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试验报告
土工试验检测报告

4
土的比重
比重
5
标准击实
最大干密度(g/cm3)
最佳含水率(%)
6
土的承载比(CBR)
93%最大干密度
承载比(%)
膨胀量(%)
94%最大干密度
承载比(%)
膨胀量(%)
96%最大干密度
承载比(%)
膨胀量(%)
7
颗粒分析(筛分法)
孔径(mm)
60
40
20
10
5
2.0
1.0
0.5
0.25
0.075
灵敏度
9
检测结论:
附加声明:
检测: 审核: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小于该孔径质量百分数(%)
占总土质量百分比(%)
不均匀系数Cu
曲率系数Cc
8
土样定名及代号
检测结论:
附加声明:
检测: 审核: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土工试验检测报告(二)
检测单位名称: 报告编号:
施工/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信息
检测依据
判定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
土样产地
取样位置
代表数量
土工试验检测报告(一)
检测单位名称: 报编号:
施工/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信息
检测依据
判定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
土样产地
取样位置
代表数量
序号
检测项目
技术指标
检测结果
结果判定
1
天然状态
物理指标
含水率(%)
密度(g/cm3)
2
界限
土工试验报告(2)

一、液塑限试验实验一 液限实验粘性土由于其含水率的不同而分别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及流动状态。
土由半固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叫做塑限(p w ),土的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率叫做液限(l w )。
土的界限含水率,还和土的颗粒级配,矿物成分等有关,因此能反映出土的某些物理特性。
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液限,液性指数(I L )和稠度等。
对粘性土进行分类;作为估算地基承载力的一个依据。
二、试验方法:液限实验,采用圆锥仪法。
三、试验原理:圆锥仪液限实验就是将质量为76g 的圆锥仪放在式样表面,使其在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若圆锥仪超过5s 恰好沉入土中10mm 深度,此时式样含水率是液限。
四、仪器设备1、圆锥液限仪;2、称量200g ,最小分度值0.01g 的天平;3、烘箱;4、铝制称量盒,调土刀,小刀,毛玻璃板,液滴,吹风机,孔径为0.05mm 的标准筛,研钵设备。
五、试验步骤(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若土中含有较多大0.5mm 的顺粒或夹有大量的杂物时,应将土样风干后用带橡皮头的研材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然后再过0.5mm 的筛;(2)取过筛的土样不少于200g 分别放入三个调土碗里,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略大于塑限和二者的中间状态。
用调土刀调匀,然后用玻璃片或湿布覆盖,静置24h 备用;(3)将制备好的土样用调土刀调拌均匀,分层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能留有空隙。
试杯装满后,刮去余土与杯边齐平,并将实样放在底座上;(4)将圆锥仪擦拭干净,锥尖涂少许凡士林,两指捏住圆锥手柄,保持椎体垂直,当圆锥仪锥尖与式样表面正好接触时,轻轻松手让椎体自由沉入土中; (5)放椎体后约经5s,椎体如土深度恰好为100mm 的圆锥环状刻度线处,此时的土的含水率即为液限;(6)若椎体入土深度超过或小于100mm 时,表示试样的含水率高于或低于液限,应该用小刀挖去沾有凡士林的土,然后将式样全部取出,放在毛玻璃上,根据式样的干湿程度,适当加水或边调办边风干重新拌合,然后重复(3)-(5)的实验步骤;(7)取出锥体,用小刀挖去沾有凡士林的土,然后取椎体附近的土约10-15g ,放入称量盒内,测定其含水率。
土工试验报告

土工试验报告一、引言土工试验是土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土壤进行各种试验,可以获取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参数,为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报告将介绍某土工试验的测试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
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某种土壤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强度特性。
