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公寓》胡一菲角色的心理学浅析

合集下载

《爱情公寓》胡一菲角色的心理学浅析

《爱情公寓》胡一菲角色的心理学浅析

《爱情公寓》胡一菲角色的心理学浅析【摘要】一部影视作品的灵魂就在于其中鲜活的人物形象,而塑造好一个人物形象的关键就是要展示出该人物性格的闪光点。

编剧对角色的精心雕琢往往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其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往往是蕴含在大量的细节之下的。

本文将以《爱情公寓》中“胡一菲”这一角色为例,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该角色的人物性格进行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往往觉得深不可测。

而影视作品就不一样了,欣赏它们往往不需要费太多精力,你就能轻松领略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

当心理学遇到电视剧,你会不会觉得科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深奥,而电视剧中也不乏蕴藏着科学的元素呢?作为人类思想史上一位极其伟大的人物,“弗洛伊德”这个名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他是《梦的解析》的作者,同时他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观点不仅在精神病学,也在艺术创造、教育及政治活动等方面得到广泛地运用。

《爱情公寓》是一部国产都市情景喜剧,讲述了7个年轻人看似平凡却又趣味十足的生活故事,搞笑中又不失感动。

而贯穿故事始终的女主角——胡一菲,无疑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她彪悍霸道、泼辣热情,也是现如今很多独立女强人的真实写照。

可这并不是她性格的全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能够帮助我们揭示出人物性格的本质,有助于我们看到更立体的人物形象。

一、亲情面前是“姐姐”还是“母亲”所谓性格,是个体后天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习惯的行为方式。

性格特征一般受气质、知识结构的影响,并通过言语行为的态度展示出来,与情绪表现联系紧密。

而性格的形成往往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展博和宛瑜的恋爱过程中,胡一菲一直坚持在各方面给予展博帮助,两人一开始的约会也是一菲逼着展博策划的。

甚至当宛瑜和展博去环球旅行,一菲仍坚持每天跟他们聊到半夜,恨不得时时刻刻知道他们的情况。

爱情公寓3人物分析

爱情公寓3人物分析

曾小贤:表面性格:老好人,自我感觉良好(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一直期望着从广播主持人变成电视主持人,可惜到最后都没能实现愿望。经常被一菲欺负,爱和一菲斗嘴,算是爱情公寓的中欢喜冤家。对于朋友,其实爱情公寓中的所有人都是非常仗义的类型。但对于感情,也许是劳拉的阴影,小贤一直不敢开始新的感情。深度剖析:喜欢一菲,但又不敢说,唯一一次说了,结果还是喝醉之后,还打错了电话。在潜意识里,小贤已经是喜欢上一菲了,不过他自己却不敢面对这个事实,一直选择回避,甚至亲了一菲之后,小贤还选择远遁。回来的时候,一菲已经在和别人交往,小贤又吃醋。就像子乔所说的,小贤就是想的太多,害怕被一菲拒绝,怕连朋友都做不成,在爱情这条道路上不够勇敢,直到最后一集,一菲生病时,对小贤说:“那你喜欢我,为什么不说啊”,小贤也许那时候才知道一菲的心声,本来想亲一菲的,结果没亲成。
陈美嘉:表面性格:美嘉的个性古灵精怪,虽然有时候很花痴,但又不乏可爱的地方。对于可爱和帅的东西,美嘉属于毫无抵抗力。对于朋友,跟一菲一样,美嘉也属于讲义气的人(我们走江湖的最重要的是四个字:肝胆相照)。对于感情,美嘉也敢主动出击,不过运气不太好而已。深度剖析:美嘉也是在感情中受过伤害的人,她矛盾,不知道是该喜欢子乔还是关谷。关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且对于子乔,虽然美嘉每次都跟子乔打嘴仗,但心里其实还是有感情的。也许喜欢上子乔,本身就是一个女人最大的悲哀,因为你无法拴住他。
吕子乔:表面性格:花花公子。“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是用来概括他全部的性格的。子乔算是爱情公寓中最不靠谱的男人,没工作、没特长(如果泡妞算是特长的话,那他就有了),不过做人无拘无束,潇洒自在。对于朋友,子乔是非常珍惜的,他在爱情公寓中住的很快乐,更不想失去这些朋友。对于感情,子乔非常花,换女朋友比换频道都快,甚至经常脚踩好几只船,翻船现象偶有发生。深度剖析:子乔花花公子的外表下到底隐藏着什么呢?这着实令人费解。子乔其实是希望有一份美满的爱情,但他没工作、没特长,也许表面上没什么,但心里其实是有疙瘩的,他选择了自我放逐,游戏人间。对于美嘉,子乔真的喜欢过美嘉吗?我想是有的,只是子乔觉得跟美嘉在一起,会伤害了她,他宁愿美嘉恨他,怨他。记不得美嘉的生日,送钻送冲击钻,那是因为他了解美嘉的性格,容易被感动,子乔更不希望美嘉误会,再对他抱有什么希望,他只希望美嘉能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关于子乔的说法纯属个人猜想,无有力的证据,勿喷外向奔放,神经大条都可以来形容一菲。一菲是空手道高手,在爱情公寓中就更是大姐头一级的角色。遇到看的上眼的男人都会主动出击,不过有把别人吓走的经历(可怜的张伟)。对朋友非常仗义,是一个很热心的女孩子。深度剖析:一菲坚强的外表下面其实是脆弱的,一菲虽然平时看上去大大咧咧,但其实不乏心细,懂得关心朋友。(比如第13集,小贤吵着要蛋炒饭,一菲最后还是做了蛋炒饭给小贤吃。)外表坚强的一菲其实是需要一个可以依偎的肩膀的(要么比我聪明,要么比我强壮,否则凭什么征服我),对于小贤的感情,一菲是希望小贤自己表达出来,也许一菲更喜欢勇敢的男人。

