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干部帮扶民情日记_2300字
帮扶民情日记范文3篇

帮扶民情日记范文3篇帮扶民情该不应该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要真心实意得为群众办事。
下面为各位提帮扶民情日记范文,欢迎阅读!帮扶民情日记范文一6月30日下午,我和办公室几个同志一道到结对联系党员家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我来到了我的结对联系户老王家,老王是一名伤残退伍军人,在部队因公负伤导致双目失明,现在老两口的生活主要依靠老伴种田和政府抚恤,日子过得比较艰苦。
听到我们来看望他,他非常感动,说自己为党和国家做出了牺牲,但党和政府多年来对他和家人一直非常关心,他一定会努力过好每一天的。
回到村里后,我们在村总支的配合下,对万里村困难党员状况进行了一次普遍摸底调查工作,发现了不少困难党员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回来我要求办公室负责党建的同志下一步要及时把困难党员建立档案,摸清底数,为今后走访慰问帮扶提供了可靠依据。
帮扶民情日记范文二10月28日下午,114网格怡滨A区8号楼一单元302室徐喜凤,多次给社区打电话,因为她本人肢体一级残,生活不能自理,社区帮其申请轮椅成功。
现与父亲共同居住,父亲年迈,行动不便,要求社区申报其他救助。
因其已经退休,每月有1080元退休金,不符合救助条件,社区工作人员给予耐心详细地解答,并帮助她把自身情况发在社区APP,希望好心人帮扶!帮扶民情日记范文三一直持续的高温把苞谷、黄豆等农作物烤开了花,今天天气转阴,看样子有雨要下。
我和工作队员毛勇吃罢早饭就商量今天到包保户走访。
我的包保户是唐泽寿,夫妻俩人家住在清泉村二组,。
我和村干部唐主任为了兑现上次走访时承诺帮他家争取两袋化肥的承诺,特意花200元购买了两袋化肥就出发了。
到他家时,老唐正在田里干活,看到我们来了,急忙放下锄头回家。
我们把化肥从车上卸下来,他拉着我的手激动的说:“田局长,又让你花钱了,我们就是你们的负担啊”,我看到老唐这样,一时无话可说,农民真是太朴实了。
老唐已经67岁了,年轻时在大集体干活时,把腿摔断了,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土医生用夹板、草药治疗,以至于落下了残疾;妻子常年有病,无子女。
挂帮干部驻村民情日记

挂帮干部驻村民情日记挂帮干部驻村民情日记【篇一】五月初的一天早上,刚上班不久,接到村支部书记孙书记的电话:“彦彦,今天你跟我和刘会计一起去村里两个低保户家里审一下他们的材料,然后帮助他们办理续保低保吧。
”我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最近一段时间入户走访都是在新村,老村去的少,了解不多,恰好这两个低保户都在老村,这样我不仅可以走访低保户,还可以顺便到老村走访。
简单收拾下我便出发,和孙书记、刘会计会合了。
理解。
挂帮干部驻村民情日记【篇二】刚一进院,就看到了老穆憔悴的面容,头发似乎比原来更白了,他用手搔了搔头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又来看我们了,我们这也不争气,净给你们添麻烦。
”我急忙说:“不麻烦,不麻烦,来到春季了,脑血栓疾病容易复发,我来看看。
”老穆笑了笑,“可不是咋得,这不我那口子刚从医院回来。
”老穆老伴前段时间感觉腿脚发麻,手也不听使唤,到医院住院治疗,前后近半个月,昨天才办理出院手续回到家。
老穆是*员,本来日子还好,但是由于给老伴治病,近几年家里经济状况越来越不好了。
2015年村上给他评上贫困户,他觉得还挺不好意思,老穆说:“按理说我一个*员应该处处起带头作用,带头致富,没想到拖了大家的后腿。
”我本想寻求大病救助帮老穆解决一些治疗费用,但是老穆却执意说:不用,不用!这次花的钱不是太多,都是儿女们给掏的,我这还能过得下去,你们就去帮助那些更困难的人吧!为早日摆脱经济困扰,老穆今年多承包了两口人地,又饲养了两头毛驴,他信心满满地说:今年地能多收入点,其中一头母驴也能产下小驴驹,收入肯定能增加,只要老伴不犯病,今年准能达到脱贫标准。
老穆曾对我说过,农家过日子不是靠等、要、帮过好的,如果自己不去努力,别人想帮助你、想拉你一把,都不知道你的手在哪里,那只能是挨穷日子了……走在回乡的路上,我不断反思,在脱贫工作中群众也有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想发展,但由于受种种因素限制依然生活窘困,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将工作做实,做细,真正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早日摆脱贫困。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六篇】_日记作文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六篇】驻村干部民情篇一今天一大早,我们部机关一行9人来到**村,这既是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以来的一次集中走村入户访民情活动,又是对部机关干部的一次农村社会实践教育。
同事们兴趣盎然,一路都谈论着农村这些年的新变化,探讨着怎么与村民交心谈话、开展调查等。
