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伍岗水库泄洪渠初步设计

合集下载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

水库施工组织设计

第八章施工组织设计第一节施工规划说明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界牌水库位于湖北省大悟县三里镇与河南省罗山县九里村交界处,库区在河南省境内。

大坝在河南与湖北两省交界的界牌关处,坝轴线为两省界线,水库由此得名。

大坝拦截夹咀河,夹咀河是长江流域环水东支的主流。

水库承雨面积50km2,最大库容7770万m3,有效库容5200万m3.水库于1970年底开工,到1972年春竣工.是一座以灌溉、城镇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养殖和发电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

枢纽工程由一座主坝、三座副坝、溢洪道、引水隧洞、灌溉渠首等建筑物组成。

(2)交通条件界牌水库与大悟城关有大界公路连接,距大悟城关36km,距离京珠高速公路大悟入口40km左右.工程对外交通比较便利。

(3)水电供应施工、生活用水直接从库内取用。

施工用电可将界牌水库管理处电源梯接至工地。

为满足施工要求,工地设专用配电室,配200KV A变压器一台。

另自备50KW柴油发电机一台。

(4)材料供应本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主要有钢筋、钢材、水泥、油料、块石、砂石料,其中块石、碎石直接在大悟城关镇附近石采场购买,运距在30~35km之间,砂料在大悟大新镇砂场购买,运距约15km。

钢材在武汉购买,运距约180km,其他材料在大悟县城关购买,运距约36km.代料土在库区下游2km处就地开采,粘土则在距主坝约30km处的砖瓦厂购买。

二、合同项目本标段主要的工程项目包括主坝加固、输水隧洞的加固(含闸门及启闭机的安装)工程.具体工程量详见第二章《工程量清单》。

三、施工总体目标在认真研究了招标文件和对施工现场的交通、水电环境等实地考察后,我处郑重承诺:如我处一旦中标,我们将发挥我处的地利人和、施工技术等方面优势,严格履行合同,选派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场施工,严格按相关规范规程和监理部指示施工,确保实现如下目标:(1)工程质量目标严格按施工图纸和各项技术规范和规程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为优良等级。

排洪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3

排洪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3

瑶塘水库泄洪渠改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介:泄洪渠位于凤凰工业园内。

渠长 1.05km,采用Φ2m钢筋砼圆管泄洪。

第二节主要工程内容:本工程包括:(一)、管沟开挖、回填砂及检查井砌筑。

第三节工程地质概况:标段内工程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主要为:杂填土,粉细砂、粘土。

第二章施工准备及施工组织机构设置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施工队伍准备:我们将由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经理部领导组成领导班子及时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尽快完成施工测量、及时办理施工相关手续,及时对各种原材料进行送检,尽快完成施工现场的围护和建点工作,尽早开始工程施工。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我们将组建项目经理部,下设三个施工队:土石方施工队、浆砌施工队、软基处理施工队以确保本工程能够按期、优质的完成。

详见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图施工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梁启华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施安物办工全资公技质材室术量料室室室何赖天俊生彪土石方施浆砌施工软基处理工队队施工队第二节施工准备(一)、施工测量设专门的测量组负责标段内的施工测量。

及时组织测量人员接桩、复测,并尽快完成施工现场的定线测量和施工放样,并对控制桩及时放设护桩;并将测量结果报工程师,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围场、建点工作及时完成和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二)、临时工程1、临时水、电施工用水在现场解决,施工用电自备 2 台 150KVA的发电机解决。

2、办公、生活用房及生产用房办公、生活用房在万科研发基地旁。

(三)、原材料采购、试验、检验1、钢材、水泥、碎石、砂子:原材料进场前首先进行材料的抽检试验,进场材料必须有合格证;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

进场后,应及时进行材料的抽检和力学性能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精品文档2、砼管材:选定的供应单位必须具有当地(省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砼构件一级企业资质,外地企业必须持有相关的产品进沪手续;企业已通过 GB/T19000 系列认证;其产品有已成功使用于东莞市重大工程的实例;近两年内未出现重大质量问题。

