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区的观察记录]中班数学区观察记录

合集下载

7幼儿园观察记录:中班数学区观察反思

7幼儿园观察记录:中班数学区观察反思

7幼儿园观察记录:中班数学区观察反思今天,我在中班的数学区进行了一次细致的观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也引发了我对幼儿数学教育的深刻反思。

一、观察对象:小明、小红、小华二、观察时间:上午10:00-10:30三、观察地点:中班数学区四、观察内容:1.小明:小明是我们班的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他对于数学区的玩具很感兴趣。

一开始,他拿起了一个数字拼图,试图将数字1到10拼在一起。

在拼图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困难,几次尝试都没有成功。

这时,我走过去询问他需要帮助吗?小明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想再试试。

经过一番努力,小明终于成功地将数字1到10拼在一起,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2.小红:小红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她选择了数学区的算数游戏。

她拿起一张卡片,上面画着3个苹果,然后又拿起另一张卡片,上面画着2个苹果。

小红将两张卡片放在一起,开始数数。

数完后,她高兴地说:“老师,我知道了,3个苹果加2个苹果等于5个苹果!”我表扬了她的聪明,她脸上泛起了红晕。

3.小华:小华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他对于数学区的各种玩具都很感兴趣。

他在数学区里走来走去,一会儿拿起这个玩具看看,一会儿又拿起那个玩具研究。

他拿起了一个形状分类的游戏,试图将不同形状的积木放入对应的模具中。

经过一番努力,小华成功地将所有积木都分类放好,成就感满满。

五、观察反思:1.数学区的设置很关键:数学区的设置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操作的玩具和游戏。

从今天的观察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数字拼图、算数游戏和形状分类的游戏都很感兴趣,说明这些游戏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2.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主权:在数学区,我尽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遇到困难时再给予适当的引导。

这样,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在观察中,我发现孩子们在成功解决问题后,都表现出了愉悦的情感。

这说明,我们在数学教育中要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幼儿园中班数学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幼儿园中班数学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幼儿园中班数学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观察日期:XX年XX月XX日观察班级:幼儿园中班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园中班数学区域的活动情况,了解幼儿在数学学习中的兴趣点和发展水平。

活动1:数数卡片游戏活动描述:教师事先准备了一组卡片,上面印着数字和相应的图案。

幼儿被要求将数字和图案配对,并将相应的卡片放入正确的槽中。

观察记录:大多数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地拿起卡片并尝试将它们匹配。

有些幼儿在匹配时遇到了困难,但他们会主动寻求帮助。

其中一位幼儿表现出较好的数数和图案识别能力,他很快就完成了游戏。

另外,一些幼儿喜欢独自玩,他们不太需要教师的指导。

这个活动对幼儿的数数能力和图案识别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活动2:分类游戏活动描述:教师将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材料放在桌子上,要求幼儿将它们按照形状和颜色分类。

观察记录:幼儿们充满热情地参与了分类游戏。

他们用双手拿起不同的材料,并尝试将它们放入相应的堆中。

大多数幼儿在形状分类方面表现出较好的能力,能够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区分开来。

然而,对于颜色分类,有一些幼儿遇到了些许困难。

他们将不同颜色的材料放在一起,而不是按照颜色分类。

教师在观察后给予了相应的引导和提示。

这个活动对幼儿的分类思维和注意力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活动3:数学拼图活动描述:教师准备了一些数字拼图,幼儿需要将数字和相应数量的物体拼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拼图。

观察记录:幼儿们对数学拼图活动表现出较大的热情和专注。

他们仔细地观察每个数字和相应数量的物体,然后尝试将它们放在一起。

有一些幼儿能够独立完成拼图,他们对数字和数量的理解较好。

另外,一些幼儿需要教师的支持和指导,他们在拼图中遇到了困难。

教师给予了相应的帮助,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这个活动对幼儿的数字和数量概念有很好的巩固作用。

活动4:数学探索角落活动描述:教师在角落设置了数学探索区域,为幼儿提供了一系列数学游戏和玩具,包括积木、计数器、磁性数字等。

幼儿可以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玩具进行数学探索。

中班数学区数字大转盘的观察记录

中班数学区数字大转盘的观察记录

中班数学区数字大转盘的观察记录
1.孩子们观察到数字大转盘由0到9的数字组成。

2.他们发现每个数字占据了大转盘的一个区域,数字之间没有重叠。

3.孩子们观察到数字大转盘可以顺时针旋转,可以旋转到任意一个数字。

4.孩子们尝试用手指按住大转盘的一侧并旋转,发现数字会逐个地经过指向的位置。

5.孩子们发现大转盘上的数字是有顺序的,依次是0、1、2、3、4、
5、6、7、8、和9
6.他们通过旋转大转盘数次,发现数字会回到起始位置。

7.孩子们发现数字大转盘上的数字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数量或值,例如用数字“3”表示有3个物品。

