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急诊抢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及服务流程

合集下载

急诊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诊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诊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绿色通道的适用范围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严重创伤(包括多发伤、复合伤)、急性呼吸衰竭、急性中毒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伤病员。

3、无家属陪同且需紧急救治的患者。

4、其他符合急危重症标准的患者。

二、绿色通道的启动流程1、当患者到达急诊科时,分诊护士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快速评估,对于符合绿色通道适用范围的患者,立即启动绿色通道。

2、医生迅速到位,对患者进行紧急诊治,并下达相关的医嘱和检查申请。

3、护士立即执行医嘱,包括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电监护等,并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

4、同时,通知相关科室(如检验科、影像科、手术室等)做好准备,优先为患者提供服务。

三、人员职责1、急诊科医生(1)负责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和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2)及时下达医嘱,组织抢救工作。

(3)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协调,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后续治疗。

2、急诊科护士(1)快速响应医生的指令,准确执行各项护理操作。

(2)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

(3)协助患者进行检查和转运。

3、分诊护士(1)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准确判断是否符合绿色通道条件。

(2)引导患者进入绿色通道,并做好相关登记工作。

4、相关科室人员(1)接到急诊科的通知后,应迅速做好准备,优先为绿色通道患者提供服务。

(2)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查和报告,并及时反馈给急诊科。

四、医疗服务保障1、优先检查(1)检验科、影像科等科室应优先为绿色通道患者进行检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出具检查结果。

(2)对于需要紧急进行的检查项目,如床边心电图、床边超声等,应立即安排人员进行。

2、优先治疗(1)手术室、介入室等治疗科室应优先安排绿色通道患者的手术和介入治疗。

(2)确保治疗所需的设备、药品和人员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3、欠费救治对于无法及时缴纳医疗费用的绿色通道患者,应先进行救治,不得因费用问题延误治疗。

五、记录与报告1、急诊科医生和护士应详细记录患者的救治过程,包括病情变化、治疗措施、检查结果等。

急诊六大病种绿色通道管理规定

急诊六大病种绿色通道管理规定

急诊六大病种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急诊重点病种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争取抢救的时间,进一步提重点病种高危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特制定重点病种患者紧急会诊和优先入院抢救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重点病种患者的急诊服务流程;一、管理范畴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病人生命;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1、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2、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3、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二、结合我院急诊患者病种结构及我院专科优势特点,以下为重点病种但不限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脑卒中、急性创伤、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三、以抢救生命为原则,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与医疗相关的手续后补办的原则,先救治,后交费;四、实行首诊负责制,实施抢救科室及检验、输血、放射、药剂、手术等相关辅助科室的医护人员必须全力抢救,无条件为患者提供方便,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患者,延误患者的最佳诊疗时机;五、在抢救过程中,如需相关科室会诊,抢救科室呼叫院内抢救会诊原则上相关科室医生在10分钟内,紧急情况5分钟内到达;六、实行上报制度,在进行危重病人和急诊抢救的同时,必须向科主任、医务科报告患者病情及抢救及情况,正常工作日报告所在医务科,夜间或休息日报告院总值班,由医务科或院总值班协调相关科室协助抢救,并在必要时组织抢救会诊;七、急诊科、手术室、ICU、药房、血库、检验科和功能影像检查等科室必须对重点病种患者救治的病人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八、各辅助检查科室须及时接受标本和患者;检验常规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30分钟;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30分钟;超声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有关科室在完成上述检查结果之后,须及时电话告知患者所在的科室;九、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必须熟悉本科室重点病种急诊抢救流程和职责;凡需多个科室协同抢救的患者,原则上由对患者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专科科室收治;如有争议,急诊科医师有权裁决,或由医务科或总值班决定;急诊科医师收住病人,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拒收;十、对突发公共事件如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群体伤等,有3名以上伤病员的重大抢救时,应在紧急救治的同时,立即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十一、对重点病种要及时登记,定期总结、分析、质量评价、反馈,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上报医务科;。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病人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争取抢救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保证急诊绿色通道畅通,各科室必须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病人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一、急诊绿色通道服务的范围1.心跳呼吸骤停病人2.昏迷病人3.休克病人4.严重心律失常病人5.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病人6.各种急性中毒病人7.急危重孕产妇8.其它急症而有生命危险的病人二、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基本要求L以抢救生命为原则,先救治,后交费。

2.急诊科接诊发现有上述情况时,须立即报告医生,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程序,护士在病人全部医疗文书上盖上“急诊”印章。

急诊科医生根据初步判断,尽快下达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各种救治措施、进行各种相关检查的口头或书面医嘱。

急诊科护士尽快准确执行。

3.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首诊医生要执行对病人的抢救、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组织会诊、完成各种医疗文书、必要时陪同病人进行检查或转送病人的任务。

4.急诊科应根据病人病情,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必要时组织医院各种急诊抢救小组参加抢救。

5.对需住院、紧急手术或血液净化治疗的病人,急诊科应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并由医生或护士护送到达,并当面完成与下一个科室的病人病情的交接工作。

