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一元二次方程(1)
初中数学_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八章一元二次方程8.1 一元二次方程(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会判断满足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
2、能力培养:能根据具体情景应用知识。
3、情感与态度:体验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及数学活动中的探索和创造性。
【学习重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学习过程】一、前置准备: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3.计算:(x+2)2=x2+4x+4;(x-3)2=x2-6x+9.4.计算:(5-2x)(8-2x)=4x2-26x+40.二、自学探究: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自学教材,回答:(1)如果设未铺地毯区域的宽为xm,那么地毯中央长方形图案的长为 m,宽为为 m.根据题意,可得方程(2)试再找出(10、11、12、13、14以外)其他的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如果设五个连续整数中的第一个数为x,那么后面四个数依次可表示为、、、,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根据图2-2,由勾股定理可知,滑动前梯子底端距墙 m,如果设梯子底端滑动xm,那么滑动后梯子底端距墙 m,梯子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 m,根据题意,可得方程:三、合作交流:观察上述三个方程,它们的共同点为:①;②;这样的方程叫做。
其中我们把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分别称为、、,a、b分别称为、。
1、分别把上述三个方程化为ax2+bx+c=0的形式,并说明每个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2)(3)四、典例分析:1、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1)(1)7x2-6x=0 (2)2x2+-5xy+6y=0(3)13122-+x x =0 (4)22y =0 (5)x 2+2x-3=0五、能力提升:1、从前有一天,一个醉汉拿着竹竿进屋,横拿竖拿都进不去,横着比门框宽4尺,竖着比门框高2尺,另一个醉汉教他沿着门的两个对角斜着拿竿,这个醉汉一试,不多不少刚好进去了.你知道竹竿有多长吗?请根据这一问题列出方程.2、把方程(3x+2)2=4(x-3)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初中数学同步练习-简单难度-二元一次方程组

8.1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1.两个数的和为8,两个数的差为6,求这两个数.设这两个数为x 、y.根据题意,列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 ______________=18 ______________=6 2.下面三对数值:x 0,y 2,⎧=⎨=-⎩ x 2,y 3,⎧=⎨=-⎩ x 1,y 5.⎧=⎨=-⎩(1)满足方程2x-y=7的是_______________;(2)满足方程x+2y=-4的是_______________; (3)同时满足方程2x-y=7,x+2y=-4的是_____________. 3.下面三对数值:x 1,y 1,⎧=⎨=-⎩ x 2,y 1,⎧=⎨=⎩ x 4,y 5.⎧=⎨=⎩ (1)是二元一次方程组2x y 33x 4y 10⎧-=⎨+=⎩的解的是_______________; (2)是二元一次方程组y 2x 34x 3y 1⎧=-⎨-=⎩的解的是_______________.4.找一找,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6x y 2⎧+=⎨-=⎩的解是______________.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1课时) 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解方程组①②y 2x 3, 3x 2y 8.⎧=-⎨+=⎩ 解:把①代入②,得___________________.解这个方程,得x=______.把x=______代入①,得y=______.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x ____,y ____.⎧=⎨=⎩2.解方程组①②2x y 12, y 3x 2 .⎧+=⎨=+⎩3.解方程组①②x 12y, 2x 3y 2.⎧=-⎨+=-⎩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2课时) 1.填空:(1)由y+2x=1,得y=__________; (2)由x+2y=1,得x=__________; (3)由2x-y=1,得y=__________; (4)由2y-x=1,得x=__________. 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2x 3y 2, ①x 12y.②⎧+=-⎨=-⎩解:把②代入①,得____________________.解这个方程,得y=____. 把y=____代入②得x=____.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x ____ ,y ____.⎧=⎨=⎩(组,这种解法的关键是通过代入消去一个未知3.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①②2x y 5 , 3x 4y 2.⎧-=⎨+=⎩解:由①,得y=____________.③把③代入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解这个方程,得x=_____.把x=_____代入_____,得y=_____.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x ____,y ____.⎧=⎨=⎩4.用代入法解方程组①②2x y 5, 5x y 9. ⎧+=⎨-=⎩5.辨析题:扎西在解方程组①②x y 3 5x y 9 ⎧-=⎨-=⎩时,先由①得x=y+3 ③.然后把③代入①,得到y+3-y=3.解到这里,扎西解不下去了.