伍家滩生态水电站防汛预案

伍家滩生态水电站防汛预案

伍家滩生态水电站防汛预案一、基本情况伍家滩电站是洈水河水能梯级开发的第二级(西斋电站除外),它位于洈水主河道上,大坝距流水水库大坝下游8公里。

伍家滩电站控制上游来水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洈水水库面积20平方公里,伍家滩电站坝址上游年均降水量162800万m3,平均经流量25.86m3/S立方,伍家滩电站上游有洈水水库调节,其调节性较好。

该电站设计最大流量81550万m3,设计水头4.5米,滚水坝长108米,冲砂闸长2.5米,顺水墙长50米。

总装机3台,1890KV。

大坝上游最大蓄水量170万m3立方。

属小型I型电站。

库区正常蓄水位54.5米,设计洪水位55.16米,校核洪水位56米,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发电为辅的生态型水电。

二、防汛任务和目标按洈水水库下游防“五四”型洪水要求即松滋河发生“五四”型洪水,流量1908m3/S,洪水水库泄二孔,流量1213 m3/ S,仍能保证民垸及电站安全。

三、防汛准备1、成立防汛组织机构,做好防汛物质器材及劳力设备。

伍家滩电站防汛由镇委副书记罗良圣同志指挥,储备纺织袋500条,粗砂50立方,卵石50立方,运输车2台套,麦草1000公斤,救身衣8件,船只一艘。

洈水泄一孔且小到中雨水位55米时,上齐一线领导、劳力;洈水泄二孔且中到大雨水位55.16米时,上齐二线领导、劳力;洈水泄三孔且到暴雨或55.5米时,上齐三线领导、劳力。

2、建立值班、巡查、报告制度。

伍家滩电站防汛指挥所设在伍家滩电站办公楼,汛期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设固定电话一部,号码为6595718。

值班人员及时了解流域内水雨情,做好当日巡查记录,并保持上下联系,常规值班由电站编排人员,责任到人,并将值班人员名单上报洈水镇政府及防汛指挥部。

若遇洈水泄洪或下雨由副指挥长带班防守。

特殊情况由指挥长坐阵指挥。

暴雨时上游泄洪或本站泄洪时,领导、劳力齐上阵,巡查从员应保证2小时巡查一次,做好发现险情快、上报快、处理快。

排涝站初步设计

排涝站初步设计

1.1绪言一、基本情况三里湾排灌站兴建于1965年,1966年建成投产使用,分别于1990年和1997年进行部分设备更新改造,该站为分基结构,主要包括进出水池、泵房、防洪引排涵、渠下涵、管理房等。

原设计排涝面积为9.2km2,实际排涝(圈圩)面积6.3 km2,保护人口4200人,设计标准为五年一遇,自排流量为9.66m3/s,抽排流量为2.39 m3/s,灌溉流量为1.1 m3/s,16丰产50、12丰产50各两台。

现老站内共4台水泵,分别为2台20HBC-40型和2台500HW-6型,4台水泵抽排流量为2.424 m3/s,仅达五年一遇排模的59.3%。

由于今年涨水包浍河水位较高,老站的排涝标准太低,导致涝水无法自排,抽排能力也有限,导致涝水抽排不净,老站基本失去承担排涝的能力。

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经济损失严重。

因此新建排涝站,提高淮上区的抗灾能力,为蚌埠市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二、排涝区规划和设计标准经现场查看,根据现状情况,对排涝范围重新规划,排涝面积为7.3km2。

经过校核,渠下涵孔径太小,达不到五年一遇排涝流量,防洪引排涵基本达到五年一遇自排标准,不满足十年一遇排涝标准,且两涵均建于1965年,为浆砌石结构,虽然引排涵在97年经过接长处理,但目前也有渗流、开裂、闸门漏水等现象,不能正常使用。

