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中的有害污染物质
化妆产品中的常见有害成分

化妆产品中的常见有害成分化妆产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塑造自信和美丽。
然而,许多化妆产品中含有一些常见的有害成分,对我们的健康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有害成分,并提供一些可以避免它们的方法。
1. 铅:铅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成分,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中的颜料和染料中。
长期接触铅会导致中毒,并且对大脑和神经系统有害。
为了避免使用含铅化妆品,我们应该仔细阅读产品的成分表,并选择标明无铅的产品。
2. 石油副产品:石油副产品如矿物油、凡士林和石蜡被广泛用于护肤品中的润肤剂和保湿剂。
然而,它们会阻塞皮肤毛孔,导致皮肤问题如痤疮和粉刺的引发。
选择天然成分如植物油和乳液来替代石油副产品。
3. 对羟基苯甲酸酯: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是一类常见的防腐剂,用于防止化妆品变质。
然而,它们已被怀疑与激素失调和乳腺癌相关。
尽可能选择不含对羟基苯甲酸酯的化妆品,或者选择使用天然防腐剂,如葡萄柚籽提取物等。
4. 乳胶和香精:乳胶和香精是一些常见的过敏原,容易引发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红肿和湿疹。
避免使用含有乳胶或香精的化妆品,特别是对于有敏感皮肤的人来说更为重要。
选择无香料和低敏感性产品,可以减少过敏的风险。
5. 巨大颗粒:一些化妆品中含有巨大颗粒,如硅胶和微粒子,用于增加化妆品的质地和光泽。
然而,这些颗粒对皮肤可能会造成刺激和磨损,特别是在肌肤上涂抹时。
选择细小颗粒的化妆品,如粉末、颗粒状和质地柔软的产品,可以减少对皮肤的伤害。
6. 硫酸盐:硫酸盐是一种常见的清洁剂和起泡剂,被广泛用于洗发水、洗面奶和沐浴露中。
然而,它们可能会使头皮和皮肤过敏、干燥,并且有些人可能对硫酸盐敏感。
选择无硫酸盐的洗护产品,可以减少对头皮和皮肤的刺激。
7. 重金属:某些重金属如汞、镉和铅有时会被意外地污染到化妆品中。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有害,尤其是对于孕妇和儿童来说更是如此。
购买品牌信誉好、有监管机构认证的化妆品,可以减少接触有害重金属的风险。
化妆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化妆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化妆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重金属是指密度较大,毒性较高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铬、镍、汞等。
它们可能通过化妆品的原材料或生产过程中的污染进入产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开发有效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对于确保化妆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1.原材料污染:化妆品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其中铅是最常见的。
2.传统生产方法导致的污染:一些传统的制造方法可能会导致汞和铅的污染,例如,在含有汞的汞齐中使用。
3.包装材料污染:一些包装材料中可能含有重金属,例如铅和铬。
1.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最常见的重金属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将样品原子化并测量吸收光线的强度,来确定重金属的存在和浓度。
该方法准确、可靠,并且可以同时检测多种重金属。
2.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原子荧光光谱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方法。
它利用样品原子化后发生的荧光来测量重金属的存在和浓度。
与AAS相比,AFS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重金属检测方法。
它将样品原子化并离子化,通过质谱仪测量不同离子质量比例的信号,来确定重金属的存在和浓度。
ICP-MS可以同时测定多种重金属,并且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4.荧光X射线光谱法(XRF):荧光X射线光谱法利用样品受激发的X射线产生的特征能级的荧光来测量重金属的存在和浓度。
它非接触且无需样品准备,适用于快速分析大量样品。
5.原子力显微镜(AFM):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表面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重金属颗粒在化妆品中的分布情况。
AFM通过测量样品表面的力和位移,提供了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和重金属颗粒成分的信息。
三、化妆品中重金属的监管和限制为了保护消费者健康,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关于化妆品中重金属的监管标准和限制。
例如,欧盟化妆品法规限制铅、镉、汞、铬等重金属的含量,并规定使用化妆品的面部和唇部不得超过一定量的重金属。
七大毁容的化妆品成分

