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国内外酒店业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国内外酒店业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国内外酒店业的发展及现状分析酒店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酒店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下面将对国内外酒店业的发展和现状进行分析。

1.发展历程:中国酒店业的起步较晚,在开放之后,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业开始蓬勃发展。

起初,中国酒店业主要以大型国有酒店为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型酒店、快捷酒店、精品酒店等新兴业态相继涌现。

2.市场规模:中国酒店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4年,中国酒店行业的产值已超过2000亿元,成为继快餐行业和珠宝行业之后的第三大行业。

3.品牌竞争:国内酒店业品牌竞争激烈,各大酒店集团纷纷扩大市场份额。

知名国内酒店集团如华住集团、汉庭酒店、如家酒店等积极扩张和加大品牌力度,同时国际酒店集团如万豪、洲际、希尔顿等也在中国市场布局,加剧了市场竞争。

不少酒店提供特色服务和环境,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品牌。

4.业态创新:随着消费需求的多元化,酒店业也在进行业态创新。

兴起的民宿、度假酒店、主题酒店等新概念酒店受到年轻人和旅游者的喜欢。

此外,酒店与其他行业的合作模式也开始出现,如酒店与咖啡店、餐饮店、电影院等合作,为顾客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体验。

5.数字化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酒店业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线预订、自助入住、智能客房等服务成为主流。

同时,酒店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偏好、个性化定制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1.发展历程:国际酒店业起源于欧洲,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现已遍布全球。

国际酒店集团如万豪、洲际、希尔顿等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连锁酒店,并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

2.品牌竞争:国际酒店业竞争激烈,品牌之间的差异化越来越小。

为了吸引顾客,酒店不仅注重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更重视品牌形象和创新体验。

例如,提供独特的主题酒店、度假村等特色房型和服务。

3.区域发展:不同地区的酒店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特色。

例如,欧洲的豪华酒店业以历史文化、风景名胜为卖点,吸引游客;美洲地区的酒店更注重会议、商务等服务;亚洲地区的酒店业则以度假、休闲为主导。

2024年酒店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4年酒店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4年是酒店产业市场发展的关键一年,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多样化。

以下为2024年酒店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市场现状分析1.酒店供给量逐渐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升级,酒店供给量逐渐增加。

城市及旅游景区不断涌现新开业的酒店,使市场竞争加剧。

2.价格战加剧:酒店行业价格竞争激烈,价格成为争夺客源的主要手段之一、很多大型酒店为了吸引客人,采取价格优惠、满赠等促销手段。

小型经济型酒店则为了竞争市场份额,降低了价格。

3.网络预订盈利模式成熟:在线预订平台发展迅猛,酒店业务开始向线上转移。

通过在线渠道预订酒店已成为消费者的主要选择,这对传统酒店业务模式产生了冲击。

4.酒店消费者需求多样化:随着消费者群体的多样化,对酒店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不同的消费者对于酒店的要求各异,如商务差旅人员需求高品质服务,年轻人更关注社交娱乐等。

二、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高品质服务的追求:随着消费者对酒店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酒店将更加注重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除了基本的住宿服务,酒店将通过提供个性化的需求服务,如私人管家、定制化旅行等来吸引客户。

2.多样化的住宿形式:除传统的酒店住宿形式外,2024年将出现更多的住宿形式,如民宿、家庭旅馆等。

这些住宿形式更加贴近当地文化,更加便宜实惠,吸引了很多游客。

3.酒店与在线旅游平台合作:酒店将与在线旅游平台合作,共同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提升酒店的曝光度和销量,并且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提供的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4.环保节能成为酒店发展的关键: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酒店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酒店将采取节能措施,更加注重环保材料的使用,提供对环境友好的服务,以吸引环保意识强的消费者。

综上所述,2024年酒店产业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是供给量增加,价格战加剧,网络预订盈利模式成熟,消费者需求多样化。

未来,酒店将追求高品质服务,推出多样化的住宿形式,与在线旅游平台合作,注重环保节能。

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分析

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分析

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分析酒店行业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酒店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酒店行业发展现状1.1 酒店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酒店数量不断增加,涵盖了各个档次和风格的酒店,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1.2 酒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酒店行业竞争激烈,酒店为了吸引客户,提升服务水平,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和服务项目,提高客户满意度。

1.3 酒店业态不断创新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顾客口味的变化,酒店业态不断创新,推出主题酒店、精品酒店等新型酒店,吸引更多客户。

二、酒店行业发展方向2.1 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酒店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推行节能减排,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2 科技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已成为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智能客房、无人酒店等新型酒店将逐渐普及。

