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选择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胸腰椎骨折ppt课件

11
A2型
12
A2
手术治疗
前路
椎体切除术
前路支撑植骨
钛网( synex) + 自体骨
内固定
ventrofix kaneda 其他
后路 复位 固定
内固定
经椎弓- 根植骨
双-节段固定并融合
13
A3型
14
A3
神经功能缺损
是
楔形变 后凸畸形
> 50 % > 20 %
否
椎管压迫
. > 50 %
手术治疗
.1 过伸-半脱位 .2 过伸-椎体分离 .3 后方脱位
17
B1型
18
B1
手术治疗
后路
复位
内固定
固定
单节- 段固定并融合
(B1.1)
或双节- 段固定并单节段融合(骨折愈合- 后去除内固定)
严重楔形变 (B1.2)
经椎弓根植骨 不足够
椎管压迫 (B1.2)
前路 - 减压 - 恢复前柱
19
B2型
20
29
胸腰椎骨折的分类及处理 胸腰椎骨折的处理
1
胸腰椎创伤的一种全面的分类方法
F. Magerl, M. Aebi, S. Gertzbein, J. Harms, S. Nazarian
European Spine Journal 3, 1994
1,545 病例
胸腰椎骨折的AO分类
2
脊柱的双柱理论 压力
.1 不完全的粉碎性骨折 .2 粉碎性的劈裂骨折 .3 完全的劈裂骨折
9
A1型
10
A1
神经结构的损伤
楔形变 > 50 % 后凸 > 20 % 是
第三节腰椎骨折PPT课件

(2)脑脊液漏 多因陈旧性骨折或原有推管严重狭窄,后纵同 带与硬膜囊粘连严重,手术分离或切除后纵韧带时损伤硬膜囊 所致。一旦出现引流物淡血性或洗肉水样,24小时引流超过 500ml,立即将切口负压引流改普通引流袋引流,去枕平卧, 术后采取严格的颈部制动、切口局部用1kg砂袋加压。对头晕、 呕叶患者,抬高床尾30°~45°,予头低脚高位。同时报告 医生,遵医嘱静脉滴注等渗液,必要时了拔管|加密縫合。 (3)胃肠道并发症 腰推前路手术早期,有柱固定于伸展位小 丛自主神吓功能贰乱;电解质失衡;或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 神经的刺激,卧床使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便秘等 症状。对腹胀严重者应禁食,在排除急腹症后,可热敷腹部, 肌肉注射新斯的明针,或口服番泻叶、大黄水,必要时给予持 续胃肠减压、灌肠。指导患进行肌的收缩锻炼,告知患者养成 床上排便及定时排便习惯。
2·McAfee等分类 将骨折分为6种类型。 (1)楔形压缩骨折仅前柱受损。 (2)稳定性爆裂骨折仅有前柱和中柱受损。 (3)不稳定爆裂骨折除上述外还有后柱损伤。 (4)chance骨折以前纵韧带前方为轴的屈曲力作用的结果, 造成了水平方向的撕脱伤。 (5)屈曲牵张型骨折 屈曲轴位于前纵韧带后方且伴有前柱、 中柱的压缩,而后柱则在张力作用下损伤。 (6)平移骨折脊柱三柱在剪力作用下损伤。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疼痛,压痛、叩击痛。 2.椎旁肌紧张,腰椎活动受限,不能翻身起立。 3·受损部位棘突后凸或出现成角畸形。 4.腹胀、腹痛主要因骨折所致的后腹膜血肿刺激腹腔神经丛引 起腹肌反射性紧张或痉挛。 5.急性尿潴留因脊髓损伤或后腹膜血肿刺激引起膀胱括约肌反 射性痉挛所致。 6·腰髓损伤表现受累平面以下出现感觉、运动及肛门、膀胱括 约肌功能障碍。腰骶椎的损伤可造成马尾神经的受压、挫伤或 断裂,表现为下肢的弛缓性瘫痪、感觉丧失及会阴区括约肌功 能障碍。
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PPT课件

对症处理:术后1-4天内如穿刺局部及椎体 内疼痛,可能是由于PMMA聚合热所致的炎 症反应,可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功能锻炼
手术适应症
最佳适应症:
具有疼痛症状的原发或 继发性的椎体骨质疏松 性压缩骨折
手术适应症
其它适应症: 有症状的椎体血管瘤; 椎体浆细胞瘤、椎体骨 髓瘤或淋巴瘤、溶骨性 椎体转移瘤等
姑息性治疗胸腰椎创伤 性骨折
绝对禁忌症
无症状的稳定性骨折 其他治疗方法有效者 对骨量减少但无急性骨折迹象者的预防性应 用 靶椎体骨髓炎 无骨质疏松症的急性创伤性椎体骨折 患有凝血障碍性疾病者 对骨水泥或显影剂过敏者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6
球囊停止加压指征: 终板抬高达到预期高度时
球囊靠近骨皮质或终板时 对比剂已注入4ML
扩张压力已达到15个大 气压左右