【七大毁容的化妆品成分】1.酒精:使皮肤干燥失水、破坏角质蛋白、使肌肤敏感;2.水杨酸:破坏角质层、降低肌肤防御力、致过敏红斑;3.果酸:使皮肤变薄敏感,早上用使皮肤变黑;4.汞:伤害肝肾脾;5.砷:皮炎、色素沉淀、致皮肤癌;6.铅:伤害造血、生殖系统;7.镉:诱发心脏病、伤害骨组织[1]。
汞、砷、铅、镉是化妆品禁用成分但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禁止使用汞、砷、铅、镉以及这些物质的化合物作为化妆品组分[2]。
也就是说,这些金属是化妆品的禁用成分,它们不应该出现在化妆品的成分列表中。
不过,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化妆品有可能被汞、砷、铅等污染,因此对于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化妆品卫生规范》还规定了总量限值。
化妆品中常见污染物总量的限值。
细心的读者发现,汞还有1条备注。
备注中提到的“有机汞防腐剂”(苯汞的盐类、硫柳汞)在化妆品中,只能被用于眼部化妆品和眼部卸妆品中,其浓度限值均为0.007%(以汞计),并且要在化妆品标签上标明。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指出,化妆品中的汞化合物会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蓄积,可能引起过敏、皮肤刺激及神经毒性症状。
因此,除眼部化妆品外,严禁在其他化妆品中使用。
同时,FDA还规定,只能在没有其他安全有效的眼部化妆品防腐剂可用时才准许使用汞化合物,且浓度不得超过0.0065%(以汞计)[3]。
我国对眼部化妆品的有机汞防腐剂的使用标准虽没有FDA规定的严格,但只要化妆品厂家遵守国家规定,那么化妆品中微量的有机汞防腐剂对皮肤也应该是安全的。
同时,现在已经很少看到眼部产品会用有机汞作为防腐剂了。
如果实在不放心,那在标签上看到这2种防腐剂大可以避而远之。
所以说,汞、砷、铅、镉作为化妆品禁用成分,是不应该出现在合格化妆品的成分列表中,也就谈不上是“毁容”的化妆品成分了。
酒精有争议的成分,但是离毁容还很远酒精的加入可以使化妆品使用起来感觉更为清爽,有较强的渗透感。
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与控制

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与控制化妆品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美化和保养肌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人们对于化妆品中微生物污染的认识相对较少。
本文将探讨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并介绍一些有效的控制方法。
一、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现象化妆品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产品,因此对产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要求较高。
然而,由于制造和保存过程中的一系列因素,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仍然存在。
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各种皮肤问题,甚至严重的感染。
1. 外源性污染:化妆品在制造和包装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来自空气、土壤、水源等外部环境中的微生物的污染。
这些细菌、真菌和病毒可能会导致化妆品变质并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2. 内源性污染:化妆品中的原材料本身可能携带微生物,而这些微生物在制造和保存过程中会不断繁殖和扩散。
这种内源性污染很难被消除或掌控,因此需要采取其他手段来进行控制。
二、化妆品中的常见微生物污染化妆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等。
其中,最常见的细菌污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等。
真菌和酵母污染通常以曲霉菌、酵母菌和白色念珠菌等为主。
这些微生物在化妆品中繁殖和扩散会引起化妆品的变质,从而影响其使用效果和品质。
此外,一些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和感染等问题。
三、化妆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方法为了避免化妆品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制造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微生物的繁殖和扩散。
1. 原材料筛选:选择优质、无菌的原材料是防止微生物污染的第一步。
制造商需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并通过有效的检测手段确定其无菌性。
2. 生产环境控制:建立严格的生产环境控制体系,包括空气净化和洁净区域的建设。
生产过程中要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以避免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3. 添加防腐剂:防腐剂是化妆品中控制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手段。
正确使用适量的防腐剂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4. 包装密封:合理的包装和密封是防止化妆品污染的重要环节。
谈一谈化妆品中添加的各种有害物质.

