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窑工艺流程表

合集下载

干燥窑操作规程

干燥窑操作规程

干燥窑操作标准根据初始含水率不同,确定窑干工艺阶段。

初始含水率﹤50%时,窑干工艺一般为预热处理阶段——干燥阶段——终了处理阶段——干燥阶段——出窑前降温。

1、干燥窑控制系统开启开启电源——含水率仪表开启,设定树种为松木——进排气控制旋钮处于关闭——加热控制旋钮处于停(供热正常后调整为自动)——测定(记录)初始含水率、窑内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压力——打开主管排汽阀——风机控制旋钮正/反转——依次开启循环风机——按干燥基准设定干、湿球温度值。

2、预热处理预热处理的目的是在未干燥之前先使木材充分热透,并清除可能已经存在的(在气干过程中产生)干燥应力。

2.1、按干燥基准设定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因蒸汽加热温度波动大,设定干球与湿球温度时需设定上下限温度值:T干=t±1℃。

T湿=t±0.5℃。

式中T为仪表设定值的干/湿球温度;t为基准阶段要求的干/湿球温度。

2.2、预热阶段,进排气需关闭。

2.3、预热升温过程应按梯度进行,升温过程中按要求可进行间断式喷蒸。

2.4、注意观察湿球的温度变化,如果湿球温度上升过慢或不上升时,时间超过20分钟以上,应开启手动喷蒸阀,达到要求值后关闭喷蒸阀。

喷蒸时,应关闭加热阀,若蒸汽压力高于0.4Mpa时,可边加热边喷蒸。

2.5、风机一般在2h后调整一次方向。

并观察含水率变化,如在正或反风向时,该方向对应含水率测点相比另外一边下降过慢时,应适当延长该方向时间再换(其他阶段同样按此要求操作)。

2.6、当干、湿球温度达到要求值后,保持0.5h/㎝后,进入干燥阶段。

3、干燥阶段3.1、按干燥基准调整干、湿球温度,逐步增大干、湿球温差。

3.2、进排气调整到自动挡。

3.3、干燥阶段一般不需要喷蒸,只有当湿球温度低于设定值下限,超过20分钟以上时,适当加以喷蒸。

4、终了处理4.1、当含水率降到工艺要求值(15%左右)时,需进行终了处理,以消除残余干燥应力。

4.2、终了处理阶段,进排气需关闭。

陶瓷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陶瓷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三、产品特点及常识
• 冲压成型的压机压力大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在冲压成形的过程中,规格越大的砖需要越大
的压机。如果压机的压力不够,会影响砖坯的 成形,使砖的致密度低而影响砖的强度。如果 压机的压力大,可以使砖坯的致密度高强度大, 避免砖坯在输送过程和烧成过程中,由于振动 和碰撞造成砖坯暗裂,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同 时砖坯的致密度高可以提高瓷砖的抗污能力。
19
三、产品特点及常识
陶瓷墙地砖是用什么样的窑炉烧制出来的。什 么叫烧成温度、烧成曲线和烧成周期? • 陶瓷生产的核心工艺是"烧成"。窑炉是实现 生产工艺最关键的设备,是最影响制品质量、 产量的设备之一。烧制陶瓷的窑炉有很多种, 如龙窑、多孔窑、隧道窑、梭式窑、辊道窑等。 目前墙地砖一般都采用辊道窑烧制。它以柴油 或煤气、天然气为燃料,运用电脑自动控制烧 成曲线、机械传动,实现磁砖的不间断连续性 大批量生产。
• 全不锈钢精良干燥储料 设备(一般厂家出于成本 考虑往往不舍得采用如 此精良的装备,导致铁 锈混入原料)
原料储罐群
▪ 精良设备,精良品质
6
砖坯压制成型工序
成型烘干施釉印花
• 意大利萨克米7200型压机, 和国产KD7800型压机。
• 全程实施ISO9001和 ISO14001体系标准控制;
• 多套先进布料设备,多个系 列产品,确保产品品种丰富 花色新颖。
• 球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 按工艺配方的要求把匹配好的粘土、石英、长
石等原料和水、球石装在球磨机内(机内留有 一定净空,保证原料和球石之间能相互运动), 通过电动机带动球磨机按一定转速转动。球石 产生转动掉落,对原料进行砸碎和磨细,通过 长时间的球磨(抛光砖料约19小时、仿古砖14 小时、瓷片9小时)后,原料被球磨机磨细成 泥浆。