2.3 个性化服务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酒店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项目和体验,吸引更多客户。

三、酒店行业面临的挑战3.1 人材短缺酒店行业对服务人员的要求较高,但人材短缺已成为行业面临的挑战,如何培养和留住人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价格竞争激烈酒店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已成为常态,酒店如何在价格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品牌影响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3 安全问题随着恐怖袭击和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酒店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如何保障客人的安全和权益是酒店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四、酒店行业发展的机遇4.1 旅游业的快速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业将继续快速增长,为酒店行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4.2 二三线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二三线城市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酒店业在这些城市也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4.3 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旅游市场将更加开放,酒店业也将迎来更多的国际化发展机遇。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提高,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持续加快,酒店业发展也火热起来,无论是企业参与酒
店行业的大规模投资,还是政府支持和市场竞争的活跃,都使中国酒店行
业迅速发展,由此带动了中国社会及经济的发展。

一、中国酒店行业发展概况
1、设施投资大
由于国家实施“新城市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等规划,使
得国内投资在酒店设施上大幅提高。

因此,在过去几年里,国内酒店行业
在设施投资规模和技术水平上,比以往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投资水平也达
到历史新高。

2、服务水平持续改善
随着酒店行业的持续发展,酒店行业对服务质量也有不断提高的要求,将服务质量作为突出的竞争优势,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保持和
改善服务质量,使中国酒店行业服务更细致、专业、完善。

3、智能化提升至新的高度
智能化正在成为酒店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智能酒店的概念将带给更多
消费者更好的服务体验。

旅馆酒店行业发展回顾

旅馆酒店行业发展回顾

旅馆酒店行业发展回顾近几十年来,旅馆酒店行业经历了快速而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最早的简陋旅馆到现在的高度发达的酒店集团,旅馆酒店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本文将回顾旅馆酒店行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旅馆酒店行业的起步阶段旅馆酒店行业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旅馆主要是提供基本的住宿和休息场所,供远道而来的商人和旅行者使用。

然而,真正的旅馆酒店行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交通运输和工业的快速发展,需求的增长迅速推动了旅馆酒店行业的兴起。

二、旅馆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20世纪以来,旅馆酒店行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革新和变革。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崛起,酒店开始从简单的住宿设施发展成为提供完整服务的综合性旅游场所。

各类酒店纷纷涌现,包括经济型酒店、主题酒店、豪华酒店等。

不仅如此,国际连锁酒店的崛起使得整个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酒店品牌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成为了行业的核心。

三、技术创新带来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旅馆酒店行业的格局。

许多旅行者已经习惯通过互联网进行酒店预订和评价,这使得传统的酒店预订方式受到了冲击。

在线旅游平台的崛起使得酒店管理者不得不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同时,移动应用程序的快速发展也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和个性化选择。

酒店业主和经理们开始利用这些新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顾客体验。

四、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旅游业的持续增长,旅馆酒店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酒店竞争日益激烈,品质和服务成为了区分酒店的重要标准。

投资者和经理们面临着提高员工培训和技能水平的任务,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让许多酒店转向更环保的经营方式,例如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

这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市场。

五、未来展望在未来,旅馆酒店行业将继续受到全球旅游业的推动,行业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酒店需求也将继续增长。

中 国酒店行业发展与现状

中 国酒店行业发展与现状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与现状在当今社会,酒店行业已经成为了旅游业和商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酒店行业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顾过去,中国酒店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

那时,酒店数量稀少,设施简陋,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大多数酒店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中心区域,以满足外国游客和商务人士的基本需求。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酒店行业迎来了第一次快速发展的机遇。

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开始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

同时,国内的酒店企业也在不断学习和借鉴,逐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这个阶段,酒店的类型开始逐渐丰富,除了传统的商务酒店,度假酒店、经济型酒店等新兴业态也开始崭露头角。

消费者对于酒店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住宿,而是更加注重酒店的环境、设施、服务等综合体验。

进入 21 世纪,中国酒店行业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新时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在线预订成为了人们预订酒店的主要方式之一。

这不仅方便了消费者,也促使酒店更加注重网络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

同时,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民宿、客栈等特色住宿形式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选择。

此外,绿色环保理念也逐渐在酒店行业得到推广,越来越多的酒店开始注重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市场细分更加明显。

不同类型的酒店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例如,针对高端商务人士的豪华酒店,注重提供高品质的商务设施和服务;针对年轻人的时尚酒店,强调设计感和社交体验;针对家庭出行的亲子酒店,配备了儿童游乐设施和亲子活动项目。

