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爷爷的图画课时2》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冬爷爷的图画》教案

小学语文《冬爷爷的图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冬爷爷的图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冬天的景色。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冬爷爷画面的理解和感受。

(3)运用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冬天的喜爱和欣赏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冬爷爷的图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运用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冬爷爷的图画》全文。

2. 相关冬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画的一个穿着厚厚棉衣、满头白发的老人,让学生猜猜这是谁?(2)揭晓答案,这是冬爷爷。

(3)提问:你们知道冬爷爷有什么特点吗?他喜欢做什么?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冬爷爷的图画。

(2)老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冬爷爷的图画。

(3)学生分享对课文中冬爷爷画面的理解和感受。

3. 学习生字词:(1)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老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和书写。

(3)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跟家长分享今天学的课文《冬爷爷的图画》,并描述冬爷爷的图画。

2. 抄写今天学习的生字词,每个字写5遍。

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朗读、生字词掌握和课文理解情况进行评价。

2.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中对课文和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27、冬爷爷的图画(第二课时)

27、冬爷爷的图画(第二课时)

27、冬爷爷的图画一、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从课题中,我们可以知道,课文内容主要写图画,而且是哪个季节里特有的图画?(冬天)因为它是谁画的?(冬爷爷)。

冬爷爷也会画画,这是爸爸告诉方方的。

请小朋友找到爸爸和方方的对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学习第2、3、4自然段。

1、课件出示这3段,齐读。

2、用——线画出爸爸的话,~~~~线画出方方的话,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读好问号和感叹号)指名试读,评议,再同桌分角色读,最后男女生分角色读。

3、通过朗读他们的对话,我们不但知道了冬爷爷会画画,还知道了冬爷爷的画,不是画在纸上,而是画在哪里的?(玻璃上)多奇怪,多神奇啊。

所以方方听了爸爸的话,非常想看到冬爷爷画的画,你们能体会方方的心情吗?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齐读。

2、谁能说说方方的心情怎样?指名说。

(着急)再读这一段,好好体会他的心情。

3、找出多音字“着”,读准“盼着”、“睡着了”。

四、学习7至11自然段。

1、好不容易天亮了,方方终于看到了冬爷爷的画,冬爷爷的画是怎样的,漂亮吗?我们快和方方一起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7至11段,齐读一遍。

2、冬爷爷的图画多美呀,谁能读读8、9、10段,让人一听,眼前就能出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自由练读,指名读。

3、冬爷爷只画了这些东西吗?(不是)你从哪里知道的?(省略号),那冬爷爷可能还画了什么呢?指名说。

4、冬爷爷这么厉害,你能夸夸他吗?出示:多漂亮的画儿呀,冬爷爷真是个大画家!指导朗读。

5、爷爷的画在窗玻璃上的又多又美,方方刚看到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呢。

谁能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啊!窗玻璃上真的画满了画儿,一格窗框一幅画儿。

指导读出感叹的语气。

五、学习第1、6自然段。

1、这么美的画,冬爷爷是怎么画出来的呢?课件出示1、6自然段,学生自由读一读。

2、第1段:通过读理解屋子里、窗外气温的不同。

知道屋子里有火炉、水蒸气,所以暖融融的,窗外是呼呼的北风,很冷。

3、第6段:通过读知道北风把窗玻璃吹得很冷很冷,水蒸气撞到上面就结成了冰花,冰花挨在一起,形成了各种形状,就像各种画。

冬爷爷的图画的教学教案

冬爷爷的图画的教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冬爷爷的图画》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冬爷爷、雪花、寒假”等词语。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冬天的美丽和寒假的快乐。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冬天的景象和寒假的活动。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懂得珍惜大自然的恩赐。

学生培养对生活的热爱,珍惜和家人共度的时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冬天的美丽和寒假的快乐。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冬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冬天的情境,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学习生词学生自学生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词进行讲解和巩固。

4. 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二课时: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冬天的景象和寒假的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

6. 观察图片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冬天的图画。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感受。

8.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家长协助学生复习课文和生词。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生词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词的认读和理解情况。

3. 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流利程度、语音语调和表情表达能力。

4.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讨论参与度、合作态度和创造力。

《冬爷爷的图画》教案设计

《冬爷爷的图画》教案设计

《冬爷爷的图画》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冬爷爷的图画》,了解冬天的特点和冬爷爷的形象。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教学内容《冬爷爷的图画》故事内容介绍。

冬天的特点和冬爷爷的形象分析。

第二章:教学方法2.1 教学方式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体验感。

2.2 教学工具PPT课件。

图片素材。

讨论卡片。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冬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冬天的印象。

引入冬爷爷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2 阅读故事朗读《冬爷爷的图画》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问题。

3.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话题包括:冬天的特点、冬爷爷的形象、故事情节等。

3.4 分享讨论成果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四章:课程评价4.1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阅读理解、讨论参与、团队合作等。

4.2 评价标准阅读理解: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讨论参与:积极参与讨论,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团队合作:能够与组员合作,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冬天的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冬天的理解和感受。

5.2 展示和分享每组派代表展示绘画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六章:教学目标6.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冬爷爷的图画》中的故事情节。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冬天的自然现象和特点。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冬天的理解和感受。

6.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绘画等活动,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合作,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冬爷爷的图画》教案设计

《冬爷爷的图画》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冬爷爷的图画》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知道冬天的常见景象。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冬季的热爱之情,感受冬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了解冬天的景象。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冬季的感受。

二、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冬天的图片、画纸、画笔、彩色泥、积木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的光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冬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季节是冬天,请幼儿说一说他们在冬天都看到了什么。

