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经典整理与习题(吐血整理啊).

合集下载

最新最全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练习题复习完整版.doc

最新最全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练习题复习完整版.doc

高一(上)化学单元同步练习及期末试题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Ⅰ.学习重点:1.在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能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2.会分析判断某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并会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Ⅱ.学习难点: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Ⅲ.训练练习题:一、选择题:1.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氧元素的得失B.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C.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D.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2.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就的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3.下列哪一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A.SO2+2H2O+Cl2 H2SO4+2HCl B.SO2+H2S2H2O+3SC.SO2+2NaOH Na2SO3+H2O D.SO2+Na2CO3Na2SO3+CO2↑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电子转移不正确的是()5.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 A .一定被氧化 B .一定被还原 C .既可能被氧化又可能被还原 D .以上都不是 6.下列反应盐酸作还原剂的是( ) A .MnO 2+4HCl(浓) △ MnCl 2+Cl 2↑+2H 2O B .CaCO 3+2HCl CaCl 2+CO 2↑+H 2OC .2HCl+Zn ZnCl 2+H 2↑D .2KMnO 4+16HCl 2KCl+2MnCl 2+5Cl 2↑+8H 2O7.在Fe 2O 3+3CO 高温 2Fe+2CO 2反应中,Fe 2O 3( ) A.在被氧化 B.是氧化剂 C.被还原 D.是还原剂 8.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Na 2SO 3−−→− SO 2 B .HCl −−→− Cl 2 C .H 2SO 4(浓) −−→− SO 2 D .SO 2−−→− S9.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 A .CO 2+H 2O H 2CO 3B .2Na 2O 2+2H 2O 4NaOH+O 2↑C .3Fe+4H 2O(g) 高温 Fe 2O 4+4H 2D .2Na+2H 2O 2NaOH+H 2↑10.在3Cl 2+6KOH 5KCl+KClO 3+3H 2O 反应中,还原产物是( )A .KClO 3B .KClC .KCl+H 2OD .H 2O 11.在5KCl+KClO 3+3H 2SO 4 3Cl 2↑+3K 2SO 4+3H 2O 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A .1:1B .5:1C .1:5D .3:1 12.盐酸能发生下列反应:① Zn+2HCl ZnCl 2+H 2↑② 2HCl+CuO CuCl 2+H 2O③ MnO 2+4HCl △ MnCl 2+Cl 2↑+H 2O因此盐酸应当具有的性质是( )A .只有酸性B .只有氧化性C .只有还原性D .有酸性、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13.下面三个方法都可以用来制氯气: 4HCl(浓)+MnO 2 △ MnCl 2+Cl 2↑+2H 2O2KMnO 4+16HCl(浓) 2KCl+2MnCl 2+5Cl 2↑+8H 2O4HCl(g)+O 2 △ 催化剂2Cl 2+2H 2O(g)2则三种氧化剂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O 2 MnO 2 KMnO 4 B .KMnO 4 MnO 2 O 2 C .MnO 2 KMnO 4 O 2 D .O 2 KMnO 4 MnO 2 14.已知M 2O 7x -+3S 2-+14H+ 2M 3++3S ↓+7H 2O,则M 2O 7x -中的M 的化合价为( )A .+2B .+3C .+4D .+6 15.11P+15CuSO 4+24H 2O 5Cu 3P+6H 3PO 4+15H 2SO 4反应中,被氧化的P 原子与被还原的P 原子个数比是( )A .6:5B .5:6C .11:5D .11:6 16.对于反应CaH 2+2H 2O Ca(OH)2+2H 2↑有下列判断:①H 2只是氧化产物,②H 2只是还原产物,③H 2O 是氧化剂,④CaH 2中的H 元素被还原,⑤此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综合经典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综合经典题附答案

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某工业废水中主要含有Cr3+,同时还含有少量的Fe3+、Fe2+、Al3+、Ca2+和Mg2+等,且酸性较强。

为回收利用,通常采用如下流程处理:注:部分阳离子常温下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氢氧化物Fe(OH)3Fe(OH)2Mg(OH)2Al(OH)3Cr(OH)3pH 3.79.611.189(>9溶解)(1)氧化过程中可代替H2O2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Na2O2 B.HNO3 C.FeCl3 D.KMnO4(2)加入NaOH溶液调整溶液pH=8时,除去的离子是________;已知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M n++nNaR→MR n+nNa+,此步操作被交换除去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___。

