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三大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合集下载

青海产业结构分析

青海产业结构分析

青海产业结构分析摘要: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从量化的角度分析青海省产业结构。

通过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产业关联度等来分析青海经济的产业结构及各产业间相互依存程度。

关键词:青海;产业结构;入产出分析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40-02一省产业结构指的是该省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它包括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影响。

经济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只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比例,才能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经过几十年建设发展,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青海省的经济发展与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长期制约青海省经济增长的瓶颈因素大为缓解,结构失衡状况有所好转,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整体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长期以来青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青海省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少问题,仍然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青海经济的发展,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仍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

投入产出分析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于1936年首次提出,其理论基础是里昂瓦尔拉的全部均衡理论。

本文利用青海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对青海的产业结构及各产业间相互依存的程度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产业类型特征分析投入产出表是进行结构分析的有力工具,产业结构特征分析主要是对中间需求和中间投入的分析,具体以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来表示。

中间需求率是指各产业的中间需求与总需求的比。

第i产业中间需求率li就是第i产业的中间需求xij与第i产业的总需求xi之比,即li=xij/xi(i=1,2,…,n)。

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研究

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研究

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研究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课题组【摘要】本文分析了青海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及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产业发展理论探讨地方经济优势及发展方向,并在产业、财税、金融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期刊名称】《青海金融》【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4页(P40-43)【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财税;金融【作者】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课题组【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69.24一、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背景近年来,青海省围绕着能源、矿产资源、高原生物资源农牧业加工和高原旅游业等,逐步形成了五大特色产业链条,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优势工业不断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产业结构得到不断调整和优化。

但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仍然较为突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区域经济发展比较优势尚未有效发挥,特别是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内外经济深度调整和变革,国家大力推进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

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青海发展相对滞后,历史欠账较多,因此,集中力量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和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等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重大问题,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既是解决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的根本举措,也是巩固当前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迫切需要。

(二)低碳经济时代的影响低碳经济是指以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减少碳排放的主要压力在生产领域,大幅度降低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强度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减缓碳排放的核心任务,对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青海产业结构中的第二产业,主要以资源、能源、化工为主,作为上游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压力会更大。

青海电商发展情况汇报

青海电商发展情况汇报

青海电商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支持,青海省电子商务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电商在促进青海经济发展、扶贫和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文将从电商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青海省电商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目前,青海省电商平台日益完善,各类电商企业纷纷涌现,涵盖了农产品、手工艺品、旅游服务等多个领域。

同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农村企业和贫困户开展电商业务,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

这些举措为电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青海省电商发展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部分偏远地区网络条件落后,影响了电商的覆盖范围和效率。

二是电商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电商企业缺乏专业人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三是一些电商平台存在虚假宣传、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消费者权益受损。

最后,展望未来,青海省电商发展仍然充满希望。

一方面,政府将加大对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全省网络覆盖和速度提升。

另一方面,将加强电商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电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同时,政府将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总之,青海省电商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找准解决问题的对策,进一步推动青海省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促进青海经济发展、扶贫和就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青海省电商行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青海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青海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青海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前三季度,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不可预见因素增多的情况下,青海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积极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相结合,实施了一系列稳增长、优结构的措施,全省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了良好氛围。

一 2017年前三季度青海省宏观经济运行特点2017年,青海经济发展的历程极不平凡,受国内外大市场环境的影响,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有所减弱,换挡调速的压力凸显,稳增长面临多年少有的困难。

前三季度经济增速虽然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但基本呈现“趋稳、优化、提质”的运行特点。

(一)新常态背景下经济运行缓中趋稳自我国步入经济新常态以来,青海省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由高速增长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特征更加凸显。

2017年前三季度,青海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21.75亿元,增速7.0%,增幅低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同期0.1个百分点,经济仍有较强的后发优势。

分产业看,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28.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高于全国同期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80.80亿元,增长6.0%,低于全国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12.27亿元,增长8.7%,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

