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大全
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范文

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范文【篇一】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一、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分析语言特色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四、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阅读答题技巧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
【唐】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
2.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 “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 示例一:“犹”字好。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 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 愿离去,写出了不舍的深情。 示例二:“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 失,作者空对无际的天水。“空”字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 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
(三)赠友送别
内容特点
诗歌题目或诗句中多含“送”“别”“寄”等字眼,如《送 灵澈上人》、《送友人》等。
情感主旨
①分别时依依不舍和别后的孤寂惆怅。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 空留马行处。 李白《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②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寄托对友人诚挚的 安慰、劝勉和祝愿。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 玉壶。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分析重点
①结合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鉴赏诗歌; ②明确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了哪一类型的情感; ③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表现战争特征的事件及战争中人 们的心理。
地域:蕃州、酒泉、玉门、青海、楼兰、长城…… 器物:胡琴、琵琶、羌笛、玉帛、弓剑、金甲…… 称谓:飞将、骄虏、都护、匈奴、乌孙、单于…… 风光:雪山、朔云、黄沙、塞鸿、边草、明月……
②豪迈型: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不少诗作有开阔的 诗境,爽朗的音调,体现高远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 一洗悲伤之态,尽显建康高雅的格调。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比邻。
高中语文高考古诗文知识与解题技巧整理

高考古诗文知识与解题技巧第一部分文言文一、文言断句【必备知识】(1)专用名词。
表示人名、字号、时间、地名、年号、官职名、朝代等专用名词,经常用于句子的开头或结尾,可以作为断句标点的依据。
(2)对话标志。
文言文中一般都有“曰”“云”““问”字作为对话标志,其后可加冒号。
对话的内容加引号,引号内句子的标点,则视内容和语气酌情而定。
(3)文言虚词。
句首语助词“夫、盖、今夫、若夫”等,这些词在朗读时稍加停顿即可,后边不加标点。
句末语助词“者、也、矣、哉、乎、耳、耶、欤”等,其中“哉”常表感叹,后用感叹号,“耶、乎、焉、欤”经常表疑问,后用问号。
“矣、耳”多表陈述句气,后边一般用句号。
“也、者”多用作表停顿,可酌情使用逗号或句号。
(4)文言句式。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用“……者……也”式,被动句用“……见……”式,疑问句“奈……何?”等,也是断句的重要依据。
对称、排比是文言文的常见句式。
这类句子要在对称、排比句间用逗号或分号,最末用句号。
(5)语法关系。
复句中“遂”“于是”“至于”表顺承关系,“故”“故”“是以”“而”“因”表因果关系,“然”“顾”表示转折关系,一般在关联句之间用逗号或分号,关联句末用句号(是问句则用问号)。
【解题技巧】(1)通览上下文,弄清大意。
要求断句的部分,与上下文的语意具有紧密关联性,因此,要弄清大意,必须关注断句部分的本身,也关注要上下文。
叙事类的,弄清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表现了什么内容;论述类的,弄清写的什么观点、什么论据等。
(2)利用依据,结合句意展开断句。
依据句中的专有名词、对话标志、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句法关系等,结合语意内容展开断句。
(3)检查验证,修改断句。
初步断句后,还要再结合句意、句式等,发现断句的错误,并对其进行修改。
二、文言实词【必备知识】(1)一词多义。
一个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逐渐从最初的意义引申出更多的意义,这个现象称为一词多义。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高中古诗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高中古诗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高中古诗文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的重要部分,掌握答题技巧可以提高得分率。
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1. 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先通读全文,理解作者表达的主题、情感和思想。
抓住关键词和句子,注意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 注意诗文的表达方式:古诗文通常采用象征、比喻、拟人等手法,理解这些手法有助于理解诗文的深层含义。
3. 把握诗文的层次结构:读诗文时,要注意其层次和结构,这对于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意图非常关键。
4. 多做习题:做习题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练习,例如历年的高考试题。
5. 积累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理解需要一定的古汉语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等。
平时可以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6. 掌握常见的古诗文意象:古诗文中有很多常见的意象,如“月”代表思乡,“柳”代表送别等。
掌握这些常见的意象,有助于理解诗文的深层含义。
7. 注重整体把握:不要过于纠结于个别词句,要从整体上理解诗文的主题和情感。
8. 善于总结答题规律:通过对练习和考试的总结,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答题规律,例如对于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可以从文章中的关键词、表达感情色彩的词或句子入手。
9. 答题要有条理:在答题时,要注意条理性,按照题目的要求和答案的逻辑顺序进行回答。
10. 多读多背:平时可以多读一些古诗文,培养语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背诵一些经典名篇,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
总之,掌握古诗文阅读理解的技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实践。
从基础知识的积累到实际练习的运用,每一步都不可忽视。
希望以上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套路及答题技巧

