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白酒行业现状和市场战略创新

合集下载

2024年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白酒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一、市场概述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收入的提高,白酒行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

据统计,2024年全国白酒销售额超过8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

白酒行业成为了国内酒类市场的主力军,且根据分析,未来几年白酒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二、市场特点1.高端消费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消费者对品质和品牌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端白酒需求持续增加。

高端白酒品牌拥有较高的溢价能力,且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2.二三线城市消费拉动:一二线城市白酒市场已相对饱和,发展空间有限。

而二三线城市消费能力的提升,成为白酒市场的新的增长点。

3.电商渠道发展迅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消费习惯的改变,电子商务在白酒销售中占据重要地位。

线上销售渠道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也为白酒企业提供了更多销售机会。

4.品牌竞争激烈:白酒行业品牌众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品牌建设和营销活动成为了白酒企业获取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三、市场机遇1.中国酒类消费市场的转型升级:2024年底国家发布的《关于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对酒类行业的监管,这将有助于白酒行业加速转型升级,形成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市场环境。

2.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中国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日益加强,这将为中国白酒企业提供更多的出口机会。

借助一带一路政策,中国白酒有望进入更多国际市场。

3.品牌价值的提升:品牌在白酒行业竞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根据统计,中国白酒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认同度的品牌,随着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企业有更多机会扩大市场份额。

四、市场挑战1.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摩擦等因素给白酒行业带来了不确定性。

出口市场面临竞争加剧和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这对白酒企业来说是一大挑战。

2.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消费者开始更加关注白酒对健康的影响。

白酒行业面临着消费者消费升级的压力,需要提供更加安全和健康的产品。

3.环保压力加大:白酒行业的生产过程对水资源的消耗较大,而环保压力的加大使得白酒企业需要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减少环境污染。

白酒行业研究报告

白酒行业研究报告

白酒行业研究报告白酒行业研究报告白酒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白酒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对我国白酒行业展开研究,分析它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行业概况1、行业特点白酒行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它的过程和技术一直是独特的。

在过去,这个行业是由一些小型企业组成的,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品质不稳定,生产流程不规范等。

然而,随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行业的规范化,白酒行业日渐成熟,并且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品牌集中度高。

目前,几家大型的白酒企业已经掌握了市场的绝对份额,并且这些品牌在不断的扩大和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2)消费需求多样化。

消费者们的饮酒观念、口味和消费习惯也在不断变化。

一些品牌的推出也能迎合消费者需求。

(3)技术密集度高。

白酒行业的生产过程和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创新。

这也使得企业在保证品质的同时,能够利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

2、发展历程白酒行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是我国的传统饮品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白酒行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并且呈现出以下几个阶段:(1)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原始的酿造技术和制作方法被使用。

这一时期,企业规模很小,但是由于生产过程不规范,品质不稳定,所以企业很难走向大规模生产。

(2)技术改进阶段:在这个阶段,新的酿造技术被应用到了白酒行业,使得白酒的品质得到了提高。

同时,企业开始走向规模化生产。

(3)品牌建设阶段: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品牌也开始在市场中崭露头角,逐渐成为行业龙头。

(4)规范化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政府开始对白酒行业进行监管,并且企业也逐渐走向规范化。

这一时期,企业不仅仅注重自身的发展,而且还注重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

二、行业现状1、市场规模据相关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白酒总体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达到了5969亿元,同比增长5.5%。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一)白酒市场规模发展状况从白酒产量看,1949年全国白酒产量仅为10.8万吨,至1996年发展到顶峰为801.3万吨,是建国初期的80倍,其后开始走低。

1998年开始大幅度滑坡,自1999年前后白酒进入调整期,经过不断地磨合与洗礼,我国白酒产业于2003年起开始全面复苏。

2003年全国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产量331.35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545.32亿元,同比增长11.79%,实现利税总额134.97亿元,同比增长8.4%,利润总额42.26亿元,同比增长31.45%。

2004年全国白酒总产量312万千升,我国白酒产量到达了10年来的最低点同时也成为了白酒产量的转折点。

销售收入实现530亿元,增长了15.2%。

近60亿元的利润总额不仅创下了38.9%的各行业最高增长,在酿酒行业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也达到了57.6%。

