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温度检测记录系统
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大气温度采集和记录系统

21 0 0年 4月
微
处
理
机
No 2 .
MI CROP R0C S0RS ES
Ap ., 01 r 2 0
基 于 A 8 0 片 机 的大气 温 度 采 集 和 记 录 系统 T9 25 C 1单
张 明 杰
( 海盐 湖元通 钾肥 有 限公 司 , 尔木 8 6 0 ) 青 格 1 0 0 摘 要 : 统 以 A 8 C 0 1单 片 机 为 核 心 , 对 大 气 温 度 进 行 定 时 测 量 。测 量 范 围 为 系 T 9 25 能
.
c n so e 2 6 d t m. I lo pr vd s RS 3 ntra e whc a o a tr 5 a u tas o ie 2 2 i e c ih c n c mmu ia e wih t e PC. f n c t t h Ke wo ds: mo ph r e e a u e; i g e—c p; 23 ntra e y r At s e e tmp r t r S n l hi RS 2 i e c f
A 8 C 0 1 一 款 低 电压 , 性 能 的 C S8 T9 25 是 高 MO
A T 8
竺I
TX D RXD 2 33 通 讯接 口
—
9 C 0
上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位单 片 机 , 内 含 2 ye 片 kbts的 可 反 复 擦 写 的 只 读
F s 程序存储器和 18bt 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 lh a 2 y s e 器( A , R M)器件 采 用 A ME T L公 司 的高 密 度 、 非易 失 性 存储 技术 生产 , 容标 准 MC 5 兼 S一 1指令 系统 , 内
单片机ntc测温电路

单片机ntc测温电路单片机NTC测温电路是一种温度检测系统,利用NTC进行测温,使用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显示。
本文将分步骤介绍单片机NTC测温电路的原理、组成部分以及具体操作方法。
组成部分单片机NTC测温电路主要由单片机、NTC热敏电阻、稳压器、电容、电阻等组成。
其中,NTC热敏电阻是测温的核心部件,其阻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稳压器、电容、电阻等则起到稳定、过滤信号的作用。
原理NTC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成反比,即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其阻值逐渐下降。
利用这一特性,通过串联电路实现电压分压,测量NTC 热敏电阻的阻值,进而反推出温度值。
通过单片机控制LED灯的状态,实现对温度值的显示。
操作步骤1. 连接电路图:将稳压器、电容、NTC热敏电阻和电阻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
2. 程序设计:通过C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对温度值的测量、计算和显示。
具体代码的编写可以参考相关教程或者资料。
3. 烧录程序:将编写好的程序通过专业的烧录器烧录进入单片机,使其能够正常运行。
4. 调试电路:连接电源,并连接具备串口通讯功能的终端。
使用终端发送指令,读取设备的数据,观察温度值的变化,进行电路的调试。
注意事项1. 电路连接时,要注意电路图上的连接方式,避免连接发生错误,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2. 编写程序时,要注意代码的规范性和实现的准确性,避免出现程序的漏洞,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3. 烧录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正确的单片机型号和烧录方式,避免烧录失败,影响系统运行。
4. 在电路调试过程中,要进行逐步调试,找出问题出现的位置,一步步解决问题。
总结单片机NTC测温电路具有简单、实用、精准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
本文介绍了单片机NTC测温电路的原理、组成部分和具体操作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时,也提醒大家在使用时要仔细操作,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体温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体温检测系统设计摘要: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大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为了满足疫情条件下对温度快速测量的需求,采用无接触式测温既有效规避病毒传染风险,又可以第一时间检测疑似病例。
在此基础上添加口罩识别功能极大减轻了工作人员人工识别的负担,为防疫工作提供保障。
目前市场现有系统存在价格高以及不易携带的问题,并且目前市场应用的大部分装置都是单独的口罩识别或是无接触测温系统。
与之相比该系统将两种功能结合在同一系统中,具有体积小、便携、易操作等优点,为操作人员提供了极大便利。
此装置适用于学校、工厂、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可以为进出人员提供检测服务。
人机交互式装置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节省人力物力,并且其效率远高于人工检测。
关键词:单片机;智能体温;检测系统;设计引言患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因此体温检测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以当今人流密集场所疫情防控情况为背景,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STM32单片机的非接触式体温测量与身份识别系统。
