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四中2014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七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四校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考生注意:一. 积累与运用(共 22分)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填汉字(4分)A.枯涸.()徘徊.()霎.时()脸颊.()B. qiáo 悴 xù叨chú形烂m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熬过、信服、分岐、各得其所B .喜出忘外、委屈、瘫痪、诀别C .央求、寒战、自做主张、形影不离D .匿笑、沐浴、祷告、荫蔽3、背诵默写。
(10分)(1)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2),志在千里。
《龟虽寿》(3)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7)《夜雨寄北》用假设未来相逢来表现离情之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阅读小诗,回答问题。
(4分)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冰心,原名________。
她的代表作《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__________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2分)(2)请简要赏析这首小诗的成功之处。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参与“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一定都走出了语文课本,请根据平时的观察和积累完成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任选两个)(2分)给力达人微博蚁族大虾菜鸟粉丝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一)阅读《春》选段,完成6—11题。
2014年秋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二O一四年秋季学期期中考试(2)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地揭露我的无知。
(3)“请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现出般的神色。
(4)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
A、舒畅千方百计央求教训B、舒畅千方百计渴求教导C、舒服诡计多端央求教训D、舒服诡计多端央求教训5、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几年前,(A)在彩电市场经济不容乐观的情况下,(B)长虹电器厂大幅度率先降价销售,虽然亏了本,但赢得了产销两旺,经济效益一下子跃居全国同行业前茅。
(C)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D)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亏本”策略,就能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反过来,死死把住“只赚不赔”的框框,不肯牺牲眼前的小利,弄不好到头来连血本都会亏掉的。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师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深读透。
B.由于运输部门的大力支持,全部器械都安然无恙....地被运到灾区。
C.这个花瓶造型别致,图案新颖,真是花团锦簇....。
D.动物园里的老虎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已不像凶猛残忍的兽类了。
7、仿照下列句式,造两个句子。
(3分)(“爱”的对象可以填人、景、物等,仿写应扣住人、景、物的特征。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香飘四野。
二、阅读(40分)(一)(9分)《论语》十二章(节选)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A.不亦说.乎 B.人不知而不愠.C.吾日三省.吾身 D.不逾.矩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4年秋期中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年秋季期中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7分)生活是无字的书,眼光敏rui 的人看得见精采的诗句;书是有字的生活,感情丰富的人闻得到甜美的芳香。
点滴就是生活折射出来的光彩!在赞赏和礼让中,因恭敬父母而懂得孝顺,因恭敬师长而明白遵师重道,因恭敬兄弟姊妹而互相友爱,更因恭敬万事万物而懂得感恩付出。
让生活充满爱与欢喜,无形中英营造出积极健康的和偕氛围。
⑴加点字“氛”的读音是;“敏”字后面应填的字是。
(2分)⑵这段文字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改正。
(3分)改为;改为;改为。
⑶选段中中“恭敬”的意思是。
(2分)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3分)A、《我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魏巍写的。
B、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C、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D、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3、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分)进入初中半个学期以来,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泛舟书海,品读美文。
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走进济南,感受济南冬天的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一道领略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通过学习,我们深深感到徜徉于语文世界是多么快乐。
4、默写(12分)(1)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观沧海》曹操)(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王湾)(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4)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5)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过故人庄》孟浩然)(6)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