谈一谈化妆品中添加的各种有害物质我们的皮肤是一个吸收器官,可通过角质层和细胞之间的缝隙及汗腺孔、毛囊吸收外来物质,比如化妆品和外用药。
由于皮肤的吸收没有呼吸、消化系统那么直接,所以皮肤的中毒往往是长期的过程,汞、铅的中毒最为常见。
一开始它们确实有增白美容的效果,但是久了形成色素沉淀,治疗困难。
化妆品中含有的金属和非金属有很多种。
有些是为达到某些特定功效刻意添加的。
例如,添加汞可起到美白的效果,因为汞化合物会破坏表皮层的酵素活动,使黑色素无法形成;铅的氧化物具有一定遮盖作用,也可用于美白;也有些金属是由于生产原料成分不纯,将不该有的金属成分残留在化妆品中,而如果化妆品中添加了砷、汞、铅,长期使用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最大。
因此,化妆品中的砷、汞、铅等是必检物质,《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了这些物质在化妆品中的限量:砷为10毫克/公斤,汞为1毫克/公斤,铅为4O毫克/公斤。
完整的皮肤由于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基本上不吸收汞,但将汞的化合物如氯化亚汞制成油膏涂抹皮肤,氯化亚汞和脂肪酸结合后成脂溶性,可通过皮肤而被人体吸收。
吸收进入人体的汞可经肝、胃肠道、肾、呼气或皮肤蒸发排出。
皮肤外用含氯化亚汞超标化妆品,如果吸收量超过人体自然排泄能力时,引起汞的慢性累积,使体内汞超过正常值,并使尿汞增高,而致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的主要靶器官是脑,其次是肾、甲状腺、消化系统、卵巢等。
由于汞具高度亲脂性和扩散性,长期摄人无机汞化合物时,可因HgO的生成并进入脑内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而且进入脑中与组织蛋白结合,不易再穿过血脑屏障,故排出较慢,长时间的慢性累积,对脑的损害较大,引发神经系统症状。
本次被调查的两组人员的头昏、头痛、失眠、思睡、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烦躁、舌颤、眼颤、指颤等脑损害症状,患病率都较高。
汞蓄积在头发中可使头发脱落。
汞蓄积在胃肠道可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有恶心、呕吐、腹痛,汞由唾液排出,与口腔内食物残渣分解产生的硫化氢生成硫化汞,对口腔黏膜和牙龈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而致口腔溃疡和牙龈出血。
护肤品十大有害物质

护肤品十大有害物质一:紫外线吸收剂夏天来临,为了避免紫外线带走水嫩白皙的肌肤,选择防晒护肤品成为女人们的头等大事。
防晒护肤品中通常都含有防晒剂。
目前以化学合成的紫外线吸收剂为主,它能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
但由于紫外线吸收剂本身就是一种光敏物质,使用不当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引起光敏性反应等。
尤其容易产生肌肤粗糙、眼部有刺激感等问题。
因此,我国化妆品卫生法规对化妆品组分中限用紫外线吸收剂、化妆品中最大允许使用浓度、标签上必须标印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都做出了规定。
二:防腐剂为了防止污染,护肤品、化妆品中都含有防腐剂。
防腐剂也是一种不安全成分,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等炎症。
目前,市场上只有个别产品不含防腐剂,这样的产品对包装要求很高。
皮肤容易过敏的MM购买化妆品时一定要注意是否含有防腐剂。
三:酒精普通化妆品的成分中,一般都含有酒精,其实它对我们的皮肤是有很大的害处的。
1、酒精具有超强的渗透力,能渗透到细胞体内,使其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使细胞脱水,皮肤就会渐渐失去弹性。
2、酒精具有高挥发性,在带走皮肤热量的同时也带走了皮肤的水分,使皮肤的天然保湿能力及买免疫力降低,造成皮肤干燥,粗糙,皮脂分泌旺盛,毛孔粗大。
皮肤将会更快衰老。
3、含有酒精的化妆品涂在皮肤上之后会有光敏反应发生,导致皮肤色素加重,产生难以逆转的斑点。
4、由于细胞的适应性,在长期使用含有酒精的化妆品后,皮肤细胞就会对酒精产生依赖,而对不含酒精成分的化妆品产生排斥。
5、酒精会麻痹细胞,使细胞难以区分营养物质的优劣,从而会吸收一些对皮肤有害的物质,例如铅,汞等有害物质,让皮肤不再健康。
所以,提醒大家最好不要买含有酒精的化妆品。
四:矿物油含有矿物油的护肤品滋润效果很好,但对皮肤负担很大。
市场上标以洁颜油名称的产品很多,其中矿物油是目前最多的添加类型,价格也会因纯度而相差很远,值得提醒的是,如果纯度高的,产品的安全性也高;如果纯度太低,不但影响清洁效果,甚至会造成毛孔堵塞。