请你帮扎西分析分析,他在哪里出错了?为什么?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3课时) 1.填空:(1)由3x+4y=1,得y=______________; (2)由3x+4y=1,得x=______________;(3)由5x-2y+12=0,得y=________________; (4)由5x-2y+12=0,得x=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x 3y 2, ①3x 4y 50.②⎧-=⎨--=⎩解:由①,得x=____________.③把③代入②,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这个方程,得y=_____.把y=_____代入_____,得x=_____.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x ____ ,y ____.⎧=⎨=⎩3.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①②4x 9y 8, 2x 3y 1.⎧-=⎨+=-⎩解法一:由①,得x=____________.③把③代入②,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这个方程,得y=_____.把y=____代入,_____得x=____.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x ____ ,y ____.⎧=⎨=⎩解法二:由②,得y=____________.③把③代入①,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这个方程,得x=_____.把x=_____代入_____,得y=_____.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x ____ ,y ____.⎧=⎨=⎩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4课时) 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用加减法解方程组①②3x 7y 9 , 4x 7y 5.⎧+=⎨-=⎩解:①+②,得__________________.解这个方程,得x=____.把x=____代入____,得_______________, y=_____.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x ____ ,y ____.⎧=⎨=⎩2.辨析题:在学习例1的时候,卓玛有一个地方不明白:x+2y=7的左边加上3x-2y=5的左边,为什么等于x+2y=7的右边加上3x-2y=5的右边?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3.解方程组①②3x 7y 9 , 4x 7y 5.⎧+=⎨+=⎩解法一(用代入法解):解法二(不用代入法解):4.比较上题解法一和解法二,你认为哪一种解法简单?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5课时) 1.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用加减法解方程组①②3x 2y 4 , 3x 3y 10.⎧+=⎨+=⎩解:①-②,得__________________.解这个方程,得y=_____.把y=_____代入_____,得_______________, x=_____.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x ____ ,y ____.⎧=⎨=⎩2.用加减法解方程组①②3x y 5 , 2x 3y 7. ⎧-=⎨+=⎩3.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用加减法解方程组①②3x 4y 16 , 5x 6y 33.⎧+=⎨-=⎩解:①×5,得 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②×3,得 ___________________. ④ ③-④,得 _______________. 解这个方程,得y=_____. 把y=_____代入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x=______.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x ____ ,y ____.⎧=⎨=⎩4.比较例2与上题的解题过程,你认为哪个更简单?原因在哪里?5.用加减法解方程组①②2x 3y 6 , 3x 2y 2.⎧+=⎨-=-⎩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6课时) 1.填空:(1)化简解方程组3(x 1)y 55(y 1)3(x 5)⎧-=+⎨-=+⎩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简解方程组x3y20 34x3y314312⎧-++=⎪⎪⎨--⎪-=⎪⎩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加减法解方程x y1,353(x y)2(x3y)15.⎧+=⎪⎨⎪++-=⎩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1.填空:某校组织198名毕业学生到林卡玩,一部分学生坐在草地上唱歌,另一部分学生在河边散步,唱歌的学生是散步学生的2倍还多10人.问唱歌、散步的学生各有多少人?设唱歌的学生有x人,散步的学生有y人.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某班师生56人到某旅游景点参观,教师每张门票8元,学生每门票5元,共付304元.问教师学生各多少人?设教师x人,学生y人.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篮球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课时)1.填空: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这些图书共有多少本?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这些图书共有y本.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某藏药厂生产的珍珠70丸有大小盒两种包装,2大盒5小盒共装50粒,3大盒4小盒共装54粒.大盒与小盒每盒各装多少粒?解:设大盒装x粒,小盒装y粒.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方程组,得____________.