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工业区的对比

合集下载

地理中国四大地区知识点

地理中国四大地区知识点

地理中国四⼤地区知识点 我国划分为四⼤地理区域,即北⽅地区、南⽅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你都知道关于四⼤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点吗?下⾯店铺给你分享地理中国四⼤地区知识点,欢迎阅读。

地理中国四⼤地区⼯业知识点 北⽅地区 ⼯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甜菜、⼤⾖、亚⿇⽣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的棉区。

交通运输-东北地区铁路⽹最稠密,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滨洲、滨绥、哈⼤、京沈、沈丹五条铁路呈“不”字型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铁路以北京为中⼼呈放射状分布,主要⼲线有:京哈、京九、京沪、京⼴、京包、京通、京秦,以及⽯太、⽯德、太焦、焦柳、胶济、陇海、包兰、同蒲、⼤秦、神黄、焦⽯等。

著名海港:⼤连、秦皇岛、青岛、烟台、天津,新建黄骅港。

河港:哈尔滨。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极其丰富。

著名的矿产地:煤矿:抚顺、⾩新、鸡西、鹤岗、开滦、⼤同、峰峰、阳泉、平顶⼭、焦作、兖州、平朔、神府。

油⽥:⼤庆、辽河、吉林、胜利、华北、中原。

海盐:长芦。

铁矿:鞍⼭、本溪、迁安、磁⼭。

②松花江上游、黄河中上游⽔能资源丰富,著名的⽔电站:⽩⼭、丰满、三门峡、⼩浪底、青铜峡、刘家峡。

③长⽩⼭地和兴安⼭地森林资源丰富。

资源主要缺陷为⽔资源不⾜,尤其是辽中南和京津唐两⼤⼯业区。

⼯业⽣产: 突出特点-⼯业基础好,重⼯业突出。

钢铁、⽯油、化⼯、电机、能源、造船、煤炭、机械、汽车、电⼦、纺织、制糖等⼯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重要⼯业城市和⼯业区-沈阳(东北最⼤⼯业中⼼、多种机械制造)、⼤连(造船、化⼯)、鞍⼭(钢铁)、长春(汽车)、吉林(化⼯)、哈尔滨(电机、制糖、⿇纺)、齐齐哈尔(机械)、⼤庆(⽯油、化⼯)、北京(钢铁、机械、化⼯、汽车、电⼦、家电、纺织)、天津(钢铁、化⼯、造船、电⼦、纺织)、⽯家庄(棉纺)、唐⼭(钢铁、煤炭、陶瓷)、青岛(棉纺、机械)、郑州(棉纺)、洛阳(拖拉机、棉纺)、西安(电⼦、棉纺、电机)、兰州(能源、化⼯、机械)、太原(钢铁、化⼯、能源)⼯业区:辽中南、京津唐、陇海-兰新线⼯业带东段、沿海⼯业带北段。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对比表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对比表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对比:
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区
沪宁杭工业区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特点
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是我国著名重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发达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大型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优势
丰富的能源和原料;
地理位置优越;高等院校集中,人口素质高。
水陆交通便利,人口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开拓国际市场
发展各种加工工业制造业;发展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开拓国际市场
临近经济发达的港澳,靠近境界发展迅速的东南亚地区,便利的水陆空交通运输条件;
问题
工厂设备多数陈旧,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水源不足
能源、矿产资源缺乏
缺少矿产资源,工业原料和燃料缺乏,能源不足;工业多为出口加工业,技术含量低;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发展方向
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不同点是什么620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不同点是什么620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不同点是什么?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是中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各工业基地的发展各具特色。

不同点:
1.沪宁杭地区: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2.辽中南地区:全国最大重工业基地。

3.京津唐地区: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4.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共同点:都是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沿海地区;交通条件好,发达;靠近河流;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高;原料来源多,丰富;国家优惠政策;有发达的大城市为依托;信息技术水平高,科学技术水平高。

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①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近海运输方便,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联络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交流
②当地及相邻地区资源丰富,如:辽中南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炭、铁、石油、海盐、棉花等。

③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侨乡多,有吸引外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

④4个基地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中考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考点探究导学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地理学案

中考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考点探究导学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地理学案

中国地理概况考点探究导学案考点整合考点一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1.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位置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①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

在上图中填出四至点。

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①陆上14个: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吉尔吉斯斯坦,F塔吉克斯坦,G阿富汗,H巴基斯坦,I尼泊尔,J不丹,K印度,L缅甸,M老挝,N越南。