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危害

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危害化妆品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不少化妆品中含有一些有害成分,这些有害成分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危害,并提供一些步骤来避免对这些成分的过度暴露。
第一部分: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1. 铅:铅被广泛使用于口红、眼线笔和粉底等化妆品中。
然而,长期使用含铅化妆品可能导致铅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造成损害。
2. 汞:某些皮肤美白产品中含有汞,这可能导致皮肤过敏、感染和刺激。
此外,长期暴露于汞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功能。
3. 防腐剂:一些常见的防腐剂,如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和甲醛,可能对人体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增加患乳腺癌等疾病的风险。
4. 矽:矽是一种常见的填充剂,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的粉底和隔离霜等产品。
然而,矽在长期使用下可能导致毛孔堵塞、皮肤干燥和粉刺等问题。
5. 酒精:某些化妆水和爽肤水中含有酒精,这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刺激和水分流失。
第二部分:化妆品中有害成分的危害1. 皮肤问题:有害成分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瘙痒和红肿等问题,损害皮肤健康。
2. 内分泌干扰:某些化妆品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对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给机体带来健康风险。
3. 毒性作用:有害成分可能对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长期积累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4. 环境污染:某些有害成分在化妆品进入环境后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损害大自然的健康。
第三部分:减少对有害成分的暴露的步骤1. 选择天然成分:选择化妆品时尽量选择含有天然成分的产品,避免使用含有大量化学物质的化妆品。
2. 仔细阅读成分标签:购买化妆品时仔细阅读成分标签,避免购买含有有害成分的产品。
3. 寻找认证产品:选择获得认证的有机或天然化妆品品牌,以确保产品符合一定的健康和环保标准。
4. 自制化妆品:考虑自制化妆品,使用天然的食材和成分,以减少对有害成分的暴露。
5. 避免频繁使用:尽量减少对化妆品的频繁使用,给皮肤一些呼吸的空间。
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

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对于食品,甚至是化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不少人常常忽略了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
事实上,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不仅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还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一、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防腐剂防腐剂是化妆品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成分,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细菌和霉菌的生长,从而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
然而,一些防腐剂被认为是潜在的致癌物质,例如酚类和甲醛。
这些成分可能对皮肤造成不良反应,甚至导致皮肤过敏和加剧皮肤疾病的症状。
2. 矿物油矿物油也是化妆品中常见的一种成分,其主要作用是为肌肤提供保护和滋润。
然而,矿物油往往存在着污染物质和致癌物质的风险。