从纵向比较看,青海省经济增速已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在7.0%~8.0%的水平,增速走势与全国增速的趋势越来越接近。

从横向比较看,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民间投资能力减弱等因素的影响,在西北五省(区)中,前三季度青海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仅高于甘肃省,排名处于中下位置,与上年同期青海省在西北五省区中增速排位第二的情况相比有所下降(图1)。

从结构上看,青海省一、二、三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86∶51.96∶41.18变为6.68∶51.04∶42.28,第一、二产业占比减少,第三产业占比增加1.1个百分点,表明经济结构正逐渐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向第二、三产业协同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图2)。

青海产业结构发展浅析

青海产业结构发展浅析

青海产业结构发展浅析作者:王占红来源:《商情》2012年第02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三次较大的变革,如今保持着“二、一、三”的结构格局,仍需优化和改革。

本文通过对青海三次产业的发展情况的分析,提出为维持“三、二、一”的最优产业结构布局我省产业结构改革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青海的产业结构仍在进一步的优化和改革中,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优的结构布局。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革产业结构布局产业结构优化青海产业结构发展浅析产业结构作为联系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一条重要纽带,不仅是一个“资源配置器”,更是环境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产生的质合量的“控制体”。

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和敏感的地区之一,并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着及其深刻的影响,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因此对该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变化轨迹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青海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产业结构发生了比较合理的变化,总体的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二、三产业比重逐步提高。

第一产业产值持續下降且变动幅度最大,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变动幅度较大,第二产业比重相对稳定,西部大开发后持续上升。

目前产业结构为“二、三、一”,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青海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在于加快第三产业的以及第二产业的发展,以维持“三、二、一”的产业结构。

而据统计,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为20%左右,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近年来逐步上升,但其吸纳就业人数的能力逐年下降。

青海省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很低,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十分艰巨。

二、对青海三次产业发展状况浅析及存在的问题:1.第一产业的状况:(1)农林牧渔结构有了一定的调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虽然农林牧渔结构有了一定调整,但农业内部各业优化仍处于起步阶段,种植业在第一产业的比重依然很大,农业产业结构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硒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硒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硒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硒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硒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增加,硒产品
的品种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以下是我对我国硒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首先,我国硒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硒资源储量达到世界
总储量的60%,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地。

这些地区的硒资源丰富,为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硒产品的生产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硒
产品的生产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产品的纯度和品质得到了有效保障。

例如,硒元素在医药、保健品、化工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再次,硒产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硒产品在保健
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同时,硒元素在农业、畜牧业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推广。

这些都为硒产品的市场需求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最后,政府对硒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为了促进硒产业的发展,政府出台
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为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的来说,我国硒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我们
将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提升硒产品的品质和技术含量,扩大硒产品的市场应用领域,努力推动我国硒产业迈上新的台阶。

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够关注并支持我国硒产业的发展,共同努力,共同发展,共创硒产业的美好未来!。

平安青海建设情况汇报

平安青海建设情况汇报

平安青海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平安青海建设工作,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平安青海建设目标,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在公共安全领域,青海省加大了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管控力度,有效遏制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同时,加强了对边境地区和重要场所的安全防范,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其次,在交通安全领域,青海省加强了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了对交通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力度,有效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同时,加强了对交通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

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青海省加强了对食品药品生产、销售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网络安全领域,青海省加强了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和管理,加大了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维护了网络空间的清朗和安全稳定。

在生态环境安全领域,青海省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加强了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整治力度,有效提升了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的来看,平安青海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平安青海建设工作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平安青海建设水平,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加安定、和谐、幸福的社会环境。