A.Fe3+B.Al3+C.Ca2+D.Mg2+(3)还原过程中,每消耗0.8 mol Cr2O72-转移4.8 mol e-,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A AB CD 3S2O32— + 4Cr2O72— + 26H+ = 6SO42— + 8Cr3+ +13H2O【解析】【分析】某工业废水中主要含有Cr3+,同时还含有少量的Fe3+、Al3+、Ca2+和Mg2+等,加双氧水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同时Cr3+被氧化为Cr2O72-,加氢氧化钠调节pH=8,则Fe3+、Al3+转化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沉淀,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Cr2O72-、Ca2+和Mg2+等,通过钠离子交换树脂,除去Ca2+和Mg2+,然后加Na2S2O3把Cr2O72-还原为Cr3+,再调节pH得到Cr(OH)(H2O)5SO4;(1)加氧化剂主要目的是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根据表中数据判断;通过钠离子交换树脂,除去Ca2+和Mg2+;(3)每消耗0.8mol Cr2O72-转移4.8mol e-,则1molCr2O72-转移6mol电子,所以生成Cr3+,S2O32-被氧化为SO42-,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写出离子方程式。

(完整版)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习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氧化复原反响一、选择题(只有 1 个正确答案;共 6 小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1.相关氧化复原反响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能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B.能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C .能否有氧元素的参加D.能否有原子的从头组合2.以下相关四种基本反响种类与氧化复原反响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化合反响必定是氧化复原反响B.分解反响必定不是氧化复原反响C .置换反响必定是氧化复原反响D.复分解反响不必定是氧化复原反响3.以下相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响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复原反响的是()A .实验室顶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响制取H 2B .实验室顶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制Cl 2(见 P3-20)C .实验室顶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D.实验室顶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响制取CO 24.以下化学反响中,属于氧化复原反响的是()A . Na2CO 3+ CaCl 2===CaCO 3↓+ 2NaClB . Fe+CuSO 4===Cu+FeSO 4C . 2NaHCO 3Na 2CO 3+CO 2↑ +H 2OD . CaO + H 2O===Ca (OH )25.氧化复原反响在生产、生活中拥有宽泛的用途。

以下生产、生活中的案例不属于氧化复原反响的是A .金属冶炼B .燃放爆竹C.食品腐败D.点制豆腐6.从硫元素的化合价态上判断,以下物质中的硫元素不可以表现氧化性的是()A . Na2SB . S C. SO2D. H2SO4二、选择题(有1-2 个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项选择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 2 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共10 小题,每题 4 分,计 40 分。

)7.以下说法中,能够判断一个反响是不是氧化复原反响的是()A .反响前后,元素能否有电子转移B.反响前后,元素能否有化合价变化C .反响前后,能否有氧元素参加D.反响前后,能否有氢元素参加8.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响存在以下几种说法,此中正确的选项是()A .不行能是氧化复原反响B.只好是复分解反响C .可能是置换反响D.可能是化合反响9.以下水溶液中的各组离子由于发生氧化复原反响而不可以大批共存的是()A . Na+、 Ba2+、 Cl 、 SO42-B. Ca 2+、 HCO 3、 C1、 K +高中化学C . MnO 4 、 K +、 I 、 H +D . H + 、 Cl 、 Na + 、CO 3210.属于氧化复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 CaCO 3+2H + = Ca 2++ CO 2↑+ H 2OB . 2Fe 2++ Cl 2 = 2Fe 3++2ClC .HCO 3+H + = CO 2+H 2OD . 2Na + 2H 2O = 2Na ++ 2OH + H 2↑11.以下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C →CO 2B .CO → COC . CuO →CuD . H 2SO → BaSO 42412.氧化复原反响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A . Zn + 2HCl = ZnCl + H 2↑B . 2H S +SO =3S +2H O2222C . H + CuO = Cu + H OD . 2H 2 O2H 2↑+O ↑22213.以下反响中氯元素被氧化的是( )A . 5Cl 2+ I 2+6H 2O=10HCl + 2HIO 3B . 2Cl 2+ 2Ca ( OH ) 2=CaCl 2+ Ca ( ClO ) 2+ 2H 2OC . MnO + 4HCl=MnCl 2+ 2H 2O + Cl ↑ D . 2NaCl + 2H 2 O 2NaOH +Cl 2↑+H ↑22214.以下反响中,电子转移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A .2H 2 S + SO =3S +2H OB . 2KMnO4 K MnO 4 + MnO 2+ O ↑2222 C . 2KClO 32KCl + 3O 2↑D . Cu 2 O + H 2SO 4=CuSO 4+Cu + H 2O15.氢化钙能够作为生氢剂(此中 CaH 中氢元素为- 1 价 ),反响方程式以下: CaH 2+2H O=Ca ( OH ) +2H2222↑,此中水的作用是( )A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复原剂B .是氧化剂C .是复原剂D .既是氧化剂又是复原剂16.必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 4NO = 2HNO 3 + 4N 2+ 9H 2O ,在反响中被氧化与被还3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 .5∶3B .5∶4C . 1∶1D .3∶5三、填空题(计 42 分)17.( 11 分)在氧化复原反响中,氧化剂______ 电子,发生的反响是 _________反响;复原剂 ________电子,发生的反响是 __________ 反响。

