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工课程设计95614855
电子电工系统课程设计

电子电工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电工系统的基本原理,理解电路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常见电子元件的特性、符号及应用,并能正确选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电工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
2.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电子电工系统电路,并进行调试。
3. 掌握电路故障排查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习电子电工技术的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工程素养。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电工系统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工基础知识,对电子电工技术有一定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需通过课程设计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课程目标进行,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与电路基础:回顾常用电子元件的特性、符号及应用,包括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学习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如等效电路、交流电路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元件、第二章 基本电路分析。
2. 电子测量仪器与使用:介绍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进行电路参数测量。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子测量仪器。
3. 电路设计与仿真:学习运用Multisim、Protel等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掌握电路图绘制、电路分析与调试。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路设计与仿真。
4. 电子电工系统实例分析:分析典型电子电工系统案例,如电源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学习电路设计方法和技巧。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深入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其相关理论与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今后深入学习电工电子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内容2.1 范围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电路理论基础•电路分析与设计•电子元器件基础•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基础电子技术实验2.2 课时分配本课程设计的总课时为32学时,具体课时分配如下:章节课时电路理论基础8电路分析与设计8电子元器件基础8电子器件工作原理与应用 4基础电子技术实验 4本课程设计将采用讲授理论知识、演示实验操作以及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并提高其实践能力。
3.1 讲授理论知识讲授理论知识是本课程设计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授课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原理和概念,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2 演示实验操作演示实验操作是本课程设计的另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观看指导老师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3.3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是本课程设计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以课程内容为基础,让学生自主设计和完成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课程设计考核方式本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为课堂表现及课程设计报告两部分。
4.1 课堂表现课堂表现是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评分,包括学生的听课态度和参与度。
4.2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是考核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需撰写相关的实验报告并提交给教师,教师将对学生的报告进行评分。
•《电路分析基础》(第二版)•《电路设计与仿真》(第三版)•《电子元器件与电路》(第四版)•《电子器件的应用与技术》(第一版)6.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今后深入学习电工电子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工电课程设计

电工电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功能和特点、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等。
2.掌握电路元件的功能和特点,如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容、电感等。
3.学习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5.学会使用电工测量仪器和工具,如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等。
2.电路元件的功能和特点: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容、电感等。
3.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4.电工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功能和特点、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电路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电工实验,掌握电工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合适的电工电子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工电子参考书,方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电路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如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以下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电工电子理论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理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电工电子理论,使学生掌握电路基本概念、电子元件特性及基本电路分析方法。
知识目标具体包括:1.理解电路的基本元件和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2.熟悉常见电子元件的功能和特点,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3.掌握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叠加原理和戴维南-诺顿定理。
技能目标则侧重于: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基本电路的搭建、测试和分析。
2.学会使用电子仪器仪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
3.培养运用电工电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着重于:1.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继续学习的动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实验和项目培养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将围绕电路基本概念、电子元件特性及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展开。
具体包括:1.电路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
2.基本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3.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的基本特性和应用。
4.电路分析方法: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叠加原理、戴维南-诺顿定理的分析与应用。