二是智能化成为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设备在酒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从智能门锁、智能灯光系统到智能客房控制系统,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酒店的运营效率,也为客人带来了更加便捷和舒适的入住体验。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第一节:中国大陆酒店业发展历史我国酒店业经历了萌芽阶段(1980年前)、起步阶段(1980年—1982年)、高速发展阶段(1983年—1993年)、回落阶段(1994年—1998年)和恢复上升阶段(1999年以后),到目前为止行业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星级酒店、普通旅馆和经济型酒店(经济型酒店因为行业规范还未成形,有部分酒店与3星级及以下酒店、社会旅馆有重合)构成行业的三种基本业态,以发展相对成熟的星级酒店为整个行业的支柱和代表。

对于中国酒店的发展,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目前势头正旺,已经成为中国酒店业发展的亮点。

为了更好的理解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本报告先对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历史做以简单介绍。

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情况大致如下:首先,20世纪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经济型酒店的萌芽与发展初期。

20世纪30年代,随着美国大众消费的兴起以及公路网络的发展,汽车旅馆开始出现,为平民的出游提供廉价的住宿服务。

其次,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酒店数量迅速增长,而且产品形态呈现丰富的层次性,开始朝着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

连锁经营开始取代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单体酒店开拓出快速发展的扩张途径,一些发展得比较成熟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并购整合单体酒店。

同时,经济型酒店开始了国际化的发展,从美国传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欧洲。

这种扩张同时刺激了本土经济型酒店的兴起,尤其是欧洲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快速发展。

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酒店业态。

再次,从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经济型酒店行业开始进行品牌调整。

经过长期的快速发展,经济型酒店进入了市场的成熟期,高速增长和大规模扩张的动力逐渐减弱。

市场竞争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资金运营不通畅的品牌,一些大而强的品牌则得益于资本实力和管理实力变得越发强大。

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转向服务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质量管理、市场细分、产品多元化等企业内部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中国酒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酒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酒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近年来,中国酒店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酒店业当中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之一、以下将从发展现状和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发展现状:1.酒店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国酒店业在国内经济发展和旅游消费持续增长的推动下,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酒店总数量超过50万家,床位数量超过6000万个。

2.品牌化趋势明显:近年来,酒店业开始出现品牌化趋势。

各大酒店集团积极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通过品牌推广和品牌拓展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同时,消费者也更加看重品牌的知名度和服务质量,这促进了酒店集团品牌化的发展。

3.业态多样化发展: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酒店业开始出现多样化的业态发展。

除了传统的商务酒店、连锁酒店和豪华酒店外,借助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力量,新兴的酒店业态如民宿、精品酒店、主题酒店等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4.智能化技术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技术在酒店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自助入住、智能客房控制系统、人脸识别等技术正在推动酒店业向智能化水平迈进,提升了酒店的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二、发展趋势:1.重视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随着消费者对于品牌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增加,酒店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

酒店集团将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不断提升服务标准和客户满意度,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2.强调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酒店业的共识,中国酒店业也不例外。

酒店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减排工作,推广绿色低碳的经营理念,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方式。

3.加强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未来,中国酒店业将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酒店设备的智能化管理等。

4.发展休闲度假和主题酒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休闲度假和主题酒店将成为酒店业的新趋势。

酒店业将加大对度假酒店和主题酒店的投资力度,满足消费者对于休闲度假和个性化体验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第一节:中国大陆酒店业发展历史我国酒店业经历了萌芽阶段(1980年前)、起步阶段(1980年—1982年)、高速发展阶段(1983年—1993年)、回落阶段(1994年—1998年)和恢复上升阶段(1999年以后),到目前为止行业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星级酒店、普通旅馆和经济型酒店(经济型酒店因为行业规范还未成形,有部分酒店与3星级及以下酒店、社会旅馆有重合)构成行业的三种基本业态,以发展相对成熟的星级酒店为整个行业的支柱和代表。

对于中国酒店的发展,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目前势头正旺,已经成为中国酒店业发展的亮点。

为了更好的理解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本报告先对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历史做以简单介绍。

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情况大致如下:首先,20世纪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经济型酒店的萌芽与发展初期。

20世纪30年代,随着美国大众消费的兴起以及公路网络的发展,汽车旅馆开始出现,为平民的出游提供廉价的住宿服务。

其次,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酒店数量迅速增长,而且产品形态呈现丰富的层次性,开始朝着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

连锁经营开始取代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单体酒店开拓出快速发展的扩张途径,一些发展得比较成熟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并购整合单体酒店。

同时,经济型酒店开始了国际化的发展,从美国传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欧洲。

这种扩张同时刺激了本土经济型酒店的兴起,尤其是欧洲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快速发展。

