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训练:常见天气系统
高三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小的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就本题而言,所谓季节变化可以对比1月和7月的风向和风速,图中风向只有东风和西风两种,风速可以直接读出,任何一点,只要1月和7月风向同就可以排除。
根据上述分析,①(约 60°N,海拔约7千米)和④(约49°N,海拔约7千米)两点的1月无风、7月西风,排除;③点(约4°N,海拔约7千米)1月无风、7月东风,但风速很低,变化不大,排除;②点(约17°N,海拔约8千米)7月东风,风度5 ,1月为西风,风速10,变化最大。
【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答案】D【解析】盛行风是海洋表层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与盛行风密切相关,其分布于风速、风行分布规律类似。
【考点】该题考查风向的变化。
2.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材料一西班牙是世界橄榄油第一大生产国。
图中阴影部分为安达卢西亚,是该国油橄榄的最大种植区,其产量高,品质好。
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材料二马德里、巴塞罗那的气候资料。
(1)简述西班牙的地理位置。
(6分)(2)读材料二,说出马德里的气候特点与巴塞罗那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8分)(3)分析安达卢西亚种植油橄榄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答案】(1)位于北半球、东半球(2分);位于中纬度地区(2 分);北临比斯开湾,东、南临地中海,西接葡萄牙(2分)。
(2)与巴塞罗那相比,马德里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少;大陆性强。
(4分)原因:马德里位于内陆;(2分)地势较高,四周山地环绕,地形相对封闭。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12)常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单项选择题(2019·徐州模拟)如图是2018年5月11日2时我国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图中四点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点和②点风向基本相同B.③点和④点降水概率最大C.四点中风速最小是④D.①点气温较低,天气晴朗2.关于④点即将到来的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风速加大,气温降低B.风速变小,天气转阴C.气压降低,气温升高D.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解析:1.D 2.A第1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①点风向为东北风,②点风向为偏南风;③点和④点降水概率小;四点中风速最小是等压线最稀疏的②;①点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天气晴朗。
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④点即将迎来冷锋过境,等压线越来越稠密,水平气压梯度越来越大,风速加大,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2019·苏北四市联考)如图为2018年12月12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hPa)。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时刻()A.气压:太原高于呼和浩特B.风速:乌兰巴托小于上海C.降水概率:呼和浩特大于上海D.风向:乌兰巴托与呼和浩特相反4.太原市未来两天天气状况,说法可信的是()A.雨过天晴,气温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D.雨雪、大风之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解析:3.C 4.D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图示时刻气压太原低于呼和浩特;风速乌兰巴托大于上海(乌兰巴托的等压线密集,上海附近的等压线稀疏);呼和浩特位于冷锋锋后,上海位于暖气团控制区,降水概率呼和浩特大于上海;乌兰巴托的风向为东北风,呼和浩特的风向也为东北风。
第4题,太原市未来两天经过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带来的天气。
(2018·盐城中学模拟)下图为2018年5月9日08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A.①地气压大于1 010 hPa B.②地位于低压槽C.③地雨雪交加D.④地风力最大6.受暴雨影响,该日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地区是()A.山东东部B.广西东北部C.江苏北部D.青海东部解析:5.D 6.B第5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①地气压小于1 010 hPa,②地位于高压脊,③地位于冷锋过境后的地区,雨雪少,④地等压线稠密,风力最大。
高三总复习地理检测题 天气系统

天气系统一、选择题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A.16时~17时B.17时~18时C.18时~19时D.19时~20时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解析:1.C 2.B第1题,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气团迅速代替暖气团,气温迅速降低,气压迅速升高,是气温和气压变化最剧烈的时段。
读图可知,18时~19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可判断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
第2题,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气团与暖气团之间气温和气压差异较大,并伴随天气转阴,因而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气温水平差异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增强。
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
