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的概念

合集下载

α-淀粉酶

α-淀粉酶

α-淀粉酶在结构上的相似性使人们相信它们具有相似的 催化机制。McCarter、Davies均提出α-淀粉酶的催化过 程包括三步,共发生2次置换反应。第一步,底物某个 糖残基要先结合在酶活性部位的-1亚结合位点,该糖基 氧原子被充当质子供体的酸性氨基酸(如Glu)所质子化;第 二步,-1亚结合位点的另一亲核氨基酸(如Asp)对糖残基 的Cl碳原子进行亲核攻击,与底物形成共价中间物,同 C 时裂解Cl-OR键,置换出底物的糖基配基部分;第三步, 糖基配基离去之后,水分子被激活(可能正是被刚去质 子化的Glu所激活),这个水分子再将Asp的亲核氧与糖残 基的C1之间的共价键Cl-Asp水解掉,置换出酶分子的Asp 残基,水解反应完成。在第二次置换反应中,如果进攻 基团不是水分子,而是一个带有游离羟基的糖(寡 糖)ROH,那么酶分子的Asp残基被置换出后,就发生了 糖基转移反应而非水解反应。
在米曲霉的Taka-淀粉酶A(TAA)中,在活性部 位发现有三个酸性氨基酸残基,Asp206, Glu230,Asp 297,定点突变研究发现它们 是催化所必需的氨基酸。研究发现TAA中这 三个催化所必需的氨基酸在其它的α-淀粉酶 以至于α-淀粉酶家族中也是共有的。
Tonozaka(1993)通过对不同来源的37个α-淀粉酶基因分支酶基因,异 淀粉酶基因等进行同源序列的比较,微生物与动物和植物产生的α-淀 粉酶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不超过10%,但发现这些淀粉酶有 ABCD四个区域有高度的保守性,推测这些保守区域与其底物的结合 或催化中心有关。 尽管不同来源的α-淀粉酶在氨基酸序列上是不同的,但它们却共同拥 有相同的基本次级结构,如(β/α)8结构(亦称之为TIM-桶)——由8个螺 旋包围8个β-折叠组成的筒状结构。该结构被认为具有催化能力的结 构。 YJanec k,S.通过对α-淀粉酶家族研究发现大部分α-淀粉酶除了含有 八个(β/α)桶状结构的催化中心(domain A)外,还包括domains B、C和 D。其中domain B具有三个β折叠和三个α螺旋,长度和结构随来源的 不同而变化。Domain C区是催化区域后面的区域,主要由β折叠组成, 该区被认为有保护催化中心疏水氨基酸的稳定性的作用。 另外,有一些α-淀粉酶包含一个没有催化功能的淀粉结合位点(starchbinding domain)。 此外,几乎所有α-淀粉酶都是金属酶,每个酶分子至少含有一个钙离 子,钙离子使酶分子保持适当的构象,从而维持其最大的活性和稳定 性。