由于站、涵均使用了40余年,已无维修使用价值,且排涝模数较低,计划拆除处理。

该站规划实施的渠道及配套建筑物,由于长期不用(连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建筑物毁坏、渠道已平了种地,农民都已自筹打井灌溉。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由于生产体制、农民的认识等问题,已建成的灌溉站都不能正常发挥效益,所以本设计本着实事求是,节省投资的原则,计划在老站西侧站一座新排涝站,采用上下层涵洞结构,自排结合抽排,通过穿堤防洪涵入浍河。

新建排涝站位于固镇县北区唐南乡三里村。

该站承担的排涝范围:北以后陈家三里圩外截水沟为界,南以界沟西堤为界,西至包浍河左堤,东抵津沪铁路。

【水库枢纽施组】水库工程溢洪道与引水渠施工组织设计

【水库枢纽施组】水库工程溢洪道与引水渠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罗汉坪水库位于绥江县板栗乡罗汉坪村,座落于金沙江一级支流大汶溪干流上游,距绥江县城39Km。

绥江至宜宾99Km,绥江至昭通252Km,缓江至昆明602Km。

罗汉坪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利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渠系建筑物及临时建筑物为5级。

水库总库容1331万m3,灌溉面积3.50万亩。

工程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及输水隧洞、引水渠及输水干渠组成。

混凝土面板坝坝顶高程1322.0m,坝顶宽6.0m,最大坝高69.0m。

溢洪道为无闸控制的自由出流正常溢洪道,断面型式为矩形,底宽5.0m,堰顶高程1317.01m。

输水隧洞采用与导流隧洞结合的方式,设计输水流量2.2m3/s,总长580.96m,进口高程1274.77m。

引水渠进口底板高程1366.00m,全长1.825Km,设计引用流量1.6m3/s,在大汶溪左岸铜厂沟上游昌坪子处设一座挡水坝,在里程0+600m处设一座沉砂池,里程0+602m处设一道控制闸门,渠道尾端穿越一座长394m隧洞,在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40m处沿一自然冲沟流入库内。

输水干渠首底板高程1271.00m,渠线全长36.2Km,渠首设计流量2.1m3/s,沿程共设有:隧洞4座,总长6679m;中坪倒虹吸一座,长660.2m;渡槽一座长30m;其余为明渠段。

其中明渠段设置背水桥11座,明渠翻拱长度4101m。

1.2 合同项目及主要工程量本合同工程包括的具体内容:罗汉坪水库混凝土面板坝工程、溢洪道工程、围堰工程以及引水渠工程。

1.2.1 混凝土面板坝(1)土石方开挖①河床基础开挖及堆石区部分河床覆盖层开挖;②两岸坝肩修整与清理。

(2)坝体填筑①坝体填筑料的开采、运输和坝体填筑;②上游盖重与铺盖填筑。

(3)砼工程①趾板、面板及坝顶结构钢筋制安与砼浇筑;(4)砌体工程①下游坝坡的块石护坡;②下游坝坡的截水沟的施工。

(5)基础处理①堆石体区基础地质缺陷处理;②基础固结灌浆及帷幕灌浆。

泄洪渠施工方案1

泄洪渠施工方案1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 第二章本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 4 第三章开工前准备 5 第四章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9 第一节沟槽开挖9第二垫层、泄洪渠主体10 第五章各项施工保证措施19第一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9第二节施工期间保通措施21第三节冬季与农忙季节期间施工保证措施21第四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25第五节环境保护措施27第六节工期保证措施27第七节降低成本措施29 附表一、劳动力计划表附表二、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附表三、工程形象进度表附表四、质量保证体系框图附表五、安全保证体系框图附表六、工地用检验、试验及测量设备一览表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漪汾花园小区室外泄洪渠工程由邯郸市亚太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设计,渠长640m,深平均4m,渠中间由蓄水池及地下泵房连接。

整个工程均为钢筋砼结构,基础均座落与天然地基上。

主体砼均采用防水砼,抗渗等级为P6,砼标号为C35微膨胀砼.钢筋采用HPB235及HRB400级。

本工程为市政基础设施三类工程。

二、质量工期要求1、质量要求:达到国家质量验收标准合格以上2、工期要求:本工程计划2011年1月15日开工,2011年3月14日完工,全部日历工期60天。

第二章本段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重,泄洪渠基础及主体所需人力较多,地下管线较为复杂,工程需用劳动力相对较多,需要合理安排机械与劳动力作业,平衡施工高峰期。