8.孩子们通过旋转大转盘,将数字的顺序改变,例如将数字“0”旋转到起始位置。

9.孩子们试图用手指指向一个数字然后旋转大转盘,发现当大转盘旋转到所指向的数字时,指向的数字会停在最上面一行的位置。

10.他们通过观察和旋转大转盘,逐渐学会了识别不同的数字和它们的顺序。

中班数学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数学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数学活动观察记录日期:2024年10月10日地点:幼儿园中班数学角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和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幼儿数学概念的发展和数学思维的能力。

活动内容:1.数字认知:在数学角的墙上,以生动的图形和数字展示了数字1到10。

老师通过唱歌、数数和玩具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并正确说出数字。

幼儿们积极参与,有的甚至能准确地指出相应的数字。

2.数量比较:老师在桌子上摆放了两组物品,一组有3个玩具车,另一组有5个玩具猪。

然后,老师带领幼儿们进行数量比较,问幼儿哪组物品多。

幼儿们动手数数,大部分幼儿都能正确回答。

有的幼儿甚至能说出两组物品的具体数量。

3.排列组合:老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了5个方块,方块分别有红、黄、蓝三种颜色。

然后,老师提出了问题:如果将这5个方块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组合呢?幼儿们兴致勃勃地开始排列组合,有的幼儿互相合作,探讨最多可以组成多少种组合。

他们通过摆放和比较,最终得出了正确答案,都感到非常开心。

4.形状认知:老师给幼儿们出示了5个常见的形状卡片,包括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椭圆形。

然后,老师请幼儿们将手中的卡片按照形状进行分类。

幼儿们认真观察卡片,积极分类,有的幼儿还给卡片起了一个名字。

5.空间思维:老师在桌子上放置了一些单色方块,并带领幼儿进行几何拼图。

幼儿们通过观察方块形状和颜色,尝试将它们拼凑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图案。

不仅如此,幼儿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拼出一些新奇的图案,展示了良好的创造力。

6.数字运算:老师教幼儿们进行简单的数字运算。

比如,老师将五个苹果放在桌子上,然后拿走两个苹果,问幼儿桌子上还剩多少个苹果。

幼儿们用手指计算,通过摆放手指和数数,给出了正确答案。

这个活动锻炼了幼儿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活动评价:通过观察这次数学活动,我发现幼儿们在数学方面的认知、理解和运用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说出数字,能够比较和计算数量,能够进行简单的排列组合和几何拼图。

幼儿园中班幼儿观察记录30篇

幼儿园中班幼儿观察记录30篇

幼儿园中班幼儿观察记录30篇——精选10篇目录一、观察记录:轩轩和涵涵来到数学区——蜗牛之家玩。

(2)二、观察记录:记小沈的普通话进步 (3)三、观察记录:孩子的占有欲 (5)四、观察记录:害羞的人 (6)五、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7)六、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8)七、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 (8)八、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 (10)九、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 (11)十、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 (12)一、观察记录:轩轩和涵涵来到数学区——蜗牛之家玩。

第一次:他们把数字贴在蜗牛的家门前,然后再贴上蜗牛。

我一看,数量没有对应。

猜测他们可能没有理解如何玩。

第二次:我提了要求,涵涵和轩轩先把所有的蜗牛送到了相应的家里,之后,轩轩开始数蜗牛的数量,手指点着蜗牛一个一个数,“1,2,3”数完之后,她贴上了三个点子。

涵涵也学着她的方法,开始其他的蜗牛数量,“1,2,3,4,5”找到了数字5贴在房子边上。

轩轩全部做完之后,她又从头再数了一遍,确定正确之后,她回头看看我,问我对不对。

分析:第一次的操作两个人没有数对,是没有理解游戏的玩法。

在透过讲解之后,两个人的第二次操作,就做对了。

看轩轩和涵涵的操作过程,看得出他们两个是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并且也认识点子和数字,对数的概念掌握比较好。

这是实物与数字、点子的配对游戏,在小班下学期,大多数孩子已经掌握了这些数的概念,但是还有一部分幼儿不认识数字,或者不能手口一致点数,但更多的是他们不理解游戏的玩法。