6.对需做各种辅助检查确诊的危重病人,必须由医生或护理人员陪同,边抢救、边检查。

7.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及后勤部门必须根据处方、用血及辅助检查申请单上急诊科“急诊”印章,优先为病人提供服务,如优先付款,优先检查、优先治疗、优先使用电梯等。

8.各科室值班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药剂、后勤维修保障人员等)接到急诊科急会诊或其它紧急请求后,必须于10分种内到达急诊科或请求地点。

9.收费处及药房分别设置急诊收款及急诊取药窗口,接到盖有“急诊”的处方和辅助检查申请单时,应在5分钟内完成收费、8分钟内完成取药工作。

10.各辅助检查科室须及时接受标本和病人。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的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为了挽救急危重症病人的生命,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急诊医学部设立了急危重症病人生命“绿色通道”。

这个通道旨在为病人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使急诊“绿色通道”更顺畅。

以下是相关规定:一、绿色通道的对象1.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等患者的急诊处理。

2.无家属陪同且须急诊处理的患者。

3.无法确定身份(如弱智且无陪人等)且须急诊处理的患者。

4.不能及时交付医疗费用且须急诊处理的患者。

5.其它应当开通绿色通道的情况。

二、绿色通道的操作流程1.伤病员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三先三后”即先救治后检查,先抢救后分科,先抢救后收费。

2.在急诊部抢救的病人,接诊医师决定是否开通绿色通道,由接诊医师或护士到急诊收费处签名,开通“绿色通道”,领取“绿色通道卡”,默认金额为1000元,如余额不足时可到收费处进行充值。

使用后“绿色通道卡”由经治医生护士保管,抢救结束后交回收费处。

3.在抢救过程中,如需进行各项检查,必须由医生或护士专人陪送。

4.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如检验科、放射科、CT室、药房等)及后勤部门(如电梯、急诊收费处等)“凭绿色通道卡”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服务。

5.需急诊手术病人应在抢救室做好术前准备,护士通知手术室后立即送入。

手术后病人可转入ICU或病区继续治疗。

三、绿色通道的制度1.急诊科建立“绿色通道”记录本,做好详细记录,由急诊护士填写,对重危病员的基本情况、联系电话、事发地点、病情摘要、初步诊断、诊疗措施及去向作详细记录以便查核。

2.接诊医生应及时向医务质部、行政总值汇报抢救病人情况,并向行政总值请求人员、设备、后勤物资的协调。

3.接诊科室遇到重大急救,病员较多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并同时报告分管院长,以便组织全院力量进行抢救。

4.突发事件(交通事故、中毒及其它重特大突发事件)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由医院医务科及总值班进行全面统一指挥,协调安排,各科室必须服从指挥和安排。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及管理制度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及管理制度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及管理制度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急、危、重患者。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疾病:(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二)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三)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

二、绿色通道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和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

对进入绿色通道患者,各类医护人员应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急诊科设有24小时专职导(分)诊人员,包括护士和急救员,随时准备接收急危重患者入急诊抢救室抢救.值班护士立即准备好所需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

四、对绿色通道抢救的患者,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知病情及变化,根据病情发给病重或病危通知,并请书面签字。

五、为保证抢救及时,对绿色通道抢救患者的各类有创操作,遵循生命权高于知情同意权原则,值班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

六、抢救病历应由相关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书写完整并妥善保管。

七、急诊科值班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急危重患者全力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患者的诊疗。

八、遇重大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科(夜间、节假日报告总值班),确保绿色通道畅通,下列情况下必须汇报:(一)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大批中毒、法定传染病或灾情患者。

(二)病情危重需开通绿色通道,但无家属、无治疗费患者。

(三)重大手术、重大脏器切除、截肢患者。

九、对各临床专业科室的要求:(一)全院临床科室要对急诊患者提供7×24小时服务;医院各专业临床科室医师在接到急诊科呼叫后,必须10分钟内赶到急诊科,不得延误;(二)对于需要住院的患者,各临床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推诿;涉及多个专业、多个科室的患者,需住院时要以第一诊断专业科室首先收住;(三)患者在检查、转运途中须有相关专业医师全程陪同.十、对辅助科室的要求:(一)医院各辅助科室必须为急诊患者提供7×24小时便捷、优质服务,执行急诊优先原则.(二)化验室:必须24小时为急诊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血气等常用检查项目提供服务,如遇抢救患者,要求检验医师亲自到床边采集血样。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令狐采学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病人获得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年夜限度争取抢救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胜利率,医院决定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各临床科室、手术室、药房、检验科、影像检查等科室必须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病人提供快速、有序、平安、有效的诊疗办事,医院特制定关于加强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管理暂行规定,各科室严格遵照执行。

一、管理规模需要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病发,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患者。

这些疾病包含但不限于:(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

(二)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

(三)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年夜咯血、休克、严重哮喘继续状态、消化道年夜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四)宫外孕年夜出血、产科年夜出血等。

(五)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

(六)群体性(3人以上)伤、病、中毒等情况。

就诊时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属、无治疗经费的“三无”人员也在绿色通道管理规模内。