我也算是个“老驻村”了,就在车上给大家简要介绍了下**村的基本情况:全村6个村民小组、230户、村民1009人,面积20xx亩,党员30人,村干部3人。
到村委会与村干部进行简短交流后,同事们就按照**部长安排分成了6个工作小组,带上调查问卷和“惠农”宣传资料,分别由一名村干部(或村务协管员)领着或摩托车代步、或徒步开始了入户调查。
今天的三坪之行,我共走访了4组的29户村民,或在家中细聊,或在田埂驻足,时间长短不一,对农村又有了新了解,也有几点新感受。
感受一:农民素质在不断提升。
领着我到4组入户走访的师傅,50岁左右,父辈般的年纪,以前当过村会计,对村里情况比较熟悉,个人也很健谈,一路上先介绍了自家的情况:家里种了七八亩地,两个儿子在外务工,村里国家政策落实的比较好,家里收入还过得去,小日子也很舒坦。
谈到“千百万”活动,比较支持,村里今天安排他当“向导”引着我们到农户家走访时,积极应允,也不要求村里给一分报酬,只是愿意支持村里的工作。
在做玻璃运输生意的村民、等家中了解到,他们对于村里组织成立协会的事情比较赞同,也大力支持,协会每年还会主动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村里公共事业建设。
走访了29户农户,收集的10来个意见建议,没有一个不感谢党和政府农村政策好的,也没有一个人提非分要求,反映的问题大都是帮助三坪村发展的。
农民是朴实的,村民的素质也在逐步提高。
感受二:农村亟待发展农业产业化。
三坪4组户平种植面积8亩左右,家家户户都是传统的水稻、油菜种植,组里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老化现象比较严重,还一定程度上依赖“靠天收”的现象。
与村民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大多对发展农业产业化还没有很深的认识,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留在村里发展农业的比较少,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等也不多,大多数还是满足于传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生活。
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

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篇一】天气晴朗,雨过天晴的好天气。
上午八点半,我们从政府出发,前往我们中心走帮服的堡河村。
刚到堡河村,就看见村里各个小组的村民小组长聚集在村服务大厅的会议室里,原来他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到村里,特地早早地从家里赶了过来。
我先是找到了我要走访的第九村民小组的小组长林开和,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他就带着我出发了。
巧合的是,我们一开始走访的几家户主都姓林,这样一来就自然熟络了起来,看着他们热切淳朴的眼神,感受到他们对党委政府由衷的感谢,让村民实实在在感觉我们是来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我才深刻体会到了走帮服活动的意义多么重大。
不知不觉中,一个上午的时间已经走访了九组的十五户人家,在返回到村办公室的路上,我遇到了不少已经走到的人家,他们都很热情地喊我去吃中饭,顿时感觉心里暖洋洋的,原来我也被村民们记住了呀。
4月中下旬,我在堡河村张树斌主任的带领下,第二次走访了堡河村,因为第一次走访七组、八组的时候是在下午,有不少人都不在,幸运的是,这次去,遇到了上次没有走访到的农户。
第二次的走访,让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我跟大家的距离更近了。
家住在九组的毛长根老人一看见我来,就赶忙的拿凳子给我,上次来的时候只遇到了老人和他的夫人,这次来因为是星期天,他的儿媳和孙女也在家,我将他们想咨询的问题一一记录了下来并向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了请教,之后打了两次电话没通后,我只得将问题的解决方法以短信的方式告知他们。
虽然问题并不复杂,只是去服务大厅咨询了相关人员,但是能帮助到群众,让群众感受到政府热情的服务,我想这就是走帮服活动的意义所在吧。
通过这几次的走访,我亲自感受到了党委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和爱护,使我对“三农”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村民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
我想,走帮服活动不仅仅是了解村民们的家庭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聚焦他们在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生产生活方面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帮助他们去解决,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关于2020年驻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4篇_记叙文范文_

