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竞赛题
2024届南京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南京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2024.1一、基础知识综合1.学习小组研学“需”字,你积极参与。
“需”,甲骨文为“”,字形是人身上往下滴水,表示润湿、沐浴之意,是“濡”的本字。
当一个人年小幼稚之时,称作“孺”;当一个人“沐浴”了学识、德行,称作“儒”;当一个人内心害怕不安时,称作“懦”。
(1)给“懦”注音:(2)下列空缺处选填的字都正确的一项是()①相以沫②温文雅③弱无能④妇皆知A.濡儒懦孺B.儒懦濡孺C.孺儒懦濡二、选择题2.交流小说阅读体会,你依次使用了项中的词语。
()刘备三顾茅庐,,天下英雄云集响应;范进年近花甲中举,喜极而疯,;刘姥姥二进之家,卖力“表演”,滑稽搞笑。
经世奇才、迂腐书生、乡野村妇,鲜活的人物形象,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体验。
A.唯才是举不近人情箪食壶浆B.思贤如渴不近人情钟鸣鼎食C.思贤如渴不省人事钟鸣鼎食D.唯才是举不省人事箪食壶浆三、语言表达3.古诗文学习至今,你感受颇深。
用关联词“不管……还是……”或“只有……才……”写一句话,表达你对学习古诗文最深的感受(50字以内)。
四、名句名篇默写4.古诗积累竞赛,你当仁不让。
(1)小联: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你:这个简单,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①,②”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小合:许浑在《咸阳城东楼》中用“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
你: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也慨叹“③?悠悠,④”,满是怀古伤今之意。
(3)小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这两句诗,表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可阻挡和人要向前看的乐观态度。
你:“⑤,⑥”,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的这两句,以奇特的想象,呼唤社会变革,憧憬美好未来。
五、文言文阅读【甲】孟子·大丈夫宋·陈普玉食珍羞不谓荣,箪瓢陋巷岂为贫。
2024年济南天桥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三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4年学考适应性模拟训练语文试题(2024.5)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按要求上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6分)学校举办"访一代宗师,寻千年文脉"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一)阅读文段,完成1~3题。
学校学生会要制作此次活动的宣传片,请你帮他们完善这段宣传片的解说词。
唐宋两代,中华文化群星闪耀,"唐宋八大家"首当其冲....。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这八位宗师,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文化矩阵。
他们的诗文作品,语言优美,思想深(suì),感情真挚,附庸风雅....,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直到现在,他们的作品被广泛选入教材,成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追溯."唐宋八大家"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他们大多命途多舛。
②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们既没有耀武扬威....,也没有放任自流。
③他们坚持文学创作的初衷,合力打破时文窠臼,使当时诗文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④他们既是千古文章之宗师,更是精忠报国之良臣。
千年之前,他们文以载.道,以如橡巨笔,阐理明道,以浩荡胸襟,济天下苍生。
千年之后,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精神血脉,已经与中华大地(rónɡ)为一体,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或括号中拼音处的字形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邃shùzài 溶B.邃sùzài 融C.隧shùzǎi 融D.隧sùzǎi 溶2.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当其冲B.附庸风雅C.耀武扬威D.焕然一新3.文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①B.②C.③D.④(二)阅读文段,完成4~5题。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古诗文默写竞赛一.直接默写(每空一分,共20分)1.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4.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5.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6.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7.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8.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9.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0.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2.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1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二.理解性默写(没空一分,共80分)1.《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夏景物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诸葛亮在文中劝谏后主广开纳谏之门鼓舞士气的句子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4.在全市中学生足球比赛中,你校足球队连连败北,此时你被任命为队长,用《出师表》中的语句来说,这真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词中对万里乡土的思念,对功名不就的慨叹,对宋王朝重内轻外的满腔怨恨都集中在了“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一诗句上。
《渔家傲秋思》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这一词句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立功边睡的心情。
7.苏轼虽两鬓苍白,但并不在意自己衰老,仍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杀敌报国之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8.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反金投宋,但南宋朝廷却不重用他。