该系统利用OPENMV对目标人脸进行快速检测,精准识别目标身份信息和口罩佩戴情况,利用MLX90614准确测量目标体表温度,实时将测量信息通过显示屏直观地展示并通过蓝牙发送到手机App上,实现系统逻辑结构的完整性与任务完成的效率最优解。
1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1.1系统的组成以单片机作为系统控制基础,利用传感器测量温度,通过通信和控制技术,形成温度测量控制系统。
具体可分为基于MLX90614红外测温传感器的温度检测模块、LCD12864液晶屏显示模块、4X4矩阵键盘模块、电源模块、复位模块、晶振模块、报警模块、继电器控制模块和震动传感器模块。
1.2系统工作原理该系统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进行设计,包括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红外测温传感器、震动传感器、LCD显示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键盘输入电路和继电器控制电路,通过MLX90614红外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数据的处理。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简介
本系统基于单片机,能够实时检测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显示在
液晶屏幕上,并可通过串口输出到PC端进行进一步数据处理和存储。
该系统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实验室等场所的温湿度检测。
二、硬件设计
系统采用了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来实时检测室内温度和湿度,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通过LCD1602液晶屏幕显示
温湿度信息,并通过串口与PC进行数据通信。
三、软件设计
1、采集数据
系统通过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数据,通过单片机IO口与DHT11传感器进行通信。
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计算
得到实际温湿度值,并通过串口发送给PC端进行进一步处理。
2、显示数据
系统将采集到的室内温湿度数据通过LCD1602液晶屏幕进行显示,可以实时观察室内温湿度值。
3、通信数据
系统可以通过串口与PC进行数据通信,将数据发送到PC端进
行存储和进一步数据处理。
四、系统优化
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需要进行优化,包括以下几点:
1、添加温湿度校准功能,校准传感器的测量误差。
2、添加系统自检功能,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3、系统可以添加温湿度报警功能,当温湿度超过设定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发送报警信息给PC端。
以上是基于单片机的室内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_单片机C语言课题设计报告

单片机C语言课题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温度检测电气系2011级通信技术一班级通信技术一班通才达识,信手拈来通才达识,信手拈来1摘要本课题以51单片机为核心实现智能化温度测量。
利用18B20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信号,将需要测量的温度信号自动转化为数字信号,利用单总线和单片机交换数据,最终单片机将信号转换成LCD 可以识别的信息显示输出。
基于STC90C516RD+STC90C516RD+的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检测系统,的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检测系统,设计采用18B20温度传感器,其分辨率可编程设计。
本课题设计应用于温度变化缓慢的空间,综合考虑,以降低灵敏度来提高显示精度。
设计使用12位分辨率,因其最高4位代表温度极性,故实际使用为11位半,位半,而温度测量范围为而温度测量范围为而温度测量范围为-55-55-55℃~℃~℃~+125+125+125℃,℃,则其分辨力为0.06250.0625℃。
℃。
设计使用LCD1602显示器,可显示16*2个英文字符,显示器显示实时温度和过温警告信息,和过温警告信息,传感器异常信息设。
传感器异常信息设。
传感器异常信息设。
计使用蜂鸣器做警报发生器,计使用蜂鸣器做警报发生器,计使用蜂鸣器做警报发生器,当温度超过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播放《卡农》,当传感器异常时播放嘟嘟音。
单片机C 语言课题设计报告语言课题设计报告电动世界,气定乾坤2目录一、设计功能一、设计功能................................. ................................. 3 二、系统设计二、系统设计................................. .................................3 三、器件选择三、器件选择................................. .................................3 3.1温度信号采集模块 (3)3.1.1 DS18B20 3.1.1 DS18B20 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4 3.1.2 DS18B20特性 .................................. 4 3.1.3 DS18B20结构 .................................. 5 3.1.4 DS18B20测温原理 .............................. 6 3.1.5 DS18B20的读写功能 ............................ 6 3.2 3.2 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1602LCD................................. 9 3.2.1引脚功能说明 ................................. 