注入骨水泥
准备四个骨水泥注入器 骨水泥呈牙膏状开始注入 C臂机透视监视 填充量:胸椎2-4ml, 腰椎4-6ml 留置骨水泥注入器,并不 时转动,至撞击声清脆时 可拔出
发展历史
1984年法国神经放射医生Galibert和 Deramong首先对C2椎体血管瘤用15G穿刺针
穿刺注射骨水泥治疗,获得满意止痛效果,
将该方法命名为经皮椎体成形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90年 Deramong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取得满意的止
痛效果和强化椎体的作用--开创了胸腰椎骨
灌注骨水泥注意事项
骨水泥在稀薄期时注射,流动性较大,则容易向周 围扩散渗漏,甚至引起肺栓塞死亡;若在团状期的 后期注射骨水泥,骨水泥弥散欠佳,且易造成导管 堵塞
功能锻炼
手术适应症
最佳适应症:
具有疼痛症状的原发或 继发性的椎体骨质疏松 性压缩骨折
手术适应症
其它适应症: 有症状的椎体血管瘤; 椎体浆细胞瘤、椎体骨 髓瘤或淋巴瘤、溶骨性 椎体转移瘤等
姑息性治疗胸腰椎创伤 性骨折
绝对禁忌症
无症状的稳定性骨折 其他治疗方法有效者 对骨量减少但无急性骨折迹象者的预防性应 用 靶椎体骨髓炎 无骨质疏松症的急性创伤性椎体骨折 患有凝血障碍性疾病者 对骨水泥或显影剂过敏者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6
球囊停止加压指征: 终板抬高达到预期高度时
球囊靠近骨皮质或终板时 对比剂已注入4ML
扩张压力已达到15个大 气压左右
注入骨水泥
准备四个骨水泥注入器 骨水泥呈牙膏状开始注入 C臂机透视监视 填充量:胸椎2-4ml, 腰椎4-6ml 留置骨水泥注入器,并不 时转动,至撞击声清脆时 可拔出
发展历史
1984年法国神经放射医生Galibert和 Deramong首先对C2椎体血管瘤用15G穿刺针
穿刺注射骨水泥治疗,获得满意止痛效果,
将该方法命名为经皮椎体成形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90年 Deramong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取得满意的止
痛效果和强化椎体的作用--开创了胸腰椎骨
灌注骨水泥注意事项
骨水泥在稀薄期时注射,流动性较大,则容易向周 围扩散渗漏,甚至引起肺栓塞死亡;若在团状期的 后期注射骨水泥,骨水泥弥散欠佳,且易造成导管 堵塞
胸腰椎骨折PPT课件

• 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
• 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 保护皮肤、防止压疮
•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 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护理
功能锻炼
• 鼓励患者床上活动上下肢,同时要积极进 行挺胸、背伸等练习。 • 康复期的锻炼主 要为腰背肌及双侧 股四头肌收缩和肢 体关节的锻炼,防 止关节强直和肌肉 萎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项目的安全性论证
2323
THANK
YOU
SUCCESS
•
解剖
解剖
- L1 -L5 体积递增
形
– 比胸椎长和宽,椭圆 – 水平,方形 – 比胸椎小
加 根
– 大,但神经根受压风险增 – 大得能够容纳马尾和神经
解剖
病因
• 间接暴力所致 如高处坠落、足臀部着地,亦可 因弯腰工作重物打击背、肩部,使脊柱突然屈曲 而致伤 • 直接暴力所致 多为工伤或交通事故直接撞击胸 腰部或因弹击伤 • 肌肉拉力 因肌肉突然收缩而致的横突骨折或棘 突撕脱性骨折 • 病理性骨折 脊柱肿瘤或其他骨病加之轻微外伤。
骨折分类
• 1、稳定性骨折:轻度和中度的压缩骨折,脊柱后 柱完整。 • 2、不稳定性骨折:⑴脊柱三柱中二柱骨折,如屈 曲分离损伤累及后柱和中柱骨折。⑵爆裂骨折: 中柱骨折、骨折块突入椎管,有潜在神经损伤, 属于不稳定性骨折。⑶骨折-脱位累及脊柱三柱的 骨折脱位,常伴有神经损伤症状。
骨折分类
(1)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骨折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病史简介
