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1482)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1230)

A.8m/s
B.9m/s
C.10m/s
D.11m/s
4.(2 分)一列火车以速度为 60km/h 开始刹车进站,若滑行 500m 后静止在站内,则滑行
过程中火车的平均速度是..................................................................................................... ( )
19.(3 分)小明家到学校有一条 500m 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 1m/s 的速 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 5m/s 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彤 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 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保留小数点后 2 位小数)。 20.(3 分)为了规范交通,在很多重要路段都安装了超速自动抓拍装置.如图所示,在车道 上相隔一定距离的路面下分别安装一个矩形线圈,线圈的拍摄装置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汽 车通过线圈上方的路面时,由于电磁感应会引起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化,从而实现自动抓 拍.如果某一路段要求时速不超过 50km/h,当汽车先后通过两个线圈上方的时间间隔小于 O.5s 时,拍摄系统就会被激活而拍下超速汽车的照片,否则不会激活拍摄系统.根据这一 要求,两个线圈的距离应设计为 m (结果取整数).
A.同时到达.
B.甲先到达.
C.乙先到达.
D.不能确定.
3.(2 分) 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 10s,如果他在前 5s 内的平均速度为 9m/s;冲过终
点的时速度达到 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2.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3.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 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4B.关卡3C.关卡2D.关卡1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9页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 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6.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 )A.跳远B.跳高C.铅球D.长跑7.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6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 内静止C.物体在前2s 内和后2s 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m /s8.一短跑运动员5s 内跑了50m 的路程,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 /s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 /h ,三者的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运动员、羚羊、汽车B.羚羊、运动员、汽车C.运动员、汽车、羚羊D.羚羊、汽车、运动员9.火车的速度为72km /h ,汽车的速度为21m /s ,则( )A.火车的速度大B.汽车的速度大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D.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拍摄到的四个物体的闪光图片,图中箭头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是( ) A. B. C. D.11.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辆汽车运行的时间和路程关系图象,有关两辆汽车的速度比较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车速度比乙车大B.乙车速度比甲车大C.两车速度一样大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2.图A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 ______ ;图B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 ______ ;由此可见,物体运动的快慢与 ______ 有关.13.图中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前30s运动较快的是 ______ 车,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______ 车.三、计算题14.小明骑自行车经过一坡道,路程标志以及小明骑车经过标志的时刻如图所示,求(1)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2)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3)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答案和解析【答案】1.C2.C3.B4.C5.A6.D7.C8.D 9.B 10.A 11.A12.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和所有的时间13.甲;乙14.解:(1)由图可知,前半程的路程,s1=300m,t1=9:1:20-9:0:0=1min20s=80s,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1===3.75m/s;(2)由图可知,后半程的路程,s2=300m,t2=9:2:00-9:1:20=40s,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2===7.5m/s;(3)由图可知,全程的路程,s=600m,t=9:2:00-9:0:00=2min=120s,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5m/s.答;(1)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3.75m/s;(2)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7.5m/s;(3)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解析】1. 解: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C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9页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为s甲=4m,乙车路程为s乙=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C.(1)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定值,即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由此根据甲乙s-t图象分析它们的运动状态;(2)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快,由此判断甲和乙的速度关系;(3)由图象可知两小车在4s内的路程,由此可判断两小车的位置关系.这是一道图象题,由物体的s-t图象,我们可以求:①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路程,②物体通过一定路程所用时间,③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④求物体的运动速度.2. 解:A、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100m=300m,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30s内通过的路程为300m,甲的运动速度为v===10m/s;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10s-30s,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10s出发,故D错误;故选C.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运用速度的公式,可得出正确的选项.准确分析图象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 解:由题知,关卡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小强正通过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由v=可得,小强到达关卡1时所用的时间:t1===4.5s<5s,所以关卡1不会挡住他;每两个关卡间距离8m,所以小强通过相邻两关卡所用的时间t=′==4s,小强到达关卡2的时间:t2=t1+t=4.5s+4s=8.5s,5s+2s<t2<5s+2s+5s,所以关卡2不会挡住他;小强到达关卡3的时间:t3=t2+t=8.5s+4s=12.5s,5s+2s+5s<t3<5s+2s+5s+2s,所以关卡3会最先挡住他.故选B.计算到达各个关卡的时间与关卡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对比,得出结果.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计算出小强到每个关卡所用的时间.4. 解:A、s-t的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s-t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在变小,也就是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 不符合题意;C、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根据图象的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本题是基本的读图问题,从图象的形状、斜率等方面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数学知识进行解答.5. 