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结构及总学分和总学时构成表
(2)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方案

(2)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环境科学研究院所、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和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适合在各级政府部门、环境保护局、城市规划局、城市建设局、环境监测站和各大中型企业的环保处、环保公司、污水处理厂、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部门行业,从事环保技术开发、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治理、环境咨询和环境执法等方面的工作,而且也很适合从事各级学校的环境与科学教育。
二、培养规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品德好,具有团队精神,愿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服务。
系统地学习并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并掌握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工程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与实践工作能力。
通过4年学习,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化学、物理、生物学、生态学和地学等环境科学基础;(2)掌握环境科学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了解环境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与运行管理基本知识。
(4)熟悉环境管理与评价、环境法规、环境经济和环境教育知识,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具有一定的从事环境监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和水资源管理工作能力,以及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咨询、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的基本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现代环境科学技术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能力。
高中新课标学年学分分配指导表

活动 服务
得 1 学分
得 1 学分
社会 参加 1 周社会实践,获得 参加 1 周社会实践,获得 参加 1 周社会实践,获得
实践
2 学分
2 学分
2 学分
4
各科目大致内容构成见下表
学习 领域 语言 与 文学
数学
人文 与 社会
科学
科目 语文
外语 (以英 语为 例)
数学
思想政 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遗传
稳态
选修一
生物
与
与
与环
选修二
细胞
进化
境
信息 信息 选修一:在 5 个选修模块中修习 2 个必修学分(“必选”)
技术 技术 其他选修一
选修二
技术
基础
通用
技术
技术
选修一
技术
与设
与设
选修二
计1
计2
美术 在所有模块中任选 3 个,获 3 个必修学分,此外还可修习若干选修学分。高一
第一学期由学校代选。
3
艺
新闻与传记、
与
1
2
3
4
5
语言文字应用 文化论著研读 选
文学
修二
选修一 :英语 选修系 列一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选修系列二、
1
2
3
4
5
选修二 :可考 虑选修 一课 程之后
选修
选修一:数学选修 1、数学选修 2、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选修 3、
1
2
3
4
5
数学选修 4、数学选修 5 选修二
学年学分分配指导表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一)通识课程( 46 学分, 988 学时。
其中必修 33 学分, 597 学时;选修 13 学分,391学时)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周学时开课时间考核方式备注通识课程必修12490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36+18/2+1 秋、春考试文上学期理下学期12490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6+18/2+1 秋、春考试文下学期理上学期1249000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 72+36/4+2 秋、春考试文上学期理下学期12490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6/2 秋、春考试文下学期理上学期12490005 形势政策 2 36/2 秋、春考查12500001 大学英语Ⅰ 3 60/4 秋考试英日俄任选一语种12500002 大学英语Ⅱ 4 72/4 春考查12500003 大学英语Ⅲ 4 72/4 秋考试12500004 大学英语Ⅳ 3 60/4 春考试12500005 大学日语Ⅰ 3 60/4 秋考试12500006 大学日语Ⅱ 4 72/4 春考查12500007 大学日语Ⅲ 4 76/4 秋考试12500008 大学日语Ⅳ 4 72/4 春考试12500009 大学俄语Ⅰ 3 60/4 秋考试12500010 大学俄语Ⅱ 4 72/4 春考查12500011 大学俄语Ⅲ 4 76/4 秋考试12500012 大学俄语Ⅳ 4 72/4 春考试124100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3 30+15/2+2 秋考试总计33 597选修12400001 大学体育Ⅰ 1 30/2 秋考试限选体育俱乐部制12400002 大学体育Ⅱ 1 36/2 春考试12400003 大学体育Ⅲ 1 36/2 秋考试12400004 大学体育Ⅳ 1 36/2 春考试12450001 现代科学技术导论 1 30/2 春考查限选12330001 中国传统文化 1 30/2 秋考查1253000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 38/2 秋、春考查第5学期专业英语 1 30/2 秋、春考查英语类学生,任选1门,修够1学分。
《伦理学》学时分配表

