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文言特殊句式(三)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完美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完美课件
•③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
高考一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复习文 言文特 殊句式- 完美课 件(优 秀课件 )
高考一轮 复习文 言文特 殊句式- 完美课 件(优 秀课件 )
• 注意:
• 1、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 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 试比较:
• (1)马之千里者(表修饰关)系 •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领属关)系
高考一轮 复习文 言文特 殊句式- 完美课 件(优 秀课件 )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完美课件(优秀课件)
• 孔子云:“何陋之有?”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什么实在意义。
• 下列选项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C)
•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 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 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高考一轮 复习文 言文特 殊句式- 完美课 件(优 秀课件 )
• D、石之悭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高考一轮 复习文 言文特 殊句式- 完美课 件(优 秀课件 )
高考一轮 复习文 言文特 殊句式- 完美课 件(优 秀课件 )

• 一、宾语前置 • 二、定语后置 • 三、状语后置 • 四、主谓倒置
高考一轮 复习文 言文特 殊句式- 完美课 件(优 秀课件 )
状语(介词结构)后置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完美课件(优秀课件)
高考一轮 复习文 言文特 殊句式- 完美课 件(优 秀课件 )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课件 (共90张)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特殊句式》 课件 (共90张)
文 言 特 殊 句 式
长沙市长郡中学
1.判断句
2.被动句

3.省略句





长沙市长郡中学
1.判断句
2.被动句

3.省略句

4.主谓倒装句




长沙市长郡中学
1.判断句
2.被动句

3.省略句

4.主谓倒装句

(谓语前置句)



长沙市长郡中学
1.判断句
2.被动句

3.省略句

4.主谓倒装句

4.“……,……”式:刘备,天下枭雄。 5.“……为……”式: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6.用“乃、即、则、皆、必”:
判 断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长沙市长郡中学
1.“……者……也”式: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者……”式: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
3.“……,……也” 式: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长沙市长郡中学
1.“谓语+于”: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2.“见+谓语”: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3.“受+谓语”: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

4.“为+动词”: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5.“为……所……”:
被 动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所劫。

6.“被+动词”: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7.无任何标志: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被 动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所劫。

长沙市长郡中学
1.“谓语+于”: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2.“见+谓语”: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2018届高考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

2018届高考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

蚓 无 利 之爪牙,强 之 筋骨。
1、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廉》)
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也是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的雁荡山
2、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
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廉》) 率领谢庄精通武艺善于格斗的少年 马之千里者(《廉》) 能日行千里的马
3、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涉江》)
佩带着长长的长剑,戴着高高的帽子
4、中心词+而+定语+者式结构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天下之大, 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人,……
5、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
谓语前置
正常 主语+谓动词 主语 +谓动词
不正常了
自从表现差被调换位子后, 我就……
谓语 前置
即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偶尔将谓语置 于主语之前。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 强烈的疑问或感叹。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2、“美哉,我少年中国!”(《少年中国说》) 译文:“我的少年中国,美丽啊!” 3、美哉,山河之固!(《资治通鉴》) 译文:山河险固真好啊! 4、小人哉,樊须也!(《论语 子路》) 译文:樊须真是个小人啊!
1、“相”或“见”字解释为“动作 行为偏指一方时”,宾语前置。
例如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2018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

2018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

3.用“为”、“乃”、“则”、“即”、“非”、 “皆”“是” 等词表示判断
①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②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④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 生序》) ⑤(兄女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①还望见谅 ②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③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④人而无良,相怨一方。《诗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蔺列传》)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蔺列传》)
3 用“被”表示被动。 ①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4 意味上的被动。 ①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
省略句 主语 谓语(不多见)
2、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 常见否定词:不、未、毋、莫。
①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 ④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⑤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
3、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⑤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天时不如地利》) ⑥非人哉!(《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 ⑦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⑧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 ⑨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
被动句
1、“为”、“为……所”。 ①兔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满井游记》) 2、“于”“见”“见……于”“受……于” ①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市。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PPT精品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PPT精品课件