答:大盒装______粒,小盒装______粒.3.(选做题)填空:5辆卡车和4辆拖拉机2次能运货68吨;3辆卡车和2辆拖拉机3次能运货60吨.问一辆卡车和一辆拖拉机一次各运货多少吨?设一辆卡车一次运x吨,一辆拖拉机一次运货y吨.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3课时)1.填“×”或“÷”:路程=速度_____时间,速度=路程_____时间,时间=路程____速度.2.哥哥行走的速度是每秒x米,弟弟行走的速度是每秒y米,则:(1)走了16秒,哥哥走了_______米,弟弟走了_______米,哥哥和弟弟一共走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米;(2)走了2分钟,哥哥走了_______米,弟弟走了_______米,哥哥比弟弟多走了_______________米.3.填空: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甲练习骑自行车,乙练习跑步,两人从同一处同时出发,4分钟后两人碰上了;碰上后两人改为反向出发,40秒后又碰上了.问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设甲的速度为每分钟x米,乙的速度为每分钟y米.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4课时)1.填空:某市现在的城镇人口为x万,农村人口为y万.计划一年后城镇人口增加0.8%,农村人口增加1.1%,则:(1)这个市现有总人口是___________万;(2)计划一年后城镇人口增加___________万;(3)计划一年后农村人口增加___________万;(4)计划一年后全市人口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2.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扎西把含糖为6%和12%的两种饮料倒在一起,配成了含糖8%的混合饮料240克.问两种饮料各用了多少克?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5课时)1.完成下面的探究过程:打折前,买60件A商品和30件B商品用了1080元,买50件A商品和10件B商品用了840元.打折后,买500件A商品和500件B商品用了9600元,比不打折少花多少钱?设打折前买1件A商品需要x元,买1件B商品需要y元.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方程组,得x________ ,y________.⎧=⎨=⎩这就是说,打折前,买1件A商品需要______元,买1件B商品需要______元.因此,打折前,买500件A商品和500件B商品需要_________元.因此,买500件A商品和500件B商品,打折后比打折前可以少花_______元.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第1、2课时)1.填空:(以下内容是本章的基础知识,是需要你真正理解的.你最好直接填,想不起来再在课本中找,请用铅笔填)(1)含有_____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_____,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2)把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既满足第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又满足第二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那么就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_______________方程,我们可以先求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求另一个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_________思想.(5)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法,简称________法.(6)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法,简称________法.(7)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一般有五步:________、设未知数、___________、解方程组、答. 2.填空:在x 2y 2⎧=-⎨=⎩与x 1y 1⎧=⎨=-⎩两组值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02x y 3⎧+=⎨-=⎩的解的是=y=_____.x _____ ,⎧⎨⎩ 3.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①②x y 4, 4x 2y 1.⎧-=⎨+=-⎩解:由①,得x=________________.③把③代入②,得_____________________.解这个方程,得y=_____.把y=_____代入③,得x=_____.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x ____ ,y ____.⎧=⎨=⎩4.用代入法解方程组5x y 110,9y x 110.⎧-=⎨-=⎩5.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用加减法解方程组①②5x 2y 9, 2x 6y 7.⎧+=⎨-=⎩解:①×3,得___________________.③②+③,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______.把x=______代入____,得_______________, y=______.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是x ____ ,y ____.⎧=⎨=⎩6.用加减法解方程组0.6x 0.4y 1.1,0.2x 0.4y 2.3.⎧-=⎨-=⎩7.解方程组2(x y)x y1,346(x y)4(2x y)16.⎧-+-=-⎪⎨⎪+--=⎩8.填空: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x my4nx3y2⎧+=⎨+=⎩的解是x1y3⎧=⎨=-⎩,则m=_____,n=_____.9.填空:某班学生共40人,男生比女生少3人,问男女生各多少人?设男生x人,女生y人.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10.