10 3.2.2 1602LCD 的指令说明及时序 ..................... 10 3.2.3 1602LCD 的一般初始化过程 (10)四、软件设计四、软件设计................................ ................................11 4.1 1602LCD 程序设计流程图 ........................... 11 4.2 DS18B20程序设计流程图 ............................ 12 4.3 4.3 主程序设计流程图主程序设计流程图................................. 13 五、设计总结五、设计总结................................. ................................. 2 六、参考文献六、参考文献................................. ................................. 2 七、硬件原理图及仿真七、硬件原理图及仿真......................... .........................3 7.1系统硬件原理图 ..................................... 3 7.2开机滚动显示界面 ................................... 4 7.3临界温度设置界面 ................................... 4 7.4传感器异常警告界面 (4)电气系2011级通信技术一班级通信技术一班通才达识,信手拈来通才达识,信手拈来3温度温度DS18B20 LCD 显示显示过温函数功能模块能模块传感器异常函数功能模块数功能模块D0D1D2D3D4D5D6D7XT XTAL2AL218XT XTAL1AL119ALE 30EA31PSEN29RST 9P0.0/AD039P0.1/AD138P0.2/AD237P0.3/AD336P0.4/AD435P0.5/AD534P0.6/AD633P0.7/AD732P2.7/A1528P2.0/A821P2.1/A922P2.2/A1023P2.3/A1124P2.4/A1225P2.5/A1326P2.6/A1427P1.01P1.1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P3.0/RXD 10P3.1/TXD11P3.2/INT012P3.3/INT113P3.4/T014P3.7/RD17P3.6/WR 16P3.5/T115U180C51X1CRYST CRYSTAL ALC122pFC222pFGNDR110kC31uFVCCGND234567891RP1RESPACK-8VCC0.0DQ 2VCC 3GND 1U2DS18B20R24.7K LCD1LM016LLS2SOUNDERMUC八、程序清单八、程序清单................................. .................................5 一、设计功能·由单片机、温度传感器以及液晶显示器等构成高精度温度监测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一、引言温湿度是常见的环境参数,对于很多应用而言,如农业、生物、仓储等,温湿度的监测非常重要。
因此,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
本文将介绍该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详细阐述其硬件和软件实现。
二、系统设计方案1.硬件设计(1)传感器选择温湿度传感器的选择非常关键,常用的温湿度传感器包括DHT11、DHT22、SHT11等。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精度和成本要求,选择相应的传感器。
(2)单片机选择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需要选择性能稳定、易于编程的单片机。
常用的单片机有51系列、AVR系列等,也可以选择ARM系列的单片机。
(3)电路设计温湿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连接电路包括供电电路和数据通信电路。
供电电路通常采用稳压电源,并根据传感器的工作电压进行相应的电压转换。
数据通信电路使用串行通信方式。
2.软件设计(1)数据采集单片机通过串行通信方式从温湿度传感器读取温湿度数据。
根据传感器的通信协议,编写相应的代码实现数据采集功能。
(2)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进行处理,可以进行数据滤波、校准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结果显示设计一个LCD显示屏接口,将处理后的温湿度数据通过串行通信方式发送到LCD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三、系统实现及测试1.硬件实现按照上述设计方案,进行硬件电路的实现。
连接传感器和单片机,搭建稳定的供电电路,并确保电路连接无误。
2.软件实现根据设计方案,使用相应的开发工具编写单片机的代码。
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结果显示等功能的实现。
3.系统测试将温湿度检测系统放置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观察测试结果是否与真实值相符。
同时,进行长时间的测试,以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系统优化优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耗,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优化供电电路,减小电路噪声和干扰,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2.优化代码,减小程序的存储空间和运行时间,降低功耗。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程序及仿真概要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检测系统程序及仿真概要
1. 系统概述