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
完成3~4题。
3.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A.③至④B.④至⑤C.⑥至⑦D.⑨至⑩4.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解析:3.A 4.B第3题,根据探空气球10天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可知,在③至④这段漂移的距离最长,所以说明在此段风速大,即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
第4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则图中⑦、⑧两点位于气旋西侧,⑦、⑧两点受到西南风的影响,带来的是较冷的气流,形成冷锋。
下表为2021年10月我国某地天气变化表,据此完成5~6题。
①太阳辐射较强②盆地地形,热量积聚③暖气团持续补充④暖流经过,增温增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6.13日该地有冷空气影响,其冷空气前锋到达的时间大约是()A.凌晨B.中午C.午夜D.傍晚解析:5.B 6.D第5题,7日到12日天气以晴朗为主,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①对。
高三地理专题学习:常见天气系统

【2011浙江】读图,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个呈 现多变的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 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③
B. ③④①② D. ③②①④
• 二、综合题 • 7.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虚线范围内
较小 锋线前
晴暖 阴雨、刮风、降温
晴冷
冬季的寒潮,夏季北方的 暴雨和冬春季的沙尘天气; 一场秋雨一场寒
晴冷 连续性降水
晴暖
一场春雨一场暖
江淮 准静 止锋
冷暖气团 势均力敌
在江淮地区形成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天气
昆明 准静 止锋
天山 准静 止锋
南下冷空
在云贵高原东北侧(贵州省):阴雨寒 冷,常有冻雨天气
气受到云
常见天气系统
高考考点:
★考纲:锋面、低气压、高气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考纲解读: ★能识别各种天气简图,判断天气系统,并分析在其影 响下的天气特点
知识清单
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内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概念: 指在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 在垂直方向上各种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团空气
气团:分类:冷气团: 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暖气团: 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
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操尽
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
回答1~2题。
1.造成选文中天气变化的是
()
A.准静止锋 B.冷锋 C.暖锋 D.气团
2.下面关于“是夜北风大作”和“比及天明沙土冻紧”
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专题4.0常见天气系统(知识清单和高频难点讲解)

常见天气系统【考情解读】【核心素养分析】1.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和影响某地的天气系统。
2.综合思维:运用天气系统相关知识,结合具体图文材料,判断影响某地天气的天气系统;分析天气变化趋势。
3.地理实践力:绘制锋面(冷暖锋)、气旋、反气旋示意图。
观察学校某时段天气变化并运用天气系统知识加以解释。
【知识清单】一、锋与天气1.锋面(1)结构特征: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2.锋面活动与天气(1)读冷锋与暖锋天气示意图,完成问题。
①冷锋:图中将要经历冷锋过境的是B地。
冷锋形成的原因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②暖锋:图中将要经历暖锋过境的是D地。
暖锋形成的原因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③冷锋、暖锋的天气特征比较(2)准静止锋与天气变化①天气:过境时,降水强度小,多连续性降水或雾天。
②典型案例【特别提醒】冷锋、暖锋过境时对天气的影响有一定的共同特征:①由于过境前后控制当地的气团性质发生改变,气温、气压都会发生变化;②过境时都会出现阴天、大风等天气状况;③降雨区域都在冷气团一侧。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三、锋面气旋与天气1.概念:锋面与气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冷锋,乙处形成暖锋。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甲锋面附近的降雨主要在A处,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D处。
4.常见地区:中纬度地区。
【考点梳理】高频考点一、锋面与天气【考点精讲】冷锋、暖锋的判断和区别1.依据概念判断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即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即为暖锋。
从锋面移动的方向看,冷锋向暖气团所在区域移动,暖锋向冷气团所在区域移动。
2.依据符号判断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虽然符号简单,但是信息量相当丰富。
3.依据结构判断(1)看冷气团的运动方向(2)看降水区的位置4.依据天气特征判断(1)气温、气压变化:锋面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的是冷锋;气温上升,气压下降的是暖锋。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考点一锋面与天气1.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的空气。
根据气团的性质可分为气团和气团。
2. 锋面特征(1) 锋面是一个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锋面上侧一定是团,下侧为团。