填空:2本练习本及3支铅笔的价格为3.2元,4本练习本和5支铅笔的价格为5.8元.问一本练习本和一支铅笔的价格各为多少?设一本练习本的价格为x元,一支铅笔的价格为y元.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1.填空:某班上数学课的时候,准备分组讨论.如果每组7人,则余下3人;如果每组8人,则又不足5人.问全班有多少人?要分几组?设全班有x人,要分y组.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2.填空:某家存入银行甲、乙两种不同性质的存款20万元,甲种存款的年利率为2.4%,乙种存款的年利率为4.6%,该家一年共得利息7800元.求甲、乙两种存款各是多少万元?设甲、乙两种存款各是x万元、y万元.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根据市场调查,常觉大盒装(每盒10粒)和小盒装(每盒6粒)两种产品的销售量(按盒计算)比为2:5.某藏药厂每天生产常觉7000粒,问应分装大、小盒两种产品各多少盒?。
八年级同步第8讲: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及综合

第8讲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及解法综合知识框架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是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十七章第二节内容,主要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解法进行讲解,重点是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和解方程的理解,难点是求根公式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灵活应用.同时,结合之前所学的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及配方法进行解法综合应用,让学生熟练掌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为我们后期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奠定基础.8.1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1. 公式引入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0a ≠),可用配方法进行求解:得:2224()24b b ac x a a -+=.对上面这个方程进行讨论:因为0a ≠,所以240a >①当240b ac -≥时,22404b aca -≥利用开平方法,得:2b x a += 即:x = ②当240b ac -<时,22404b aca -<这时,在实数范围内,x 取任何值都不能使方程2224()24b b acx a a -+=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所以原方程没有实数根.2. 求根公式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0a ≠),当240b ac -≥时,有两个实数根:1x =2x =这就是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0a ≠)的求根公式.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般步骤①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20ax bx c ++=(0a ≠); ②确定a 、b 、c 的值;③求出24b ac -的值(或代数式);④若240b ac -≥,则把a 、b 、c 及24b ac -的值代入求根公式,求出1x 、2x ;若240b ac -<,则方程无解.【例1】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24)58x x x -=-;(2)2(53)(1)(1)5x x x -+=++.【例2】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20.2 2.5 1.30.1x x x +-=;(2)22(3)(31)(23)1552x x x x +--+-=.【例3】 当x 为何值时,多项式21122x x +与220x +的值相等?【例4】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291x +=;(220+-.【例5】 用公式法解方程:21)30x x ++-.【例6】 用公式法解关于x 的方程:20x px q ++=.【例7】 用公式法解关于x 的方程:222240x mx n m --+=.【例8】 观察求根公式x =,求出12x x +的值,并用得到的结果求解:设a 、b 是方程220130x x +-=的两个实数根,求22a a b ++的值.8.2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综合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总结①开平方法:形如20 (0)ax c a +=≠及2()0 (0)a x k c a ++=≠的一元二次方程,移项后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②因式分解法:通过因式分解,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等于零的形式,从而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即:若0A B ⋅=,则0A =或0B =.③配方法:通过添项或拆项,把方程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剩余的常数项全部移到方程右边,再通过开平方法求出方程的解即:222222440()0()2424b b ac b b acax bx c a x x a a a a--++=⇒+-=⇒+=,再用开平方法求解. ④公式法: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20 (0)ax bx c a ++=≠,当240b ac -≥时,有两个实数根:12 x x ==,【例9】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23)x x =;(2)2(21)(21)0x x x ---=.