2005年起,中国白酒消费出现恢复性增长,产量达到349.4万千升,同比增长5.04%;销售收入741.07亿元。

2006年全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970.3亿元,同比增长31.08%;产量达397.1万千升,同比增长18.18 %。

2007年全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242亿元;产量达491万千升。

2008年白酒产量 569.34万千升,同比增长15.79%,销售收入1574.85亿元,同比增长27.79%。

其中高档酒的销售额为180亿元-200亿元。

2009年,全国白酒行业规模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708.1亿元。

2010年,全国白酒行业规模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661.14亿元,同比增长35.17%。

我国的白酒生产企业,在1995-1997年高峰时,数量高达4万多家,但大多是工艺技术落后、粮食能源损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企业。

截至09年底,我国白酒生气企业为1.8万家。

图一:我国白酒产量变化趋势我国白酒产量变化趋势图二:2005年-2008年我国白酒产量增长率图三:2005年-2009年我国白酒销售数据变化情况0%5%10%15%20%25%2005~2008年白酒产量增长率2005—2009年销售数据变化情况表一:2005年-2009年我国白酒利润率变化情况预计未来三至五年,我国白酒销量将仍以年均15%的增长率上升;利润会以高于15%的年均利润率有所提高。

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引言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酒类产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白酒一直是中国人饮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白酒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也不断完善。

本文将就白酒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第一部分:白酒产业发展现状1.1 白酒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白酒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酒类市场总销售额达到10000多亿元,其中白酒市场销售额约为3000亿元,占据了酒类市场的相当大比例。

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企业加入到白酒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1.2 传统白酒品牌持续崛起白酒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白酒品牌的持续发展。

中国有着悠久的白酒制造历史,一些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白酒品牌通过持续的品质保证和市场营销活动,成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传统白酒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热销,也出口到了世界各地。

1.3 中小白酒企业成长迅速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相对于传统白酒品牌,一些中小白酒企业开始迅速崛起。

这些企业通过打破传统的营销模式,积极创新白酒产品和包装,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中小白酒企业还加大了对科技和研发的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口感,与传统白酒品牌展开了激烈竞争。

1.4 外资品牌进军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市场对白酒需求的增加,一些国际权威的白酒品牌也开始进军中国市场。

这些国际品牌通过与中国白酒企业的合作或者自主发展,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这种市场竞争不仅促使中国白酒企业更加注重品质和创新,也推动了中国白酒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第二部分:白酒产业发展趋势2.1 白酒品质追求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白酒的品质追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白酒的发展现状

中国白酒的发展现状

中国白酒的发展现状中国白酒源远流长,是一种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传统酒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白酒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如今,中国白酒已成为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高端酒品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国白酒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白酒的概述中国白酒是一种高度发酵的酒类,以高粱、小麦、玉米、大米等为原料,通过传统的酿造工艺制成。

中国白酒的特点是香气浓郁、口感柔和、回味悠长,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常见的中国白酒有五粮液、茅台、洋河等。

二、中国白酒市场的发展现状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白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白酒市场规模达到8788亿元,同比增长14.3%。

中国白酒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增加和海外市场的开拓。

2.品牌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市场的扩大,中国白酒市场的品牌竞争也日趋激烈。

五粮液、茅台、洋河等老牌白酒品牌一直处于市场的领导地位,但是近年来,一些新兴品牌也开始崭露头角,如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

品牌竞争的激烈,也促进了中国白酒市场的发展。

3.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的需求不断提高。

这也促使中国白酒市场朝着高端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五粮液、茅台等老牌白酒品牌开始注重产品的高品质和品牌价值,一些新兴品牌也开始打造高端白酒产品,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三、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1.高端化趋势明显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明显,中国白酒市场也开始走向高端化。

五粮液、茅台等老牌白酒品牌开始注重产品的高品质和品牌价值,一些新兴品牌也开始打造高端白酒产品。

高端化趋势的发展,将推动中国白酒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2.品牌国际化步伐加快中国白酒市场的国际化步伐也越来越快。

五粮液、茅台等老牌白酒品牌已经在海外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一些新兴品牌也开始向海外市场进军。