从会话含义理论视角试析《爱情公寓》中人物塑造

从会话含义理论视角试析《爱情公寓》中人物塑造

从会话含义理论视角试析《爱情公寓》中人物塑造《爱情公寓》是一部以轻松幽默的氛围、时尚潮流的形象、温馨浪漫的基调为特色的情景喜剧。

爱情公寓是一幢并不奢华的公寓,住着七个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梦想的青年男女。

本文将选取该剧第二季中一些人物对话,运用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对其加以分析,通过观察人物对话时遵守还是违背有关会话合作原则,揭示其内在含义,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角色所塑造的人物性格。

1.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言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求得交际成功的愿望;为此,人们须要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原则和准则,这就是所谓“合作原则”。

如果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一方的话语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那么,他可能是故意这样做的,听话人一方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目的,也就是要明白他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

格莱斯把这种在言语交际中推导出来的隐含意义称为“会话含义”。

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有四大准则:(1)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2)质的准则: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系准则:要有关联;(4)方式准则: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练;井井有条。

在实际言语交际中,经常能发现人们不遵守以上某些准则的情况。

对会话合作原则的违反往往能产生会话含义,即需要听话人摒弃、超越字面意义,而去领会、挖掘说话人深刻的内在含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弦外之音”。

该剧刻画了几个青年人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既展现了各个人物的形象,也从不同角度烘托了他们的性格特点。

本文选取几个人物对话以解析其中的会话含义,从而揭示人物对白中的会话含义对塑造角色形象所起到重要作用。

2.情景喜剧中的人物会话分析子乔、美嘉、一菲、展博、婉瑜以及关谷都是《爱情公寓》中的主要角色,他们之间的对话幽默风趣,传达出了不同的会话含义,让人忍俊不禁。

爱情公寓人物性格分析

爱情公寓人物性格分析

爱情公寓3人物性格分析林宛瑜:表面性格:乐天开朗,想象力丰富,富家女出身的宛瑜,在很多事情上都闹笑话(肯德基、变形金刚等等)。

宛瑜也算是爱情公寓的开心果之一。

对于朋友,宛瑜跟其他两女一样,真诚相待,不过有时候,好心还容易变坏事。

对于感情,宛瑜有点不敢面对。

深度剖析:宛瑜对人对事都很好,见解丰富。

在感情上,宛瑜是一个希望不被束缚的人,对于展博的表白,就像她自己所说,她不知道该怎么样对一份感情负责任,她更怕她的不负责任,会伤害喜欢她、爱她的人。

直到美嘉的开导,宛瑜才勇敢的正视自己的感情,回想展博对她的关心、帮助,最后接受了展博。

演员介绍:赵霁,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04级表演系本科班。

2009年在热播电视剧《爱情公寓》中饰演超级乐天爱幻想的富家大小姐林宛瑜,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陈美嘉:表面性格:美嘉的个性古灵精怪,虽然有时候很花痴,但又不乏可爱的地方。