本系统采用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外接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并在数码管上显示当前温度值。
同时,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通过蜂鸣器进行警示。
2. 系统硬件设计
本系统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作为温度检测模块,通过单总线连接到51单片机的
P2.0口,同时将P2.1口连接到蜂鸣器。
数码管采用共阳极数码管,通过P0口进行控制。
系统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在主函数中进行如下操作:
(1) 初始化DS18B20,设置温度传感器工作模式。
(2) 读取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值,进行温度判断。
(3) 将温度值转换为数码管显示的格式并显示在数码管上。
(4) 如果温度超过设定阈值,触发蜂鸣器进行警示。
(5) 循环执行以上操作。
4. 系统仿真
5. 总结
本系统基于51单片机实现了温度检测功能,并且能够进行数码管显示以及蜂鸣器警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本系统的设计和仿真过程对于初学者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练手项目,也有助于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编程技能和原理知识。
基于51单片机的万年历与温度检测报警系统

基于51单片机的万年历与温度检测报警系统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改变,电子万年历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实用日常计时工具,带有显示世纪,年,月,日,星期,时,分,秒和按键可调时间及其按键设置闹钟的功能,同时具有月末自动更新,闰年补偿功能等多种功能。
温度检测报警系统也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非常广泛的工具,能实时采集周围的温度信息进行显示,程序内部设定有报警上下限,根据应用环境不同可设定不同的报警上下限。
此系统是基于STC89C52单片机设计的,包含液晶显示模块,DS12C887实时时钟模块,DS18B20温度采集模块,键盘扫描模块,报警模块,HX1838红外接收头模块。
STC89C52作为控制核心,具有功耗低,功能强等特点,电压可选5VUSB 供电。
显示模块采用12864液晶动态显示,相对数码管而言经济实用,占用空间小,对于显示数字、字母最为合适,而且与单片机连线简单,占用IO口相对较少。
实时时钟芯片DS12C887是一款与DS12C885实时时钟兼容的替代产品,该器件提供RTC/日历、定时闹钟等功能,如果检测到主电源故障,该器件可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供电,DS12C887将石英晶体与电池集成在一起,在断电后仍可精确走10年。
温度检测报警模块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该芯片具有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等优点,易与单片机连接,模块电路组成简单并同时具有温度报警功能。
关键词:STC89C52,DS12C887,DS18B20,12864液晶显示,电子万年历,采集周围设备温度、温度报警一、设计要求与方案论证1.1设计要求设计一个能够实现世纪,年,月,日,星期,小时,分,秒显示附带温度检测显示的实时时钟电子万年历,同时具有时间调节和闹钟设置功能,以及时间预设报警、温度报警、报警解除等功能。
该产品共设有四个按键,每个按键具有多种功能,充分利用各个按键。
也可利用红外遥控来进行实时调节,体现时尚方便的特性,并且通过编程还可以控制12864液晶显示,随心所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题目:单片机温度检测记录系统行政班级:成员分组名单学号:姓名:选课班级:任课教师:成绩:目录1 设计任务与要求 (2)设计任务 (2)技术指标 (2)题目评析 (2)2 方案比较与论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各种方案比较与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系统硬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的总体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3-2 总体原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模块设计及工作原理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时钟显示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温度传感器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LCD显示数据模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串口数据传输显示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发挥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年月日时分秒,温度报警上限设置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按钮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红外遥控设置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按键传输串口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系统软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测试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系统电路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任务设计制作一台可检测和记录温度的系统。
