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电子实验锯齿波电路图

合集下载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及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及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实验三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及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3.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

4.掌握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5.对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及电阻电感负载时工作情况作全面分析。

6.了解续流二极管的作用二.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的调试。

(一)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1.将MCL-05面板上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接MCL —18的U 、V 端,“触发电路选择”拨向“锯齿波”。

2.三相调压器逆时针调到底,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调节主控制屏输出电压U uv =220v ,并打开MCL —05面板右下角的电源开关。

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示波器的地线接于“7”端。

注:如您选购的产品为MCL —Ⅲ、Ⅴ,无三相调压器,直接合上主电源。

以下均同同时观察“1”、“2”孔的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波形的关系。

观察“3”~“5”孔波形及输出电压U G1K1的波形,调整电位器RP1,使“3”的锯齿波刚出现平顶,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比较“3”孔电压U 3与U 5的对应关系。

3.调节脉冲移相范围将MCL —18的“G ”输出电压调至0V ,即将控制电压Uct 调至零,用示波器观察U 2电压(即“2”孔)及U5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b (即调RP ),使α=180O ,其波形如图4-4所示。

调节MCL —18的给定电位器RP1,增加Uct ,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要求Uct=0时,α=180O ,Uct=Umax 时,α=30O ,以满足移相范围α=30O ~180O 的要求。

4.调节Uct ,使α=60O ,观察并记录U 1~U 5及输出脉冲电压U G1K1,U G2K2的波形,并标出其幅值与宽度。

用导线连接“K1”和“K3”端,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G1K1和U G3K3的波形,调节电位器RP3,使U G1K15图3-3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5.锯齿波触发电路各测试点波形co(二)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1.带电阻性负载锯齿波触发电路“G ”、“K ”分别接至(MCL —33的)VT1晶闸管的控制极和阴极,注意不可接错。

波形发生电路~~锯齿波

波形发生电路~~锯齿波

波形发生电路1.绪论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各种各样的电子信号进行测量,因而如何根据被测量电子信号的不同特征和测量要求,灵活、快速的选用不同特征的信号源成了现代测量技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信号源主要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已知信号(各种波形),然后用其它仪表测量感兴趣的参数。

可见信号源在各种实验应用和实验测试处理中,它不是测量仪器,而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作为激励源,仿真各种测试信号,提供给被测电路,以满足测量或各种实际需要。

波形发生器就是信号源的一种,能够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波形。

传统的波形发生器多采用模拟电子技术,由分立元件或模拟集成电路构成,其电路结构复杂,不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扩展。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运用单片机技术,通过巧妙的软件设计和简易的硬件电路,产生数字式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等幅值可调的信号。

与现有各类型波形发生器比较而言,产生的数字信号干扰小,输出稳定,可靠性高,特别是操作简单方便。

在模拟电子电路中,常常把各种波形的信号,如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等,作为测试信号或控制信号等。

为了使所采集的信号能够用于测量,控制,驱动负载或送入计算机,常常需要将信号进行变换,如将电压变换成电流,将电流变换成电压,将电压变换成频率与之成正比的脉冲,等等。

正弦波振荡电路是在没有外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依靠电路自激振荡而产生正弦波输入电压电路。

它广泛地应用于测量,遥控,通讯,自动孔子,热处理和超声波电焊等加工设备之踪,也作为模拟电子电路的测试信号。

在实用电路中除了常见的正弦波外,还有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尖顶波和阶梯波。

在脉冲和数字电路中,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等非正弦波被广泛应用。

这些波形可以由电路自激产生,也可以由正弦波转化而来。

2.设计任务学习multisim11.0软件的使用。

运用multisim11.0软件设计波形发生电路,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四踪示波器产生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等非正弦波,改变频率观察波形输出。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实训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元件的作用。

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实训设备DJK01电源控制屏 1块DJK03 晶闸管触发电路 1块双踪示波器 1台万用表 1块三、实验实训线路及原理实验原理如图5-56所示。

其原理参看教材相关的内容。

图5-56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原理图四、实验实训内容及步骤1.按图接好线后,接通电源,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并与理论波形比较。