5.实验操作:基本电路的搭建、测试和分析,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
教学大纲将按照教材的结构进行,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确保学生对概念和原理有清晰的认识。
2.讨论法:鼓励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4.实验法:通过动手实验,加深学生对电路原理和电子元件特性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将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工电子理论教材作为核心资源。
电子电工系统课程设计

电子电工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子电工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
2. 学会使用常见电子元器件,了解其功能、特性及应用。
3. 掌握基本的电路图绘制方法,能读懂并分析简单的电子电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电子电工系统搭建与调试。
2. 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电子电工系统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电工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自信心。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并遵循电子电工产品的安全使用规范。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电子电工系统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工知识,为未来进一步学习或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电工系统基本概念:介绍电子电工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电子电工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常见电子元器件:学习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常见电子元器件的原理、特性及符号表示,为学生后续电路分析打下基础。
3. 电路分析方法:讲解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如等效电路、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
4. 电路图绘制:教授电路图的绘制方法,使学生能够读懂并绘制简单的电子电路。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子电工系统的搭建与调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6. 项目实践:以小组形式开展项目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电路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符号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3.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电路的设计与搭建,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进行电路分析、设计和搭建的能力;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及工具;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电工电子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与影响。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包括电压、电流、电阻、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关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电子元器件:讲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符号及应用,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关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电路分析方法:教授电路分析方法,如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等效电路法等,关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简单电路设计与搭建: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与搭建,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滤波电路等,关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电路仿真与实验: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分析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关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案例,如家电、照明、通信等,关联教材第六章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电子元器件第三周:电路分析方法第四周:简单电路设计与搭建第五周:电路仿真与实验第六周:应用案例分析及总结教学内容科学系统,与教材紧密关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电工与电子课程设计

电工与电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电路组成,如欧姆定律、电路图识别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电工与电子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我国电工与电子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常用电工与电子仪器、仪表,进行基本电路的搭建、测试和分析。
2. 能够阅读和分析简单的电路图,进行电路设计和改进。
3. 掌握基本的电路故障排除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遵循电工与电子实验操作规程。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电工与电子知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要求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工基础: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欧姆定律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
-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电子技术基础:介绍半导体器件、放大器、数字电路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晶体管等。
- 放大器:基本原理、分类及应用。
- 数字电路:逻辑门、触发器等。
3. 实践操作: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安排以下实践项目,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电路搭建:搭建简单的电路,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 故障排除:分析电路故障,学会排除方法。
- 电路设计:设计简单的电路,提高创新能力。
4. 电路分析与设计:分析实际电路图,进行电路设计,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 电路分析:分析实际电路的工作原理。
- 电路设计:根据需求,设计符合要求的电路。
电工电子学课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学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定律和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电路搭建和故障排查,具备电工电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定律:介绍电路的电源、负载、保护元件等基本组成部分,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
2.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3.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讲解节点分析、支路分析等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以及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4.电工电子实验操作:介绍电工电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电路的搭建和调试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通过电工电子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加深学生对电路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电工电子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电路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评估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i