调整:讲清楚游戏的玩法,能够在旁边画一张游戏的玩法图,贴上步骤图,帮忙他们能够自主地游戏。

换一种形式,让幼儿再次去玩,巩固点数的方法和数的概念。

二、观察记录:记小沈的普通话进步观察对象:小班幼儿小沈在与小沈的接触中我还发现他的普通话语音十分不正确。

有一次,他在唱歌曲:“小金鱼”。

“一条鱼,水里游,都都单单在发愁”于是我走到他前面跟他说:“你唱得真好听,如果你把都都单单唱成孤孤单单肯定还要好听。

中班数学区域观察记录3篇

中班数学区域观察记录3篇

中班数学区域观察记录3篇观察目标:1. 了解孩子对拼图的掌握情况。

2. 了解孩子对各种图形的认识水平。

活动情况:今天朱俊楠、开心等小朋友在数学区玩拼图形娃娃的游戏。

这是一个认识形状的复习活动,要小朋友先自己拼出一个娃娃来,然后数一数自己用了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几个圆形。

朱俊楠先拿了一个圆形当娃娃的头,然后拿了一块大一点的长方形当身体,然后在长方形的下面放了两个小长方形当腿,接着他又拿了两个小的长方形放在头(圆形)的两边,我正纳闷这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我看到他又拿了两个小三角形放在这两个小长方形的旁边,我问他这是什么,他告诉我说是手。

原来,他把手臂安在头的两边了。

再看看其他几个小朋友,发现他们也是这样,把手臂安在头的两边。

这时我对他们提问说:“你们看看你们的手臂长在什么地方”他们看来看去,然后说:“在身上。

”“对,那你们应该把手臂安在什么地方呢”朱俊楠犹豫了半天,拿着长方形一会儿在头上放放,一会儿在身上放放,最后试着在身上拼上,还不放心地看看我的眼睛。

看我没有异议,才确定下来。

最后拼完的时候,我问他:“现在是不是像个娃娃啦”他点了点头。

分析反思在拼图的时候,在画人的时候,小朋友会把手臂画在头上,这是小班小朋友绘画的特点,可能对他们来说,手臂长在肩膀上这个方位,小朋友还是不能正确的辨别出具体方位才会表现出这种绘画特点。

我们中班的孩子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原来没有学过绘画,所以绘画的水平还是在最原始的状态中。

教育建议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认识身体的结构,帮助他们提高绘画的水平,当他们不会画的时候,也可以用拼图或者黏贴的方式来表现人物。

因为是很多小朋友都不会画,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一个这类的集体活动,帮助大多数孩子掌握这个技能。

中班数学区域观察记录2班级:中五幼儿姓名杭欣桐幼儿年龄 4周岁观察日期 2022.9.21 观察者杨燕环境户外观察目标培养幼儿幼儿之间的交流能力和交往能力观察记录第一次观察起止时间:上午:8:00—8:03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小朋友都在开心地玩着滑滑梯,杭欣桐马上跑到了楼梯上,正好许欣悦在下面跑来跑去,她便回头说到:“杭欣桐,我们一起去玩吧。

中班数学区角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数学区角活动观察记录

中班数学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观察记录如下: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中班教室参与人员:中班老师、中班学生观察目的:观察中班学生在数学区角活动中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对概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掌握情况。

观察内容:1.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观察学生在数学区角中对各种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

例如,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辨认和描述数字、形状和空间关系等概念。

2.学生的技能表现:观察学生在数学区角中展示的技能,包括数数、排序、比较大小、图形拼图等。

记录学生的技能表现水平,以便后续教学中能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3.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观察学生在数学区角中面对问题时的应对能力。

记录学生是如何解决问题,是否能运用自己学到的概念和技能来解决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学生与他人的互动:观察学生在数学区角活动中与他人的合作和互动情况。

记录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合作状态、互相帮助和交流情况,以及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观察记录:1.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学生A:学生A能正确辨认数字0-10,并能完成从小到大的排序。

在数学区角中,他能够用手指或计数棒按照老师的提示数出相应的数量。

不过,当需要比较两组数量的大小时,学生A还不太明白比较的概念,需要进一步指导。

学生B:学生B对形状的辨认较为熟练,能正确辨认圆形、三角形、矩形和正方形,并能将相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分类。

学生B还能辨认部分颜色,并能用颜色将相同颜色的图形归类。

2.学生的技能表现:学生C:学生C在数学区角中展示了较好的技能表现。

他能够准确数出小鸟的数量,并能将其用图形或手指表示出来。

学生C还能进行简单的数数游戏,如老师拿走一些小鸟后,他能迅速计算出还剩下多少只小鸟。

此外,学生C还能完成图形拼图的游戏,将图形正确拼合。

3.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生D:学生D在数学区角中展示了较好的问题解决能力。

当老师给他一条线段,让他折出一个等边三角形时,学生D能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线段正确地折叠。