通过对土壤的剪切强度、压缩性和液塑性指标等进行测试,得出土壤的力学性质参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三、试验方法1. 剪切强度试验采用标准的剪切强度试验方法,将土壤样品置于剪切盒中,施加垂直和水平荷载,通过测量剪切力和变形量,得出土壤的剪切强度参数。
2. 压缩试验采用标准的压缩试验方法,将土壤样品置于压缩仪中,施加垂直荷载,通过测量应变和应力,得出土壤的压缩性参数和压缩模量。
3. 液塑性试验采用标准的液塑性试验方法,将土壤样品与水混合,通过测量土壤的液塑性指标,如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来评价土壤的可塑性和液化倾向。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 剪切强度试验结果通过剪切强度试验,得出土壤的剪切强度参数,如剪切强度、摩擦角等。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土壤的剪切强度较高,表现出较好的抗剪性能。
2. 压缩试验结果通过压缩试验,得出土壤的压缩性参数和压缩模量。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土壤具有较大的压缩性,容易发生较大的压缩变形,但压缩模量较高,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3. 液塑性试验结果通过液塑性试验,得出土壤的液塑性指标,如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土壤的液塑性较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容易发生液化现象。
五、结论根据本次土工试验的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土壤具有较好的剪切强度,适合用于承受较大的剪切力作用。
2. 土壤具有较大的压缩性,需要考虑其压缩变形对工程的影响。
3. 土壤具有较大的液塑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液化现象的发生。
本次土工试验对于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工程特性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土壤的剪切强度、压缩性和液塑性指标等进行测试,可以为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土工检测实验报告

土工检测实验报告目录1.引言2.实验目的3.实验方法4.实验步骤5.实验结果6.结论7.参考文献1. 引言土工检测是土力学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土壤的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土壤的稳定性和可承载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土工检测实验方法,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进行土工检测实验,研究土壤的力学特性,包括抗剪强度、压缩性等参数。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评估土壤的稳定性和可承载能力。
3.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剪切试验和压缩试验两种常见的土工检测方法。
剪切试验用于测定土壤的抗剪强度,压缩试验用于测定土壤的压缩性。
4. 实验步骤4.1 剪切试验1.准备土壤样本:从现场采集土壤样本,并将其制成规定尺寸的圆柱形样本。
2.安装试验设备:将土壤样本放置在剪切试验设备中。
3.施加应力:逐渐增加剪切应力,记录下土壤样本的剪切应力和剪切变形。
4.绘制剪应力-剪切变形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剪应力-剪切变形曲线。
4.2 压缩试验1.准备土壤样本:将土壤样本放入压实模具中,施加一定的压力,制作成规定尺寸的圆柱形样本。
2.安装试验设备:将土壤样本放置在压缩试验设备中。
3.施加压力:逐渐增加压力,记录下土壤样本的压力和压缩变形。
4.绘制应力-应变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5. 实验结果根据剪切试验和压缩试验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土壤的力学参数,如抗剪强度、压缩模量等。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土壤的稳定性和可承载能力。
6. 结论本实验通过剪切试验和压缩试验研究了土壤的力学特性,并得到了土壤的抗剪强度和压缩性等参数。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土壤的稳定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可承载能力。
7.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土力学实验方法与应用. 土力学研究, 2010, 20(2): 45-52.[2] 王五, 赵六. 土工试验原理与方法. 土力学学报, 2012, 25(3): 68-75.。
