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能干的小手

合集下载

《能干的小手》教案12篇

《能干的小手》教案12篇

《能干的小手》教案12篇《能干的小手》教案1活动内容: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目标:1、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 培养幼儿自信心。

2、让幼儿尝试使用筷子,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

活动准备:1、大盘、小盘(每个幼儿3个)、筷子若干。

2、可喂食的小熊宝宝纸偶若干。

3、食物:桔子、小红果、花生米若干。

4、教师准备一盘小红果。

活动过程:(一)导入:兔妈妈:兔宝宝,你们的小手洗干净了吗?就让我们起唱起《小手歌》吧!(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伸出来,看看谁的小手白.兔妈妈:你的白,你的白,你洗的也很干净。

)宝宝们,小手洗干净了,快来帮妈妈做事吧!( 二 )展开:1、分食物。

请幼儿把相同的食物分别用筷子夹到小盘里。

兔妈妈:今天小熊宝宝要到咱们家来做客,妈妈给他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食物。

妈妈要请兔宝宝们帮忙把这些食物分开。

请宝宝们把相同的食物放在一起。

我们怎么分呢?(用筷子分吧!)你们那么小,能行吗?(鼓励幼儿的自信心)(1)兔妈妈:请兔宝宝用筷子把桔子夹出来放到小盘里。

你们能行吗?(请幼儿对自己说:我能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

(2)请幼儿说说是怎样夹的。

教师小结:把筷子放在这两个手指中间,把筷子分开,用力一夹,就夹起来了。

(3)兔妈妈:大盘里还有两种食物,请兔宝宝用筷子把它们夹起,分别放到小盘里。

(请幼儿对自己说:我很棒!)幼儿分红果和花生米,教师巡回。

2、讲故事。

看幻灯片,听故事《小蚂蚁上高塔》。

(鼓励幼儿增强自信心)听完故事后的提问:(1)兔妈妈:小宝宝们,你们喜欢故事里谁?为什么?(2)兔妈妈:你们不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请4—5名幼儿来讲)兔妈妈:妈妈最喜欢故事里的小蚂蚁了。

因为他做事情的时候不气馁,始终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会成功的。

3、招待小熊宝宝。

咚咚咚。

(敲门声)兔妈妈:小熊宝宝到我们家来做客了。

让我们热情的招待他们吧。

(1)和小熊一起跳舞。

(2)喂熊宝宝吃食物。

用筷子夹食物走到小熊宝宝跟前,喂到熊宝宝的嘴里。

小手真能干小班教案6篇

小手真能干小班教案6篇

小手真能干小班教案6篇小手真能干小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识手的结构,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通过游戏了解手的功能,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简约了解爱护手的方法。

活动预备:1、手影表演录像一段。

2、戴在手指上的小帽子每人一份。

3、装有物品的魔盒每人一个,各色物品图片一份。

4、幻灯片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导入环节:师:小伙伴,今日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好看的表演,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观看表演)师:(观看完毕)表演真精彩,文明的小观众观看完演出后要记得送出激烈的掌声哦!(一起鼓掌欢迎)师:小伙伴,你们知道刚才的演出是用什么来表演的吗?(手)对,是用我们的手,请你伸出你的小手来看一看吧。

(引出下一环节)一、(第一环节)认识手的结构,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1、介绍手的结构。

师:看一看我们有几只手?(两只)手上都有什么呢?(用手指着手心):这个部位叫什么?(手心)挠挠你的小手心,好痒啊。

(用手指着手背):这个部位叫什么:(手背)摸摸你的手背真光滑。

师:除了手心、手背之外,手上还有……(手指头)对,是手指头,手指头上有什么(指甲盖)数数看一只手上有几根手指头?1、2、3、4、5,一共五根手指头,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最矮最粗的叫(大拇指)什么时候会用到大拇指呢?对了,在夸奖别人的时候会用到它,伸出你的大拇指来夸夸旁边的小伙伴吧!(幼儿伸出大拇指做夸奖状)。