20床患者刘兴仿,男, 30岁,住院号0162204,系高出 坠落伤至左足跟、腰部疼痛伴活 动受限3小时入院。专科查体: 左足跟及踝关节肿胀明显,皮肤 淤青,局部压痛,左踝关节活动 受限;腰背部压痛,叩击痛 (+),腰椎活动受限,双下肢 感觉可,肌力可。X线片示:左 跟骨可见多个骨折线,移位明显, 跟距关节面塌陷明显。胸椎CT示: T11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骨折ppt课件

胸腰椎骨折
定义
脊柱骨折是指脊柱骨折的 连续性中断, 常表现为脊椎的压缩,以胸腰段为常 见。 截瘫:指胸、腰椎脊髓损伤,造成部 分躯干盆腔脏器及下肢的感觉与运动 功能障碍或丧失包括圆锥和马尾损伤, 但不包括周围神经损伤。
临 床 表 现
• 胸腰椎损伤时,患者有局部疼痛,腰背部肌肉痉 挛,不能起立,翻身困难,感觉腰部软弱无力。 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的刺激,肠蠕动减慢, 常出现腹胀、腹痛、大便秘结等症状。当脊髓损 伤同时存在,则会有麻木、刺痛、无力、大小便 功能障碍 截瘫患者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运动、感觉及 括约肌三大功能障碍。
– 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解释工作,使其对手术及手 术后的生活不便等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 . 呼吸训练:( 1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特 别对胸腰椎骨折行前路手术者尤为重要。(2)指 导患者吹气球或吹水泡,反复练习,增强患者的 呼吸功能和肺活量。 – 向患者讲明吸烟的危害,严禁吸烟,为手术做好 充分准备。
功 能 锻 炼
• 一般病人在伤后1周内可进行腰背肌的锻 炼,但在脊柱骨折伴腰背肌有较为严重 的挫伤或撕裂伤时,其锻炼应推迟到伤 后3-4周。锻炼方法有仰卧位及俯卧位锻 炼法。
• •
•
•
• • •
•
仰卧位锻炼法 1-2周:5点支撑法:用头、双肘及双足作为支点, 使背部、腰、臀部向上抬起悬空后伸。 3-4周:3点支撑法:双手放置胸前,用头顶及双 足支撑,使全身呈弓形撑起,腰背部尽力后伸。 4周以后:4点支撑法:难度较大,适用于青壮年。 用双手及双足支撑,使全身腾空后伸呈拱桥形。 俯卧锻炼法 第一步:俯卧于床上,两上肢向后背伸,抬头挺 胸,使头、胸及两上肢离开床面。 第二步:两腿伸直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可交替 进行抬起,然后同时后身抬高。 第三步: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起,两上肢 后伸,仅使腹部着床,身体呈弓形,如飞燕点水 姿势,故名飞燕点水法。
定义
脊柱骨折是指脊柱骨折的 连续性中断, 常表现为脊椎的压缩,以胸腰段为常 见。 截瘫:指胸、腰椎脊髓损伤,造成部 分躯干盆腔脏器及下肢的感觉与运动 功能障碍或丧失包括圆锥和马尾损伤, 但不包括周围神经损伤。
临 床 表 现
• 胸腰椎损伤时,患者有局部疼痛,腰背部肌肉痉 挛,不能起立,翻身困难,感觉腰部软弱无力。 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的刺激,肠蠕动减慢, 常出现腹胀、腹痛、大便秘结等症状。当脊髓损 伤同时存在,则会有麻木、刺痛、无力、大小便 功能障碍 截瘫患者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运动、感觉及 括约肌三大功能障碍。
– 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解释工作,使其对手术及手 术后的生活不便等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 . 呼吸训练:( 1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特 别对胸腰椎骨折行前路手术者尤为重要。(2)指 导患者吹气球或吹水泡,反复练习,增强患者的 呼吸功能和肺活量。 – 向患者讲明吸烟的危害,严禁吸烟,为手术做好 充分准备。
功 能 锻 炼
• 一般病人在伤后1周内可进行腰背肌的锻 炼,但在脊柱骨折伴腰背肌有较为严重 的挫伤或撕裂伤时,其锻炼应推迟到伤 后3-4周。锻炼方法有仰卧位及俯卧位锻 炼法。
• •
•
•
• • •
•
