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PPT课件( 40页)
合集下载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ppt

以短补长
主体性与分支性 主干与辐射贯通
滚动发展
4、职业 学校专业 组合策略
规范性与需求性 学历与培训互补
多元结合
适应性与针对性 宽口径与窄口径并存
以宽为主
满足劳动市场需求
就业率、创业率、对口率、稳定率
就业机会好
发展前景好
重点专业
教育资源好
经济、个人、科技、教育
人力、物质、人文、管理
适应社会整体发展
学习的主体
经验是一种重要的 学习成果
获取完整的过程知识 是学习行动成功的目标
尝试与挫折是一种 重要的学习行动
构建综合的学习任务 是学习行动成功的关键
4、项目课程框架
1)内涵
项目可理解为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做, 一个故障的排除,一项服务的提供等。 以通过对工作体系的系统化分析所获得 的工作项目为单位设置课程,并组织课 程内容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业有特点才能有生命力;教师有特技才能有感召力; 学生有特长才能有发展力。 • 特色六性:历史传承/特殊特别/社会公认/渗透/参与 /支撑
3、目前问题:
• 结构性比重 • 普教痕迹太重 • 市场化程度低 • 运行成本高
4、培养模式改革
• 究竟何为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于1998年召开 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 《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 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 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 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 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这 实质上是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三 个方面来给“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定义。
体现办学效益优化
5、重点专业遴选原则
地区品牌
学
主体性与分支性 主干与辐射贯通
滚动发展
4、职业 学校专业 组合策略
规范性与需求性 学历与培训互补
多元结合
适应性与针对性 宽口径与窄口径并存
以宽为主
满足劳动市场需求
就业率、创业率、对口率、稳定率
就业机会好
发展前景好
重点专业
教育资源好
经济、个人、科技、教育
人力、物质、人文、管理
适应社会整体发展
学习的主体
经验是一种重要的 学习成果
获取完整的过程知识 是学习行动成功的目标
尝试与挫折是一种 重要的学习行动
构建综合的学习任务 是学习行动成功的关键
4、项目课程框架
1)内涵
项目可理解为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做, 一个故障的排除,一项服务的提供等。 以通过对工作体系的系统化分析所获得 的工作项目为单位设置课程,并组织课 程内容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业有特点才能有生命力;教师有特技才能有感召力; 学生有特长才能有发展力。 • 特色六性:历史传承/特殊特别/社会公认/渗透/参与 /支撑
3、目前问题:
• 结构性比重 • 普教痕迹太重 • 市场化程度低 • 运行成本高
4、培养模式改革
• 究竟何为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于1998年召开 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 《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 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 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 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 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这 实质上是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三 个方面来给“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定义。
体现办学效益优化
5、重点专业遴选原则
地区品牌
学
2024版人才培养及培训管理思路PPT课件

课程形式设计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如讲 座、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提 高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课程资源开发
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开发适合 的培训教材和辅助材料,提高课
程的教学效果。
培训实施与效果评估
培训实施计划
培训师资选择
制定详细的培训实施计划,包括时间、地点、 人员、物资等方面的安排,确保培训的顺利 进行。
人才培养及培训管 理思路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人才培养概述 • 培训管理体系构建 • 员工培训与发展规划 • 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培养 • 培训资源整合与优化 • 培训管理挑战与对策
01
人才培养概述
人才培养目标与意义
目标
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团 队协作精神的人才,以满足企业发 展和市场竞争的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培训效果持续改进方案
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01
通过问卷调查、考试、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
全面、客观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
针对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0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内容,针对员工的薄弱环
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建立培训经验分享平台
03
鼓励员工将培训中的收获和经验通过内部平台进行分享,促进
领导力模型应用
将领导力模型应用于人才选拔、培养、评估和激励等环节,提 高领导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领导力发展计划及实施
领导力发展计划
根据领导力评估结果和企业战略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领导力发展计划,包括培训、轮岗、导师制、项目实践等多 种方式。
领导力发展实施
建立完善的领导力发展支持体系,包括培训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培训效果评估等,确保领导力发展计划的 顺利实施和效果达成。同时,加强领导力发展的跟踪和反馈,及时调整计划,确保领导人才的持续成长和发展。
2024全新人才培养方案ppt课件