土工试验报告

土工试验报告一、引言土工试验是研究土壤工程性质和土壤力学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进行的土工实验进行系统性总结和分析,为土壤力学研究和土木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将依次介绍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二、实验目的本次土工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土壤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以及水力性质,并进一步了解土壤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与变形行为。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对土壤的工程特性有更深入地认识,为工程设计提供较为准确的参数。
三、实验方法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我们选择代表性的土壤样品进行试验,采用现场取样和室内制备的方法,确保样品与实际情况相符。
土壤样品经过筛网筛选,去除杂质,并进行湿燥质量的测定。
2. 基本物理性质试验测定土壤样品的含水量、容重、比表面积等基本物理性质。
通过比较不同土壤样品的差异,可以对土壤的颗粒特性和孔隙结构进行分析。
3. 一维压缩试验在一维压缩试验中,通过施加一定的应力,测量土壤的应变-应力关系。
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压缩性和固结特性,并为土木工程中的土壤沉降计算提供数据支持。
4. 剪切强度试验在剪切强度试验中,通过施加剪切应力,测量土壤的剪切强度参数。
这对于土壤在工程施工中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评估至关重要。
5. 渗透试验渗透试验可用于评估土壤的水力特性,包括渗透系数和渗透压等参数。
这对于水利工程、地下排水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验结果及其分析1. 基本物理性质试验结果在对土壤样品进行基本物理性质试验后,我们得到了各样品的含水量、容重和比表面积等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土壤类型的差异和特点。
例如,含水量高的土壤通常具有较低的容重,而比表面积大的土壤则具有较好的水保持性能。
2. 一维压缩试验结果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一维压缩试验,我们可以得到土壤的压缩特性曲线。
曲线上的不同阶段反映了土壤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变形行为。
通过对曲线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土壤的可压缩性、可固结性以及孔隙水排出等情况。
岩土土工试验报告

岩土土工试验报告一、引言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土体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水文性质,评估土体的承载力、渗透性和变形特性等重要参数。
三、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采用了以下试验方法:1.标准贯入试验:通过钻探取得的岩土样本进行针对性的贯入试验,以确定土体的压缩性质和抗剪强度。
2.渗透试验:采用围压法进行渗透试验,通过测量渗透流量和流速,计算土体的渗透系数和渗透性等参数。
3.压缩试验:采用固结仪进行压缩试验,确定土体的压缩系数和固结性质等重要参数。
4.直剪试验:通过岩土样本进行直剪试验,测量土体的抗剪强度和弹性模量。
5.黏聚力试验:采用直剪试验得到的抗剪强度数据,计算土体的黏聚力。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土体的抗剪强度为XXMPa,弹性模量为XXGPa,表明土体具有较好的抗剪性能和承载能力。
2. 渗透系数为XX cm/s,渗透性较好,符合设计要求。
3.土体的黏聚力为XXkPa,表明土体具有一定的黏聚性能。
4.压缩特性方面,土体的固结指数为XX,压缩模量为XXMPa,体积压缩指数为XX,土体为中等压缩性土。
5.试验结果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可为后续的土体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五、结论与建议本次岩土土工试验得出的试验结果对于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根据所得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在实际岩土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土体的抗剪强度和黏聚力等参数,采取合适的土体强化措施,确保工程的稳定性。
2.对于土体的渗透性能较差的情况,可以采取排水措施,避免因水分的积聚而引起的不良影响。