品牌国际化的步伐加快,将促进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和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3.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新动力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白酒行业也开始注重科技创新。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一、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庞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酒消费市场,白酒行业一直是中国酒类市场的主导力量。

2024年,全国范围内实现白酒总产量超过1000万千升,销售收入达到8000亿元以上。

2.白酒种类繁多:中国白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品种体系,包括郎酒、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多个有影响力的品牌,每个品牌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味。

3.品质不断提升:近年来,中国白酒行业不断加大品质提升和研发创新力度,推出高端白酒产品,提高品牌附加值和市场议价能力。

这使得中国白酒的品质得到了全球认可,出口量不断增加。

4.品牌竞争激烈:白酒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上,各大品牌争相推出新品、新规格、新口味,通过广告、营销等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发展分析:1.消费升级导向: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不断改变。

白酒行业应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加大对高品质白酒的生产和销售力度,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互联网+白酒模式兴起:互联网+白酒模式的兴起为中国白酒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互联网平台,白酒企业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和销售,缩小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3.品牌国际化提升:中国白酒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出口量逐年增加。

通过加大品牌建设、产品宣传和市场推广,中国白酒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绿色可持续发展:白酒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强生产环节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白酒企业还应加大对农户和供应商的帮扶力度,促进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白酒行业作为庞大而复杂的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品质不断提升,品牌竞争激烈。

然而,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白酒行业需要加大品质提升力度,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以保持行业的良性发展和长久的竞争力。

浅谈中国白酒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浅谈中国白酒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浅谈中国白酒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摘要:中国白酒是我国特有的酒类之一,历来是酒客的心头好。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民物质需求的增长,中国白酒的销售额屡创新高,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发展总体向好。

但与此同时,随着人民消费能力的增强和酒类消费的日趋多元化,白酒又不再是酒客们的唯一选择,而啤酒、葡萄酒、白兰地、威士忌等酒类饮品则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辈的餐桌和社交场合。

因此,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酒类消费品市场,使白酒行业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成了摆在全体中国白酒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介绍中国白酒行业的历史发展情况,对白酒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对白酒行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促进中国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发展前景一、当前白酒行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中国白酒的的历史传承较为久远,年代甚至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因此民间一直有仪狄造酒的传说,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非物质遗产之一,并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等名酒并列,享誉国际。

截至2021年11月,中国白酒的市场规模高居榜首,是我国的第一大酒类消费品,产值达7652.4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71%,占酒业消费品市场的65%左右,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就业,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每年创造利税超500亿元,为中国的财政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此可见,白酒行业已成为中国的一大支柱性经济行业。

二、中国白酒行业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一)中国白酒行业的历史发展状况综合中国白酒产业数十年来的发展面貌,其行业情况大体可以总结为:产量总体增长,技术持续更新,质量逐年提高,结构一直调整,品种日益增加,市场变化多端,规模不断扩大。

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变化,中国的白酒产量也经历过几个不同的拐点。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受限于战争烽火和低下的粮食产量,中国的白酒产量仅有12万千升,不到即使到了改革开放前夕,产量也只有143万千升;改革开放后,在日益放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白酒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我国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引言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白酒市场也逐渐壮大。

本文将对我国白酒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二、我国白酒产业的发展现状1. 产业规模我国白酒产业是全球最大的白酒生产和消费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白酒产量达到XX万千升,销售额超过XX亿元。

2. 品牌数量我国白酒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白酒品牌,其中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合资企业等。

知名的白酒品牌有茅台、五粮液、洋河等,这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区域分布我国白酒产业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北、江苏等地。

其中,四川茅台镇和贵州茅台镇被誉为中国白酒的两个重要产区。

这些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为白酒的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 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白酒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消费者对于白酒的品质、口感和文化内涵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高端白酒的需求逐渐增加。

三、我国白酒产业的发展趋势1. 品牌竞争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白酒企业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和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2. 市场细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白酒市场将趋向于细分化。

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白酒将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定位和推广。

高端白酒市场和中低端白酒市场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3. 健康饮品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白酒企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健康性和营养价值。