技术指标(1) LCD显示实时时钟:年、月、日、时、分、秒;(2) 每30秒采样温度,LCD更新显示温度值;(3) 按键触发存储当前温度和时钟信息(年、月、日、时、分);(4) 按键触发串口传输存储的温度和时钟信息;(5) 温度测量精度:±1度。
题目评析本设计题我们小组摒弃了常规做法,加入了两项独特的创新实现方法:(1) 对于数据传送储存显示方面我们不使用24C02存储器,I2C存储器等储存器件,而是直接通过串口将数据传输的电脑中通过VB界面显示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电脑硬盘中。
(2)在设置时间日期,上限温度上,我们不仅仅采用了硬件按钮控制而且还加入了红外遥控控制。
与此同时,我们的温度测量精度在理论上能达到实际运行时也能达到度,而实验所要求的仅为1摄氏度。
另外,在DS1302芯片上加入了一个备用电源,使得主电源掉电时,时钟芯片仍然在随着时间的移动而实时更新。
因此主电源再次上电时,时钟依然是准确的,而不必重新调过。
2 方案比较与论证各种方案比较与选择温度传感器目前使用接触式比较多,主要有热电式传感器,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的叫热电阻传感器,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热电势变换的叫热电偶传感器。
方案1:热电阻传感器具有高温系数,高电阻率,物理特性稳定,良好的线性输出等优点,常用的有pt100等。
方案2:热电偶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测量范围广,热惯性小,准确度高,输出信号远的优点,但价格较高。
方案3:新型可编程温度传感器DS18B20,精度高,成本低,易于采集信号。
利用热电偶或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这类传感器至仪表之间通常都要用专用的温度补偿导线,而温度补偿导线的价格很高,并且线路太长,会影响测量精度,这是直接以模拟量形式进行采集的不可避免的问题。
采用新型可编程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温度检测可以避免热电偶或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所造成的测量精度误差过大等问题,同时DS18B20只需要一个I/O口便可以进行通信,它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精确度实现温度检测。
所以选择方案3。
时钟显示方案1:采用内部时钟计时。
方案2:采用外部时钟芯片DS1302。
采用内部时钟计时,可以节省IO引脚,降低成本,但是内部振荡器使用阻容震荡,其精度不高,如果使用了串口、或者PWM等对时钟比较敏感的功能,会对时钟造成混乱。
采用外部时钟芯片DS1302,不仅仅能对时间进行计时还可以对年、月、日、周进行计时,具有闰年补偿功能而且对于使用串口、或者PWM等对时钟比较敏感的功能,不会产生影响。
如果接入外置电子电池的话在系统掉电的情况下还可以继续计时。
所以选择方案2。
时间温度数据显示方案1:采用数码管显示。
方案2:采用LCD显示器显示。
采用数码管显示时间温度数据操作方便,但需要用到的数码管数量甚多,占用I/O口较多,浪费I/O口的利用率,且只能显示数字。
而使用LCD显示虽然在编程上有一定程度比数码管显示的复杂性高,但其占用的I/O资源较少,且能显示的内容比数码管丰富的多,不仅能显示数值还能显示英文。
所以使用方案2.数据的串口传送与储存显示方案1:通过串口将数据传送到另一个单片机系统上显示,采用24C02存储器对数据进行储存。
方案2:通过串口将数据传送到PC机上并用VB程序编写的界面显示,采用PC机上的“D盘”对数据进行储存。
通过串口将数据从一个单片机传送到另一个单片机上设置较为简单,将数据存储到24C02存储器上,不易于对任意时间温度数据进行提取,而将数据传送到PC机上并用VB 界面显示出来不仅美观而且信息量丰富,将数据储存在“D:\温度.TXT”目录下不仅存储量大,而且便于直观查看。
所以使用方案2。
3 系统硬件设计系统的总体设计本系统以STM32F103ZET6 单片机为核心,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温度检测,将数字温度信息传输到单片机中,在时钟方面采用外部时钟芯片DS1302,DS1302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带RAM的实时时钟电路,它可以对年、月、日、周、时、分、秒进行计时。
单片机通过采集温度时间信息后将温度时间数据传送到LCD上显示出来,并将数据通过串口通信通过MAX232传送到电脑中,硬件总体框图如下:功能模块设计及工作原理的分析时钟显示模块时钟模块采用外部时钟DS1302进行计时,DS1302 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带RAM的实时时钟电路,它可以对年、月、日、周、时、分、秒进行计时,具有闰年补偿功能,工作电压为~。
采用三线接口与CPU进行同步通信,并可采用突发方式一次传送多个字节的时钟信号或RAM数据。
DS1302内部有一个31×8的用于临时性存放数据的RAM寄存器。
DS1302是DS1202的升级产品,与DS1202兼容,但增加了主电源/后备电源双电源引脚,同时提供了对后备电源进行涓细电流充电的能力。
其管脚图以及此模块仿真图如图3-3(a)及3-3(b)所示。
(a) (b)图3-3 DS1302管脚图与时钟模块仿真图STM32F103ZET6LCD显示外部时钟DS1302Dth11温湿传感器MAX232电脑PC串口数据传输采集温度各引脚的功能为:Vcc1:备用电源;Vcc2:主电源。
当Vcc2>Vcc1+时,由Vcc2向DS1302供电,当Vcc2< Vcc1时,由Vcc1向DS1302供电。
在实物中,我们将vcc1与一颗3V的钮扣电池相连,从而实现时钟实时更新功能。
SCLK:串行时钟,输入,控制数据的输入与输出;I/O:三线接口时的双向数据线;CE:输入信号,在读、写数据期间,必须为高。
该引脚有两个功能:第一,CE开始控制字访问移位寄存器的控制逻辑;其次,CE提供结束单字节或多字节数据传输的方法。
DS1302有下列几组寄存器:DS1302有关日历、时间的寄存器共有12个,其中有7个寄存器(读时81h~8Dh,写时80h~8Ch),存放的数据格式为BCD码形式,如下图3-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