最细最小的这个叫……(小指)伸出你的小指和旁边的小伙伴拉拉勾边吧。

个子最高的叫(中指),伸出你的中指和它玩一玩吧!(变成兔耳朵动一动)在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这个叫(食指)什么时候会用到他呢?(在指东西,数数的时候)伸出你的食指来动一动吧.在小指和中指之间的这个叫(无名指)伸出你的无名指,让他们碰一碰吧.师:小伙伴们认真看一看,除了手心、手背、和手指头之外,我们的手上还有许多小纹纹,在手心里的叫(掌纹),在手指头上的叫(指纹)。

2、和手指跳舞师:今日我们认识了五指伙伴(用手点指五指),五指伙伴们要去参与舞会了,我们把它们装扮一下吧。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手的功能,知道保护手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劳动的乐趣,激发幼儿对手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知道手的功能,学会保护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片、视频、实物等。

2.环境准备:干净、整洁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小手有什么作用吗?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2.基本环节(1)认识手的功能师:我们的小手可以做什么?请小朋友们分享一下你们的小手都做过哪些事情。

(2)保护手的方法师:我们的小手这么能干,我们要学会保护它。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手呢?(3)自我服务意识培养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小手可以自己穿衣、吃饭、洗手等,你们愿意尝试一下吗?幼儿尝试,教师指导:鼓励幼儿自己穿衣、吃饭、洗手等,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4)劳动乐趣体验师:我们的小手不仅能为自己服务,还可以帮助别人。

请小朋友们帮老师做一些事情,体验劳动的乐趣。

幼儿帮助老师整理物品、分发玩具等,教师鼓励幼儿:你们真棒!能干的小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3.结束环节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参与度较高,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体验劳动的乐趣,激发幼儿对手的喜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1.在保护手的方法上,部分幼儿对于避免接触危险物品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在自我服务意识培养方面,部分幼儿在尝试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关注这部分幼儿,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3.在活动组织方面,时间把握不够准确,导致教学活动略显仓促。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能干的小手9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能干的小手9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能干的小手9篇能干的小手 1[设计意图]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包办太多,对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穿衣、系鞋带、帮老师整理图书等,不善于也不勤于动手,对手没有自觉意识。

通过《能干的小手》这一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激发幼儿自己动手的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用手能做许多事情;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幼儿初步保护手的概念。

3、帮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数的概念。

[活动准备]1、电脑课件、录音机、磁带。

2、丰富的手工操作材料:橡皮泥、颜料、串珠积木、棉签棒、纸等。

[重点难点]难点:1、手指的名称不同。

2、对手和手、手指和手指进行比较。

重点: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一、音乐导入法:老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观察发现法:1、看一看:启发幼儿观察,然后说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2、比一比:启发幼儿说出手指的名称,并比较不同,引导幼儿与同伴、老师的手进行比较。

3、说一说:看电脑课件,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手能做许多事情,教育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变成最能干的小手。

4、保护好我们的小手。

讨论:怎样保护好我们的小手。

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门要戴手套等。

教育幼儿保护好自己的小手。

三、游戏巩固法:玩一玩手指游戏。

四、感知操作法:变一变,老师和幼儿一起用手变“魔术”,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如印画、撕纸、穿项链、用橡皮泥串糖葫芦等。

(活动结束:听音乐离开活动场地)[活动延伸]1、开辟“独立能力角”,为幼儿准备鞋带、蝴蝶结、筷子等,让他们练习。

2、学习儿歌“小小手”。

3、和幼儿一起做“手影”游戏。

4、建立“家长联系卡”,及时表扬、鼓励有进步的幼儿。

[活动反思]本活动以“幼儿的手”为切入点,在施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音乐导入法、观察发现法、游戏巩固法、感知操作法。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能干的小手》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能干的小手》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能干的小手》【教案名称】能干的小手【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造力。

2. 增强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进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能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的科学实验,引导幼儿探索物体、材料的性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水杯、水、油、盐、砂糖、石头、纸张等。