第三章开工前准备1、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在设计施工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现问题及时和设计单位取得联系.2、解决好施工水电的供应,保证施工设备、材料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设立必要的安全标志。

3、施工前要与各种地下管线有关单位联系,落实管道管径位置,覆土深度进行现场刨验,采取保护措施。

4、进行测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水准点的布设,中线复测,原地面高程测量,及开挖线的确定。

5、交通标志、安全标志及文明施工标牌设立,充分考虑市民出行安全,做好安全预防及应急预案工作。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

排涝泵站初步设计报告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电力排涝站位于我县西南部,和××县毗邻的××联圩上,东依丘陵地带,北临信江主流,南与××圩对岸,圩内有一条小港纵贯南北成为沟通内湖主要渠系。

就地形来看虽属平原,但也有少量丘陵,还有洼地,地形较为复杂。

圩内共有23.44KM2,本站要担负18.34KM2集雨面积的排涝任务,受益范围禾山乡和禾斛岭垦殖场富强分场的一部分,共有7个生产队和5000人口。

圩内地面高程自13.00~30.00(黄海高程,以下同),田面高程13.5~19.00分布在平原和一些山垅内,旱地高程自19.00~28.00分布在红琅丘陵的山岗上,土壤肥沃,适宜种植粮棉,是该县粮食主要产区。

该圩内原四个排水系统:①利用王家水库开沟导托山洪 2.5 KM2;②××闸负担下垣排涝面积7.8 KM2;③富强闸、新源闸共负担圩上垣排涝面积10 KM2;④濠池闸负担濠池圩3.1Km2排涝任务。

虽然排涝工程分布较为合理,但因该处位于信江下游鄱湖之滨,每当夏秋汛期,外河水位涨得快,退得慢,持续时间长,自排机会很小,因而连年遭受不同程度的内涝灾害。

灌溉方面:利用东南边的王家水库可灌溉1000亩外,其余全部依靠人工提水和抽水机来灌溉,在旱情严重时还时常缺少灌溉水源,内涝和旱情给圩内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圩内人民要求建站的呼声十分迫切。

为发展农业生产确保旱涝保收,1967政府投资兴建了××电排一站(排灌溉给合),装机4台其中3台155KW,1台55KW(负责灌溉),装机容量520KW。

1984年增建××电排二站,装机3台155KW,装机容量465KW,两站合计总装机容量985KW。

电排站的兴建解决了6700亩良田排涝任务和2000亩高田灌溉需求,改造湖田6500亩,促进了圩内农业稳产增收,改善了圩内群众生活。

泄洪闸施工组织设计

泄洪闸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小莲花水电站枢纽工程位于牡丹江下游,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境内,是衔接上游已发电运行的莲花电站和下游在建的龙虎山(原二道沟)电站的梯级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并兼顾下游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性枢纽工程。

小莲花水电站主要由河床电站、泄洪闸、土石坝等建筑物组成,工程为三等中型工程。

水库正常蓄水位,总库容1784万m3,电站总装机容量40MW,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工程。

枢纽主要由电站和泄洪闸组成,建筑物从右至左依次为右岸土石坝、电站厂房、泄洪闸坝、左岸土石坝等。

河床式厂房布置在右岸一级阶地上,是挡水建筑物的一部分,主要由主厂房、安装场、副厂房、户外升压站等部分组成。

厂房内安装4台和1台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在厂房左侧布置17孔15×7.0m(宽×高)泄水闸,占用整个江床及部分左岸一级阶地,溢流堰采用平底闸,堰顶高程,坝顶高程,最坝体高。

坝轴线全长,坝顶公路桥贯通泄洪闸、厂房和两岸上坝公路连接坝段,坝轴线上游两岸均设计有防洪堤,以保护当地居民、县级公路和农田,坝区防洪堤按20年一遇设计,设计顶高程为,宽。