3.在土体的压实过程中,要注意合适的压实方法和压实度,以减小土体的压缩变形,保证工程的使用寿命。
1.岩土工程设计规范,XX出版社,XXXX年。
2.地基与基础工程手册,XX出版社,XXXX年。
七、附录1.试验原始记录表2.试验数据处理计算表。
土工实训报告

土工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本次土工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土力学和土质土力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土工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今后从事土木工程或岩土工程的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
在本次土工实训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
土壤的物理性质实验:包括含水率、密度、液塑限、颗粒分析等实验,以了解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
土壤的力学性质实验:包括压缩实验、剪切实验、三轴实验等,以了解土壤在不同压力和湿度下的力学性能。
土壤的渗透性实验:通过渗透实验测定土壤的渗透系数,以了解土壤的渗透性能。
土壤的固结实验:通过固结实验了解土壤在压力作用下的排水固结性能。
三、实训过程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听取了指导老师的讲解,了解了各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然后,我们按照指导老师的讲解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在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们最终克服了困难,完成了实验任务。
四、实训总结
通过本次土工实训,我深刻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土力学和土质土力学的基本理论。
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土工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室名称: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 试验日期 样品产地 序号 1 检测项目 含水率(%) 天然状态物理指标 密度(g/cm ) 液限WL(%) 2 界限含水率 塑限WP(%) 塑性指数 3 4 5 6 7 天然稠度 相对密度 烧失量 有机质含量 标准击实 稠度 比重 烧失量(%) 有机质含量(%) 最大干密度(g/cm3) 最佳含水率(%) 承载比30次(%) 膨胀量30次(%) 承载比50次(%) 8 土的承载比(CBR) 膨胀量50次(%) 承载比98次(%) 膨胀量98次(%) 孔径(mm) 筛 分 法 小于该孔径质 量百分数(%) 占总土质量百分比(%) 不均匀系数Cu 10 检测结论: 驻地监理工程师意见: 批准: 审核: 试验: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专用章) 土: 委托单编号 样品编号 判定依据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技术指标
检测结果
结果判定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常规实验总结土常规实验包括一压四剪,密度,含水率,液、塑限。
开样1.将土样筒按里标签为主的方向放置,里标签方向为上面,剥掉图样同外的塑料膜和胶带,用切土刀的锋利一侧敲击土样筒的盖子,开启土样筒,取出土样,取出土样时应小心尽量保持土样完整。
检查土样结构,查看土样是否已受扰动或取土质量是否符合规定。
2.若土样符合规定,即可以取样。
将内壁涂抹了凡士林的环刀,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垂直下压环刀,并用批灰刀沿环刀外侧倾斜切削土样防止破坏环刀下层土样,边压边切直至环刀压入土样,再用另一只环倒扣在压入土样的环刀上,对齐,再向下压直至环刀没入土样中,用批灰刀在接近环刀底部的土样转圈切,取下环刀。
用切土刀整平环刀两端的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3.取两个称量盒,从余土中取不含姜石或姜石含量少的土样放入盒内,土样至少25g多不超过30g用来做含水率实验,两盒土的质量应差不多。
4.从余土中去不含姜石或姜石含量少的土样放入碗中,越多越好,用来做液塑限的实验。
5.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隙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1剪切试验本方法适用细粒土。
1.1主要仪器设备:1.ZJ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四联剪);2.环刀(内径61.8mm,高度20mm)3.位移量设备(量程10mm,分度值0.01mm的百分表)。