赋闲渐老的他难以驰骋疆场,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9.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表现自己没有知音的句子是“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0.诗中暗示老兵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句子是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分层次竞赛(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分层次竞赛(附答案)一、完成1-7题。
34%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或根据拼音写汉字(7分)教诲.()妖娆.()强聒.不舍()陨.落()恪.()尽职守怒不可遏.()一抔.( )黄土喑.()哑繁yǎn()yú()词旁wù()xièdú()()禁gù()ruì智()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打“×”,并更正在括号里。
(6分)孤军奋战涕泗横流重蹈复辙刻骨明心生机篷勃贮立凝视断章取意一代天娇兼而有知恼羞成怒()()()()()()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妖娆:娇艳美好。
理至易明:道理很正确,容易明白。
B受用:受益。
不二法门: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C折腰:鞠躬,倾倒。
莽莽:无边无际D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的时候。
兼而有之:指同时占有或具备有关的两方面。
4.写出下列句子加点词的反义词(2分)1.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战争,是仁慈的战争,温柔的战争。
()()2.心灵的安详,宽厚和的精神。
……都是从这伟大的微笑中出来。
()()5.用“/”给下列诗句标出朗读停顿。
(每句标一处)(2分)①欲与天公试比高②引无数英雄况折腰③只识弯弓射大雕④数风流人物6.默写(12分)①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渔家傲·秋思》下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表达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商山早行》诗中描写旅途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亚冬会在哈尔滨召开,学校开展“争做‘哈尔滨’城市宣传员”活动,积极宣传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向世界展示哈尔滨的魅力。
班级的宣传板上张贴着《争做“哈尔滨”城市宣传员》的宣传语,内容如下:哈尔滨市获得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举办权,A.胜利的捷报传来,冰城人民无比激动。
我们要争做“哈尔滨”城市宣传员,让世界感受哈尔滨的魅力!哈尔滨的冬天,红(zhuāng)素裹,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哈尔滨的冬季风光独具魅力,其秘(jué)在于广袤的冰雪世界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完美融合。
B.人们在欣赏文化韵味的同时,也能更深层次地体会到这座城市的自然美景。
哈尔滨的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得益(zhāng),展示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无数的前(pū)后继的文化工作者们,孜孜不倦地投身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他们用热情与毅力,推动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发展不断向前。
喷薄的文化活力为哈尔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身为新时代的冰城青年,C.我们肩负着宣传和展示哈尔滨独特魅力。
我们要积极宣传哈尔滨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人文风情,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活力。
同时,D.我们也要附庸风雅,展现哈尔滨青年的热情、自信、活力,成为哈尔滨的一张簇新的名片。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哈尔滨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1.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广袤.(máo)B.孜孜..不倦(zī)C.喷薄.(báo)D.簇.新(sù)2.括号里根据拼音依次填入汉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妆B.决C.彰D.扑3.语段中划线句都是病句,下面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激动”改为“骄傲”B.将“文化韵味”和“自然美景”调换一下C.在句末加上“的重任”D.将“附庸风雅”改为“以身作则”亚冬会的志愿者如同一簇“微火”,无论走到哪里,都洋溢着热情的气息,绽放着温暖的光芒。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当夏天的燥.(zào)热渐渐散去,曾经缤纷了一夏的各种花儿在凄冷的西风中颤.(chàn)抖着,越来越憔悴。
B.王羲之《兰亭集序》通篇一气呵.(hè)成,具有萧洒自然的无穷魅力,至今屹.(yì)立于辉煌的艺术殿堂。
C.近年来,美食类纪录片似乎从未在大众目光中衰竭.(jié),它们立足风味,缭望人间,追溯.(shù)古今、博采众长。
D.解放军以催枯拉朽.(xiǔ)之势大举进攻,讯速突破敌阵,使敌人纷纷溃.(guì)退,毫无斗志。
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发掘中国之美。
“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
五千年______的中华文明________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当代中国喷涌着数不尽的故事源泉。
中华文化的_____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意,________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
A.承上启下孕育博学多才凝结B.薪火相传培育博大精深描绘C.承上启下培育博学多才描绘D.薪火相传孕育博大精深凝结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人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下单后输入支付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B.国庆黄金周期间,小罗建议去云南丽江,小韦建议去海南三亚,我同意她的建议。
C.景德镇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我们登上“江西旅游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宛如走进江西一个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4.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桑梓常被用来指代“家乡”,________诗句“埋骨何须录样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中的“桑梓”就是此义。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学科知识竞赛语文试题 (1)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学科知识竞赛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引言”和“作者风采”部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停zhì( )(2)掺( )杂2.“作者风采”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3个。