1)同时观察1、2孔的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孔电压波形的关系。

2)观察3~5孔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U g的波形,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并比较3孔电压U3与5孔电压U5的对应关系。

2.调节触发脉冲的移相范围。

将控制电压U ct调至零(调电位器RP1 ),用示波器观察1孔电压U1和U5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即调节RP2)使α=180º,其波形如图5-57 所示。

3.调节U ct(调节RP1),使α=60º,观察并记录面板上观察孔1~5及输出脉冲电压波形,标出其副值与宽度并记录在表5-2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的“V/cm”和“t/cm”的旋钮放置在校准位置,以防读数误差)。

表5-2U1U2U3U4U5U g 幅值(V)宽度(ms)图5-57 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移相范围五、实验实训注意事项1.观察输出脉冲电压U g时,应将输出端G、K分别接到晶闸管的门极和阴极,否则,无法观察到U g波形。

2.第3点没有波形时,请调节RP2、RP3。

六、实验实训报告1.画出α=60º时,观察孔1~5及输出脉冲电压波形。

2.指出U ct增加时,α应如何变化?移相范围大约等于多少度?指出同步电压的哪一段为脉冲移相范围。

3.分析RP3对输出脉冲宽度的影响。

4.写出本次实验实训的心得与体会。

实验实训二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训(实验实训一、实验实训二选做一个)一、实训目的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元件的作用。

电测设计报告-锯齿波发生器

电测设计报告-锯齿波发生器

电子测量课程设计报告一.电路图设计(1)设计内容设计一个锯齿波发生器,要求输出波形如下所示:(2)设计要求①周期要求如上图所示。

②锯齿波峰值大于10V。

(3)实验所需元器件:① 4011一片;②电位器2个;③ 9013 3个;④电阻;⑤电容;实验中用到的4011管脚图:实验中用到的9013封装图:9013三端子依次为E、B、C。

(4)设计原理实验电路图:实验电路图的PCB:二.分块设计(1)产生矩形波用三个与非门通过RC反馈电路产生稳定的方波,通过调节R1与C1可以调节方波的周期,由公式T=2.2RC,选取R、C的值,如电路图中所示,第三个与非门输出端通过电阻和电容与第四个与非门的输入端连接,当与非门3输出端为高电平时,通过电阻并联对电容充电,充电时间取决于与非门3高电平的时间,当与非门3输出端跳转为低电平时,电容只通过R3电阻形成放电回路,由于放电回路时间常数(R5+R4)C4大于充电时间常数(R2∥(R5+R4))C4,所以电容放电时间较长,降低到与非门4输入低电平门限电压的时间长,调节R2的值就可以调节电容C4的充电电压,从而改变与非门4输出端跳转时间。

因此通过改变R2的电阻值可以改变电容的充放电时间,从而调节与非门4输出的矩形波的占空比,如下图所示第四个与非门输出第三个与非门输出(2)产生锯齿波由公式dt t i C t u C C ⎰=)(1)(得,电容的充电电流为恒值,即可得)(t u C =Kt ,得到线性度非常好的锯齿波,采用自举电路产生线性度好的锯齿波,在保证线性度非常好的前提下适当调节R 8使锯齿波峰值大于10V 。

第一个三极管基极的输入端为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

当与非门4输出为低电平时,9013截止,电源经R3对电容C3充电,取电容上端电压为输出电压;当与非门4输出跳转为高电平时,9013导通,由于9013饱和时输出阻抗很小,所以电容放电很快,故形成了很短的扫描回程。

同时由于C2远大于C3,所以C2放电时间远大于C3,认为C2上的电压保持恒值,第二个三极管构成一个射级跟随器,所以基极和射极的电压相等,这样C2两端的电压就是电位器R3两端的电压,因此电位器R3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就保证了电容上的充电电流不变,由dt t i Ct u C C ⎰=)(1)(知,电压上升过程为斜率不变的直线。

锯齿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

锯齿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

锯齿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锯齿波发生电路的搭建和测试,深入理解锯齿波的产生原理及其特性,并掌握锯齿波信号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锯齿波是一种周期性信号,其波形类似于锯齿形,因此得名。

它在时间轴上的变化呈现出逐渐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并在达到峰值或谷值时突然反转。