解:A、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刚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根据v=可知,小刚跑得较快,故A正确;BC、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刚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刚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BC错误;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根据v=可知,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A.(1)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据此对A做出判断;(2)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据此对BC做出判断;(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处于所有的总时间.据此对D做出判断.解答本题时,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在相同条件下初中物理试卷第6页,共9页去进行比较.6. 解:据课本可知,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所以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长跑.故选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知道并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7. 解:A、由s-t图象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B、由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故B正确;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不正确;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2.5m/s,故D正确.故选:C.(1)根据图象可知6s时物体运动的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2)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3)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运动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较其大小.本题主要考查速度的计算和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等知识,关键能从图象上找出有用的信息,属于典型的图象问题,虽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8. 解: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10m/s,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15m/s,由此可见,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羚羊、汽车、运动员.故选D.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各物体的速度单位,然后比较速度的大小.本题考查了比较速度大小问题,要比较物体速度大小,要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速度单位,然后再比较速度大小.9. 解:火车的速度V火=72km/h==20m/s,汽车的速度为V汽=21m/s,所以V火<V汽,火车速度小于汽车速度.故选B.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常用的还有km/h,先把火车的速度换算为以m/s为单位,然后再比较火车与汽车的速度大小.物理量间比较大小时,应先统一各量的单位,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如果单位不统一,无法比较各量的大小.10. 解:A、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里运动距离不同,所以速度在变化,不是匀速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和B图一样,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选项中的照片,分析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是否相同、经过的路线是否是直线,是判断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取一时间值,则有s乙<s甲,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路程大的速度大,故v甲>v乙;故选A.看清纵坐标轴和横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用取值的方法判断出甲乙谁的速度大.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也可以直接算出速度进行比较.12. 解:由图A可知,三人运动的时间相同,而三人通过的距离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初中物理试卷第8页,共9页由图B可知,三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但三人运动的时间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由此可见,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有关.故答案为: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和所有的时间.生活中比较运动快慢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多少或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物理学中常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比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时间.13. 解:(1)由图可知,甲、乙两车同时从起点出发,在30s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距离为900m,乙车通过的距离为750m,所以甲车运动的快;(2)由图知,甲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乙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是:甲;乙.(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二是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用时长短;(2)分析汽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汽车的运动状态.该题考查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14.(1)已知前半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2)已知后半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3)已知全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求物体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进行求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1219)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学校: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1.(2分)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2.(2分)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
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
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 .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 .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 .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3.(2分)某物体用v 1的速度运行了t 秒钟,接下来又用v 2的速度运动了t 秒钟。
那么该物体在这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 ) A .v 1+v 22B .2v 1·v 2v 1+v 2C .v 1+v 22v 1·v 2D .v 1·v 2v 1+v 24.(2分)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 =st 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v 与s 成正比B .v 与t 成反比C .s 与t 成正比D .以上说法均不对5.(2分)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若两船同时以相同速度去打捞,则:()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C.两船同时到; D、无法判断谁先到.6.(2分)下列给出的现象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是: ()A.钟表来回摆动; B.汽车匀速转弯;C.月亮绕地球运动; D.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7.(2分)一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8.(2分)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加速度为t 12υυ-.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s,则2s末小球的速度为................................................................... ()A.0 B.2 m/s C.3m/s D.6m/s二、填空题9.(3分)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1387)

D.甲车速度为零,乙车速度不变
12.(2 分)下列各图中,表示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的是( )
A.
