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建筑学侧窗天窗采光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窗帘避光实验报告模板

窗帘避光实验报告模板

窗帘避光实验报告模板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不同厚度的窗帘对室内光线透过程度的影响,以便评估其避光效果。

实验材料:1. 不同厚度的窗帘(厚度为1cm、2cm和3cm)2. 光强计3. 1个房间(具备自然光照条件)实验步骤:1. 将房间内现有的窗帘取下,保持房间内无其他遮挡物,确保自然光照条件。

2. 使用光强计在不同位置测量房间内的光强,记录下基准光强值。

3. 选择一种厚度的窗帘(例如1cm),安装在房间的窗户上,保持窗帘完全展开。

4. 使用光强计在不同位置测量房间内的光强,记录下窗帘遮挡后的光强值。

5. 重复步骤3-4,将窗帘厚度分别更换为2cm和3cm,并记录下相应窗帘厚度下的光强值。

6. 将所有实验数据整理并进行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 较厚的窗帘对室内光线的透过程度有更好的遮挡效果,光强值较低。

2. 较薄的窗帘对室内光线的透过程度相对较高,光强值较高。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窗帘的厚度对室内光线的遮挡效果有一定影响,较厚的窗帘具备较好的避光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厚度的窗帘来控制室内的光照强度。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室内光照条件的一致性,避免其他光源的干扰。

2. 在测量光强时,要确保光强计与测量位置保持垂直,并避免阴影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窗帘的安装和拆卸过程中的意外伤害。

4. 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来验证,并使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以上是窗帘避光实验报告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若有需要,可以根据实际实验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

采光测量实验报告总结

采光测量实验报告总结

采光测量实验报告总结引言采光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室内的舒适性和人们的健康。

因此,准确地测量、评估建筑物的采光状况对于建筑师和设计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采光测量实验,了解建筑内部的采光情况,并对不同采光条件下的光照强度进行测量和分析。

实验目的1. 了解光照强度的测量原理和方法;2. 掌握采光测量的关键设备和工具;3. 通过实测数据,对不同采光情况下的光照强度进行分析和比较;4. 提出改善采光状况的建议。

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 确定实验地点和测量区域;- 根据需要选择测量时间段;- 安装光照度计;- 记录环境温度、湿度等相关信息。

2. 测量方法:- 在不同采光条件下,选择多个测量点;- 在每个测量点,使用光照度计进行光照强度测量;- 每个测量点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增加数据准确性。

3. 数据分析:- 将测量数据整理为表格或图表,以便进行比较;- 分析不同采光条件下的光照强度变化;- 参考相关标准或规范,评估测量结果的合理性。

4. 结果总结:- 分析数据,总结不同采光条件下的光照强度变化规律;-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改善采光状况的建议;- 归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及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采光条件对室内光照强度有显著影响。

在同一测量时间段内,明亮阳光直射窗户区域的光照强度较高,而遮挡较多的区域光照强度相对较低。

2. 不同方向的采光条件也会对室内的光照强度产生影响。

南向的阳光直射窗户区域光照强度最高,而北向采光较弱。

3. 光照强度的变化还与天气状况相关。

在晴朗的天气下,光照强度较高,而在多云或阴天时,光照强度明显降低。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对于改善采光状况提出以下建议:1. 合理设计窗户和遮阳设施,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

例如,增加南向窗户的面积,减少北向窗户的遮挡。

2. 使用光线反射或折射的技术,将光线引导到内部光照不足的区域,以提高整体的光照强度。

教室采光实验报告格式

教室采光实验报告格式

引言概述教室采光是影响学生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采光设计与布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舒适感。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教室采光实验的探究和分析,为教育部门和设计师提供有关教室采光设计的实用建议。

正文内容一、阳光照射方向的分析1.分析教室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朝向。

2.探究阳光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段的照射方向。

3.评估不同方向的阳光对教室采光的影响。

二、窗户布局和尺寸的考虑1.讨论窗户布局对采光的影响。

2.分析窗户大小与教室面积之间的关系。

3.探究不同窗户尺寸对采光均匀性的影响。

4.介绍遮阳设施在窗户设计中的应用。

三、透光材料的选择1.介绍常见的透光材料,如玻璃、塑料板等。

2.探究不同材料的透光性能和使用寿命。

3.评估透光材料的耐久性和维护成本。

四、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的结合1.分析人工照明在教室中的作用。

2.探讨合理的人工照明布局和灯具选择。

3.讨论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的协调关系。

五、教室内部具体布局和装饰的影响1.探究教室内墙壁和天花板颜色对光的反射和吸收的影响。

2.分析教室内部家具和设备的布局对采光的影响。

3.介绍合适的窗帘和百叶窗的选用原则。

总结教室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朝向对采光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窗户的布局和大小也是影响采光效果的关键因素,需要根据教室面积和采光需求进行考虑。