【例10】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212193x x +=-;(2)2225(21)9(3)0x x +-+=.【例11】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23250x x -+-=;(2)2184033x x ++=;(3)(1)(2)10x x -+=; (4)(31)(1)(41)(1)x x x x +-=--.【例12】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2252x x -=;(2)211.30.604x x ++=.【例13】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213402x x ++=;(2)263150x x --=.【例14】 用配方法解下列关于x 的方程: (1)230x x t +-=; (2)220ax x ++=(0a ≠).【例15】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2356x x =+;(2)2(3)(28)1025x x x +++=.【例16】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20x -=; (2)210.20.3020x x -+=;(3)226(21)2x x x -++=-.【例17】 用公式法解下列关于x 的方程:(1)20x bx c --=;(2)2100.1a x a -=.【例18】 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1)2(21)9x -=; (2)212455250x x --=;(3)22(31)(1)0x x --+=;(4)2(2)(2)0x x x -+-=;(5)21102x -+=;(6)20.30.50.3 2.1x x x +=+.【例19】 用因式分解法和公式法2种方法解方程:2222x -+.【例20】 如果对于任意两个实数 a b 、,定义:2a b a b *=+试解方程:2(2)210x x *+*=.【例21】 已知2220x x --=,求代数式2(1)(3)(3)(3)(1)x x x x x -++-+--的值.【例22】 如果x 满足2710x x -+=,求1x x-的值.【例23】 用因式分解法和公式法2种方法解关于x 的方程:2222222()2()()0p q x p q x p q -+++-=,(其中p 、q 为常数,且00p q p q +≠-≠,).【例24】 已知22()(2)8x y x y -+-=,求2x y -的值.【例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解方程4260x x --=,可将方程变形为222()60x x --=,然后设2x y =,则222()x y =,原方程化为260y y --=①解得12y =-、23y =当2y =-时,22x =-无意义,舍去;当3y =时,23x =,x =∴原方程的解为1x =2x =问题:(1)在由原方程到方程①的变化过程中,利用 法达到了降次的目的,将关于x 的一元高次方程转化为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2)解方程:①222()4()120x x x x ----=;②422(1)9x x -+=.【例26】 已知a 是实数,方程230x x a -+=的一个解的相反数是方程230x x a +-=的一个解,求方程230x x a -+=的解.【例27】 对任意实数k ,方程2(1)3()40k x k m x kn +-++=,总有一根为1,求m 、n 的值,并解此方程.【例28】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40mx x -+=与2244450x mx m m -+--=的根都是整数,求整数m 的值.8.3 课堂检测1. 用配方法解关于x 的方程20x bx c ++=时,方程可变形为()(A )22()24b b x +=;(B )224()24b b cx -+=;(C )224()24b b cx +-=;(D )224()24b b cx --=.2. 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1)2(1)25x -=;(2)26153x x +=;(3)2(4)5(4)x x +=+; (4)242011x x +=;(5)22(23)(1)04x x +--=;(6)4(210x x +=.3. 当x 为何值时,274x x ++的值与23(32)x x -的值相等?4. 二次方程(1)(2)(2)(3)(3)(1)0a x x b x x c x x ++++++++=有根0与1,求::a b c 的值.5. 已知k 是方程210x x --=的一个根,求代数式3220162k k -+的值.6. 解关于x 的方程:22222()4m n x mnx m n --=-(0mn ≠).7. 解下列方程:(1)42163290x x --=; (2)(1)(2)(3)(4)120x x x x ++++=.8.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112()1x x x x +++=,求11x x++的值.8.4 课后作业1. 按照要求解下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1)2650x x +-=(用配方法); (2)26153x x +=(用配方法);(3)2734y y =+(用公式法); (4)20-=(用公式法).2. 已知2514x x =-,求2(1)(21)(1)1x x x ---++的值.3. 用适当方法解下列关于x 的方程:(1)23)12-=;(2)225180x x +-=;(3)(2)(5)2x x --=-;(4)2(25)(1)(25)0x x x x +--+=;(5)221(0.5)0.25(2)039x x ---=; (6)2(21)10x -+=;(7)2(1)1)10x x -+--=;(8)(1)(21)x x a x a -=--.4. 若1x =是一元二次方程22(56)(21)50m m x m x -+++-=的一个根,求m 的值.5. 解关于x 的方程:222()0 (0,0)abx a b x ab a b -++=≠≠.6. 已知202(21)22x x x x ++=--,求x 的值.。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1

每块饼干的质量是x克,每颗糖果的 质量是y克,小明拿拿了一个等臂天平, 在左边秤盘放两块饼干,右边秤盘放 三颗糖果,结果天平两臂平衡,可列 出怎样的一个方程? 解:2x=3y或2x-3y=0
把下列各对数代入二元一次方程 3x+4y=19。
X=0 Y=1 X=1 Y=4 X=5 Y=1
1.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有哪些?