02 举办创新竞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选拔优秀创 新人才。
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充足的实 验设备和场地,保障实践教学顺
利进行。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 实习机会,了解行业前沿动态。
实施导师制,指导学生进行学术 研究和社会实践,提升实践能力
和综合素质。
03
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课程内容更新与优化
04
师资队伍建设与提升
教师素质提高途径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定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引 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 观和质量观,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培训、研 讨会和观摩活动,学习先进的教 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
教育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科研创新
为教师提供科研平台和资金支持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 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推广案例教学
通过引入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 析、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翻转课堂
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通过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化理解 ,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学生参与度。
利用在线教育资源
整合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为学生提 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个性化的学 习支持。
2024全新人才培养 方案ppt课件
目录
• 人才培养背景与意义 • 全新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 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 师资队伍建设与提升 • 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与拓展 • 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完善
01
人才培养背景与意义
社会发展需求
01 经济全球化
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 才。
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充足的实 验设备和场地,保障实践教学顺
利进行。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 实习机会,了解行业前沿动态。
实施导师制,指导学生进行学术 研究和社会实践,提升实践能力
和综合素质。
03
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课程内容更新与优化
04
师资队伍建设与提升
教师素质提高途径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定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引 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 观和质量观,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培训、研 讨会和观摩活动,学习先进的教 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
教育教学能力。
鼓励教师科研创新
为教师提供科研平台和资金支持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 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推广案例教学
通过引入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 析、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翻转课堂
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通过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化理解 ,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学生参与度。
利用在线教育资源
整合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为学生提 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个性化的学 习支持。
2024全新人才培养 方案ppt课件
目录
• 人才培养背景与意义 • 全新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 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 师资队伍建设与提升 • 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与拓展 • 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完善
01
人才培养背景与意义
社会发展需求
01 经济全球化
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 才。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ppt课件

二、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的内涵理解
(三)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及课程开发
岗位工作:指一组具有相关性的工作任务组成的工作领域。 (如机床操作)
工作任务:指工作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任务 (如数控机床维护维修 )。 工作任务的书写格式是 “名词+动词”
职业能力:指完成工作任务需要采取的操作性技能,包括动作 技能、智慧技能及职业素养
?
检验标准:是否能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 职业性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的内涵理解
(二)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表述上易出现的问题
学校和用人单位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结合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的内涵理解
(二)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提炼
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7
创新教学 促进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活动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良 方式方法 性互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思路
知行 合一
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 目的,由学校和用人企业相互合作的一种教育模式。
“学”:在校期间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 人文素质的培养;企业进行的技术与实践课程学习;职业素 质的培养;
(三)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及课程开发
岗位工作:指一组具有相关性的工作任务组成的工作领域。 (如机床操作)
工作任务:指工作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任务 (如数控机床维护维修 )。 工作任务的书写格式是 “名词+动词”
职业能力:指完成工作任务需要采取的操作性技能,包括动作 技能、智慧技能及职业素养
?
检验标准:是否能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 职业性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的内涵理解
(二)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表述上易出现的问题
学校和用人单位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结合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的内涵理解
(二)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提炼
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7
创新教学 促进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活动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良 方式方法 性互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基本思路
知行 合一
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 目的,由学校和用人企业相互合作的一种教育模式。
“学”:在校期间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 人文素质的培养;企业进行的技术与实践课程学习;职业素 质的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PPT课件