仰卧位锻炼法 1-2周:5点支撑法:用头、双肘及双足作为支点, 使背部、腰、臀部向上抬起悬空后伸。 3-4周:3点支撑法:双手放置胸前,用头顶及双 足支撑,使全身呈弓形撑起,腰背部尽力后伸。 4周以后:4点支撑法:难度较大,适用于青壮年。 用双手及双足支撑,使全身腾空后伸呈拱桥形。 俯卧锻炼法 第一步:俯卧于床上,两上肢向后背伸,抬头挺 胸,使头、胸及两上肢离开床面。 第二步:两腿伸直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可交替 进行抬起,然后同时后身抬高。 第三步: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起,两上肢 后伸,仅使腹部着床,身体呈弓形,如飞燕点水 姿势,故名飞燕点水法。
胸腰椎骨折PPT课件

§解剖概要
教学查房
▲脊柱由椎骨、椎间盘联结而成。计颈椎7个、胸椎12个、腰
椎5个、5个骶椎融合为骶骨、3-5个尾椎形成尾骨。 ▲每个椎骨分椎体和附件两部分。椎体前方有前纵韧带,后 方有后纵韧带。附件包括两侧的椎弓根、椎板、横突、上下 关节突及后方的棘突,棘突之间有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椎
板之间有黄韧带。
按照骨折稳教定学性查分房类
稳定型 不稳定型
椎体压缩高度未超 过50%;单纯横突 骨折。
椎体高度压缩超过 50%;椎体畸形角 >20°;伴脊髓神经 功能损害;骨折伴 脱位;压缩骨折伴 棘突或棘间韧带断 裂等。
胸腰椎骨折依据形态教分学类查房
• 单纯性契形压缩性骨 折
• 稳定性爆裂型骨折 • 不稳定性爆裂型骨折 • Chance骨折 • 屈曲-牵拉型损伤 • 脊柱骨折-脱位
●腰椎正侧位片:
教学查房
腰椎正侧位片
●腰椎CT:
教学查房
腰1横断面
腰4横断面
●腰椎MRI:
教学查房
腰椎MRI T1相
腰椎MRI T2相
§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教学查房
▲TLICS评分§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 ▲评分与治疗决策§胸腰椎骨折手术入路选择 ●保守? ●手术?
后路手术 (posterior approach) 前路手术 (anterior approach) 前后路联合手术 (anterior-posterior approach)
保守or手术?
WHY
教学查房
●answer:
▲诊断:腰1、腰4椎体压缩性骨折 ▲治疗方案:保守治疗
教学查房
●具体治疗措施:
▲绝对卧床(2-3个月) ▲止痛、通便、适量补液、促进骨折愈合治疗 ▲ 1周左右指导腰背肌及直腿抬高功能锻炼
胸腰椎骨折诊断治疗课件

3
胸腰椎骨折治疗
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减轻骨折部 位的压力
药物治疗:使用止痛药、抗炎药等 缓解疼痛和炎症
物理治疗:使用热敷、冷敷、按摩 等方法缓解疼痛和肿胀
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 康复训练,帮助恢复功能和活动能力
手术治疗
01
手术适应症:胸 腰椎骨折严重、 保守治疗无效、
神经损伤等
4
胸腰椎骨折预防
生活习惯
01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0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 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02
加强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提 高身体稳定性
0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 相关疾病,降低骨折风险
运动方式
游泳:游泳是一种全身 运动,可以锻炼全身肌 肉,增强心肺功能,预 防胸腰椎骨折。
活动受限
2
胸腰椎骨折诊断
影像学检查
01
X线检查:可以 初步判断骨折的 部位、类型和程 度
02软组织的损伤情 况
03
MRI检查:可以更 清晰地显示骨折的 部位、类型和程度, 以及周围软组织的 损伤情况,对于椎 间盘损伤的诊断具 有重要意义
稳定
骨折原因
02
疾病:骨质疏松、 肿瘤、感染等
01
外伤:交通事故、 跌倒、坠落等
04
发育异常:先天性 畸形、发育不良等
03
运动损伤:运动不 当、过度负荷等
骨折症状
04
功能障碍:骨折部位功能
受限,如无法站立或行走
03
畸形:骨折部位出现畸
形,如脊柱侧弯
02
肿胀:骨折部位肿胀,
皮肤发红
01
胸腰椎骨折选择治疗ppt演示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骨折压迫神经
胸腰椎骨折导致脊柱不稳定,影响正常生理曲度和负重能力。
不稳定性骨折
如骨折伴随腹腔脏器损伤、骨盆骨折等,需要手术治疗以稳定脊柱和恢复功能。
骨折合并其他损伤
对于需要早期活动或康复的患者,如老年人或身体虚弱者,手术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恢复。
