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泉煤矿简介

合集下载

青海野马泉矽卡岩铁锌多金属矿区侵入岩、交代岩及矿化蚀变特征

青海野马泉矽卡岩铁锌多金属矿区侵入岩、交代岩及矿化蚀变特征

青海野马泉矽卡岩铁锌多金属矿区侵入岩、交代岩及矿化蚀变特征青海野马泉矽卡岩铁锌多金属矿区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一个重要的多金属矿产区。

其中侵入岩和交代岩作为这个区域中的重要地质组成部分,为矿床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在这个矿区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侵入岩和交代岩,如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辉长岩等。

它们的共性特征是成分复杂,岩石结构差异较大,具有多变的岩石特征。

从矿化蚀变角度来看,这个矿区的侵入岩和交代岩都表现出强烈的矿化蚀变特征。

主要包括石英化、硅化、黄铁矿化、斑岩蚀变等。

其中,石英化和硅化是最常见的,这两种蚀变类型常常同时出现。

石英化主要是由于流体中溶解的硅酸盐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沉淀而形成。

而硅化则是由于流体中的硅化物游离出来,与岩石中的矿物反应而形成。

黄铁矿化和斑岩蚀变则是在同一时间下形成的,前者是由于流体中的硫化物游离出来形成的,后者则是由于岩浆在冷却结晶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除了矿化蚀变特征外,这个矿区的侵入岩和交代岩还具有丰富的矿物资源。

其中,铁、锌、铜等多种金属元素的富集和分布是该矿区的特点。

通过矿床的实地勘查和分析,发现这些金属元素主要富集在石英脉和硫化物脉中,他们的形成与侵入岩和交代岩中富含的金属元素有着密切关系。

总之,青海野马泉矽卡岩铁锌多金属矿区的侵入岩和交代岩具有丰富的岩石特征和矿物资源,其强烈的矿化蚀变特征成为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

这个矿区的发展和利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矿物、环境等因素,以实现最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对于青海野马泉矽卡岩铁锌多金属矿区的侵入岩和交代岩,有关数据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岩石成分分析是了解侵入岩和交代岩的重要方式。

在这个矿区中,有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辉长岩等多种侵入岩和交代岩类型。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花岗岩的主成分为SiO₂,其余成分包括Al₂O₃、FeO、MgO、CaO等。

石英闪长岩主要成分为SiO₂、Al₂O₃、Na₂O、K₂O、CaO等,辉长岩主要成分为SiO₂、MgO、CaO、Al₂O₃等。

新疆东天山野马泉西发现中型金矿床

新疆东天山野马泉西发现中型金矿床

立志当早,存高远新疆东天山野马泉西发现中型金矿床于长城系老变质岩,富金流体具中温、低盐、富含CO2、少量N2 及CH4。

综合研究认为,野马泉西金矿床在地质和地球化学上与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类似,属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3)系统总结了野马泉西金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建立了变质地体+侵入岩体+韧性剪切带+成矿热液的四位一体的成矿模式,圈定出苦水-野马泉西韧性剪切带型金远景区。

西部宏汇金矿床位于北东向、近东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的弧形偏转区,矿床成因属石英脉型,前人圈定金矿体3 条,长100~560m,厚0.2~1m,Au 品位1.82 乘以10-6~27.3 乘以10-6;中部旱草湖金矿位于北东向断裂构造的弧形偏转区,矿床成因属石英脉和蚀变岩型,前人圈定金矿体6 条,长40~400m,厚0.1~1m,Au 品位0.5 乘以10-6~19.4 乘以10-6; 东部野马山金矿点位于主断裂平直部位,也是北东、北西、北北东向3 组断裂交汇区,矿床成因属石英脉型。

前人圈定金矿(化)体50 余条,长40~400m 不等,厚1~13m,品位一般0.1 乘以10-6~1.86 乘以10-6;北坡子泉金矿为野马泉西金矿东延,为预测并新发现的金矿点(深部已经发现隐伏金矿体)。