高考第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习题+解析)

高考第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习题+解析)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变化B、有单质产生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氧化剂在同一反应中既能够是反应物,也能够是生成物D、还原剂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2、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确信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C、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3、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为:S+2KNO3+3C=K2S+3CO2↑+N2↑。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①C ②S ③K2S ④KNO3 ⑤N2A、①③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⑤4、下列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在水溶液中共存的是A、NH4+、Ba2+、SO42-、Cl-B、I-、H+、Na +、NO3C、Mg2+、K+、NO3-、Cl-D、Cu2+、Al3+、Br -、Na+5、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MnO4 →MnO2B、Cl--→Cl2C、H2S →SO2D、Fe2+ →Fe6、硫化亚铁能与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方程式配平正确的是A、2FeS+6H2SO4=Fe2(SO4)3+3SO2+2S+6H2OB、4FeS+18H2SO4=2Fe2(SO4)3+9SO2+7S+18H2OC、6FeS+16H2SO4=3Fe2(SO4)3+6SO2+7S+16H2OD、8FeS+18H2SO4=4Fe2(SO4)3+3SO2+11S+18H2O7、赤铜矿的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Cu2S+2Cu2O→6Cu+SO2,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的氧化剂只有Cu2OB、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68、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明白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①G→Q+NaCl ②Q+H2O→X+H2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QGZYXB、GYQZXC、GYZQXD、ZX GYQ9、(05年高考题江苏卷)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

氧化还原反应题型总结及例题

氧化还原反应题型总结及例题

氧化还原复习提纲及例题一、概念解题关键:此类题需要大家注意概念及说法中的细节问题。

例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氧化还原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

2、氧化还原的实质是化合价的变化。

3、得电子越多的物质其氧化性越强。

4、失得电子越多的物质其还原性越强。

5、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6、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

7、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8、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氧元素的得失。

9、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二、与氧化还原有关的生活知识10、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1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12、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就强。

13、氧化剂在同一反应中既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14、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了。