• 1、掌握文言文倒装句的特点。
• 2、根据倒装句的特点能区分文言倒装句并进行翻 译。

一、宾语前置


二、定语后置

三、状语后置

四、主谓倒置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句式特点: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35张PPT)
• ①忌不自信
“不自信”
•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未之有”
•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课 件(35 张PPT)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35张PPT)
• 孔子云:“何陋之有?”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用“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什么实在意义。
• 下列选项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C)
• 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一、宾语前置 • 二、定语后置 • 三、状语后置 • 四、主谓倒置
•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 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 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

不仁哉!梁惠王也。
• 巩固练习:
• (3)青,取之于 ,而青于
•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
•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从而师 之。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今译时一 般作状语。
• 例: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2)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3)具告以事。 • • 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代词宾语。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特殊句式及练习题(含答案)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

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概念:如果以这个常规语序为标准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许多次序颠倒的情况,这是古人说话的习惯。

这就像广州方言"我走先"与普通话"我先走"一样,没有修辞或强调的意义。

但为了方便我们学习,就称它为"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做"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一、判断句: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 (共358张PPT)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 (共358张PPT)

-6-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3 分) ... 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 足下也 期:期待。 . B.真可惜 也 .. C.使圣人微 旨不传 . D.参 之于上古 . 可惜:令人惋惜。 微:精深微妙。 参:检验。
解析:依据上下文语境,此处“可惜”意为“值得珍惜”。
-5-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 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 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如 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 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 局而无过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 注①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 州刺史。②缪:通“谬”。③郑玄: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 为古文经学大家。④萍实: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
-7-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3 分) 饰以温慎 A. 举以予人 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 B. 儿之成,则可待乎 其有国者成败废兴 C.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 D. 吾尝终日而思矣 解析:A项,介词,此处放在动词“饰”后作补语,相当于“用”/连词,表示 目的,“以”之后的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 “来”“用来”。B项,两个“之”均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 项,代词,意为“那些”/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是…… 还是……”。D项,连词,表承接关系/表修饰关系。
-10-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2)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 位。 参考答案:(1)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 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 (2)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 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 解析:翻译时注意字字落实,第(1)句中“天资”意为“上天给予,赋 予”,“异日”指将来,“迹业”即“业绩”,“正”意为“恰好”;第(2)句中注意 把代词“其”代指的写出来,后面要注意是一个假设关系复句,“游、 夏”要注意点出人名“子游、子夏”。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文言特殊句式(一)(含解析)(2021学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文言特殊句式(一)(含解析)(2021学年)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文言特殊句式(一)(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文言特殊句式(一)(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周)文言特殊句式(一)(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文言特殊句式(一)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

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

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特殊句式(三)【2015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御史梁晳次先生传【清】王士禛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晳次其别号也。

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

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

”长老惊异。

十三岁补诸生第一,文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

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

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

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

暇即与其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士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

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

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

先生固耽内典①,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

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论数卷而已。

先生尝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

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

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

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蠹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

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取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予辈皆为赋诗。

未几,谢病归。

淄川高侍郎念东赠诗云:“燕台襆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

”盖纪实云。

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

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帖,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

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

”其雅操如此。

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有删节)【注】①内典:佛经。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2)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3)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1)(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

(2)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难纷然并起,人人凭恃意气不肯服输。

(3)我担心这三蠹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语句。

翻译时要注意重要词语的含义和特殊句式,如第(1)小题中的“知”“污”等字的含义和“誓于神”“自污”的句式特点,第(2)小题中的“酣”“蜂”“下”等字的含义,第(3)小题中的“蠹”“忧”等字的含义。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薛嵩传薛嵩,绛州万泉人。