(2) 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差异很大。
(3) 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3. 锋面与天气(1) 冷锋与天气过境后气压,气温降低,天气过境时常出现天气,雨区:为主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温暖(2) 暖锋与天气过境后气温,气压,天气过境时可能形成降水或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前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低温(3) 准静止锋与天气①特点: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幅度。
②天气: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降水。
1.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对比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主气冷气团强,暖气暖气团强,冷气势均力敌要区别团势力团弱团弱移动方向冷气团的移动方向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回摆动雨区位置大部分在锋后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雨区范围小中大图示锋图简图雨区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晴朗、温暖、气压低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气压高暖气团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连续性降水和雾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暖气团控制)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着气旋出现。
春秋季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1)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2) 锋面处冷暖气团交会,暖气团上升而容易产生降水,但不一定所有的锋面处都产生降水。
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如我国北方春季的沙尘暴天气。
2.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1) 锋面类型①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②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③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2.4 常见的天气系统——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附真题及解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4 常见的天气系统【基础巩固】(2020年新高考天津卷)读图5,回答1-2题。
1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风和日丽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大雪纷飞2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A.乌鲁木齐 B.贵阳 C.上海 D.福州【答案】1. 2.D【解析】1.读图可知,华北平原所在地区等压线较为稀疏,同时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最可能为风和日丽的天气状况,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在图中城市所在地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之后向右偏转一定角度(30°~45°)即为当地近地面风向,由此可知,选项四城市中,此时为偏南风的是福州市,D正确;乌鲁木齐、上海、贵阳均盛行偏北风(注意贵阳位于1010hPa等压线上,该闭合等压线两侧等压线数值分别为1015hPa、1010hPa,所以该闭合等压线内气压值应小于1010hPa,由此可判断贵阳市附近高低气压的分布),ABC错误。
故选D。
(2020·山西高三三模)在温度等其它因子相近的情况下,湿空气比干空气密度小,当干空气向湿空气移动时,会将湿空气强迫抬升,形成类似冷锋的天气过程。
这类锋线过境会出现湿度的显著下降(温度不会明显下降),因此称为“干线”。
下图示意某区域近地面天气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区域的天气系统是()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5.图中可能形成“干线”的是()A.甲处附近B.乙处附近C.丙处附近D.丁处附近5.此时,乙线附近()A.温差较大B.风力较大C.气流下沉D.湿度降低【答案】3.A 4.B 5.D【解析】3.由图可知,该区域北部地区温度普遍低于南部地区,符合北半球气温分布规律,排除C、D项;根据风矢图,该区城水平气流万向呈逆时针向中心辐合,为北半球气旋,故A项正确。
4.读图知,乙线大致南北延仲,东西两侧气团的温度接近;乙线东侧气流来自海洋,湿度大,西侧气流来自内陆,湿度较小;西侧的干空气为偏西风,主动向东侧的湿空气移动,使湿空气强迫抬升,形成“干线”,同时符合温度下降不明显特征,故B项正确。
高考地理:常见天气系统(由入门到精通)doc

高考地理:常见天气系统(入门到精通)知识点整理+基础训练+真题训练考点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 1.认识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 、 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分类⎩⎨⎧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推理:一般低纬流向高纬的气团是 ;一般高纬流向低纬的气团是 。
画图展示:50° 30°30° 50°2.认识锋面读锋的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结构特征:图中A 为 ;B 为 。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3.锋的类型 锋与天气思考思考2:三大锋面系统中降水都集中在 。
思考3: 读某城市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