对于可爱和帅的东西,美嘉属于毫无抵抗力。

对于朋友,跟一菲一样,美嘉也属于讲义气的人(我们走江湖的最重要的是四个字:肝胆相照)。

对于感情,美嘉也敢主动出击,不过运气不太好而已。

深度剖析:美嘉也是在感情中受过伤害的人,她矛盾,不知道是该喜欢子乔还是关谷。

关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且对于子乔,虽然美嘉每次都跟子乔打嘴仗,但心里其实还是有感情的。

也许喜欢上子乔,本身就是一个女人最大的悲哀,因为你无法拴住他。

演员介绍:李金铭,中国女演员、主持人,山东章丘人,中学毕业于济南市章丘第四中学,上海戏剧学院04级表演系毕业生。

因个人形象清纯可爱,在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爱情公寓》中出色的表演而备受关注。

因与其经纪公司毁约,在安徽卫视《周日我最大》栏目中担任长期主持。

胡一菲:表面性格:大大咧咧,外向奔放,神经大条都可以来形容一菲。

一菲是空手道高手,在爱情公寓中就更是大姐头一级的角色。

遇到看的上眼的男人都会主动出击,不过有把别人吓走的经历(可怜的张伟)。

爱情公寓4读后感

爱情公寓4读后感

爱情公寓4读后感《爱情公寓4》读后感爱情公寓系列一直是带给我许多欢乐和感动的作品,看完《爱情公寓4》,心里也是思绪万千。

读到这里我感觉爱情公寓就像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小世界。

里面的角色每一个都个性鲜明独特,像胡一菲那种女汉子的形象特别鲜活。

她在面对爱情的时候的那种倔强和纠结,让我感觉特别真实,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她这样的女生,外表坚强内心却柔软得很。

特别触动我的是她和曾小贤之间那种若即若离充满波折的感情关系。

有的时候明明心里特别在乎,可是嘴上却不愿意承认,这像极了很多青春期男女的爱情模式。

这让我想起我班上曾经有一对同学,他们互相喜欢却总是要打打闹闹装作不在乎的样子,直到最后差点就错过彼此了。

曾小贤这个角色也很有意思,他的贱笑真的是让人忍俊不禁,但他内心其实也是很细腻的。

他在电台工作,背负着一些压力,而回到爱情公寓后又有着这样那样的趣事,两种状态对比强烈。

他不敢轻易地向一菲袒露心声,这一点我觉得作者想表达那种对爱情的不确定的害怕吧。

因为爱情有时候是很脆弱的,进可攻退可守,但是一步错可能就满盘皆输。

关谷神奇是个日本人,他和悠悠之间那种比较单纯又充满诙谐的爱情也很引人入胜。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们拍照片、拍电影的那些情节,看似荒诞却充满了创意。

他们之间有时候也会有矛盾冲突,但是总是通过一些奇特的方式就化解了。

这让我明白其实情侣之间有矛盾不可怕,重要的是双方对待矛盾的态度。

吕子乔呢,他给我的感觉是一直处于一种浪荡不羁的状态。

他总是有着各种艳遇和风流的事。

可是在这背后,我看到他偶尔流露出的孤独感。

他可能表面上很潇洒,但实际上心里还是渴望有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稳定感情的。

也许这也是很多看似玩世不恭的人的真实写照吧。

《爱情公寓4》中公寓里的小伙伴们也面临着各自的生活危机或者成长的烦恼,像张伟总被坑,美嘉的呆萌总是引出很多笑料,这些看似喜剧性的情节其实也是在反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后来我明白了这就是这部剧的魅力所在,它把生活中的欢乐、悲伤、矛盾和爱情全都杂糅在一起,通过一群住在公寓里的年轻人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感同身受。