关于2020年驻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4篇关于20xx年驻村干部民情范文一屈指算来到xx村已12天了。
这些天来,走村串户,访贫问寒,与这里的村社干部、党员和村民谈心、交流、拉家常,收获颇多。
在这里,人们的生活有贫有富,但更多的是贫困。
农民们很辛苦,家家户户几乎都耕种着三十亩以上的耕地,有的还耕种四五十亩,这在及好多农村是少有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繁忙的生活。
但是这些天来一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即使生活条件不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这些乡亲们一个个都活的挺有精神。
写到这里,我就想起现在的许多城里人,吃穿不愁,但总拉着一张苦瓜脸,无精打采,生活在郁闷的世界里。
我们的“上班族”们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面对电脑一脸茫然,好似有无尽的烦恼。
在这里,我们与贫困户聊天,他们说有许多寒苦,但他们相信党和政府,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与希望。
我想,这就是他们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缘由吧!九点半时,我们帮扶组的同志们都到齐了。
今天我们去走访的是三社,也叫松把社,距离我们的根据地村委马主任家还有两公里。
我们向东徒步行走走十来分钟,眼前出现了一道大坡,这个自然村刚好社坐落在山腰上。
放眼向前望去,这里都是一道道的大山梁,山成排、沟成行。
我这时才突然明白,xx村的名称可能就是这样得来。
顺着山坡土路向下继续行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三社。
向下望去,废弃的庄廓随处可见,真正像样的农家不多,巷道里也不见个人影。
一路上听老谢说原先这个社有26户,现在只剩10户。
我们连走了三户,但家家都锁门。
在老谢的提议下,我们径直来到原村支部书记孙万发家。
走进他家时,他正要出门去收割玉米,见到我们他很热情地让我们进屋。
看上去家里条件并不好,像样的只有一台电视机,上边还赫然写着“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收视器”。
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前些日子有人说村上有个电视在孙x家,但大家都怕得罪人,谁也不愿去要回来。
老谢说他家在这个社还算最好,以前这个孙书记工作干得也不错,青海《党的生活》还专门报道过他,可是后来群众反映不好,换届时没能当选。
扶贫民情日记_2300字

扶贫民情日记_2300字扶贫民情日记【篇一】5月10日上午9时,冒着炎炎烈日,我与大关县供电公司驻青林村工作队员王明伟、悦乐镇挂钩青林村干部石修春一行三人乘车从青林村委会出发,前往青林村冒水孔村民小组开展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冒水孔距离村委会13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26公里,有61户355人,其中选民261人。
该小组属青林村的高山,气候温凉,平常多雨多雾,难得今天太阳高挂。
中午11点,选举正式开始。
看到一个个的选民到来,我们清点选票,发放选票,收回选票,密封选票,严格按照选举程序进行。
选民们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
对于这样一个贫困、落后的高山村民小组,来之前我心里很有些担忧,怕不能选出群众满意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但通过今天的所见所闻、亲身体会,改变了我的认识,也增强了对下步帮扶的信心,感觉收获很大,也有一定体会。
一是选好村两委班子是关键。
在农村,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一支战斗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谈脱贫是空话,谈产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二是好的思路是否脱贫的关键。
我们工作队要帮助村干部理清思路,因地制宜谋发展、转思想、上项目、兴产业,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三是要及时举办技能培训。
农民思想解放程度和观念更新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产业的发展。
但是群众思想观念和技术都很落后,也还没有真正的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四是扶贫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让群众得到实惠。
