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笔试试题 -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情节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黛玉葬花发生在元宵节,是她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B. 葬花时,黛玉吟诵的是《葬花吟》,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哀怜C. 宝玉并未参与黛玉葬花的场景,他对此一无所知D. 葬花是黛玉与宝钗友情深厚的象征答案:B解析:《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是经典情节,它发生在春末夏初,而非元宵节(A 项错误)。

黛玉在葬花时吟诵的《葬花吟》深刻表达了她对生命无常、青春易逝以及自身命运的哀怜与无奈(B项正确)。

宝玉是黛玉的知己,他目睹并参与了黛玉葬花的全过程,对黛玉的情感有深刻的理解(C项错误)。

葬花情节更多地体现了黛玉的敏感多愁与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悼,而非她与宝钗友情的象征(D项错误)。

2.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边塞诗的杰出代表,其作品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高适答案:D解析: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作品如《燕歌行》、《别董大》等,都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的英勇生活和思乡之情为主要内容(D项正确)。

李白虽也有描写边塞的诗篇,但并非其主要创作方向(A项错误)。

杜甫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边塞诗并非其主要特色(B项错误)。

王维则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边塞诗非其主要创作领域(C项错误)。

3.下列关于《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解读,哪一项是正确的?A. 学习新知识后,时常复习它,就会感到快乐B. 学习了知识,就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感到高兴C.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时常复习,这样才能感到满足D. 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答案:A解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学习新知识后,时常复习它,就会感到快乐。

这里的“习”指的是复习、温习,而非单纯的练习或实践(A项正确,B、D项错误)。

高中语文基础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基础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基础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面哪个成语用错了对象?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足C. 一箭双雕D. 一石二鸟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的笔下?A. 陶渊明B. 王羲之C. 李白D. 杜甫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至今还没有想出来。

D. 我们应该避免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4. 下列古文中,属于骈文的是: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出师表》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______”是《诗经》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2. “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的教诲,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3. “______,______”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4. “______,______”是《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赞美了滕王阁的壮丽。

5. “______,______”是《出师表》中的名句,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

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

昔者,齐桓公问于管仲曰:“何如而可以为天下?”管仲对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安存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能佚乐之,则民亲我矣;能富贵之,则民利我矣;能安存之,则民信我矣;能生育之,则民爱戴我矣。

”1. 管仲认为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2. 管仲提出了哪四个方面的措施来顺民心?3. 管仲认为顺民心的结果是什么?四、作文题(3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健康,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

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

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笔试试卷说明: 1、本试卷共6页。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用钢笔或中性笔(圆珠笔)在规定位置工整答题,卷面整洁。

3、请在密封线内填写单位、姓名等,在右下角填写抽签顺序号。

一、硬笔书法(20分)分别用简化字和繁体字在下面的空格内默写《兰亭集序》选段(从“是日也……”到“……信可乐也。

”)要求:用钢笔(圆珠笔、中性笔)行书或楷书书写,字形规范,笔画清楚,结构工整,字体美观,行款格式正确。

二、语文素养(30分)(一)默写全词。

先在相应空格处补足题目,并在题目上面填写词牌、在题目下面写明作者。

默写时要求在空格内默写,标点准确,无错别字。

(20分)(二)请就上词中的一个典故做出解说。

(10分)三、理论视野(40分)(一)阅读下文,请在横线上概括出其阐释的课程的基本理念。

(10分)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入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乃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

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语文教师考试试卷答案高中

语文教师考试试卷答案高中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气喘吁吁吟咏B. 突兀森郁摧枯拉朽C. 脍炙人口拈轻怕重D. 风驰电掣惊心动魄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工作勤奋,成绩优秀,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B. 我国科学家在空间技术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D.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答案:B3. 下列词语中,与“黄粱美梦”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梦寐以求B. 指日可待C. 一枕黄粱D. 梦想成真答案:C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B. 他的心像铁一样坚硬。

C. 这座城市的夜景如同一幅画。

D.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答案:A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常用词的一项是()A. 君子B. 大夫C. 贤者D. 王者答案:D6. 下列句子中,正确运用了“然而”的一项是()A. 他努力学习,然而成绩还是不理想。

B. 他努力学习,成绩却很理想。

C. 他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很理想。

D. 他努力学习,然而成绩却一直很理想。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正确运用了“虽然……但是……”的一项是()A. 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还是坚持去跑步。