②隔海相望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我国的人口和民族(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政策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分布分布不均,以某某—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2)①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②民族分布特点:汉族和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考点二我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地形、地势(1)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a 天山—阴山、昆仑山—b 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 c 大兴安岭—太行山—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 武夷山、f 某某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g 祁连山、阿尔泰山 南北走向 h 贺兰山、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i 喜马拉雅山(1)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2)气温①气温 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地形以及 冬季风的影响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最热的地方 是吐鲁番②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3)降水①降水 特征⎩⎪⎨⎪⎧空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受东南和西南季风 影响时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和年际变化大②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

中国四大工业基地

中国四大工业基地

1. 2. 3. 4. 5.
水源严重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 跨流域调水 西电东送 节能降耗,治理环境
AAAAA制作
答疑QQ:26023581
工业特点
沪 我国规模最 宁 大、结构 杭 最完整、技 术水平最 高、效益最 高的综合 性工业基地
区位优势
1. 2. 优越的位置:东部经济区的中心 便利的交通:“黄金水道”的入海 口,沿海航运的中点,京沪、沪杭 线交会,国内三大航空港之一 广阔的经济腹地和消费市场; 雄厚的工业基础 发达的科技 高素质的劳力 政策优惠 对外开放程度高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比较
工业特点 区位优势 辽 著名的重 1. 2. 中 工业区 3. 南 4. 5. 6. 7. 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 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网稠密,还有 大连的海运 经济腹地和市场广阔 工业基础雄厚 劳动力资源丰富 有统一电网 国家政策扶持 面临问题及对策 1. 2. 3. 4. 水源、能源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 跨流域调水 节能降耗,治理环境
1. 2. 3. 4. 5.
常规能源不足 土地资源紧缺 环境质量下降 西电东送 治理环境
AAAAA制作
答疑QQ:260226023581
京 北方 1. 津 最大 2. 唐 的综 3. 合性 工业 4. 基地 5.
6. 7. 8.
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 靠近棉花产地 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网稠密,还有天津 的海运 经济腹地和市场广阔 有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作依托,科 技文化发达,劳动力素质高 有统一电网 政策优惠 对外开放程度高
面临问题及对策
1. 2. 3. 4. 5. 6. 能源和矿产不足, 土地资源紧缺 环境质量下降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治理环境
3. 4. 5. 6. 7. 8.

【地理经典】工业区位,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中国四大工业区

【地理经典】工业区位,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中国四大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分析思路一、总述1、概念:发展历史较悠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2、问题概述: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3、发展简述: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后,各国开始改造。

二、传统工业区普遍存在的问题:1、工业过于集中,工业用地紧张、水源紧缺,社会问题严重2、传统工业大部分是污染工业,污染工业聚集分布,使环境污染严重,不易治理。

3、传统工业工厂规模大,调整产业结构、经营机制受工业惯性影响比较严重。

4、传统工业区运输量大且集中,造成交通压力大。

三、综合整治1、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调整工业布局,发挥邻近地区区位优势,布局适当分散。

3、发展、建设交通,完善交通网。

4、全方位环境整治。

整顿企业、植树造林。

四、世界主要的传统工业区欧洲西部工业区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中国—日本工业区形成条件1、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2、便利的水路运输条件,多优良港湾3、工业基础好4、科技力量雄厚5、市场广阔1、煤、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2、工业基础好1、自然资源极其丰富2、海运便利、区内水陆交通发达3、消费市场庞大1、多优良港湾,海洋运输便利2、较高的科技水平3、劳动力丰富工业部门纺织、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学、电子钢铁、机械、有色金属、化学、核工业、宇航汽车、钢铁、化学、军事、石油、宇航、飞机、电子钢铁、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子、纺织发展特点工业化最早的地区;现代工业高度发达以重工业为主,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缓慢;核工业、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工业现代化程度高;微电子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五、重要传统工业区对比:德国鲁尔区英中部工业区美东北工业区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电力等纺织、钢铁、造船钢铁、汽车、化工、造船工业中心埃森、杜伊斯堡伯明翰、曼彻斯特芝加哥、底特律形成时期二次工业革命一次工业革命后,历史最早开发历史早、二次工业革命后区位优势1、地理位置:欧洲十字路口1、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1、丰富的煤炭资源(阿巴拉契新工业区分析思路一、概念:20世纪50年代后,在传统工业衰落的同时,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逐渐2、 原料能源: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近(初:【法】洛林;后:【瑞典】)3、 交通:莱茵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水陆交通发达 4、 水源:莱茵河及支流鲁尔河水量充沛5、 市场:工业发达,市场广阔2、 铁矿丰富3、 交通便利: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航海业发达 4、 工业积累,资本雄厚,最先开始工业革命,最先完成工业化,侵占殖民地,掠夺资源,抢占大量市场5、 市场广阔:殖民地众多,市场广阔。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四大地区+西部大开发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四大地区+西部大开发