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酒店业态。

再次,从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经济型酒店行业开始进行品牌调整。

经过长期的快速发展,经济型酒店进入了市场的成熟期,高速增长和大规模扩张的动力逐渐减弱。

市场竞争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资金运营不通畅的品牌,一些大而强的品牌则得益于资本实力和管理实力变得越发强大。

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转向服务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质量管理、市场细分、产品多元化等企业内部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最后,进入21世纪,经济型酒店步入了又一轮快速发展时期。

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型酒店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开拓和本土品牌的发展。

在中国、东南亚等地区,经济型酒店的扩张非常迅速。

世界著名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宜必思、速8、假日快捷等都纷纷瞄准了亚洲市场。

所谓经济型酒店是指经济、简约、酒店规模小;设施相对简单,但装饰布置考究;注重功能性,力求在提供的核心服务“住宿和早餐”上精益求精,因此减免了大型辅助设施,投入的运营成本大幅降低。

美国酒店业协会的统计表明,美国经济型酒店约有6万家,平均出租率达到70%;经济型连锁酒店的收入占美国酒店业的64%。

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可谓是风头正兴,纵观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无论是从速度还是规模上,均堪称创造了新记录。

我国经济型酒店在近年酒店市场上表现凌厉。

在我国,经济型酒店是酒店业的新业态,以提供单一的住宿功能、高质量的住宿服务、实惠的客房价格为主要特点;2004年为其发展元年,到2006年底其开店规模实现了三年翻三番的发展势头,大大超越行业不到10%的增长速度;05年平均出租率为89%,远远领先于行业60%的平均出租率水平。

经济型酒店在我国发展空间巨大。

根据欧美成熟酒店市场结构,经济型酒店为70%,截至到06年底,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份额仅为7.5%,且从替代低档酒店的静态角度分析,至少有10倍以上的发展空间;即使按照60%的年均开店增速计算,这个缺口至少需要5-6年的时间才能得以填补。

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引擎已开。

1)强大的市场需求催生经济型酒店;2)经济型酒店更受市场青睐:投资少、回收期短。

鉴于需求巨大,连锁经济型酒店已进入全面部署阶段,基数较大的公司规划的开店规模年均增速也都在60%以上。

我国经济型酒店将是短期内高速演绎、轨迹清晰的行业。

1)从经营模式、信息技术、经验积累、管理机制和资金支持等各方面都表明,我国经济型酒店自身发展条件完备,行业发展周期将大大缩短;奥运、世博及行业规范出台等外力因素将加快其发展进程;2)该业态将演绎规模扩张+品牌整合的清晰运行路线。

如此行业氛围孵化出伟大企业(扩张期高成长、整合期强竞争力、稳定期演化为行业寡头)是必然的。

第二节:中国大陆星级酒店规模与增长速度分析2004-2007年中国星级酒店市场规模单位:家自进入2000年以来,国家黄金周的热度一直高居不下,国内旅游与境外游均保持了高速增长,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酒店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新高潮。

尤其是2008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也将在上海举办。

这些世界性的全球盛会对旅游、酒店市场的拉动作用是显著的。

数据显示,2004年以来中国星级酒店一直呈增长趋势,2006年达到了历史增长新记录。

2006年中国星级酒店数量达到13378家,较上年增长11.3%,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2007年是为奥运全力准备的冲锋年,预计星级酒店数量增长率将达到22.4%左右。

第三节:中国大陆酒店的区域分布与发展状况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目前中国星级酒店拥有量最大的地区为广东(1275家)、浙江(1089家)、江苏(987家)、云南(841家)、北京(700家)。

广东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引入了许多外资酒店,中国酒店业也是面向外资开放最早的领域,因此该区域是目前中国酒店业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酒店用品业集群地。

2006年中国五大地区酒店数量分布单位:家第四节:中国大陆酒店市场结构分析2006年中国酒店级别市场结构截至2006年底,中国星级酒店的数量仍然较少,占整体行业市场17.4%。

其中,五星级酒店数量仅占0.39%;三星级和二星级酒店分别占有7.82%和6.48%。

其他能够提供住宿的旅馆占82.64%。

第五节:中国大陆酒店行业发展的特点分析目前,国内酒店业的发展表现出三大特点:(一)现代化和网络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大量采用,将更适应客人的需求。

如发光材料、调温材料、调色材料、可散发香气的材料将改变传统的酒店用材;洗涤、排污、废水废气废烟的环保处理,将改变酒店的环境;自然通风,照明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将改变酒店的能源消耗;客房中大扁屏电视、便捷通讯、自动预定、登记、入住系统的建立,将改变酒店目前的经营模式;贴近自然、回归自然的酒店,将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酒店的不断智能化,将打破以往的经营理念。

