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2)

合集下载

5.2 一次函数 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2)

5.2 一次函数 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2)

时间是一个常量,但对勤奋者来说,却是一个 “变量”.我们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伟大 的事业.
你的收获与平时的付出是成正比的.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相信自己,只要付出,你一定会有收 获!

课后作业
1、教材p215 习题1、2
2、探究活动:我们平时所说的鞋子的大小 是以“码”为单位的,而厂商对鞋子大小 的编号则是以“cm”为单位的。向你的父 母或商场鞋帽柜服务员请教,弄清这两个 单位之间的关系,并写出 y (码号)与 x (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探究讨论
水池中有水465m3,每小时排 水15m3,排水x h后,水池中还有水 ym3。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式,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请你设计
设计一个问题,写出两变 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 变量的取值范围。
通过本课的探讨研究,你 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还有哪 些困惑?
老师感悟

y=10x
请你思考
如果将这些函数进行 分类,你认为如何分类比 较合理?
正比例关系
两个变量的比值一定,这两个变量 是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式子y∶x=k(一定) 来表示 。
正比例函数
形如y=kx,y是x的正比例函 注意: k≠0 数.
一次函数:
形如y=kx+b (k、b是常数,且k≠0) y是x的一次函数.
• (1)一个长方体盒子高为4cm,底面是正 方形,这个长方体的体积y(cm3)与 底面边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
y=4x2
• (2)计划花150元购买日记本,所能购买 的本数y(本)与单价x(元)之间的 函数关系
150 y x

(3)一辆汽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
①写出在行驶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路程y (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函数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函数课件
2、
106 2.30x107
120
133
135 …
7.09x107 1.18x108 1.23x108 …
3、
S=8+6(n-1)
S=80t
当水位不断变化时,即每给定一个水位h的值,水库 的蓄水量Q总有惟一的值与水位h对应.那么我们称蓄 水量Q是水位h的函数.
当搭不同数目的小鱼,即每给定一个n的值,火柴的根 数s总有惟一的值与n对应.那么我们称s是n的函数.
求余角的计算公式为β=900-α 圆周长C和半径r的关系式为C=2πr 矩形的长a一定,宽为b,面积S=ab
这是工作人员根据水库的水位变化 与水库蓄水量变化情况而制作的表格:
水位h/m
106
120
133
135 …
蓄水量 2.30×107 7.09×107 1.18×108 1.23×108 …
(3)y=x+3,y是自变量x的函数
(4)某种报纸的单价为1元,x表示购买的这种报
纸的份数,那么购买报纸的总价y是x的函数.
A. 1 B. 2 C. 3 D. 4
2.指出下面题中的常量、自变量、与函数。 并写出它们的函数表达式。 (1)圆周长C与半径R之间的关系; (2)汽车从40km/h的速度正常行驶,行驶的路 程S(km)与t(h)之间的关系。
一 关系,说说你从中获得的信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鱼的条数n
1 2 3
n
火柴的根数S
8
14 20 8+6(n-1)
火柴的根数S 随着 的 小鱼的条数n变化而
变化,当小鱼的条数n 确 定时, 火柴的根数S 也 确定.
1
问题3:变化中的圆面积 S与半径R的大小密切相 关,你能大致描述它们 之间的关系吗?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课件

(1)用车里程多少时,甲、乙两公司的租 车费相等? 答:当用车里程为2000千米时,两家公司租 车费相等。
y/元
y1 y2
A
2000
1000
O 1000 2000
x/km
(2)用车里程多少时,甲公司的租车费比 乙公司少?
答:用车里程小于2000千米时,甲公司的 租车费比乙公司少。
y/元
y1 y2
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2)
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2)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初中部 顾 萍
s(千米)
D
图象为 何在第 一象限?
C
AM B
O
t(小时)
哪个可看作
是乌龟所走路程 S1关于时间t的 函数图象?哪个
s(千米)
S1 D
C
AM
S2
B
可看作是兔子所 走路程S2关于时 间t的函数图象?
O
t(小时)
两图象交点 M所表示的 实际意义是
l1 销售收入 l2 销售成本
O
1 23 4 5 6
x/吨
(1)当销售量为6吨时,销售收入= 6000 元,
销售成本= 5000 元, 利润= 1000 元。
(2)当销售量为 4吨 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
本。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都是 4000 元。
y/元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择汽车或火车;当运输路程小于100km时,运
输方式可选择汽车;当运输路程超过100km时,
运输方式可选择火车;。
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实际问题
抽象
数学问题

