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重阳节赏菊

合集下载

描写重阳节作文(精选26篇)

描写重阳节作文(精选26篇)

描写重阳节作文(精选26篇)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农历九月九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远足、赏菊、品茶、赛龙舟等,以表达对老人的敬爱之情。

下面是26篇描写重阳节的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个美好节日的魅力。

作文一:赏菊重阳节,秋高气爽,阳光明媚。

我和家人一起来到动物园赏菊,只见那一朵朵菊花展开如伞,有的像羽毛,有的像黄蝶。

菊花盛开的时候,是如此绚丽多彩,引得人们纷纷前来观赏。

重阳节的赏菊活动丰富多彩,让人心情愉悦。

作文二:登高远足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一家人决定去登高远足。

爬山的路途并不轻松,但是当我们登顶的那一刻,可以看到整个城市的美丽景色,感觉是如此的骄傲和自豪。

我们一边品尝着自带的美食,一边欣赏风景,度过了一个愉快的重阳节。

作文三:祭祖重阳节是孝敬祖先的日子,我们全家人一大早就去祖先的墓地上香祭祖。

我爸爸说,祭祖是对祖先的尊重和怀念,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铭记家族的传统。

祭祖的那一刻,我感到一股温暖的力量油然而生。

作文四:品茶重阳节,我和爷爷一起品茶。

爷爷告诉我,重阳节这一天,品茶可以驱除病魔、延寿增寿。

我们一边品味着那香气四溢的茶水,一边谈论着过去的往事,让我们更亲近了彼此。

作文五:重阳糕重阳节,家里的厨房里传来了阵阵诱人的香气。

妈妈做了重阳糕,它外酥里嫩,松软可口。

我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品尝着妈妈亲手做的糕点,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家。

作文六:赛龙舟重阳节的龙舟比赛是我们期盼已久的活动之一。

我们分成两个队伍,各显神通,划着龙舟向前冲。

赛到最后,我们的队伍取得了胜利。

大家欢呼雀跃,为这个充满活力的节日增添了一抹快乐。

作文七:赏月重阳节的夜晚,明月高悬。

我们一家人来到郊外,在空旷的地方赏月。

月亮的光芒清辉,洒在大地上,仿佛给大自然披上了一层银装。

我仰望着那圆圆的明月,心中充满了祥和和宁静。

作文八:诗词表达重阳节,我灵感爆发,写下了一首诗:秋风起,菊花开,山一程,水一程。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

重阳节赏菊花三篇(优秀)

重阳节赏菊花三篇(优秀)

重阳节赏菊花三篇(优秀)重阳节赏菊花篇一今天,晴空万里,老师带我们去看菊花展。

只见人山人海,挤的滴水不漏。

一进门,菊花的香气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冲进主展区。

这里菊花很多,简直是来到花的海洋。

它们颜色斑斓,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黄的像金……形状也多,有的像一只高大的佛手,有的像东西塔,还有的像一条壮观的龙。

我最喜欢的是香炉造型菊,这个香炉代表中国香都永春。

它很精致,是经过一双双巧手打造而成的。

当然,菊花的品种也很多,比方:紫切、绿也、丝菊……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

一阵风吹来,菊花轻轻的摆动,与蜻蜓作伴,就像“快乐的音符”跳着舞。

风儿轻轻吹过,香气阵阵袭来,令人神清气爽。

香气也招来了勤劳的蜜蜂忙着采蜜,引来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

我们听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了不同的造型代表着不同的地区和企业的文化内涵。

我最喜欢的是惠安的动车造型,原来惠安要建一个动车站。

这辆动车上有白菊、蓝菊……身后是美丽、仁慈、勤劳的惠安女。

是她们用一双勤劳的手推动着惠安,推动着泉州快速前进。

看了这么美的菊花,我想:“为什么秋风瑟瑟中,百花凋零,可它却傲然挺立,尽情开放?”也许这就是它之所以受人敬仰的原因。

今天,我不但看见菊花的芳容,也理解了关于菊花的知识,更欣赏到菊花的精神,真是不虚此行。

重阳节赏菊花篇二秋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好时候,听说迎泽公园在办菊花展,于是国庆节的一天,我们全家都去欣赏菊花。