透光材料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其透光性能、耐久性和维护成本。

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的结合应该注重布局和灯具的选择,以提高学生的舒适感和学习效果。

教室内部的布局和装饰也会对采光形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尽量选择颜色明亮的墙壁和天花板,并合理布局家具和设备。

建筑学专业实习报告15篇_1

建筑学专业实习报告15篇_1

建筑学专业实习报告15篇建筑学专业实习报告1为了经过观赏典型修建,修建工地,使我们对所学常识有一个感性知道,对本专业的概貌有一个体系全面的了解,进步理论联系实践的才干,增强我们学习本专业的爱好。

校园组织了一次观赏修建工地的实习。

一、实习时刻__。

二、实习地址__小区、__体育馆施工现场、校园试验室。

三、实习内容(一)修建外观榜首天下午,同学们来到__小区,观赏该小区。

一路上指导教师就所看到的修建给我们进行解说,并给我们剖析某一结构设置的效果,设置原因,规划的优缺点。

一同结合详细的问题,告知我们现行修建规范是怎样规则的。

在观赏的进程中,同学们都很仔细,及时发现问题并请教师答复,并及时作记载。

经过我们有针对性的问答,我们学到了许多讲义上没有的东西,比方能够在修建物顶上装置成排的短型避雷针,使其具有传统避雷针的效果一同又不影响修建物的漂亮;尽管运用太阳能热水器能节约能源,可是规范制止用户自行装置,防止影响修建的全体外观,但能够在修建物规划时将其统一规划、装置。

我们还从教师那里了解到,该小区的规划理念是“爸爸是湖,妈妈是溪,我是高兴的小鱼儿”。

事实上,这一规划理念也在规划中很好的表现了出来。

小区中的湖、小溪与周围的精美很好的交融在一同,拉近了人与大自然的间隔。

(二)修建施工第二天下午,同学们又到__体育馆施工现场进行观赏。

在施工现场的外面,我们惊喜的发现,这个修建的规划单位便是我们校园的修建规划研究院。

所以同学们都很激动,观赏进程中好像也愈加活跃了。

在现场,我们看到了部分梁的端处有不少伸出来的钢筋头,看上去比较古怪。

所以就问教师是什么东西。

教师告知我们那便是预应力钢筋。

说实在的,提起预应力混凝土,我信任没有讲几个同学不知道,可是提到真实的,我估量则没有几个同学真实的见过。

这一次观赏,使我们能从感官上对一些修建结构有个直观的了解,对我们往后的学习和作业都是很有协助的。

在现场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分量的柱子很粗,在承重柱的四周有细一些的结构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防止因墙身过长导致简单崩塌。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作者: ————————————————————————————————日期:ﻩ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热工、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实验]XXXXXXXXXXXXXX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第一部分建筑热工学实验(一)温度、相对湿度1、实验原理:通过实验了解室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量的目的;进一步感受和了解室外气象参数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

2、实验设备:TESTO 175H1温湿度计3、实验方法:`(1)在测定前10min左右,把湿球温度计感应端的纱布用洁净水润湿。

(2)若为手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用钥匙上紧上部的发条,并把它悬挂于测点。

待3~4min,当温度计数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

读数时,视平线应与温度计水银面平齐。

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3)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获得测点空气温度。

(4)根据干、湿球温度计读数值查表,即可得到被测点空气的相对湿度。

4、实验结论和分析室内温湿度仪器:TESTO 175H15.对测量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根据测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室内各处的温度及湿度较为平均。

暖气上方的区域温度较高而导致相对湿度较低。

桌子由于靠近暖气,所以温度较高。

柜子由于距离暖气较远,温度相对较低,较为接近室内的平均气温。

门口处由于通风较好,温度较低,湿度相对较高。

位置湿度(%)温度(℃)暖气上方A 24.5 17.5 桌面上方B 25.6 17.0 南边靠墙柜子C 25.5 16.8 室内门口处D25.116.5(二)室内风向、风速1、实验原理:QDF型热球式电风速计的头部有一直径约0.8mm的玻璃球,球内绕有镍镉丝线圈和两个串联的热电偶。

热电偶的两端连接在支柱上并直接暴露于气流中。

当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镍镉丝线圈时,玻璃球的温度升高,其升高的程度和气流速度有关。