B.
C. D.
13.(2 分)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1.2 m/s
B.12 m/s
C.1.2 cm/s
D.1.2 km/s
14.(2 分)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
29.(3 分)如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 s 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 t1,树下睡觉用
时 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小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团体赛中,乌龟驮
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
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 为参照物的。
29.t1+ts2+t3 乌龟
30.45S;汽车
27.(3 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其路程 s 跟时间 t 的关系图像如图 所示。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写出一条即可)
28.(3 分)郑西(郑州一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已于 2010 年 2 月 6 日建成通车。专线全长 505km,承担运行任务的“和谐号”动车组(如图所示),最高车速可达 350km/h。G2009 次 列车下午 17:10 从郑州发车,l9:08 到达西安,则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km/h。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监控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 光进行检测,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这种不可见光是 。
辆普通公交车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
示,则运行 2min 后,甲车相对于乙车向 方向行驶,两车相距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1029)

A.甲先到达终点;
B、乙先到达终点;
C.同时到达;
D.无法判断.
8.(2 分)一辆摩托车作直线运动,1s 内走 10m,2s 内走 20m,3s 内走 30m……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9.(2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程。该同学跑完全程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 分)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________的物理量.一辆汽车以 72 km/h 的速度行驶,可以
表述为此汽车每秒钟行驶________ m,若汽车以此速度匀速行驶了 10 min,则行驶的距离
为________ km.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A 2.C 3.C 4.C
5.B 6.A 7.A 8.C 9.D 10.D 11.D 12.B 13.C 14.D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5. 2.25
16.匀速直线 速度
17.0.3 小于
18.变速直线匀速直线
19.2.5 9
20.1700
26.(3 分)如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 s 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 t1,树下睡觉用
时 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小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团体赛中,乌龟驮
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
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 为参照物的。
23.(3 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
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1078)

时 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小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团体赛中,乌龟驮
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
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 为参照物的。
24.(3 分)暑假,小明准备去上海参观世博会,顺便去南京看外婆。他在网上搜索到了北京
至上海的一系列车次,最终决定乘座和谐号动车组 D231 次列车,该车的部分经停车站的
于_____ m.若现代一架“波音 747”客机以 1000 km/h 的速度飞完此路程,则需________ h.
22.(3 分)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 5s 内匀速提升了 l 5m,货物的速度大小为 m/s,合
km/h.
23.(3 分)如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 s 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 t1,树下睡觉用
19.(3 分)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用的时间是乙的 3 倍,而乙通过的路程是甲
的 1/5,那么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 倍.
20.(3 分)甲、乙、丙三人,两两进行百米赛跑,甲胜乙 20m,乙胜丙 10m,各自速度保持
不变,则甲胜丙 m
21.(3 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一个跟斗云“十万八千里”,“十万八千里”的路程等
0.6s,射手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上爆炸,射击后经过 2.1s 才听到爆炸的声音,则坦克模型
到射手的距离为 m.炮弹运动的速度是 m/s.(设炮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取为 340m/s)
16.(3 分)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 8.0 级强烈地震。据
地球运动,其运动路线是圆周,也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运动,保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3《运动的快慢》专项练习(含答案) (1448)

O.5s 时,拍摄系统就会被激活而拍下超速汽车的照片,否则不会激活拍摄系统.根据这一
要求,两个线圈的距离应设计为 m (结果取整数).
20.(3 分)小明一家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明同学看到汽 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 ;该 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那么,那么这段时间为 h.
3.(2 分)一列队伍长 50 米,行进速度为 2.5 米/秒,经过一座全长 100 米的桥,从队伍的第
一个人踏上桥到队伍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总共需用 ......................................................... ( )
A.40 秒
B.50 秒
C.60 秒
站名 到达时刻 发车时刻 停留时间 运行时间
里程
北京南
09:45
0 公里
兖州 14:06 14:07 1 分
4 小时 21 分 642 公里
南京 18:00 18:02 2 分
8 小时 15 分 1153 公里
苏州 19:37 19:39 2 分
9 小时 52 分 1370 公里
上海 20:21
10 小时 36 分 1454 公里
时 05 分,公路旁路碑的里程数应是 km.