那天,晴空万里,鸟儿在树上欢快地唱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我踏着欢快的步子,向迎泽公园进发,在公园里人们络绎不绝,我猜想他们应该都是朝一个地方去吧?那就是菊花展。

公园里,这一丛,那一簇,到处是争奇斗艳,流光溢彩的菊花。

这里有许多菊花的展台,有的搭成二龙戏珠和孔雀开屏的形态,有的拼成花车和花塔,还有用菊花搭的彩虹。

中间那片花海上有一排宏大的鼓,鼓面上画的是一幅幅关于菊花的图案。

菊花一丛丛,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在绿树蓝天的衬托下,红的似火,紫的似霞,白的如晶莹的珍珠,黄的似点点金星。

小学三年级作文重阳节登高赏菊

小学三年级作文重阳节登高赏菊

重阳节登高赏菊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

很多人觉得重阳节和登高赏菊是分不开的,而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登高赏菊是我最喜欢的庆祝方式。

清爽的秋风吹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一座山上。

山的脚下,高高冉冉生长着一片片绿色的菊花。

从远处看去,这片菊花像是一幅幅用颜料创作的画作。

山上的人们纷纷来到这里,有游客,有家人,还有很多小朋友。

听说,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祭祖。

为了表达我们对祖先的崇敬之情,妈妈特地买了一些菊花放在祖先的牌位前。

我帮着妈妈点燃了香,然后我们齐声高呼:“祖先保佑,国泰民安!”这时,快乐的笑声传来,我一看,原来是我的小伙伴们。

我们快快乐乐地来到了山顶,排成一队开始登高。

沿途盛开的菊花四处散发出淡淡的幽香,非常美丽。

我们走着走着,看到了一个种了成千上万盆菊花的大花坛。

有红的、黄的、白的,简直像是一个巨大的菊花海!我们无法抵挡它的魅力,忍不住冲进去与菊花亲密接触。

就在我们驻足赏花的时候,突然一阵香味飘过来。

我顺着香味找了过去,原来是一个小贩正在卖菊花糕!这种糕点在重阳节时才会有,我买了一个和小伙伴们一起品尝。

菊花糕外焦里嫩,入口滑爽,美味可口。

登高赏菊虽然很好玩,但忍不住要为重阳节背后的故事点个赞。

据说,重阳节起源于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一个狡猾的老妖精住在一个小村庄里,它喜欢逼迫人们生病。

直到有一天,一位智者告诉村民,在重阳这一天,爬山可以预防疾病。

村民们听后都来到山上,并且摘了许多菊花,放在家里,不久后,疾病远离了他们。

从那时起,人们就将重阳节和登高、赏菊结合在一起,以此来纪念这个传说。

通过重阳节,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爬山不仅使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强壮,还能远离疾病。

而赏菊则能让我们的心情愉悦,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这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们要珍惜这个节日,传承下去,将来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

重阳节的登高赏菊,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日子。

我相信,在未来的重阳节里,我们会继续体验更多有趣的活动,不断传承中华传统节日的美好传统。

小学三年级作文赏菊花重阳节的传统活动

小学三年级作文赏菊花重阳节的传统活动

赏菊花重阳节的传统活动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它的寓意与庆祝方式十分独特。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人们都会亲朋好友一同赏菊、登高、饮菊酒、佩艾蒿,庆祝这个充满喜庆与祥和的节日。

赏菊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我还记得去年,我和爸爸妈妈一同去城市公园赏菊花。

只见五颜六色的菊花竞相绽放,犹如火焰一般,在秋风中摇曳着。

菊花有的红似火焰,象征热烈;有的黄如金子,寓意富贵。

我们边赏花边拍照,每个菊花都是那么美丽,在镜头中显得更加灿烂。

走在菊花海中,花香扑鼻,让人心情愉悦。

登高也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那天,爸爸带着我爬到了山顶。

一路上,我们欣赏着山间秋色,尽情感受秋天的美好。

站在山顶,我仿佛触碰到天空,蔚蓝的天空和金黄的树叶交相辉映,简直是一幅活动的画卷。

不知不觉间,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们决定坐在山顶上,吃着自带的粽子和点心,享受着美丽的风景,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午后。