1 ① 3x+xy=1 ② y =3x ③x + =3; y y 1 ④ x+ = 6 ; ⑤ x - 2y2=2; ⑥ 3x+4y . 4
根据下列语句,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1.甲数比乙数大3.设甲数为x,乙数为y; x-y=3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cm.设这个长方 形的长是xcm,宽是ycm; 2(x+y)=20 3.甲、乙两人各工作5天,共生产零件 80件.设甲每天生产零件x件,乙每天 生产零件y件. 5x+5y=80
2
解:设篮球队胜了
x场,负了 y 场,得: x y 22
2 x y 40
满足方程 x y 22 且符合实际意义的x,y的值有哪些? x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y 22 21201918171615141312 1110 9 8 7 6 5 4 3 2 1 0 上表中哪对x,y的值既是方程 x y 22 的解, 又是方程 2 x y 40 的解 ?
你会了吗?
分析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 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 取较好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 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
解:设篮球队胜了 场,负了 y 场,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下册 第八章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案(表格式)

教学设计定义2: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探究活动:满足x +y=35的值有哪些? 教师启发: (1)若不考虑此方程与上面实际问题的联系,还可以取哪些值? (2)你能模仿一元一次方程解给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下定义吗? (3)它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有什么区别?定义3: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记为目标导学二: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定义例2: 有下列方程组:①x +y =2;xy =1,②+y =1;1③;1④=7;y⑤x -y =1,x +π=3,其中二元一次方程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解析:①方程组中第一个方程含未知数的项xy 的次数不是1;②方程组中第二个方程不是整式方程;③方程组中共有3个未知数.只有④⑤满足,其中⑤方程组中的π是常数.故选B.方法总结:识别一个方程组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一看方程组中的方程是否都是整式方程;二看方程组中是不是只含两个未知数;三看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不是都为1.例3:用库存化肥给麦田追肥,如果每亩施肥6公斤,就缺少200公斤,如果每亩施肥5公斤,就剩余300公斤,问有多少亩麦田?库存化肥有多少?分析:本题有两上未知数:麦田的亩数和库存化肥的数量。
相等关系:1、每亩施肥6公斤所需化肥量=库存化肥量+200公斤。
2、每亩施肥5公斤,所需化肥量=库存化肥量-300公斤 小组讨论,解答。
四、课堂总结我们学习二元一次方程和方程组,要结合一元一次方程来理解。
1、方程mx−2y=3x+4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范围是( )A.m≠0 B.m≠−2 C.m≠3 D.m≠42、已知是方程3x-my=1的一个解,则m=__________。
3、已知方程,若x==6,则y=_____;若y=0,则x=_____;当x=____时,y=4.4、写出二元一次方程3x-5y=1的一个正整数解______.5、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B、C、D、。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8.1二元一次方程组导学案(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导学案学段初中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第8单元课题8.1二元一次方程组课型新授主备学校初审人终审人主备人合作H日队课标依据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能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能举例说明二元一次方程及其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2、使学生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等概念,会检验一对数值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教学重点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含义;2、检验一对数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教学难点检验一对数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导学环节课堂流程时间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学法指导知识链接呈现目标2分小黑板呈现目标自主学习温故知新5分认真阅读课本88-89页,理解掌握以下概念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___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___的方程。
ax=b(a#O)2、方程的解:能使方程等号两边相等的的值。
3、二元一次方程:方程中含有______未知数,并且_____________的次数都是—O一般式:ax+by二c(a乂0,b尹0)4、二元一次方程组:把具有__________的______二元一次方程用______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5、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有个解。
6、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让学生认真阅读方程的概念,一元次方程的概念及一元次方程解的概念。