坝址位于莲花乡下游3km附近,距林口县城约80km,距上游莲花电站约,距下游龙虎山电站约22km。

坝址右岸有县道X079从坝头通过,左岸有村级公路通过,坝址上游约5km有莲花大桥连接两岸交通,坝址下游约23km处有牡丹江大桥(S309省道)连接两岸交通。

林口距省城哈尔滨370公里,距牡丹江市120公里,距离鸡西市85公里,境内有牡佳、牡鸡两条铁路穿过。

因此,本工程对外交通较为方便。

坝区两岸地形开阔,两岸Ⅰ级阶地发育,地势平坦,阶面高程159~163m,有足够的场地供施工布置。

工程施工导流采用分期导流方案。

导流建筑物为5级。

导流建筑物洪水准为5年一遇。

莲花水库5年一遇下泄流量为3600 m3/s,加莲花坝址~小莲花坝址区间大汛5年重现期洪水(Q=114 m3/s),导流流量为3714m3/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丰县伍岗水库泄洪渠初步设计1、工程概况:1.1自然概况1.1.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长丰县位于东经116º52´~117º26´、北纬31º55´~32º32´之间。

地形狭长,南北距离77公里,东西距离54公里。

原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

2004年6月行政区划调整,北部杨公镇、曹庵镇、史院乡、孙庙乡、孤堆乡、三和乡、孔店乡7乡镇划归淮南市管辖。

区划调整后,全县总面积为1922.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86万hm2。

长丰县地处江淮丘陵北缘,地势东、南部稍高,西部较低,平均海拔50米。

横贯县境中南部的江淮分水岭,岗峦迭宕起伏,将全县分为长江、淮河两大水系。

南水入江,北水归淮。

西部的瓦埠湖畔和东北部的高塘湖畔,土地平旷,水岸曲折,属淮河滩地平原,自古以来就是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

本次要治理的是长丰县水湖镇伍岗水库泄洪渠道,伍岗水库流域面积为6.7km2,水库的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标准洪峰为88.49 m3/s, 校核标准洪峰为181.03 m3/s。

水库在主坝有一泄洪闸,本次清淤整治的渠道为泄洪闸下渠道,泄洪闸进口高程为28.00m,断面尺寸为2*2.5m,洞身长度为11.0m,设计流量为15.0 m3/s。

1.1.2地质、气象水文长丰郯庐断裂带以东为低山残丘区,为古淮阳地质延伸部分,有太古界麻片岩、元古界震旦纪前磷片岩和震旦纪变岩裸露。

断裂带以西以垩纪地质为主,堆积约四千米厚中生界地层。

岩石以灰岩为沉积岩为主,太古界片麻岩、元古界震旦纪石英岩、页岩、白云岩亦有出露。

合肥市城郊多为白垩纪地层。

全市境内地层上部广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其厚度从西北向东南由薄变厚,在10~100m之间。

岩性以粉砂、粘土为主。

巢湖北岸平原为近代冲积型地层,堆积着数十米厚的内陆湖泊沉积物。

长丰县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植被丰富,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960毫米,年平均日照216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4天。

因光热和水分条件良好,有利于农、林、牧、渔各业的发展。

1.2社会经济状况水湖镇是长丰县县城,位于省会合肥最北部,东邻定远十里黄乡,南交本县左店、罗塘乡,西连淮南曹庵,北接淮南孔店,是全县政治、信息、文化、教育、中北部经济中心。

水湖镇辖24个行政村和9个居委会,面积120.1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人。

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5万人口,流动人口近1万人。

2009年全镇财政收入多万元,全镇人均纯收入元。

近年来,水湖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中北部经济中心,建设现代化花园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工业突破、城建领先、三产繁荣、农业提升、和谐平安"的发展思路,贯彻实施"双城带动、双向融入"战略...材市场等专业市场众多。