①冷锋过境前:气温较 、气压较 、天气 。
②冷锋过境时:常出现 等天气。
③冷锋过境后:气温 、气压 、天气 。
思考4:读某城市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暖锋过境前:气温 、气压 、天气 。
②暖锋过境时: 。
③暖锋过境后:气温 、气压 、天气 。
巩固练习难点突破:冷暖峰的判断 1.看箭头指向2.看锋面坡度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4.看符号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知识拓展: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1.锋面类型北进过程主要是锋南退过程主要是锋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锋。
2.正常年份雨带推移规律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
9月:雨带南撤。
10月:雨季结束。
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涝旱。
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旱涝。
巩固练习1.下列四副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2.造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梅雨”天气的是()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读“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回答下题。
3.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A.阴雨连绵 B.晴空万里 C.大雪纷飞 D.暴风骤雨5.据图分析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主要是( )A.暖气团势力强 B.冷气团势力强C.地形影响 D.海陆位置影响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训练:常见天气系统一、单项选择题每年2、3月份,我国华南地区的一些室内的墙壁和地面都会“冒水”,称为“回南天”。
“回南天”一般是由于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所致。
下表1.最有可能出现“回南天”天气现象的是()A.18日B.21日C.22日D.23日2.根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1日比20日夜晚大气逆辐射强B.21日至23日,广州有冷锋过境C.18日至21日,广州有冷锋过境D.相对湿度与平均气温呈正相关答案 1.B 2.B解析 1.由材料可知,“回南天”一般是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所致。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1日之前为阴雨天气,21日该地天气转晴,气温上升,大气湿度大,最容易出现“回南天”,故B项正确。
2.读表可知,20日为阴雨天气,21日为晴天,因此,21日比20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项错误;21日至23日期间气温降低,出现阴雨天气,可能有冷锋过境,B项正确;18日至21日为阴雨天气,气温没有明显的下降,因此不能判断广州有冷锋过境,C项错误;图中19日和20日反映气温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D项错误。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段霜冻线变化及该时段北京天气状况图。
据此完成3~5题。
3.该时段最可能位于()A.1月B.4月C.7月D.10月4.“风寒效应”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图判断北京市“风寒效应”最显著的时间是()A.2日B.3日C.4日D.5日5.据图分析影响该地区2~4日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答案 3.B 4.C 5.A解析 3.读图可知,2日霜冻线在华北,4日到达江淮地区;且2、3、4日霜冻线不断向低纬移动,5日迅速移向华北(气温迅速回升),再结合北京的天气变化和气温进行判断,可排除冬、夏两季。
由于春季是从冬季寒冷天气过渡而来,地温低;北京秋季多受高压控制,秋高气爽,加上秋季是从夏季高温天气过渡而来,地温高,白天气温多比春季高,且秋季霜冻线一般不可能到达江淮地区,据此可以判断该季节为春季。
4.据材料可知,“风寒效应”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
结合图中北京的天气变化和气温,4日气温11 ℃,西北风7级,故北京市“风寒效应”最显著的时间是4日,2日、3日虽温度也较低,但风力较小,“风寒效应”不显著,5号温度高,天气晴朗,吹7级南风,不会觉得寒冷,故C项正确。
5.根据上述分析可知,2~4日应为冷锋天气,属于“倒春寒”,故A项正确。
2018年8月7日全国天气预报:未来一周,华北、东北大部地区高温过程结束;上海、杭州等长江流域多地高温、高湿天气还将发展加强。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据此完成6~8题。
6.华北、东北大部地区高温过程结束的原因,最可能是()A.距海洋近,受寒流影响B.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C.冷空气或雨水影响D.山脉阻挡了热浪7.上海、杭州等长江流域多地高温、高湿天气还将发展加强的原因是()A.梅雨季节,天气湿热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C.台风天气影响时间长D.受亚洲高压控制,晴天多8.上海、杭州等长江流域多地高温、高湿天气产生的影响是()A.高铁运行速度降低B.河流含沙量增加C.沙尘暴天气多发D.电力设备负载增大答案 6.C7.B8.D解析 6.华北、东北大部地区不受寒流的影响,A项错误;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会出现持续晴天,B项错误;受冷空气或雨水的影响,气温会明显降低,C项正确;华北、东北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小,山脉对热浪的阻挡作用小,D项错误。
7.梅雨天气出现在6~7月,排除A项;8月份,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影响,使高温、高湿天气继续加强,B项正确;台风天气影响下,会结束高温天气,C项错误;夏季不受亚洲高压影响,D项错误。
8.高温、高湿天气对高铁运行速度没有影响,A项错误;持续高温天气下,降水少,蒸发强,河流水量少,携带泥沙能力弱,河流含沙量减少,B项错误;此时不易出现沙尘暴,C项错误;高温、高湿天气影响下,制冷、排湿设备使用增多,电力负荷增大,D项正确。
