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研——以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研——以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面临着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而滨水景观设计作为一种以水为设计元素的景观设计方式,在城市化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滨水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为城市增添美丽的风景线,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
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作为一个标志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实践案例,已经成为了岳阳市的一个重要文化名片。
然而,关于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的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较为匮乏,更多的是围绕着规划和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因此,通过深入研究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的滨水景观设计,可以为今后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二、选题意义1.促进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滨水景观设计是一种新兴的景观设计方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因此,通过深入研究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的滨水景观设计,可以为今后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2.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作为一个标志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实践案例,已经成为了岳阳市的一个重要文化名片。
通过对其设计要素和理念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今后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启示。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概况(2)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的滨水景观设计要素(3)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的滨水景观设计理念(4)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的滨水景观设计实践效果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的历史背景、规划和建设过程以及滨水景观设计的相关内容。
(2)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和拍摄,对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包括景观、建筑、设施等方面。
(3)比较分析法:通过与其他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案例的比较,分析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滨水景观设计的特点和优势。
四、论文结构第一章:绪论1.选题背景和意义2.研究内容和方法3.论文结构第二章: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概况1.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的历史背景2.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的规划和建设过程3.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的现状第三章: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的滨水景观设计要素1.景观元素2.景观布局3.景观材料4.景观色彩第四章: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的滨水景观设计理念1.环保理念2.文化理念3.休闲理念第五章:岳阳北大湖水景公园的滨水景观设计实践效果1.景观效果2.文化效果3.经济效益第六章:结论与展望1.研究成果总结2.研究不足和展望参考文献。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研究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的生态、美观和休闲功能。
而滨水景观作为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质、改善市民休闲需求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关于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研究成果,从生态环境、景观设计、休闲功能等多个角度分析滨水景观在城市公园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一、滨水景观在城市公园中的地位和作用1.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公园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其生态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市民的身心健康。
而滨水景观作为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可以提升城市公园的生态环境。
河流、湖泊等水域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带来清凉舒适的气候环境;水体周边的滨水植被能够增加氧气、吸收有害气体,改善空气质量;水体对于城市的防洪排涝也具有重要作用,减少城市的自然灾害风险。
在城市公园规划中,滨水景观的设计和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还能够改善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
2. 提高城市品质滨水景观的优美和水体的清澈,不仅可以增加城市景观的立体感,更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
优美的滨水景观和清澈的水体是城市的一大亮点,可以增加城市的宜居感和美感。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滨水景观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公园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游玩、休闲,从而提高城市品质。
3. 改善市民休闲需求城市公园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其滨水景观也能够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优美的滨水景观和清澈的水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可以进行散步、晨练、垂钓、游泳等各种休闲活动,为市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
滨水景观在城市公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质、改善市民休闲需求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生态优先在城市公园的滨水景观设计中,生态优先原则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提升水体生态,增加物种多样性,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研究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研究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享受自然风光的重要场所之一。
而在城市公园中的滨水景观更是一种独特的自然风景,能够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多的休闲和娱乐体验。
