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克思考试模拟题试卷10.doc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试题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一编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哲学共产主义2.异化的含义3.两种生产4.市民社会二、分析命题(每题5分,共10分)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存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2. 马克思的哲学共产主义3. 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4. 马克思的人自身发展三阶段理论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二编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社会发展五项式2.客观真理3.辩证逻辑四要素4.实践的两大品格二、分析命题(每题5分,共10分1.“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真理是个过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如何理解列宁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思想?2.如何理解历史的发展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3.什么是实践?列宁对实践内涵的界定有什么样的深刻意蕴?4.列宁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列宁对真理观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三编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物化2.希望3.额外压抑4. 交往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物化的表现形式2.东方国家没有形成市民社会阶层,东西方国家形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阐释希望哲学对于人的理解。
4.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5.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四编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矛盾论》2.《实践论》3.源与流4.实事求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毛泽东是如何揭示认识发展辩证过程的?2.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根本特点?3.毛泽东总结的十大军事原则体现了哪些军事辩证法思想?4.概括《论十大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理论探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模拟全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模拟题(全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A.追求自由B.崇尚理性C.具有情感D.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生观是指人们对()A.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观点B.社会生活的总观点C.人生意义和目的的根本观点D.生活中某一具体问题的观点3.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A.集体所有制B.国有制C.社会所有制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4.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过渡时期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5.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又是一种()A.社会运动B.社会关系C.社会革命D.思想解放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A.通过思想解放而消亡B.通过社会革命而消亡C.通过发展生产力而消亡D.自行消亡7.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追求平等自由B.人民当家作主C.反对集中D.尊重大多数的意见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A.开放性B.先进性C.阶级性D.平等性9.马克思主义认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解放思想C.实事求是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实现是在()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共产主义C.社会主义D.过渡时期1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是()A.无产阶级先锋队B.对人民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C.资产阶级的代表D.民主集中制12.垄断低价一般是( )A.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价格 B.垄断组织购买原材料时规定的价格C.非垄断组织必须接受的市场购买价格 D.非垄断组织必须接受的市场收购价格13.金融寡头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A.“参与制” B.“代理制” C.“个人联合” D.“企业联合”14.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新型垄断组织形式是( )A.康采恩 B.托拉斯 C.混合联合公司 D.股份有限公司15.除跨国公司外,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另一个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 B.国际托拉斯 C.金融寡头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16.从资本形态上来说,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是(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B.金融资本输出和商业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垄断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17.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的发展趋势是( )A.只有停滞,没有发展 B.只有发展,没有增长C.既有停滞,又有发展 D.只有增长,没有发展18.下列企业组织形式中有可能不是垄断企业的是()A.托拉斯B.康采恩C.混合联合公司D.股份公司1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型垄断企业,其经济行为的最终目的在于()A.占领国内市场B.获得平均利润C.占领国外市场D.获得垄断利润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很大发展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在()A.19世纪末20世纪初B.两次世界大战之间C.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D.20世纪80年代以后21.从资本输出主体来看,其主要形式有()A.私人资本输出和社会资本输出B.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C.企业资本输出和个人资本输出D.企业资本输出和社会资本输出22.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资源配置全球化23.垄断资本国际化的实质是为了垄断资产阶级()A.巩固政治统治B.获取巨额利润C.占领世界市场D.控制他国主权24.垄断资产阶级加强和维持垄断统治的两手是()A.推行福利政策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实行暴力镇压和推行改良主义C.进行劳资合作和加强科学管理D.维持高就业率和降低通货膨胀2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国家垄断了一切经济活动的资本主义B.国家干预全部经济生活的资本主义C.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D.国家进行微观经济管理的资本主义26.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中最主要的是()A.直接调节与控制B.间接调节与控制C.行政手段调控D.法律手段调控27.提高最低准备金率将直接导致()A.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B.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C.市场商品价格上涨D.市场商品价格下降28.垄断形成后,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商品输出B.资源输出C.资本输出D.劳务输出29.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国际垄断组织是()A.卡特尔B.混合联合公司C.托拉斯D.跨国公司30. 垄断资产阶级采用“福利政策”( )A.减轻了对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剥削程度B.能够提高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名义工资C.没有改变工人受剥削的雇佣劳动者地位D.表明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并非对立31.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各种改良主义措施()A.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根本的改变B.使工人的收入超过了劳动力价值C.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和雇佣工人的地位D.改变了工人的地位,使工人成为企业的主人3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经济活动要()A.完全依靠“看得见的手”调节B.完全依靠“看不见的手”调节C.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对立起来D.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33.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时规定的有利于它的价格是()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自由价格D.保护价格34.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主要经济调节机制是()A.国家调节市场,市场自由竞争B.国家调节市场,计划引导消费C.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35.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A.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B.维持较高的就业率C.促进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D.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3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量资本输出()A.只有必要性,没有可能性B.只有可能性,没有必要性C.既无可能性,也无必要性D.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3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国际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为( )A.