实 化
数学结论
求解
数 学 化

2013年秋苏科版八年级上6.2一次函数(2)课件

2013年秋苏科版八年级上6.2一次函数(2)课件
6.2 一次函数(2)
写出下列各题中y与 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 判断:y是否为x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 (1)摩托车以5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 驶路程y(km)与行驶时 间x(h)之间的关系; (2)正方体的表面积y(cm 2)与它的棱长x
(cm)之间的关系;
(3)一棵树现在高40厘米,每个月长高3厘
6.2 一次函数(2)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对自己说,你有哪些收获?
对同学说,你有哪些温馨提示?
对老师说,你有哪些困惑?
6.2 一次函数(2)
老师想对你说 实际问题 转化 解决
数学模型
(确定一次函数 的解析表达式)
6.2 一次函数(2)
课外作业
这两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一次函数的 表达式,一次函数的图像又具有什么特点 呢?请以一具体实例画图说明.
x(元) y(件)
15 25
20 20
25 15
„ „
若日销售量y是销售价x的一次函数. (1)求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价x元的函数表 达式;
(2)若该产品每件成本10元,销售价定为 30元时,求每日的销售利润.
6.2 一次函数(2)
解: (1)设此函数表达式为y=kx+b,则 由题意得, 15k+b=25 , 解之得 k=-1, 20k+b=20 , b=40. 所以函数表达式为:y=-x+40. (2)当x=30时,y=-30+40=10(件), (30-10)×10=200(元). 答:每日的销售利润为200元.
6.2 一次函数(2)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y(cm) 是所挂物体的质量x(g)的一次函数. 已知一根弹簧挂10g物体时的长度为 11cm,挂30g物体时的长度为15cm, 试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

6.1 函数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共33张PPT)

6.1 函数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共33张PPT)

个数值.
2. 一个函数的函数值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故在求函
数值时,一定要指明是自变量为多少时的函数值.
3. 对于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函数值与自变量的值都要使实
际问题有意义.
感悟新知
2. 函数值
知2-讲
(1) 定义 如果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给定一个数值a,函数对
应的值为b,那么b 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 时的函数值.
(2)函数不是数,函数的实质是两个变量的对应关系. 2. 函数的“三要素” (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 (2)有两个变量; (3) 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有且只有一个值与
之对应.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知1-讲
函数的定义中包括了对应值的存在性和唯一性两重意
思,即对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有且只有一个
意思,即对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有且只
有一个值与之对应,对自变量x 的不同值,y 的值可
以相同,如:函数y=x2, 当x=1 和x=-1时,y 的对应
值都是1.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函数值
知2-讲
1.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 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方法:其一,要使函数表达式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知1-练
判断两个变量是否具有函数关系,只需看它们是否
符合定义中的“三要素”即可,但要注意对于自变量x
取不同的数值,与之对应的y 的值不一定不同;只要有
唯一值与之对应即可.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1)不是函数关系,例如当x=2 时,y=2 或-2, 对于x 每取一个值,y 都有两个对应值,不满足唯一确 定条件. (2)是函数关系,因为每一个x 的值都有唯一的y 值与之 对应;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自变量的函数.