需早期活动
通过前入路进行手术,适用于压迫神经或脊髓的骨折。手术创伤较小,可直接解除压迫。
胸腰椎骨折选择治疗ppt演示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胸腰椎骨折概述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预防与保健
01
CHAPTER
胸腰椎骨折概述
胸腰椎骨折是指发生在胸腰椎段的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撞击或跌倒等创伤引起的。
定义
根据骨折的类型,胸腰椎骨折可以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屈曲牵张性骨折等。
康复教育
定期进行随访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康复效果。
康复随访
05
CHAPTER
预防与保健
Hale Waihona Puke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如久坐、长时间弯腰等,应适时起身活动,缓解腰部压力。
保持良好姿势
避免过度负重,特别是腰椎受力过大的情况,如搬运重物时尽量采取正确的姿势,分摊重量。
合理负重
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和腰部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分类
胸腰椎骨折的主要病因是外力撞击或跌倒,尤其是车祸、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
当外力撞击或跌倒发生时,脊柱受到瞬间暴力作用,导致椎体或附件发生骨折。
发病机制
病因
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严重者可能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如感觉障碍、肌力减弱或大小便功能障碍。
骨折压迫神经
胸腰椎骨折导致脊柱不稳定,影响正常生理曲度和负重能力。
不稳定性骨折
如骨折伴随腹腔脏器损伤、骨盆骨折等,需要手术治疗以稳定脊柱和恢复功能。
骨折合并其他损伤
对于需要早期活动或康复的患者,如老年人或身体虚弱者,手术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恢复。
需早期活动
通过前入路进行手术,适用于压迫神经或脊髓的骨折。手术创伤较小,可直接解除压迫。
胸腰椎骨折选择治疗ppt演示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胸腰椎骨折概述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预防与保健
01
CHAPTER
胸腰椎骨折概述
胸腰椎骨折是指发生在胸腰椎段的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撞击或跌倒等创伤引起的。
定义
根据骨折的类型,胸腰椎骨折可以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屈曲牵张性骨折等。
康复教育
定期进行随访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康复效果。
康复随访
05
CHAPTER
预防与保健
Hale Waihona Puke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如久坐、长时间弯腰等,应适时起身活动,缓解腰部压力。
保持良好姿势
避免过度负重,特别是腰椎受力过大的情况,如搬运重物时尽量采取正确的姿势,分摊重量。
合理负重
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和腰部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分类
胸腰椎骨折的主要病因是外力撞击或跌倒,尤其是车祸、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
当外力撞击或跌倒发生时,脊柱受到瞬间暴力作用,导致椎体或附件发生骨折。
发病机制
病因
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严重者可能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如感觉障碍、肌力减弱或大小便功能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 胸椎:经胸膜腔或胸膜外途径 + 胸腰段:胸腹联合入路 + 腰椎:腰膜后途径
