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 第二节内能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

11 、千万人的失败, 都有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 往往做到离成功只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9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 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1 、你接受比抱怨还要好, 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 你除了接受以外, 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9 、若能像看别人的缺点一样, 如此准确的发现自己的缺点, 你的生命将会变的不平凡。 10 、人生就像奔腾的江水, 没有岛屿与暗礁, 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17 、忍耐力较诸脑力, 尤胜一筹。 8 、为我们的未来而奋斗;为我们的目标而斗争。 2 、一个人的出路, 是在工作当中寻找的, 而不是坐在那里想出来的。 18 、重新自己的生活, 即使是一个人。 20 、我要你静心学习那份等待时机成熟的情绪, 也要你一定保有这份等待之外的努力和坚持。 11 、自立亦自强, 点燃热情的心灯, 用诚恳的工作态度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8 、一旦立下目标, 不达目标绝不罢手, 方可成功。 15 、有人感激过你的善良吗, 貌似他们只会得寸进尺。 9 、全心付出过, 生命才会精彩。 1 、人最大的阻力是自己, 好多想法在实施前往往被自己枪毙了。 2 、太阳升起的瞬间, 对于昨天已成永远! 8 、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若都像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去对待, 人生定会更精彩。
热传递改变内能
太阳能热水器
凸透镜点燃木柴
炉子烧水
三、热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 的多少叫做热量(heat),单位是焦耳,即焦(J).
四、改变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物体向外传递热量,物 体的内能会减小;外界向物体传 递热量,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2.做功:外界向物体做功,物体 的内能会增大;物体向外界做功, 物体的内能会减小
1, 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一定增大 √

《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内能》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内能》。

内能是初中物理热学部分的基础知识,是理解热量传递、温度变化等物理现象的重要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内能的概念、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以及改变内能的方式。

二、学习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掌握温度与内能的关系,理解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的原理。

3. 了解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并能举例说明。

4.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并描述物质吸热和放热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三、评价任务1. 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对内能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价学生对温度与内能关系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表现,评价学生观察和描述物质吸热和放热过程中内能变化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机械能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能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进而引出内能的概念。

2. 讲解内能概念: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内能的概念,强调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3. 探讨温度与内能的关系:通过实验演示和理论分析,让学生理解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时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加。

4. 学习改变内能的方式:介绍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通过实例说明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5.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描述物质吸热和放热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内能的概念、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以及改变内能的方式。

五、检测与作业1. 布置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内能概念的理解及温度与内能关系的掌握情况。

2.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描述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

3. 布置适量作业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学后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及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内能》(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PPT课件(人教版)

《内能》(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PPT课件(人教版)
第十三章 · 内能
第二节 内能
视察与思考 推动火车和火箭的能量来自哪里?
【知识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你能回答出这些问题吗? 1、物体由于______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_____和________。 3、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______ 。 4、分子热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结两论个:实验中,通过什么途径改变了玻璃容器内 空气的对 物内物体能体对?做外功做,功内,能内增能加减, 少温 ,度 温升 度高 降低。。
视察与思考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
太阳能热水器
凸透镜点燃木柴
炉子烧水
视察与思考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高温物体的内能 高温部分的内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使铁丝
4.用手焐
丝温度升高 递
温度升 高
3.用手搓
5.在地上摩擦 温度升高的

6.用锤敲
过程,往往

伴随着运动
7.反复弯折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一个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 内能增大。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产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

分子动能越大
内能越大;温度越低,
内能越小。
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分子 的动能总和增加
这个物体的内能增大
思维拓展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还有哪些呢?
(1)1kg的铁块和一个100g的铁钉,温度都是15℃,它 们的内能一样大吗? (2)0℃的冰加热融化变成0℃的水,它的内能一样大吗?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2~内能-精讲精练(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2~内能-精讲精练(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专题13.2 内能课前预习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总和,对单个分子或部分分子内能没有意义.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同种物质,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3.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能量的又一种形式,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一个物体可以不具有机械能,但必定具有内能.4.改变内能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知识点一: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注意: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形式的能,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内能永不为零,也即是说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2.内能的影响因素有质量、材料、温度、状态。

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3.在所有的表述中,只有说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和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是对的,其他的只能是不一定。

【例题1】(2019陕西省)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具有内能,冰块没有内能B. 一杯水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C. 水蒸气具有的内能一定比水具有的内能大D. 一杯水放在高处一定比放在低处具有的内能大【答案】B【解析】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内能与质量和温度有关,一杯水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越大,该选项说法正确;C.水蒸气具有的内能不一定比水具有的内能大,因为内能与质量和温度两个因素有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内能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知识点二:改变内能的方式1.热传递: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高温物体将能量传给低温物体的现象。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称为热量,用Q表示,单位为J。

注意: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特殊称呼,不能说具有、含有多少热量。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笔记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物质由分子和原子构成。

2.扩散是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表明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的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3.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相关。

4.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第2节内能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

2.所有物体都具有内能,与温度无关。

3.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

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

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热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必须存在温度差。

5.温度、内能和热量之间的关系:①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②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③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水沸腾和晶体熔化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凝固过程)。

6.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它们是等效的。

7.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机械能内能)。

②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内能机械能)。

8.地球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第3节比热容1.实验方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①实验要控制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吸热能力强的物质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升温,吸收的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相同的温度下,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③实验也可以控制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温度升高的程度。

温度升高程度低的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2.比热容是一定质量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之比。

单位是J/(kg·℃)。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1kg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4.水的比热容较大,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例如加热和散热。