让群众亲身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这是我们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与全国一道同步奔赴小康要做的具体事情,也是驻村干部的任务与使命。
扶贫民情日记【篇二】春寒料峭,阴雨霏霏。
但想着去联系村开始新一年的精准扶贫工作,心头不禁涌起一阵暖意。
与驻村队友一行驱车由城区出发,行驶在曲折的乡村公路上。
2016年来来回回走了五十多次,对这条路早已熟记于心。
可每次走的心情却总不一样,第一次拿到包保任务时,忐忑不安;第一次送温暖进村时,热情澎湃;第一次进村查看洪灾时,心急如焚;第一次得知包保户脱贫时,欢欣鼓舞约四十分钟后,车子到达了村部,一路上竟丝毫感觉不到颠簸,而我的心情也像这条路一样平实而富有力量。
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一】进村入户第四天:半山腰上住着七八户人家,住在简陋的木板房里,门前空地不足一米。
四处散养的小鸡,三五成群的小猪,刀耕火种的坡地,好在通电通水,生活还不是太乏味。
咿呀学语的小朋友跌跌撞撞的跑到我怀里,于是我们愉快的合了个影,我还给她留了个见面礼。
下山的时候犯难了,热心的阿娘一路牵着我的手把我安全带到山下。
这么大的人走不了山路,实在汗颜。
,原本瘦弱的郭敏体力达到了极限。
““但我是第一书记呀,根本没脸不去。
”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二】谈,我们了解到,该村民小组是鲁掌村较低。
400户农户,收获比较6个工作队自3月1日起奔赴各自的扶贫联系点,开始驻村帮扶工1016户3039人。
全村31个村民小组从半山至沿江一线点状分布,各村组之间距离远,交通不便,且多为分散居住。
为更好的开展工作,我和队员每天住在村子里,白天深入农户,晚上整理资料,交流心得。
我们意识到,扶贫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要想取得实效,首先是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农户首先实现“心理脱贫”,才能在国家省州县的扶持下,通过自力更生,尽快脱贫。
所以,在走访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结合当地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户们讲解国家扶持政策,增强他们脱贫的信心,调动生产积极性。
农户也很高兴我们的到来,争相拉着我们提出问题,我们耐心的一一解答。
看着他们满意的神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眼神,我们也由衷高兴。
回到村委会,看着收集上的一摞摞厚厚的资料,想到在不久的将来,各项产业将因地制宜有序分布在鲁掌村各个村民小组,农户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身上的疲倦顿时烟消云散。
干部扶贫工作民情日记【篇三】早春时节,乍暖还寒,州委组织部派驻剑川县老君山镇新生村的扶贫工作队员于3月10日上午前往驻地报到。
作为州“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成员单位之一,州委组织部严格落实上级有关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和调整要求,在保证“大稳定、小调整”基础之上,带头选派优秀干部充实驻村扶贫工作力量,保障扶贫工作队员全脱产驻村帮扶。
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3篇】

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3篇】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篇一立冬过后,天气更冷了。
今天一早,我跟随驻村工作队长和村干部到一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
从村社干部那里我了解到,意外的疾病让他的半边身子几乎瘫痪,家里还有正在上学的儿子和年迈的父亲。
一家人的生活仅靠他做点零工和妻子种田维持。
一进家门,看到的便是新建的宽敞明亮的房子。
他激动地拉着我们的手说:“原来住在老房子是打雷下雨都害怕,现在搬上来了,住着都不怕了,舒服极了,住着很安心,和城市差不多了”。
他家原先居住的地点属于C级危房,住房因山体整体滑动,出现了房屋倾斜及墙体拉裂的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上半年,他家享受到了扶贫安居工程项目,在好政策的帮助下,搬离了原先居住的地点,住进了漂亮的“乡村小别墅”。
从我进到家里一直到我离开,他一共说了6个谢谢,即使在我没有给他带去半点帮助的时候他依然心怀感激,更让我惊讶的是他说起未来时那种激情和希望——“我要感谢党、感谢政府啊!帮我建了新居、建了猪舍,申请了项目入户,让我养了猪,我这个身子喂个猪还可以,猪卖掉就有钱了。
感谢你们对我的帮扶,寻找养殖大户帮带传授,还帮助我儿子申请贫困助学金。
没有党、没有政府、没有你们,我这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
”那一刻,看到他行动吃力的身体却还满心斗志,我浑身一下子也充满了干劲。
看到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干劲,我突然觉得天气再冷,但我的心却是温暖的。