饮菊酒是这个节日的另一个有趣的传统活动。

重阳节当天,人们会采摘菊花,用白酒泡制制成菊花酒。

这种酒有助于祛寒保暖,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去年,我们家也决定尝试自制菊花酒。

爸爸和我一起把采摘下来的黄色菊花放进酒里,过了几天后,酒里的菊花悄悄改变了颜色,变成了金黄色。

当我们品尝了这杯色香味俱佳的菊花酒时,心里充满了喜悦。

佩戴艾蒿是重阳节的习俗之一。

艾蒿是一种草本植物,它有较强的香气。

这个习俗源于古代人们的迷信,认为佩戴艾蒿能够驱邪挡瘟疫,保平安。

去年,我戴着一小束艾蒿,它的香味萦绕在我身边,仿佛将一切邪恶都驱走了,我觉得自己安全又幸福。

总的来说,赏菊花重阳节的传统活动让人充满了快乐和喜悦。

它们不仅展示了菊花的美丽,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让我们共同欢度这个丰富多彩的节日吧!。

重阳赏菊作文5篇

重阳赏菊作文5篇

重阳赏菊作文重阳赏菊作文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赏菊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重阳赏菊作文1自古以来,中国便把“九”这个数字视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聚,便把这天定为“重阳节”,又因为“重阳节”是老年人过的节日,所以,又把这天称为“老人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家人相聚,一起登高望远,插茱萸叶子,饮菊花酒,在欢笑声中度过这一天,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的《九月九忆日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都给我们描述了的先辈过重阳节的温暖幸福的情形。

但是是,今日的重阳节,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尽管日历上鲜红的九月九日下面清晰地标注着“重阳节”,但是是绝大多数人家中却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的影儿。

不少老人依旧呆在屋中,洗衣做饭,替儿女子孙分忧。

巍峨挺拔的大山上寂静无声,只有偶尔传出的几声风吹树叶的声音记录着昔日重阳的欢声笑语。

学生父母们口中吟诵着“遍插茱萸少一人”,最后却连“茱萸”到底为何方神圣都不知道;孩子们像宝贝一样捧在手里的东西不是献给老人们的一杯清茶,而是一本厚厚的语文书……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告诉华夏子孙正在淡忘这个中华的传统节日。

如今,已经迈入信息化社会的我们,是否真的不再需要传统社会的习俗了呢?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这些为我们身边最亲近、给予了我们最多关爱的人所设立的节日,真的不需要了吗?恰恰相反,这些节日中所包含的亲情伦理道德,这是我们这些人最需要学习的。

孝敬长辈,为其分忧,是我们在重阳节这天最应该做的,也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

因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值得欣慰的是,在重阳节这天,仍有不少人还记得它——这个老人的节日。

在大山里侧耳细细倾听,还能听见脚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老人的耳畔,还回想着女儿的祝福之音;在一些家人的阳台上,撒着两三颗茱萸杆和黄中带青的茱萸叶子;在一些孩子的日记本上,字迹中还能看见“欢度重阳,为爷爷奶奶做事”的记录,在老人的床头柜上,慢慢的茶杯里飘出了缕缕菊花的清香气息……重阳节,希望在不久之后的九月初九,会重新飘起菊花酒的气息,响起老人们的欢笑,拾起儿女的孝心,更拾起的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和悠悠的灿烂的历史文化。

小学三年级作文重阳节赏菊品茗的乐趣

小学三年级作文重阳节赏菊品茗的乐趣

重阳节赏菊品茗的乐趣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的到来吹走了夏天的炙热,带来了秋意阵阵。