开发低度、低糖、低卡路里的白酒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4. 国际市场开拓我国白酒企业将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参加国际酒展、开展跨国合作等方式,推动中国白酒走向世界,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四、结论我国白酒产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已经成为全球白酒市场的重要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当说,目前我国的白酒行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既面临行业间无序和过度的竞争,又面临洋酒、红酒、啤酒等替代品的冲击,可以说是内忧与外患并起。

本文即是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市场战略创新这一当前形势下我国白酒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行业现状分析,然后从通货膨胀、金融海啸及汶川地震三个方面阐述了宏观环境对白酒市场的影响。

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白酒行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最后阐述了白酒行业进行市场战略创新的具体途径。

1. 引言
白酒一直是中国居民消费的主要酒类,中国白酒行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调整发展阶段后,目前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和市场形式,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怎样的路?而白酒行业又该何去何从?
2. 我国白酒市场竞争现状
2.1市场集中度提高
市场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结构的常用指标,也就是在市场中最大的几个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一般用规模最大的前四家或前八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整个市场的份额来表示。

从白酒行业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白酒的销售总量趋向平稳,但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

从2000年开始,白酒产业市场集中度连年上升,到2007年前六名企业(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泸州老窖、汾酒和洋河)的合计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约30%。

全行业20%的大型企业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线品牌正加大市场扩张与渗透的力度,挤占二、三线品牌的市场空间。

市场呈现出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态势。

随着竞争的深入,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但我们也应看到,茅台和五粮液的销售额增长主要是因为近几年连续大幅涨价,其产量并没有明显增长。

从细分市场的角度来看,不同细分市场的集中度又不相同。

高端市场被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占领,集中度较高。

市场结构类似于寡头垄断市场,通过限产提价,以获取更高的垄断利润。

而中低端市场则由数量众多的二三线品牌和地方品牌占领,市场集中度较低。

集中度相对较低,决定了中低端市场的竞争比高端市场更为激烈。

2.2 盈利模式的转变:高端市场由总量增长转向价值增长
由上述市场集中度分析可知,我国白酒行业已经开始由总量增长转向价值增长。

这点主要体现在高端市场。

高端市场中茅台、五粮液和剑南春一路提价,并推出年份酒,高价撇脂。

不仅摆脱了低价竞争,而且开始了高端酒价值增长的时代。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从1989年以来,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白酒在这近二十年来的提价历程。

1989年,五粮液第一次吹响了高端白酒调价的号角。

五粮液提价并超越了第一代白酒霸主泸州老窖的市场价格。

这一年,五粮液上缴利税第一次上升到行业第二的位置。

也是这一年,泸州老窖提出“让名酒变民酒”的口号,步古
井贡酒的后尘开始降价,但从此这两个曾经的中国名酒再也没有抬起过头。

1994年,五粮液第二次提价。

每瓶售价在200多元,这被业内普遍视为白酒价格的“上限”。

1995年,酒鬼酒的出现,将高端白酒的价格拉上了三百元以上的高位,完全无视价格“上限”的存在,但是却获空前成功。

之后,各种高价酒开始出现。

2003年,五粮液第三次提价,涨幅25%,高达100元。

之后茅台也将高度茅台酒从218元提高到268元,涨幅达23%,而低度茅台酒的提价幅度则高达34%。

2006年,五粮液在半年时间里三次提价,涨幅近10%。

茅台平均涨幅约15%。

53度茅台出厂价从268元涨至308元,低度茅台均价也从198元涨至228元,年份酒则高达30%以上。

2007年1月,茅台酒零售价从328元涨到450元,20多年来首次超过五粮液。

2008年1月,茅台上调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20%,五粮液跟进,其上涨幅度为5%。

目前茅台53度提价81元,幅度高达22.6%。

15年年份酒提价841元幅度高达74.56%。

应该说,最初市场对五粮液的认知并不及茅台,但五粮液较好地运用了提价的营销手段。

从五粮液价格超过茅台之后,面对五粮液的提价,茅台只能采取跟随战略,二十多年间,茅台的价格从未超过五粮液。

直到近几年茅台的价格才超过五粮液。

回顾白酒这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最早实行降度降价的古井贡酒早早就退出了行业前五名,泸州老窖直到最近几年才重新回到前五名的位置。