商品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B.商业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C.借贷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D.产业资本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38.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是()A.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B.从产业资本、借贷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C.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D.从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39.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是()A.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B.经济迅速发展和相对停滞C.生产社会化和占有私人化D.世界多极化和地区集团化40.垄断资本出售自己商品时的垄断高价是( )A.超过商品价值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B.超过商品价值和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C.超过商品生产价格低于商品价值的价格D.超过商品价值等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41.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B.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资本主义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自行消失D.全世界同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42.金融资本是()A.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B.工业垄断资本和商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C.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D.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4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A.根本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彻底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C.完全排除了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D.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4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私人企业加工订货是()A.国家直接掌握垄断资本的一种方式B.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一种方式C.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的一种方式D.国家直接管理企业的一种方式45.经济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组织形式上的体现是()A.国际经济一体化B.国际政治一体化C.国内经济一体化D.国内政治一体化46.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联合体的典型形式是()A.东南亚国家联盟B.欧洲联盟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七国集团4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资本民主化”()A.减轻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受剥削的程度B.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C.不能改变工人阶级的雇佣劳动者地位D.表明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并非对立48.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 )A.固定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B.流动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C.流通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D.预付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49.以下列形式存在的资本中,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可变资本的是( )A.原料B.燃料C.辅助材料D.劳动力50.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个别资本的总和构成( )A.生产资本B.股份资本C.社会资本D.产业资本5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D.资产阶段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矛盾52.资本主义社会部门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 )A.商品的个别价值B.商品的社会价值C.商品的生产价格D.商品的垄断价格5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各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它所获得的平均利润( )A.在质上不同,在量上相同B.在质上和量上都不同C.在质上相同,在量上不同D.在质上和量上都相同54.平均利润形成后,超额利润是( )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55.由于商业资本家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商品生产价格就等于( )A.生产成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B.所有资本+产业利润+商业利润C.生产成本+商业利润+平均利润D.生产成本+企业利润+利息56.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是由于( )A.店员的劳动全部是无酬劳动B.店员的劳动全部是有酬劳动C.店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无酬地为商业资本家实现剩余价值D.店员在必要劳动时间内无酬地为商业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57.利息是( )A.借贷资本的价值B.货币资本的价值C.职能资本的价值D.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58.在存在借贷资本的情况下,利息和平均利润的关系是( )A.利息等于平均利润B.利息一般高于平均利润C.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D.平均利润是利息的一部分59.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是由农产品的( )A.生产成本低于价值的差额构成的B.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差额构成的C.生产成本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的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60.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A.价值B.生产价格C.市场价格D.生产成本61.超额利润反映的是()A.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B.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C.同一企业内部不同岗位工人之间的关系D.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62.商业店员的工资相当于他在()A.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B.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C.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D.全部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63.假定某产业资本家,依靠借贷资本100万元经营产业,平均利润率为18%,年利息率为10%,该产业资本家获得企业利润为()A.8万元B.10万元C.18万元D.20万元64.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董事会B.监事会C.股东会D.职工代表大会65.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C.对土地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D.对土地资本主义私有权的垄断66.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执行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职能的资本是()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流动资本67.资本周转速度()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都成正比D.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都成反比68.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与()A.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同一过程B.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同一过程C.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同一过程D.平均利润转化为垄断利润是同一过程69.一般情况下利润率()A.小于剩余价值率B.大于剩余价值率C.等于剩余价值率D.与剩余价值率无关70.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的()A.货币资本职能B.生产资本职能C.商品资本职能D.流动资本职能71.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A.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D.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按相反方向变化72.负责股份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是()A.股东会B.独立董事C.监事会D.总经理73.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的私有权垄断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土地的有限性D.土地的等级差别74.土地价格()A.与地租量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B.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正比,与地租量成反比C.与地租量成正比,与平均利润率成反比D.与平均利润率成正比,与地租量成反比75.固定资本是()A.全部投入一次周转完毕B. 全部投入多次周转完毕C. 部分投入一次周转完毕D. 全部投入十次周转完毕76.公式Ⅰ(v+m)=Ⅱc是()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7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不同回答78.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其规律性D.