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童话故事优秀教案:小房子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房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房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小房子》。
主要章节包括:小房子的故事、小房子的朋友、小房子的变化。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小房子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家的温暖,培养他们热爱家庭的情感;通过小房子的朋友,让幼儿学会与人分享、互相帮助;通过小房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房子的故事,感受家的温暖,培养他们热爱家庭的情感。
2.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互相帮助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体会到家的温暖,学会与人分享、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关注小房子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房子模型、图片、卡片、故事书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小房子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小房子的特点,引导幼儿关注小房子。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小房子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家的温暖,培养他们热爱家庭的情感。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小房子的朋友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4. 教学难点与重点(10分钟)通过小房子的变化,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小房子的故事2. 小房子的朋友3. 小房子的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小房子,并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讲述小房子的朋友,以及他们之间的故事。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小房子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培养了他们热爱家庭的情感。
在讨论小房子的朋友时,幼儿学会了与人分享、互相帮助。
通过观察小房子的变化,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课后反思: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幼儿关注小房子的情感变化,让他们更好地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观察自己家的小房子,发现它的特点,与家人分享,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房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房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快乐阅读》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故事《小房子》。
通过讲述小房子的成长历程,引导幼儿关注环境变化,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能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2. 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对小房子的喜爱之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对小房子的喜爱。
难点:通过故事让幼儿关注环境变化,培养幼儿的保护环境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小房子道具、挂图。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周围的环境,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房子,激发幼儿对房子的兴趣。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故事《小房子》,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房子的成长历程,以及环境的变化。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小房子道具,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对小房子的喜爱,如:“我喜欢小房子,因为它很漂亮。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小房子,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房子》2. 板书内容:(1)故事角色:小房子、小鸟、大树、小花等。
(2)故事情节:小房子的成长历程,环境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小房子,并用完整的句子描述它。
2. 答案示例:我喜欢这个小房子,因为它有红色的屋顶,白色的墙壁,还有美丽的花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小房子》让幼儿关注环境变化,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拓展延伸:(1)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鼓励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珍惜和保护环境。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房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房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为《小房子》故事的学习。
通过讲述小房子的经历,让幼儿了解房子的变化过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2. 培养幼儿对房子的认知,了解房子的结构和特点。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小房子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房子的认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房子模型、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房子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房子的外观和结构,引导幼儿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和生动的语言讲述《小房子》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房子的情感变化。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卡片,提问幼儿关于故事中的问题,如:“小房子为什么哭了?”“小房子为什么笑了?”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回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讨论,每组根据故事内容,创作一幅关于小房子的画。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5. 语言表达训练(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幼儿用语言描述作品中的故事情节,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房子》2. 关键词:房子、变化、情感、表达3. 故事简笔画:小房子、小花、小鸟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小房子,并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小房子是粉色的,屋顶上有一个小烟囱,房子前面有一棵大树,房子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
2. 扩展作业: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立体的小房子模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小房子》,让幼儿了解了房子的变化过程,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课后反思,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
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品教案《小房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品教案《小房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小房子》。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小房子的故事》,详细讲述了小房子从建造成到经历风雨,成为家园的过程;第二章《小房子的朋友》,介绍了小房子与周围环境及动物们的互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房子的故事,感受家的温暖,培养幼儿爱家的情感。
2. 通过故事让幼儿认识房子的构造,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小房子与周围环境及动物们的互动关系。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关注房子的构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房子图片、故事挂图、房子模型、动物卡片。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小房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小房子的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的房子,让幼儿感受家的温暖。
2. 故事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小房子》,引导幼儿关注房子的构造及小房子与周围环境、动物们的互动。
(2)结合故事挂图,让幼儿复述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房子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房子的构造。
(2)教师提出问题,如:“小房子为什么不怕风雨?”让幼儿思考并回答。
4. 随堂练习(5分钟)(1)分发画纸、画笔、水彩,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小房子。
(2)邀请幼儿分享画作,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2)评价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房子》2. 板书内容:(1)小房子的故事(2)小房子的朋友(3)房子的构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小房子,并用语言描述。
答案示例:我画的小房子是红色的,屋顶是三角形的,窗户是方形的,旁边还有一颗大树。
2. 家长评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
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品教案《小房子》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品教案《小房子》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小房子》。
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故事情节,学习故事中生词和句型,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小房子》内容,掌握故事中生词和句型。
2. 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想象力。
3. 教育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故事中生词和句型掌握,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房子道具,故事挂图,生词卡片。