矿物油可能会导致皮肤不透气,堵塞毛孔,甚至引起肌肤炎症和痤疮等问题。
3. 合成香料和染料化妆品中的香料和染料也可能成为有害成分。
合成香料和染料可能含有苯类化合物、酞菁类染料等致癌物质,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此外,它们往往也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二、有害成分的危害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如下危害:1. 致癌作用:许多有害成分被发现具有致癌潜能。
例如,酚类防腐剂被认为是致癌物质之一,某些合成香料和染料也被发现具有致癌作用。
2. 皮肤过敏:一些有害成分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其中包括一些防腐剂、香料和染料等。
3. 痤疮、皮肤炎症等:矿物油和其他一些有害成分可能引起肌肤炎症和痤疮等问题,甚至会加剧已有皮肤疾病的症状。
4. 环境污染:一些有害成分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如酚类防腐剂、合成香料和染料等。
三、如何避免有害成分为了避免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造成的危害,一些措施可以帮助消费者避免有害成分:1. 了解成分:了解成分是避免有害成分的第一步。
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产品标签或询问销售员来了解产品成分。
2. 选择天然有机产品:天然有机化妆品通常是以天然植物或有机原材料为基础制成的,其成分更加健康、环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妆品中的危害污染物质根据《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规定,共列出在化妆品组分中禁用的化学物质有421种,限用的化学物质有三百余种。
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毒性、致突变性、致癌性、致畸性,或者对皮肤、粘膜可能造成明显损伤,或者有特殊的、生化妆品中不希望具有的生物活性。
但是仍有一些化妆品的配方设计者在组方中使用禁用物质或超量使用限用物质。
主要介绍一些禁用和限用的化学物质的毒性及临床表现。
1汞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为化妆品组分中禁用的化学物质。
作为杂质存在其限量为小于1mg/kg。
但是,鉴于硫柳汞(乙基汞硫代水杨酸钠)具有良好抑菌作用,允许用于眼部化妆品和眼部卸妆品,其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0.007%(以汞计)。
硫化汞是红色颜料一般添加在口红、胭脂等化妆品中颜色鲜艳持久;氯化汞用于化妆品具有洁白、细腻之特点,汞离子能干扰人皮肤内酪氨酸变成黑色素的过程,一般被添加于增白、美白、去斑化妆品中,这些物质价格低廉,所以硫化汞、氯化汞甚至被近代化妆品制造者使用。
汞及其化合物都可穿过皮肤的屏障进入机体所有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对肾脏损害最大,其次是肝脏和脾脏,破坏酶系统活性,使蛋白凝固,组织坏死,具有明显的性腺毒、胚胎毒和细胞遗传学作用。
慢性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易疲劳、乏力、嗜睡、淡漠、情绪不稳、头痛、头晕、震颤,同时还会伴有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白细胞数降低、肝脏受损等,此外还有末梢感觉减退、视野向心性缩小、听力障碍及共济性运动失调等等。
2.砷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为化妆品组分中禁用物质。
砷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化妆品原料和化妆品生产过程中,也容易被砷污染,因此作为杂质存在,砷在化妆品中的限量为10mg/kg(以砷计)。
砷及其化合物被认为是致癌物质,长期使用含砷高的化妆品可引起皮炎、色素沉积等皮肤病,最终导致皮癌。
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末梢神经炎症状,如四肢疼痛、行走困难、肌肉萎缩、头发变脆易脱落,皮肤色素高度沉着,手掌脚跖皮肤高度角化,赘状物增生,皲裂,溃疡经久不愈,可以转变皮皮肤癌,并可能死于合并症。
3铅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为化妆品组分中禁用物质,作为杂质成分,在化妆品中含量不得超过40mg/kg(以铅计)。
但是,含乙酸铅的染发剂除外,在染发制品中含量必需小于0.6%(Pb计)。
在化妆品中铅能增加皮肤的洁白,所以一般铅被添加于增白、美白化妆品中。