今天的走访让我收获很大,也使我深深地意识到,精准扶贫真的很重要,村民生活的改善确实离不开我们的正确引导和指导。
有时候,我们的一个举措、一次宣传甚至一个建议就有可能改变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上要做的还很多,不能一味的只看、只听,而要把行动落在实处、落在村民看得见的实惠处。
(作者为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南诏镇开南村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篇二抬头望天空,繁星点点,苍山的轮廓模糊可见,耳边传来滋滋滋建筑机械作业的声音,不由自主,想起了村东头张大姐家危房拆除重建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部帮扶民情日记_2300字
干部帮扶民情日记【篇一】
今天的第一站是望关镇中心小学,在这里,我们将和军事代表们一起开展捐赠活动,
为望关镇中心小学的同学们捐赠书包190个,为
辛勤耕耘的老师们捐赠台灯20台。
望关小学的小同学们年龄很小,但很热情,他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着我们这群陌生人。
捐赠仪式很简单,但很浓重。
在这个过程里,
少先队员们为我们佩戴了鲜艳的红领巾,并多
次用热烈的掌声回应着晁书记和周威军代表的
嘱咐。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不管是双联行动
还是精准扶贫,都是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铸
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接下来,我们分别去了贯上村、寨子村、楞上村和中庄村。
这次深入望关镇的四个村,
主要是为村委会赠送电脑和新农村帮建资金5
万元,同时对这一年的工作情况做进一步了解,并对来年的工作做出初步的打算。
贯上村是望关镇今年的新农村建设村,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贯上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
房屋变漂亮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了,
村里环境卫生很整洁。
站在我们帮建的广场上
欣赏这个村的变化,更能感受到这个村的成长。
在党员活动室门口,晁书记为村两委送上了公
司赠送的办公电脑,并和村两委成员交谈了工
作上的事情。
在塄上村,我们走访了几户群众。
家长
里短地询问着这一年来农户家庭的收入、支出,在细细品味农村变化的同时,也对农户急需的
一些实事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
此行的最后一站是中庄村。
中庄村是今
年我们新增的联系村,也是望关镇特困村之一。
在白果树坝的一户农户家中,我们召开了座谈会。
望关镇党委书记杨志康就中庄村的情况作
了详细的介绍,村两委成员也对这个村的发展
规划向我们作了汇报。
座谈会主要针对中庄村产业发展进行了
详谈,公司晁书记建设性地提出在中庄村试种
大枣的想法,赢得了在场群众的欢迎。
公司计
划在2016年为中庄村提供枣树苗试种,在扶持
农户发展核桃、花椒的同时为中庄村富民产业
培育注入新鲜的活力。
随后,我们参观了中庄
村丰瑞獭兔养殖场,并对养殖、销售情况作了
详细了解。
整整一天的工作时间里,我们看到望关
镇这些村社近一年来的变化,也了解到农村和
农民发展急需填补的空白。
无论是基础设施还
是产业培育,望关镇都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做*,也迫切地需要我们去做*。
今年,双联工作的
第四个年头已接近尾声,精准扶贫的第二个年
头也在匆匆的时光里流逝了,在村社的变化里,在农民的脸上,我们看到了工作所带来的质的
变化,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新的工作才刚刚
起步。
干部帮扶民情日记【篇二】
快过年了,家里打工的都回来了,各家
各户的年货办了吗?老人和孩子有没有新衣裳?年轻人有没有愿意留下来在村子里发展的,来
年有什么计划?新年新气象,又该去农户家看
看了!此刻,前段时间为农民工讨还工钱的事
又浮现在了我眼前。
1月20日中午,乡党委黄书记和我还有驻
村干部来到了我们单位的双联村----漳县东泉
乡黄河村赤牛坡社。
腊月里的农村比平日里热
闹了许多,很多只有老人、孩子和妇女的家庭
迎来了掌柜的,团圆的气氛让大家都感到高兴。
不过,还是有些人家男主人没回来,比如这一
家郭双虎。
与双虎媳妇聊家常,她告诉我们,
双虎到敦煌要帐去了!打工的老板欠了18个人
2万多元已经两年没还了,现在手机也不接!
没办法,只好告到法院,开庭了一次,被告老
板的态度蛮横,调解不下来,到现在也没有个
结果。
黄书记问我,劳务纠纷通过法院起诉,
这是你的专业,有没有想到怎么处理?此时,
我也正在想怎样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首
先要了解清楚法律事实。
于是,我用提问的方
式请双虎媳妇回答了几个问题,被告户籍、居
住地在哪里?欠款数额是多少?有没有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