1.2试验过程:1.对准剪切容器上下盒,插入固定销,在下盒放入滤纸,将带有试样的环刀刀刃对准剪切盒,用透水板将试样压入剪切盒中,在试样上放上滤纸和盒盖,拔出固定销。
2.移动传动装置,使上盒前端钢珠和测力计接触,3.对4个试样分级施加压力至少一个小时。
4.在电脑界面进行固结快剪,剪切速度为0.8mm/min,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开始实验按钮。
若有空闲,点停止实验。
最后按下开始剪切按钮。
等待电脑计算出数据。
保存数据。
1.3试验原理:计算公式如下:—试样所受的剪应力(kPa);R—测力计量表读数(0.01mm)。
1.4试验结果:以剪应力为中纵坐标,剪切位移为横坐标,绘制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图-1),取曲线上剪应力的峰值为抗剪强度,无峰值时,取剪切位移4mm所对应的剪应力为抗剪强度。
图-1 剪切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以抗剪强度为纵坐标,垂直压力为横坐标,绘制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关系曲线(图-2),直线的倾角为摩擦角,直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为粘聚力。
图-2 剪切强度与垂直压力关系曲线2压缩固结试验(不熟悉)本方法适用于饱和的粘土。
当只进行压缩时允许用于非饱和土。
2.1主要仪器设备:1.GZQ-1型全自动气压固结仪。
2.环刀:内径61.8mm和79.8mm,高度为20mm。
3.加压设备。
4.变形量程设备:量程10mm,最小分度值为0.01mm的百分表。
2.2试验过程:1.在固结容器内放置护环、水板和薄型滤纸,将带有试样的环刀装入护环内,放上导环、试样上依次放上薄型滤纸、透水板和加压上盖,并将固结容器置于加压框架正中,使加压上盖和加压框架中心对准,安装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
2.施加1kPa的预压力使试样与仪器上下各部件之间接触,将百分表或传感器调整到零位或位移传感器。
2.3试验原理:不熟悉。
2.4试验结果:不熟悉。
3密度试验本试验适用于细粒土。
3.1主要仪器设备:天平、环刀。
3.2试验过程:至少取三个带有试样的环刀,分别称重,减去查表找到对应环刀的质量,得到试样的质量,取两个数值最近的试样,除去环刀体积60,得到两个试样密度然后求平均。
3.3试验原理:试样的湿密度公式:3.4试验结果:见试验记录表。
4含水率试验4.1主要仪器设备:电烘箱、天平。
4.2试验过程:1.将含有试样的称量盒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下盒号及质量。
2.打开盒号,将盒置于烘箱内,在105℃~110℃的恒温下烘至衡量。
烘干时间对粘土、粉土不得少于8h,对砂土不得少于6h,对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温度下烘至衡量。
3.将称量盒晾凉后从烘箱中取出,加盒称质量。
4.3试验原理:计算公式:—干土质量(g);—湿土质量(g);4.4试验结果:见试验记录表。
5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雨0.5mm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总质量5%的土。
5.1主要仪器设备: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天平。
5.2试验过程:1.将开样留碗的土风干、碾碎后过0.5mm的筛。
2.将土倒在橡皮板上,用纯水将土调成均匀的膏状,第一级圆锥入土深度宜为3-4mm,操作时将水滴到土上时土自然成团,将成团的土捏成整体,揉均匀,湿度能达到第一级的要求。
第二级圆锥入土深度为7-9mm,将第一级的土加水,用批灰刀一层一层刮,将土调均匀,当用一只手调比较吃力,两只手调比较轻松时,土质比较软但是有一定的硬度的时候,差不多达到第二级。
第三级圆锥入土深度为15-17mm,这一级加水比较多,加到土非常软,但不稀的感觉,表面比较光滑,有一层水膜的感觉,能达到第三级3.将调好的试样填入试样杯,填样时应注意不要留空隙,然后刮平表面。
4.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调节升降座,当试圆锥尖接触试样表面指示灯亮的时候,按下开始键圆锥下沉,提示声响5下后(5秒),读出显示屏的读数,旋转调节按钮取出试样杯,在试样上选取三个位置进行操作,若三个读书相差不超过0.5,求平均值,若平均值符合该等级的要求,则取不少于10g 的试样放入称量盒内,并记录盒号、质量及平均值,并求含水率。
5.3试验原理:塑性指数应按下式计算:—塑性指数;—液限(%);—塑限(%);液性指数应按下式计算:—液性指数,计算至0.015.4试验结果: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入土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图-3),三点应在一直线上如图中A线。
当三点不在一直线时,通过高含水率的点和其余两点连成两条直线,在下沉为2mm处查得相应的两个含水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时,应以两点的含水率的平均值与高含水率的店连一直线,如图中B线,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大于、等于2%时,应重做试验。