铅对所有的生物都具有毒性。
铅及其化合物通过皮肤吸收而危害人类健康,主要影响造血系统、神经系统、肾脏、胃肠道、生殖功能、心血管、免疫与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影响胎儿的健康等。
主要临床表现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出现的神经衰弱综合症。
急性或亚急性脑病。
运动失调。
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口内金属味、铅性面容、齿龈铅线、腹绞痛、恶心、呕吐、腹泻。
造血系统出现血色素低,正常红细胞型贫血或小细胞型贫血,出现点彩红细胞、网络红细胞增多。
其他病变有中毒性肝炎、肝肿大或黄疸,肾脏也有一定的损害,造成少尿、无尿、血红蛋白尿,引起肾炎或肾萎缩,还可造成心肌损伤,出现心衰。
4镉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为化妆品组分中禁用物质。
化妆品中常用的锌化合物,其原料闪锌矿常含有镉,为此,作为杂质成分,在化妆品中含量不得超过40mg/kg(以铅针)。
金属镉的毒性很小,但镉化合物属剧毒,尤其是镉的氧化物。
镉及其化合物主要对是心脏、肝脏、肾脏、骨骼肌及骨组织的损害。
抑制酶的活性。
镉能破坏钙磷代谢以及参与一系列微量元素的代谢,如锌、铜、铁、锰、硒。
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心脏扩张和早产儿死亡,诱发肺癌。
2化妆品组分中某些限用物质的毒性及临床表现2.1甲醇甲醇为化妆品组分中限用物质,其最大允许浓度为2000mg/kg。
甲醇作为溶剂添加在香水及喷发胶系列产品中。
甲醇(又名木醇或木酒精)主要经呼吸道和胃肠道吸收。
皮肤也可部分吸收。
甲醇吸收至体内后,可迅速分布在机体各组织内,其中以脑髓液、血、胆汁和尿中含量最高,眼房水和玻璃体中的含量也较高,骨髓和脂肪中最低。
甲醇有明显的蓄积作用,未被氧化的甲醇经呼吸道和肾脏排出体外,部分经胃肠道缓慢排出。
甲醇在体内主要被醇去氢酶氧化,其氧化速度是乙醇的1/7,最后代谢产物为甲醛和甲酸。
甲醛很快代谢成甲酸,急性中毒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和眼部损害,主要与甲酸含量相关。
甲醇在体内抑制某些氧化醇系统,抑制糖的需氧分解,造成乳酸和其它有机酸积累,从而引起酸中毒。
甲醇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麻醉作用,可引起脑水肿;对视神经及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视神经萎缩,导致双目失明。
2.2氢醌(对苯二酚)氢醌为化妆品组分中限用物质,其在化妆品中最大允许浓度为2%,允许使用范围及限制条件是染发用的氧化着色剂。
氢醌的急性毒性主要是引起白细胞减少等造血器官变化。
接触氢醌碱性溶液者曾发现有皮炎病例,接触游离的氢醌可使皮肤色素减少,停止接触后可重新出现,长期与氢醌接触可见到皮肤发红的现象,停止接触后可逐渐恢复。
动物实验表明在皮肤上每日涂抹氢醌丙酮溶液,总量达20.0mg时产生皮肤癌,因此,氢醌作为去除雀斑和杀菌剂是有一定危险的。
氢醌是苯在人体内代谢所产生的主要中间代谢物之一,这些苯的代谢物与苯的致白血病等肿瘤的性质直接相关。
氢醌还是苯代谢物中抑制DNA合成的最有效的物质之一。
此外,1-甲基氢醌和2-甲基氢醌有吸收紫外线的性质,因此其有可能作为防晒剂使用,动物实验表现,这两种化合物出现生长减慢。
3化妆品的化工原料的毒性刺激及临床表现化妆品原料包括油、水、乳化剂、化学添加剂、粉质、香料、颜料等,各种成分采用不同比例混合并经过乳化及粉碎、碾磨、混合等物理方法最终制成各种产品。
在化妆品中种种原料保留了其原有的特性,因此原料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优劣。
某些原料中含有少量有害杂质和中间体,可造成对皮肤的刺激。
化学添加剂中诸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收敛剂、抗干燥剂等都可引起皮肤损伤。
此外某些原料成分本身具有强致敏原性,如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化妆品基质中的羊毛脂、丙二醇可引起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此外化妆品中某些成分尚有诱发基因突变的作用。
法国某研究所分析了169种染发剂、发现其中156种具有致癌潜能,长期接触此类物质可能诱发癌症。
化学护肤品中常用的有害添加物1、矿物油(石油产品)矿物油不能被皮肤吸收,容易堵塞毛孔,污染肌肤,影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新陈代谢,日久后皮肤就会粗糙、无光,出现痤疮、褐斑、斑疹,而且还可能出现黑皮和皱纹。
这也是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加容易出现脸部问题的原因之一。