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79.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理在事先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C.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D.心外无物80.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81.时间的特点是()A.间断性B.不可逆性C.广延性D.伸张性82.人类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A.环境的变化B.高等动物的产生C.生物的进化D.社会性劳动8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规律性B.物质性C.联系性D.变动性84.下列变化中,属于发展的是()A.大雁由北方飞到南方B.封建王朝的宫廷政变C.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D.旧中国的覆灭和新中国的诞生85.任何矛盾都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A.客观性B.斗争性C.普遍性D.特殊性8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关于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C.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规律D.关于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规律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A.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5.时间是()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C.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6.意识的本质是A.各种感觉的综合B.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D.“绝对精神”的体现7.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8.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9.芹菜、韮菜、白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B.偶然与必然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10.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11.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是()A.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12.“或然率”这个概念是对()A.相对性在量上的说明B.可能性在量上的说明C.必然性在量上的说明D.偶然性在量上的说明13.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实践活动的是()A.农民插秧种稻B.医生诊病开药C.交警维持交通秩序D.科学家做物理实验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15.在头脑中回忆起苹果的形状、颜色、气味和滋味,这种反映形式属于()A.概念B.表象C.知觉D.感觉16.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A.地理环境B.社会关系C.生产劳动D.信息交流17.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C.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D.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认识做出确定检验的观点18.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GG[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GG[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86404089eb172dec63b731.png)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人有了物质条件才能生存,人有了精神条件才能生活”的观点(CDE)A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B夸大了社会存在的作用C看到了社会物质条件的作用D看到了社会意识条件的作用E准确把握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对人的影响2.民粹主义代表人物米海洛夫斯基认为,在历史极黑暗的时刻,当“人的智慧和精神潜能被缩小到了最简单化的形式,到了只为最后一片能糊口的面包而斗争时,人就会丧失自己的个体性”,成为群氓。
这时他们会产生对“英雄”的渴望。
而“英雄”就会依从自己的或善或恶的本性,带领群氓从善或从恶。
他的这一观点(BCD)A.认为英雄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B.认为英雄人物能够对社会历史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C.认为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不起积极作用D.是认为“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3.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B)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4.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C)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5.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6.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7.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的相互关系是()A.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B.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C.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D.资本迅速集中会加快资本积累8.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二、单选题9.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正确答案:D,10.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A.使用价值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决定的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正确答案:D,11.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最终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C.经济基础的发展D.上层建筑的发展正确答案:A,1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全国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10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解析一、略(等待更新)二、简答题26.简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答案】(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就坚持唯物论;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坚持了辩证法。
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统一的。
割裂这种统一,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缺乏实践的观点,忽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2)方法论意义: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考点】客观规锋性与主观能动性27.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答案】(1)认识的有限性: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
所以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2)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人的认识运动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这就是认识运动发展的总规律。
【考点】认识的辩证运动28.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单个企业能够稳定长期获得发展吗?【答案】(1)在现实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从个别企业开始的。
个别企业率先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商品仍按社会价值出售,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部分称为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
(2)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之间进行激烈竞争。
少数企业不可能长期垄断先进生产条件,当先进技术得到普及以后,该部门的劳动平均生产力将会提高,从而导致商品的剩余价值下降,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便会消失,原来的超额剩余价值就不存在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模拟试题最终考试题及答案

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矛盾2、真理3、社会形态4、剩余价值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 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2、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是:()A 运动;B 实践;C 精神生产D 物质生产3、古希腊哲学史上关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B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C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D前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4、“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B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C 客观真理论;D 形而上学真理论5、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 地理条件;B 人口因素;C 社会意识;D 生产方式6、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 改变社会制度;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实现社会公平7、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 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C 商品与货币的对立;D 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A 国有垄断资本;B 私人垄断资本;C 资产阶级国家;D 资本输出9、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A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 德国古典哲学;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0、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 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 不再受自然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社会状态;C 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 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的社会状态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该题将不得分。