2. 基本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冬天的景象,如雪花、冰面、冬衣等,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

(2)教师分发画纸、画笔,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冬季的感受。

(3)教师引导幼儿用彩色泥、积木等材料创作冬天的作品。

3. 结束部分: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四、作业设计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一找冬天的图片或物品,明天在幼儿园与大家一起分享。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引导幼儿积极观察、思考和表达。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方面,评估幼儿对冬天季节特征和景象的认知程度。

2. 技能评价:通过幼儿在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3. 情感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表现,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的表达,评估幼儿对冬季的情感态度。

七、教学延伸开展“冬天的故事”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感受冬天的特点和乐趣。

组织幼儿进行冬季户外活动,如堆雪人、打雪仗等,增强幼儿对冬季的体验。

《冬爷爷的图画》的教案

《冬爷爷的图画》的教案

《冬爷爷的图画》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描绘冬天的景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冬天的特点和冬天的活动。

3. 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冬爷爷的图画》。

2. 冬天的景象描绘。

3. 手工制作:制作冬天的手套和帽子。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描绘,表现出冬天的特点。

2. 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体验冬天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冬爷爷的图画》。

2. 白板或大纸一张,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手套和帽子手工制作材料。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故事《冬爷爷的图画》引入课题,让幼儿了解冬天的景象和冬天的活动。

2. 观察和描绘:让幼儿观察冬天的景象,如雪花、冰冻的河流等,并用画笔和颜料在白板或大纸上进行描绘。

3. 手工制作:分发手套和帽子手工制作材料,指导幼儿按照步骤进行制作,体验冬天的乐趣。

4. 展示和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套和帽子,并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5. 总结:通过讨论,让幼儿总结冬天的特点和冬天的活动,加深对冬天的认识。

六、教学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冬天景象,如窗户上的冰花、室外的雪景等,并用画笔和颜料进行描绘。

2. 鼓励幼儿在家里尝试制作其他的冬天手工制品,如冬天的雪花、冰雕等。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 通过幼儿的分享,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评价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八、教学建议:1. 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冬天的景象。

2. 在手工制作过程中,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反馈,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绘画过程中,注意颜料的使用安全,避免幼儿误食或接触眼睛。

2. 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注意剪刀和针线的使用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冬爷爷的图画》语文教案

《冬爷爷的图画》语文教案

《冬爷爷的图画》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冬爷爷的图画》,了解冬天的特点和季节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课文《冬爷爷的图画》的内容讲解。

冬天的特点和季节变化的介绍。

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兴趣的激发。

第二章:课文讲解2.1 课文《冬爷爷的图画》的内容讲解冬爷爷的图画:描述冬爷爷用冰雪创造了美丽的图画。

冬天的特点:介绍冬天的天气、景色和活动。

季节变化:解释季节变化的原因和冬天的意义。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冬天的特点和季节变化。

第三章: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3.1 观察力培养观察冬天的景色: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冬天景色,描述他们所看到的。

观察冬天的活动:让学生观察人们在冬天的活动,如滑雪、滑冰等。

3.2 想象力培养冬天的想象: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画家,用冰雪创作一幅图画。

冬天的故事:让学生编写一个冬天的故事,描述冬爷爷的图画中的情景。

第四章: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兴趣的激发4.1 文学作品欣赏分析课文《冬爷爷的图画》中的文学元素,如比喻、拟人等。

让学生欣赏其他冬季主题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故事等。

4.2 阅读兴趣激发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冬季主题的文学作品,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推荐优秀的冬季文学作品。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观察力和想象力方面的进步。

5.2 教师评价对学生在课文理解、观察力、想象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在文学作品欣赏和阅读方面继续努力。

第六章:实践活动6.1 冬日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参与冬季户外活动,如堆雪人、打雪仗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冬天的乐趣。

安排学生参观冬季展览或冰雪节,让他们欣赏冬季的艺术作品和冰雪景观。

6.2 冬天的艺术创作让学生利用冰雪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如制作冰雕、绘制雪画等。

小学语文《冬爷爷的图画》教案

小学语文《冬爷爷的图画》教案

小学语文《冬爷爷的图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冬爷爷的图画的特点,学会欣赏冬天的美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冬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分角色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及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增强对冬天美景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会用所学词汇描述冬天景色。

(3)了解并欣赏冬爷爷的图画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描述冬天的美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冬天的图片或视频。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准备好字典,查找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冬天图片,询问学生对冬天的印象。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预习课文后的感受。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冬爷爷的图画的美。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朗读生字词。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

(3)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冬天景色,用所学词汇描述。

(3)画一幅冬天的图画,并写一段话描述图画内容。

2. 拓展作业:邀请学生和家长一起收集关于冬天的诗歌、故事等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表达,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科学其实就藏在我们身边,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能收获许多知识的。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预习新课文。
板书设计:27冬爷爷的图画
撞到玻璃越来越多
水蒸气冰花图案
盼着画赞美画
教学
后记
督查结论:
年月日
1、做送信游戏,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听写生字词。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2、说一说屋内和屋外有什么不同?(温差大)。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暖融融”,“呼呼呼地吼着”。
(二)分角色朗读2—4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会说些什么?
课题
27冬爷爷的图画
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2015.
主备教师
魏金艳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上课班级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明白文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冰。
重点
难点
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明白文中蕴含的科学知识;水Βιβλιοθήκη 气遇冷会凝结成冰。教学活动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
2、同桌分角色朗读。
3、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哪些词语看出方方想快点看到冬爷爷的画。
2、冬爷爷在方方玻璃上画了什么?
3、学习“兰花后面的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很多。
4、冬爷爷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5、指导朗读。
三、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了课文,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