对于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城市公园的功能和形式,还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城市公园滨水景观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为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意义滨水景观是指城市公园中的水体景观,这些水体可以是湖泊、河流、溪流等,也可以是人工景观的水池、喷泉等。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存在,不仅可以美化城市公园的环境,也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滨水景观还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温,为城市增加更多的绿色植被,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研究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城市公园的品质,也能够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
1.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结合城市公园中的滨水景观,可以是自然形成的湖泊、河流等水体,也可以是人工建设的水池、喷泉等。
这种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结合,给城市公园的滨水景观增添了更多的魅力和趣味性。
自然景观带来的是原生态的美丽和清新,而人工景观则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和设计,使得滨水景观更加丰富多样,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2.休闲娱乐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城市公园的滨水景观,既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的生态环境。
在建设和管理滨水景观时,需要平衡休闲娱乐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的需求。
一方面,需要为城市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设施,如水上游乐设施、休闲捕鱼等;也需要保护水体的生态环境,保持水体的清洁和生态平衡。
这就要求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规划和设计要兼顾到这两个方面的需求,使得滨水景观既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又能保护水体的生态环境,达到休闲与生态的双赢。
1.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公园滨水景观的建设首先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规划和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滨水景观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水域面积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滨水景观类型和布局。
城市滨水区景观前期策划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滨水区景观前期策划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滨水区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品质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形象塑造等多种功能。
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前期策划研究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确立景观设计目标、确定设计方向、制定合理的景观设计方案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为后续规划及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本研究以城市滨水区景观前期策划研究为主题,从城市滨水区整体规划、生态环境评估、社会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提高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1、了解城市滨水区景观前期策划研究的现状及特点。
2、明确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目标与定位,分析影响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外部因素。
3、全面评估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探讨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应对策略。
4、通过社会经济分析,揭示城市滨水区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为规划及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支持。
三、研究内容1、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2、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与定位3、城市滨水区环境评估及问题分析4、城市滨水区社会经济状况分析5、城市滨水区景观区位分析6、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案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野外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结合GIS技术和SWOT分析方法,全面深入地开展城市滨水区景观前期策划研究。
五、预期成果1、撰写完整、系统的城市滨水区景观前期策划研究论文。
2、提出可操作性强、具有可行性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案,推动城市滨水区协调发展。
3、总结城市滨水区景观前期策划研究的经验与教训,对于今后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六、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将按照以下进度安排展开。
第一阶段:调研与文献综述(时间:3周)第二阶段:问卷调查、野外调查及社会经济分析(时间:4周)第三阶段: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评估及问题分析(时间:4周)第四阶段:城市滨水区景观区位分析(时间:2周)第五阶段: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案(时间:3周)第六阶段:论文撰写及完善(时间:3周)最终完成时间为:2022年6月。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引言城市滨水空间是指城市与水体相接的区域,能够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交流互动和生态服务等多种功能。
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是指在城市滨水区域进行景观、绿化和设施规划,以打造宜人的滨水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本文将研究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方法和案例,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增加城市魅力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的明星景点,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通过精心的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打造出美丽宜人的滨水环境,增加城市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居民前来观光和休闲。
2. 促进经济发展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可以为城市创造经济价值。
通过开发滨水区域的旅游、餐饮、娱乐等商业设施,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3. 保护环境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植被选择和生态修复,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通过规划设计可以减少水面污染,促进水体的净化,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方法。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方法:1. 分析调研在进行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调研。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了解当地居民对滨水空间的需求和期望,掌握滨水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2. 规划设计根据前期的调研结果,进行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景观、绿化、设施、交通等各个方面的要素,确保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案例,在保留本地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创新的元素。