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________,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能使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等号两边都相等两个未知数的值。
)二元一次方程组有________个解。
互助释疑3分我的疑难问题。
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探究出招8分1、课本89业“探究”2、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式:ax+by=c(a尹0,b#0)用含x的式子表示y,y=_____________用含y的式子表示x,x=3、方程3x+2y=6,有_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都是—次,因此这个方程是____元_____次方程。
8.1.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1)

解:设小路的宽为x米, 依题意列方程得
(18-x)(8-x)=96 即 x2 +26 x +48 =0.
小结 拓展
回味无穷
• 本节课你又学会了哪些新知识呢? • 1.学习了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它的一般
形式ax2+bx+c=0(a,b,c为常数,a≠0) 和有关概念,如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二次 项系数、一次项系数.
(5) -y22=0
(6)(m 2)2 1
(7)(2x 3)(x 1) 2 x2
解: (1)、 (5) 、(6)
培养能力之阵地
2.把方程(3x+2)2=4(x-3)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 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解:将原方程化简为:
9x2+12x+4=4(x2-6x+9) 9x2+12x+4= 4 x2 -24x +36 9x2 - 4 x2+ 12x + 24x + 4 - 36=0 5x2 + 36 x - 32=0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m 1
独立
知识的升华
作业
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 的三个日期,把它们的平
方和告诉我,我能马上知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道这三天分别是几号.
12 3 45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即 2x2 - 13x + 11 = 0 .
即 x2 +12 x -15 =0. 即 x2 -100 =0.
x2+2x-3=1+x2
即 2x -4 = 0 .
上面的方程都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并
且都可以化为 ax2+bx+c=0(a,b,c为常数, a≠0) 的形
8.1 一元二次方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数学下册

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地数学模型。
随着数学应用的日趋广泛,方程的工具作用显得愈发重要,它既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又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
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节课选自鲁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一元二次方程》的第1课时,本章内容共需要14个课时完成。
在前几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等,初步感知了方程的模型作用,积累了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一元二次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不等式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今后学生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这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课,通过丰富的实例,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为接下来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2、教学目标及确立目标的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对这部分的要求是:“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的内容,针对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知识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主要目的而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正确认识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2)会根据题意列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
过程性目标:经历“观察--尝试--解决--归纳”的全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自信心.2)体会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渗透方程的思想.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钻研创新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当k ≠±1
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当k
=-1 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课堂练习 1.从前有一天,一个醉汉拿着竹竿进屋,横拿竖拿 都进不去,横着比门框宽4尺,竖着比门框高2尺, 另一个醉汉教他沿着门的两个对角斜着拿竿,这个醉 汉一试,不多不少刚好进去了.你知道竹竿有多长吗? 请根据这一问题列出方程. 2尺 解:设竹竿的长为x尺,则门 数学化 的宽 度为(x-2)尺,长为 (x-4) 尺,依题意,得 x
数学化 8m 1m
7m
6m
xm
你能化简这个方程吗?