《伦理学》学时分配表
《伦理学》学时分配表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灵活安排。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学时分配方案,仅供参考:
总学时:36学时
1. 伦理学导论(4学时)
介绍伦理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2. 道德的基本问题(6学时)
讨论道德的基本问题,如道德的起源、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道德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等。
3. 伦理原则与规范(8学时)
介绍伦理原则和规范的概念、分类和应用,如功利主义、义务伦理、美德伦理等。
4. 道德实践(10学时)
探讨道德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如道德决策、道德行为的动力和机制、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手段等。
5. 伦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学时)
讨论伦理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等)的关系,以及伦理学在实践领域中的应用。
6. 当代伦理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4学时)
介绍当代伦理学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如全球伦理、环境伦理、人工智能伦理等。
以上学时分配仅供参考,具体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表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表
(三)学制、学时及修习要求。
1.学制与学时
(1)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2)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分两个学段安排课程,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3)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原则上每周安排的课程修习时间不超过35学时,每学时教学时间一般为45分钟。
附表一普通高中课程内容一览表
附表二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参照)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参照)(续)。
解读04 课程结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课程内容结构改动较大,由原来的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修改为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具体变动情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3版)
必修课程不划分模块,共4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共6学分。
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4学分的必修课程。
选择化学作为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学生,需要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全部3个模块的内容,获得6个学分。其他学生也可选择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的部分模块,获得相应的学分。
选修课程供学生自有选择修习,学分为0~4学分。
学生在高中阶段修满6学分,即学完化学1、化学2之后,再从选修课程中选学一个模块,并获得2学分,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鼓励学生尤其是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在修满6个学分后,选学更多的课程模块,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化学素养。建议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修至8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12个学分。化学课程标准是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化学1、化学2课程模块的内容是高校招生化学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的考试内容应对报考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报考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3个模块;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报考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6个模块。
选修课程包括3个系列,每修习完成9学时可获得0.5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
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6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学时。
(2)选课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3版)
各专业学分要求 和培养方案

四、毕业合格标准本大类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最低修满;190学分——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186学分——工程力学专业;188学分——消防工程专业;195学分——土木工程(天佑班)专业。
其中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课程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一、主要内容(一)框架及课程结构1.公共课程(1)“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照教育部和中宣部的要求执行。
“形势与政策”课由党委宣传部牵头,学生工作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协助组织落实,由院系学工办在毕业学年第一学期确定总成绩,总计1学分。
(2)基础英语教学分三个学期进行,192学时(12学分)。
进入英语提高阶段学习的学生,可选修高级英语课程或本院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各专业应开设2门以上双语教学专业课程。
(3)体育课共计128学时(4学分),32学时/学期。
修完后,学生还须参加体育课外测试(必修,1.5学分)。
(4)全校性选修课程包括自然科技、人文社科、经济管理、艺术体育等多种类型,每个学生至少选修10学分(要求包括2个学分的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其中6个学分要求学生必须修读其他学科门类的课程,4个学分由学生任选。
2.大类课程大类课程以学科基础课程为主,属于同一大类的专业设置统一的大类课程。
大类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为同一大类下不同专业的相同核心基础课程,选修课程为同一大类下体现不同专业特点的基础课程。
3.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程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一般2-4门课程左右;选修课程体现专业特色和优势,各专业可以根据社会需要,设立灵活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每个选修课程模块的学分数为必修课程学分数的1.5—2倍。
选修课程可以采取讨论型、研究型、工程设计型、案例型、创新训练型等多种形式,课程规格宜小型化(1-2学分/门)。
4.实践教学在校期间集中实践环节时间安排:理工类专业为40周左右,经管文法类专业为32周左右,医学类专业为50周左右,其中包括统一安排的入学教育与军训3周(计1.5学分)、毕业教育1周(计0.5学分)。
生物工程(动植物检疫方向·非师范类)专业