19.(3 分)为了规范交通,在很多重要路段都安装了超速自动抓拍装置.如图所示,在车道
上相隔一定距离的路面下分别安装一个矩形线圈,线圈的拍摄装置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汽
车通过线圈上方的路面时,由于电磁感应会引起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化,从而实现自动抓
拍.如果某一路段要求时速不超过 50km/h,当汽车先后通过两个线圈上方的时间间隔小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3《运动的快慢》专项练习(含答案) (1428)

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 )
A. 汽车、羚羊、运动员
B. 羚羊、汽车、运动员
C. 运动员、汽车、羚羊
D. 运动员、羚羊、汽车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5.(3 分)2007 年 4 月 18 日,我国实行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参与这次提速的列车由几节自
带动力的车厢和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叫动车组,代号用“D”开头,其时速均
为________ km.
20.(3 分)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重 985 克”的正确表述为:
;交警在监测
车辆是否超速时,关注的是车辆的 (填“平均”或“瞬时”) 速度。
21.(3 分)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与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
便骄傲地睡起大觉。兔子醒来后继续向终点跑去,发现乌龟比它先到了终点。乌龟在整个
26.(6 分)一小车在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第 1s 内前进了 9.8m;第 2s 内前进了 7.8m;第 3s 内前进了 5.2m;第 4s 内前进了 3.2m.问: (1) 前 2s,后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7.(6 分)王舒从上海乘飞机去北京,飞行距离 1040km,所乘航班起飞时间是 9 时 30 分, 飞行速度为 180m/s.他在北京的朋友李捷从北京的住地开轿车到机场接他,李捷住地离 机场 28km,若轿车行驶速度为 11m/s,为了按时接人,李捷从住地出发的时间应为几时 几分?
8.(2 分)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 100 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 100 米处,若
两船同时以相同速度去打捞,则:( )
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
C.两船同时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3 分)小华乘水上游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 的。如图所示的 s-t 图像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上的运动情况,由图像可得该游船行驶的 速度为 米/秒,它在 30 秒内通过的路程为 米。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探究
24.(5分)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 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 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 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
5.(2 分)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 v=st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v 与 s 成正比
B.v 与 t 成反比
C.s 与 t 成正比
D.以上说法均不对
6.(2 分)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在两小时内通过 72 千米的路程,乙在半分
10.(2 分)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
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 36km/h 的速度前进,小王以 10m/s 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
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 0.6km。则.......................................................................... ( )
D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2. 2.25 13. 33或 0.58。4 分。 14.510 850 15.匀速直线 速度 16.5.6×103 17.2501.67 18.7 19.1700 20.(1)匀速 6 (2)1.2 (3)小于 21.210 汽车 22.乙的速度比甲大 乙出发比甲晚 15min 甲、乙出发后在 60m 处相遇等(若学生说出其
他信息,只要正确,同样给分)
23.运动 1 30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探究
24.⑴ 0.66~0.68 扣1分
⑵ 车速 ⑶ 如图18所示,图像不到横坐标或在横坐标以下,均
34 题 6 分,35 题 8 分,共 14 分)
25.器材:钟表.步骤;将磁带卷到一边,按下放音键,开始计时,让磁带正常运转完,
19.(3 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工人在山附近筑路放炮,若 10s 后听到回 声,放炮地点离山的距离是 m。 20.(3 分)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 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直线运动。甲车通过 0.6m 的路程所用时间为____s。 (2)观察图(b)可知,在 AB 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m。 (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 3 秒,甲、乙相距 4 米
C.乙到达 P 点时,甲离 Q 点 6 米
D.甲到达 Q 点时,乙离 P 点 2 米
2.(2 分)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
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
28.(6 分)小强正常步行时脉搏跳动 72 次/min.他从学校运动场的百米跑道的起点正常步 行到终点.测出自己脉搏跳动了 108 次.问: (1)小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多少? (2)他从家里出发正常步行到学校门口.花去时间 10min,他家离校门口有多少路程?