照明度测试报告

照明度测试报告

照明度测试报告项目名称:照明度测试测试日期: 2021年10月15日测试设备:光照度计1. 测试目的本文档记录了对不同环境下照明度的测试结果。

主要目的是评估不同场景下的照明亮度,以便为合理的照明设计提供依据。

2. 测试环境2.1 实验室环境•场地:实验室内部•环境条件:封闭空间,无窗户•光源:荧光灯2.2 办公环境•场地:办公室•环境条件:开放空间,有窗户•光源:天窗采光+LED灯2.3 室外环境•场地:公园•环境条件:户外空间,阳光直射•光源:自然光3. 测试过程在每种环境下,我们使用光照度计对照明度进行测试,并记录结果。

每个环境下测试人员按照事先确定的点位进行测量,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4. 测试结果以下是在不同环境下的照明度测试结果:4.1 实验室环境测量点照明度 (lux)点位1 150点位2 160点位3 155平均值1554.2 办公环境测量点照明度 (lux)点位1 300点位2 350点位3 320平均值323.334.3 室外环境测量点照明度 (lux)点位1 8000点位2 7500点位3 8200平均值79005. 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室环境下的照明度相对较低,平均值仅为155 lux。

在封闭空间中,使用荧光灯作为主要光源,会导致环境光较暗。

2.办公环境下的照明度较高,平均值为323.33 lux。

办公室中有天窗采光和LED灯提供光源,使得环境亮度明显提高。

3.室外环境下的照明度最高,平均值为7900 lux。

自然光的强烈直射使得室外场所明亮舒适。

6. 结论根据上述结果分析,合理的照明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对于封闭空间,如实验室环境,需要增加合适的人工照明设备,以提高照明度。

2.对于办公环境,可以充分利用天窗采光和LED灯,以提高照明亮度和节能。

3.对于室外环境,应合理安排建筑物和窗户的位置,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

通过照明度测试报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环境下的照明度数据,为合理的照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舒适度。

论述办公建筑的天然采光试验方法

论述办公建筑的天然采光试验方法

论述办公建筑的天然采光试验方法前言所谓的天然采光,就是将日光引入办公建筑内部,然后将引入的日光进行合理的分配,为办公建筑提供更加理想化的照明环境。

天然采光的运用,不仅可以减少照明用电,使得资源充分利用,还可以营造出一个动态的室内环境,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促使室内人员身心健康的发展。

1.模型相似度分析所有的模型都会与原型存在误差。

就说办公建筑的模型,它与办公建筑就存在有一些不同的特征参数,比如透光度、窗墙比等。

为了验证模型与原型的相似度,我们进行了模型试验。

1.1 理论分析试验模型采用的是一个比例为1:2的缩小模型,要求它与原型的几何结构、特征参数都相似或者相同。

就对于室内的某一点的照度而言,由于模型与原型的相对应点的仰角和方位角相同,而且处于相同的位置所看到的天空大小是相同的,再加上有相同的透光度,所以缩小模型和原型相对应的点的照度是相同的。

1.2 模型计算分析本文采用的是RADIANCE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已知原型的长宽高分别为6*4*3(m),且窗户开在南向外墙之上,大小分别为3.2*1.5(m),窗台高为1m,透光率为0.502,天花板/内墙/地板的反光率分别为0.75/0.7/0.35,1:2的模型除了几何结构发生变化外其余参数都保持不变。

在这样的条件下,分别对缩小模型和原型的室内照度进行数据记录,然后进行偏差比较,最后可以得出两者对应位置的照度值几乎一样。

虽然存在有个别的偏差,这是因为所测点的绝对位置不同所导致的,属于可接受的范围。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缩小模型与原型的室内照度分布是一致的。

2.试验验证与分析2.1模型简介因为本试验研究的是天然采光,不对能耗进行要求,所以本试验的缩小模型采用大芯板搭建,围护结构的材料选择不受限制。

对于模型的建立,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原型的几何结构和性能参数来建立。

其尺寸大小应为3*2*1.5(m),窗户开于南向外墙之上,为了保证准确度,可以在搭建窗户时选择指南针作为辅助定位装置。

汽车电控天窗实验报告

汽车电控天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电控天窗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2. 掌握电控天窗的操作方法及故障排查技巧。

3. 提高对汽车电子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能力。

二、实验器材1. 汽车电控天窗一台。

2. 万用表一台。

3. 螺丝刀一套。

4. 故障诊断仪一台(可选)。

三、实验步骤1. 天窗外观检查(1)观察天窗的开启、关闭及运动过程,确认天窗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2)检查天窗周边密封条、滑轨等部件,确保无损坏。