α-淀粉酶在工业上的应用

α-淀粉酶在工业上的应用

固体发酵的优点
• SSF也有许多优于SmF的优点,包括先进的生产 能力,更简单的技术,较低的资本投资,较低的 能量需求和较少的污水排量,更好的产品回收和 不产生泡沫,另外,据报道称其是对发展中国家 最适合的方法。
淀粉酶的纯化
• 酶的分离纯化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即抽提、纯化、结 晶或制剂。
• 酶的提取:使用盐溶液、酸溶液、碱溶液、有机溶剂等 • 沉淀分离:盐析沉淀、等电点沉淀、有机溶剂沉淀、复合
耐高温 α-淀粉酶
• 耐高温 α-淀粉酶适合于高温(105~110℃ )下液化 淀粉, 不仅反应快,淀粉不易形成难溶性颗粒, 而且杂 质容易过滤清除, 液化淀粉一步即可完成,钙离子用量 少, 有利于糖化液精制。
• 耐高温α-淀粉酶在酒精生产的应用中,中温蒸煮、较 高温蒸煮用汽量减少30%左右, 糖化酶减少20-30u/g, 发酵质量在酒度、酸度、挥发酸、还原糖、总糖等方 面均好于高温蒸煮,甲醇含量低,原料出酒率, 淀粉 出酒率提高, 降低酒精成本。
其中耐热性淀粉酶在工业中已经大规模的使用耐高温淀粉酶耐高温淀粉酶适合亍高温105110下液化淀粉不仅反应快淀粉不易形成难溶性颗粒质容易过滤清除液化淀粉一步即可完成钙离子用量耐高温淀粉酶在酒精生产的应用中中温蒸煮较高温蒸煮用汽量减少30左右糖化酶减少2030ug収酵质量在酒度酸度挥収酸还原糖总糖等方面均好亍高温蒸煮甲醇含量低原料出酒率淀粉出酒率提高降低酒精成本
耐碱性α-淀粉酶
• 许多种微生物都能产生碱性 α-淀粉酶. 这些 α-淀粉酶的最 适反应 pH 分别在8 ~ 11的范围内, pH稳定范围也基本在 6.0~11的碱性环境中。
• 对于加酶洗涤剂, 不耐高pH值的酶种是其不能广泛应用的 限制性因素, 矛盾在于绝大多数洗涤剂配方为碱性条件下 洗涤效果好, 但此时酶活力损失大, 不能充分发挥酶助剂的 功能, 中性条件下酶活力虽然保持较高水平, 但洗涤效果差。

淀粉酶12000du

淀粉酶12000du

淀粉酶12000du
淀粉酶是一种酶类蛋白质,它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DU是指度,是用来表示酶活性的单位。

在这里,"12000 DU"表示淀
粉酶的活性为12000度。

这个活性单位是根据淀粉酶对特定底物的
催化能力而来的。

淀粉酶的活性单位可以用来衡量其在特定条件下对淀粉的降解
能力。

在食品工业中,淀粉酶通常被用于加工食品,比如面包、酒精、酿造等过程中,它能够帮助加速淀粉的分解,促进发酵过程。

此外,淀粉酶也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用于研究
和生产过程中。

它在医学上也有一定的应用,比如用于辅助消化和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总的来说,"12000 DU"表示淀粉酶的活性水平,这个数值可以
帮助我们了解淀粉酶的催化能力,以及在食品加工、医药和生物技
术等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高考酶的知识点

高考酶的知识点

高考酶的知识点在高中生物学中,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高考中常考的一个知识点。

了解和熟悉酶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还能为高考顺利过关提供帮助。

下面将介绍高考中常见的酶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一、酶的定义和特点酶是生物体内能加速化学反应的特殊蛋白质分子,它能够降低活化能,使生化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迅速进行。

酶是高效的催化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专一性,能够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同时不参与反应本身,能够反复使用。

酶的活性受到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二、酶的分类1. 按催化反应的类型分类:酶可分为水解酶、合成酶、氧化还原酶等,根据它们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来划分。

2. 按底物种类分类:酶可分为蛋白酶、脂酶、淀粉酶等,根据它们所催化的底物种类来划分。

3. 按反应位置分类:酶可分为胞内酶、胞外酶、溶菌酶等,根据酶所处的位置来分类。

三、酶的作用机理酶的催化作用发生在酶的活性中心,包括接触过渡态、提供或吸收质子、调整受体构象等。

常见的酶的催化机理有酸碱催化、金属离子的参与、共价催化和亲和力等。

四、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1. 促进新陈代谢:酶在生物体内参与各种代谢反应,如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等,调节物质合成和降解,维持生理平衡。

2. 助推消化:消化酶参与胃肠道中的食物消化,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在食物消化和吸收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增强免疫力:抗菌酶如溶菌酶和抗生素酶等能够破坏外来微生物的细胞壁,起到保护机体的免疫作用。

4. 调节代谢途径:酶通过催化反应的速率来调节代谢途径,如糖原酶和糖原磷酸化酶等参与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调节。

五、高考中的相关考点在高考中,酶作为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常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酶的特点和作用:考生需要了解酶的定义、特点和催化作用,并能够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解释。