15V
18V
16V
Uo(R为定值)
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学时
任务布置
资料查阅及准备 工作
完成具体设计和 验证
书写设计报告
2012.1.27 2010.1.27 2012.1.28~30 2012.1.31
地点 N—415教室
图书馆
实验楼422
自行安排
备注 讲课
教师进行设计指导 和答疑
班级 指导老师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203:22:4803:22Oc t-2022- Oct-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3:22:4803:22:4803:22Thursday, October 22,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220.10.2203:22:4803:22:48October 22, 2020
L
+
~
u
C
RL
当通过电感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线圈中要产生自感电 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因而使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的脉动大 为减小。频率越高,电感越大,滤波效果越好,而后又经过 电容滤波,使输出电压更为平直。
四、 直流稳压电源
1、稳压管稳压电路
IR
R
IZ
Io
~
++
C
UI
+ DZ RL Uo
引起电压不稳定的原因是交流电源电压的波动和负载电流 的变化,下面分析在这两种情况下的稳压作用。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22日星期 四3时22分48秒 03:22:4822 Octo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3时22分48秒 上午3时22分03:22:4820.10.22
•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2220.10.2203:2203:22:4803:22:48Oc t-20
运算放大器的符号
反相 输入端
信号传 输方向
1). u+ u–
相当于两输入端之间短路 ,但又未真正短路,故称 “ 虚短路” 。
u– i_
Auo
–
uo
i+
+
u+
+
同相 输入端
输出端
2). i+ i_ 0
相当于两输入端之间 断路,但又未真正断路, 故称 “虚断路”。
(5) 输出电压可调的电路
UO UO1 U XX
+
uo
RL
D2
在 u 的正半周, D1 和 D3 导通,D2 和 D4 截止(相当于开 路)电流的通路如图中红色箭头所示。
+
–
D4
+
~
u
D3
D1
io
+
RL uo
D2
在 u 的负半周,D2 和 D4 导通, D1和 D3 截止(相当于 开路),电流的通路如图中绿色箭头所示。
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相同,在负载上 得到的是全波整流电压 uo。
W78 Ci
+ R3
U R4
+
+
+
CO UO
R1 R2
面包板简介
面包板(也称万用线路板或集成电路实验板)由于板 子上有很多小插孔,很像面包中的小孔,因此得名。
图1 某面包板的外观图
图2 某面包板的局部图
图3 某面包板的接线
电子电工类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任务 1. 在学习掌握电工仪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稳压电源的设
材控093
肖辉 (郭辉61729)
材控095 缪楠61705
机电093 唐玲61645
机制094 郭辉61729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220.10.22Thursday, October 22,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3:22:4803:22:4803:2210/22/2020 3:22:48 AM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220.10.2203:22:4803:22:48October 22,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2日上午3时22分 20.10.2220.10.22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22日星期 四上午3时22分 48秒03:22:4820.10.22
选择稳压管时一般取 UZ = Uo , UI =(2 ~ 3)Uo
2、 集成稳压电源
本节主要介绍 W7800 系列(输出正电压)和 W7900 系列 (输出负电压),它们的电路符号如下图所示:
+ W7800 +
1
2
_
_
W7900
3
2
3
1
这种稳压器只有输入端、输出端和公共端三个引出端,
故也称为三端集成稳压器。W7800 系列 1 为输入端,2 为输出
四、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 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 2. 各单元电路设计计算过程; 3. 整体电路设计过程(至少设计2个电路),打印整体电路图; 4. 元器件明细表; 5. 总结验收和体会(实验设计只做1个设计电路)。 五、课程设计阶段安排
1. 布置课程设计任务、指导设计阶段 讲授有关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原理及设计方法以及元器件的有关知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上午3时 22分20.10.2203:22Oc tober 22, 2020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0月22日星期 四3时22分48秒 03:22:4822 October 2020
识,使学生明确设计任务、要求、技术指标等有关设计的内容,掌握直 流稳压电源的有关知识,学会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设计计算和电路综合 的方法,能单独进行电路的设计,绘制出单元电路及整体电路图,列出 元器件明细表,送老师审核。
2. 电路调试阶段 这一阶段在在实验中心完成,首先由指导教师介绍各仪器设备基本
知识及操作方法,提出调试要求,使学生学会电路调试,进行电路连接、 调整元器件、排除电路故障等技术。然后学生独立进行调试,使电路达 到设计要求,经指导老师检查考核合格后,方可完成设计任务。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2日上午3时22分 20.10.2220.10.22
•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0月22日星期 四上午3时22分 48秒03:22:4820.10.22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0月 上午3时 22分20.10.2203:22Oc tober 22,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3:22:4803:22:4803:2210/22/2020 3:22:48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203:22:4803:22Oc t-2022- Oct-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3:22:4803:22:4803:22Thursday, October 22, 2020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一、变压电路 二、整流电路 三、滤波器 四、直流稳压电源
下图是半导体直流电源的原理方框图,它表示把交流电 变换为直流电的过程。
变压
整流
滤波
稳压
交流 电源
负载
u
u
u
u
u
O
tO
tO
tO
tO
t
变压
交流 电源
整流
滤波
稳压 负载
图中各环节的功能如下:
1. 整流变压器 将交流电源电压变换为符合整流需要的电压。 2. 整流电路 将交流电压变换为单向脉动电压。 3. 滤波器: 减小整流电压的脉动程度。 4. 稳压环节:在交流电源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动时,使直 流输出电压稳定。为符合整流需要的电压。
一、 整流电变压器路
变压器
u
交流
电源 O
t
u
O
t
将交流电源电压变换为符合整流需要的 电压。
二、 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中最常用的是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它由四个二极管 D1 D4 接成电桥的形式构成。
D4
+
~
u
D3
D1
io
+
D2
RL
uo
+
~
u
io + RL uo
工作原理:
+ D4
+
~
u
–
D3
D1
io
(1)当交流电源电压增加而使整流输出电压 UI 随着增加 时,负载电压 Uo 也要增加。Uo 即为稳压管两端的反向电压。 当负载电压 Uo 稍有增加时,稳压管的电流 IZ 就显著增加, 因此限流电阻 R 上的压降增加,以抵偿 UI 的增加,从而使 Uo 保持近似不变。
(2)当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而负载电流增大时,电阻 R 上 的压降增大,负载电压 Uo 因而下降。只要 Uo下降一点,稳压 管电流 IZ 就显著减小,使通过电阻 R 的电流和电阻上的压降 保持近似不变,因此负载电压 Uo 也就近似稳定不变。
计和计算方法,并分别用分立元件和集成元件设计单路6~12V直 流可调稳压电源。
2. 在设计电路的基础上,进行电路调试,并观察可调直流稳压 电源的各点波形。 二、直流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