爱情公寓里的人物

爱情公寓里的人物

爱情公寓里的人物爱情公寓是一部风靡一时的电视剧,以校园情爱为主要题材,通过几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在一个公寓里的生活展开,成为了当时年轻人中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围绕爱情公寓里的人物展开讨论,探究他们各自的特点和故事。

首先介绍的是曾小贤。

曾小贤是爱情公寓中最为调皮捣蛋的角色之一。

他是整个公寓里的开心果,总是带给大家欢笑和惊喜。

曾小贤是一个机灵聪明、憨厚可爱的人,他常常找些小聪明和伎俩应对一些问题,给剧情增加了不少笑点。

他对爱情也非常执着,追求柯南妹妹的过程中,展现出无穷的坚持和努力。

曾小贤在爱情公寓中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剧情,也为观众展现了一份真挚奋斗的爱情。

接下来是胡一菲。

胡一菲是爱情公寓中的美丽女生,她是一个性格率直、大大咧咧的女孩子。

胡一菲对感情非常追求真实,她坚信爱情应该是纯粹的,不容许有任何的欺骗和虚伪。

她在与曾小贤的爱情中,表现出了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对爱情的执着。

胡一菲的个性与曾小贤截然相反,但却因此产生了很多戏剧性和有趣的情节。

接下来是秦始皇。

秦始皇是爱情公寓中的“神秘人物”,他常常穿梭于各个房间,给住户们带来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情节。

秦始皇经常以一种幽默搞怪的方式出现,为整个剧情增添了不少欢乐成分。

秦始皇的存在让人觉得整个爱情公寓都变得神秘和奇妙,他的神秘身份和刁钻的性格,使得观众都对他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最后要介绍的是唐悠悠。

唐悠悠是爱情公寓中的美女,她是性格独立、聪明冷静的女孩子。

唐悠悠是一个有自己追求的女生,她独立自主、勇于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爱情公寓中,唐悠悠的聪明才智和独立个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与曾小贤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发展,展现了现实中许多复杂感情的真实和矛盾,引发观众的共鸣。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爱情公寓里的人物各具特色,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他们的存在为剧情注入了不同的色彩和情感,使得整个剧集更加生动有趣。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生活经历,通过他们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触发了很多观众的回忆和情感共鸣。

爱情公寓读后感

爱情公寓读后感

爱情公寓读后感《爱情公寓》是一部经典的中国都市情感喜剧剧集,以讲述一群青年在爱情、友情以及事业上的点滴故事为主线。

通过观察这些青年的生活细节和情感经历,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首先,在剧中的各个角色中,我最为关注的是曾小贤和胡一菲的爱情故事。

他们从最初的互怼、对立,发展到后来的互相理解、关心,再到最终的幸福在一起,这个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小贤和胡一菲的形象鲜明有趣,他们的故事充满了喜剧的元素,却也展示了在爱情中需要经历的坎坷和成长。

他们之间的互动和情感起伏让我在笑声之中感受到了真实的情感。

其次,剧中的其他情感线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林宛瑜和秦羽墨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最终忠于自己的感情,选择了相守。

这让我明白了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要坚持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干扰。

同时,宿舍里的朋友关系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们经历了共同生活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但最终能够团结在一起,互相扶持,这种友情和亲情的感动让我深受触动。

此外,《爱情公寓》同时也反映了都市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

他们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也要面对爱情和友情的考验,他们不断探索和努力,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精神富足。

剧中反映的生活细节和情感细腻刻画的让我感受到了都市白领的生活压力和追求梦想的艰辛。

通过观看《爱情公寓》,我感受到了剧集中所表达的情感主题和生活状态。

这部剧以幽默风趣的喜剧形式,展现了爱情、友情和事业在年轻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它提醒了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勇敢面对挑战,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时,也要珍惜身边的亲情和友情,与他人真诚相待。

总之,《爱情公寓》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剧情,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和感动。

它深度描绘了现实社会中的情感和生活,引起了观众共鸣。

通过这部剧,我深刻体会到了爱情、友情和事业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更加理解了年轻人所处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