想一想 观察下面等式: 102+112+122=132+142
你还能找到其他的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 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吗? 一 般 化 如果设五个连续整数中的第一个数为x,那么后面 四个数依次可表示为:x+1 ,x+2 , x+3, x+4.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x2 + (x+1)2 + (x+ 2)2 =(x+3)2 + (x+4)2 你能化简这个方程吗?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8.1一元二次方程(1)
学习方法报数学周刊
回顾思考 你能为一个矩形花园提供多种设计方案吗?
想一想 一块四周镶有宽度相等的花边的地毯如下图,它的
长为8m,宽为5m.如果地毯中央长方形图案的面
积为18 m2 ,则花边多宽?
挑战自我 解:如果设花边的宽为x m ,那么地毯中央长方形图 案的长为 (8-2x)m,宽为 (5-2x)m,根据题意,可得方 程: (8 - 2x) (5 - 2x) = 18. 你能化简这个方程吗? 8 x x x 数学化 ( 8- 2x) 5 18m2 x
引入新知 由上面三个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三个方程:
(8-2x)(5-2x)=18; x2+x+1)2+(x+2)2=(x+3)2+(x+4)2 ( x+6)2+72=102 即 2x2 - 13x + 11 = 0 . 即 x2 - 8x - 20=0. 即 x2 +12 x -15 =0.
上述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上面的方程都是只含有 一个未知数x的 整式方程,并 且都可以化为 ax2+bx+c=0(a,b,c为常数, a≠0) 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把ax2+bx+c=0(a,b,c为常数,a≠0)称为一元 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2 , bx , c分别称为 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 b分别称为二次项系 数和一次项系数.
方
2
程
一般形式
二次项 一次项 系 数 系 数
常数 项
3x =5x-1
(x+2)(x -1)=6
3x2-5x+1=0 x 2 + x- 8= 0
3 1
-5 1 0
1 -8 4
4-7x =0
2
- 7x2 + 4= 0 或-7x2 +0 x+4=0 -7 或 7x2 - 4= 0 7
0
-4
课堂练习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有一面积为54m2的长方形,将它的一边剪短5m,另一边 剪短2m,恰好变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m,则原长方形的长为(x+5) m,宽 为(x+2) m,依题意得方程: 5 x
(x+5) (x+2) =54.
即
x2 + 7x-44 =0.
生活中的数学 如图,一个长为10 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 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 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 m ,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解:由勾股定理可知, 滑动前梯子底端距墙 6 m. 如果设梯子底端滑动 x m,那么滑动后梯子 底端距墙 x+6 m;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72+(x+6)2=102
x-2
(x-4)2+ (x-2)2= x2.
即 x2-12
x +20 = 0.
x-4
4尺
课堂练习 2.把方程(3x+2)2=4(x-3)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 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解:将原方程化简为: 9x2+12x+4=4(x2-6x+9), 9x2+12x+4= 4 x2 -24x +36 , 9x2 - 4 x2 + 12x + 24x + 4 - 36=0 , 5 x2 + 36 x - 32=0.
x 2
54m2
x+5
课堂练习
(2)三个连续整数两两相乘,再求和,结果为242, 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解:设第一个数为x,则另两个数分别为x+1, x+2,依题意,得 x (x+1) + x(x+2) + (x+1) (x+2) =242. 即
x2 +2x-8 0=0.
课堂练习 2.把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并写出它 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探索思考 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7x2-6x=0; (2)2x2-5xy+6y=0; 1 2 (3)2x - - 3x - 1 = 0 ;- y2 (4) 2 =0 (5)x2+2x-3=1+x2.
;
解: (1)、 (4)
想一想
1.关于x的方程(k-3)x2 + 2x-1=0,当k ≠3 _______ 时,是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项系数为5,一次项系数为36 ,常数项为- 32 .
小结与拓展
本节课你又学会了哪些新知识呢? 1.学习了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它的 一般形式ax2+bx+c=0(a,b,c为常数, a≠0)和有关概念,如二次项、一次项、常 数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 2.会用一元二次方程表示实际生活中的数 量关系 你准备如何去求方程中的未知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