远景区内各矿床(点)工作程度低,工程深度浅,金矿成矿条件好,矿化线索多,其中宏汇、旱草湖金矿床(点)具有中型金矿床的资源潜力(图4)。

图4 新疆野马泉西成矿预测图(1)香山断裂;(2)香山-黄山东断裂;(3)黄山断裂;(4)黄山南断裂;(5)苦水(雅满苏)断裂;(6)刘家泉-水峡子断裂;(7)沙泉子断裂;(8)木头井子断裂;(9)白干湖断裂;(10) 旱草湖断裂;(11)野马泉-绿州泉隐伏断裂;(12)银西山-野马山隐伏断裂;(13)野马山-寨北山隐伏断裂;(14)水峡子断裂;(15)803 断裂。

Q 第四系;J1-2 中下侏罗统煤窑沟群:砂岩、砾岩、页岩煤层;C2d 上石炭统底坎儿组:火山碎屑岩;C1y 下石。

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野马泉(M4、M5)铁锌矿采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野马泉(M4、M5)铁锌矿采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野马泉(M4、M5)铁锌矿采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02010勘察证书编号:272201-ky西北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第五工程处二○一○年八月一日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野马泉(M4、M5)铁锌矿采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单位:西北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第五工程处项目负责:报告编写:总工程师:审核:经理:提交日期:二○一○年八月一日目录一、前言 (1)(一)拟建工程概况 (1)(二)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 (1)(三)勘察工作依据的标准和规范 (2)(四)勘察手段及完成的工作量 (2)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一)区域地质构造 (3)(二)地形地貌 (4)(三)气象概况 (4)(四)地层岩性 (4)(五)水文地质条件 (6)(六)不良地质作用 (6)(七)特殊性岩土 (6)三、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6)(一)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6)(二)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7)(三)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10)(四)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 (10)(五)场地地震效应 (11)四、地基基础方案建议 (11)五、结论与建议 (11)六、施工注意事项 (13)七、附件(一)附表1. 附表1:勘探点一览表2. 附表2: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3. 附表3:土工试验成果表4. 附表4: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5. 附表5:易溶盐分析报告6.附表6: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报告(二)附图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3.钻孔柱状图一、前言受格尔木庆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西北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第五工程处对其拟建的野马泉(M4、M5)铁锌矿采矿工程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于2010年6月23日进入现场并开始外业工作,7月22日外业工作完成。

(一)拟建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青海省格尔木乌图美仁乡。

场地地形开阔平坦,属山前冲洪积扇。

主要拟建(构)筑物包括:主井、副井、东风井、西风井、主井卷扬机房、副井卷扬机房、副井井口房、东风井风机房、西风井风机房、高位水池、消防水池、35/10KV总降压配变电所、综合维修车间、油库、综合仓库、1#空压站、2#空压站、卸矿仓及信号房、坑口配变电所、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锅炉房、柴油发电机房、生活水处理车间、雷管库、炸药库、水塔、辅助用房等。

新疆青河野马泉金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

新疆青河野马泉金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

新疆青河野马泉金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
陈明勇;王洁;郭巧玲
【期刊名称】《新疆地质》
【年(卷),期】2013(000)0z1
【摘要】野马泉金矿位于谢米斯台-库兰卡孜干(复合岛弧带)Cu-Fe-Au-W-Mo矿带中段,矿床产于志留纪白山包组浅变质碎屑岩中,直接围岩为石炭纪石英闪长玢岩.矿体呈脉状、透镜状,沿走向具收缩膨大、尖灭再现特征.矿床形成可划分为乳白色石英脉、白色石英脉、含电气石石英脉及方解石石英脉4个成矿阶段,其中第二、三阶段为主成矿阶段.石英及包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热液来源于变质水.包裹体测温表明,其主成矿阶段成矿温度为176℃~360℃,认为野马泉金矿为与韧-脆性剪切带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
【总页数】4页(P117-120)
【作者】陈明勇;王洁;郭巧玲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新疆野马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徐国端
2.新疆青河县野马泉地区HY-25铅银铜矿床地质构造特征及成矿预测 [J], 杨凤林
3.新疆青河县野马泉金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J], 何英;张江
4.新疆哈密市野马泉西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任经武;杨艳绪;叶雷;余子昌
5.新疆哈密市野马泉西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任经武; 杨艳绪; 叶雷; 余子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床特征探讨