1、食物的腐败2、金属的腐蚀3、食品中抗氧化剂(维生素C、铁粉包)(注意:抗氧化剂表现的是还原性)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解题关键:我们一味的去注意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而很有可能忽略题中会修改题干让大家选择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例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氏凶3+ 6HC1 = 2FeCl3+ 3H20 CCa(OH)g + COg —CaC03l+ H20 例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2CO+2HCI==2NaCI+ H2O+ CQ f C. 4HCI(浓)+MnQ2==MnC2+CI 2 f +2H2Q 例3、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工业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制盐酸B.CuO + C0= Cu + C02D. 3Fe + 20 g 氏屮 *B. SQ + H 2Q==HSQD. CaCQ ' : CaO+CQB 、加热使碳酸氢钠分解、铝片投入过量的NaQH溶液中例4、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2AI+Fe2O 1 丁 2Fe+Al 2OB 、2Mg+CO 2MgO+C催化剂―“C Nb+3Hb —A2NHD SiO2+Ca<^^_ CaSiO四、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解题关键:记住我们总结过的图谱就可以了例1、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 2FeCl 3 + Cu = 2FeCl 2 + CuCbB . Fe + HbSQ = FeSO + H 2f C. 4Fe (OH )2+Q 2+2HO= 4Fe (OH )3D . CaCO + 2HCI = CaCb + HO + CO f例2、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就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 .复分解反应D .置换反应五、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确定解题关键:此类题最关键的通过化合价的升降寻找氧化剂或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不用去确定,因 为氧化还原反应是变价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只要找到两个剂就可以很明确地确定了,同学们的最关 键把握点就是把化合价的升降与剂的角色对应清楚并熟练就可以了。

氧化还原反应经典例题

氧化还原反应经典例题

氧化还原反应经典例题
1. 已知 CuO + H2 -> Cu + H2O 是一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的氧化还原反应,请确定反应中哪种物质被氧化,哪种物质被还原。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被还原而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

因此,在该反应中,CuO是氧化剂,被还原成Cu,因此被还原;H2是还原剂,被氧化成H2O,因此被氧化。

2. 在下面的反应中,哪些物质被氧化,哪些物质被还原?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被还原而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

在这个反应中,Cu是还原剂,被氧化成Cu2+离子;AgNO3是氧化剂,被还原成纯银,因此被还原。

3. 在以下反应中,铁离子被还原为铁原子,还原剂是什么?Fe2+ + H2O2 + H+ -> Fe3+ + H2O
答案:还原剂是H2O2。

H2O2在反应中失去氧,从而使Fe2+离子被还原为Fe原子。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整理及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整理及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元素化合价有变化(或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本质(实质):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点(标志):有化合价的升降氧化剂:降得还 还原剂:升失氧注意:可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大家都知道:在氧化还原反应中O 2作氧化剂,化合价是降低的。

由此便可推知所有氧化剂都是化合价降低的,反过来还原剂化合价是升高的。

注意:①所含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的反应物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例:2KClO 3 = 2KCl + 3O 2↑ KClO 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l 2 + H 2O = HCl + HClO Cl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②所含元素既有化合价降低得来的又有化合价升高得来的的生成物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例:2Fe 3+ + Fe = 3Fe 2+ Fe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2FeCl 2 + Cl 2 = 2FeCl 3 FeCl 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 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①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

②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升高,另一种元素化合价降低。

③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④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一.双线桥和单线桥 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

+ 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①同种元素间建桥,标出“得到”或“失去”字样以及得失电子数目;②箭头从反应物出发,指向生成物;③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只代表电子转移前后变化。

22O 2H22 + 2H2O失2×e- 失2×2e-22O失1e-2.单线桥法:①反应物间建桥,不标“得到”或“失去”字样;②箭头从失去电子元素(升高)出发,指向得到电子(降低)的元素。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典型例题+作业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典型例题+作业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典型例题+作业一、“两强两弱”规律:规律: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1、判断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例1:根据反应式:(1)2Fe3++2I-=2Fe2++I2,(2)Br2+2Fe2+=2Br-+2Fe3+,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Br-、Fe2+、I- B。

I-、Fe2+、Br- C.Br-、I-、Fe2+ D.Fe2+、I-、Br-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例2: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具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Cl-<Fe2+〈H2O2〈I -〈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

