 来对土体进行分类、评 估。一旦判断错误, 有可能导致工程设计的失败。 目前国外密歇根州大学的研究者们进行不懈的努 力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 他们在CPT 探头内安装 了一个微型摄相机, 这样在贯入过程中, 可以实时、 连续的获得土体图片, 并将图片数据输送到计算 机中依据一定的算法进行图像处理, 根据处理结 果可进行土体分类, 可很好地分辩出薄层土层。 【5】
辽宁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结课论文
指导教师:田雨泽
பைடு நூலகம்
班级:岩土11 学生:赵佩 学号:120113713028
LOGO
静力触探试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
摘要
静力触探试验(static penetration test),英文 缩写CPT(cone penetration test)。静力触探试验 是用千斤顶或落锤将一根细长的金属杆(直径1980mm)压入或打入地下,用以测定任意深度处金 属杆的贯入阻力。将其结果绘成图,横坐标表示贯 入阻力,纵坐标表示贯入深度,这是原位测试中最 重要的一种。在20世纪初的触探仪是一个顶角为90 度的圆锥,放在粘性土上并逐渐加荷,不断贯入, 贯入阻力随着粘性土强度增大而增大。后来有了荷 兰圆锥静力触探试验,这种圆锥具有60度顶角和直 径36mm,锥底面积本10平方厘米。到20世纪中期 以后,荷兰,丹麦,瑞典,法国,德国,美国都对 静力触探试验装置进行了改进,静力触探仪逐渐标 准化了。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静力触探设 备,70年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本文阐述了静 力触探技术的实质,介绍了国内外静力触探技术的 应用现状及最新发展状况。 【1】 关键字:静力触探试验、贯入阻力、贯入深度、原 位测试
静力触探试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
4、静力触探技术未来发展状况
4.1 测斜探头与测斜仪的系统 静力触探所用的探杆, 从Á 25 到深孔用的Á 42 探杆, 其杆长接到超 长状态, 杆长与直径比达500~ 100 0以上时, 必定会产生自由挠度。当进行静力触探时, 垂直贯入的探杆 , 遇到土层比较复杂, 如遇到砂层或小卵石, 探头的锥尖必然会顺势寻找薄 弱贯入方向而偏离垂直状态, 不可避免产生了倾角偏斜, 而且这种任意偏 斜是不可 纠正的。如静探孔偏斜10 多度, 在地面上却难以发现, 它不 仅歪曲了实测深度( 这对桩基设计尤为重要) , 而且经常导致触探杆接头 处折断。因此, 静探要发展, 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在静探头内安装一个全方 位的倾角测量传感器, 测量系统能测出触探头的倾角度及倾斜方位, 也就 能修正因其偏斜产生的斜边误差。 探头测斜系统, 倾角传感器送出带有方位状态的正交倾角数据信号, 经 信号整定后, 由A/ D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 由CPU 进行数据处理, 并对合成倾角、方位、修正深度等数据实时显示及记录打印, 并能存卡。 【 4】
内容
1、静力触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CPT 试验的测试结果,主要应用在以下三个方面: 划分地下土层、确定土的类型; 岩土工程性质指标的评 估; 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直接的结论性的判断以外,目 前,还开始广泛应用在包括斜坡稳定性研究、滑坡取证 和路面与环境调查等方面。 1.1 地质分层和定名 11.1 土层 一般可直接利用孔压静力触探在垂直方向上所获得 的三个连续读数( qc、fs和u) 进行地质分层,但若考虑 “尺寸效应”影响,也可利用总锥尖阻力qt,或修正后的 摩擦力ft,或磨阻比FR = Rf = fs /qt,均可较为准确 的划定土类的界面。 【2】
1.3 浅基础和堤坝的设计
静力触探试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
2、静力触探(CPT)的力学实质
CPT 探头,不论其内部构造如何,但探头端部必须是圆锥形的,它完 全不同于一个平头(平底)的圆柱体作用于土中的情况。当圆锥头贯入土 体中,土体既有压缩,又有剪切,既有挤密,又有剪胀,既有固结,又有 塑滑。因此所测到的贯入阻力,是这些力学机理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综合力学反应, 故我国的CPT 指标叫“ 比贯入阻力”(Specific Penetration Resistance)。任何单一的力学模型都无法描述这种过 程。所以,不论是Vesic的梨形破损面,Berezantzev 的对数螺旋型滑 弧,还是Janbu 的简化滑楔,都是假设刚性的金属锥头不存在的情况下 ,想象出来的单一机制的塑性平衡,它无法通过模型实验来证明,因此没 有任何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回想五十多年前我国电测静力触探早期发展 的时候,有人认为“静力锥头贯入在理论上没解决”或“触探机理不清楚 ,因此不能推广应用”。实际上,我们应该承认: CPT 的应用是实验土 力学(Experimental Soil Mechanics)的课题,而不是理论土力学 课题。它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和建立某种实用的方法和规律,但不能无视 甚至违背土力学理论或概念去建立假设的规律。半个世纪来,国内外对 CPT 的应用都不容置疑地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而不是臆想的机理 分析。