3. 环境评估进行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时,需要进行环境评估,评估规划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
可以通过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方法,评估规划设计对水质、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等方面的影响,确保规划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作者:钟艳来源:《人民黄河》2021年第03期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大多是傍水而居。
水是大自然的重要元素,有着动静结合的灵动美感,与周围的景色相互衬托,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就是专门围绕水这一元素展开设计的。
《滨水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提升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该书主要从滨水景观设计概述、设计要素、设计类型等方面讲解,并涉及滨水景观设计与亲水设施、滨水景观设计与生态可循环、滨水景观设计的细节处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预测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该书图文并茂,配有小贴士让读者在学习之余拓展知识面,并在每章配有案例分析和课后习题,在内容上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可作为高等院校景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环境艺术设计及相关设计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以水为中心,将各种各样的植物、姿态各异的山石和流动多变的水联系在一起,挖掘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多变的关系设计出有层次和设计感的景观,为城市景观增添独特的观赏价值。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致力于打造健康和谐、自然平衡的城市景观。
笔者结合《滨水景观设计》中阐述的相关内容以及我国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发展现状,认为我国目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缺乏整体规划。
按照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以及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特点,我国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应当在充分考虑地域历史文化、用地情况、基础功能、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大致的规划,然后确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但是,在充分考虑客观因素的基础上,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还要重视大众的心理需求,以及对设计效果的跟踪调查和总结评价。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不仅是为了美化城市,还要向城市居民提供舒适健康、和谐自由的居住环境。
如果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忽视了城市居民对城市景观的根本訴求,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就不能够最大化体现。
滨水景观调研报告

滨水景观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滨水景观的现状和对市民的影响,以及挖掘滨水景观在城市中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调研方法:
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滨水景观调研。
我们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等方式获得了数据和信息。
调研结果:
1. 滨水景观的现状:
- 城市中存在多个滨水景观,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 部分滨水景观的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存在着污染和乱倒垃圾等问题。
- 一些滨水景观已经得到了开发利用,建设了公园、休闲区等配套设施。
2. 滨水景观对市民的影响:
- 滨水景观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满足了市民对自然环境的需求。
- 滨水景观的存在改善了城市的景观质量,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 滨水景观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
3. 滨水景观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 滨水景观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可以开展环保教育和科学研究。
- 滨水景观可以与城市规划相结合,打造城市的特色和形象。
- 滨水景观可以建设更多的休闲娱乐设施,满足市民多样化
的需求。
- 滨水景观的保护和治理需要加强,减少污染源和恢复生态
系统。
结论:
滨水景观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滨水景观,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在发展滨水景观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滨水景观的品质和吸引力,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满足市民的需求。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背景: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极具发展潜力和魅力的地区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城市滨水区也面临着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对城市滨水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十分必要。
研究意义:本研究意在探讨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城市滨水区的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特色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提出合理有效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对策,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研究内容:1. 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的概念和意义;2. 城市滨水区生态环境与景观特色分析;3. 城市滨水区公共服务设施状况探析;4. 国内外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和经验;5.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对策研究;6.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收集和整理国内外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经验和现状;2. 调查问卷法:对城市滨水区的居民及游客实施问卷调查,掌握城市滨水区的需求,为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数据;3. 实地调研法:前往城市滨水区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城市滨水区的实际情况和问题,确定规划设计思路;4. 总结比较法:对国内外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进行综合比较和总结,为提出具体对策提供参考。