祖仁贵,高宗朝名将,封平阳郡公。

父楚玉,为范阳、平卢节度使。

嵩少以门荫,落拓不事家产,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

自天下兵起,委质逆徒。

广德元年,东都平,时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遣仆固怀恩东收河朔。

嵩为.贼守相州,闻贼朝义兵溃,王师至,嵩惶惑迎拜于.怀恩马前,怀恩释之,令守旧职,时怀恩二心已萌。

怀恩平河朔旋,乃奏嵩及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分理河北道;诏遂以嵩为相州刺史,充相、卫、洺、邢等州节度观察使,承嗣镇魏州,忠志镇恒州,怀仙镇幽州,各据数州之地。

时多事之后,姑欲安人,遂以重寄委嵩。

嵩感恩奉职,数年间,管内粗理,累迁检校右仆射。

大历八年正月卒。

嵩子平,年十二。

嵩卒,军吏欲用河北故事,胁平知留后务,平伪许之,让于叔父崿,一夕以丧归。

及免丧,累授右卫将军,在南衙凡三十年。

宰相杜黄裳深器之,荐为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理有能名。

元和七年,淮西用兵,自左龙武大将军授兼御史大夫、滑州刺史、郑滑节度观察等使,累有战功。

滑州城西距黄河二里,每岁常为水患。

平询访得古河道,接卫州黎阳县界。

平率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同上闻,开古河南北长十四里,决旧河以.分水势,滑人遂无水患。

居镇六年,入为左金吾大将军。

未几,复为郑滑节度观察使。

长庆元年,幽镇叛,杜叔良统横海全军讨伐不胜,王庭凑围牛元翼于深州。

棣州为贼所.窘,朝廷乃委平以偏师援棣州,平即遣将李叔佐以兵五百救之。

居数月,刺史王稷馈给稍薄,兵士怨怒,叔佐不能戢,宵溃而归。

仍推突将马狼儿为帅,行及青城镇,劫镇将李自劝,并其众;次至博昌镇,复劫其镇兵,共得七千馀人,径逼青州城。

城中兵士不敌,平悉府库并家财募二千精卒,逆击之,仍先以骑兵掩其家属辎重,贼众惶惑反顾,因大败。

狼儿与其同恶十数辈脱身窜匿,馀党降,稍后者斩于鞠场。

明日,狼儿亦就擒戮,胁从者放归田里。

诏加右仆射,进封魏国公,由是远近畏伏平之威略。

在镇六周岁,兵甲完利,井赋均一。

至是入觐,百姓遮道乞留,数日乃得出。

在河中凡六年,召拜太子太保。

明年,上疏乞老,以司徒致仕,居一年卒,册赠太傅。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七十四》,有删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嵩为.贼守相州秦王为.赵王击缶B.嵩惶惑迎拜于.怀恩马前激于.义而死焉者也C.决旧河以.分水势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棣州为贼所.窘诸侯之所.大患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炀皇帝讳广,高祖第二子也。

上美姿仪,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

上好学,善属文,沉深严重,朝野属望。

既而高祖幸上所居第,见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以为不好声妓,善之。

上尤自矫饰,当时称为仁孝。

尝观猎遇雨,左右进油衣,上曰:“士卒皆沾湿,我独衣此乎!”乃令持去。

八年冬,大举伐陈,以上为行军元帅。

及陈平,执尚书都令史暨慧,以其邪佞,有害于民,斩之右阙下,以谢三吴。

于是封府库,资财无所取,天下称贤。

及太子勇废,立上为皇太子。

仁寿初,奉诏巡抚东南。

四年七月,高祖崩,上即皇帝位于仁寿宫。

初,上自以藩王,次不当立,每矫情饰行,以钓虚名,阴有夺宗之计。

时高祖雅信文献皇后,而性忌妾媵。

皇太子勇内多嬖幸,以此失爱。

帝后庭有子,皆不育之,示无私宠,取媚于后。

大臣用事者,倾心与交。

中使至第,无贵贱,皆曲承颜色,申以厚礼。

婢仆往来者,无不称其仁孝。

又常私入宫掖,密谋于献后,杨素等因机构扇,遂成废立。

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盛,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