2005级生物工程(动植物检疫方向)专业适用本教学计划生物工程(动植物检疫方向·非师范类)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学制、授予学位专业代码:070402 专业名称:动植物检疫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二、专业培养目标规格㈠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动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动物产品、植物产品检验检疫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国家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动植物产品卫生安全与监督机构、农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及进出口管理部门从事动植物病虫害检验检疫及防治、农畜产品及食品卫生安全检测、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管理、教学与推广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㈡专业培养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热心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2、系统掌握植物科学、动物科学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掌握数学、化学等其它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4、具有健全的心理和生理素质,能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真理,经得起成功和失败的考验,与社会和他人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利用外文资料和计算机,并达到规定的国家外语、计算机等级水平。
6、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体健康。
7、了解生物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及生物工程产业发展状况。
毕业生能胜任各级检验检疫部门、动植物产品卫生安全与监督机构、农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及进出口管理部门从事动植物病虫害检验检疫及防治、农畜产品及食品卫生安全检测、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管理、教学与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三、专业主干课程植物形态学、植物系统学、无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植物检疫学、昆虫学、动物检疫学、食品安全与卫生检验、仪器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10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A
6
64
32
6
马克思主义学院
04
180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A
2
30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05
1801005
形势与政策
A
2
28
4
2
2
前8周
马克思主义学院
06
0501006
大学外语I
A
4
64
4
公共外语学院
07
0501007
大学外语II
A
4
64
4
公共外语学院
30
480
专
业
限
定
选
修
模块1(应用型)
42
030324001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3
030324002
公文写作与应用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4
030324003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专题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5
030324004
电子政务(含办公自动化)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6
13
29010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A
2
32
2
学生工作部
14
1001015
现代自然科学基础
C
2
32
2
网络课程在线学习
或化学化工学院
15
3101017
文献检索
A
1
8
16
2
图书馆
16
2701018
入学教育与军事教育课
A
2
36
14天
2
学工部、武装部
17
2601019
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
A
1
32
√
√
√
√
学工部、后勤处
28
448
专
业
主
干
课
32
030322010
公共行政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33
030322011
公共政策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34
03032201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35
030322013
行政组织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36
030322014
公共伦理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51
030324010
中国行政制度史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52
030324011
社会保障制度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53
030324012
公共管理前沿问题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54
030324013
领导科学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55
030324014
公共危机管理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18
3501020
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
A
2
32
3
招生与就业处
合计学时/学分(通识必修课程)
46
711
133
通
识
选
修
课
19
艺术鉴赏
公选一
A
2
32
相关学院
20
自然科学
公选二
A
2
32
相关学院
21
人文社会
公选三
A
2
32
相关学院
22
大学外语IV
学术型选修
A
4
64
4
公共外语学院
合计学时/学分(通识选修课)
6/10
专
业
开
放
选
修
56
030324015
西方行政制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57
030324016
政治社会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58
030324017
高等数学(四)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59
030324018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B
2
32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60
03340019
公共关系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96/160
合计学时/学分(通识课程,不含大学外语IV)
52
807
专
业
课
程
专
业
基
础
课
23
030322001
管理学原理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24
030322002
政治学基础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25
030322003
社会学概论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26
030322004
政府经济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课程结构及总学分和总学时构成表
课程
类别
序
号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授课范围
学时/学分分配
开课时间分配
开课单位
学分
讲授学时
实践(验)学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春季
秋季
全年
通
识
课
程
通
识
必
修
课
01
1801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A
3
45
3
3
马克思主义学院
02
1801002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
A
3
36
12
3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合计学时/学分
64
实
践
环
节
64
030325001
社会治理见习
B
2
64
√
√
√
√
√
政治与行政学院
65
030325002
基层政务见习
B
2
64
√
√
√
√
√
政治与行政学院
66
030325003
专业实习
(市政管理实习、办公室业务实习)
B
12
384
√
政治与行政学院
67
030325004
(科研创新、学年论文)调查报告
61
030324020
非营利组织管理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合计学时/学分(选20)
20
320
合计学时/学分(专业课程)
58
928
总学时/学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
78
1248
实
践
课
程
技能训练
62
030327001
公务员模拟训练
B
1
32
1
政治与行政学院
63
030327002
行政能力测试
B
1
32
1
政治与行政学院
27
030322005
宪法与行政法学
B
4
64
4
政治与行政学院
28
030322006
公共管理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29
030322007
西方行政学说史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30
030322008
普通逻辑学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31
030322009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B
3
48
3
政治与行政学院
合计学时/学分
B
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68
030325005
毕业论文(设计)
B
6
√
√
政治与行政学院
合计学时/学分(实践环节)
26
创新创业环节(不计入总分学)
6
030324005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7
030324006
数据统计分析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48
030324007
政务礼仪与面试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模块
2(学术型)
49
030324008
公共管理名著选读
B
2
32
2
政治与行政学院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