街面上商店林立,这里土。

特产异常丰富,瓦埠湖的银鱼、瓦虾、毛刀鱼号称“瓦埠湖三秀”,享誉全国。

庄墓小磨麻油“祖传工艺天下第一家,独特风味香冠江淮。

”庄墓手工圆子,软而不烂,油而不腻,是盛名远扬的美味佳肴。

2、工程现状和存在问题2.1泄洪渠道工程现状通过本次沿泄洪渠勘察,测量了8个断面,测得渠底平均宽度为4~5m,上口平均宽度7~8m,平均渠深为1.5m,只能满足8 m3/s的下泄流量,故不能保证安全泄洪。

3、泄洪渠规划和原则3.1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防洪标准》(GB50201-9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其它有关专业规程和技术规范、法律法规等。

3.2规划目标通过防洪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逐步构建石塘河安全可靠的镇区综合防洪体系,使规划范围内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能力达到提高。

根据地区保护对象,选择按十年一遇设计,二十年一遇校核,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为石塘镇的社会经济、镇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防洪保障。

同时通过防洪工程的实施建设带动,着力构建集防洪、排涝、环境、景观为一体的防洪保障体系,实现“水宁、水活、水清、水美”的综合治理目标。

3.3防洪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结合具体的防洪形势,确定本次规划范围内防洪标准10~20年一遇。

结合治河和两岸的排涝、灌溉规划。

除涝3年一遇,灌溉保证率85%。

4、工程规划设计4.1设计洪水渠道断面推算已知Q=15m3/s实测现有河底比降为1.5/1000边坡系数m=2.0 沟底宽b=5m 过水深H=1.8mA=(b+mH)H=(5+2.0×1.8) ×1.8=15.48 m2X=b+2H(1+m2)1/2=5+2×1.8×(1+22)1/2=13.05mR=A/X=15.48/13.05=1.19m查表得渠道糙率n=0.025C=1/nR1/6=1/0.025×1.191/6=41.18设计河底比降取i=1/2000流速V=C(Ri)1/2=41.18×(1.19×1/2000)1/2=1.0Q=AV=1.0×15.48=15.48m3/s满足5.4防洪、排涝、灌溉工程设施5.4.1工程地质情况本次未进行地质勘探,本报告中关于地质条件的描述均根据长丰县水利规划中地质勘探资料。

5.4.2地形地貌该区域位于长丰县东部,地势向北倾斜,东部低山区70~400m以下为丘陵区27~70m。

因受流水切割,多呈岗、傍、冲相间状态。

5.4.3地质构造与地震该区地质构造属合肥盆地的范畴,地质由上太古界、白垩系下第三系和第四纪组成。

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使县境东北部继续抬升,西南部数度下降。

5.4.4水文、地质规划区地表的绝大部分被第四系粘土覆盖,土壤结构紧密,沿石塘河两岸地下是沿山冲击层,有粗砂粒层。

是长丰县地下层比较多的地区。

有一定地下水,且储量有限,只可作生活用水,灌溉作用不大。

5.4.5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根据《防洪标准》结合石塘地区的防洪形势,确定石塘河防洪堤防相应为10~20年一遇。

工程等级为Ⅳ级。

各种穿堤涵闸等级与相应堤防等级一致。

5.5石塘河防洪治理工程实施5.5.1石塘河防洪工程制定方案现有河道断面:自乌龙坝小薛河口~张家站只按设计洪水推求断面。

自张家站~黄小郢公路桥河段近3Km,作为本次重点治理;黄小郢~张杨家从灌溉角度考虑一定蓄水工程设施,不作全面设计; 张杨家~九龙水库段为包公镇界河,不在本次考虑;70m以上为山区,加强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另作设计。

十里巷河也不在规划之列。

5.6.2设计河道断面石塘河黄小郢以上上游河段,因水旱灾害成灾小,又有部分为包公镇界河。

本次只是少部分列入治理。

主要是在黄小郢~张家站河段为重点治理,并对这一段进行实地勘察、河道纵横断面测量,实测6个断面,过水断面在30~50m2之间,按十年一遇设计洪水排洪,断面不够,为此,遇稍大洪水经常漫滩,淹没农田、街道。