而五粮液和茅台虽然一路提价,但最终成就了在高端市场的霸主地位。

不难发现,通常价格下降带来的销量增长,是产品价格向下一层次消费群滑落引起的,这就意味着产品的品牌地位在下降,远离了原有的目标市场。

中国市场的高端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在不断提升,因此提价就成了高端酒稳固品牌地位的有利武器。

2.3 产品结构的转变:高端、低端高度化与中端低度化
我国白酒行业产品结构的转变准确地把握了消费需求变化的脉搏。

这种转变主要体现高端、低端产品的高度化与中端产品的低度化在两个方面。

2.3.1高端、低端产品的高度化
高端白酒和低档白酒在向高度化方向发展和延伸,甚至延伸出一些新的成品酒的度数。

如68度五粮液、70度仰韶酒头酒等。

因为高端白酒的需求量虽然在增长,但总量仍然较小,市场集中在以政商务人士为主的高收入人群。

这种高端白酒消费除了亲朋好友间的聚饮之外,还有政务和商务上的应酬。

这些人一是社会地位较高,自然不会象低收入人群豪饮的消费方式,而是追求一种身份的体现,因为单次饮用量相对不多,所以追求高度酒所带来的氛围和感觉。

二是年龄较大,有喝高度酒的偏好。

而低端白酒消费群以朋友、同学、同事及老乡间的聚饮为主,追求的是畅饮的感觉与氛围,所以对于高度酒的需求亦较大。

而且这一产品群体在市场上最为杂乱,全国性品牌的低档酒如尖庄酒、二锅头、沱牌与地方品牌的低档高度酒分成两大阵营,在各地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市场份额此消彼涨。

2.5高端市场的崛起与中端市场的萎缩
白酒需求总体上中档白酒呈现萎缩局面,高档和超高档白酒呈现上升趋势。

2.5.1 高端市场的崛起
纵观我国白酒市场的发展,可以明显看到高端市场的崛起,这种崛起并不是指销量上的崛起,而是销售额和利润的崛起。

目前,高、中、低档酒的销量比例大致为15:35:50,而利润比例则为惊人的50:35:15!
白酒市场的发展趋势早已向高端市场发展。

一些主要生产低端酒的知名白酒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向中高档白酒市场进军。

四川全兴的水井坊、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四川沱牌的舍得酒开始逐步发力,甚至连一些地产酒也推出高档酒,如丰谷推出的丰谷酒皇。

原来的高档酒茅五剑(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垄断的格局已被打破,尤其是水井坊已在高端白酒市场站稳了脚跟。

2.5.2 萎缩中的中端市场
伴随高端市场的崛起的则是中端市场的萎缩。

中端市场没落的原因是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

应当说,中国传统白酒文化的内核就是悠闲。

饮用白酒需要大量的时间,人们的生活越悠闲,白酒的消费环境就会越好。

这种消费习惯是几千年延续至今的。

但今天,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离悠闲越来越远,没有时间去消费白酒,社会的这种变化带来了白酒消费习惯的转变。

今天能自由支配时间的有两种人。

一是以政商界人士为主的高收入人群,二是以工人、农民和城市下岗工人为主的低收入人群。

前一类人消费的是高档白酒,而后一类人消费的是低档白酒。

而原有的庞大的中档白酒的消费群体(白领与工薪阶层),因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白酒消费成为一种奢侈,而被大量白酒替代品(如啤酒、葡萄酒、洋酒、软饮料等)所占领、分割,市场开始萎缩。

所以中档白酒消费越来越少就成为必然。

作为中档白酒的消费者,他们只能在节假日才有空闲时间。

所以大型的节假日往往都是中档白酒销售的高潮。

因为不经常饮用,这些人对于白酒也就不像经常饮用白酒的人群那样有一定的品牌偏好。

所以,我们看到中端市场的消费和时装一样亦有潮流。

这种消费特征可以很容易将一种白酒推向市场高峰,但当新的潮流出现的时候,又让这种白酒一落千丈。

今年流行高炉家大家就都喝高炉家,而明年流行皖酒王就都喝皖酒王。

虽然我们说中端白酒市场在萎缩,但由于中档消费人群的数量庞大,中档白酒在销售数量上相对高端市场而言依然有较大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