2018年9月16日,强台风“山竹”在广东沿海登陆。
下图示意“山竹”经过广东江门市时的风速变化。
据此完成9~11题。
9.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山竹”水平气流的是()10.9月16日19时,位于江门市以北的佛山市()A.气压升高B.风速减弱C.风向偏南D.雨势增强11.“山竹”过境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风灾、沙尘暴B.地震、火山喷发C.海啸、洪灾D.滑坡、泥石流答案9.B10.D11.D解析9.“山竹”是北半球的热带气旋,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B项正确;A项表示北半球的反气旋,C项表示南半球的气旋,D项表示南半球的反气旋,A、C、D三项错误。
10.读图可知,9月16日19时,江门市风速最小,说明此时台风中心位于江门市附近。
佛山市位于江门市以北,台风中心附近气压降低,风力增大,风向偏北,雨势增强。
11.“山竹”过境会带来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作用强,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是滑坡、泥石流,D 项正确;沙尘暴是在干旱的条件下形成的,属于气象灾害,A项错误;地震、火山喷发与地壳运动有关,B项错误;海啸主要与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有关,海啸和洪灾属于水文灾害,C项错误。
华北地区某城市,一周以来天气晴好,日均温均在10 ℃以上。
某日突降大雪,延续2日,之后气温回升,积雪初融,该城市某停车场出现“雪馒头”景观(右图),“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的中央。
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时段最有可能在()A.1月初B.4月初C.7月初D.10月初13.突降大雪当天,控制该城市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反气旋D.气旋答案12.B13.A解析12.华北地区1月日均温低于0 ℃,材料中的日均温在10 ℃以上,A项错误;由于降雪以后气温升高,不会为10月份,D项错误;7月份为夏季,日均温在20 ℃左右,C项错误;4月份气温回升,日均温在10 ℃左右,若有寒潮来袭,会产生降雪天气,B项正确。
13.由材料可知,日平均气温在10 ℃以上,突降大雪,是北方冷空气南下,与暖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天气系统。
读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A.m、n两地都晴B.m、n两地都有雨C.m地有雨,n地晴D.m地晴,n地有雨15.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答案14.D15.B解析14.读图可知,图示天气系统为暖锋。
锋面由m向n移动,m位于暖锋锋后,n位于暖锋锋前。
暖锋降雨在锋前,此时,m地晴,n地有雨,D项正确。
15.n地位于暖锋锋前,该天气系统过境前,n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
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
过境期间,n地温度变化过程是气温逐渐升高,B项正确。
华西秋雨是指我国华西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甘肃东部和南部、陕西关中和陕南及湖南西部、湖北西部等地,一般出现在9~11月。
下图示意2018年9月我国部分省区降水量分布。
据此完成16~18题。
16.华西秋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有()①昆明准静止锋长期控制②雨带的季节性推移③西南季风带来暖湿气流④冷空气沿高原北侧东移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7.与夏季降水相比,华西秋雨的主要特征是()A.降水强度大B.降水持续时间长C.降水量大D.降水常伴有雷电18.华西秋雨对当地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是()A.增加土壤的黏性B.保障秋季播种C.保证春小麦播种D.预防来年春旱答案16.C17.B18.D解析16.在秋季,来自南海和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输送大量水汽到华西地区;同时,冷空气不断从高原北侧东移,冷暖空气在该地区交汇,便形成了华西秋雨。
17.华西秋雨以阴雨连绵为主要特征,一般降水量和降水强度不大,但持续时间较长。
18.华西秋季雨水可以较深地渗透到土壤中,减轻次年春旱对农作物的威胁;绵绵细雨不利于秋季播种。
二、综合题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的云团。
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
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上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答案(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
抬升原因:与北方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
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
(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解析第(1)题,湿热气团来自于墨西哥湾。
湿热气团抬升的原因从动力原因(锋面活动)和热力原因(地面受热)两方面考虑;湿热气团抬升过程中,释放热量,进一步促进湿热气团的抬升。
气流旋转主要与地转偏向力作用有关。
第(2)题,美国中部平原地形平坦开阔,摩擦力小,对气流阻挡作用弱;平原面积广大,利于冷暖气流交汇。
第(3)题,据材料可知,龙卷风是空气受热形成的。
春季气温回升快,有利于气流上升;南北温差大,冷暖空气交汇。
第(4)题,受到人们关注的原因,主要从其形态、出现频率、影响程度等方面考虑。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
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答案(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
(2)数量:三个。
原因: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种锋面。
(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冷空气控制,天气晴朗,气温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