我家住的小镇上有个老人,在山坡上种了许多菊花。

每逢重阳节,他会邀请我们去山坡上赏菊品茗,一年比一年热闹。

在这一天,我们一家人早早地起床。

我们换上了节日盛装,快步走到老人的家门口。

一到山坡,就看到了一片五颜六色的花海。

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菊花在阳光下青春绽放。

我们瞧了一圈,决定先品茗再赏菊。

老人准备了一壶新采的龙井茶,热气腾腾的。

我们一边品茗,一边聊天。

老人还给我们讲了重阳节的传说。

据说,古时有一位名叫华阳的老人,他非常善良又非常聪明。

他发现每年的九月九日,河里的水会涨得很高,有洪灾的危险。

为了保护村民,华阳想出了一个方法,他告诉村民,在这一天爬山,远离水患。

这一天,村民们都按照他的吩咐,登高拜神,祈求平安。

从此,这个习俗就传承了下来,并称之为重阳节。

品茗的同时,我们也很开心地聊着心事。

我问爸爸重阳节有什么独特的习俗,爸爸告诉我,除了登高,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那就是赏菊。

聊着聊着,我看到了一个特别漂亮的菊花,它花朵娇小,却把黄色的花瓣开得极为绚丽,就像一颗金灿灿的小太阳。

我忍不住沉醉在它的美丽中,仿佛它在向我招手。

这时,爸爸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走,快跟上大家。

”我重新回过神来,跟上了众人的步伐。

我们继续欣赏着菊花,认真品味着菊花的芬芳和美丽。

菊花的形状,有的像朵小小的葵花,有的又像朵摇曳的火焰,每一朵都很特别,使我们为之陶醉。

在山坡上赏菊品茗的时光过得很快,转眼间,夕阳渐渐西沉。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山坡。

抬头望望那片菊花海,仿佛有一种魔力把我们与菊花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我们还认真地发誓:每年的重阳节,我们都会回来看菊花,陪菊花度过这美丽的秋天。

重阳节赏菊品茗,不仅给了我们一个欢乐的时光,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传统的魅力。

正如那句古话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无论是品茗还是赏菊,都是为了纪念那些敢于追求真理,舍生忘死的伟大前辈们。

重阳节赏菊花的散文

重阳节赏菊花的散文

重阳节赏菊花的散文作文一:《重阳节赏菊乐事》重阳节那天,我和家人一起去公园赏菊花。

一进公园,那满眼的菊花就像一群穿着彩裙的仙子在迎接我们。

有一朵金黄色的大菊花,花瓣层层叠叠,多得数不清。

我凑过去仔细瞧,发现每一片花瓣都像是精心雕琢过的,上面还有细细的纹路呢,就像老奶奶脸上慈祥的皱纹。

花蕊是深黄色的,小小的,簇拥在花瓣中间,像是在开一场秘密会议。

我正看得出神,旁边一个小孩突然叫起来:“哇,这朵像个大绣球!”我一看,可不是嘛,那是一朵白色的菊花,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圆滚滚的,真像个毛茸茸的绣球。

小孩伸手想摸,被他妈妈拦住了,他妈妈笑着说:“只能看,不能摸,摸坏了菊花会伤心的。

”小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模样可爱极了。

我们沿着小路走,各种各样的菊花争奇斗艳。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淡淡的花香萦绕在鼻尖,让人心旷神怡。

这次赏菊,真是一次快乐的体验,这些菊花就像重阳节的精灵,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作文二:《重阳节的菊花盛宴》重阳节,那是属于菊花的节日。

我来到了菊花展,这里简直是菊花的海洋。

刚进门,我就被一片紫色的菊花吸引住了。

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就像一群穿着紫色纱裙的舞者。

我走近了看,那花瓣柔软得像丝绸一样,轻轻一摸,滑滑的。

每一朵花都开得那么饱满,像是在比赛谁更漂亮。

突然,我听到有人在喊:“快来看这朵奇怪的菊花!”我赶忙跑过去,原来是一朵绿色的菊花。

它的颜色太特别了,就像翡翠一样。

它的花瓣细长细长的,向外伸展着,花蕊是淡黄色的,在绿色花瓣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

旁边有个老爷爷正拿着放大镜在观察这朵菊花,嘴里还念叨着:“这可真是个稀罕玩意儿。

”他那专注的样子,让我觉得这菊花真有魔力。

再往前走,有一丛菊花被摆成了一个大大的爱心形状。

红色和粉色的菊花交织在一起,漂亮极了。

人们都在爱心前拍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重阳节的菊花展,就像一场盛大的宴会,每一朵菊花都是宴会中最耀眼的明星。