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课件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第2节内能课件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人教版新教材初中物理教学课件
D、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3、一铁块放出了200J的热量,我们就说这个铁块的内能
200J。
你能列出哪些问题?并找出答案,写在学案上。
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它的内能就越大;
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3、一铁块放出了200J的热量,我们就说这个铁块的内能
200J。
4、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具有的内能 比常温时少
想一 想
1.热传递 2.做功
取一根粗铁丝,我们有什么办法使粗铁丝 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来回弯折 铁丝
用火加热 铁丝
与其它物体 做
来回摩擦

放在太阳 下晒
热传 递
用力钻木
放在热水中烫
1.热传递改变内能.
低温物体 高温物体
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温度差。
明确目标,再读课文:
● 了解内能、热量的概念; ● 知道内能和温度、热量的关系; ● 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 了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你能列出哪些问题?并找出答案,写在学 案上。
一.
二、哪些物体有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来自三.内能跟温度的关系?
温度越高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
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 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
分子动能就越大.
这个物体的内 能也就增加
同一物体,温
度越高,分子
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物体的内能多少还与它的质量的大小有关。 D、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
的无规则运动
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3、一铁块放出了200J的热量,我们就说这个铁块的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3.2内能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3.2内能优秀教学案例
4.鼓励学生开展课外探究,如利用网络资源、阅读科普书籍等,拓宽知识视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设计小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课堂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思想,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5.作业小结:教师布置了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了解内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使得学生能够更好源自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内能的概念,明确内能的单位、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2.分析内能的两种改变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讲解热量与温度、内能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热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4.利用热量公式Q=cmΔt,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讨论题目:“内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鼓励每个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观点,记录讨论结果。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内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内能的概念、改变方式和应用。
2.强调内能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单位,理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2.理解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掌握热量的概念,理解热量与温度、内能的关系。

第十三章 《内能》概念汇总-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 《内能》概念汇总-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的直径很小,通常以 10-10m 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人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

2.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⑴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⑵分子间有间隙。

3.扩散现象既可以在气体之间发生,还可以在液体之间发生,也能够在固体之间发生。

4.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6.实验一:气体扩散(1)在实验中抽掉玻璃板后看到的现象两个瓶子中的气体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

(2)实验中应将二氧化氮放在空气下面,这是因为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如果倒过来则空气会下沉,影响实验结果。

(3)此实验说明了气体之间能够发生扩散现象,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实验二:液体扩散、(1)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开始时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放几天后,界面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

(2)实验中应将密度较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

(3)此实验说明了液体之间能够发生扩散现象,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8.实验三:固体扩散(1)将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放置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深。

此实验说明了固体之间能够发生扩散现象,固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9.实验四: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1)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

用滴管分别在两个烧杯中滴入一滴墨水。

观察到热水杯中墨水扩散的快。

这说明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因此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10.实验五:分子间的作用力(1)如图所示,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致散开,总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内能
观察对比:


我在动,也 有动能噢!
想一想?
①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 运动着的分子呢?
结论:运动着的 分子也有动能.


















































我是地
?

球,把 你拉下

来.
③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 具有势能。
1.内能的定义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
动能
和分
子相互作用的 势 能 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改变内能的方法
A.热传递.
B.做功
3.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
A.热传递
传递的热量来量度
B.做功
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4.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课堂练习:
请回答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 做功 .
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 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 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 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2.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 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 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 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
热传递改变内能
太阳能热水器
凸透镜点燃木柴
炉子烧水
三、热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 的多少叫做热量(heat),单位是焦耳,即焦(J).
四、改变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物体向外传递热量, 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外界向物体 传递热量,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2、做功:外界向物体做功,物 体的内能会增大;物体向外界做 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
讨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之间有 没有势能呢?
结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 势能。
一、内 能
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 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内能。
二、内能的相关因素
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质量、体积、状 态等有关;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
想一想 炽热的铁水有内能,北极的冰山有没有内能
2.物体内部 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
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内能.物体温度升高 所有分子的动能总和必定 增加,因而这个物体的内能 增加 . 3.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手会暖和,这是用热传递的 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而它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 之间 转 移 .两手摩擦也能使手暖和,这是 用 做 功 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在这过程 中, 机械能 能转化为内能.
1,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
2,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热量 ×
3,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
4,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 5,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 6,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
可见温度,热量的变化能决定内能变化, 而内能的变化不能决定温度的变化和吸放热 温度与热量互不决定
而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 减少。因此物体吸热或放热,一定会引起内能的 变化。
3.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 化,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 如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 熔化或水的凝固)。这时,物体虽然吸 收(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 变。 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不一定要吸收 或放出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对物体做功 (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 了,温度改变了。
做 擦发烫了
钻木取火
小实验
图1所示,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管中放 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在快速向下压活塞 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棉花会着火。 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 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导致棉花燃烧
小实验
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 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 瓶塞跳起时,观察瓶内有什么变 化?为什么? 当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 瓶塞跳起时,空气推动瓶塞对瓶 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想一想
1、内能与机械能是一回事吗?
内能的大小跟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有 关;机械能跟机械运动有关,故两者不是一回事
2、比较静止在地面上的球和运动在空中的 球所具有的机械能和内能。
静止在地面上的球没有机械能,运动在空中的 球具有机械能;但无论在地上还是在空中,都 具有内能
1.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这是由于物
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物体在发生 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 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温度的高低,标 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4.
打气时活塞压缩空气做功,
请 回
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加,温度
答 升高;克服活塞与筒壁间的
摩擦做功也使筒壁内能增加,
所以筒壁就会热起来.
5.
6.
。。 。
1.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 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 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2.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对同一物体而言, 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 “含有”等。 3.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 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 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