中班数学区点数观察记录与分析

中班数学区点数观察记录与分析

中班数学区点数观察记录与分析
中班数学区点数观察记录:我巡视了一下各区的孩子们,发现小颖走到了数学区的小动物乐园中。

只见她拿着单子,蹙着小眉,又翻了下操作材料,静静地站在那里。

小颖看了一下我这边,我走了过去,小颖就像看到救兵似的说了句:我不会玩,然后我就把玩法重新给她讲了一遍,她就开始认真地玩起来。

做完一个之后,美滋滋地喊我去看。

我鼓励她继续,她微笑着点头说好。

分析:
从孩子的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小颖在发现困难时首先是正反都看了看的,然后静静地站在,似乎是在思考。

从蹙着眉头看,显然她发现了问题,不会操作。

在观察出问题以后,小颖第一想到的是我,朝我看了看,见我走过去就把问题直接说出来,说明小颖是一个想要解决问题的孩子。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她也是一个能够交往的孩子,遇到困难能够主动寻求帮助,这也是交往能力发展的一个方面的表现。

对于完成后的表现,我们也能发现小颖很需要获得别人的认同感,在得到认同之后,能够继续完成她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数学区的观察记录]中班数学区观察记录
观察力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一种基本的和普遍的能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数学区的观察记录,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班数学区的观察记录篇一观察目标:
1。

了解孩子对拼图的掌握情况。

2。

了解孩子对各种图形的认识水平。

活动情况:
今天朱俊楠、开心等小朋友在数学区玩拼图形娃娃的游戏。

这是一个认识形状的复习活动,要小朋友先自己拼出一个娃娃来,然后数一数自己用了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长方形、几个圆形。

朱俊楠先拿了一个圆形当娃娃的头,然后拿了一块大一点的长方形当身体,然后在长方形的下面放了两个小长方形当腿,接着他又拿了两个小的长方形放在头(圆形)的两边,我正纳闷这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我看到他又拿了两个小三角形放在这两个小长方形的旁边,我问他这是什么,他告诉我说是手。

原来,他把手臂安在头的两边了。

再看看其他几个小朋友,发现他们也是这样,把手臂安在头的两边。

这时我对他们提问说:“你们看看你们的手臂长在什么地方?”他们看来看去,然后说:“在身上。

”“对,那你们应该把手臂安在什么地方呢?”朱俊楠犹豫了半天,拿着长方形一会儿在头上放放,一会儿在身上放放,最后试着在身上拼上,还不放心地看看我的眼睛。

看我没有异议,才确定下来。

最后拼完的时候,我问他:“现在是不是像个娃娃啦?”他点了点头。

分析反思
在拼图的时候,在画人的时候,小朋友会把手臂画在头上,这是小班小朋友绘画的特点,可能对他们来说,手臂长在肩膀上这个方位,小朋友还是不能正确的辨别出具体方位才会表现出这种绘画特点。

我们中班的孩子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原来没有学过绘画,所以绘画的水平还是在最原始的状态中。

教育建议
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认识身体的结构,帮助他们提高绘画的水平,当他们不会画的时候,也可以用拼图或者黏贴的方式来表现人物。

因为是很多小朋友都不会画,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一个这类的集体活动,帮助大多数孩子掌握这个技能。

中班数学区的观察记录篇二观察对象:
瑾、越、轩
观察区域:
桌面搭建
早上越和轩来的很早,因为他俩都是值日生。

进了教室都选择了桌面搭建区,他俩可以说是不约而同。

而且在一面桌子上做了下来,开始了他们的搭建。

起初他们只是各搭各的,没有什么动作上的交集。

玩了大约几个回合,俩人没有什么进展,这时候,瑾走了过去,但,已经没有空余位置了。

瑾一直在旁边看着。

5分钟过去了,瑾说话了:“我们一起搭吧?”
越:“好啊。

”说完开始了搭建工作。

一层,两层,慢慢的他们大楼越来越高,当他们搭到37层时,楼倒了。

顿时,尖叫声,叹息声不断。

紧接着,他们又重新开始了搭建。

一层,两层,一直到43层。

这时,楼又再次倒了。

这次和第一次不同,反倒面带惊喜的跑过来说:“老师,我们搭了43层啊,比上次高。

”对他们的举动表示赞叹:“那你们第二次比第一次高几层呢?”
话音刚落,他俩都低头:“数太大了?”一向好观察的瑾也沉默不语,“那老师给你们一个小提示吧,第一次搭了多高?”“39层。

”“假设现在我们在39层楼,你们用积木摞到43层,我们看看到底相差几层?”
说完,俩就开始了行动,最后得出第一次和第二次相差5层,也就是43—39=4。

案例分析:
大班对10以内的加减比较熟练,而在游戏中39和43超出了孩子们的理解范围,但并不是说没有换算能力。

采用走楼梯方法简单易懂的就把问题简单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这就是游戏中的数学。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