乃盛治宫室,穷极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绝域。

诸蕃至者,厚加礼赐,有不恭命,以兵击之。

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馀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

帝性多诡谲,所幸之处,不欲人知。

每之一所,郡县官人,竞为献食,丰厚者进擢,疏俭者获罪。

奸吏侵渔,人不聊生。

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不之恤也。

东西游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费不给,逆收数年之赋。

区宇之内,盗贼蜂起,近臣互相掩蔽,隐贼数不以实对。

或有言贼多者,辄大被诘责,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师徒,败亡相继。

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

史臣曰: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

于是矫情饰貌,践峻极之崇基。

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

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冠服以饰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

《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注】。

”观隋室之存亡,斯言信而有征矣!(选自《隋书》,有删改)【注】逭 (huàn):逃避。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臣用事者,倾心与交。

中使至第,无贵贱,皆曲承颜色,申以厚礼。

(2)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照玄上人诗集序【明】刘基予初来杭时,求士于郑希道先生,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雄俊峭拔,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

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心常怀之。

及访于杭人,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心窃怪之。

及余徙居白塔之下,而上人乃住持万松岭之寿宁寺,于是始得遍观其所为诗。

盖浩如奔涛,森如武库①,峭如苍松之栖县崖,凛乎其不可攀也,而忧世感时之情,则每见于言外。

呜呼。

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人矣。

夫诗何为而作哉。

情发于中而形于言。

《国风》、二《雅》列于《六经》,美刺风戒,莫不有裨于世教。

是故先王以之验风俗、察治忽,以达穷而在下者之情,词章云乎哉。

后世太师职废②,于是夸毗戚施③之徒,悉以诗将其谀,故溢美多而风刺少。

流而至于宋,于是诽谤之狱兴焉,然后风雅之道扫地而无遗矣。

今天下不闻有禁言之律,而目见耳闻之习未〗变,故为诗者,莫不以哦风月、弄花鸟为能事,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

定轻重于众人,而不辨其为玉为石。

惛惛怓怓④,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⑤,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

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

呜呼。

有伯乐而后识马,有匠石而后识梧槚⑥。

自古以及于今,伯乐几人。

匠石几人耶。

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

予既重上人之诗,而又悲夫人之不知郑先生之为伯乐、匠石也,故为序其端焉。

(原文有删改)【注】①武库:收藏兵器的仓库。

此喻其诗歌之富于才识,于各体制无所不能。

②太师职废:指停止采诗。

③夸毗戚施:指谄谀献媚之人。

④惛惛怓怓:喧扰争吵。

⑤诋訾(zǐ):诽谤。

⑥梧槚:梧桐与山楸树,两者皆良木。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微斯人,吾谁与归A.莫之先也 B.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人矣C.而又悲夫人之不知郑先生之为伯乐、匠石也 D.故为序其端焉1.A2.(1)对掌权的大臣,尽心交往。

宫中使者到自己家中,无论地位高低,(杨广)都屈己奉承,和颜对待,并用厚礼相赠。

(2)百姓愤怒怨恨,国家土崩瓦解,到了被人擒获的地步,却仍没有觉悟到这一点。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理解并翻译的能力。

翻译句子时,一定要注意句子所处的语境,也就是把句子还原到文中,理解语境及其大意;另外,还应找出句子中的得分点。

本题集中考查了倒装句式。

第(1)小题中的关键点有,“大臣用事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用事大臣”,翻译为“掌权的大臣”;“第”,府第,家中;“无”,无论;“曲承颜色”,屈己奉承,和颜对待;“申以厚礼”,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以厚礼申”,用厚礼相赠。

第(2)小题中的关键点有,“黎庶”,百姓;“至于”,到了……;“未之寤”,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未寤之”,没有觉悟到这一点。

3.A今日收获如何?总结一下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