(《夜雨寄北》李商隐)(7)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 。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七年级语文试卷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初一语文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进入七年级,我们开始了全新的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也迎来了检验自己语文素养的期中考试。
今天,你面对的这张试卷将会是你展示自己学识与才情的舞台。
温馨提示:请将解答写在答题卷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1分1.请用漂亮的书法,把下列句子抄写到横线上。
(注意书写工整)2分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刹.()那徘徊.()(2)尽头一口水波lín lín ()的鱼塘。
(3)在这种gān’gà()的处境中,我继续待了近一年。
(4)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散步》一文第六自然段中用“分歧”“我感到责任重大”“决定”等语句来表现家庭小事,未免太过大词小用、小题大做了,其实根本没有必要。
B.《秋天的怀念》通过生活中几件小事的叙写,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同情和关爱,说明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表达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
C. 《再塑生命的人》语言精美而流畅,富有诗意,感情真挚而深沉。
D.《王几何》一文,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描写了一个热爱学生,教学水平极高的平凡中学教师形象。
4.默写10分第1页,共22页初一语文上期中试卷第I卷第2页,共22页(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

”刻画了农人卖黄瓜的画面,温馨清新。
4.名著阅读。 (7 分) ⑪下列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常识的搭配,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丑小鸭》——安徒生——丹麦
(闻一多为什么要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史?) (2 分)
⑫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这句细节描写有何表达效果?) (2 分) 7. “他并没有先‘说’ ,但他‘做’了。”这里的“没有‘说’ ”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品质?(3 分) (二)外婆的小河(14 分) 谢志强 ⑴“前边有一条小河。 ”外婆肯定地说。 ⑵外婆昨天从乡下来到我们这里。她几次捎口信,说要到城里来,可乡下家里那一摊子又放不下,不放 心哟。其实她无非是替晚辈操持零碎家务。养鸡养鸭,烧饭炒菜,都是她做媳妇起就忙乎着的事情,她却像 头一回做那样新鲜、认真。我知道,农村那个院落门前淌过一条小河,她常在小小的河埠头洗菜、淘米、浆 衣。 ⑶“这是在城里,哪里有小河?”我懒懒地说。我猜她幻觉中仍惦记着乡村那条伴随着她生活的小河。 我现在的住宅小区坐落在近郊,据说早先是一片菜畦。近几年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已辨别不出本来的面目 了,像宣纸上滴落了一团颜料,迅速地浸润开来。 ⑷外婆说: “没错,是有条小河。 ”我笑了,说: “外婆,我已在这住了四年了,还没发现什么小河。何况, 也不需要什么河,用水,拧开自来水龙头,水就会出来。 ” ⑸外婆走到阳台,似乎真看见了那条小河。可是,她面前耸立着楼房,楼房前边露出另一幢楼房的墙影, 但她仍坚持说: “是有条小河。 ”我不再跟她争辩,我每天出入这片新村,再熟悉不过了,我说: “大概……该 有条小河吧。 ” ⑹外婆的目光仿佛要穿越楼群,她没回头,说: “一定有条小河,早晨,一个老太太端着一面盆衣裳往前 头去了呢。 ”我倒是对断水特别敏感,关心的是一旦停水,楼内便陷入瘫痪,A.自来水已成了城市的血液,偶 尔停水,会弄得我们束手无策,怨声载道。我想,这是城市的脆弱之处 。我便说: “那位老太太的家大概没有 ......... 自来水,她到邻家去洗衣服。 ”外婆回过头,像是讨厌一个孩子无知的固执——我儿时常领教外婆这种神情, 说: “可老太太就住在旁边这栋楼里,我看见她走出走进。 ” ⑺我心不在焉地说: “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外婆长长地叹了口气。外婆是位威严却又不失随和的老人, 她不再使用昔日的权威了,这大概与她初入城市的不适应有关吧! ⑻晚餐后,外婆要我陪她出去走走。是呀,我怎么忘了,一个闲不住的老人,整天待在混凝土建筑物里, 到底憋闷得慌。外婆指指前边,说往那走走。我说: “那边是郊区,我也不大去。 ”外婆先走两步,停下来。 于是,我想到了外婆提起的那条河——一条杜撰的河。我想,没错,人老了,更像老小孩,那好奇、执著, 就似我孩提时要偷偷地去小河里玩耍。
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试卷1

市四中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 1、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2、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班级、姓名、学号写在密封线外的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10分) (1)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 《雁门太守行》抒发将士誓死报国的豪情和壮志的句子是: , 。
(3)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借景物变化表现时光飞逝、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问君何能尔? __________________。
悠然见南山。
(5)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6) 念天地之悠悠, 。
(《登幽州台歌》)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4分) (1)放学后他们仍常常在高耸的围墙外p ái hu ái ( ),,谈论着墙内花园中的美丽景色。
(2)我的母亲便给我ch óu b àn ( )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
(3) 苍鹰虽然壮勇pi āo h àn ( ),可是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4)美妙的乐曲声弥漫着整个车站,就像一颗石子落进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li án y ī(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由于语言发育____,表达能力很差,再加上总愿意独自慢慢思考,因此,当老师提问时,他反应总是很____。
(2)少年对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表现出____的热情。
(3)现在对科学和真理的好奇心,已经使他变得____,他要振翅起飞了。
2014秋七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七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120分钟完卷,满分为100分)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题2分,共12分)1、请你将诗句端正、规范、清楚地写在格子里。