干燥窑操作规程讲解

干燥窑操作规程讲解

干燥窑生产岗位操作规程一、湿矿下料岗位1.必须清楚岗位职责,配合指导装载机、挖掘机上料,确保干燥窑正常用料需求。

2.根据中控指令,增减料,根据生产要求指示装载机按时定量混合上料。

3.及时清除矿料中混合的铁器、杂物,定时清理仓壁上粘结物料,保证供料畅通充足,保持料仓及周边无散料、无铁器、无杂物。

4.料仓中存料保持在2/3左右,不可过多或少,过多则粘仓不好处理,过少则砸坏皮带或托辊,发生皮带压死滚筒打滑时,换用另一台定量给料机供应并报告中控或班长,清理完后可恢复使用,严禁无料运行。

5.紧急情况发生时必须急停定量给料机或1#输送带,报告中控和班长,迅速处理完毕后,确认无事方可开机。

6.经常与中控、班长、挖机、装载机联系,报告岗位上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二、1#皮带岗位工1.努力掌握操作技能,认真干好本职工作;检查分料阀有无粘结,听从中控安排,合理分料。

2.定时观察调整皮带头轮,尾轮,涨紧轮皮带处有无跑偏现象,检查各部位托辊,滚筒有无损坏、异响、刮蹭皮带现象,不能处理的及时上报中控或班长,联系机修工加以调整。

3.及时清理各部位漏料及滚筒处粘料,观察皮带接头是否完好,下料口有无粘结,加强与中控,班长及上下道工序的联系,确保皮带运行正常。

4.在设备运转情况下禁止拆卸配件维修,开停机要与中控密切配合,在检查输送设备时,要等物料走空后再停机,开机前要检查设备,现场无维修人员和闲杂人员时再开机。

5.检查皮带机是否开股撕裂。

跑偏的情况;检查下料槽内有无杂物,皮带罩挡皮是否完好,爬坡处及临时下料口矿料通过是否正常,严禁用钢管、钢筋、钢板、铁锹等调整皮带,阻挡漏料;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向班长或中控汇报。

6.遇到紧急情况时先停机后报告,地坑内可急拉拉绳开关或尾轮处断电器,也可呼叫下料岗位急停,决不允许损坏皮带、割破皮带,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发生。

7.及时清理涨紧轮配重板下面的积料,不能让料堆起来,托起配重影响皮带运行,需调整皮带跑偏时可拉紧或松动轮下葫芦即可。

窑烧成工艺流程简介

窑烧成工艺流程简介

工艺流程介绍1、生料均化库及喂料工艺流程简介生料在均化库顶由斜槽输送入库,入库的生料在库内水平层状分布。

当库底卸料时“漏斗”状料流垂直切割各料层,达到重力均化卸出生料。

均化库设六个卸料口,库底设有六大卸料区。

一个大卸料区围绕一个卸料口,又分成两个小区,卸料口出料时,这两个小区是轮换充气的。

库底罗茨风机充气,卸出生料经手动截止阀、气动截止阀、流量控制阀后由斜槽送入计量仓。

均化库卸料要求是两个相对的卸料口同时卸料,库底卸料是由程序控制器对各充气管路上的电磁阀控制来达到有序卸料的。

生产时由计量仓内物料重量控制库底电动流量阀的开度,维持计量仓料位,为仓下稳定出料提供先决条件。

卸料时间和计量仓都是可调的,可根据计量仓的仓重及稳定性作相应的调节,最高设定仓重不得高于50t。

计量仓有两套卸料装置,每套出料装置上都配有一台手动截止阀、气动截止阀、流量控制阀,计量仓及其卸料装置由罗茨风机充气卸料,生料由计量仓通过卸料装置卸出后由斜槽送至斗式提升机,在计量仓卸料装置出口设有固体流量计计量出仓生料量。