《人才培养方案》PPT课件
2024/1/26
1
目录
• 人才培养方案概述 •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 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创新 • 总结与展望
2024/1/26
2
01
人才培养方案概述
2024/1/26
3
定义与目的
定义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根据教育目 标和专业特点,制定的关于学生知识 、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培养计划 和方案。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具有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 提高,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 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31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社会评价等多 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表现。
2024/1/26
26
2024/1/26
06
总结与展望
27
当前存在问题分析
2024/1/26
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当前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过于传统,未能及时跟上市场需 求的变化,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差距。
2024/1/26
满足行业需求
结合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 ,制定针对性强、特色鲜 明的人才培养方案。
促进区域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培养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 高素质人才。
9
学校办学定位及特色
明确办学定位
根据学校办学类型、层次和特色 ,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人才培养
方案。
2024/1/26
2024/1/26
1
目录
• 人才培养方案概述 •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 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创新 • 总结与展望
2024/1/26
2
01
人才培养方案概述
2024/1/26
3
定义与目的
定义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根据教育目 标和专业特点,制定的关于学生知识 、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培养计划 和方案。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具有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 提高,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 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31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社会评价等多 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表现。
2024/1/26
26
2024/1/26
06
总结与展望
27
当前存在问题分析
2024/1/26
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当前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过于传统,未能及时跟上市场需 求的变化,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差距。
2024/1/26
满足行业需求
结合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 ,制定针对性强、特色鲜 明的人才培养方案。
促进区域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培养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的 高素质人才。
9
学校办学定位及特色
明确办学定位
根据学校办学类型、层次和特色 ,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人才培养
方案。
2024/1/26
人才培养及培训管理思路PPT课件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培 训质量和效果。
3
持续改进
将培训管理作为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不断优化 培训计划和方法,以适应组织发展和员工成长的 需求。
05 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
人才梯队建设
01
建立多层次人才队伍从基来自员工到高层管理者,确保各层级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
02
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及培训管理思 路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录
Contents
• 培训背景与目标 • 培训内容与方法 • 培训实施与管理 • 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 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 • 培训管理优化与创新
01 培训背景与目标
当前人才培养现状
01
02
03
人才结构不合理
当前企业人才结构偏向传 统,缺乏创新和变革能力 。
采用讲座、研讨会、在线学习等方式 ,使员工能够系统地掌握所需知识, 提高工作效率。
培训内容
包括行业知识、企业知识、岗位知识 等方面,通过培训使员工全面了解企 业运营模式、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等 内容。
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技能培训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它 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创新
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知识成果共享
鼓励员工分享学习成果和工作 经验,促进知识传递和共享。
THANKS
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员工技能水平差异较大, 影响团队协作和整体效能 。
培训体系不完善
缺乏系统性的培训体系, 员工成长缺乏有效支持。
培训需求分析
业务发展需求
分析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明确人才培养的重点领域 。
员工发展需求
了解员工职业规划和个人 发展诉求,制定针对性的 培训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培 训质量和效果。
3
持续改进
将培训管理作为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不断优化 培训计划和方法,以适应组织发展和员工成长的 需求。
05 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
人才梯队建设
01
建立多层次人才队伍从基来自员工到高层管理者,确保各层级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
02
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及培训管理思 路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目录
Contents
• 培训背景与目标 • 培训内容与方法 • 培训实施与管理 • 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 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 • 培训管理优化与创新
01 培训背景与目标
当前人才培养现状
01
02
03
人才结构不合理
当前企业人才结构偏向传 统,缺乏创新和变革能力 。
采用讲座、研讨会、在线学习等方式 ,使员工能够系统地掌握所需知识, 提高工作效率。
培训内容
包括行业知识、企业知识、岗位知识 等方面,通过培训使员工全面了解企 业运营模式、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等 内容。
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技能培训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它 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创新
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知识成果共享
鼓励员工分享学习成果和工作 经验,促进知识传递和共享。
THANKS
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员工技能水平差异较大, 影响团队协作和整体效能 。
培训体系不完善
缺乏系统性的培训体系, 员工成长缺乏有效支持。
培训需求分析
业务发展需求
分析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明确人才培养的重点领域 。
员工发展需求
了解员工职业规划和个人 发展诉求,制定针对性的 培训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思考与设计课堂PPT

.
18
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是什么??
老 鹰
第二次生命创造
为什么呢??
.
19
0004
1
1、首先获得新的锐利的 嘴甲,就需要在悬崖上用 自己的嘴巴不停敲打坚硬 的岩石,非常痛苦;
02
003
4、整个过程长达150天, 只能喝露水
3、用自己嘴甲拔掉自己 爪子上的长而软指甲
2、用自己的嘴甲 拔掉自己身上的厚 重浓密羽毛;
能力为目标,以完成职业任务为主题学习单元。工学结合课程的
教学内容结构基于工作过程完整性,源于岗位任务与能力要求,教学过 程再现生产过程,能力培养过程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特征是职业性、 开放性和实践性。
.
17
职业教育以工作导向、行动导向开展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提高:
一,对现场实际生产要非常了解,其教学设计才能做到 “微观现场,沙盘演练”;
综合性强的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是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伴随学生职业能力成长,以及体现
不同成长阶段的最具概括性和应用潜力,并由体系化的应用性知识所组成
的课程群,它们存在于上述两种类型的. 课程之中。
15
工
工学结合的课程
学
结
职业教育/就业
合
专业—岗位群
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
的
课程—工作
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方案
.
20
教育教学改革最痛苦的观念 从产业、行业、企业的变革带来的教育教学改革, 改到深度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
过程是鲜血淋漓,饥寒交迫,很痛苦的… … 40年的生命延续,重塑了自我,实现第二次腾 飞。
老鹰获得第二次腾飞(或生命延续)
.
Qiyongli~~
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多元人才培训课件