2. 酶的分类和命名:考生需要熟悉常见的酶的分类和命名原则,如蛋白酶、脂酶等。

3. 酶的作用机理:考生需要理解酶的催化机理,包括酸碱催化、金属离子的参与等。

临床常用生化项目应用及临床意义

临床常用生化项目应用及临床意义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
【检验原理】 GOT/AST作用于底物 L-天冬氨酸和α -酮戊二 酸生成草酰乙酸和谷氨 酸,草酰乙酸转化成丙 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 在碱性环境中生成红色 的苯腙,在510nm波 长测定吸光度值,计算 其活性。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
【参考区间】 男:13-40U/L 女:10-28U/L 【临床意义】 AST 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 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 AST 活 力增高,在发病后 6 -12 h 之内 显著增高,在48 h 达到高峰,约 在3 -5 天恢复正常。血清中 AST 也可来源于肝细胞,各种肝病可 引起血清AST 的升高,有时可达 1200U,中毒性肝炎还可更高。 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 也可引起血清AST 的轻度增高。
【危急值】 ≥1500U/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
【医学决定水平】 20U/L 此为排除值,低于此水平时可排除多种与AST增高 有关的疾病。因此应考虑其他的诊断。这个参考范围内的值 还可作为病人自身对照,可与过去和(或)将来的测定值进 行比较。 60U/L 此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当AST测定值超过此水平 时,多种与AST增高有关的疾病均应加以考虑,如肝细胞损 伤、心肌梗塞、肌肉与骨骼疾患,肝后胆道阻塞等,此时同 时测定ALT、ALP、Bil、CK等鉴别是肝脏疾病还是心肌疾患 有重要意义。 300U/L 高于此值通常为急性肝细胞损伤,如病毒性肝炎、 中毒性肝炎等,而一般酒精性肝炎、心肌梗塞、进行性肌营 养不良等测定值均在此水平以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
【检验原理】: GPT作用于L-丙氨酸 和α -酮戊二酸反应生成 丙酮酸和谷氨酸,丙酮 酸与2.4-二硝基苯肼在 碱性条件下显色,在 510nm波长测定吸光 度值,计算其活性。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与血清中甲胎蛋白升高相关性最大的疾病是A.胃肠道肿瘤B.乳腺肿瘤C.肾癌D.肝癌E.白血病正确答案:D解析:甲胎蛋白由肝脏幼稚细胞产生,胎儿期可检测到,出生后则逐渐消失,原发性肝癌时AFP可升高,对肝癌的诊断率为87.2%,是监测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

2.高速离心机的最高转速可达A.7500r/minB.20000r/minC.6000r/minD.12000r/minE.18000r/min正确答案:B解析:按转速分类:分为低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超速离心机。

3.酶促反应进程曲线可用于确定A.测定线性范围B.适宜的pHC.适宜的酶量范围D.反应线性时间E.底物的浓度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酶促反应进程曲线的概念,要准确测定酶活性,必须了解不同酶反应速率和时间的关系,找出酶促反应速率恒定的线性时间,避开延滞期、非线性反应期。

4.下面属于终点法的有A.双波长法和比浊法B.比浊法和回归法C.回归法和多点deta法D.多点deta法和比浊法E.双波长法和多点deta法正确答案:A解析:双波长法和比浊法属于终点法,回归法和多点deta法属于连续监测法。

5.关于淀粉酶(AMY)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有胰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两种同工酶B.氯离子对其有激活作用C.血标本可用EDTA抗凝D.成人AMY水平与性别、年龄关系不大E.AMY较稳定,室温可存放1周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淀粉酶的有关概念,EDTA是金属螯合剂,而钙离子是淀粉酶的激活剂,因此不能使用EDTA,草酸盐,柠檬酸盐作为样本的抗凝剂。

6.钙测定的参考方法是A.火焰光度法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C.甲基麝香草酚比色法D.离子选择电极法E.EDTA滴定法正确答案:B解析:钙测定的参考方法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血浆脂蛋白电泳分析中常用的染色剂A.溴酚蓝B.丽春红C.甲苯胺蓝D.油红OE.溴化乙锭正确答案:D解析:考察血浆脂蛋白的分类技术,血浆脂蛋白电泳分析中常用的染色剂有油红0。