二、原则(一)先抢救生命,后规画相关手续。

(二)全程陪护,优先疏通。

三、急诊绿色通道流程(一)急诊抢救三、急诊绿色通道流程(一)急诊抢救1.患者达到医院门诊或者各临床科室,首诊医务人员立即进行相关抢救工作,并迅速摆放成患者合适的体位,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纳血液标本(惯例、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患者急诊病历。

2.首诊医师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急会诊医嘱、检查医嘱等。

3.专科医师在达到接诊科室进行急会诊时,接诊医师需陪同并介绍病情,专科医师应对患者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向接诊科医师说明专科处理意见。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绿色通道”的含义:“绿色通道”是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员,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

“绿色通道”涉及到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绿色通道”的范围:1、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脏器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处理。

2、无家属陪同且须急救处理的患者。

3、无法确定身份(如弱智且无陪人等)且须急救处理的患者。

4、不能及时交付医疗费用且须急救处理的患者。

5、其它符合“绿色通道”的患者。

三、“绿色通道”的措施:l、由接诊医师判定患者是否符合“绿色通道”条件,对符合“绿色通道”条件的应立即启动“绿色通道”。

2、“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服务,医护人员负责迎、送伤病员及协助抢救检查、交费、取药。

3、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应实行“二先二后”制(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款;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如检验科、影像科、药房等)及后勤部门(如电梯、住院收费处)根据急诊科的请求,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4、全院医护人员均有责任参与“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诿病人,不得干扰“绿色通道”运行。

5、涉及多专科患者抢救,要严格执行院内会诊制度,原则上由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专业科室收治抢救,如有争议,行政总值班或医务科予以协商解决。

6、接诊科室遇到重大急救(交通事故、中毒及其它重大特发事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并同时报告分管院长,决定是否启动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7、通过“绿色通道”抢救的患者应在急诊病历中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联系电话、事发地点、病情摘要、初步诊断、诊疗措施及去向作详细记录。

欠费患者应填写《特殊患者急诊“绿色通道”登记表》。

四、“绿色通道”的流程:流程1:患者来院ー→医护人员接诊―→抢救治疗―→辅助检查―→医生诊断―→住院―→和病房医护人员交接。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一、管理范畴需要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患者。

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

(二)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三)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四)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五)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六)群体性(3人以上)伤、病、中毒等情况。

就诊时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属、无治疗经费的“三无”人员也在绿色通道管理范畴内。

二、原则(一)先抢救生命,后办理相关手续。

(二)全程陪护,优先畅通。

三、急诊绿色通道流程(一)急诊抢救1.患者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并迅速摆放成患者合适的体位,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患者急诊病历。

2.首诊医师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急会诊医嘱、检查医嘱等。

3.专科医师在到达急诊科进行急会诊时,急诊医师需陪同并介绍病情,专科医师应对患者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向急诊科医师说明专科处理意见。

确定收入院患者,应优先入院抢救,由专科医师负责将患者转送到指定场所,如手术室、ICU或病区。

4.经急诊科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的,参照我院《急诊手术管理制度》规定施行。

5.多发性损伤或多器官病变的患者,由急诊科主任或在场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召集相关专业科室人员并主持会诊,根据会诊意见,由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科室接收患者,并负责组织抢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抢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及服务流程
一、绿色通道的含义
医院急救“绿色通道”指医院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绿色通道的范围
1.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熏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等患者的急诊抢救。

2. 110、120及其他部门转送的“三无”患者(无钱、无家属、无身份证明)的急诊抢救。

3.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交通事故、中毒等)中患者的急诊抢救。

三、绿色通道的措施
1.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按照绿色通道的管理服务并上报行政总值班。

2.急诊科实行二十四小时连续应诊制及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15分种内到达会诊地点。

3.患者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先救治,后挂号交款,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如检验科、放射科、药房等)及后勤部门(如电梯、收费处等)根据急诊科的绿色通道印章必须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绿色通道印章由急诊科保管。

4.凡无家属陪伴的患者,急诊科应安排护士、护工等人员办理有关检查、交费、取药等手续。

5.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诿病人,或对“绿色通道”的呼叫不应答。

对干扰“绿色通道”的个人和科室,需追究责任。

6.凡遇涉及多科的复合伤患者,原则上由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科室收治,如有争议,急诊科值班医师有权裁决,必要时会同医务处或行政总值班协商解决。

7.遇到突发事件(交通事故、中毒及其它最大突发事件)应立即报告医务处或行政总值班,迅速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全院力量
进行抢救。

四、绿色通道的程序
1.开通绿色通道救治的病人在其处方、化验检查单、收费单、住院单等盖上绿色通道印章。

其他相关科室人员见此印章,必须给予紧急优先处置,不得无故推诿。

2.如遇无费用病人,原则上先救治后付费。

白天由医务处签署欠费救治的意见,晚上由行政总值班签署意见。

3.“绿色通道”患者原则上应在急诊科就地抢救。

须住院或手术抢救的患者,由急诊科医师、护士、护工护送入院或手术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