CPT 试验还被用于浅基础和堤坝的工 程设计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 ① 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计算地基承载力; ②路堤稳定和固结时间效应的评价。 1.4 桩和深基础的应用 根据静力触探试验的工作原理,一般 可将其视为一个迷你桩基。因此,还可以 利用CPT 试验的数据,计算桩的承载力 和基础沉降量的大小。
静力触探试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
4.2多功能探头
土层的原位测试技术是取得原位土层信息的有效 手段, 为了在一项试验中尽可能多的得到土层的 信息, 各种原位测试技术在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在静力触探仪的探头上可量测孔隙水压力、温度、 波速、侧压力、电阻率及放射性等参数, 并具有 可视化功能。在利用多功能静力触探测试成果取 代部分勘察及室外内土工试验工作, 不但可以大 大缩短钻探及室内土工试验的周期, 而且同时提 高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 获得明显的社 会和经济效益。
静力触探试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
Begemann 采用机械锥研究荷兰土体时首 先建议采用摩阻比RF 进行土的分类; Robertson 等又先后建议采用修正后的锥尖阻 力和孔压比进行土的分类。目前,国际上普遍采 用用标准化的锥尖阻力- 侧壁摩阻力( Qt - Fr) 相关性查SBTn( Soil Behaviour Type) 表的方法来确定土的类型。 【3】
致谢
致谢。 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
THANK YOU
1.1.2 土的分类
1.2 岩土工程性质指标 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力学性 质,一般可通过对CPT 和CPTU 数据的统计、 经验总结、反衍或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分析,建 立与土的重度、有效内磨擦角、有效粘聚力系数 、渗透系数、压缩模量、剪切波速和不排水强度 等的相关性,为工程建筑的设计提供定量指标。
静力触探试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
3、CPT 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3.1 试验设备的影响 目前国际上尚未对静力触探试验设备给出标准化的定义,国 际上各个国家的CPT 的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参差不齐。同时,考 虑场地土层的非均匀性和随机性,一般认为试验设备对试验结果 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8]: 锥尖接触面的尺寸; 测试点的位置 、尺寸和饱和度; 测试的精确度和温度和倾斜度。 3.2 静力触探技术的应用 经历50 多年的发展,静力触探技术已经成为国外岩土工程 设计、道路和土坡检测等的主要方法之一,且研究成果日趋成熟 。但是,在我国,该技术的发展与国际社会尚存在较大差距,而 且,我国长期采用单桥静力触探设备,其成果尚未与国际上建立 直接联系; 另外,由于土壤性质的复杂性和工程技术人员经验的 欠缺等问题,使得我国静 力触探技术的应用仍存在很大难度。 3.3 静力触探机理的研究 目前,关于静力触探机理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绩,如采用孔 穴扩张理论、应力路径法、水力压裂理论和超孔压消散理论等, 但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仍有必要进一步弄清楚,探头贯入 时和停止贯入后土的状态变化情况,以提高计算精度。
静力触探试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
5 结论 目前,虽然静力触探技术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但因其具有速度快、连续性和可重复性好、操作方便等优点,势 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廖红建;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 【2】刘尧、军;岩土工程测试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 【3】陈强华,俞调梅;静力触探在我国的发展[J];岩土工程学报 ;1991年01期 【4】刘松玉,吴燕开;我国静力触探试验(CPT)现状与发展[J]; 岩土工程学报;2004 年04期 【5】孟高头,张德波,刘事莲,张迎春;推广孔压静力触探技术的意 义[J];岩土工程学 报;200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