2Fe3++SO2+2H2O=2Fe2++SO42-+4H+ B。

I2+SO2+2H2O=H2SO4+2HI C。

H2O2+H2SO4=SO2↑+O2↑+2H2OD.2Fe2++I2=2Fe3++2I-二、“高氧、低还、中兼"规律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只有还原性的是()A、Fe、Cl-、S2-B、Cl-、CO、Na+C、Fe2+、SO42-、NO3—D、Fe3+、O2、H2S三、“单强离弱、单弱离强”规律1、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____________;反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对应阳离子的________.2、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__________;反之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弱,对应阴离子的_______.应用:利用此规律可比较微粒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四、“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价态归中”是指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原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总是从高价态与低价态反应后生成中间价态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学会配平依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步骤:1.标变价2.列变化3.求总数4.配系数5.细检查Fe+2FeCl3=3FeCl2例题:习题:1:MnO2+HCl(浓=MnCl2+Cl2↑ +H2O2;Fe+FeCl3=FeCl23:Zn+HNO3 =Zn(NO32+NO↑ +H2O4.C+HNO3 = NO2↑ +CO2 ↑+H2O5.Cl2+KOH --KCl+KClO3+H2O6. NH3+ O2(纯 -- N2+ H2O7. Cu+ H2SO4 (浓 --CuSO4+ SO2↑ + H2O8. P4+HNO3(浓=H3PO4+NO2 + H2O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是含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元素在物质中一般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态(单质),另一种是化合态(化合物)。

§2、物质的分类分散系:由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溶液、胶体、浊液都属于分散系。

电解质一、电解质注意:电解质是本身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导电,有些物质虽然溶于水后也能导电,但是已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如:CO2、SO2、NH3等溶于水后形成H2CO3、H2SO3、NH3·H2O,虽然能导电,但并不是CO2、SO2、NH3本身能导电。

二、电解质的电离电离: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电离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书写电离方程式时注意事项)Na2SO4===2Na+ + SO42-∙左边是化学式,右边为离子式。

2、满足质量守恒与电荷守恒。

3、有原子团的不能拆离4、完全电离的物质用“==”连接。

强电解质一般有:强酸(H2SO4、HCl、HNO3等)强碱(NaOH、KOH、Ba(OH2、Ca(OH2等)。

所有盐都为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一般有:弱酸(H2CO3、CH3COOH (乙酸、HClO、H2S等)弱碱(NH3·H2O)注:弱电解质电离时使用可逆符号()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H+与OH-结合生成水、Ba2+与SO42-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

Ba2+ + SO42- + 2OH- +2H+==BaSO4↓+2H2O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电解质溶液之间发生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表述离子反应的式子。

现以NaOH与H2SO4反应为例子讲解离子方程式的写法,通常分为四步:一写;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NaOH + H2SO4 == Na2S04 + 2H2O二改;改写化学方程式。

2Na+ + 2OH- + 2H+ + SO42- == 2Na+ + SO42- + 2H2O注:如果有难溶物质(沉淀)、难电离物质(弱电解质)、挥发性物质(气体)和非电解质,则用化学式表示,其余的则用离子符号表示。

三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2Na+ + 2OH- + 2H+ + SO42- == 2Na+ + SO42- + 2H2OOH- + H+ == H2O四查;检查是否符合质量守恒与电荷守恒定律。

注意: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电解质)、挥发性的物质(气体)书写化学式表示。

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1、氧化还原反应我们根据化学反应中元素是否有化合价的变化,将反应分所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两个相反应的过程,它们统一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是一个整体。

2e-失去2×e-化合价升高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如:H2 + CuO == Cu + H2O Zn + CuSO4 == Cu + ZnSO4得到2×e-化合价降低§2 氧化剂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所今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称为还原剂。

一般可记为“升还降氧”失电子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被氧化)得电子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被还原)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反应物中的物质。

其产物一般称作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被氧化而生成的物质为氧化产物,被还原而生成的物质为还原产物)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Fe + 4HNO3(稀 === Fe(NO33 + 2H2O + NO ↑……………………※★补充说明: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一种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做氧化剂还是还原剂,要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具体分析。

但是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因其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其氧化能力或还原能力不同。

我们可以借助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性质加以比较。

如:1、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如上述反应中,Fe的还原性比NO要强,HNO3的氧化性比Fe(NO33要强。

2、对同一种元素来说,一般情况下是逐着化合价的升高,氧化性越强,化合价降低,还原性增强。

如:Fe(还原性) Fe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Fe3+(氧化性)3、金属活泼性;金属单质越活泼,其单质还原性越强;反应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如:Fe比Cu活泼,Fe的还原性比Cu强;反应Cu2+的氧化性比Fe2+强。