研究成果:1. 对城市滨水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实地调研,掌握了城市滨水区的现状和问题;2. 提出了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对策,包括建立适应城市发展的城市滨水区规划与管理体系,提高城市滨水区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加强城市滨水区环境保护等;3. 就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提升城市滨水区的景观品质提供实践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城市滨水景观做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生态体系不可或缺部分,因此,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为出发点,阐述了城市滨水区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内涵,分析了我国当前城市滨水景观现状,本文通过对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滨水景观设计为例,得出城市滨水空间应当基于防洪、防涝基础上生态化,实现可持续化;注重多功能化融合,注重多元化发展;充分挖掘运河文化,深入城市滨水文化;逐步打造重亲水平台,体现人性化设计等特点,为城市滨水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景观设计;京杭大运河;杭州
1、前言
城市滨水景观做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市生态体系不可或缺部分,同时也是整个城市的血脉体系,为整个城市提供生活动力和生活景观,城市的滨水景观成为了城市的重要风景线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滨水空间承载着较为多的城市功能,其作为城市过渡空间,城市水环境往往是过去历史的发展,历史沿水脉而展开,经贸曾伴随着河流而发展,村庄渐渐的形成城市,同时慢慢的扩展。
城市滨水还承载着城市的防洪、防涝作用,为城市提供水资源的同时也为城市提供休憩环境。
但现代工业化、经济化的迅速发展,在城市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滨水空间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使得城市的又一道景
观线受损,因此,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为城市未来生态水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文化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内容。
2、基本概念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与溪流、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区域相邻的区域,由于这类空间是城市、水域过渡地带,该区域往往是较为复杂的空间,其承载着较多的功能、文化内涵及其空间场所所具有的内容[1]。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正是对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城市滨水区域景观设计应当在满足现有的防洪、防涝等基础对城市滨水区进行更有文化内涵、更具生态化的设计,滨水景观设计应当满足水系统的生态功能,以及满足城市人们对滨水景观的需求和成为城市一道内涵景观线[2]。
3、案例
由于我国城市化的大力发展,城市的快速建设,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导致城市的破坏,同时作为城市的水资源也遭受着严重的污染,城市水资源的污染使得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受到了严重影响,河道发臭,因此滨水空间成原有嬉戏,欢笑的空间逐步成为了冷漠、厌恶的空间,因此滨水景观设计在恢复城市水系统中应当承担相应职责。
现有的滨水景观设计往往以混凝土堤坝为主,使得鱼虾缺少更多的生存空间。
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着类似,缺少融入城市内涵,仅仅是景色,而缺少文化。
因此对城市滨水景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
义,本文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为例。
京杭大运河作为历史上古老的运河,承载着中国浓厚的历史文化,也带动了多个城市的发展,京杭大运河的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遗产,其发展和延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滨水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对其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为整个京杭大运河的滨水空间设计,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
本文对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滨水景观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基于防洪、防涝基础上生态化,实现可持续化
京杭大运河沿史而来,承载着运输,防洪、防涝功能,现今,仍具备相应的功能,由于现有的陆地运输快速发展,航运以有所降低,因此,大运河的交通功能有所减少。
但同时京杭大运河作为城市的历史遗产,发展运河的旅游业大力发展,因此运河景观设计尤为重要。
城市化建设导致城市的水污染严重,大运河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整治变得极为重要,在对水资源的整治基础上对滨水空间增加绿化,丰富滨水景观。
对运河两岸增加20-30米绿化带,增加运河两侧公园,同时对运河公园等地实现垂直绿化,即丰富运河景观,同时也实现运河的可持续化。
(2)注重多功能化融合,注重多元化发展
运河在通运等基础上,现有发展旅游、休闲、游憩等功能,实现杭州运河的旅游功能,杭州运河景观不仅仅只在硬件的设计上,同时注重打造水上空间,通过武林广场码头的水上巴士,实现水上
旅游运河。
同时打造夜游运河,运河周边的景观结合灯光成为杭州特色夜景,也为整个京杭大运河增加了特色景观。
运河还注重结合杭州不同节日而发展,通过与烟花节、运河广场音乐节等发展不同景观,形成新的经济圈、居住圈、商贸圈和旅游圈,形成杭州的另一个特色景观。
同时运河不同区块呈现打造不同的景观特色,如余杭塘栖段运河主要打造江南古镇水乡情怀,拱墅区则展示了古运河传统风貌景观特色,形成多元化发展。
(3)充分挖掘运河文化,深入城市滨水文化
杭州运河充分挖掘运河文化,挖掘运河桥文化,如运河最南端的拱宸桥,是运河现有的最古的桥梁,也是杭州历史的一处特色,拱宸桥承载着运河的发展,承载着历史的延续,对杭州桥文化的深入挖掘丰富了运河滨水景观特色。
运河规划发展同时保留了石祥船坞、长征化工厂等工业遗产,对其进行保护,这些工业文化承载着杭州历史的发展,作为杭州滨水特色的景观线,有着历史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杭州运河还丰富了水上运河等景观,如恢复运河庙会、龙舟竞技等水上娱乐项目,实现对滨水景观的特色挖掘。
(4)逐步打造亲水平台,体现人性化设计
由于运河从古到今承载着运输、防洪、防涝等功能,因此在亲水平台方面相对与其他城市滨水景观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是杭州运河段在逐步打造亲水平台,努力实现人性化设计,通过对打造码头等自然景观实现人对水的接触,同时打造亲水平台休闲吧,让人
们可以在水边欣赏运河景观,能够更好的接触城市的水文化。
4、总结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为城市滨水空间增加了亮丽、特别的景色,成为了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滨水景观的设计,使得城市能够更加生态化,更能体现城市文化内涵。
本文通过对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滨水景观设计为例,提出城市滨水空间应当基于防洪、防涝基础上生态化,实现可持续化;注重多功能化融合,注重多元化发展;充分挖掘运河文化,深入城市滨水文化;逐步打造重亲水平台,体现人性化设计等特点,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新参考思路。
在未来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我们更应注重对城市滨水区块的保护,防止景观设计的千篇一律,注重对滨水文化的深入挖掘,能够注重对滨水景观的多元化发展,同时注重景观设计的以人为本,打造亲水平台等。
参考文献:
[1]翁奕城. 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j]. 新建筑,2004:30-32.
[2]张庭伟,冯晖,彭治权. 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23-38.
[3]陈述. 杭州运河历史研究[m]. 杭州出版社,2006: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