29.(6 分)从上海经香港返回台北,飞行航线如图.如果飞机的平均速度为 500km/h,上 海至香港 1140km,香港至台北 760km.问:
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约成 60o 角的方向。这架飞机的速度大约是
声速的
倍。
14.(3 分)在军事学习中,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静止的坦克模型,射击后经过
0.6s,射手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上爆炸,射击后经过 2.1s 才听到爆炸的声音,则坦克模型
到射手的距离为 m.炮弹运动的速度是 m/s.(设炮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11.(2 分)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
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 )
中的传播速度取为 340m/s)
15.(3 分)如图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甲做的是
运动;第 3s 末,甲和乙的图线相交,这说明了甲、乙具有相同的 。
16.(3 分)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 8.0 级强烈地震。据
报道,武汉地震台于当日 14 时 30 分 50 秒接收到汶川的地震波,已知汶川与武汉的距离为
秒内走 6 米,则可以肯定此物体一定是作 ......................................................................... ( )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既有匀速直线运动,又有变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8.(2 分)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 100 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 100 米处,若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C 2.D 3.D 4.B 5.C 6.A 7.D 8.C 9.B 10.D 11.(考点)匀速直线运动(解析)这是一道有关图形的,由图可以看出相同的时间,乙 跑的路程多。由于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随着时间的增大,甲,乙行驶的路程也随 着增大,A,B 反映的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不变,所以错误。C,D 图中,可以从横坐标选 择一点,做纵坐标的平行线,交甲乙与 a,b 两点,然后过 a,b 两点做横坐标的平行线,得到 结论。
952km,由此可求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
m/s 。
17.(3 分)小明家到学校有一条 500m 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 1m/s 的速
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 5m/s 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彤
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 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记下所用时间 t,计算公式 v=s/t=75/t (m/s)
26.0.4;2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2.(3 分)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约为 100km/h,而磁悬浮Βιβλιοθήκη 车设计速度为 400km/h,南京到
上海的距离约为 300km,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京行驶到上海比普通列车缩短
了的时间为 h。
13.(3 分)(4 分)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从小明的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发动机的声音从头
(1)物体在 BD 间的平均速度为 (2)相邻两段时间内的路程差为
m/s. cm。
评卷人 得分
四、论述计算题
27.(6 分)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 A 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 10 时 15 分;到达 B 地时,钟表显示为 10 时 45 分.求: (1)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 B 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快慢》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2 分)P、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 12 米的两点,甲从 P 点、乙从 Q 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 行,它们运动的 s-t 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 )
两船同时以相同速度去打捞,则:( )
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
C.两船同时到;
D、无法判断谁先到.
9.(2 分)下面的哪句话是正确的: ( )
A.只有机器的运动才能叫机械运动;
B.整个宇宙都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C.参照物是绝对不动的;
D.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
(保留小数点后 2 位小数)。
18.(3 分)为了规范交通,在很多重要路段都安装了超速自动抓拍装置.如图所示,在车道
上相隔一定距离的路面下分别安装一个矩形线圈,线圈的拍摄装置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汽
车通过线圈上方的路面时,由于电磁感应会引起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化,从而实现自动抓 拍.如果某一路段要求时速不超过 50km/h,当汽车先后通过两个线圈上方的时间间隔小于 O.5s 时,拍摄系统就会被激活而拍下超速汽车的照片,否则不会激活拍摄系统.根据这一 要求,两个线圈的距离应设计为 m (结果取整数).
21.(3 分)“五一”假日,小明全家外出旅游,如果汽车以 7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 3h,则 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km。行驶途中,小明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他 选择了 为参照物。 22.(3 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其路程 s 跟时间 t 的关系图像如图 所示。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