(2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蜷(quán)曲瘫痪..(tān huàn)倏(shū)忽恍.(huǎnɡ)然大悟B.攥.(zuàn)着尴尬..(hàn dàn) 随声附和.(hé)..(ɡān ɡà) 菡萏C.贮(zhù) 藏须臾..(yú)攲.(qī)斜竦(sǒnɡ) 峙(shì)D.嫩.(nèn)叶曲肱.(Kōnɡ) 抖擞.(shǒu)镶.(xiānɡ)嵌.(qiàn)3.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2分)A.酝酿.搓捻并蒂小心翼翼一字不漏不求甚解B.匿笑绰号肥硕水波粼粼翻来复去浑为一谈C.停滞寒战攥着花团锦簇持之以恒疲倦不堪D.并蒂徘徊黑痣鸦雀无声萍水相逢敏而好学4、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A.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起先大厅里鸦雀无声,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B. 我们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C.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D. 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眉飞色舞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B、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夏天的西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季节。
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6、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201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题号 一 二三 总分 分数一、知识操练营(共25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酣.睡(h ān ) 归省.(x ǐng ) 怠.慢(d ài ) 半明半昧.(w èi ) B. 湍.急(tu ān ) 刹.那(ch à) 皎.洁(ji ǎo) 摇摇欲坠.(zhu ì) C. 撷.取(xi é) 自诩.(y ǔ) 跻.身(j ī) 你推我搡.(s ǎng ) D. 涟漪.(y ī) 摒.弃(b ìng ) 鬼祟.(ch óng ) 熠.熠生辉(y ì) 2.下列成语(或短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方框内订正。
(4分) 千姿百态 一视同人 记忆犹新 大有裨益 无动于中 微言耸听 星群密布 浏览景物 赏心悦目 眼花潦乱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①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 了灿烂的中国文化。
②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几束临风 的芦苇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
③总也忘不了在朦胧的桐油灯下,母亲为我们炒苞谷花儿的情景。
苞谷里常常有许多“铁豆”,炒不出花儿来,那我们也吃得 ……A .积淀 摇晃 全神贯注B .积淀 摇曳 津津有味C .积攒 摇曳 全神贯注D .积攒 摇晃 津津有味 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1分)A .名师们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也感觉豁然开朗。
B. 在现在一片嘈杂的,抑扬顿挫....的电影环境里,《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它平静、深刻、直抵人心。
C. 这里沙滩平坦,一望无垠,又和海天相接,再配上大海悠扬的歌声,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
D. 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切不可偏信道听途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总分:150分、积累使用(18分)方格 内书写下列汉字,要求准确、美观。
(3分)A •毡絮如同褐色的重雾,如同漫漫的雪花,在女人们在母亲们之间纷纷扬扬 地飘荡。
B .养父不在了,我也如长大了的鸟儿一样飞走了,养母成了一个孤独的老 人。
C. 我不忍心让李小屹就这么盼望着,像骗了她。
D. 那地方,一条条小胡同仿佛烟鬼的黑牙缝。
5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A •作为一个警察,只有勤恳是不够的,还应具有碰到不同情况能随机应变....的 水平。
B. 老师的一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大家前仆后继地举起了右手。
C. 海豚的游速快得惊人,连全速推动的鱼雷也要相形见绌...。
D .那山顶矗立的巨石俯视着人间,无论严冬酷暑,无论电闪雷鸣,它都纹丝 不动。
6 .下列对《秋词》、《天净沙•秋思》两首诗歌的理解不准确的是(A •《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 《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 •“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万物 更新的春景。
A. 缠绕r d o澄清cheng 可鄙b i 瑟缩 s e B . 慨叹k d应和h e 屏风p mg 横蛮 m 岔 C . 隧道su 1淳朴ch tn 颤动ch d 测试 c e D . 宽敞ch dig 私塾sh u 霎时ch d弥漫 m i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 .石破天惊 叹为观止 无精打米 B .惴惴不安 虎视眈眈 姗姗来迟 C . 丰姿卓约 如法泡制肆无忌惮 D . 心旷神怡一本正经 雷霆万钧3.(3分)) 4 .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3 分) 白云生处有人家2.下列加点词语注音不准确的一项((3 分)C. 《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个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D. 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后使人悲情顿生。
二、默写填空。
(15分,每空1分)7 • ________________ ,潦倒新停浊酒杯。
& _____ _____ —,白云生处有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霜叶红于二月花。
9•一年一度秋风劲,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10 •山映斜阳天接水,_________________ ,更在斜阳外。
11 •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 。
12 •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____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
14. ________________ ,便引诗情到碧霄。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丝草斑斑,, 。