青海省油菜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青海省油菜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MA S a - l ( i n on l s  ̄ s pⅣ s S tno Qnhi r i e Ql nQn i 1 0 ) u f e a Ql u t Ga l d ue i t o i a P v c , i , i 0 0 h ut i C y sm a e a i f g on i a a 8 4
hd s曲 鲥 A  ̄ lya dD vh m ̄ t 期 啊啦龇 llb h e i n eel t o
Ab I se soe o h h a trsi pee d i n ftec m'eeit e
0 f&-e Ii Ⅱ -i p∞e nQ. a I
.I e nt h te ahe e n n i rbe d r g te id s  ̄i in o h h c iv me ta d man po lm u i h n u wilat fte n z o
i n n I 8ed weem  ̄ye n ted v lp n o ne l sl w sp tfr  ̄ . a e r alzd a d h eeo me tc u tnmat m a u owa

Qnhi ae e ; ds i i tn C ut i a; ps d I utaz i ; on  ̄ g R e n r la o e
油 菜 是我 国 目前 的 主要 油 料作 物 , 种植 面积 已超过 其 733万 h 2占全国油料作物 总面积 的 5 %以上 , 3. m, 5 列第 1 。 位 青海 油菜 分 白菜 型 、 菜型 和甘 蓝 型三 大类 , 芥 主要 品种 有农 家小油菜 、 门源小 油菜 、 门油系列 , 油系列 、 芥酸 品种 等。 青 低 青海是 白菜 型小油菜 的发源地 , 是我 国北方 春油菜 的 主产 区 之一 , 是我 国唯 一以油菜为 主栽作 物 的省份 近年来 随着 也 全省农业结 构调整 和西部大开发 战略 的实施 , 油菜 种植 面积 有 了较 快 的增 长 , 尤其 是 优 质 油菜 的 推广 得 到 了较 快 的发 展, 油菜 种植 面积 约 2 0万 h 2 m 以上 …。青 海省是双 低杂交油 菜最理想 的制 种场所 , 也是 国内最 早开 展春 油菜 育种和 研究 的省 区, 本 形 成 了“ 基 育一繁一 推 ” 体 化 的科 研 、 产 、 一 生 加 工、 销售一 条龙 的产 业化 体 系 , 油菜生 产 已成 为青海 农 业增 效 , 民增 收 的主渠 道 。“ 藏 高原 优质 油 菜生 产技 术 体 系 农 青 建设” 已列入 了国家星火计划 。 1 青海省油 菜产业发 展现状 11 优 质油菜快速 发展 . 青 海省 优质 油菜 历经试 种 、 范 、 示 推广 、 低潮 、 快速 发展 5个 阶段 。双低 油 菜在 全 省已 有 近 3 o 年的发展 历 史 。17 96年 , 海省 农 林 科 学 院 和 省种 子 管 理 青 站 , 国外 引进的 品种 中筛选 出了甘蓝型 奥罗 、 从 丹低 、 马努 和 托尔等优 质油菜 品种 , 开始 了青海优质 油菜 的 开发研究 和生 产, 2 纪8 0世 0年代 得 到 大 面积 推 广 , 川 水 地 区单 产 达 到 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三大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青海是一个资源丰富、生态优美的省份,三大产业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首先,
农业产业是青海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但这并不妨碍青海的农业发展。

青海省以畜牧业为主,牦牛、藏羊等畜牧业产品在国内外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同时,青海省还以青稞、青稞酒等特色农产品而闻名。

农业产业在青海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也为青海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青海省的工业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
其是稀有金属资源储量丰富,如钼、铜、铅、锌等。

青海省的矿业产业在国内拥有重要地位,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青海省也在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如风能、太阳能等。

青海省的新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青海省成为了国家级的新能源基地。

工业产业的发展为青海省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最后,青海省的旅游产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青海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
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青海省以青海湖、茶卡盐湖、祁连山等自然景观为代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同时,青海省的藏传佛教文化也为旅游产业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青海省的旅游产业不仅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为当地民众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总的来看,青海省的三大产业发展情况良好,农业、工业和旅游产业各具特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青海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青海省将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富裕幸福现代化青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