◆ 推1动952城年市-20化01的年该进市程农,业促、轻进工区业域、经重工济业的比、工业化差异(见书本图1-16)
◆工业化进程: 中西部相对滞后 ◆工业产值: 东部地区最大 ◆工业结构(即原因)
东部地带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 已占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西部地区的劣势
缺:人才、技术、资金缺乏,
交通不便、 基础设施落后
限制:位置(内陆)地势(高) 气候(干旱)生态(脆弱)
农业 畜牧业为主:四大牧区
工业
种植业: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河谷农业(藏南谷地) 绿洲农业(新疆沙漠边缘) 成都平原
以重工业为主 攀枝花、重庆的钢铁工业 以兰州为中心的冶金、石化工业 西安的飞机制造业 新疆的石油工业 柴达木盆地的钾盐生产
意义
(1)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将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2)缩小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 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3)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4)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四大地区的差异
一、四大地区差异(见书本图1-13)
东北:3省 东部:沿海各省(去掉头尾)+3个直辖市 西部:内新青西+陕甘宁+四川重庆+云贵+广西 中部:山西+河南+两湖+安徽+江西
1、产业结构差异(见书本图1-14)
东部地区
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产业结构 工业结构
先进制造业、 高科技产业 和第三产业 相对发达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仍然以传统型工业为主。
3、城市化差异(见书本表格)

中国四大区域对比表(自已总结,很适用)

中国四大区域对比表(自已总结,很适用)

资源 工业
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我国第一 、第二大油田分别是大庆油田、 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多港口: 胜利油田,有大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府等特大 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大河连通 型煤矿,还有鞍山、迁安等大型 经济特征:制造业发达 铁矿;二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 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主食 住宅特点 生活 传统交通
体育活动
面食、小米(黄土高原) 土坯垒墙,屋顶坡度较小、墙体 较厚,注意防寒保暖。 马拉大车 溜冰、滑雪 煤、石油
大米 砖瓦竹木,屋顶坡度较大,墙体 高,注意通风散热。 船舶 龙舟竞赛、游泳 水能、有色金属、核能丰富 风能 太阳能、地热能、聚宝盆,察
能源,矿产
尔汗盐湖区
主要灌溉水源
温带草原牧场山地牧场(新疆) 三河牛、三河马(内蒙古)细毛羊 (新疆)滩羊(宁夏)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河西走廊→银川平原→河套平原河 流、冰雪融水、地下水 →河 流
高寒牧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牦牛(青海和西藏)、藏绵羊 河谷农业 地藏南谷地 、湟水谷地 高山冰雪融水 自然原因:海拔高、气候寒冷,冻 土广布;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采 滥挖;独特的动植物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雪莲花、冬虫夏草、雪莲 花、藏红花 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 其矿产主要有煤、铁、石油、锰、 铬、钾盐等,其中钾盐的储量居世 界前列,因此有“聚宝盆”之称
位置
划分依据
地形
气候 气温
河流
水量大、汛期长
植被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粮食作物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水田 一年二熟至三熟 水稻 油菜 甘蔗(产地:广东、广西、福建、 台湾) 棉花、蚕丝 柑橘、香蕉 芒果
小麦、玉米、棉花、瓜果
青稞、小麦、豌豆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经济作物 农业 主要水果 牧场特征 主要牲畜 农业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范围:以沪宁杭为中心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钢铁、轻纺工业;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电力、金等工业发展;以攀枝花为中心钢 铁工业;以西昌为中心的火箭发射基地;湘赣地区多种有色金 属工业等。
优势条件: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水利资源丰富;水 运得天独厚;经济腹地广阔
7、陇海-兰新铁路工业地带
3、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 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 越。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 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 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 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 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 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 (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5、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范围: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海南)、14个沿海开放城市(江苏:连云港、南 通)、四个工业基地
优势条件: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国内外许多地 区和国家的海运航线;便于引进外资、发展外向 型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发达、技术雄厚、 基础好。
发展: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秦皇岛港煤炭输出 港;秦山、大亚湾、田湾、岭澳核电站;西电东 送、西气东输等工程
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 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 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 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 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 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 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 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区位分析:(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 海,靠近港澳地区。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 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 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 不足:能源、资源不足
范围: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新疆乌 鲁木齐 优势条件:能源丰富、资源丰富;第二条欧亚大陆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