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床特征探讨

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床特征探讨[摘要]本文对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利于该矿床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床特征探讨1成矿地质背景矿床位于格尔木市西约280km,地理坐标为东经:91°56′00″~92°03′00″,北纬:36°56′00″~37°02′00″。

1968~1970年进行1∶50000地磁测量过程中发现并圈出14处地磁异常(M1~M14)。

之后,经钻探验证发现了具工业价值的矿体。

2004年至今,开展了矿区进一步普查和详查工作,矿床规模进一步扩大,累计估算铜铅锌金属总量80万吨,铁矿石量约3000万吨,矿床规模达到大型。

1.1地层矿区第四系风积、洪积物广布,据钻孔资料和零星露头,地层自老至新有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OT)、上泥盆统牦牛山组(D3m)、上石炭统缔敖苏组(C2d)、下—中二叠统打柴沟组(P1—2dc)及第四系(Q4),见图1。

1.1.1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在矿区北部覆盖区呈残球状分布,地表大面积风成砂、冲洪积物覆盖,出露面积约0.11km2,是矿区北部矿体的成矿围岩。

地层总体走向北西西,倾向北东,倾角46°~55°,厚度大于500m,与上石炭统缔敖苏组地层呈断层接触。

地层内有印支期含黑云母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侵入,在外接触带有铁多金属矿产出。

该套地层岩性主要为大理岩、碳质钙板岩、硅质岩,局部见玄武岩和长英质角岩。

硅质岩、玄武岩是该套地层划分和区域对比的标志性岩石。

1.1.2上泥盆统牦牛山组在矿区西南零星分布,出露面积约0.40km2,与上石炭统缔敖苏组呈不整合接触,地层倾向北西,倾角为9°~25°,出露厚度大于500m。

岩性为安山岩夹英安岩、凝灰熔岩,该套地层与成矿基本无关。

1.1.3上石炭统缔敖苏组分布于矿区南侧,出露面积约3.52km2,是矿区南部矿体的成矿围岩。

青海野马泉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研究

青海野马泉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研究

青海野马泉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研究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青海野马泉矿区域地质背景,然后从地质、地球物理、矿体、矿石特征及矿石化学成分进行了该矿床特征分析,然后提出了野马泉矿的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青海野马泉矿床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1 区域地质背景野马泉矿区位于柴达木准地台之南缘,所处大地构造位置隶属青海省东昆仑祁漫塔格裂陷槽。

本区元古代是变质结晶基底形成时期,早古生代寒武纪至奥陶纪处于大陆拉张裂陷环境,发育海相喷流—沉积作用。

早侏罗世侵入岩相对于三叠世要弱得多,多叠加出现,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代表了造山后伸展背景。

之后造山结束,大陆地壳开始向稳定化发展。

总之,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经历了元古代古陆形成、早古生代(加里东期)裂解及造山、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晚华力西-印支期)裂解及造山。

区域内出露地层有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狼牙山组,早古生界滩间山群,泥盆系上统牦牛山组,石炭系上统缔敖苏组,二叠系下统打柴沟组,三叠系上统鄂拉山组,上第三系,第四系。

构造活动强烈,NWW向-NW向的压性、压扭性断裂组成了区域主体构造骨架,且对各时代地层分布、各类岩浆岩和变质作用及矿产等都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

岩浆岩活动十分强烈,分布较广,侵入岩以华力西期、印支期中酸性岩为主。

已发现的矿床(点)大多属矽卡岩型,呈NW-SE向带状分布于浅山覆盖区,受区域构造控制明显,矿床(点)分布与区域主构造线方向一致,集中分布于冰沟南、迎庆沟—肯德可克、野马泉—四角羊沟。

