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背景下农村卫生服务效率问题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基于Tobit模型分析四川省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的影响因素

基于Tobit模型分析四川省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的影响因素2.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摘要:目的:通过对四川省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值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探究卫生服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四川省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要素生产率,再运用Tobit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2011~2021年四川省21个市(州)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服务效率改善不明显,每千人床位数和每千人医护人员对乡镇卫生院TFP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21和0.487,每千人医护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TFP的回归系数为-0.069。
结论:优化配置基础设备和增加医护人员总数有利于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效率,而提高医护队伍质量有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服务效率。
关键词:Tobit模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服务效率;影响因素Analyz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ervice Efficiency of Primary Medical Health Institution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Sichu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Tobit ModelYao Leng1; Dian Gong1;Xue Sui1; Huan Xia1; Sihong Li2(1. People’s Hospital of Leshan, Leshan 614000; 2. Armed Police Corps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 Leshan 614000)[Abstract] Objective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its decomposition value of primary health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Sichuan Provinc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ealthservice efficiency. Method This study uses the DEA-Malmquist index to calculate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primary medical health institution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Sichuan Province, and then uses the Tobit model fo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Results From 2011 to 202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health services efficiency provided by urban and rural primary medical health institutions in 21 cities (prefectures) of Sichuan Province.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for TFP of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per thousand beds and per thousand medical staff are -0.221 and 0.487, respectively.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 for TFP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stations) per thousand medical staff is -0.069. Conclusions Optimiz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basic equipment and increasing the total number of medical staff is beneficial forimproving the service efficiency of township health centers, whil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taff is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the health service efficiency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stations).Keywords:Tobit model; Urban and rural primary medical health institutions; Health service efficiency; influence factor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围绕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就医流程、改善服务体验、做好慢病管理、提升签约感受等6个方面,提出10条具体措施,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更加均衡覆盖城乡社区居民。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研究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研究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农村建设,致力于创造更好的农村生活环境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方向。
一、研究背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是指政府为农村居民提供的一系列有助于维持和改善其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的服务。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推动农村发展。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新农村建设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因此,针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研究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研究现状1.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不够完善,服务设施和人员相对不足。
其次,农村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认知和意识有限,缺乏卫生知识和健康教育的普及。
再次,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高。
2.相关研究领域及成果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方面,研究者通过分析现有数据和实地调研,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包括增加服务站点数量、完善服务设施、加强人员培训等。
在健康教育方面,研究者通过开展健康宣传活动、制定健康教育手册等方式,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行为。
在财政投入方面,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财政投入建议,如逐步增加投入比例、优化资源配置等。
三、研究展望1.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应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服务设施和人员配备水平。
可以通过增加服务站点数量、拓展服务范围、提高人员培训质量等措施,优化服务网络结构,提升服务覆盖面和质量。
2.加强农村居民健康教育为了提高农村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认知和意识,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推广健康知识,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研究报告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研究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研究和分析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公共卫生服务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医疗资源匮乏、农民健康意识淡薄等原因,公共卫生服务面临诸多挑战。
