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文侯与虞人期猎》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陈太丘与友期》课堂练习及参考答案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题。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一、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

(1)日中不至__________ (2)去后乃至__________(3)已去__________ (4)则是无礼__________二、下面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B.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C.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D.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结合原文回答问题(1)“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到(2)才(3)离开(4)那么,就二、B三.(1)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2)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四、(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陈太丘与友期行比较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比较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对比阅读一、(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释】①虞(yǘ)人:侍卫。

②焉之:到哪里。

1.解释加点词语解释(4分)( )A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B 去后乃至乃——C 天又雨,公将焉之雨——D是日,饮酒乐是——2..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①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 (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分)一.1.约定才下雨 1.2.(4分)(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

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

(2分)(2)现在即使很乐观,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2分)3.(4分)为人一定要讲诚信。

(2分) 谈感受(2分。

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得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二.(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专题03 陈太丘与友期行(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3 陈太丘与友期行(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3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2023·广西·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与人期.行期.返而食B.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C.君与.家君期日中方与.之食D.宜其能服三军..欤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2.下面是对【甲】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

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甲】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4.【甲】文出自《世说新语》中《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请指出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陈元方的“方正”?5.读了【甲】文和【乙】文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认识。

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世说新语两则历年中考对比阅读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历年中考对比阅读及答案

• • • • • • • • • • •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A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 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 君其许寡人 C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 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 19.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 别指出于下: • 对:①耐心说明;②据理反驳; • 错:入门不顾。 • 20.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 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 “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 么做? • 言之有理即可
•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 “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 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 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 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 非信不可也! •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 “好啊。”吴起说:“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 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 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 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 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 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 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 1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 ①尊君在不? ②诺,期返而食。 • ① fǒu ② shí •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相委而去 •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 • ①约定 ②丢下,舍弃 ③才 ④害怕,担心 • 19.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 C • 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 人而止之食。 • ①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 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 ②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精]语文文言文8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考试题型专练(含答案)

[精]语文文言文8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考试题型专练(含答案)

语文文言文8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考试题型专练(含答案)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注释:①陈太丘:即陈寔(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

曾任太丘长。

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

②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③日中:正午时分。

④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⑤乃:才。

⑥元方:即陈纪(129—199),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⑦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⑧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⑨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⑩引:拉,牵拉。

⑪顾:回头看。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练习】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陈太丘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3)相委而去()(4)元方入门不顾()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文言文阅读答案】《陈太丘与友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陈太丘与友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陈太丘与友期》阅读附答案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相委而去(2)入门不顾【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小题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从“”和“”两点反驳。

(2分)【小题4】从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你觉得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参考答案【小题1】(1)委:丢下、舍弃(2)顾:回头看(每空1分)【小题2】过了正午后(友人)仍没有到达,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离开以后(友人)才到。

(补全省略1分,扣住重点字词“去”和“乃”,其他意思通顺即可。

(1分)【小题3】无信无礼【小题4】示例:表现了他的聪慧明理。

(可从聪慧、有胆识、个性直率、懂礼识义等方面任选两点回答)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

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顾”“委”需要学生课下重点总结常考到的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

注意“中”“乃”“至”的含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试题分析: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翻译文段,答案锁定在:“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小题4】试题分析:从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5篇)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5篇)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5篇)《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4分)(1)期日中期 __________ (2)去后乃至乃 __________(3)尊君在不不 _________ (4)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_________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友人的无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礼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3分)小题4:学习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做人道理?请结合短文或实际,说说你的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参考答案:小题1:期:约定乃:才不:通“否”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小题2:略小题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对子骂父友人惭,下车引之小题4:做人要重礼守信,围绕这一点谈小题1:试题分析:“期”在古文中有“相约”“时期”“期望”的意思,“乃”在古文中有“于是就”“才”“却”“你”等含义,“不”通“否”,表疑问,“家君”,是自称其父,“令尊”是敬称别人父,要注意区别。

2025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精选《世说新语》二则

2025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精选《世说新语》二则

2025年中考文言文对比阅读精选《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咏雪》)【乙】凝之弟献之①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②,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③解围。

”乃施青绫步鄣④自蔽,申⑤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选自《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注释】①献之:指王献之,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王羲之第七子。

②词理将屈:理屈词穷。

③小郎:王献之是王凝之的弟弟,因此谢道韫称他为小郎。

④步鄣:用以遮挡视线的屏障。

⑤申:申述。

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暴风骤.雨B.公欣然.曰不以为然.C.差.可拟阴差.阳错D.因.风起因.材施教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段第一句短短的十五个字就交代了咏雪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B.甲文段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一家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

C.甲文段画波浪线句子的朗读节奏可以划分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乙文段讲的是谢道韫躲在丝绸屏障后面替小叔子王献之解围的故事。

3.请将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白雪纷纷何所似?4.把下雪的情景比作“柳絮因风起”,你认为好在什么地方?请说明理由。

5.“咏絮之才"作为成语是谢道韫的个人标签,请根据甲乙两文段说说“咏絮之才”在谢道韫身上是怎样体现的。

【答案】1.A 2.C 3.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4.示例:“柳絮因风起”把纷飞的白雪比作“柳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

(17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文侯与虞人期猎
司马光《资治通鉴》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
将焉之?
B.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
将焉之?
C. 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D. 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2.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丘舍去离
开 B.元方入门不
顾回头看
C.饮酒乐,天雨雨
水 D.身自罢
之停止,取消
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战国初期,魏文侯之所以受到各国的普遍敬重,从期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他的为人之道了。

D. 两篇选文都表现了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8分)
(1)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分)
(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4分)
答案:
(一)
1.C
2.C
3.B
4.(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

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

(得分点:“君”“期”“则”)
(2)即使在这里很快乐,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得分点:“虽”“岂”“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