小学三年级作文传统节日赏秋菊

小学三年级作文传统节日赏秋菊

传统节日赏秋菊秋天是一个丰硕的季节,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赏菊的季节。

在中国,九月九日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在这一天,人们喜欢去赏菊,感受她们的芬芳,欣赏她们的美丽。

每年的重阳节,我都和家人一起去郊外的菊花展览会上,赏菊。

菊花展览会上,五彩斑斓的菊花迎风盛放,绿色的叶子下,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菊花成群结队地开放着,就像是仙境一样。

进入菊花展览区,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我看到有的菊花像太阳一样金黄灿烂,有的像雪一样纯白无瑕,还有的像火焰一样红彤彤的。

每一朵菊花,都生动地展现出她们的美丽和独特的个性。

在展览区的一角,有一盆盆双色菊,我停下脚步仔细欣赏。

那盆菊花有七八朵,每一朵上面都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红色,一种是黄色。

红黄相间的花瓣,好似大明黄一样,给人一种蒸蒸日上的感觉。

我凑近一闻,那股淡淡的香气,宛如清风拂面,令人陶醉。

离开那盆双色菊后,我来到一个馆子里,那里展出了许多盆栽菊,它们各具特色,各自展示着不同的风姿。

我看到一盆盆栽菊,花瓣有着无边无际的层次感,仿佛一片片纸似的叠起来。

另一盆盆栽菊的花瓣,像锦缎一样绚丽多彩,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美丽的图画。

我还看到一个故事里的菊花,那是一个完美的圆球形,花瓣紧密地堆叠在一起,形状独特别致。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书生因为父亲去世,无力守孝,难以入仕。

一天,他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地前去祭拜父亲,结果被大雨淋湿。

他的朋友为了安慰他,便把一朵普通的菊花送给他,含含糊糊地说:“菊花秀美于灯芯的白菊,优雅于百合的香气。

”这让他十分感动,从此他爱上了菊花,每年的重阳节都会去观赏。

终于,他苦尽甘来,功成名就,成为了一代文豪。

他为纪念菊花给他带来的希望,特地种了一种形状独特的菊花,以示毕生的热爱。

这个故事让我感动不已。

它让我明白了重阳节不仅是赏菊的日子,更是一个崇尚希望、追求梦想的节日。

每一朵菊花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正如人们也有各自的梦想,在每一朵菊花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作文】重阳节赏菊
九九重阳节是登高望远、赏菊的好时节,唐代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的一句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就告诉我们重阳节赏菊是自古就有的习俗。

对于我这个
爱花的人,怎么能不在重阳节去赏菊呢?
于是,重阳节当天,我和爸爸、爷爷、奶奶一早便去了大同市御河生态公园,因为在
这里有盛大的菊花展。

那天早晨,阳光明媚,万里晴空。

刚走进公园,那五颜六色、竞相开放的菊花,便在
风中朝我们摇着手儿,仿佛在迎接我们的到来。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再走近些,瞧!菊花有红色的、粉色的、橙色的、白色的,还有黑里透红、白里掺黄的……色彩各异,五彩缤纷。

再看菊花的形状,有的像一朵朵大绣球,有的像一个个狮子头,漂亮极了。

最美的要数菊花的姿态了,它们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盛气凌人,有的羞羞
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有的孤芳自赏……
真是千姿百态啊!再往前走,我看见一种叫“绿荷”的菊花,白色花蕊,绿色的小边,真
像一朵在水中开放的荷花,我心中不由地为培养这些菊花的园丁们点赞——正是他们的辛
勤劳动,才让我们这些游客大饱眼福。

这时,我提议去公园的观景台,大家一致赞成。

挤过人群,我们走上观景台向下望去,公园的美景尽收眼底,满园的菊花开得正盛,置身在花海中的游客与菊花相映成画,构成
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卷。

此刻让我突然想起了唐代诗人元稹写的一句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我想这也是多数人们爱菊的原因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