图-3 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关系膨胀试验1自由膨胀率试验本方法适用于粘土。
1.1主要仪器设备:1、量筒:容积为50mL,最小刻度为1mL。
2、量土杯:容积为10mL,内径为20mm。
3、无颈漏斗:上口直径50~60mm,下口直径4~5mm。
4、搅拌器。
5、天平。
1.2试验过程:1、取风干土样,碾细过0.5mm的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在105~110℃温度下烘干,冷却。
2、将无颈漏斗放在支架上,漏斗下口对准量土杯中心并保持距离10mm。
3、用取土匙取适量试样倒入漏斗中,倒土时取土匙应与漏斗璧接触,并尽量靠近漏斗底部,边倒边用铁丝轻轻搅动,当量杯装满土样并溢出时,停止向漏斗倒土,移开漏斗刮去杯口多余的土称量土杯中试样质量,将量土杯中试样倒入匙中,再次将量土杯放置在漏斗下,将匙中土样按上诉方法全部倒回漏斗里并落入量土杯中,刮去多余土,称量土杯中试样质量。
4、在量筒中注入30mL纯水,加入5mL浓度为5%的分析纯氯化钠(NaCl)溶液,将试样倒入量筒中,用搅拌器上下搅拌悬液各10次,用纯水冲洗搅拌器和量筒壁至悬液达50mL。
5、待悬液澄清后,每2h测读1次土面度数(估读至0.1mL)。
直至两次读数差值不超过0.2mL,膨胀稳定。
1.3试验原理:自由膨胀率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1.0%—自由膨胀率(%);—试样在水中膨胀后的体积(mL);—试样的初始体积,10mL。
1.4实验结果:当小于60%时,平行差值不大于5%;当大于、等于60%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8%。
取两次平均值。
2膨胀力试验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原状土和击实粘土。
2.1主要仪器设备:1、GZQ-1型全自动气压固结仪。
2、环刀:内径61.8mm和79.8mm,高度为20mm。
3、加压设备。
4、变形量程设备:量程10mm,最小分度值为0.01mm的百分表。
2.2试验过程:1、在固结容器内放置护环、水板和薄型滤纸,将带有试样的环刀装入护环内,放上导环、试样上依次放上薄型滤纸、透水板和加压上盖,并将固结容器置于加压框架正中,使加压上盖和加压框架中心对准,安装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
2、施加1kPa的预压力使试样与仪器上下各部件之间接触,将百分表或传感器调整到零位或位移传感器。
3、自下向上向容器里注入纯水,并保持水面高出试样顶面,在试验过程中保持容器中一直满水。
百分表开始顺时针转动时,表明试样开始膨胀,立即施加适当的平衡载荷,是百分表指针回到原位。
4、当施加的载荷足以使仪器产生变形时,在施加下一级平衡载荷时,百分表指针应逆时针转动一个等于仪器变形量的数值。
5、当试样在某级载荷下间隔2h不在膨胀时,则试样在改级载荷下达到稳定,允许膨胀量不应大于0.01mm,记录施加的平衡载荷。
6、试验结束后,吸取容器中的水,卸除载荷,取出试样,称试样的质量并求含水率。
2.3试验原理:膨胀力应按下式计算—膨胀力(kPa);—施加在试样上的总平衡荷载(N);—试样面积()。
2.4试验结果:见膨胀力的记录表。
3有荷载膨胀率试验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原状土或扰动土在特定载荷和有侧限的条件下的膨胀率。
3.1仪器型号:1.WG-1三联固结仪。
2.环刀:内径61.8mm和79.8mm,高度为20mm。
3.变形量程设备:量程10mm,最小分度值为0.01mm的百分表。
3.2试验过程:1.在固结容器内放置护环、水板和薄型滤纸,将带有试样的环刀装入护环内,放上导环、试样上依次放上薄型滤纸、透水板和加压上盖,并将固结容器置于加压框架正中,使加压上盖和加压框架中心对准,安装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
2.施加1kPa的预压力使试样与仪器上下各部件之间接触,将百分表或传感器调整到零位或位移传感器。
3.分级或一次性连续施加所要求的载荷,直至变形稳定,测记位移计读数(膨胀读外圈),变形稳定标准为每小时变形不超过0.01mm,在自下向上向容器中注入纯水,并保持水面高出试样5mm。
4.浸水后每隔2小时测记读数一次,直至两次读数差值不超过0.01mm时膨胀稳定,测记位移计读数。
5.试验结束后,吸取容器中的水,卸除载荷,取出试样,称试样的质量并求含水率。
3.3试验原理:特定载荷下的膨胀率应按下式计算:—某载荷下的膨胀率(%);—某载荷下膨胀稳定后的位移计读数(mm);—加荷前位移计读数(mm);—某荷载下的仪器压缩变形量(mm);—试样的初始高度。
3.4试验结果:见有荷膨胀率试验的记录表。
4收缩试验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原状土和击实粘土。
4.1主要仪器设备:SS-1型收缩仪、环刀4.2试验过程:1.将试样推出环刀置于多孔板上,称试样和多孔板的质量,准确至0.1g。
装好百分表,记下初始读数。
2.在室温不高于30℃条件下进行收缩试验,根据试样含水率及收缩速度,每隔1~4h测记百分表读数(收缩读内圈红字),并称整套装置和试样质量,准确,准确至0.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