本报告将通过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全面梳理,为政策制定者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现状2.1 基础设施和设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部分地区的卫生设施不达标,影响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设备方面,虽然政府逐年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医疗设备投入,但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2.2 人力资源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短缺,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农村地区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待遇较低,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
2.3 服务内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疫苗接种、孕产妇保健、慢性病管理等方面。
对于一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农村地区的应对能力较弱。
2.4 农民健康意识农民健康意识淡薄,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认识不足。
这导致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较低,影响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3. 存在问题3.1 投入不足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缺口。
3.2 政策支持不力相关政策支持不够,导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发展滞后。
例如,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方面缺乏有效政策。
3.3 服务模式单一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单一,难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
3.4 管理体制僵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制僵化,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效率低下。
4. 改进措施4.1 加大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提升设备水平,保障人力资源。
4.2 完善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吸引和培养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人才,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4.3 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多元化、多样化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满足农民不同需求。
4.4 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
新医改下,村医这个群体会消亡吗?——乡村医生流失调查

新 医改下 , 医这个群体 会消 亡吗? 村
— —
乡村医生流 失调查
刘 涌
【 编者按】作 为四川一 家村卫 生 室的村 医, 江和 同他 的诸 多 同行 一样 , 正疲 于应
付基本 药物制度启动后 所 实施的严格 考核 , 而政 府的补贴和 经 费即便全额及 时到位 也显得捉襟 见肘 , 遑论 带来收益。 按照四川省卫生厅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实施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 通知》 求 , 要 全省各 市( ) 州 必须在 21 年 1 01 2月 1 前 完成村卫 生室基本 药物全覆 5日 盖, 否则 , 省财政将扣 回 中央和省补助 资金 。
门合作 、 社会 参 与的工作机 制和全社会齐抓共 管的系统工程。 要创 新工作方式 , 借鉴 湖北 、 山东 等地 做 法 , 整合 管理 、 务 、 术、 服 技 资金 资源 , 形成 面 向群体 、 向社 区、 面 面 向家庭 , 协调 高效 的服务 团队。 要创新服务 内容 , 步增加基本公共 卫生服 务和 重大 逐 公共卫 生服 务项 目, 扩大群众 受益范 围。 要充分 发挥 中医药在预 防保健 中的作 用 , 推 广 中医药预 防适 宜技术 。要 以流入地为 主 , 特别重视 并优 先解决农 民工等流 动人 口 均等化享有基本公 共卫 生服务 问题 。 要严格 目 管理 , 一步完善规 范化 、 细化的 标 进 精 工作标 准 、 术规 范、 技 服务流 程 , 强化绩效考 核 , 考核 结果 与经费投 入和个 人奖惩 把 挂钩 。通过扎 实有 效 的工作 , 为实现 “ 健康 中国 22 ” 下坚实基础。 00打 七是全面推进 药 品集 中采购 。“ 十二 五” 间, 期 要在 总结过去 药品集 中招标采购 经验 的基础上 , 完善 制度 、 全面推进 。 要统一 药品采购平 台、 统一采购办法 , 实行质量 优先 、 招采 合一 、 量价挂钩 。 要逐步将耗材 、 设备 采购纳入集 中招标采购 范 围。 对部分 专利 药、 高值 耗材 、 型设备探 索面 向国 内外生产厂家集 中采购 。 大 对进 口产 品实行 以 国际采价 为基础 的集 中采 购。 八 是创 新人 才培 养和 分 配激励 机制 。 “ 二五 ” 间要继 续探 索、 十 期 取得 更 大突 破 。要进 一步完善 医学教 育体制 。要加 大全科 医生培养力度 , 不断增加全科 医生 的 数量 , 每 一个社 区卫 生服 务 中心和 乡镇卫 生院至少 有 一名全科 医生。要建 立和实 使 施住 院 医师培 养制度 。要创 新基层人 才培养使 用机 制 , 立特 岗医生制度 , 建 扩大订 单定 向免费培 养规模 。适 应卫生 改革发展 要求 , 力培养 护理 、 大 公共 卫生 、 中医药、 卫 生管理 等各类 紧缺 人才和 高层次 医教研 人才。要创 新 医务人 员分 配激励机制 , 建 立符合 医疗卫 生行业特 点 的薪 酬制度 , 完善体 现 医务 劳动价值 的收入 分配机 制 , 提 高 医务人 员总体 收入水 平。扩大 岗位 绩效工 资实施范 围。推行 岗位 管理 , 实现 同工 同酬 同待遇 。 高 医院人 员经费支 出 占业务支 出的 比例。医院收支结余 着重用于 改 提 善 医务人 员待 遇。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发展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发展一、问题背景和现状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直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存在着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服务质量不高、医疗费用较高等问题。
尤其是在乡村地区,医疗服务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这对农民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资源配置不均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城市匮乏,医疗机构稀少、医疗人员配备不足、服务设施简陋等问题普遍存在。
这导致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比较严重。
三、服务质量不高由于医疗资源不足,医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医疗设备陈旧,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无法保障,对农民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风险。
四、医疗费用较高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本也在逐渐上升,农民看病负担重。
医疗费用高昂也成为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中的一个瓶颈。
五、政府政策与措施为了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培训医务人员等。
六、加大医疗资源投入政府逐步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加大对医疗机构的建设和设备更新,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七、建设医疗网络政府加快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医疗机构覆盖,提高服务范围和便利度,让更多农民能够享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八、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政府加大对农村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鼓励医务人员到农村开展医疗工作,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九、控制医疗费用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政策,控制农村医疗费用的上涨,降低农民看病的负担,让医疗服务更加可及。
十、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政府鼓励医疗机构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
十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发展成效通过政府的政策和措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升,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所缓解,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
十二、总结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新医改形势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新医改形势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nx区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一般的山区县,地处川南要冲,交通十分发达。
全区幅员面积1150.6平方千米,辖12个镇及2个街道办事处,176个村民委员会,1840个村民小组,22个城市社区,11个城市社区,3个居委会。