马克思课堂模拟题及答案

马克思课堂模拟题及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模拟题一、单选题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变为自在阶级2、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3、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B)A、自然界从一开始就划分为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B、人化自然是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所改造了的自然C、人化自然不再遵守自然规律D、任何劳动产品都是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的统一4、“人为自然立法”这是(B)的观点A、宿命论B、主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5、旧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是(D)A、承认意识的能动性B、抹煞意识的能动性C、夸大意识的能动性D、有时承认、有时抹煞意识的能动性6、比尔·盖茨认为“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
”从哲学角度看,创意的“裂变效应”体现了( B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正确意识具有决定作用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7、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和“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两种说法(C)A、都是形而上学观点B、都是辩证法观点C、前者是相对主义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D、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8、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D)A、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B、人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C、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D、实践的成功可以证明人们对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9、唯心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是(D)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B、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C、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D、有些唯心论者是可知论,有些唯心论者是不可知论10、从信息的角度看,反映的发生是(C)A、信息的传播过程B、信息的产生过程C、接收和保留信息的过程D、信息的刺激过程11、“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12、“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C)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13、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D )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D、劳动发展史14、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D )A、对人的体质的影响来实现B、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来实现C、对人的生存条件的影响来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15、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B )A、劳动者的经验技能B、生产工具的水平C、劳动对象的质量D、运输设备的状况16、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1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1).政治经济学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内的统一整体。
【考核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是()A.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考核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考核知识点】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二元论D.不可知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因此,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
【考核知识点】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正确答案:Λ【答案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考核知识点】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6.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是()A.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B.一帆风顺的前进运动C.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运动D.时进时退的曲折运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选项中选择2-4个正确选项,并填入下列表格。
每小题
I.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1
N :点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1驴;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1密; 3 :
1 •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每小题8分,共24分)
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观点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
3.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说明什么是意识能动性,意识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I]在25.8 )i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上,玩转4.2 )i吨钢材,将其如积木般且非常规地搭建成一个奥运会主会场,而且拥有100年以上的使用年限,能在如唐山大地震般的外力下,保持屹立不倒。
这样的“鸟巢”,正如英国《泰晤士报》所指出的其建筑学价值那样:测试大量最新技术,一切努力均是为了实现将“表皮”和“建构”融为一体的新建筑梦想。
“鸟巢”之壮美,其中的关键在于它真如鸟巢般异常复杂的结构。
而它最初只体现在设计单位提供的150多张图纸上。
如何才能将其变成可行性的建筑实体?为此,建筑方先拆“鸟巢”,即进行大量深化设计工作。
设计者先后编制了国家体育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施工组织总设计、钢结构安装施工设计等各类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500 多项,经过反复的大昂分析、计算与试验研究,最终将这150余张钢结构设计图细化成了两万多张深化设计施工图纸。
[材料2]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1
N :点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1驴;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1密; 3 :
1 •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
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己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劳动过程结束时
得到的
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若。
他不
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
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
”
[材料3]有位心理学家为了完成一项试验,招募被试者,要求其每天抽取一定景
的血液,并且连续坚持十天。
作为补偿,心理学家将给予其大量丰盛的食物和营养
品,同时支付丰厚的报酬。
结果有一个应征者兴致勃勃地前来尝试,一开始他并没有
感觉什么异样,唯一特殊的地方就是每次抽血都是让他将手臂伸至一个狭小的窗口,
他本人则看不到整个抽血的过程,只觉得有针刺入皮肤的感觉。
于是,一天、两天、
三天……尽管心理学家完全履行自己的承诺,被试者每天都不断地补充着营养,可也
就是仅仅过了四天,他便再也坚持不住了,主动要求放弃报酬。
实验不得不终止。
当
他离开的时候,其身体已经明显变得憔悴不堪,似乎真的像是大量失血后产生的贫血
症状。
宜到这个时候,心理学家才笑着对他说:“我根本没抽你的血,相反每天都在
给你注射葡萄糖。
”
2.阅读下列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说明我们党为什么必须始终
坚持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材料1]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
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
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
[材料2]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中说过:“一个正确的认识,
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
次的反复, 才能够完成。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
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就是说,将群众的必见(分散的无系统的
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
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
确。
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
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
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