△4、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

与同种物质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相同时,条件越溶易,其还原性或氧化性就越强。

如:2KMnO4 + 16HCl (浓== 2MnCl2 + 2KCl + 5Cl2 + 8H2O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2H2O因KMnO4与浓盐酸反应比MnO2与浓盐酸反应条件较为溶易,固其氧化性是:KMnO4>MnO2§3、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单质铁的物理性质:铁,元素符号为Fe,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金属单质、质硬、密硬较大、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能力和良好的延展性。

1、Fe2+和Fe3+的鉴别:含Fe3+的溶液一般为黄色,含Fe2+的溶液一般为浅绿色。

Fe、Fe2+、Fe3+的氧化性与还原性根据以上关系绘制铁三角关系图:(不同价态铁元素之间的转换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1节、碳的多样性 §1、多种多样的碳单质金刚石:是硬度极高,无色透明晶体;在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都与相邻的四个碳原子以强的相互作用直接连接,形成四面体结构。

石墨: 是一种深灰色、质软、不透明、易导电的片状固体;在石墨中,碳原子呈层状排列;第一层上的碳原子以强的作用形成平面六边形结构;层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容易发生相对滑动。

C 60: 是灰黑色固体;C 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碳原子位于球的表面,呈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排列,球内是空的。

利用金刚石的硬做切割刀、钻头等。

利用石墨的导电性作电极或导体、滑动性作润滑剂,等些材料。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如:O 2与O3、红磷与白磷§2、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尽管碳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但它在自然界中主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有无机含碳物和有机物。

现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例子介绍无机含碳化合物。

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变⒈Na2CO3转变成NaHCO3Na2CO3+CO2+H2O = 2NaHCO3⒉NaHCO3转变成Na2CO3 2NaHCO3===Na2CO3+CO2↑+H2O 2NaHCO3+NaOH = Na2CO3+H2O碳酸加热、加碱碳酸盐碳酸氢盐1、如何鉴别Na2CO3与NaHCO3 ?如是溶液则加入CaCl2溶液;如是固体则加热2、如何除去Na2CO3中少量的NaHCO3?加热则可。

一定条件时也可加入适当的NaOH溶液。

3、如何除去NaHCO3中少量的Na2CO3?通入中量CO2§3、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在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进物着永不停息的转化,这些转化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非常美妙的。

详情请阅读课本第63~64页,现以溶洞的形成为例假以说明;△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

( CaCO3+CO2+H2O==Ca(HCO32).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洞顶向洞底滴落时,水分的蒸发、压强的减小及温度的升高都会使其析出碳酸钙沉淀。

( Ca(HCO32===CaCO3↓+CO2↑+H2O )生活生产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以“碳三角”的形式以例。

第二节、氮的循环§1、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氮是地球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

除了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外,氮元素也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个地方。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的重要性。

详情见课本第70~71页。

§2、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其变化∙氮气与氮的固定在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

放电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高能固氮:N2 + O2====2NO自然固氮高温高压氮的固定生物固氮:微生物种群将空气的氮气通过生物化学过程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催化剂人工固氮: N2 + 3H2 2NH3(了解可逆符号)放电N2 + O2====2NO (氮气与氧气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无色、难溶于水易氧化的一氧化氮气体,有剧毒。

)2NO + O2 ====2NO2(一氧化氮易氧化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3NO2 + H2O===2HNO3 + NO(二氧化氮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4NO + 3O2 + 2H2O=== 4HNO3 4NO2 + O2 + 2H2O===4HNO3∙氨及其铵盐的性质氨(NH3)无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结论大多数铵盐都易分解,生成氨气。

点燃高温高压催化剂由于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低价,因此氨具有还原性,能与某些氧化性物质发生反应。

4NH3+5O2========4NO+6H2O 4NH3+3O2(纯======2N2+6H2O (氨气能在纯氧中燃烧)氮肥的介绍∙硝酸及其应用硝酸的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能以任意比溶于水的液体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 4HNO3=======2H2O+4NO2↑+O2↑Fe+4HNO3(稀===Fe(NO33+NO↑+2H2O (铁溶解,有气体放出,溶液显黄色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铜溶解,有气体放出,溶液显蓝色)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铜溶解,有红棕色气体放出,溶液显蓝色)注:冷、浓HNO3使Fe、Al纯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