B. 虽然他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不理想。

C. 虽然他很聪明,但是成绩却一直不理想。

D. 虽然他成绩很好,但是他的努力却不足。

答案:B8. 下列句子中,正确运用了“与其……不如……”的一项是()A.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

B. 与其忍辱负重,不如放手一搏。

C. 与其屈居人下,不如自食其力。

D. 与其自暴自弃,不如奋发向前。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正确运用了“不仅……而且……”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体育成绩也很优秀。

B. 他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性格开朗。

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一、填空(每题1分,共25分)1.2000年10月31日,江泽民主席发布主席令,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法,这部法的全称是《》,它于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2.普通话音系有个韵母。

3.现代汉语有大方言。

4.清朝皇帝于公元1728年发布了一篇要求官员官话的上谕。

5.在“剥瓜子、剥皮”中,“剥”应读。

6.“舷”的正确读音是。

7.给“酝酿”注间:。

8.道教的庙宇叫“观”,“观”应读。

9.历史课本中提到过“海参崴”这一地名,其中的“崴”应读。

10.“瓦”字书写的正确笔顺是。

11.填字:死心地。

12.填字:惹生非。

13.填字:信口开。

14.“希罕”“月蚀”是不规范词形,请改正:。

15.同音、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叫。

16.通行的汉字检字法有两类:按形检字法和按音检字法。

部首法、笔画法、号码法属于。

17.成语“不刊之论”中的“刊”指的是。

18.成语“平心而论”中的“平心”指的是。

19.“伏法”指的是。

20.“《中华姓氏辞典》被学术界称之为目前收集中华民族姓氏最完备的辞典。

”。

这句话有语病,把删掉即可。

21.“由美国等专家组成的考古队最近在危地马拉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人类的玉米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年以前。

”这是一个病句,只要在字前加上,语病就可以消除。

22.“她还表示,两岸在科技与产业化的合作成果,对两岸繁荣具有特殊意义。

”这句话有语病,就在字后加上。

23.“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植树,不能去毁树。

植树和毁树是一对矛盾。

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现在社会上还有毁树的现象。

”这个句群有语病,应该把第个句子删去。

24.“5·4运动”的写法不规范,应改成。

25.“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唱歌。

”这个句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2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是普通话,通用文字是规范汉字。

高中语文教师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证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什么?A. 疑是地上霜B. 举头望明月C. 对影成三人D. 低头思故乡答案:A2.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四个字?A. 金玉满堂B. 红楼一梦C. 莫失莫忘D. 通灵宝玉答案:D3.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二、多选题1. 下列哪些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呐喊》D. 《彷徨》答案:A, B, C, D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答案:正确2.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答案:正确3.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变法被称为“王安石变法”。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论语》中的“仁”思想。

答案:《论语》中的“仁”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张爱人、宽恕、尊重他人。

孔子认为,仁是个人品德的最高境界,也是社会秩序和谐的基础。

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

答案: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以“及时雨”著称,具有极高的智慧和领导能力。

宋江性格复杂,既有忠义之心,又有妥协的一面。

他最终被朝廷招安,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矛盾的深刻认识。

五、论述题1. 请论述《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答案:《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之一。

贾宝玉与林黛玉自幼青梅竹马,情感深厚。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家族利益的冲突,他们的爱情最终未能开花结果。

林黛玉的早逝,贾宝玉的出家,都深刻体现了封建社会对个人命运的无情摧残。

六、案例分析题1. 请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谋及其对蜀汉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1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1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11、请您联系教学实际,以某一学段或某一种语文能力目标为重点,谈谈达成目标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0分)————————————————————————————————————————————————————————————————————————————————————————————————————————————————————————————————————————————————————————————————————————————————————————————————————————————————————————————————————————————————————————————————————————————————2、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与原教材的主要区别何在?试结合您以往的教学经验,谈谈新教材的功能。

(10分)————————————————————————————————————————————————————————————————————————————————————————————————————————————————————————————————————————————————————————————————————————————————————————————————————————————————————————————————————————————————————————————————————————————————3、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10分)对月贾平凹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不能污染你,你是浩浩天地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