2. 实验工具:眼镜、手套、滤纸、量杯等。

3. 实验环境:教室桌面、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导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科学活动主题是“能干的小手”,并解释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导师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手是能干的手?干什么事情需要有能干的手?二、实验一:水和油的分离(15分钟)1. 导师向幼儿展示一杯水和一瓶油,询问幼儿两者有什么不同。

2. 导师引导幼儿在第一个杯子中倒入适量的油,然后让幼儿观察并叙述观察到的现象。

3. 导师告诉幼儿使用手指一点点将水和油混合,并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4. 导师解释:水和油之间的不溶性是造成两者分离的原因。

三、实验二:盐和砂糖的溶解(15分钟)1. 导师向幼儿展示一杯水和一小勺盐、一小勺砂糖,并询问幼儿两者有什么不同。

2. 导师引导幼儿依次向第二个杯子中加入一小勺盐和一小勺砂糖,然后搅拌直到彻底溶解。

3. 导师询问:你们觉得为什么盐和砂糖溶解在水中,而沉淀在杯底的碎石没有溶解?4. 导师解释:盐和砂糖是可溶性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而碎石是不溶性物质,不能溶解。

四、实验三:纸的吸水性(15分钟)1. 导师向幼儿展示一小块纸张和一杯水,告诉幼儿纸张有吸水的特性。

2. 导师引导幼儿将纸张放入水中,然后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3. 导师鼓励幼儿尝试将水从纸张上挤出,观察纸张能挤出多少水。

4. 导师引导幼儿思考:你们觉得为什么纸张能吸水?水能从纸张上挤出来吗?五、实验总结(10分钟)1. 导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实验内容和现象。

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能干的小手》

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能干的小手》

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能干的小手》课时:1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双手是干什么的,以及它们可以做哪些事情。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双手是干什么的,并能说出双手的功能。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让他们能够观察到物体的不同特点。

教学准备:1. 学生双手的图片或实物。

2. 一些日常用品。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张学生双手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双手是干什么的。

2. 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双手的功能,例如:拿东西、握笔、写字等。

Step 2:观察物体(20分钟)1. 让学生观察四五个日常用品,例如:铅笔、橡皮擦、剪刀等,并提问学生这些物体是怎样使用双手进行操作的。

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不同特点,例如:形状、颜色、材质等。

Step 3: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日常用品。

2. 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日常用品,并讨论一下这些物体的特点。

3. 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将他们选择的物品展示给全班,并简单介绍一下这些物品的特点。

Step 4: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复述自己双手的功能以及观察物体的特点。

2. 让学生总结他们在小组活动中观察到的物体特点,并与全班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自己双手的功能以及如何观察物体的特点。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都得到了很好的完成。

但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仅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要提供不同难度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能干的小手》小班主题教案

《能干的小手》小班主题教案

《能干的小手》小班主题教案《能干的小手》小班主题教案范文(精选5篇)《能干的小手》小班主题教案1活动设计《能干的小手》选自省编教材中班下主题一《了不起的我》次主题一《我有一双小巧手》教学活动一《能干的小手》。

中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认识,特别是对手的认知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对小手的能力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同时,现在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家长包办替代和过度宠爱,使孩子们失去了自我服务的机会。

通过此次活动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活动目标1、通过尝试用手亲自做事情,体验做事的成功与自豪,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了解自己的手和爸爸妈妈以及其他成人手的不同本领,知道手很能干。

活动重难点通过尝试用手亲自做事情,体验做事的成功与自豪,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1、音乐:钢琴曲图片:交警、清洁工、厨师、皮影戏表演者、剪纸艺人。

2、操作材料:各类积木、绘画工具、剪刀、彩纸、筷子、豆子、修补图书工具、魔术箱及用品魔方、纸杯、光盘、沙包、乒乓球。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1、师幼共同做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玩手指游戏好吗?一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毛毛虫爬爬爬;两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白兔跳跳跳;三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喵喵喵;四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螃蟹走走走;五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大老虎,啊呜啊呜啊呜。