全区2011年末人口48.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92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区(县)和城乡结合部。
于2005年底被列为四川省第三批、泸州市第二个新农合试点区(县)后结合实际,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贯彻和完善实施意见,参合率达到了95%以上,本课题拟在这种高参保率下以经济状况为三个等级的乡镇为对象研究新医改形势下相关利益群体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及其相关改革、政策的认识、想法、评价,找出新医改形势下新农合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针对问题提出中肯的工作建议,希望对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医改;新农合;问题及对策【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001-031 背景“三农”问题,在九十年代末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强烈地呼吁,要求政府予以解决[1]。
而在农村出现的诸多问题中,除了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以及沉重的税费负担外,反映最强烈的就是教育问题和看病就医的问题。
鉴于此背景,政府提出了应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问题的政策,并对新农合提供资金支持。
农村合作医疗就在此背景下产生。
1991年,中央和国务院再次肯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
1997年,重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工作进一步开展。
2003年初,国务院转发了卫生部、财务部和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农合制度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全国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到3个县(市)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新农合实施之前,我国已有很多人从事了多年的合作医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这些研究中提到经济、政府重视程度、宣传力度和卫生服务提供方面的问题等因素,然而仍改变不了当前一些县区合作医疗发展面临着停滞不前的危机,既往的研究和实践,在研究内容上更重视技术层面的研究(包括筹资水平、补偿模式、费用分担方式、支付方式和管理制度的完善等),在研究对象上注重于寻找贫困地区的贫困户来分析缴不上费的问题,而忽略了在新医改形势下对合作医疗发展如何“增加补助,全面铺开,巩固完善”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存在问题与对策作者:徐向峰庞豪来源:《人民论坛》2015年第29期【摘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改进与完善,是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因素。
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要,提高农村居民满意度是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核心目标。
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文章重点考察农村居民对现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以及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能力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承担机构一般是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等基本卫生服务部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希望获得更高质量的基本医疗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成为评价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一个重要指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村居民当前的医疗需求。
本文就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这一指标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现状以及农村居民当前的医疗服务需求,从现状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偏远程度的不同,在四川省宜宾市范围内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乡镇,包括翠屏区下的思坡乡、宗场镇、沙坪镇,宜宾县下的观音镇、高场镇和珙县下的珙泉镇、巡场镇。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当地居民作为调查样本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154份,实际有效样本1092份,有效率94.6%。
问卷调查结果采用SPSS Statistic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农村居民选择医疗机构的倾向性分析通过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农村居民在感到身体不适时主要采取的措施中,有33%的被调查者选择在乡村医疗机构就诊,比例最高,接近1/3,说明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农民的健康保障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及改善对策中国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农村,医疗资源稀缺,医务人员短缺,医疗设施落后,医疗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享受到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影响了农村的社会发展。
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一、医疗资源匮乏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城市要稀缺很多,医院、药店等医疗机构的数量很有限,而且分布不均衡。
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医疗资源更是匮乏,甚至都没有合格的医疗机构。
这导致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医务人员短缺农村地区的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大部分医务人员更愿意在城市工作,因为城市的工资待遇更高,工作条件更好。
这导致农村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服务水平无法得到保障。
三、医疗设施滞后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相对城市来说更加滞后,有些还停留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的水平。
基础设施不完善,医疗器械、药品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这导致农村地区医疗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四、医疗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匮乏和医务人员短缺等原因,导致医疗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乡村诊所设施简陋,医疗技术水平低下,服务态度粗糙,无法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而有的地方医疗条件虽然较好,但由于医务人员缺乏经验或资质,也无法保证医疗质量。
五、政府投入不足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缺乏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
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相对城市来说明显不足,导致医疗机构的建设和改进缓慢,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待遇相对较低,医疗设施的更新换代也无法保障。
六、健康教育不足农村地区的居民对健康知识了解不足,预防保健观念淡薄,医患关系紧张,全民健康意识淡薄。
这导致了很多疾病由此而来,而农村医疗设施又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治疗服务。
七、信息化程度低农村地区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很多医疗机构还在使用传统的纸质病历,没有建立完善的电子病历系统。
这不仅影响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使得患者就医过程更加繁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族 地 区农 村 卫 生 服 务 效 率 仍 很 低 。随 着 医改 的 不 断 深 入 , 级 政 府 要 切 实 转 变 投 入 方 式 和 管 理 机 制 , 化 农 村 卫 各 强
生的 需 求 表 达 机 制 , 大 区域 卫 生规 划 实施 力度 , 全 农 村 三 级 医疗卫 生服 务 体 系及 加 大绩 效评 估 力 度 , 而 提 高 加 健 从 资金 使 用效 率 。 关 键 词 : 川 省 ; 村 卫 生机 构 ; E 模 型 ; 对 效 率 四 农 D A 相 中 图分 类 号 : 1 7 6 R 9.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9 1 7 2 1 ) 1 0 8 5 1 0 —9 0 ( 0 2 O —0 0 —0
第 l 期
李 晓燕 : 医改 背 景 下 四J 农 村 卫 生 服 务效 率 问 题研 究 新 I i
9
用 。DE 由美 国得 克 萨 斯 州 大 学 的著 名 运 筹 学 家 A A. h r s和 w. C o e C ame W. o p r等 于 1 7 9 8年 提 出 ; S ema h r n第 一 个 将 DE 方 法 应 用 于 卫 生 领 域 , A 进
Vo 2 NO 1 L1 .