2. 电路检查(1)使用万用表检测天窗电机、开关、线路等部件的电压、电流值,确认电路连接正常。

(2)检查电机、开关等部件的接地情况,确保接地良好。

3. 天窗控制单元检查(1)使用故障诊断仪读取天窗控制单元的故障码,分析故障原因。

(2)根据故障码进行相关部件的排查与维修。

4. 天窗操作实验(1)按照操作手册要求,进行天窗的开启、关闭、自动、手动等操作。

(2)观察天窗运动过程,确认天窗运行平稳、无异常噪音。

5. 故障排查与维修(1)根据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故障原因。

(2)按照维修流程,对故障部件进行更换或维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汽车电控天窗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故障排查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完成了天窗的开启、关闭、自动、手动等操作,并对电路、天窗控制单元、天窗电机等部件进行了检查和维修。

2. 分析(1)汽车电控天窗的工作原理:电控天窗主要由电机、开关、线路、控制单元等部件组成。

通过控制单元对电机进行控制,实现天窗的开启、关闭、自动、手动等功能。

(2)天窗操作方法:根据操作手册要求,进行天窗的开启、关闭、自动、手动等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天窗运动过程,确保天窗运行平稳、无异常噪音。

(3)故障排查与维修:通过故障诊断仪读取天窗控制单元的故障码,分析故障原因。

根据故障码进行相关部件的排查与维修,确保天窗恢复正常工作。

五、实验总结1. 汽车电控天窗是一种实用的汽车电子设备,能够提高驾驶舒适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验 报 告
姓名: 汤弈 班级: 08建筑学 1 日期:2011年 12月 23日 成绩:_______
指导教师: 李伟 同组人: 葛俊,张驰,范顺林,李晨宇,郑恢祥
实验名称: 人工天穹采光模型实验
【实验目的】
在人工天穹半球内通过采光模型了解窗口设置、室内表面的光特性对室内采光的影响。

【实验仪器设备】 1.人工天穹;
2.两台照度计或一台照度计和一套多通道照度测试仪;
3. 房间模型(尺度约为人工天穹直径的1/5);
【实验原理】
人工天穹是一个假设的天空半球,半球内表面粉刷成白色漫反射面,半球下部装有镜面投光灯照射上半球,使半球内表面的亮度按下式的规律分布:
(12sin )3
Z
L L θθ+=
式中:θ角为计算天空亮度处的高度角(仰角),L θ是仰角为θ方向的天空亮度 (cd/m 2),Lz 是天顶亮度(cd/ m 2)。

当人工天穹半球内表面上的亮度分布类似于CIE 阴天空的亮度分布后,在半球中心处放置按照相似理论制作的建筑采光模型。

由立体角投影定律可知,室内测点的天空漫射光照度En 是由透过窗口看到的天空所形成的立体角Ω的投影Ω·cosθ与天空的亮度乘积:
cos n E L θθ=Ω
当人工天穹半球的半径改变或建筑采光模型的比例尺寸改变时,并不影响投影Ω·cosθ的大小变化,因此只要保持天空半球的亮度分布规律不变,n 点的照度也不改变。

换句话说,对人工天穹半球的直径和模型的比例尺寸变化不影响试验结果,这为模型试验提供了方便条件。

但在实验时为了操作方便,一般将模型的几何中心对准半球中心位置,工作面放置在半球的底平面上,而房间的其它点不在半球的中心,这样就会产生误差。

测得n 点的照度值后,利用公式100%n
W
E C E =
⨯,就可计算出采光系数。

【实验内容及步骤】
1. 测量分析平天窗采光效果;
(A )开启人工天穹半球投光灯,并测试半球中心处的照度E w ; (B )安置带有天窗的建筑采光模型;
(C )将光接收器放置在模型内,测量3次模型内各工作点的照度; (D )计算各点的采光系数,并取平均值;
2. 测量分析侧窗设置对室内采光的影响;
(A)开启人工天穹半球投光灯,并测试半球中心处的照度E w;
(B)安置带有侧窗位置、大小可调的建筑采光模型(模型内墙面为浅色);
(C)将光接收器放置在模型内,测量侧窗位置、大小未调整时沿进深方向各测点的照度,共测量3组数据;
(D)改变侧窗高度,测量沿进深方向各测点的照度,共测量3组数据;
(E)改变侧窗大小,测量沿进深方向各测点的照度,共测量3组数据;
(F)计算各测点的采光系数,分别绘制侧窗位置和大小未调整、改变侧窗高度、改变侧窗大小三种情况下房间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

数据记录:
1.测量分析平天窗采光效果
(平天窗采光系数平均值应为各点采光系数之和除以总测点数)
2.测量分析侧窗设置对室内采光的影响
(1)侧窗下沿距地面高度:11 cm)
(2,侧窗下沿距地面高度:9 cm)
(3)
绘制房间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