因此,使用石油化工副产品矿物油,或者使用价格便宜的制备鞋油类的矿物油,其中杂质成分含有重金属等对肌肤有害物质,因此,为了真正做好肌肤护理,请远离化学护肤品,也就避免了化学护肤的隐患。
2、合成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剂在化学上分类成:阴离子性、阳离子性、非离子性、植物性、动物性与粉末六大类。
依其所要制造的剂型、功能不同而有所配合。
一般业者使用的是石油系的化学合成品,因其价格低廉,应用广泛,功能强大。
合成界面活性剂应用的层面非常广,在纺织、金属、涂料、塑胶、食品、制纸、皮革等都用到它,主要的用途为渗透、乳化、分散、起泡、消泡、润滑、洗涤、防静电、均染、防锈、杀菌、………等等。
合成界面活性剂能把皮肤的油脂与水溶合,破坏用来保护皮肤的皮脂保护膜,继而渗透入侵做为人体防护壁的角质层与颗粒层。
首先会破坏侵害角质层后,再溶解颗粒层的油脂,使防护壁丧失作用无法抵抗异物侵入,最终伤害“表皮之母”的基底细胞而向肌肤内部渗透。
经研究指出合成界面活性剂对人体皮肤会产生下列几个不良作用:1.皮肤的脱脂作用---合成界面活性剂与水的作用及物理操作,使皮脂膜受损。
2.角质层的保湿物质流失,保水能力降低,有干涩感。
3.合成界面活性剂的吸著作用,使皮肤蛋白质变性。
4.表皮细胞脱离作用。
5.皮肤刺激作用----取决于种类、浓度之因素,对皮肤有不同层度的刺激。
6.皮肤感受作用----过敏性接触皮肤炎。
7.对既存皮疹的影响---富贵手会因接触而恶化。
8.促进化学物质的经皮吸收---合成界面活性剂会破坏皮肤的障壁功能,使许多化学成份,藉机侵入皮肤内部。
3、合成香料和化学防腐剂香料的结构多样复杂,稳定性较差,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和产生光敏感,引起皮肤炎。
化学防腐剂是导致皮肤过敏和皮肤刺激第二常见的原因,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导致化妆品过敏性皮炎,并不是所有人用了都会过敏,而是需要达到一定的量和强度。
Paraben类的防腐剂,在许多研究中,被发现有刺激性及致癌性。
低浓度Paraben在多种乳腺癌的切片样中被发现,证明Parabens能够渗透并积累在人体组织内。
Parabens在乳腺中的积累是否会导致或促进乳腺癌的发病率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在细胞水平上,有实验显示Parabens能加强UVB对表皮细胞DNA 的破坏。
所以这类常见的护肤品防腐剂在人体内可以积累并伤害弱化皮肤细胞。
4.美白护肤品中的重金属尤其是汞人的皮肤照射紫外线后,色素细胞便合成黑色素,输送给皮肤细胞,使皮肤转黑。
黑色素的多寡,决定了人们不同的肤色。
在化学护肤品中,大量超标使用汞来阻断黑色素的形成,以达到快速美白的“疗效”。
汞被称为“黑色素细胞的毒药”,它能杀死黑色素细胞,让皮肤变白。
但是,含汞产品的美白祛斑效果是暂时的,一旦停用该化妆品,色斑又会反复。
长期使用含汞化妆品会造成积累性中毒,对人体的神经、消化道、泌尿系统等有严重危害。
皮肤科专家研究发现,不论是有机汞或无机汞,均很容易被正常皮肤吸收。
在5小时内,局部应用剂量的6%可被吸收,而炎性皮肤则更易吸收。
汞在皮内积聚,反而引起色素过度沉着和面颈部的接触性皮炎。
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了汞在化妆品中的限量为1毫克/千克。
但是很多美白产品严重超标几十至上千倍,出现问题的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个别人伴有手指震颤、口腔溃疡、情绪不稳定。
如果长期使用该类汞严重超标的化妆品,不及时发现,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
5.化学护肤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用在皮肤上后,能增加皮肤的柔顺感。
2010年10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关于化妆品中检出邻苯二甲酸酯情况报告》显示,在针对各类化妆品的“邻苯二甲酸酯大考”中,共有12种香水样品被检出含该成分,检出率达92.3%,护肤类与洗涤护发类化妆品的检出率则分别为47.1%和30.0%。
值得注意的是,在儿童护肤类化妆品中亦有两件样品分别被检出邻苯二甲酸酯DEP和邻苯二甲酸酯DEHP。
在化妆品广泛应用的邻苯二甲酸酯在国外已屡被质疑,它可能对人体生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邻苯二甲酸酯是国际上重点监控的内分泌干扰激素,可导致细胞突变,最终致畸和致癌。
欧盟、美国等已将其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并不断增加监控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