J n 2 1 a. 02
新 医 改 背 景 下 农 村 卫 生 服 务 效 率 问题 研 究
— —
以四川 省 为 例 李 晓 燕
( . 山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 东 佛 山 5 8 0 ;. 江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 州 3 0 2 ) 1佛 广 20 0 2 浙 杭 10 9
引 言
( ) 究背 景与 意义 一 研 医疗卫 生服 务效 率是 各 国政 府追 求 的重要政 策 目标 , 也是 卫生 经济学 评价 的重要 内容 。近 年来 , 我
医疗 卫生 服务 的效 率 , 各地 区 以较 少 的投 入 实 现 使
最大 和合理 的产 出, 少不 必要 的浪费 , 减 同时保证 农 村 医疗卫 生服 务 的健康 和谐 发 展 , 现 最佳 的经 济 实 效益 和社会 效 益 , 为 当前 备受 关注 的学 术 问题 。 成 目前 , I 四川 省农村 卫 生服务 效率 总体 较低 , 乡镇
国农 村 医疗 卫生 服 务 效率 低 下 , 重 阻 碍 了农 机构 规 模 虽 然逐 步 扩 全
卫 生 院病 床使 用率 、 院均 诊 疗人 次 和 院均 住 院人 数
均 小 于全 国平 均 水平 。鉴 于此 , 文 在 前 人 研究 的 本 基 础 上 , 于 四川 省 2 0 基 I 0 7年统 计 数据 , 度 和 分 析 测 四川 省 各地农 村卫 生 机 构 的相 对 效 率 , 对 于 更 好 I 这
摘 要 :利 用 2 0 0 7年 统 计 数 据 , 于 DE 模 型 , 四 川 省 农 村 卫 生 服 务 效 率 的 基 本 情 况 作 出综 合 评 价 和 比 基 A 对 较, 结果 表 明 , 川 省 各 地 区农 村 卫 生 服 务 效 率 水 平 差 异 较 大 , 然 国 家和 四 川 省 进 行 了 大量 的 投 入 , 四 川 省 民 四 虽 但
革 , 级财 政预计 投入 85 0亿 元 , 中 中央政 府投 各 0 其 入 33 8 元 。 在此 背景 下 , 究 如何 在 政府 有 限 1 亿 研 的财力 资 源下 , 过 卫 生 资源 的优 化 配 置提 高 农 村 通
收 稿 日期 : 0 1 0 0 2 1 - 1 1
经 出台 , 吸引 了各方学 者专 家 的关注 , 中的一 大 就 其 亮 点就 是 医改方 案把增 加投 入与机 制建 设有 机地结 合 起来 , 手抓 加 大 投入 , 手 抓 推 进 改革 。 ] 据 一 一 _根 】
地进行 区域 卫生 资源 规 划 和 合理 配 置 , 而 提 高 农 从 村卫 生服务 效率 , 推进 卫生体 制改 革 , 疑具 有重 要 无
的理 论和现 实 意义 。
( ) 究 综 述 二 研
新 医改方 案 , 国将 逐 步 提高 政 府 卫 生投 入 占卫 生 我
总费用 的 比重 , 来 三 年 , 支 持 医 改 五 项 重 点 改 未 为
数 据 包 络 分 析 ( aa n eo me t a ay i, dt e v lp n n ls s D A) 目前评 价卫 生机 构 技 术效 率 较 为成 熟 和 先 E 是 进 的方法 之~ , 相对 于 比率法 等 常 用 方 法能 使 用 较 少指 标来评 价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 为 科 学 、 信 和 实 更 可
大, 但服 务总量 减 少 , 乡镇 卫 生 院诊 疗人 次 、 床 使 病 用 率和住 院 E 、 千人 口乡 镇 卫 生 院床 位 数 等各 项 l每 利 用率 指标都 呈下 降趋 势 。国务 院 2 0 0 9年 的《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深 化 医疗 卫 生 体 制 改革 的意 见 》 一
第 1 2卷 第 1期 2 1 年 1 月 02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n lo rh s o r a fNo twe tA& F Unv r i ( o ilS in eE i o ) iest S ca ce c dt n y i
基 金 项 目 : 育 部 人 文 社 科 项 目( 9 C 90 8 ; 国博 士 后 基 金 项 目(0 0 4 1 2 ) 佛 山科 学 技 术 学 院 课 题 教 0YJ 70 3 ) 中 2 10 8 4 3 ; 作 者 简 介 : 晓燕 (9 3 , , 山 科学 技 术 学 院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副教 授 , 江 大 学 公 共管 理 学 院 博 士 后 , 要研 究方 向 为农 业 经 济 管 理 。 李 17 一) 女 佛 浙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