锯齿波发生电路主要由一个三角形波发生器和一个比较器组成。

三角形波发生器输出一个周期性变化的三角形波信号,而比较器则将这个三角形波信号与一个直流电压进行比较,从而产生锯齿波信号。

具体来说,当三角形波信号上升到与直流电压相等时,比较器会输出高电平;当三角形波下降到与直流电压相等时,比较器会输出低电平。

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来产生连续的锯齿波信号。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555计时器芯片、电容、电阻、比较器芯片等。

2. 按照电路图搭建锯齿波发生电路,注意连接正确性。

3. 接通电源,调节电位器使得比较器的输出波形为锯齿波。

4. 用示波器测量锯齿波的频率和幅值,并记录下来。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锯齿波信号频率为1kHz左右,幅值为2V。

这与理论预计相符合,说明实验搭建正确,并且锯齿波发生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同时,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图可以发现,锯齿波信号是一种周期性变化的信号,其上升和下降的速度都比较快,并且在达到峰值或谷值时会突然反转。

这些特点使得锯齿波信号在一些特定场合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搭建锯齿波发生电路并测试其输出信号,深入理解了锯齿波的产生原理及其特性,并掌握了测量锯齿波信号的方法。

同时,实验结果也验证了理论预计,说明实验精度较高。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电路搭建和调试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锯齿波信号的理解和应用。

这对于今后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EDA课程设计--锯齿波发生器

EDA课程设计--锯齿波发生器
应用:锯齿波发生器广泛应用于电子测量、通信、雷达、广播电视等领域。
锯齿波发生器的原理
锯齿波发生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产生锯齿波信号
锯齿波信号是一种周期性变化的信号,其波形形状类似于锯齿
锯齿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等元件的参数,使信号的频率和幅度 发生变化
锯齿波发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音频信号处理、通信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
EDA锯齿波发生器的设计
设计目标
实现锯齿波信号的生成
满足特定频率和幅度的要求
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易于调试和维护
设计步骤
确定锯齿波发生器的功能 需求
设计锯齿波发生器的电路 原理图
编写锯齿波发生器的 Verilog代码
仿真验证锯齿波发生器的 功能
制作锯齿波发生器的 PCB板
焊接和调试锯齿波发生器
锯齿波发生器的应用场景
电子音乐 合成器: 用于产生 各种音色 和音效
信号发生 器:用于 产生各种 频率和幅 度的信号
通信系统: 用于产生 各种调制 信号
测试设备: 用于产生 各种测试 信号,如 频率扫描、 幅度扫描 等
医疗设备: 用于产生 各种生理 信号,如 心电图、 脑电图等
工业控制: 用于产生 各种控制 信号,如 速度控制、 位置控制 等
和可靠性
测试验证:进 行充分的测试 和验证,确保 系统的可靠性
故障诊断:设 计故障诊断和 恢复机制,提 高系统的可靠

成本优化
采用低成本的元器件,如使用廉 价的电阻、电容等
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批量生产, 降低成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优化电路设计,减少不必要的元 器件,降低成本

占空比可调的锯齿波发生电路

占空比可调的锯齿波发生电路

占空比可调的锯齿波发生电路学院:专业:姓名:学号:占空比可调的锯齿波发生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占空比可调的锯齿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2(掌握占空比调节的方法二(总体设计方案1.滞回比较器在单限比较器中,输入电压在阈值电压附近的任何微小变化,R都将引起输出电压的跃变,不管这种微小变化是来源于输入信号还是外部干扰。

因此,虽然单限比较器很灵敏,但是抗干扰能力差。

滞回比较器具有滞回特性,即具有惯性,因此也就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

从反相输入端输入的滞回比较器电路如图(a)所示,滞回比较器电路中引入了正反馈。

(a)电路 (b)电压传输特性从集成运放输出端的限幅电路可以看出,u=?U。

集成运放反相输入端电位u= u, Z0NI同相输入端电位根据“虚短”u=u,求出的u就是阈值电压,因此得出 NPI当u<-U,u<u,因而uo=+U,所以u=+U。