35
+ 暴露充分,减压彻底 + 不影响脊柱后柱结构 + 减压、植骨、固定同时进行 + 一期恢复脊柱稳定性
+ 侧钱方入路缺点 + 创伤较大,出血较多
36
+ 减压+纠正畸形+植骨+内固定
37
+ 纠正阶段后凸畸形 + 提供利于神经组织恢复的最大空间 + 预防侧凸畸形的发展:12° + 矢状面指数SI概念+脊柱后凸畸形-正常外形
无脊髓损伤 + 明确的不稳定性骨折:骨折-脱位
5
+ 粉碎/受累程度 + (矢状位CT) + 1分,粉碎成都<30% + 2分,粉碎成都30%-60% + 3分,>60%
6
+ 碎片位移 + (轴位CT) + 1分-碎片位移较小 + 2分-碎片位移至少2mm
(<50%面积) 3分-碎片位移至少2mm
12
轴向压缩, 轴向爆裂 屈曲压缩 屈曲爆裂 屈曲压缩 或爆裂合并后 方结构分离 侧向压缩,侧向爆裂 侧向爆裂
13
+ 单侧或双侧小关节脱位 + 平移/旋转压缩或爆裂 + 单侧或双侧小关节脱位 的压缩型或爆裂型
14
+ 屈曲牵张,屈曲牵张 压缩或爆裂
+ 伸展牵张型
15
+ 屈曲型
伸展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压缩型
16
17
1
+ 胸腰椎骨折是否手术? + 手术目的? + 选择何种手术? + 何时手术? + 手术入路 + 病例
2
+ Guttman等强调非手术治疗,椎管受累与神 经损伤缺乏明确相关性,保守治疗骨块吸 收,椎管重新塑形。
+ Tezer等认为只有后方韧带复合体及神经系 统完好才可考虑保守疗法。
+ Farcy等认为伤椎后凸成角的程度(SI)较小才 可考虑保守疗法。
32
+ A型:前柱压缩骨折 + B型:两柱骨折伴或不伴前后柱横断损伤 + C型:两柱骨折
33
+ A型:严重的完全纵向垂直应力所致的上/ 下终板均破裂的骨折
+ B型:不完全纵向垂直或略带前屈应力所致 的上终板损伤
+ C型:下终板损伤,作用机制与B型相似, 但比B型少见
+ D型:轴向应力伴有旋转暴力 + E型:轴向应力伴有侧向屈曲
(>50%面积)
7
+ 需矫正的后凸角 度数(侧位片)
1分 后凸角=<3° 2分 后凸角4°-9° 3分 后凸角>=10°
8
9
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 包括3个方面
骨折形态 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完整体 神经损伤情况 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分值,最后将3不分的分 值相加 总分可作为选择治疗的依据
复
40
+ 短节段固定:固定伤椎上下各一节段 + 非融合组为防止断钉在一年后取出内固定融合Vs.
非融合 + 后凸角的纠正程度、下腰痛评分上无明显差异 + 但非融合组脊柱过伸过屈位活动度较大、椎体高
度丢失较少 + 非融合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无供骨区并发症
41
+ 植骨融合技术与内固定技术同样重要 + 融合失败则内固定终将失败 + 结构性移植骨或植入物支撑 + 细致的去皮质、小关节面关节切除和大量
28
29
+ 骨折部位 + 伤后时间 + 脊髓受压程度 + 术者对手术入路的熟悉程度
30
+ 椎体骨片向后明显移位至椎管严重狭窄 + 陈旧性爆裂骨折伴不全瘫 + 后路手术后前方致压物仍存在,且神经功
能恢复不满意 + 前方致压的迟发性不全瘫
31
+ “三柱骨折”是否能采用前路手术 + “三柱骨折”采用前路手术的条件 + AO分型B型 + 爆裂骨折Denis分型A-C型 + LSC评分大于7分
22
23
24
25
26
+ 后外侧切除-侧椎弓根来减压前方骨块或后 路用器械将植骨块顶回椎体内
+ 减压不彻底,牵拉脊髓有加重神经损伤的 风险
+ 后路撑开没有侧前方撑开直接有效 + 不分后路手术需要作椎板切除减压,会进
一步加重爆裂骨折脊柱的不稳定性
27
+ 手术创伤小 + 时间短 + 出血少 + 后凸矫正度数大
20
+ 融合率高 + 前路支撑更为直接 + 脊柱载荷评分系统(Load-Sharing scoring
system)总分>7分的患者需行前路支撑植骨 融合内固定 + 因疼痛需取出内固定发生率更低 + 后凸角矫正度数丢失可能少于后路
21
+ 后路间接减压 + 紧张后纵韧带的韧带整复技术 + 临床和实验证实这种韧带整复机制减压不彻底 + 椎管容积压缩在1/3以内 + 后纵韧带对移位骨块整复作用有限 + 大多数爆裂性骨折的后纵韧带 + 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