这是一部让人产生共鸣和思考的优秀作品。

通过观看《爱情公寓》,我不仅获得了欢乐,还从中领悟到了一些人生哲理。

爱情公寓胡一菲爱情经典语录感人

爱情公寓胡一菲爱情经典语录感人

爱情公寓胡一菲爱情经典语录感人《爱情公寓》中的胡一菲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角色,她有着深刻而感人的台词,这些台词不仅鼓舞了观众,也赢得了她在剧中的男友罗晋的心。

以下是七个胡一菲的经典台词,这些话语让人感受到了她的真挚与坚定,甚至激励着我们在爱情中昂扬向前。

1. “我不想变成你爱人的玩具”,这句话出自第一季中,在爱情中要保持自我,有自己的底线,不要为了别人忍受自己受不了的事情,这是胡一菲想要人们明白的。

2. “真正的爱情,要相互扶持”,胡一菲在第二季的第一集中告诉观众,爱情是相互的,不能只有一个人在努力,只有两个人相互扶持,才有一份相爱的幸福。

3.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爱你跟你有什么关系”,这句话出自第三季,这是充满哲理的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在爱情中,坚持自我,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要相信自己的感觉。

4. “无论生命中经历了多少苦难,我们都要相信爱的力量”,胡一菲在第四季中告诉大家,爱情是伟大的力量,它能够克服一切苦难,给人带来无尽的力量和鼓舞。

5. “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很幸福”,这句话出自第五季,虽然简单但是充满真挚,告诉了我们爱情中的幸福是最特别的,是精神层面的一种互动。

6. “爱情没有绝对,只有可能”,胡一菲在第六季中告诉我们,爱情是一种的选择和努力,没有绝对的成功,只要我们付出努力,才能得到幸福。

7. “我不介意我们一起走的路会有多漫长,只要有你在身边”,这句话出自《东风破》的演唱会,胡一菲告诉我们,在爱情中,长久才有意义,与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无限珍贵的。

以上七个经典台词,都是胡一菲在极度真挚或者情感流露下所说的,在爱情中有坚持,有付出,有扶持,有幸福,有坚定,有选择,也有长久的希冀。

这些台词也既是对爱情公寓这部电视剧的寄托,更是对我们人生中的坚定自信、勇气与毅力的期盼和启发。

胡一菲的经典语录不仅具有情感价值,更有哲理之美。

她的话语让人们深刻思考,勇敢面对生活和爱情带来的挑战和考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情公寓》胡一菲角色的心理学浅析
【摘要】一部影视作品的灵魂就在于其中鲜活的人物形象,而塑造好一个人物形象的关键就是要展示出该人物性格的闪光点。

编剧对角色的精心雕琢往往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其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往往是蕴含在大量的细节之下的。

本文将以《爱情公寓》中“胡一菲”这一角色为例,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该角色的人物性格进行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往往觉得深不可测。

而影视作品就不一样了,欣赏它们往往不需要费太多精力,你就能轻松领略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

当心理学遇到电视剧,你会不会觉得科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深奥,而电视剧中也不乏蕴藏着科学的元素呢?
作为人类思想史上一位极其伟大的人物,“弗洛伊德”这个名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他是《梦的解析》的作者,同时他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观点不仅在精神病学,也在艺术创造、教育及政治活动等方面得到广泛地运用。

《爱情公寓》是一部国产都市情景喜剧,讲述了7个年轻人看似平凡却又趣味十足的生活故事,搞笑中又不失感动。

而贯穿故事始终的女主角——胡一菲,无疑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她彪悍霸道、泼辣热情,也是现如今很多独立女强人的真实写照。

可这并不是她性格的全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能够帮助我们揭示出人物性格的本质,有助于我们看到更立体的人物形象。

一、亲情面前是“姐姐”还是“母亲”
所谓性格,是个体后天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及习惯的行为方式。

性格特征一般受气质、知识结构的影响,并通过言语行为的态度展示出来,与情绪表现联系紧密。

而性格的形成往往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展博和宛瑜的恋爱过程中,胡一菲一直坚持在各方面给予展博帮助,两人一开始的约会也是一菲逼着展博策划的。