跨学科融合课程实践
跨学科课程设计
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设计 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 性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
教学方法创新
采用项目式学习、小组讨 论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鼓 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 习。
资源整合与共享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搭 建跨学科教学平台,实现 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实践操作 记录等途径收集数据,确保数据
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数据整理方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工具进行
处理,以便后续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等 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揭 示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结果呈现及解读
结果呈现方式
通过图表、报告等形式将分析结果呈现出来,使得结果更加 直观和易于理解。
02 03
跨学科融合
未来社会需要更加全面、多元化的人才,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更加 注重跨学科融合,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
产教融合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更加注重与 产业的融合,加强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 业竞争力。
参训者心得体会分享
拓宽知识领域
加强跨学科、综合性课程的设置,引 导学生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培养宽 广的视野和综合素质。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推行案例教学
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 力。
加强实践教学
增加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
存在问题及挑战
理论与实践脱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工业大学 的历史责任
高等教育大众后的远忧近虑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变化
2009年全国为1.23亿人; 2017年将低于1亿人; 2020年为8700万人。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变化
对教育大环境的影响: 教育观念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对分数的追求到人的发展的追求,家长眼光将长远。
教育的日趋市场化将不可避免 外:教育资源相对过剩必然带来激烈竞争; 内: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必然催生多样化教育。 教育将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常态 部分领域将适度回归教育本质。
李约瑟之问
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 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 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 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 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 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 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李约瑟问题其实是: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 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
李约瑟之问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 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 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 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 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 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 科学研究范式(Paradigm)的起源问题。 工程师摇篮与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汇 报 要点
“72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提高改革内驱力 “721”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基本问题:科学整体设计 “7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柔性灵活实施
一、72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提高改革内驱力
1.提出背景:
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远忧近虑 响应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 适应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721”内涵的要义
“1”——5-10%,实施精英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学院培养学术精英:机电类、经管类、轻工类,通过优生优教、集中 教学、滚动淘汰,主要突破是课程整合、减少课堂学时、增加竞赛科研, 引导自主学习,激发专业兴趣,选拨招生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变化
对高等教育的深远影响: 高校倒闭或变相倒闭不可避免。
放弃高考、放弃填志愿、放弃报到,2013年全国约200万人 今年湖北一本线下二本线上有1361人不填志愿,二本复征计划,
33所未完成招生计划(5所未完成原始计划)
• 研究型、应用型将真正分层; 小而精,专的高校将重现。 为学生服务将成为高校主流; 尤其是就业服务将常态化。
二、721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基本问题:科学整体设计
1.准确把握721内涵要义 2.相关问题的整体设计
“72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针对70%左右的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稳妥推行基于资源约束型高 校学分制下的新一轮“2+1+1”校企联合大类宽口径培养,实施以 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体、创新创业精神为两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批服务湖北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就业能力 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针对20%左右的学生,大力实施“1+X”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培养具有一专多能、湖北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中 坚人才。 针对10%以内的学生,组建创新学院、卓越学院,扎实推进卓越工 程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项目计划,实施精英式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未来湖北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
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世界经济格局来看,我国目前仍是世界制造工厂,即处于打工经济 的最低端。这种打工经济就决定了一段时期以内,我国人才培养需求为 “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 人才”
地方高校的历史责任
地方高校的时代任务
“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 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种需求将是一个金字塔结构, 位于塔尖的是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 才是塔身,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将是塔基。目前,我 国普通高校大约2300余所,其中地方一般高校732所 。作 为国家高等教育重要部分的地方高校,应以高素质应用型 人才培养为自己的主要历史责任。
• 市场化营销必将成为学校常规手段; 网络与知名校友将发挥重要影响。
扩招前后招生数的变化
扩招前后生师比的变化
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 “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 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学森认为: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 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 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包括两个层面:一 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发 挥作用脱颖而出的机制。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总数
总计:688.8万
39所 “985”高校 录取19.3万人,占总人数3%
学生的大学
73所 “211”高校
学生和老师的大学
录取34.4万人,占总人数5%
老师和学生的大学
录取167.8万人,占总人数24%
老师的大学
录取134.4万人,占总人数20%
1302所 高职高专院校
校长的大学
录取329.1万人,占总人数48%
“72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2.72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贯彻“因人施教,人人成才”的理念,强化学校人才培养服 务湖北区域经济战略需求的意识和能力,分类推进梯级多元 、协同创新的“721”人才培养模式,面对有差异的学生、 编制有差异的课程、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力求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促进所有大学生的全面 成长,履行大学的责任;促进大学生的个性成长,满足学生 的诉求;促进优秀学生的最大成长,响应时代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