操作员给定生料喂料量,固体流量计按给定值控制仓下电动流量阀的开度,使卸出量与给定一致。

经计量仓卸出的生料,通过窑尾斗式提升机、空气输送斜槽、电动分料阀、回转锁风卸料器直接送入窑尾预热器。

生产时调节手动分料阀使C1筒的废气温度尽量一致。

2、喂煤系统工艺流程简介窑头、窑尾煤粉仓布置在煤粉制备工段,煤粉仓设有荷重传感器,仓下设有定量给料、计量及输送设备。

煤粉仓卸煤粉分别进入两台粉研喂料秤,该喂料系统按给定值输出煤粉,并分别输送至窑头、窑尾燃烧器,输送空气由罗茨风机提供。

3、烧成系统工艺简介部分作为三次风经三次风管送入分解炉。

排出的低温热空气入窑头收尘器净化,再预热器由双系列五级旋风预热器和TDF型分解炉构成,生料在C2-C1的风管处进入预热器。

生料自上而下与热气体悬浮换热升温,入分解炉分解碳酸钙后,经C5收集后,从窑尾烟室喂入回转窑。

烘干窑操作规程

烘干窑操作规程

烘干窑操作规程一、点火(起火)1、将内膛内清理干净,检查每个风帽是否通畅无堵。

2、将中粗黄沙或干炉渣加少许煤拌均匀放入炉堂,厚度为30-35㎝,用鼓风机次几下搅拌均匀。

3、放上一层大小基本均匀的木柴,点燃烧成木炭状后,再加入少许煤,打开内机,再加少许煤,用大风反复吹拌几次,即可沸腾燃烧起来。

4、观察炉内火苗情况,掌握风量大小。

5、起火可采用炉内热渣鼓风均匀后作垫层结合点火操作要领进行。

二、烧火1、正常烧火情况是内膛内炉渣保持在40-50㎝厚,风量在60-80%,炉温在800-1100℃之间,烘干机尾部要控制在80-120℃,火焰成金黄色状态。

2、火焰成亮白色时温度高,防止结焦(内膛内结大块),应停止下煤,加大风量,往炉膛内加冷炉渣,直到炉温正常,再继续下煤燃烧。

若结焦严重,必须停炉清理焦块,重新点火。

3、如果炉内火焰成暗红色时,表示炉温低,防止低温结焦,应加大风量,逐渐加大下煤量,直到炉温正常。

三、设备开、关顺序及工作职责1、点火正常燃烧温度到600℃以上,才起动收尘风机——仓顶输送机——成品提升机——回灰输送机——烘干机——进料。

2、调整好拉风量,炉膛温升至正常状态,控制好窑尾温度。

3、定时清放炉渣,炉膛炉渣保持正确的厚度。

4、按规定巡视好各环节设备,查看各溜子及振动筛有无堵塞现象,发生堵塞要及时采取清理措施。

5、关机前先停煤压火、封炉,温度以600℃为宜。

若炉温高于600℃,炉渣低于50㎝厚易结大块,若高于600℃可加冷炉渣混合,关上炉门。

6、停煤压火时停料,烘干机运行2-3分钟停机,再延迟4—6分钟停收尘风机——输送机——提升机——仓顶设备。

7、搞好设备卫生、场地卫生,检查设备状况是否正常。

8、向接班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断好电源,方可离开现场。

四、安全操作规程1、岗位人员严格遵守公司的“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2、在开机前认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确无异常才能开机运行。

3、点火操作及观察炉温应戴好防护用品站在炉门口侧面进行,非操作人员严禁进入操作平台。

干燥窑操作规程讲解

干燥窑操作规程讲解

干燥窑生产岗位操作规程一、湿矿下料岗位1.必须清楚岗位职责,配合指导装载机、挖掘机上料,确保干燥窑正常用料需求。

2.根据中控指令,增减料,根据生产要求指示装载机按时定量混合上料。

3.及时清除矿料中混合的铁器、杂物,定时清理仓壁上粘结物料,保证供料畅通充足,保持料仓及周边无散料、无铁器、无杂物。

4.料仓中存料保持在2/3左右,不可过多或少,过多则粘仓不好处理,过少则砸坏皮带或托辊,发生皮带压死滚筒打滑时,换用另一台定量给料机供应并报告中控或班长,清理完后可恢复使用,严禁无料运行。

5.紧急情况发生时必须急停定量给料机或1#输送带,报告中控和班长,迅速处理完毕后,确认无事方可开机。

6.经常与中控、班长、挖机、装载机联系,报告岗位上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二、1#皮带岗位工1.努力掌握操作技能,认真干好本职工作;检查分料阀有无粘结,听从中控安排,合理分料。

2.定时观察调整皮带头轮,尾轮,涨紧轮皮带处有无跑偏现象,检查各部位托辊,滚筒有无损坏、异响、刮蹭皮带现象,不能处理的及时上报中控或班长,联系机修工加以调整。

3.及时清理各部位漏料及滚筒处粘料,观察皮带接头是否完好,下料口有无粘结,加强与中控,班长及上下道工序的联系,确保皮带运行正常。

4.在设备运转情况下禁止拆卸配件维修,开停机要与中控密切配合,在检查输送设备时,要等物料走空后再停机,开机前要检查设备,现场无维修人员和闲杂人员时再开机。

5.检查皮带机是否开股撕裂。

跑偏的情况;检查下料槽内有无杂物,皮带罩挡皮是否完好,爬坡处及临时下料口矿料通过是否正常,严禁用钢管、钢筋、钢板、铁锹等调整皮带,阻挡漏料;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向班长或中控汇报。

6.遇到紧急情况时先停机后报告,地坑内可急拉拉绳开关或尾轮处断电器,也可呼叫下料岗位急停,决不允许损坏皮带、割破皮带,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发生。