3
+ 是否并发有脊髓受压或神经损伤 + 是否存在不稳定 + 脊髓不稳定:脊柱在生理负重情况下维
持椎间关系的能力丧失 + 急性不稳定:骨或韧带断裂引起 + 慢性不稳定:畸形不断发展的结果,可
以引起疼痛、神经损伤
4
+ 手术治疗 + 不稳定型的压缩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减少
>30-50%,后凸畸形>25°) + 爆裂骨折(椎管面积减少30%或50%)有或
+ 治疗方法 + 分手术治疗 + 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 手术治疗
分值 0-3
4 >=5
18
+ 恢复椎管容积 + 解除脊髓压迫 + 纠正畸形 + 重建脊柱稳定 + 防止迟发神经炎
19
+ 前路 + 减压侧地 直接切除突入椎管的致压物 + 融合率高 压应力作用 + 纠正后凸畸形容易 + 直接纠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正常序列 + 脊柱更加稳定 + 80%负荷分担概念
10
+ 压缩型 + 轴向压缩,轴向爆裂 + 屈曲压缩,屈曲爆裂,屈曲压缩或爆裂合
并后方结构分离 + 侧向压缩,侧向爆裂 + 侧向爆裂
11
+ 平移/旋转 + 平移/旋转 + 单侧或双侧小关节脱位 + 平移/旋转压缩或爆裂 + 单侧或双侧小关节脱位的压缩型或爆裂
型 + 牵张型 + 屈曲牵张、屈曲牵张压缩或爆裂
自体骨移植加强融合
42
+ 复位:矫正畸形、维持矫形 + 固定:维持脊柱稳定 最终达到脊柱骨性融
38
+ 融合可造成临近节段退变及假关节形成影 响脊柱活动性----非融合或最小限度的融合 技术
+ 长阶段内固定+短节融合 + 短节段固定+融合 + 短节段固定+非融合
39
+ 常节段固定+端节段融合:至少固定伤椎上 下各两个节段,行伤椎节段融合
+ 长节段固定增加脊柱稳定性可靠 + 内固定取出后非融合节段活动性可得到恢
+ 胸椎:经胸膜腔或胸膜外途径 + 胸腰段:胸腹联合入路 + 腰椎:腰膜后途径
35
+ 暴露充分,减压彻底 + 不影响脊柱后柱结构 + 减压、植骨、固定同时进行 + 一期恢复脊柱稳定性
+ 侧钱方入路缺点 + 创伤较大,出血较多
36
+ 减压+纠正畸形+植骨+内固定
37
+ 纠正阶段后凸畸形 + 提供利于神经组织恢复的最大空间 + 预防侧凸畸形的发展:12° + 矢状面指数SI概念+脊柱后凸畸形-正常外形
无脊髓损伤 + 明确的不稳定性骨折:骨折-脱位
5
+ 粉碎/受累程度 + (矢状位CT) + 1分,粉碎成都<30% + 2分,粉碎成都30%-60% + 3分,>60%
6
+ 碎片位移 + (轴位CT) + 1分-碎片位移较小 + 2分-碎片位移至少2mm
(<50%面积) 3分-碎片位移至少2mm
12
轴向压缩, 轴向爆裂 屈曲压缩 屈曲爆裂 屈曲压缩 或爆裂合并后 方结构分离 侧向压缩,侧向爆裂 侧向爆裂
13
+ 单侧或双侧小关节脱位 + 平移/旋转压缩或爆裂 + 单侧或双侧小关节脱位 的压缩型或爆裂型
14
+ 屈曲牵张,屈曲牵张 压缩或爆裂
+ 伸展牵张型
15
+ 屈曲型
伸展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压缩型
16
17
1
+ 胸腰椎骨折是否手术? + 手术目的? + 选择何种手术? + 何时手术? + 手术入路 + 病例
2
+ Guttman等强调非手术治疗,椎管受累与神 经损伤缺乏明确相关性,保守治疗骨块吸 收,椎管重新塑形。
+ Tezer等认为只有后方韧带复合体及神经系 统完好才可考虑保守疗法。
+ Farcy等认为伤椎后凸成角的程度(SI)较小才 可考虑保守疗法。
32
+ A型:前柱压缩骨折 + B型:两柱骨折伴或不伴前后柱横断损伤 + C型:两柱骨折
33
+ A型:严重的完全纵向垂直应力所致的上/ 下终板均破裂的骨折
+ B型:不完全纵向垂直或略带前屈应力所致 的上终板损伤
+ C型:下终板损伤,作用机制与B型相似, 但比B型少见
+ D型:轴向应力伴有旋转暴力 + E型:轴向应力伴有侧向屈曲
(>50%面积)
7
+ 需矫正的后凸角 度数(侧位片)
1分 后凸角=<3° 2分 后凸角4°-9° 3分 后凸角>=10°
8
9
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 包括3个方面
骨折形态 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完整体 神经损伤情况 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分值,最后将3不分的分 值相加 总分可作为选择治疗的依据
复
40
+ 短节段固定:固定伤椎上下各一节段 + 非融合组为防止断钉在一年后取出内固定融合Vs.