虽然酒店业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已不仅仅用于前台的经营业务,而逐渐向后勤保障系统和楼宇自动化系统发展。

同时将酒店内部网络与互联网联接,普及网络化管理,才能使管理全面升级到智能化管理阶段。

国际酒店集团广泛采用的计算机预订系统,已能帮助成员酒店销售25%以上的客源。

利用网络改善传统的酒店管理,网络给酒店业制造了新的竞争载体,通过网络宣传企业形象,开展网上预订客房,让客人了解酒店的的硬件及软件设施,选择他们需要的服务,进行远程预订,最终为酒店带来更多的客源。

而酒店与顾客通过网上的交流,进而提供更为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

(二)集团化经营组建酒店企业集团的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提高酒店的经营效率与国际竞争力。

国际酒店店集团进入中国的速度和数量与日俱增,各大国际集团、跨国公司、酒店集团等世界级的巨无霸挟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和品牌优势长驱直入中国的酒店市场,国际化的酒店集团将在占领和巩固沿海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以及高档酒店市场的基础上逐渐向内陆中小城市以及中低档酒店市场大规模扩张。

根据近年来国际酒店行业的兼并收购的数量和规模的统计,全球的超级酒店集团正在计划并实施全球范围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积极开展跨国界、跨区域、跨行业、跨品牌的全球大兼并。

因此,他们将不会仅仅满足于对我国单体酒店的接管,而会将其目标转向中国尚未发展壮大的酒店集团和酒店管理公司。

中国旅游酒店和酒店集团发展的历史很短,总体规模十分有限,其运行方式多以自建自管为主,仅有少数企业能够输出管理或开展资本运营,大多数企业基本保留在逐一建设、单一管理、单体收购的初级阶段,这种原始的企业发展模式是不能创造巨大的酒店集团的。

在控制总量的同时调整结构,通过资产和品牌重组,按照市场需要,促进中国酒店业企业制度改革和资产整合,加快集团化进程。

(三)品牌化发展在目前酒店过多、广告过多、信息爆炸的注意力稀缺时代,酒店品牌建设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了偶像营销与品牌营销时代。

品牌的竞争其实就是一种酒店文化的竞争。

国际酒店业许多著名品牌已经在具体的经营中显示出它们的个性魅力了,比如万豪、假日、喜来登等等都在中国运用它们的品牌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输出合作,它们利用自己良好的品牌轻轻松松地在中国获取了丰厚的利润。

在中国,目前品牌做得比较好的酒店集团有锦江和凯莱等。

国际酒店集团品牌运做模式主要包括资本纽带型、管理合同型、特许经营型和松散的战略联盟型等。

对于中国酒店业而言,在创造自身品牌的同时,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品牌战略。

品牌可以使酒店具有较高的声誉,大大提高酒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管理和营销水平,建立稳定长期的客源,增加企业竞争能力。

(四)经济型酒店加速发展,差异化将成为竞争焦点和发展趋势。

经过十年发展,全国目前拥有近1000家经济型酒店,客房数量超过10万间,成为一种全新的综合业态,可快速复制的商业模式。

据统计,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型酒店排名前十位的品牌年均增长率高达74%。

国经济型酒店正在以蓬勃之势走过发展的第一阶段——急速崛起期,但随着竞争升级,在第二阶段整合期内,尽管还有较大的市场上涨空间,但产业扩张需要更加理性,行业整合的帷幕已经拉开。

“有限成本、有限服务”只是对经济型酒店的最基本理解,基于这一理解,中国经济型酒店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在顾客体验上寻求差异化,将是未来的竞争和发展趋势。

第六节:影响酒店发展的因素分析(一)技术发展所产生的信息变化,将影响决策以及对决策执行的监控,尤其是信息储存和检索的巨大潜力将对酒店及其经理们控制人力资源及公司运作的能力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二)酒店的组织和运作程序将随这样或那样的全球性变化而变化,在一个越来越全球化的市场上,那些像环境意识、保健意识之类的较新的问题,正成为客人们选择酒店的重要依据。

(三)房态管理也将随预订技术的发展而变化。

持续增长的海外市场和海外预订将导致新的问题,也将为酒店业主提供新的答案,不管他们是酒店联号的一员,还是独立经营。

(四)因为需要高度熟练和专业化的劳工队伍,未来酒店业劳动力的形象将大不相同,酒店业将不得不在许多国家可雇用人员不断缩减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竞争来获取高素质的人才。

(五)人力资源的管理将随劳动力和信息技术的变化而被迫做出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