近年来,在肯德可克早古生界滩间山群发现有热水喷流—沉积型金、钴矿体,野马泉北矿带该套地层内也见有锌矿(化)体,初步显示了早古生代(加里东期)裂解作用成矿潜力。

2 矿床特征2.1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早古生界滩间山群、泥盆系上统牦牛山组、石炭系上统缔敖苏组、二叠系下统打柴沟组及第四系。

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地层是早古生界滩间山群及石炭系上统缔敖苏组。

早古生界滩间山群是北矿带M3、M4、M5、M7、M13异常区矿体围岩。

野马山——野马泉铁铜铅锌金银成矿区探讨

野马山——野马泉铁铜铅锌金银成矿区探讨

野马山——野马泉铁铜铅锌金银成矿区探讨本文首先分析了野马山--野马泉铁铜铅锌金银成矿区的成矿环境分析,然后提出了一些新发现新认识,供参考。

标签:野马山--野马泉铁铜铅锌金银成矿区环境分析新发现野马泉.野马山铁铜铅锌金银成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95°45′北纬42°07′,东经95°45′北纬42°16′,东经96°10′北纬42°1l′,东经96°10′北纬42°20′。

长37,5千米,宽1 5千米,面积562平方千米。

1成矿环境分析1.1有利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1)天山野马山—野马泉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阿齐山—沙泉子晚古生代岛弧带上,为东天山重要成矿区带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铁铜金成矿带的东延。

工作区南以沙泉子深大断裂与中天山早古生代岛弧带为界,北以苦水断裂与康古尔弧间盆地相邻,更往北在康古尔断裂带的北侧为头苏泉-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带。

(2)出露的地层主要为雅满苏组(C1y)细碧角斑岩建造、海相碳酸盐、碎屑岩建造和硅质岩建造,次为中石炭统复理石建造夹基性一中一酸性火山岩建造,尚见少量侏罗系和第三系。