16 .嗈嗈落雁平沙,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三、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列课内文段,完成17-21题。
(15分)① __________ 不必说________ 的菜畦, ________ 的石井栏, ______ 的皂荚树,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 ,肥胖的黄蜂_______ 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_________ 向云霄里去了。
朴实②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⑤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⑥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持续地拔起来,也曾所以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⑦如果不怕刺,还能够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比桑椹要好得远。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________ 些秕谷,棒上______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 着,_____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____ ,便_____ 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 ,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7.在选文第一段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3 分)18.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第二段的横线处,只填序号。
并谈谈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分)备选词:A .顶B •支C.撒D.拴E.系F.拉G .牵H .拽I .罩J.盖K.看19.第一段文字描绘百草园的生活着重突出哪两方面?这体现出“我”什么天性?(3 分)20.第一段文字的描写顺序有哪几种?(至少写出三种)(3 分)21.第二段文字写冬天百草园很无味,而写雪地捕鸟却津津乐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分)(二)阅读下面课内文字,完成22-- 26 题。
(12 分)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度,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仅仅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22.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 分)23. 父亲为什么要坚持亲自送我上车?(3分)24. 第一段两次用“终于”,有什么作用?(3分)25•第二段中两个“聪明”各有什么含义?表明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26. 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你是否也会像作者一样呢?(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27--31题。
(15分)真情①当时我叫他“小老弟”。
其实,我们的年龄还差着辈分,我只能这样称呼他。
②那天,家里电冰箱坏了,我到修理部请求上门修理。
修理部的同志说:“现在人手少,需稍候两天,你要急,能够拉来修理。
”这可难为了年过花甲的我,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旧书旧报纸的卖!”一声吆喝使我闪出了一个念头。
③看上去他二十多岁,一个很精神的小伙子。
我叫了一声“老弟”,把来意向他讲一遍,并表明急切的心情,最后还特别加重了一句“我给您劳务费!”他憨厚地笑了笑:“走吧”。
④我们二人从三楼把冰箱抬到平板车上,拉到修理部。
冰箱修好了,他又帮我抬回家。
我当即从衣兜里掏出二十元钱,他的脸“腾”地红了:“您还真给钱呀?”我说:“那当然。
”他执意不要。
最后他说:“你有旧书旧报就卖给我吧。
”看来这是他惟一的要求。
我把所有的旧书旧报纸都找了出来。
我想说不要钱,可在他坦诚的表现面前愧于开口。
⑤说真格的,平时我总是用怀疑的目光看这些人,对他们存有戒心。
而这件事使我转变了看法,在我们生活中,无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的人,人人都有一片真情,人人都有可能向你献出一片真心,只要我们敞开心扉,相互信任,相互协助,我们的周围就会是一个真诚明亮的世界!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2分)28•用简明的语言概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 分)起因: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29.给文章分层准确的一项是()(3 分)A •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30.文中划线的部分是人物的描写。
(A.语言描写B.动作描写C.肖像描写D. 心理描写)它真实地刻画出小伙子是一个的人。
(A.朴实善良B.慷慨大方C. 主动热情D. 无私无畏)(4 分)31 •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A •说明是“小老弟”那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感动了我,使我改变了对外地人的看法。
B •真切地表明,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协助。
C.鲜明地揭示出所记事情的意义一一只要我们相互信任,相互协助,人世间就会充满真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D •深刻地表现出无论是哪儿的人,无论是从事何种工作的人,都有一片真情的社会现实。
四、阅读《天净沙•秋思》按要求作答32—34题。
(6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2 •曲中能够概括全篇主旨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分)33.“古道西风瘦马”中的“瘦”字,好在哪?(2分)34•本曲在满目肃瑟的秋景中为何插写“小桥流水人家”?(3分)五、水平创新。
(6 分)35 •发送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交流方式。
手机短信的特点是简明、得体,好的还要富有文采。
暑假一过,就是教师节了,请给你的老师发一条60 字内的短信,用一组优美的排比句把你的温馨祝福提前送给他(她)。
(6分)六.写作(60分)36. 温馨是奶奶慈祥的目光,温馨是妈妈做出的菜肴,温馨是朋友间的会心一笑,温馨是同学间的俏皮幽默,温馨是雨中共撑一把伞,温馨是车棚里扶起一辆车,温馨是协助盲人过马路,温馨是车上给老太太让座位,温馨是远方友人的一封电子邮件,温馨是漂泊游子的一个报平安的电话,温馨是就着老咸菜下酒,温馨是品一杯清香四溢的茉莉花茶,温馨是淋成落汤鸡时喝下一碗姜汤,温馨是饥渴难耐时喝下一碗白开水,……请以“温馨”为话题,写一篇很多于600 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②注意有详有略,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