6.6 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共20张PPT)

6.6 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共20张PPT)

示例:如图6.6-2 所示,
方程k1x+b1=k2x+b2 的解为x=a; 不等式k1x+b1>k2x+b2 的解集为x > a; 不等式k1x+b1<k2x+b2 的解集为x < a.
感悟新知
知2-讲
特别提醒 利用图像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1. 将不等式转化为kx+b > 0 或kx+b < 0(k ≠ 0)的形式; 2. 画出函数图像,并确定函数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 3. 根据函数图像确定对应不等式的解集.
y=kx+b 当y=4 时对应的自变量的值.
知1-练
感悟新知
解:把点(4,0)和(3,2)的坐标分别代入y=kx+b,
得 4k+b=0,解得 k=-2,
3k+b=2,
b=8, 即y= - 2x+8.
当y=4 时,- 2x+8=4,解得x=2.
∴方程kx+b=4 的解为x=2.
知1-练
答案:B
感悟新知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 3 [三模·杭州] 如图6.6-3,已知函数y1=3x+b 和y2=ax
-3的图像交于点P(- 2, - 5),则根据图像可得不
等式3x+b > ax-3 的解集是( )
A. x > -2
B. x < -2
C. -2 < x < 0
D. x > 0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求不等式3x+b >ax-3 的解集,就是看 当x 在什么范围时, 函数y1=3x+b 的图像在函 数y2=ax - 3 的图像上面.
答案:A

中考数学 基础知识复习 八上 知识点整理 新版 苏科版

中考数学 基础知识复习 八上 知识点整理 新版 苏科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八上:第一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整理1.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表示方法:△ABC全等于△DEF(△ABC △DEF)表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时对应顶点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边边边(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边角边(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角边角(ASA):两角和他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角边(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 斜边,直角边 (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注:①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四种判定方法实用于所有三角形,斜边,直角边只能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没有角角角(AAA)、边边角(SSA)和角边边(ASS)三种。

4.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的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第二章——轴对称知识点整理1.轴对称图形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正多边形、线段、角等。

正多边形对称轴线条数:正多边形对称轴线条数等于边数。

2.轴对称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和另外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视数学公式。

有很多人数学学不好就是因为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表现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明,不去理解消化,对数学概念的特殊情况不明白。

下面是整理的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1.一般地,解析式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2.一般地,我们把函数yc(c为常数)叫做常值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1.列表、描点、连线2.一条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叫做这条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简称直线的截距3.一般地,直线ykxb(kb是常数,k0)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直线的截距是b4.一次函数ykxb(b≠0)的图像可以由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平移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b个单位,当b0时,向下平移b的绝对值个单位5.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看图)一次函数的性质1.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具有以下性质:当k0时,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值增大而增大当k0时,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值增大而减小①如图所示,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②如图所示,当k0,b﹥O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③如图所示,当k﹤O,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④如图所示,当k﹤O,b﹤O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20.4一次函数的应用1.利用一次函数及图像解决实际问题四边形多边形1.由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些线段收尾顺次联结所组成的封闭图形骄傲做多边形2.组成多边形每一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相邻的两条线段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3.多边形相邻两边所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4.对于一个多边形,画出它的任意一边所在的直线,如果其余个边都在这条直线的一侧,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凸多边形;否则叫做凹多边形5.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6.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邻补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7.对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从与它相邻的两个外角中取一个,这样取得的所有的外角的和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和8.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平行四边形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用符号2.(1)性质定理1: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2)性质定理2: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简述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夹在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4)性质定理3: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5)性质定理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3.(1)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简述为: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简述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简述为: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判定定理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简述为: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3.矩形的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菱形的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矩形的判定定理1:有三个内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的判定定理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5.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6.正方形的判定定理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2: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7.正方形的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互相垂直,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2.4梯形1.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2.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短—上底;长—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4.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1.等腰梯形性质定理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商的两个内角相等2.性质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3.等腰梯形判定定理1:在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4.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1.联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3.联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4.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平面向量1.规定了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有向线段的方向是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指向,这时线段的两个端点有顺序,我们把前一点叫做起点,另一点叫做终点,画图时在终点处画上箭头表示它的方向2.既有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函数
函数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的函数。