⑴根据洪水设计黄小郢(石长路桥下)~中街桥,河长1km,十年一遇洪峰流量为Q=92m3/s,河道断面设计,比降为i=1/6000,底宽为B=12m,水深为4.3m,边坡为1:2,过水流量满足。

⑵中街桥~老桥近500m,考虑到街道两边比较窄,断面大,拆迁难。

边坡采用砌石护坡m=0.5,推算十年一遇过水断面i=1/6000,河底宽B=15m,水深为4.1m.可满足十年一遇洪水排泄。

⑶老桥~张家站闸近1km,考虑到已出街道,结合规划跌水,采取河道底宽加大,边坡按土坡1:2,推算河底宽为B=25m,水深为3.2m. 河道的超高按照0.8~1.2m考虑。

堤顶宽度除街道外按3~4m设计。

⑷重点规划的近3km河道,2座跌水,500m街道两岸砌石护坡,4座桥恢复,20道排水涵,3道橡胶坝等建筑物。

成果见下表石塘河河道规划成果表5.6水位推求、断面设计根据河口水位即是乌龙坝闸上水位29.23m ,经计算河口~张家站流量为202m 3/s 。

河道底宽为25m ,边坡为1:2.5,水深为4.48m ,比将为i=1/5000。

中郢户东大坝水位29.8m 。

设一跌水,跌差2m 。

水位为31.8m ,到张家站闸下水位为32.0m 。

河道其他要素同下游段。

张家站~老街桥,河道长度为927m ,洪峰流量Q=100m 3/s,水位33.8m ~33.2m 。

5、 治涝工程规划石塘河经上述防洪工程措施治理后,能防御十年一遇洪水,由于河道局部改造、挖深、拓宽、筑堤、小量的截弯取直。

在北园和张家站村,沿河两岸形成部分洼地,当遇暴雨,形成内涝。

其面积为0.12km 2.按农村用地排涝标准,3年一遇暴雨,24h 最大暴雨量24h 排除。

该地区3年一遇最大净雨量为55mm 。

q=TLR 6.3 其中q-设计排涝模数R-设计暴雨T-排涝天数1dt-水泵开机小时(h ) 取22h/d q=TL R 6.3= 2216.355⨯⨯=0.69(m 3/s/km 2) 排涝流量为0.12×0.69=0.1 m 3/s两边各选用1台250HW-7配15kw 电机,满足排涝要求。

7、灌溉工程规划沿石塘河两岸均是农田,以前干旱年份均从撮镇电灌站三级站提水,取巢湖水为百华里以外,渠长水远,灌溉不及时,成本高,降低农民收入。

而石塘河治理,仅从农业灌溉角度,通过筑坝引水进库、进塘,把水留住,既能增加灌溉面积,又能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规划:①将张杨坝修建完成,建22m宽橡胶坝,2m高。

既能保坝安全,又能引水进浪坡塘水库。

该库有200多万方,加上6处沿河大坝蓄水近50万方,可保证近万亩农田灌溉用水,作物保收。

只能将坝修建好,引水渠清淤配套好,少量投入,获取大的效益。

8、非工程措施石塘河治理后,一定要加强管理。

特别是防洪建筑物,要在汛期加强协调。

为此应在镇、村两级成立石塘河防洪指挥部门,统一调度、统一指挥,使居民及时了解和掌握水情变化。

在超洪水到来之前及时利用目前通讯、交通的有利条件,及时安全转移,减少损失。

同时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防汛条例》等水利法规的宣传,提高水患意识,使广大群众自觉参与防汛抗灾工作。

依据《河道管理条例》加强对石塘河道的管理,确保河道行洪、蓄水能力。

9、管理规划9.1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9.1.1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4)《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行)(水利部、财政部以水办04-307号文颁布)9.1.2管理机构设置规划河区防洪、除涝、抗旱原则上石塘镇人民政府统一管理石塘河整治后,应达到防洪、除涝、灌溉综合效益,必须切实加强和完善各项已建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管理人员从实际出发,参照水利部、财政部、水办【2004】307号文件配备,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相应管理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