非融合 + 后凸角的纠正程度、下腰痛评分上无明显差异 + 但非融合组脊柱过伸过屈位活动度较大、椎体高
度丢失较少 + 非融合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无供骨区并发症
41
+ 植骨融合技术与内固定技术同样重要 + 融合失败则内固定终将失败 + 结构性移植骨或植入物支撑 + 细致的去皮质、小关节面关节切除和大量
28
29
+ 骨折部位 + 伤后时间 + 脊髓受压程度 + 术者对手术入路的熟悉程度
30
+ 椎体骨片向后明显移位至椎管严重狭窄 + 陈旧性爆裂骨折伴不全瘫 + 后路手术后前方致压物仍存在,且神经功
能恢复不满意 + 前方致压的迟发性不全瘫
31
+ “三柱骨折”是否能采用前路手术 + “三柱骨折”采用前路手术的条件 + AO分型B型 + 爆裂骨折Denis分型A-C型 + LSC评分大于7分
22
23
24
25
26
+ 后外侧切除-侧椎弓根来减压前方骨块或后 路用器械将植骨块顶回椎体内
+ 减压不彻底,牵拉脊髓有加重神经损伤的 风险
+ 后路撑开没有侧前方撑开直接有效 + 不分后路手术需要作椎板切除减压,会进
一步加重爆裂骨折脊柱的不稳定性
27
+ 手术创伤小 + 时间短 + 出血少 + 后凸矫正度数大
20
+ 融合率高 + 前路支撑更为直接 + 脊柱载荷评分系统(Load-Sharing scoring
system)总分>7分的患者需行前路支撑植骨 融合内固定 + 因疼痛需取出内固定发生率更低 + 后凸角矫正度数丢失可能少于后路
21
+ 后路间接减压 + 紧张后纵韧带的韧带整复技术 + 临床和实验证实这种韧带整复机制减压不彻底 + 椎管容积压缩在1/3以内 + 后纵韧带对移位骨块整复作用有限 + 大多数爆裂性骨折的后纵韧带 + 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
3
+ 是否并发有脊髓受压或神经损伤 + 是否存在不稳定 + 脊髓不稳定:脊柱在生理负重情况下维
持椎间关系的能力丧失 + 急性不稳定:骨或韧带断裂引起 + 慢性不稳定:畸形不断发展的结果,可
以引起疼痛、神经损伤
4
+ 手术治疗 + 不稳定型的压缩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减少
>30-50%,后凸畸形>25°) + 爆裂骨折(椎管面积减少30%或50%)有或
+ 治疗方法 + 分手术治疗 + 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 手术治疗
分值 0-3
4 >=5
18
+ 恢复椎管容积 + 解除脊髓压迫 + 纠正畸形 + 重建脊柱稳定 + 防止迟发神经炎
19
+ 前路 + 减压侧地 直接切除突入椎管的致压物 + 融合率高 压应力作用 + 纠正后凸畸形容易 + 直接纠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正常序列 + 脊柱更加稳定 + 80%负荷分担概念
10
+ 压缩型 + 轴向压缩,轴向爆裂 + 屈曲压缩,屈曲爆裂,屈曲压缩或爆裂合
并后方结构分离 + 侧向压缩,侧向爆裂 + 侧向爆裂
11
+ 平移/旋转 + 平移/旋转 + 单侧或双侧小关节脱位 + 平移/旋转压缩或爆裂 + 单侧或双侧小关节脱位的压缩型或爆裂
型 + 牵张型 + 屈曲牵张、屈曲牵张压缩或爆裂
自体骨移植加强融合
42
+ 复位:矫正畸形、维持矫形 + 固定:维持脊柱稳定 最终达到脊柱骨性融
38
+ 融合可造成临近节段退变及假关节形成影 响脊柱活动性----非融合或最小限度的融合 技术
+ 长阶段内固定+短节融合 + 短节段固定+融合 + 短节段固定+非融合
39
+ 常节段固定+端节段融合:至少固定伤椎上 下各两个节段,行伤椎节段融合
+ 长节段固定增加脊柱稳定性可靠 + 内固定取出后非融合节段活动性可得到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