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套路及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是难度极大文学色彩浓郁的常见题型,下面小编为大家集锦一些关于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套路及答题技巧。
【一】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题型1.句意型题
设问方式:
①最后两句是什幺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幺感情和思想观点。
答题要点: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幺感情和旨趣。
示例:谈谈对李白《听蜀僧洛弹琴》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 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
②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2.意境型题
设问方式:
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幺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③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解答提示:意境是指诗人主观情意和观事物的形、神水◇◇融后所产生的。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

诗歌鉴赏题◆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
⒊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
⒌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
东篱(高雅,洁身自好)古典诗歌常见意象60例抓住典型意象的意义●花草类:(1)菊:隐逸高洁脱俗(2)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3)兰:高洁(4)牡丹:富贵美好(5)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6)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7)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8)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树木类:(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2)黄叶: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3)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4)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5)竹:气节积极向上(6)梧桐:凄苦(7)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风霜雨雪水云类:(1)海浪:人生的起伏(2)东风:春天美好(3)春风:旷达欢愉希望(4)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5)天阴:压抑愁苦寂寞(6)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江湖诡谲(7)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8)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9)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10)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11)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12)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13)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14)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动物类(1)子规:悲惨凄恻(2)鱼:自由惬意(3)鸿鹄:理想追求(4)猿猴:哀伤凄厉(5)乌鸦:小人俗客庸夫(6)沙鸥:飘零伤感(7)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8)(瘦)马:奔腾追求漂泊(9)(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10)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器物类(1)玉:高洁脱俗(2)簪缨(冠):官位名望●颜色类(1)白:纯洁、无暇丧事(2)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3)绿:希望活力和平(4)蓝:高雅忧郁(5)黄:温暖平和(6)紫:高贵神秘(7)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其它类:(1)英雄:追慕自愧自叹(2)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3)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 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4)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5)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6)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7)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8)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9)破晓:初现希望(10)朝阳:希望朝气活力(11)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12)深夜:愁思怀旧■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古诗鉴赏万能公式大全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高考古诗鉴赏万能公
式大全
很多人想知道怎幺去解答高中古诗词鉴赏,往往一些学生在这方面丢分严重,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供参考!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详细答题技巧一、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幺字?为什幺?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幺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2025年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2025年答题技巧总结高考语文中的诗词鉴赏一直是许多考生感到棘手的部分,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以下是为大家总结的 2025 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
一、读懂诗词是关键在面对一首诗词时,首先要读懂它的字面意思。
这包括理解诗词中的字词含义、典故运用以及诗词的整体大意。
1、字词解读要注重诗词中关键字词的理解。
有些字词可能具有特殊的含义,比如“折柳”常代表送别,“月亮”多寄托思乡之情等。
遇到不熟悉的字词,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测。
2、典故运用很多诗词会引用典故来丰富内涵。
了解常见的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等,有助于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3、整体把握在理解字词和典故的基础上,对诗词进行整体的把握。
明确诗词所描绘的场景、人物、事件等,为后续的分析打下基础。
二、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诗词往往会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增强艺术效果,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诗词中较为常见。
例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春风比作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的灵巧。
2、描写手法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结合、视听结合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动静结合的典范,“照”和“流”使静态的画面有了动态之美。
3、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接抒情,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不满;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则属于间接抒情。
三、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的情感是诗词鉴赏的核心。
诗人的情感往往会受到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1、时代背景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特点,如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宋朝的内忧外患等,有助于理解诗词中的情感倾向。
2、个人经历诗人的人生遭遇会在诗词中有所反映。
比如,被贬谪的诗人可能会表达愤懑和无奈,仕途顺利的诗人可能会抒发壮志豪情。
3、诗词意象某些意象常常与特定的情感相关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大全
掌握答题技巧能更好的提升成绩哦!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1
“诗眼”或“炼字”型题
设问方式:
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
哪个更好?为什么?
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
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
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
[答]①“阔”字更好。
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一点来说)。
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④“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此题只答“阔”字好,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
卷面回答时,一般可省去序号,这里分点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骤或要点。
下同。
) 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2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3
意境型题
设问方式:
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