甚至当宛瑜和展博去环球旅行,一菲仍坚持每天跟他们聊到半夜,恨不得时时刻刻知道他们的情况。

这真的只是胡一菲骨子里强势性格的一种体现?还是潜藏在她内心的另一种性格特质呢?
犹记得《爱情公寓》开头的时候,展博用八个字概括了他姐姐的性格“静若处子,动若疯兔”,接下来的一幕就是胡一菲霸气的指挥着婚礼现场布置的场景,想必这也是所有人对胡一菲的第一印象——“疯兔”。

可一菲自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之后又跟着母亲生活在了重组家庭,有一个怯懦的弟弟的她一定肩负了太多的责任和重担,所以才会变的这么独立、能干,脾气也才会如此的火爆。

她对弟弟展博的照顾,与其说是“姐姐”,更像是“母亲”。

这是一菲性格的另一面,对展博而言,她是像母亲一样的姐姐。

二、爱情世界里的胡一菲
在《爱情公寓》中,胡一菲和曾小贤这对欢喜冤家的爱情线一直备受观众瞩目。

胡一菲,爱情公寓里的大姐头,更是拥有博士学位的才女,她与胆小懦弱的曾小贤看似水火不容势不两立。

但在内心深处其实胡一菲是默默爱着他的,却始终不敢承认。

在第二季的最后一集有一个情节,曾小贤参加《谁能成为百万富翁》的节目,顺利答到最后一题(甲壳虫乐队单曲HELP发行时间),只要答对这一题,他就能够顺利拿到五百万了。

危急时刻他还是手忙脚乱地给一菲打电话求救,一菲疯狂的找CD想告诉曾小贤正确答案,可就在她找到CD的那一瞬间,她清楚的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在和她对话。

那是内心的自己,她,其实是喜欢那个经常与她吵架拌嘴,自恋又有点小小自卑的电台主持人曾小贤的。

于是她犹豫了,不知道该不该告诉曾小贤正确答案,只因为她怕他赢得了五百万后会打破现在的生活状态,从而让他们彼此的距离隔得更远。

为什么胡一菲在此时此刻会看见另一个自己?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的话,这其实是本我和自我之间的碰面。

1923年,弗洛伊德发表了重要著作《自我和本我》。

这本书中对人格的结构有所介绍,他将人格分为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

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

当胡一菲的“自我”秉着帮助朋友赢得奖金的想法冲去找CD时,她的“本我”却在关键时刻出现并阻碍了她。

胡一菲喜欢曾小贤,爱曾小贤,但“自我”——那个最要强的女战士,又怎会接受自己喜欢一个收听率惨淡的午夜电台主持人?可爱情往往是个例外。

所以她的“本我”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曾小贤时,却被“自我”强大的意识给压下,直到“本我”因刺激而冲破枷锁,自己才恍然大悟。

用“静若处子,动若疯兔”这句话来形容胡一菲真的很恰当,她的霸气她的泼辣她的大大咧咧她的热情如火,让我们视她如“疯兔”。

可她的性格其实远远不止如此,在爱情面前她胆小的不知所措,在亲情面前又是那样的温柔有爱,这才是完整的胡一菲。

三、总结:躲藏起来的性格结构
从上述对胡一菲的性格剖析中,我们似乎可以隐约的看到自己性格上的影子。

电视剧虽然是人为虚构的,但其中的素材往往是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因看到他们笑而开心,听到他们哭而伤感。

电视剧并不能反映我们生活的全部,但看过之后不能只是一笑了之,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学的帮助,来完善对他人的了解,更全面的认清自己,这才是心理学的意义与价值。

生活中的细节请你留心,巧妙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思考,你可能会发现平时你忽略掉了很多。

如果你今晚做梦,醒来还能记得的话,就去看看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仔细回顾一下你的梦境,你将会看到潜意识中的自己。

参考文献:
[1] 徐声汉.从《红楼梦》想到弗洛伊德的“ 精神分析学”——谈人物的深层心理描写[J].大众心理学,2013.
[2] 傅书华.向人物性格中的深层结构突进——试述性格结构中的无意识心理[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