*判断Y是否为X的函数,只要看X取值确定的时候,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
(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
(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5、函数的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6、函数的图像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7、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8、函数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一次函数
1、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y kx b =+(k ,b 是常数,且0k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当0b =时,一次函数y kx =,又叫做正比例函数。

(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是y kx b =+,要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一次函数,就是判断是否能化成以上形式.
(2)当0b =,0k ≠时,y kx =仍是一次函数. (3)当0b =,0k =时,它不是一次函数.
(4)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 2、正比例函数及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k 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 注:正比例函数一般形式 y=kx (k 不为零) ① k 不为零 ② x 指数为1 ③ b 取零 当k>0时,直线y=kx 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 的增大y 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 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 增大y 反而减小. 解析式:y=kx (k 是常数,k≠0) 必过点:(0,0)、(1,k )
走向:k>0时,图像经过一、三象限;k<0时,•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增减性:k>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0,y 随x 增大而减小 (5)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 轴;|k|越小,越接近x 轴 3、一次函数及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 +b(k ,b 是常数,k≠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当b=0时,y=kx +b 即y=kx ,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注:一次函数一般形式 y=kx+b (k 不为零) ① k 不为零 ②x 指数为1 ③ b 取任意实数
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是经过(0,b )和(-k b ,0)两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 ,
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 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
平移)
(1)解析式:y=kx+b(k 、b 是常数,k ≠0) (2)必过点:(0,b )和(-k b
,0)
(3)走向: 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b>0,图象经过第一、二象限;b<0,图象经过第三、四象限
⇔⎩⎨⎧>>00b k 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00
b k 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00b k 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
⎧<<00
b k 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4)增减性: k>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0,y 随x 增大而减小. (5)倾斜度:|k|越大,图象越接近于y 轴;|k|越小,图象越接近于x 轴. (6)图像的平移: 当b>0时,将直线y=kx 的图象向上平移b 个单位; 当b<0时,将直线y=kx 的图象向下平移b 个单位.
一次 函数
()
0k kx b k =+≠
k ,b 符号
0k > 0k <
0b >
0b <
0b =
0b > 0b <
0b =
图象
O
x y
y
x O
O
x y
y
x O
O
x y
y
x
O
性质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4、一次函数y=kx +b 的图象的画法.
根据几何知识:经过两点能画出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一般情况下:是先选取它与
两坐标轴的交点:(0,b ),.即横坐标或纵坐标为0的点.
b>0
b<0
b=0
k>0
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经过第一、三象限
图象从左到右上升,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k<0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经过第二、四象限
图象从左到右下降,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5、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一次函数y=kx +b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可以看作是由直线y=kx 平移|b|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 6、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及性质 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
概 念
一般地,形如y=kx(k 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 +b(k ,b 是常数,k≠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当b=0时,是y=kx ,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自变量 范 围 X 为全体实数
图 象 一条直线 必过点
(0,0)、(1,k ) (0,b )和(-k b
,0)
走 向 k>0时,直线经过一、三象限; k<0时,直线经过二、四象限
k >0,b >0,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k >0,b <0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k<0,b>0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k<0,b<0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增减性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从左向右上升)
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从左向右下降)
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轴;|k|越小,越接近x轴
图像的
平移
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上平移
b
个单位;
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下平移
b
个单位.
7、直线1
1
b
x
k
y+
=(0
1

k)与
2
2
b
x
k
y+
=(0
2

k)的位置关系
(1)两直线平行⇔2
1
k
k=且
2
1
b
b≠(2)两直线相交⇔
2
1
k
k≠
(3)两直线重合⇔2
1
k
k=且
2
1
b
b=(4)两直线垂直⇔1
2
1
-
=
k
k
8、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1)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关系式;
(2)将x、y的几对值或图象上的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函数关系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
知数的方程;
(3)解方程得出未知系数的值;
(4)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中得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