2、师幼共同表演儿歌,巩固手的特征。

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个子高高是中指,个子矮矮大拇指,还有食指、无名指、和小指,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二、通过谈话知道手可以做很多事情,通过游戏体验手的不同本领。

1、谈话:讨论手可以做很多事情,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的小手可以玩好玩的游戏,它还可以做什么事情?幼儿自由回答我的小手可以做什么。

小班语言教案能干的小手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教案能干的小手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语言教案能干的小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小手能做的事情。

2.能够运用所学句型进行表达。

3.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小手操作能力。

二、教具准备:1.小手(手绘的小人手模型)。

2.小板书。

3.小图片(示例:小哥哥穿衣、小姐姐滑冰等)。

三、教学过程:1.热身游戏:教师与学生站成一排,教师示范特定动作(例如用小手拍拍自己的头、用小手拍拍身体等),学生跟着模仿,以此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目标语句:教师将小手展示给学生,绘制不同的小人手形象,并带着笑脸说:“小手能干很多事情哦!”教师使用图片或者手势示范一些小手能够做的事情,例如:小手可以拍拍头、拍拍肚子、摸摸脸等,同时教师板书“小手可以……”。

3.操练句型:教师出示手绘的小板书,板书形式为:小手可以_______。

并逐个添写所学到的小手能做的事情的动词。

例如:小手可以拍拍头。

小手可以拍拍肚子。

小手可以摸摸脸。

4.操练对话: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操练对话,示范对话内容如下:教师:小明,小手可以做什么呢?学生:小手可以拍拍头。

教师:你的小手还可以做什么?学生:小手还可以拍拍肚子。

继续进行其他对话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句型。

5.小手活动:教师组织小手活动,每个学生都得到一只小手模型,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小手的操作活动。

例如:教师呼唤学生小手拍拍头,小手拍拍头;教师呼唤学生小手摸摸脸,小手摸摸脸。

并且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小手的动作,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6.达到目标: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句型和内容,并请学生和教师一起回顾所学内容,确认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小手可以……”为主题,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热身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投入到学习状态中。

在呈现目标语句时,使用绘制的小人手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操练句型和对话的形式,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内容。

最后,通过小手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能干的小手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每个手指的名称,体验它们的作用。

2.变换手的各种动作,对自己的手感兴趣。

活动准备:
小铃、图书、手帕、充气玩具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猜猜谁来了?
1.(室内灯熄,只剩投影),你们看看是谁来了?(老师做手影:兔子、鸟、狗等等)
二、认识小手
1.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做的吗?
2.老师:(在手心里画一个妈妈的脸),这是手妈妈,她有几个手指宝宝?
幼儿:5个
老师:他们都很能干,你最喜欢哪个手指宝宝?你用他做什么事?
幼儿:我喜欢大手指,我用他说:“真是好宝宝”。

老师:这是大拇指,他可以表扬人。

幼儿:我喜欢这个手指(食指),可以指东西。

老师:这是食指,你们会用食指来指东西吗?试试看,门在哪里?(孩子指)
再逐一介绍:中指可以弹琴,小拇指可以和朋友拉拉勾,无名指可以在折纸的时候帮助我们。

老师(小结):手妈妈有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五个手指宝宝,它可以帮我们做许多的事。

三、小手的本领
1.你的小手会做什么事?
幼儿:我的小手会拍球、穿衣服……。

2.除了这些事还会做什么?看看周围有什么东西,你去玩玩。

(在各个角落里放有小铃、图书、手帕、充气玩具等物品)。

3.一会儿后,老师引导)你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导说清手的动作:如:我的小手在敲小铃、我的小手在叠手帕、我的小手捏捏它就响了等等。

4.老师还知道小手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是它会说话。

(招招手)这是什么意思?
幼儿:再见或不要。

老师:(做“过来”的动作)这是什么意思?
幼儿:来来来。

…………
5.我们再让小手做一件新的事情:为大树变树叶(手印画),在草地上种小花(指印画)。

结束部分:小手这么能干,一定要好好保护它,勤洗手、剪指甲,那我们去洗手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