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思维导图(20210103193942)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知识点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知识点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知识点思维导图
这里总结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并且以专题梳理的思维导图展现出来,方便复习。

1.列强的侵略
2.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3.中国人民探索近代化的历程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5.国民革命运动
6.国共十年内战
7.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8.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9.民族资本主义和教育
科技、思想、艺术的成就
10.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1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2.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1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4.民族和外交工作、科技成就
15.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
16.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17.两次世界大战
18.世界格局的演变
19.世界一体化进程
20.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思维导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思维导图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思维导图(1--21课)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 盛唐气象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部编版:七八九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送给即将踏入初中的孩子

部编版:七八九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送给即将踏入初中的孩子

部编版:七八九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送给即将踏入初中的孩子部编版:七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的传说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3课东汉的兴衰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6课三国鼎立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部编版八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01第1课:鸦片战争02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03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04第4课:洋务运动05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06第6课:戊戌变法07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08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09第9课:辛亥革命10第10课:中国民国的创建11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12第12课:新文化运动13第13课:五四运动14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15第15课:北伐战争16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17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8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19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20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21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22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23第23课:内战爆发24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5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26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部编版九上历史最新《全册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1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第3课古代印度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1第8课西欧庄园1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第11课古代日本1第12课阿拉伯帝国1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1第15课探寻新航路1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1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1第18课美国的独立1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1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部编版:七上、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部编版:七上、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部编版:七上、下册历史思维导图初中历史资料八上历史总复习中国近代史专题中国古代史专题部编版:七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第1课中国最早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人类第4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统大一统王朝第13课东汉的兴亡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6课三国鼎立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魏统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七下历史微课微课|七下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微课 |七下历史: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微课 |七下历史: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微课 |七下历史:3.盛唐气象微课 |七下历史: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微课 |七下历史: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微课 |七下历史:6.北宋的政治微课 |七下历史:7课七下历史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案、提纲、课件微课|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微课|七下.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微课|七下历史.第11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微课微课|七下.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微课|七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微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微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微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18、19 微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21微课初中历史速记口诀,太棒了!快为孩子收藏!七年级历史下册思维导图古代史五大专题导图来源网络侵权告删除。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知识树!6张图,涵盖1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知识树!6张图,涵盖1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知识树!6张图,涵盖1
何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对思维过程的一种有效的记录,它是指遵循一套基本、简单、自然而规则,将符号、关键词、图像、线条和颜色,利用“图画”的方式形成一幅发散且有条理的树状图。

在十多年的一线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思维导图是一种行之有效饿学习工具。

历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由于历史事件太多,前因后果、发展时间较为繁杂,同学们很容易记混,一旦混淆就会发生很多令人捧腹的笑话,这就使得同学们会丧失对历史的兴趣,渐渐便会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学科。

对于历史科目的学习,运用思维导图更是好极了!因为历史就像一片知识海洋,如果将这片海洋有结构的表示出来,形成一幅全景图,这必将有利于老师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掌握。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同学们梳理历史框架,还能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和记忆,让思路更加清晰,从而激发孩子们对于历史学习的热情。

为此,今天我特意将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画成了思维导图,希望各位家长可以替孩子留着,尤其是对孩子的复习帮助甚大!
此外,想获取更多科目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请加文末微信找我!
我专注于孩子学习与教育的研究,可帮孩子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若有任何学习与教育的问题可随时在向我咨询,我都将免费为您解答。

家长和同学想要了解更多高效学习法、快速记忆法,你们可以在微信上找我。

教孩子不一样的学习法,快速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成绩,所有妙招都在朋友圈!你们可以通过naotu55找到我!。

初中历史全部18个单元线索思维导图,把握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

初中历史全部18个单元线索思维导图,把握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

初中历史全部18个单元线索思维导图,把握整体结构,使知
识条理化
初中历史全部18个单元的线索思维导图
初中阶段学习的历史,涉及的都是粗线条的知识,每课的内容也不多,学起来应该很容易。

可是,部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总是感觉枯燥,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学着学着就失去了兴趣,最后也就放弃了这门学科,实在可惜!
学习历史,要理清线索,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纵观历年中考试卷,考的都是主干知识,如果我们理清了线索,掌握了知识的整体结构,考试时也就能得心应手了。

部分孩子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觉得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好的方法,所以就会感到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历史是从古至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系统化。

初中历史全部18个单元的线索思维导图(共18张PPT)

初中历史全部18个单元的线索思维导图(共18张PPT)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远古居民
农耕文明
华夏之祖
早期国家
变革时代






山 顶 洞 人
河 姆 渡 原 始 农 耕
半 坡 原 始 农 耕
人 文 初 祖 黄 帝
商 周 尧 夏 舜 禹 世袭制 的 分封制 禅 让
春 秋 五 霸
战 国 七 雄
商 鞅 变 法
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及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废分封立郡县 汉:颁布推恩令 秦:统一货币、度量衡 政 治 经 济 思 想 文 化 军 事
第三次 科技革命
领域 核心
原子能、航天技术 计算机、生物工程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现代文化
文学、美术、音乐、电影
民 族 大 融 合
第三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及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治世局面 隋 唐 时 期 制度创新 民族融合 对外交往 政权 并立 重心 南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科举制度 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入藏 遣唐使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 北宋与辽 西夏并立 繁 荣 与 开 放
宋 元 时 期
南宋与 金对峙
列夫•托尔斯泰 贝多芬 梵高
第十六单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及二战爆发
两 次 世 界 大 战 之 间 的 世 界 二 战 的 爆 发
列宁: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
俄国探索 斯大林: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斯大林模式 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等 国际关系 凡尔赛 —华盛 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等
美国:罗斯福新政
经济危机
德日:建立法西斯
根本原因 背景 主要过程 走向联合 结果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经济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统治→轴心国集团形成 爆发→扩大→最大规模→转折→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