7.及时清理涨紧轮配重板下面的积料,不能让料堆起来,托起配重影响皮带运行,需调整皮带跑偏时可拉紧或松动轮下葫芦即可。

电石渣制水泥干法工艺流程

电石渣制水泥干法工艺流程

电石渣制水泥干法工艺流程一、电石渣的来源与特点。

电石渣是在电石制取乙炔过程中产生的废渣。

它呀,就像是一个特别的存在,里面含有大量的氢氧化钙呢。

这氢氧化钙可是个关键的东西哦。

不过电石渣也有它的小脾气,要是处理不好,可就会变成个小麻烦,所以把它用来制水泥就超级棒啦。

二、原料准备阶段。

咱们要做水泥,光有电石渣可不行呀。

还得有其他的原料呢,像黏土、铁矿石及煤等。

这些原料就像是一个团队里的小伙伴,每个都有自己的作用。

把电石渣和这些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起来,这就像是在做一个特别的配方。

就好比我们做饭,各种调料要搭配好,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一样。

而且这个混合的过程还得讲究均匀呢,不然做出来的水泥质量可就不好啦。

三、烘干环节。

混合好的原料里面可能会有水分呀,这时候烘干就很重要了。

就像我们洗完衣服要把它晾干一样。

烘干可以让原料的水分降低到合适的程度。

这个环节就像是给原料做个小SPA,让它们以最好的状态进入下一个环节。

如果水分太多,在后面的生产过程中就可能会出问题,比如说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之类的。

四、粉磨工序。

烘干后的原料要进行粉磨啦。

这个粉磨就像是把大石块变成小沙子一样。

把原料磨得细细的,这样在后面的反应过程中,它们就能够更好地接触和反应。

想象一下,就像一群小小的精灵,它们越细小就越容易凑在一起玩耍,在化学世界里就是更容易发生反应啦。

而且粉磨得细不细也会影响到最终水泥的质量呢。

如果粉磨得不够细,那水泥的强度可能就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五、预热分解。

这可是个很神奇的环节哦。

粉磨后的原料要在预热器里进行预热分解。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原料先热热身,让它们做好准备去进行更复杂的反应。

在预热器里,原料会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一些成分就开始分解啦。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小小的魔法,原料在温度的作用下发生着变化,从一种状态逐渐转变为另一种状态,为后面形成水泥熟料做准备呢。

六、熟料烧成。

这可是整个流程里超级重要的部分。

经过预热分解的原料要进入回转窑进行熟料烧成。

石灰炉窑生产操作

石灰炉窑生产操作

石灰炉窑生产操作何凌赢一、烘窑和点火灰窑新建投产或窑衬修理后,因含水分很大,投产前需要烘窑,否则水分突然受热变成水蒸气而膨胀,会把窑墙窑衬涨坏,产生裂缝,影响到灰窑质量和寿命。

因此,点窑前必须烘窑。

烘窑点火操作有三种种方法:1、下部点火法这种方法是将整个灰窑按照配料方案,一层石灰石一层燃料预先装在窑内,装入数量约为窑的五分之四,然后在窑下出灰口将预先装好的一千多公斤木柴等引燃,火缓缓地由下而上逐步上升,点火燃烧时间约为3—4小时。

这种方法是把烘窑与投产二者合起来,即烘窑又点火投产,所以升温时间较长。

点火以后第二天(或当天晚上)从下面稍加松动,上面开始少量加料,以后逐渐增加。

等全部燃烧,并出清点火之前的物料(大约需7—10 天)后,才能进入正常生产。

这种办法点火期间的生烧废品较多,必须注意。

装料时,在点火与窑基间应加石灰垫层保护,防止基面受热损坏。

2、中部点火法这种方法是先往窑内垫70—150mm块径的石灰石,这段装窑高度约为窑高的五分之一,然后在垫底石灰石上铺设木柴条500Kg,烘烤新砌窑衬8—16小时,逐步使新砌窑衬水分蒸发,防止窑衬受高温而开裂。

待把窑烘好后,多投入一些木柴(约200—250Kg),并掺入无烟煤。

无烟煤按点火配比,开始时少量投料,以后逐日增加投料量,直至加到窑的有效高度处。

注意点火投料的第二天要开始卸料,卸料量也由少到多,逐渐增加至正常。

这个方法七天进入正常驻机构生产。

3、窑口上部快速点火法这种方法是在窑内装填70—150mm快状石灰石,填至4/5 高度,然后开始加入木柴约1500Kg,点火燃烧约1—2小时,再投入无烟煤,再按配比一层煤一层石灰石投入窑内。

从点火第三班开始,窑下开始卸料,随之逐日增加投料量,卸料量。

一般5—7 天后可以转入正常炉。

该方法升温快,投产早,省煤。

二、封窑(保温)操作正常情况下,石灰窑是连续生产的设备,它的生产能力的大小直接受能风量、风压、出灰次数多少和投入物料粒度大小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