测定淀粉酶活性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测定淀粉酶活性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测定淀粉酶活性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一、简述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催化淀粉分解为糖类物质的生物催化剂,其在食品工业、生物塑料生产以及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淀粉酶的活性,本研究将比较分析两种常用的测定淀粉酶活性的方法:碘量法和比浊法。

该方法系通过加入碘与淀粉样液来测量淀粉的水解程度,但是它无法避免一些还原性物质的干扰。

比浊法是基于酶反应产生胶体体系的形成,据此原理可测定淀粉酶活力。

本实验旨在比较这两种方法在测定淀粉酶活性时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以期找到一种更为理想和高效的测定手段。

1. 淀粉酶的简介及重要性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催化淀粉分解为糖类物质的生物催化剂,它在食品工业、发酵工业以及生物塑料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淀粉酶的活性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催化效率越好。

研究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对于这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淀粉酶在食品工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制作面条、饼干等食品时,需要确保食品中的淀粉得到充分分解,从而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淀粉酶能够有效分解淀粉,使其转化为糖类物质,为食品提供甜味和黏性,因此它是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酶制剂。

淀粉酶在发酵工业中也有重要应用。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糖化酶就是一种淀粉酶,它能够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能量和生长所需的碳源。

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淀粉酶,可以对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进行定向发酵,生产出各种有用的产品,如抗生素、酶制剂等。

淀粉酶在生物塑料工业中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一种环保型的生物塑料,其降解过程需要淀粉酶的参与。

通过利用淀粉酶降解塑料中的淀粉成分,可以降低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淀粉酶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淀粉酶活性测定的方法和目的在淀粉酶活性的研究中,有多种方法可用于测定酶活力。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两种常见的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碘量法和比色法,并阐述它们的目的。

淀粉酶质量指标

淀粉酶质量指标

淀粉酶质量指标
淀粉酶的质量指标通常通过其活性来衡量,单位一般为U/L(单位每升)。

淀粉酶是一种分解淀粉的酶,主要来源于胰腺等器官。

在医学诊断中,血清淀粉酶活性常用于辅助诊断胰腺炎等疾病。

淀粉酶的正常范围因不同的检测方法和个体差异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血清淀粉酶的正常参考值在不同的方法中有所不同,如速率法为20~90U/L,碘比色法为800~1800U/L。

而BMD法成人正常值为25~125U/L,70岁以上老年人为28~119U/L。

另外,也有观点认为血清淀粉酶正常值在35U/L~135U/L之间,或者0~150U/L之间均属正常。

当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时,可能表明存在胰腺炎的情况,但淀粉酶并非胰腺炎的特异性指标,其增高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肠梗阻、输尿管结石、胆囊结石以及消化道穿孔等,但这些疾病的淀粉酶升高通常不会超过正常值的三倍。

因此,对于淀粉酶的质量指标,需要参考具体检测方法和正常值范围来综合判断。

在临床应用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酶的概念
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属于葡萄糖苷酶的一种。

它主要作用于淀粉以及相关的多糖类物质,将其分解为较小的糖分子,如葡萄糖和麦芽糖。

淀粉酶在消化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帮助人体消化和吸收碳水化合物。

在人体内,淀粉酶主要由胰腺和唾液腺产生,分别称为胰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

当食物中含有淀粉时,淀粉酶会被释放到胃和小肠中,开始分解淀粉。

首先,唾液淀粉酶在口腔中开始作用,将淀粉分解为较小的糖分子。

然后,胰淀粉酶在小肠中继续作用,将淀粉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和麦芽糖,以供人体吸收和利用。

如果淀粉酶的产生或活性受到影响,就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的问题,如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等。

此外,一些遗传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淀粉酶的缺乏或异常,如遗传性胰腺病变和先天性淀粉酶缺乏症。

因此,淀粉酶的正常功能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