侵入岩有华力西中晚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体和钾长花岗岩。

(3)本区的区域构造线在野马泉以西为NE向,与沙泉子地区相一致,但在野马泉以东则转为近EW向。

这种区域构造线的转向可能与近南北向构造的影响有关。

表现在火山构造类型上在野马山东部和西部有所不同,以西为裂隙式喷发为主,熔岩大量出现;以东为中心式喷发为主,喷流沉积岩系发育,古海底深度较大。

因此东部火山一侵入杂岩穹隆中心明显,计有水峡子、银邦山两大杂岩穹隆中心。

1.2区域矿化特征(1)本区以西的沙泉子地区以海相火山岩内的热水沉积型铜矿为主,主要受岩性界面和层问破碎带及隐伏花岗岩体的控制,黄铁矿等硫化物较少。

而本区则以喷流沉积型块状硫化物为主,黄铁矿等硫化物普遍。

(2)本区在出露有限的露头内,发现了十余处金、铜、银、铁等矿床(点)。

新疆东准噶尔野马泉构造蚀变脉岩型金矿床

新疆东准噶尔野马泉构造蚀变脉岩型金矿床

新疆东准噶尔野马泉构造蚀变脉岩型金矿床王京彬;王莉娟;王玉往;朱和平【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06(22)9【摘要】野马泉金矿位于新疆准噶尔野马泉断块内,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的浅变质含碳碎屑岩类.矿体产在破碎蚀变的闪长玢岩脉及其边侧的片理化围岩中,与成矿有关的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和毒砂-黄铁矿化.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等研究表明,野马泉金矿的形成与闪长质岩浆作用密切相关.闪长质岩浆同化吸收了含碳质和黄铁矿的围岩,使岩浆中的金大量进入流体相,而演化成含矿热液.金矿化的闪长玢岩中锆石U-Pb一致年龄为252.5±1.8Ma和254.5±0.9Ma,代表了新疆北部后碰撞构造-岩浆-成矿活动末期的产物.与野马泉矿床类似的金矿床,在准噶尔及邻区点多面广,其成矿特征介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和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之间,应属一新的金矿(亚)类型-构造蚀变脉岩型.【总页数】11页(P2349-2359)【作者】王京彬;王莉娟;王玉往;朱和平【作者单位】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河南南召张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J], 罗明伟;杜春阳;张晨曦;白洪阳2.新疆东准噶尔松喀尔苏斑岩型铜金矿床的火山构造系统及其控矿作用 [J], 张栋;范俊杰;刘鹏;潘爱军;王治华;张峰;赵军;雷文大3.胶东新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J], 赵睿;刘学飞;潘瑞广;周勉4.熊耳山地区斑岩型金、钼矿床及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异常元素组合研究 [J], 庞运超5.新疆萨吾尔山布尔克斯岱浅成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J], 尹意求;李嘉兴;胡兴平;仇银江;陈大经;马忠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马泉煤矿项目简介
一、概述
野马泉煤矿是哈密市通过招拍挂确立的煤矿项目,设计年产煤100万吨和配套120万吨焦化项目,通过多年的地质工作和前期地表揭露,煤层厚度20-40米,倾角在30-40度。

二、矿山介绍
野马泉煤矿探矿区面积68Km²,拟办采矿区4.44Km²。

地表延煤线以做剥离,长约900米。

剥离深度6-10米,宽度50-120米,大部分剥离都以到煤层。

(见图一)
三、矿山位置和交通
野马泉煤矿矿区位于哈密市东南方向195千米处,属哈密市管
辖。

哈密至矿点经312国道,下国道经矿山专用公路在100千米既到矿点,交通方便。

矿区到星星峡70公里,地理坐标:北纬42°19′30″,东经95°15′30″。

(见图二)
四、矿山自然地理
该区地处新疆天山山脉东部,海拔1120米,此处植被稀少,山脊平缓、开阔。

本区属戈壁滩,夏季最高温度40度,冬季最低温度-25度,年温差65度。

区内经济不发达,无农作物。

本区东边地18公里处有一眼泉水,既野马泉。

五、煤质
1、水分:不超过1.5%
2、灰份:8%左右
3、挥发份:平均26不到
4、含硫:不到0.35% 无磷
5、固定碳:在80%以上
6、热卡:最低7600大卡,最高9050大卡,平均不低于8200大卡
7、粘结指数:最低86,最高90,平均85以上
8、出焦虑:最低77,最高87,平均每82以上
其中另有25%的冶金焦产率90—97%
9、强度(转鼓指数)300公斤以上
主要煤层能单独或互相配合可炼出质量较高的焦炭。

六、勘探情况:
364.96 km² 1比5万地质测量
16 km² 1比5千地质测量
打钻:41孔,总深度7831.62米
挖探糟:16364.05立方米+
浅井:552.08米
测井:164535.6条件米
斜井平巷平洞197米
取样3771个
七、储量(客观):按一号井田所报详细资料
首采区面积4.44 km²应有煤3.25亿吨,平均每平方公里7300万吨,野马泉煤矿探矿区面积68Km²,331+332+333级储量50亿吨。

八、矿区现状
5.08平方公里覆盖层已基本揭完,20间办公室和生活用房、职工宿舍齐备;150吨大地磅,3个大油罐,生活生产用品齐全;63.7平方公里权属确认6月10日前应有正规文件下达。

此矿矿区离油路不足1公里,矿区到油路的自然路面能承受150吨以上单车的压力,不陷车,高压电离矿区3公里(此矿系招商引资项目),哈密行署给50%的优惠,另外,今年为野马泉矿修专用火车站(哈密煤炭发展纲要,早有文件)。

根据新地审字(1976)第5号文件(哈密野马泉煤田1号井田,普查勘探地质报告决议书,第二条有关规定可以进行边探边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