2. 学具:画纸,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着小房子道具进入教室,激发幼儿好奇心,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小房子特点。
2. 讲解故事(15分钟)我用生动语言讲述故事《小房子》,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3.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故事中生词和句型,我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幼儿模仿和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用故事中句子进行对话,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5. 互动环节(10分钟)组织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引导他们发表自己观点。
6.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用水彩笔画出自己心中小房子,培养他们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房子2. 生词卡片:挂在黑板上,方便幼儿查看和学习。
3. 故事挂图:展示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小房子,并用故事中学到句子描述它。
答案示例:我画一个红色小房子,它有绿树环绕,小鸟在枝头唱歌。
2. 课后延伸: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小房子》,讨论如何保护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在今后教学中,我将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增加更多实践环节,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加强对家庭作业指导,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学习中,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2. 教具与学具准备3.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与互动环节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在《小房子》这节课中,我需要特别关注幼儿对故事中生词和句型掌握,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房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房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小房子》。
内容包括:理解故事《小房子》的主要情节,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小房子》的主要情节,能够复述故事内容。
2. 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提高幼儿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情节,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重点: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小房子道具、生词卡片、挂图。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房子道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房子的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心中的理想房子。
2. 讲解故事(10分钟)播放故事课件,讲述故事《小房子》。
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生词。
3.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进行讲解和示范。
如:“房子”、“小河”、“绿树成荫”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请幼儿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子,描述自己心中的理想房子。
5. 小组讨论(5分钟)a. 故事中,小房子为什么感到孤独?b. 小房子为什么会笑?6. 分享展示(5分钟)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房子2. 生词:房子、小河、绿树成荫、笑声等。
3. 句子:小房子孤零零地站在草地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画一画自己心中的理想房子。
b. 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子,写一篇小短文。
2. 答案:a. 画出的房子需包含故事中的元素,如小河、绿树等。
b. 短文需运用到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幼儿的掌握程度,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a. 邀请幼儿家长参与,共同完成作业。
b.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自然,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房子》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房子》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故事》,详细内容为《小房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型。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学生珍惜友情,关爱身边的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感,用适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重点:掌握故事内容,学会生词和句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房子道具、故事挂图、生字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小房子道具,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跟这个小房子有关。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让学生注意听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引导学生跟读故事,学习生词和句型。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注意语音语调。
(2)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复述故事情节。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左侧为故事《小房子》,右侧为生词和句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生字卡片复述故事情节。
(2)画一幅小房子的画,并写一段关于小房子的描述。
2. 答案:(1)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小房子》,让学生掌握了生词和句型,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语言实践,鼓励他们用所学知识描述身边的事物。
拓展延伸:1. 让学生家长参与,共同讲述类似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特色建筑,了解建筑风格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想象力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
2. 教学难点中的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用适当的词语表达感受。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设计。
4. 作业设计中的画一幅小房子的画并写描述。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房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房子》含反思大班语言教案《小房子》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生活中城市建设的变化,以及老建筑的独特风貌,产生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观察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乐意表达“小房子“拆与不拆的看法,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语言《小房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观察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乐意表达“小房子“拆与不拆的看法。
2.感受生活中城市建设的变化,以及老建筑的独特风貌,产生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理解故事,感知小房子四周的变化,表达出自己对于小房子拆与不拆的看法。
感受小房子随着周围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和老建筑和城市的美好结合,产生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ppt课件(1.《小房子》故事内容2.周庄古建筑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1.出示课件画面1(封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绘本故事《小房子》。
2.出示课件画面2,看一看,这是一幢什么样的小房子呢?窗户像什么,门前弯弯的台阶又像什么?看起来是什么表情?(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房子的特征来导入活动,让幼儿在发现小房子的特别之处以及微笑的表情中产生阅读的兴趣。
)二、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这样一幢漂亮、微笑着的小房子将会遇到什么样的事呢,我们往下看。
1.教师讲述课件画面3-9,(很久以前……..走过了春夏秋冬)师:小房子住在哪里?春、夏、秋、冬它的周围分别是什么样的?小结:小房子周围的景色随着季节的脚步渐渐的变化着,但依然很美丽。
2.教师继续讲述课件画面10,(小房子也很喜欢……城市是什么样的)师:谁愿意告诉小房子城市是怎样的呢?小结:城市有高楼、花园、马路……城市这么繁华,难怪小房子要对城市感到好奇了。
3.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观察画面,结合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大胆表述小房子周围四季的变化及感受城市生活的一些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童话故事优秀教案:小房子
教学活动目的:
1、感知童话故事中主要角色形象的特点和故事情节,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借助人物形象出场的大小和高矮顺序,进一步感知情节发展的线索,记忆故事中的对话。
3、积极参加讲述活动,初步体验与同伴共同讲述、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头饰
2、画册人手一本,故事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语言引出主题。
小朋友你的家在哪儿?你见过田野吗?那么你见过田野里的小房子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名叫《小房子》。
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中中有些谁?
2、教师讲故事幼儿看书,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提问。
(1)小朋友,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呢?谁第一个住进小房子?它说什么呢?后来又有谁住进来了呢?(依次出示小动物图片)(2)有几个小动物住进了小房子?它们都说了什么?
(3)引导幼儿大声讲述角色的对话。
3、启发幼儿根据动物从小到大的顺序,创编越来越大的动物形象,续编故事结尾。
(1)看图说说,这些动物有什么变化?你们猜猜还有谁会看见小房子?
(2)让幼儿大胆创编比大灰狼形象更大的动物住进小房子。
4、幼儿大胆地讲述表演对话。
师生阅读幼儿用书,讲述故事内容。
幼儿分小组表演。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吃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