u>+U,uo=-U。

ITNPZPTITZ当u>+U,u>u,因而uo=-U,所以u=-U。

u<-U,uo=+U。

ITNPZPTITZ可见,uo从+U跃变为-U和uo从-U跃变为+U的阈值电压是不同的,电压传输特性如ZZZZ图(b)所示。

在我们所设计的锯齿波发生器中,滞回比较器由运放U1和电阻R1,R3,R4所组成。

通过由稳压管D1,D2和限流电阻R3构成的输出限幅电路,从而输出方波波形。

其中调节电阻R2可改变锯齿波的幅值和一定范围的频率。

调节滞回比较器的稳幅输出D1,D2值,可调整方波输出幅值,可改变积分时间,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改变锯齿波的频率。

2.积分电路1如图所示的积分运算电路中,由于集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R’接地,u=u=0为NP “虚地”。

电路中电容C的电流等于流过电阻R的电流输出电压与电容上电压的关系为 u=-u oc而电容上电压等于其电流的积分,故在求解t1到t2时间段的积分值时式中u(t)为积分起始时刻的输出电压,即积分运算的起始值,积分的终值是t 时刻的输2o1出电压。

#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一、实验目地(1>加深理解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工作原理及各元件地作用.(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调试方法.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三、实验线路及原理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原理图如图1所示.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由同步检测、锯齿波形成、移相控制、脉冲形成、脉冲放大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地相关内容.图1四、实验内容(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调试.(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各点波形地观察和分析.五、预习要求(1>阅读电力电子技术教材中有关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内容,弄清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工作原理.(2>掌握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脉冲初始相位地调整方法.六、思考题(1>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有哪些特点?(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移相范围与哪些参数有关?(3>为什么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脉冲移相范围比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地移相范围要大?七、实验方法(1>在“DZSZ-1型电机及自动控制实验装置”上使用时,通过操作控制屏左侧地自藕调压器,将输出地线电压调到220V左右,然后才能将电源接入挂件),用两根导线将200V交流电压接到DJK03地“外接220V”端,按下“启动”按钮,打开DJK03电源开关,这时挂件中所有地触发电路都开始工作,用双踪示波器观察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各观察孔地电压波形.①同时观察同步电压和“1”点地电压波形,了解“1”点波形形成地原因.②观察“1”、“2”点地电压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电压波形地关系.③调节电位器RP1,观测“2”点锯齿波斜率地变化.④观察“3”~“6”点电压波形和输出电压地波形,记下各波形地幅值与宽度,并比较“3”点电压U3和“6”点电压U6地对应关系.(2>调节触发脉冲地移相范围将控制电压U ct调至零(将电位器RP2顺时针旋到底>,用示波器观察同步电压信号和“6”点U6地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 b(即调RP3电位器>,使α=170°,其波形如图2所示.图2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3>调节U ct<即电位器RP2)使α=60°,观察并记录U1~U6及输出“G、K”脉冲电压地波形,标出其幅值与宽度,并记录在下表中(可在示波器上直接读出,读数时应将示波器地“V/DIV”和“t/DIV”微调旋钮旋到校准位置>.八、实验报告(1>整理、描绘实验中记录地各点波形,并标出其幅值和宽度.(2>总结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移相范围地调试方法,如果要求在U ct=0地条件下,使α=90°,如何调整?(3>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地各种现象.九、注意事项1.双踪示波器有两个探头,可同时观测两路信号,但这两探头地地线都与示波器地外壳相连,所以两个探头地地线不能同时接在同一电路地不同电位地两个点上,否则这两点会通过示波器外壳发生电气短路.为此,为了保证测量地顺利进行,可将其中一根探头地地线取下或外包绝缘,只使用其中一路地地线,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当需要同时观察两个信号时,必须在被测电路上找到这两个信号地公共点,将探头地地线接于此处,探头各接至被测信号,只有这样才能在示波器上同时观察到两个信号,而不发生意外.(2>因为脉冲“G”、“K”输出端有电容影响,故观察输出脉冲电压波形时,需将输出端“G”和“K”分别接到晶闸管地门极和阴极<或者也可用约100Ω左右阻值地电阻接到“G”、“K”两端,来模拟晶闸管门极与阴极地阻值),否则,无法观察到正确地脉冲波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