3.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不言而喻(2)汲取4.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誊写到横线处,使“人物画廊”的解说词内容连贯,上下联顺序正确。
①翰墨飞空挥盛世①人间万象到书里①借古讽今凭橡笔①世情百态近眼前①琢玉雕金靠赤心①诗文追月照神州5.下面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A.他的作品针砭时弊,让谣言不攻自破,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
B.闰土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统治阶层压迫下贫苦农民中的典型。
C.《孤独之旅》则是一部主人公在孤独中寻求救赎与成长的作品。
D.虽然这三部作品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各异,但是都挖掘了人性。
二、情景默写6.无论是小说还是古诗文,都抒写了人生的际遇,展现了生活百态。
请根据下表提供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曾几何时,“影子教育”成了一个热词,说的正是校外培训机构的不断扩张,孩子们很多课余时间,也交给了补习机构,“负担越减越重,睡眠越减越少”的情况普遍存在。
靠“刷题”“填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很难适合将来的社会发展。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也是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①“双减”政策推出后,各地也有相对应举措来推动政策落地。
比如,江苏明确将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2小时,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2023 年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九年级学科知识竞赛语文温馨提示:1. 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2. 请你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3. 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做在本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语言综合运用(共26分)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3小题。
中秋,是一张车票,自己在这个站台,亲人在那个站台,它意味着_山水,更满载千里迢迢奔波之后的团圆欣喜。
中秋,像一颗石榴,丰收的时辰一到,莹润的果实包都包不住,从不吝啬对辛勤汗水的奖赏。
中秋,似一曲合奏,在明月清辉的笼罩下,中华儿女酣畅淋漓地挥洒情愫,接续先人的浪漫想象,共叙未来的美好愿景。
数千年来,诗赋画卷连同它们记录的悲欢与离合,的意绪与哲思,承zài 的个人情怀与集体情愫,共同融入了我们的民族记忆。
那倾泻的月光,是国人最信赖的心灵凭依;那月光下的团聚,也成为古今旅人的共同心愿。
由此就不难理解,天上月圆时,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何以让身处各地的人们都情不自禁,;一行“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何以能引发人们的心绪共振,起亲族情谊;一帧天和核心舱划过满月的定格画面,何以激荡起家国情怀,积蓄起磅(bó) 力量。
花好月圆时,我们沉醉于亲朋团圆的欢愉,沉浸于传统文化的观照,怎么不能对圆满生出尤其更加强烈的期许呢?1. 下列给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书写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吝啬lin情不自禁jīn 承载磅礴B. 吝啬nìn 情不自禁jìn 承载磅薄C. 吝啬nìn 情不自禁jīn 承栽磅薄D. 吝啬lin 情不自禁jìn 承栽磅礴2. 下列词语出自上文语段,将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跨越储藏思绪万千凝结B. 翻越蕴藏百思不解凝结C.翻越储藏百思不解凝聚D. 跨越蕴藏思绪万千凝聚3. 对上文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怎么能对圆满生出更加强烈的期许呢?B. 怎么能对圆满生出尤其更加强烈的期许呢?C. 怎么能不对圆满生出更加强烈的期许呢?D. 怎么能不对圆满生出尤其更加强烈的期许呢?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竞赛题
1.请你为“戏剧知识竞赛”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学习戏剧知识,了解戏剧文化
2.请你为“戏剧知识竞赛”活动编写三个竞赛题和答案。
(6分)
题目①:答案;题目②:答案;题目③:答案;
1.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是把文学、表演、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2. 戏剧文学的特征是:
(1)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塑造形象,人物语言具有口语化、动作性、个性化和文学性的特征,并富于潜台词;(2)人物、事件、时间、场景高度集中;(3)具有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
3.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
4. 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
5. 戏剧按篇幅规模分有独幕剧、多幕剧和小品
6. 戏剧按艺术形式分有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戏曲等。
7. 戏剧按内容性质分有悲剧、喜剧、正剧。
8.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剧作家是老舍。
219.英国的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请说出他的四大悲剧:《李尔王》、《奥赛罗》、《哈姆雷特》、《麦克白》
10.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塑造的吝啬鬼形象是夏洛克。
12. 《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是最能表现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风格,人称“娇艳明媚的喜剧三部曲”。
主题探究学习:神话
一、探究神话,回答问题。
1.写出你知道的中国神话三个: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牛郎织女。
2.写出你知道的外国神话三个:忒修斯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
3.有些神话故事已经演变成成语,请举出两例,并解释其意义。
①精卫填海:比喻意志坚决。
②②开天辟地:用以表示以前从未有过,有史以来第一次。
4.看下面神话故事,回答问题。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服,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练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1)上面短文说的是什么神话故事?女娲补天造人的神话
(2)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什么?
这个神话反映了原始时代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严重威胁和人类对自然灾害进行了艰苦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