你照出来了,悲哀的盼你丰满,双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笔试题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笔试题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笔试题1、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描写的周瑜是一个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年青将领形象。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6. 下列加双引号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寒“噤”(jīn)蛮“横”(hèng)布“衾”(qīn)挑拨离“间”(jiàn)B.“彷”徨(páng)“皱”褶(zhé)“庇”护(bì)“强”词夺理(qiǎng)C.“襁”褓(qiǎng)“拙”劣(zhuō)“蠕”动(rǔ)怒不可“遏”(è)D.“瞭”望(liào)颠“簸”(bǒ)俯“瞰”(kàn)“拾”级而上(shè)(正确答案) 3、1议论文中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63. 下列选项中,加双引号字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单选题]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斗”折蛇行C、“箬篷”覆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正确答案)5、下列选项中,与加着重号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鲜(xiān):鲜红新鲜屡见不鲜鲜为人知B、强(qiǎng):坚强牵强强词夺理博闻强识C、供(gōng):供给供应提供供不应求(正确答案)D、当(dāng):当家当代门当户对安步当车6、“但光与影子,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的修辞格是()[单选题] *比喻比拟通感(正确答案)错觉7、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非来贸丝,来即我谋”一句与原文一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租赁”的读音是“zūlìng”。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轮廓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下列对《动物游戏之谜》关于动物游戏的四种假说,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演习说”认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排演或演习以后可能出现的生活,使动物从小就能熟悉将来要掌握的“技能”和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届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笔试试题
5月12日~14日, 市首届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在二十六中学举行并圆满落幕,全市51名语文教师参加了比赛。

比赛内容有:学科基本素养,包括对课标、考纲、教材的基本理解。

本部分内容以书面形式考查;硬笔书法,分为钢笔字和粉笔字。

考查方式为,书面及现场展示形式考查;文本解读,即对教材文本或课外文本的分析解读。

考查方式为,以书面形式考查;口语表达能力,即使用普通话进行朗诵、演讲等口语表达能力,考查方式为面试。

12日上午9:00~11:30进行了笔试。

兹将笔试试卷发于此处,供大家批评。

参考答案和答题情况分析稍后贴上。

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
笔试试卷
说明:1、本试卷共6页。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用钢笔或中性笔(圆珠笔)在规定位置工整答题,卷面整洁。

3、请在密封线内填写单位、姓名等,在右下角填写抽签顺序号。

一、硬笔书法(20分)
分别用简化字和繁体字在下面的空格内默写《兰亭集序》选段(从“是日也……”到“……信可乐也。

”)
要求:用钢笔(圆珠笔、中性笔)行书或楷书书写,字形规范,笔画清楚,结构工整,字体美观,行款格式正确。

二、语文素养(30分)
(一)默写全词。

先在相应空格处补足题目,并在题目上面填写词牌、在题目下面写明作者。

默写时要求在空格内默写,标点准确,无错别字。

(20分)
(二)请就上词中的一个典故做出解说。

(10分)
三、理论视野(40分)
(一)阅读下文,请在横线上概括出其阐释的课程的基本理念。

(10分)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入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乃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

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
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二)下面是20**年山东高考试卷的作文题目,请根据要求简要回答问题。

(30分)
1、要写好这篇文章,你认为其关键处在哪里?
2、“要求”中(3)和(4)是否矛盾?为什么?
3、题目对考试做了多方面提示,从题材看,“见证”涉及“经历”“人生”“社会”“历史”“人”“事”“物”;从立意看,“见证”可以从“凝聚”“悲喜”“变迁”“长河”等方面提取角度。

它体现了《课标》中“------------------
----------------------------------------------------------------------------------------------------------------------------------------------------”的要求。

4、如果说命题存有瑕疵,你认为瑕疵在哪里?
四、文本解读(60分)
阅读下文,按要求做出教学设计。

热爱生命
蒙田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度日”“消磨光阴”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

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

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
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

这倒不是因为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

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

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

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4》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一)导语(10分)
(二)阅读引领(50分)
语文教学的“主问题”教学设计,就是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对整篇文章的阅读。

从教学思路看,选择一个内涵丰富的并以此形成一个主问题。

这个主问题就是一条教学线索,牵动着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

从教学过程看,学生首先带着明确的问题,怀着探求的兴趣进入文本,圈点勾画,咀嚼体会。

接着又带着学习的兴趣和表达欲望,参与讨论、形成认识。

教师由此顺势引导,抽丝剥茧,巧妙点拨,层层深化学生的认识。

这样的课堂充满着思维的张力。

融启发、合作、探究为一炉。

文本的解读,是真正通过老师、学生、文本的多重对话形成的认识。

根据以上提示,请先确定解读上文的主问题,然后,依次设计引领学生深入理解的设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